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5-27 16:25:10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
时间:2022-05-27 16:25:10     小编:周同学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一

今天白天恰好学上朱自清祖母办丧事,晚上回家时,便听见楼下的哀乐声,嘶切而哀婉,令人听了便起同情之心。

哀乐放了一日一夜,虽是感叹这家人的.有心,却也有些暗恼因此而第二天险些迟到,回家后,哀乐依旧响奏。我叹口气,又重新同情起这不幸的一家。

只是此时,听见楼下一个男声响起:“家父不幸辞世,子女深感悲痛,下面哀悼会正式开始。”我听后心里有些异样。楼下又响起一个明显带着哭腔的女声,她说些什么,我也没听的很清,只记得是在为那已逝的老父祈祷祝愿,诉说自己对父亲的怀念及悲痛之情,时不时带有一些唱腔,衬着背景的哀乐,显得撕心裂肺,痛苦难忍,有些特意的,拉长的哭音还带些颤意。呵,如此娴熟!想到这点,那惨悲的哭声似乎并无法让我有些许怜悯之意了,只感到心里莫名为那位可怜的老人感到不值。

大笑无声,大悲无喜。

如此眼泪应该比较廉价吧,我这样想,随即关上了门窗,此时楼下已经哭了半小时有余了,真教人烦闷难耐!

这挺完美的丧事,不知怎地,令我的心突然感到丝丝寒意……

这,是丧事?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眼讲的题目是:做个建设祖国的栋梁!

  同学们,当老师讲着祖国屈辱的历史,你心中是否觉得难过;当老师讲着日本侵略者如何入侵中国,你是否会不由自主的捏紧拳头。是的,中国曾经经历了屈辱的历史,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提心吊胆。这样的中国,怎不让你的心感到难过?这样受尽侮辱的人们,怎不让你捏紧拳头?

  1860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他们抢走了无数的珍宝;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驻中国东北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处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借此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文章来源于 www.]

  看!这些屈辱的历史同学们,虽然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但,我们的祖国还要不断发展,需要靠我们这一代来建设、发展!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祖国,为将来!为了美好明天!我们要不断努力!做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三

不知你是否见过墙角的花,石缝里的小草,夏天聒噪的蝉?——题记
它们的生命都十分短暂,但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我看透了生命,懂得了何为生命。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
或许你会问,生命不就是“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吗?不是的!生命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我不懂生命,但自从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后,我懂了。
舅舅因为得为了癌症,逝世了。可谁又知道舅舅他整整和病魔对抗的一年,这一年里他不断的做化疗,不断地吃药,这是为什么?为的就是活着!他生的希望如此强烈,在看似好转之际,所有人都以为舅舅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病魔不顾一切的带走了他。
有人会说他傻,早点离世,少份痛苦。可是你们可曾知道,他有两个孩子,儿子虽是医生,但身体一向不好,都是靠医药来维持的;女儿的生活也很拮据,仅靠一人的工资实在无法养活两个孩子;他的老婆,腿脚不方便,体力活又干不了,平常都是靠那厂里的几百过日子。他其实也很像早点离世,这样他的孩子老婆也不必支付那么巨大的一笔手术、化疗、住院费了,可是他的孩子说:“爸爸,你要好好地活着,看着我们都成家了!不管都贵怎样我们都会帮你凑到钱!”他们四处借钱,好不容易齐了,眼看舅舅病要好了,可天不如人意啊,舅舅他永远的走了。
当我看见舅舅时,他已变成了一盒骨灰,这一年的坚持,不都是为了活着吗?生命对于他而言是多么重要啊!世人只知道墙角有着顽强的花,石缝中有着坚强的小草,树上有着展现生命色彩的蝉,又有多少人会看见穷人家为了活着的痛苦。
生命太短了!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四

续写就是提供文章开头,由续写者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篇的一种写作形式。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贵在合理。这个“理”,就是生活的逻辑性。续写部分不应该游离开头部分,应该是开头部分的顺理成章的发展。两者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以这点为前提,想象力求丰富,要善于调动生活积累,使续写文章有血有肉,形成有机的整体。

(1)严格的限制①文体有限性。续写练习不是所有的文体都可以进行的,一般只用在记叙性文体中。②想象制约性。续写需要想象,也是培养想象能力的一种思维训练。但是它的想象受到原文的制约,也就是说只能从原文的事实出发,循着原文的思想轨迹,去作延伸想象。如果离开了原意,那就不是续写而是创作了。

(2)熟悉原文是根本进行续写练习,先要做好写前准备。这最重要的准备就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透彻理解,充分把握全文的旨意。只有这样想象出的后文才能与原文一脉相通,融成一体。倘若对原文一知半解就动笔,前后文章势必会貌连神断。所以,熟读原文是进行续写的基础,也是作好续写的关键。

(3)事件续写所谓事件续写,就是原文是以记事为主的文章,续写将延伸这事件。这种续写,后事的情节是通过想象来合理编制的,但必须与原文有所勾连。应该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即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环绕中心事件来构制新情节。

(4)人物续写原文是写人的文章,续写其人物的以后命运、遭遇,这就是人物续写。人物续写,关键是后文中的人物个性特征,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如果性格上有所发展,也必须与原文相连,发展要合情理,绝不能任意逆转其个性。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五

