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6-04 12:19:38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
时间:2022-06-04 12:19:38     小编:周同学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得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一

周日下午,我和朋友一起去寝室,路过七九班,我们不禁放慢了脚步,回忆起七年级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还记得那次的《心怀感恩报答父母》的主题班会吗?”我问道。

朋友点了点头说:“当然记得,那时你和学习委员一起站在讲台上做主持人,老师在一旁做总结。我们还唱起了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和筷子兄弟的《父亲》,那一幕幕我永远也忘不掉。”

“在七年级时所发生的事情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呢?”朋友又问起我来。

“嗯”,我想了想说:“其实还挺多的。但印象最深的,要数我们举办的演唱会了。我和XX合唱的《外婆的澎湖湾》,还有其他同学演唱的《不完美小孩》、《宠爱》、《你是我的眼》、《倔强》……好多呢!我还记得老赵(赵老师)唱的《真心英雄》呢!呵呵,他唱得还蛮不错的嘛!”

“对呀!”朋友说:“那你印象最深的人又是谁呢?”

朋友也笑了起来,但她又用不舍的语气说:“其实那时我们身边的主要人物还是老赵,多好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啊!可那时我们还不懂得珍惜好好集中精力听他的课……”

“唉!”我叹了一口气说:“要是真有时光穿梭机该有多好啊,那样我们又可以回到那时的时光了!”

“不!”朋友的眼神中闪出一道光芒,“有了时光穿梭机,这个世界不就乱得一团糟了吗?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我们应该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对,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二

每当我拿起报纸,我便想起那件事…·

记得我6岁时,爸爸妈妈带我到山东日照玩,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令我陶醉。可我们一家玩得太尽兴,而误了车。正当我们着急时,一个渔民伯伯邀请我们去他家住。我们接受了邀请,去了他家。

我刚一走近他家便愣住了,这是什么"家"吗?分明,分明是条破破烂烂的小渔船。一股扑鼻的鱼腥味让我直恶心。船头上摆着一张大网鱼,一个渔妇正把鱼一条条放进盆里。她看见我们来了,便也来迎接我们,用充满鱼腥味的手和我们握手,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把手塞进去。

我们进了船舱,首先映人我眼帘的是那些灰蒙蒙的贴在墙上的报纸。不少张都糊了,好多报纸上都有斑斑点点的油迹,反面的字迹也映过来了;有些上面贴了泛黄的胶带,在袖灯下跳跃着斑有些还浮了许多汗粒。耳畔传来蚊虫嗡嗡的叫声,本来就极其闷热的空气,再加上潮湿使我浑身痒痒的,时间一长就透不过气来。在船舱里我坐立不安!我眼睛一瞟,突然发现在摇晃的油灯下,有个比我大几岁的姑娘正趴在一处只有一尺见方,长了一寸霉菌的桌子上安静地写字。她可能发现了我,朝我涩涩一笑,又认真地写字了。蚊子在她耳边"嗡嗡"地下,苍蝇络绎不绝地光顾她的书本;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连续不断地流下来,她全然不顾,还是安心地写着。我心里一个莫大的疑团油然而生。

夜里,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那一张一动就发出尖响的小床,像一个框架把我框住了。这时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亮点在摇晃。我睁开眼睛,发现那个姑娘提着油灯,用手指着报纸,一宇一字小声地念着,念着……透过又黄又暗的灯光,我清楚地看见那双眼睛里也有了两盏小抽灯,散发着熠熠光彩。(*多么传神,这正是她的心灵之灯呀。*)仔细看,每张报纸的边缘都有许多明显被撕换过的痕迹。我一下子明白了八九分。我目光又落在她的身上,只听她正在微微朗读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不因虚度年华而愧疚,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她不停地读呀"呀……她的声音富有生命和活力,话语是那么坚定,仿佛那一刻变长了……是的,的确变长了!想到这里,我突然鼻子有一些酸,便不由自主地坐起来。她一吓,转身看见了我,我不禁问:"这是……""哦,俺家经济困难买不起书,我从一海滩上捡回来的,我…¨看了可以多长见识。"我惊异了,在这么差的学习条件下,竟有这样认真的姑娘,我不禁从心底里佩服,从心底里感动。

记忆,一次次冲刷都无法磨灭,我心中那棵幼苗终将越长越大。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三

友谊,如同金子般珍,友谊如同器官般,重要。没有了友谊,人生中就会缺少了一色光彩!

