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三年级(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21:37:04
数学日记三年级(实用11篇)
时间:2023-10-27 21:37:04     小编:琴心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一

有一个题目是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外少?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我和爸爸同时开始答题,时间过2分钟了,我迅速地说“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五边开形的内角和是540°。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度。

我一说完,爸爸立即对我赞不绝口,连连竖起大拇指,笑着说道:“儿子你太棒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不仅得到了爸爸的表扬,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二

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30/5=62*6=12这时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240/8=3030+5=35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三

一天下午,我想玩哥哥的电脑,哥哥想考考我,说:“我给你一把20厘米的尺子,用5分钟把客厅的周长量出来,我就给你玩。”我听后想,这么简单的题也来考我,真是小菜一碟,但看着这么大的客厅,只用20厘米的尺子量,那要量多久啊!

我想起老师教我们的估量法--用步子量。长我走了28步,我用尺子量了我的.步子,一步是20厘米,长大约是:28×20=560厘米。我再走宽,走了20步,宽大约是:20×20=400厘米,那么客厅的周长大约是:(560+400)×2=20xx厘米。

我把方法和答案告诉哥哥,哥哥说:“不错,你这种方法很好,答案基本也算对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四

课堂上,我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平移,可我觉得,生活上的平移远不止这一引起,所以我决定去看一看。中午,擦黑板的同学拿着板擦,左擦右擦,我觉得这是平移;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快行驶,这也是平移;天气变冷,寒风吹来,关上窗户,也是平移;超市里,手推车在地上慢慢的平移;鼠标在鼠标垫上平移。。。。。。

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平移,我还得去好好观察观察呢!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五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

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六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奇怪的“买100送100”问题就这样被我搞定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七

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3ⅹ3=?"。我心里暗暗自笑,想,亏妈妈以前读过那么多年的书呢!竟然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于是我心不在焉的回答道:“3ⅹ3=9。”妈妈又问我“33ⅹ33=?”我用笔在草稿纸上算了一下得1089,就立刻回答。

接着妈妈又问“333ⅹ333=?”。我又笔算了一下得110889,于是又一次回答了妈妈的问题。妈妈好像不满足似的,又问“3333ⅹ3333=?”。我一下子愣住了。这是妈妈不在问了,而是问我有没有发现了什么规律。我仔仔细细地把每一次答案看了看,终于明白了。原来每一个得数的`个位都是9,十位都是8,而最高位都是1。每当两个因数多1个3,那1和8就各增加1个。从这里我马上答到得11108889。还知道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许多题目。我立刻告诉妈妈这个规律,妈妈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

这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道理。这体会到只要认真观察,没有什么事会难倒我们的。

点评:(数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小作者从“3ⅹ3=?”入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3333ⅹ3333=?”的规律最后悟出深刻的道理,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八

买完喝的,我和爸爸就去买吃的了,我们买了一包薯片,一包是五元,我买了两包,一包给我,一包给妹妹。我又买了两根棒棒糖,一根是香橙味,一根是蓝莓味的,一根五毛,两根一元。买完吃的,就去买文具,买了一根笔,是一元,又买了一块橡皮。

买完,我就去付钱了,我先放了棒棒糖,再放了薯片,再放了笔,然后放了橡皮,然后又放了可乐,红茶。放完,然后我算了算,我先算喝的,3+4=7(元),然后又算了吃的,5+5+1=7(元),然后算了文具,1+2=3(元),合计,7+11+3=21(元)。然后爸爸付了25元,收银员收爸爸25元,收银员找了爸爸4元。买完,我们回家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九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数学,而且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用到数学,可见,数学必须学好。但如果能在好玩的情况下学习数学的话,肯定很有趣。

我的梦想成真了!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好玩的数学课,快来看看吧!

