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7篇(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6 20:21:37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7篇(通用)
时间:2023-05-26 20:21:37     小编:文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就期中期末考试了。这不,同学们都忙着复习呢。也有极少数同学在打乒乓球。这次期末考试是进入初中已来最能显示自己才能的好机会,所以我一向在努力,为的就是这期末考试。

在期末考试的过程中我一向在叮嘱自己:仔细,认真,该得到的分数尽量得到。但是不料的是,再考语文的这堂中由于手比较冷,引起了肚子疼,当时我就想,遭了,这次必须考砸了,就在下课休息的这几分钟我将肚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拉完了,嗯这下就舒服了。

数学是我的强项,在期末考试中有着充足的时间所以我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可错误仍然未能摆脱。这个错误纯碎属于马虎。不是有位名人说过吗: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将自己的毛病克服,那么你就天下无敌。所以在数学这方面我必须要加强,彻底消除马虎。

而在英语这方面,单词都会写,可这语法咋就不会呢?我也着急呀。不明白就问吗,不是有句名言叫:不耻下问。吗。这,就应行吧。

其他科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再稍微记一下就记着了。所以不必下课死记硬背。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麽必须要好好学习,xxx不是说过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二

期末考试考完了,原本以为可以好好放松放松,好好地玩一玩。可老天不给情面,在考试第二天,老师的一个电话,我的成绩“大放光明”。

老师说,我数学97分,语文分。

老师说,我数学考得不错,唯一答错的地方是由于出题老师出题的偏差,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相对于数学来说,语文考差了一点,也许是当时情绪不太好,失误了吧。

我知道为什么老师会说我考失误了,因为我语文成绩很好,在班上名列前茅。

我已不记得我是怎样放下电话,告诉家人我的成绩的。

我唯一记得的是,妈妈好象很失望的样子和外婆的叹气声。

那时侯我就在想,我现在应该干什么呢?

我想,也许我应该和家人一样,一副很失望很难过的表情吧。

可我不愿意那样,好象发生了世界大战一样。我一直都是个很乐观的人,我相信“桥到船头自然直”;如果实在不行,随便,大不了挺过去罢了。

一个星期以后……

“暴风雨后,还是晴天”。

我家一直都是这样,不管发生了多大的事,要不了多久,笑容还是会回到每个人的脸上的。

至于期末考试的失误,外婆唠叨了一阵,叫我下次注意点,小心点,过去了。

妈妈那天狠狠把我训了一顿,可训完了,还是“幺儿、幺儿”叫着。

爸爸很放心我,一句“加油”让人从心里感到很充实。

我一点儿没变,还是那样淘气、叛逆、好奇和乐观。

随手翻开一本书,高高兴兴地看:

假如考试欺骗了你,

不要犹豫,不要哭泣,

人生总会有自己的目的地。

相信吧,

你不会失去拼搏的权力。

喝一瓶农夫山的矿泉水,

浇灭心中旺盛的明火;

嚼一包宏泰记的话梅,

沁去心中郁闷的天然气。

考试让我的眼眶中,

降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我却用它荡涤了,

心中悲观的阴影。

春风依旧和煦,

我心依旧淘气,

阳光依旧明媚,

我对困难说出了无畏。

心儿永远向往着下次与考试的约会,

相信以后不会再流下伤心的眼泪。

假如考试欺骗了你,

这点痛会让我们充满斗志的头高高昂起,

爆一声:“考试何惧!”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三

考试的前一天,我给自己订了个考试目标:英语100分,数学90以上,语文跟数学一样。

第二天,老师们就把成绩改出来了。上英语和数学课时,老师就把成绩发给了我们。我一看英语98分,数学87分,语文还没有发给我们。看了英语和数学都没有达到目标,语文肯定也很不好。

英语失分是因为,刚开始我就写笔试部分,过了一会儿,笔试部分做完了,一边检查,一边等老师来讲听力部分。心想:这么长时间了,老师怎么还不来讲听力呢?一看听力部分原来是口语部分,就飞快地写起来,等我做完后赶快检查,发现了一道错题时,正好时间到了,卷纸被收走了,都怪我反应慢,我真想狠狠地打自己几拳。

数学上失误的原因,一是概念没有背熟,在概念题上失去了分数,在下一个学期末我要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的,而且会灵活运用。二是粗心大意,没有把题看仔细,得数算错了,我以后要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一想起语文,我猜想是我作文上扣分最多,拉拉画画的,剩下就是基础部分失去的分。针对这次考试的失误,我订了下学期语文的计划:字体漂亮,书面整洁,多看课外书,扩大阅读量,多积累优美词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次考试后,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做到:学习过的知识要多复习,还要做到预习,学习要积极认真对待……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四

一次,两次,三次。一次次的月考过去了,702,706,710。一次次的分数出来了,90名,70名,40名。一次次的上升,这次期末考会是第几呢?这次期末考试会是多少分呢?这次是否能进学校的前30呢?