在我的人生中,交过许多好友,可他们不懂得友谊的珍贵,只把友谊当做儿时的把戏。谁有名利,就跟谁玩,跟谁沾光。

就比如,我的同桌,她叫张晓雅,她的成绩不怎地,几乎上不了70分。她为人霸道,不讲道理,满嘴脏话,脾气暴躁。我和她坐同桌也是无语了。简单的小数除法,老师教几遍不会,而教难点的解方程她却会。

不管在何时,在何地,她也不会自己独立地思考,一心想着作弊。在做练习时,别人做完了,而她却一字不动,我能理解她,她就是希望我写完以后给她抄。可是,老师明明要讲解的,而她却偏偏不听,想抄完我的就可以一起玩。

还有那次考试,老师将考试卷发下来。哎,我那可怜的同桌又来恳求我了〝哎呀,我的好同桌呀!你就帮帮我呀,你看我一头大笨猪,怎么考得好呀,帮帮我呗!”同桌眨着大眼睛,向我卖萌,撒娇,我果断拒绝了。

开考了,同桌又装着可怜向我卖萌来着。我依然果断拒绝了。我认认真真地考着,可同桌时不时向我这边瞄两眼。能抄到多少算多少。趁老师不注意,直视着我的试卷,老师一走,她便让我教她,还趴在我的试卷上。

我的同桌就是个个例,考试时,讨好我,向我卖萌。需要我像我撒娇。不需要我,就拿我出气。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友谊吗?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四

爸爸妈妈早就答应我要在暑假里带我去旅游,可暑假都过了一半了,还没有一点动静,我真是心急如焚。8月10日,妈妈妈终于争取到了几天假,我们一家三口就急不可待地驱车去了重庆武隆。

去武隆当然要去天生三桥。因为天生三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还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呢!三桥有天龙桥、黑龙桥和青龙桥,都是天然形成的石拱桥,高而雄伟。天桥和天坑是相对的,桥面距桥底最高处有近300米高,从桥上看下去,就像一个陷下去的大坑,我们必须乘电梯才能下到桥底。

第一座桥是天龙桥,桥面最宽,最壮观。桥顶上盖满了花草乔木,从桥上垂下来,好像给桥铺了一块绿毯子。

穿过天龙桥就是青龙桥,青龙桥最高,桥面最厚。桥壁像是用刀斧劈出来的一样,陡峭得几乎垂直,又光又滑,像刷了层蜡,即使再厉害的攀岩高手也无可奈何。岩壁上有一眼眼清澈的小泉,在山崖上无处落脚,便如雨点一样飞散下来,像一颗颗珍珠,经阳光一照便射出一道道七彩的光。

最后是黑龙桥。桥洞口石壁上刻着一条黑色的飞腾的龙,龙身下还有一朵朵祥云,更衬托出龙的威武与英姿。黑龙桥最矮小,桥洞却最长。洞外骄阳似火,洞内却凉风阵阵,像安了一台天然的空调。

三桥都是自然用上千万年时间雕刻出来的壮丽景象,让人不由得感慨万端。

离开天坑,我们又去了地缝。下地缝可没那么舒服,因为地缝太窄,电梯只能下到一半,来回都只有走石阶。石阶又陡又长,我们走了好久,仿佛走进了地心。最窄的地方看过去只有不足一米宽,难怪叫地缝。上面的天像一条曲曲折折的线,时隐时现,阳光照得地缝深处亮一块暗一块。地缝里有点阴冷,炎炎夏日在这儿乘凉最好不过了。地缝里还有许多泉眼,终年都向外汩汩的冒出泉水。你会不会问我怎么知道这泉终年都有水?因为冒出来的都是一小股水流,但在泉眼下方却有一个巴掌大,一分米深的石窝窝,盛满了泉水,又从边上溢出来,流到地上,滋润了每一块石阶,又在缝底汇成了一条时断时续的溪流。再往前走,有一道瀑布,叫银河飞瀑,它虽不雄壮,看着却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水,像一道透明的帘子从山顶垂下来,一直垂到地上,让帘后的景色扑朔迷离,像一个奇妙的未知之境。