我从不曾让你知道,你在我心里是这样的重要,如果可以,我愿变成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永远住进你的耳朵里,日日夜夜为你歌唱,也许我写不了那么完美的词藻,也不能把歌唱得那么好,可如果有一天你能听得见,你会发现,那是我的心弦拨动的声音。

我不敢想像这些年你一个人住在那么大的房子里是怎样的孤独,虽然那里曾装满了你给我的爱。那时正是栀子花开放的时节,我每天都会随着伙伴们去摘栀子花,由于个子太小,我们总是又喜又怕的往树上爬,次数多了,裤边难免会脱线。你知道后,给了我一顿狠打,那是你第一次打我,却是那样疼。我任性地跑去了奶奶家,我是这样的让你头疼。第二天上学我没有背书包就去了学校,因为书包在家里,就在我担心被老师罚站的时候,伙伴们给我递来了我的“救命”书包,我想肯定是奶奶送的,因为你打我的时候是那样的痛。我一如既往的每天去摘栀子花,我想反正你也不管我了。可在回去的路上我分明看到远方你匆匆跑远的背影,我很奇怪你怎会出现在那里。那天我偷偷地跑回家里拿换洗衣服,在那个你习惯午睡的时刻,我知道那门一定又被反锁上了,我这样想着却又用手去探后面的锁,结果那门就突然的在我眼前开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你听不见,所以不管任何时候在家你都习惯性的把大门锁上,在我能够到达的记忆里,这一直都是你的习惯,从未有过改变。

后来,奶奶告诉我说其实你每天都会躲在杨爷爷的院子里,看着我摘栀子花。

再后来,你依旧每天送我上学。班里新来的插班生再次见到你后,很惊讶的对我说:“原来你就是那个上学不带书包的人哪,那天我看到你爸爸给你送书包,他站在教室后面看了你好半天才走的呢!”

最后,我终于擦干泪水径直走去你的房间,你不在,我便看到床头那一叠厚厚的衣服,虽然缝得并不好看,却是那样整齐。

当我在二楼的客厅找到你时,我终不能忍住哭出声,终不能,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怎样的酸楚。你背对着我在看我们学校“六一”儿童节时录制的光盘,画面里,是我在唱歌。你听不见,你听不见我的歌声,亦听不见我的哭声。

我知道,你打我无非是担心我摔倒。而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最后的最后,其实,其实你不是爸爸,可你却给了我世间独一无二的父爱,给了我一路走来的阳光,你是这样的重要,可我却从不曾让你知道。

我该如何为你歌,伯伯?你是这样的重要,这样的重要,等我,等我长大,我一定回小城为你歌,好好的报答你。

即使,你听不见。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六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双杆和篮球场,同学们在锻炼身体,它的特点是热闹。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四、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展开想象是神奇的“鲜活剂”。景物大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把它们的样子描绘出来,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空洞无物;如果给它们洒上想象“鲜活剂”,景物就会立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我*在一棵树山,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意,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又如:在写作时,当你写了“荷叶在风中摇曳”,紧跟着想到“好像美丽的少女在跳舞。”这样写荷叶就跟读者拉近了距离。当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们就像一个个扎着辫子的姑娘……这样赋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除了用比喻,还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叙述有序,条理清晰。

写作文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应当根据需要,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来写……。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不至于杂乱无章。同时,要写好景物,还要有丰富的词汇,词汇不丰富再美的景色也描绘不出来啊!所以平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事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的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如何成为国家栋梁【精选7篇】七

常听到语文老师在那喊:“同学们勤做笔记,勤写日记,以后每天去记录一点啊!”然后作业布置下来,我们写写完,应付应付也就交上去了。可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笔记?为什么要去写笔记?慢慢的,老师不检查了,也就不写了。

“把生活、感受、思想记录下来……”这也就是日记的意义。不过,某些强迫式的去写“日记”,可能并不会起到什么“吾日三省吾身”的作用。曾经在永嘉老家的书柜里翻出过我叔叔曾经用过的笔记本。崭新崭新的,我翻了一下,他写了总共不超过十页的日记。第一篇字迹工整,十分优美,篇幅较长;第二篇就粗糙了许多;到最后一张,只写了几行,字潦草的飞起,写到一半就失去了下文。这也是“日记”?我认为他不是发自内心的去写日记,不是真正的日记。

小学时也有发一个叫做“心情日记本”的东西,要求我们每天去写三四句。我们也去写,字迹也一直的工整,一直的端正。有时候遇到什么复习考试,这“日记”也就不用写了。老师宣布今天不用去做日记后必会迎来一阵欢呼。这让我感到很别扭,明明是自己的生活、心情、自己的日记,但给人看来好像是在为了老师去写,去记录。仿佛我们只是老师的分身,站在每个不同的角度、立场、地点被迫被操控的傀儡。去记录自己的文章,不应该是“别人的”,应当在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上都要加入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

人应该是会思考的动物,会有自己的想法。有句话说:“人是根会思考的芦苇。”应当是为自己去写,去记录。甚至不为什么,至少证明自己生活过的痕迹。亦或是任何一个小小的情绪波动,也可以为此去记录。至少,这样的情绪波动只属于你。

我还没有养成坚持记笔记的习惯,但我想去养成。可能我不会去记的那么精致与周全,但我愿意去记录生活的真实,给自己留下一份生命的礼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56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