雪依旧在飞,我依然在向上;水还在前进,我依然在前进;树依旧挺拔者,我的精神依然坚持着。

努力,一切努力将在这一次考试中表现出来,成功了,我将踏上新的一个层次,失败了,我就降到无底洞里去,成功了,父母朋友老师表扬我,失败了,批评指责,冷漠我。

熬夜,黑眼,认真,疲劳,就挺一个月,可我能坚持吗,这并不是表面的能与不能,背后还有许多因素,如,作业之多,再快也要23小时,写完就10点了,凌晨5点起床,锻炼身体,背东西,看书,在学校,上课每分每秒大脑都紧绷着,不可松懈,下课问题,做课外题,无一分在玩,浪费,可还要坚持1个月,已经3个月了那这个月是否能熬过去呢?

课程还未结束,并无复习的时间,只能靠回家的时间,可回去又有多少时间呢?

综合测试,5a2b,语文较差,地理其次,我不断追赶,希望跟上一步,711-713-705,上升下降,现在的我该怎么办,我好像在沙漠里,不知所措,我依然坚持着,是否能到终点,会在哪一刻,我会倒下呢?或许,就是下一刻。

在期末考试前的这一段时间,要提起12分的精力。

成功换来了甜果,这次,我非要尝一尝,对于我的执着精神,我不会改变。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五

期末考试可以检验同学们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有哪些漏洞和不足?便于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个学期的学习作好打算。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迎接期末考试呢?

首先,对于未学完的课程,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时间进行复习。不懂的地方请教老师或同学,决不放过任何一个难点和疑点。

再就是,当老师带领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促使我们认真学习,有助于我们取得好成绩。

期末考试转眼即将到来,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抓紧现在的一分一秒,认真做好复习工作,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为即将结束的一个学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来报答为我们辛勤操劳的园丁——敬爱的老师!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六

“我的分数不怎么样,差点儿没有哭一场,可我还是照样长。”五年级期末的数学考试成绩出来后,这句话大概最能表达我的心情了。

这次考试,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都认为我会给这五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在这重要的关头,我却考出了这五年来期末考试的最低成绩。

成绩出来后,我记住了一句话:“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看自己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仔细想过之后,我觉得是自己平时得到的表扬太多太多,而批评却少之又少,这让我变得骄傲,变得马虎,变得瞧不起别人。所以我开始轻视一切考试,长期下来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

这次失败让我长大了许多,也让我明白了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都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只有这样做,才能克服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成长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长大,真好!

期未考试后感想日记篇七

期末考试即将来了。我为大家送上两个小妙诀,不要笑我笨啊!

第一招:瞒天过海。

如果你有什么记不住,可以使用“瞒天过海‘‘计:把不懂的题目的答案抄在手上,到了期末考试时,拿出来看一下就行了。而且不会被老师发现,又不怕作弊。真是一举两得啊!

第二招:扔书。

你还可以扔书:先把手夹在有答案的那一面上,然后故意把书扔书,到时侯你就会看到答案了。这一招可是我想了一个晚上才想出来的,可我从来没用过,所以让大家试试看,有没有效果。但你们可千万别告诉家长哦!要不然有可能被老爸老妈“k‘‘一顿。

好了,我只有这两个小妙诀,希望能给你们派上用场。

期末考试即将来了。我为大家送上两个小妙诀,不要笑我笨啊!

第一招:瞒天过海。

如果你有什么记不住,可以使用“瞒天过海‘‘计:把不懂的题目的答案抄在手上,到了期末考试时,拿出来看一下就行了。而且不会被老师发现,又不怕作弊。真是一举两得啊!

第二招:扔书。

你还可以扔书:先把手夹在有答案的那一面上,然后故意把书扔书,到时侯你就会看到答案了。这一招可是我想了一个晚上才想出来的,可我从来没用过,所以让大家试试看,有没有效果。但你们可千万别告诉家长哦!要不然有可能被老爸老妈“k‘‘一顿。

好了,我只有这两个小妙诀,希望能给你们派上用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329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