我们还去了神奇的芙蓉洞和美丽的芙蓉江。芙蓉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走进溶洞,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向四周望望,洞中有许多五光十色,玲珑剔透,绚丽夺目的钟乳石,一根根都形态各异,让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溶洞里很潮湿,岩壁都湿漉漉的,洞顶时不时的滴下一滴水,敲在地上,发出轻轻的“嘀哒”声。“巨幕飞瀑”是芙蓉洞的核心景点,在上千平方米像地下广场一样的洞穴里,成百上千根石钟乳从近百米高的洞顶飞泻而下,像一帘凝固了的瀑布。一公里多长的溶洞内,影像壮丽奇特,好像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宫殿。

出了溶洞,外面就是芙蓉江。芙蓉江的水碧绿如玉,四周的山像绿色的云,远远望去,在那一朵朵云团之间,芙蓉江便像一条亮丽的绸带,绵延伸向远方。我们上了一艘游般,行驶在平滑如镜的江面上,走上甲板,呼吸着清凉的江风,看着泛起波纹的江面,看着两岸徐徐后退的青山,那种感觉无与伦比,真的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上岸后,我呆呆的倚在观光长廊的护栏上,舍不得离开,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我爱这里美丽的风光,长大以后我要当一个三桥景区管理员,不仅能每天看到美景,还能保护它们,让这些绿色能永远庇护我们人类。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五

“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大事,变成愿意跟大家共享的事。”吴念真,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用他的故事,让读者明白,最平淡才是最真。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许多多的过客,当时,我们可能并不在意,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沉淀,这些事慢慢变成人们心中最值得怀念的事。

吴念真的这些故事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但他朴实的笔调,流畅的叙述却真正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本书看似是讲故事,实际上也是讲人生哲理。在一个个平凡人,普通的小事中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同时也透露出人性的光芒与脆弱。其中让我记忆尤深的一个小故事是主人公替一个军官守候被火车碾碎的尸体,主人公看到了如此场面,吓得回去大病一场,而营长对死去的军官的一阵阵叫骂,唤回了濒临死亡的主人公。还有主人公的弟弟死亡的遗书,母亲的难产,心怀家乡的老头家。

主人公用他的笔,把他心底深藏多年的思念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心底里最挂念的人,那些心理永远也不能忘记的地方,那些生死相交搏真情的朋友们,那一许许年少的轻狂,这些人,那些事,随着时间的雕刻,越来越清晰。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六

经历了两年大学生活,心早就被磨损的伤痕累累!也许高中的生活才回味无限……

那时候同班男生宿舍之间经常开战,引起宿舍管理员的高度重视,经常坐镇三舍!

一哥们在吃饭菜时,吃出一苍蝇,顿时泪流满面,兴奋不已:MD,老子终于看见饭中有肉啦!

我坐在最后一排看反贪记录档案书,被班主任从后门偷袭:“这是什么书?”“反贪的,想增加点作文……”“你看别的书吧,我回去瞅瞅,过几天给你送回来”“…哦…”三年了,我连书毛都没看到…

在学校最高楼上,男生经常在后窗户俯瞰下方走过的女同志:那妞真正点……

暗恋男孩在老师无情的前女后男的隔离措施下,只得偷偷观望着自己心爱的女孩,默默的哀愁,淡淡的幸福!

学校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篮球场,嚎声不断。

教室后边是天然格斗场游戏场,虽然有时也会听到水壶破裂的声响……

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我们期待的是每期周日放风之日……

小小围墙怎能挡得住我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翻墙一越而已……

我们喜欢趁宿管不在,爬进宿舍……

每天早晨总有那么一些可怜儿在门口以待发落……

上课时老师在上面款款而谈,我们在下面叉叉圈圈五子横行……

夏日的晚上,操场上人影无数,跑道为单身者准备,中间足球场为小情侣们的天地,为此学校专门组织狗仔队手持手电筒,夜访操场,如遇男女同路者,一律严惩,好不容易找个女生跟俺们散步,容易吗?

土制操场每遇狂风,飞尘蒙天,操场旁树下一彪男依树持雪糕,微笑以观奇像……

每至神州发射,医务室总是挤满了人,围着小电视,爱国啊!