数学课,老师走进教室的十几秒后,就给我们说:“如果你们想学好,而且写的字想又快又好,就得提高学习效率,还要优化学习时间。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优化》这一课。首先,先看一道题:‘烙饼’。每面烙三分钟,一锅只能烙两张饼,烙三张饼至少要多少时间?”同学们一下子就说:“十二分钟!”“我可觉得没那么简单!”昂筱莹悄悄说。老师也微笑看着大家。不一会儿,昂筱莹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只要九分钟就行了。”老师夸她真聪明,答对了,我也很佩服她。之后,刘老师让昂筱莹找了两个小助手上前演示了一下,我们很认真地听,然后自己试了试,不久后大家也都懂了。然后有好多题都被我们“优化”着给做完了。原来,有好多事情本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只要“优化”一下,只用一点点时间就完成了。学完以后,老师问我们收获了什么?我说:“我懂了什么叫‘优化’,也知道了:在有些时候,许多事情可以一起做,还要不冲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以后我们写作业也要对、快。做事情也要运用优化!”刚说完,就下课了,下课后,我想:这节数学课可真有意思呀!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它也不枯燥乏味,我觉得数学还有许多有趣的题目。只要你认真,就像烙饼一样馋馋的去学;只要肯学,数学并没有什么难的`。如果你学懂了,就会很开心。如果不认真学,不会写,就会很烦。但我觉得数学是好玩的,也是有趣的!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十

一个明朗的早晨,阳光照在我家阳台上,衣服晒着晒着就干了,阳光照在了我的书桌上,阳光照在我家正在打扫的扫地机器人上。

妈妈喊住正在一旁玩耍的我:“芊芊,我来考考你,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需要多少分钟?”

我顿时来了兴致,低头思索片刻,回答道:我先算出客厅的面积再除以每分钟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的时间。”

妈妈微笑地点头,接着问:“那你怎么得到客厅的面积和扫地机器人的每分钟扫地面积呢?”

我指着地上的瓷砖说:“客厅地面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砖组成,我用软尺量出瓷砖边长:边长=100厘米=1米,瓷砖的面积等于1平方米。而地上有20块瓷砖和5块半瓷砖,客厅地面面积=5×4+2+0.5=22.5平方米。接着,我用软尺量扫地机器人的宽度30厘米,用秒表测量机器人每移动一米需要4秒。我知道了,机器人每分钟扫地面积=60÷4×1×0.3=4.5平方米,所以客厅打扫时间=22.5÷4.5=5分钟。”我自信地说。妈妈开心地说:“芊芊你真棒,三年级下册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

啊,我们的数学多么奇妙,多么有趣,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思考,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爱思考的大脑,就一定能在平时生活中有所发现。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十一

我是一个资深的吃货。据说真正的吃货不仅会品世间之美味,还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暑假到了,我终于可以磨练厨艺了。于是,我叫上手艺不错的爸爸一起去菜场里买菜。今天,我打算要做一盘美味的红烧水潺。

到了海鲜水产的摊位,我挑了一些新鲜的水潺放入了袋子,抬头问道:“老板,这一袋水潺几元钱?”叔叔二话不说就把这袋水潺放在秤上仔细称了称,笑了笑对我说道:“五两,正好半斤,8块钱。”爸爸爽快地付了钱。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在书上的成语:半斤八两。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大问号:同样是半斤,为什么一个是五两一个是八两呢?我马上拉了拉爸爸的手,贴着他的耳朵问了这个心中的疑惑。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古代的时候中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而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彼此差不多,不相上下。”“那爸爸为什么古代的时候是一斤十六两,而现代社会是一斤十两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秦始皇在统一度量恒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重量单位都各不相同,那时,李斯为了避免统一各个诸侯国后,在实行中会出现问题而被遭到秦始皇的罪责,就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重量单位,你来数数看,这四个字有多少笔画?”我数了数,一共16笔画!爸爸接着说:“李斯就这样规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回家之后,你再查查现在的一斤十两的来源。”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好的,但是我还是需要葱,爸爸等等我。”我马上奔到了买葱的摊位,向阿姨要了点儿葱,我大概比划了一下,阿姨装了一袋的葱给我问:“够不够?”我用手托了托袋子,不多不少,估摸着半斤都不到,我跟阿姨说:“半斤都不到的葱,能不能送我呢?”阿姨笑着说道:“好的`,这些葱都送你了!但是你得买点其他的蔬菜,这葱就顺带送你了。”于是,我又挑了一些时令的小蔬菜搭配着,可以另制一盘菜肴。

果不其然,我烧得红烧水潺赢得了外公外婆妈妈的连连称赞。爸爸提示我还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赶忙查起了资料。原来现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调整过的,即一斤等于10两,所以现在的5两和古代8两是一样的,都为半斤。

现在,我终于清楚地明白半斤八两的奥秘了!我发现生活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吸引着我们探索数学更多的奥秘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9986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