有人过生日就是好日子,可以驾临二楼大吃一顿!

每当考试成绩下来,老师办公室都是学生,有查成绩的有放哨的……

下课吃饭,又敲盆又敲碗狂奔到食堂!

一门卫拦着一哥们儿不让其出大门,还说自己以前是混社会的,结果门卫被那哥们儿狠揍了一顿!

“咱班谁跟谁出去溜操场。”“走,追踪!”

“走,打羽毛球去啊?”“我更喜欢男女混合打,嘿嘿”“……”

脚踢同桌:“班主任在后边……”

“在家带嘛好吃的?”“嘛也没带……”“兜子里是啥?”抢!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七

青春为什么那么伤痛

让年轻的人碎了心

流了泪

我们为此惆怅了白发

伤了一地的沙

不要让受伤的人再受伤

不要让幸福的人离别太久

恨太晚,梧桐掠影

随缘吧,那些年

别让心后悔

我们的青春

泪风干了——

记忆

成灰......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八

时光匆匆,转眼间过了一年又一年,仿佛才看了几次日出日落,可当早晨再度醒来时,却发现不知不觉中,初四的生活已经开始。它存在的那么真实,却又虚幻。以至于我在叹,那些留不住的时光,那些留不住的人,那些留不住的事。

周六清晨,我和妈妈去赶早市。虽说是炎热的夏季,但经过大雨的洗礼,清晨的红日朦胧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凉风轻轻柔柔的吹着,却有一种穿透骨髓的劲儿。我感觉从脚底一直凉到了心上。

去时已晚,早市早已挤满了人与车,拥挤不堪,连转身都稍显困难,我有些烦躁。忽然嘈杂的人群中传来几声熟悉的砍价声,不是很熟悉,是非常熟悉。但我竭尽脑汁,却总也想不出究竟是谁。轻轻的回过头,睹见了一个清瘦的背影,微卷的金黄色头发,莫名的熟悉感,她是?她是!脑海里的答案呼之欲出,我不敢相信,她竟是张老师,我的小学班主任。

张老师依旧往常的样子,干净利落,自然朴素。不由自主地,往日的点点滴滴在眼前重现。

犹记小学时她待我严厉,却是为了我好。记得小学一年级,我初次考试才考了六十八分,她满心担忧,给妈妈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在得知我没学过拼音之后,下课后她就领着我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学起,而最终,我也不负她的期望,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闭上眼,是她挥之不去的笑颜,是她在我的耳畔温柔的鼓励,是她……

自小学毕业,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张老师了,与同学们也失去了联系,如今已时隔三年,昔日脑海中那些熟悉的面孔也渐渐的变得模糊,有时碰巧与同学偶遇,可总是避免不了的生疏与客套,寒暄几句就草草了事,破坏了那种温馨之感。

所以最后,我就那么远远地望着,望着她离去。我是真的不知道该对她说什么。

听,那是谁在叹……?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九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伙伴,也有相顾无言的时候。

——题记

又一次回到老家。房子依然还是那座房子,山依然还是那座山,树依然还是那棵树,只是,总感觉什么东西变了。

连续几天下雨,在房中都快发霉了,不是看长辈们打牌,就是玩手机,再来就是写作业,无聊到爆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

“咯,咯,咯……”窗外的公鸡又在扰人清梦。翻个身,继续睡。太阳悄悄爬上树梢,放出了光芒。清晨的那一缕光袭上我的脸颊,真暖!光扫清阴暗,隔着眼皮与我对望。刺眼。微睁开眼,打量着周遭的一切,愣了片刻,爬了起来。耳畔已没了那雨声。雨停了?到窗边,探头探脑。哈哈,雨停了,出去溜达喽!

整好形象,出了屋,向那条小路走去。踏上的第一步,顿时舒了心。那条路仅容一人通过,时宽时窄。我走至途中一处较宽处,停下。我望着眼前那片茶树,一大片墨绿映入帘里,眼部肌肉逐渐放松下来。小路旁还有一条小河流,我还记得以前,这条河的水位还挺高的,现在水却只有那么点,且还有许多泥。暖暖的光洒在身上,不禁回忆起了当初,我与堂哥玩耍,无意中将一只鸭子吓得跳进河流里,好在那是水位高,鸭子自己跑回来了。

沿着小路一直走,可以看到一大块空地。11岁那年的生日,堂姐堂哥还在那里为我做了一块泥蛋糕庆生,只因在老家买不到真的蛋糕。那时,我们在这块空地上玩得可开心了。之后,我们也经常到那玩,每一次,无不放声大笑。可如今,却只有我一人站在这。

沿着小路往回走,不少记忆浮上心头。那时,我还不敢走着条路,姐姐就走在我后面,告诉我不要怕,那声声叮嘱是如此亲切。终于到头了,压下心中的那份悸动,走回屋内,如什么都未发生过那般。

堂哥堂姐今年也有回老家,只是我们现在都大了,关系不如当年的好,总之无端觉得有了隔阂。虽然我们都住在一个院里,却不常见面,偶尔遇到,也是三言两语地带过了。

如今,我们已不像当年的样子,但在这片空地上,在家乡那些年发生的件件事,将会成为最宝贵的回忆。

那些灰色的记忆【通用10篇】一十零

这是一个以高考出名的时间阶段,我们的目标被钉在高考这个不大不小的词上。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教室里面同学们要与高考一决雌雄的信心正在熊熊燃烧。这是一群为梦想努力着的孩子们,我也一样在里面,把头埋在书海,不去理会外面风轻云淡。

那是一个很习惯的动作,却没有一个很平常的收尾。我还记得手机掉在地上的声音,因为教室里面真的很安静;也记得同学们把所有目光投向我时的那种表情,因为同学们的表情真的很相似。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那时我内心的汹涌。我第一次违背了学校的纪律,没有请假也没有向任何人说明什么,只为了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爷爷走的时候,表情不是那么的安详。谁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答案。这是一段让我悲伤的记忆,或许习惯把记忆变成文字,今天就让我来把这段记忆打开。爷爷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一辈子就生活在农村。从未离开过那个村庄,也从未想过要离开。爷爷有六个孩子,我的父亲排在第四。听奶奶说爷爷最疼爱的是我的小姑姑,她是最小的那一个。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大多都在外面打工。我和我的妹妹以及我的堂兄堂弟,都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自然我们对爷爷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浓厚。爷爷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子,奶奶每次说起爷爷,都会用上憨厚老实的词。有时候还会发发牢骚说,当年怎么就会嫁给他这么个人呢。然而在岁月的见证下,爷爷奶奶的感情算不上轰轰烈烈,却是真正的爱情。

儿时与爷爷最多的记忆,就是坐在与爷爷放牛的山地旁边,听爷爷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爷爷的爱好不多,除了放牛与种庄稼,最多就是看一些老电影。最多的就是那些战争片《董存瑞》、《上甘岭战役》等,这或许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爷爷在我们小的时候,就与我们讲这些方面的历史故事,我们也很认真的听着,就这样把一些记忆埋在了心底。

我们稍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要去城里上学。记得第一次离开爷爷的时候,我哭得特别的伤心,而爷爷却依旧赶着自己的老黄牛去熟悉的地方。时间渐渐的流逝,学业也越来越多,与爷爷的联系渐渐的变得很少。后来的后来,我们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日子才能回老家看望爷爷。我们也想过把爷爷接去城里,可爷爷却不愿意离开这个满是记忆的村庄。

我以为我已经很了解爷爷了,可是那些奶奶对我的关于爷爷的事,我却再也没有机会向爷爷去求证。比如在我离开那天,爷爷悄然的留下了眼泪;爷爷在寒冷的冬季也会起的很早,去放牛或者坐在门前的院子里;爷爷在寒冷的冬季,穿着几乎潮湿的鞋子,却也从未穿上袜子;还有就是,奶奶说爷爷一个月里最开心的一天,可能就是我们回老家看望他们的时候。

或许我的父亲与伯伯们都不会再知道这些秘密。爷爷为了我们的大家庭,辛苦了大半辈子,却从未想过要从他的儿女们那里得到什么。在爷爷的老黄牛被卖掉时候,我又一次没有忍住自己的眼泪。

直到现在,我也从未向任何人诉说过这些记忆,因为泪水总是会再这段记忆里放肆。回首我的今年,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只是爷爷变成了记忆,而记忆蔓延为泪水。若要说最难忘,大概就是这篇含着眼泪的文章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54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