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鲁迅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14:59:07
2023年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鲁迅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时间:2023-12-15 14:59:07     小编:书香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一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先驱,鲁迅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思想和精神被后人奉为鲁迅精神的代表,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精神的可贵之处,这篇文章将会从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人生经历、鲁迅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从鲁迅的思想上来看,他呼吁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秩序,强调人民的自由意志和尊严。他认为文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主张人民注重思考和独立思考,不盲从和奴从。这种思想引导着我要独立思考,勇于发声。在现实生活中,我学会了站在人民立场上去关注社会问题,对不公平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和批判,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发声。

其次,从鲁迅的作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揭示现实的勇气。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锐利的笔触直面现实,让人们看到了社会丑恶的一面。他通过揭示社会问题,激起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反思,促使人们意识到改变现状的重要性。鲁迅的作品向我传递了批判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从而促使我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敢于发声,用文字和行动去改变社会。

第三,鲁迅的人生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动荡的时代里不断追求真理,为解放思想、改变社会拼尽全力。他面对困境和逆境从未妥协,而是坚定地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担当起一名革命者的责任。鲁迅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只有立志改变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我们才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改变中见到希望。他的坚持和不屈精神激励着我成为一个有志青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最后,鲁迅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他自己的时代,成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他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深入到思想和社会领域。他的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引导着我去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鲁迅的影响力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将个人的努力融入到宏大的社会进步中,我们就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鲁迅精神是一种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如今,我们仍然需要鲁迅精神来指引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让我们能够发现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鲁迅精神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敢于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一直坚持鲁迅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播这种精神,让更多的人受到鲁迅精神的启发,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士。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二

眉毛像粘了墨似的隶体"一"字,使整个人看起来果断有力,身体消瘦,却非常同情那些为生活所迫的穷人,他就是一一鲁迅。

鲁迅一生一笔做武器。在我的心中,他是个勇敢,是一个为国家着想之人。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一直都在那与黑暗坚决斗争,从没有见到过他因困难而有一丝一毫的放弃。可能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坚强,而没有放弃吧!是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吧,才使得他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精神都不曾倒下。

面对所有的困难与挫折,他总是以微笑而过,她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与思想,在人们心中它是公民的代表,因为他给人们送去了希望。他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他的精神与品质也将一直延续下来,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并且永垂不巧。

这样一个完美的,他却很同情那些因生活所迫的穷人,他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同时他也“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忧国忧民,自己非常的节约,但给予穷人却非常的慷慨大方。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他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它的品质,去发扬他的精神。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三

鲁迅,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思想成果和精神风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文化。作为一代文化巨匠,鲁迅的思想与精神不仅在他生前给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而且也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鲁迅精神的心得体会。

二、独立思考的价值

鲁迅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独立思考。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勇于揭示社会的问题和剖析人性的弱点。他用无情的笔触深入人心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激起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呐喊。这种独立思考的态度不仅带给我们启示,更教会我们要勇于质疑与审视现实,不要盲目接受,不要被权威和主流意见束缚,而是要不断思考,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

三、坚定的反抗精神

鲁迅精神中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坚定的反抗精神。鲁迅面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愚昧,毫不妥协地发出抗议与反抗的声音。他站在民众的角度,用尖锐的文字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压迫与剥削。这种反抗精神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如《狂人日记》中对官僚体制的讽刺,《阿Q正传》中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深情描写等。鲁迅精神中的坚定反抗精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教会我们不要对不公不义无动于衷,要敢于发声,勇于反抗,为正义与公平而奋斗。

四、关注个体与人道主义

鲁迅一直关注人性的弱点和社会问题,但他并没有因此对人类丧失信心。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我细细看着这帮狗彘的面目,碰到几个还有几分人样,少年时代的朋友,却也疯了。”这段话体现了他对于个体的同情与人性的价值观。鲁迅精神中蕴含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的精神,他关心人的疾苦,激励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弘扬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真理、良知、人道主义的追求。这种关注个体与人道主义的精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关怀,而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和社会。

五、启迪灵魂的思想力量

鲁迅的作品,如《呐喊》、《故乡》等等,虽然写的是中国旧社会下的病态和黑暗,但却激发出了许多读者对自我与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激励了他们的抗争与奋斗。这种思想力量启迪了无数人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现实的希望和可能性。鲁迅精神的思想力量激发出人们内心的力量与勇气,唤醒了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指引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有鲁迅一样的思想力量,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不断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

鲁迅精神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给我们带来了独立思考的觉醒、坚定反抗的勇气、人道主义的关怀以及思想力量的启迪。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它的指引和激励。唯有独立思考、勇于反抗、关注个体与人道主义、用思想力量启迪灵魂,我们才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四

是啊!鲁迅先生留给了我们什么?鲁迅先生留下来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物质上的财富是用的完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银、或者金山银矿,总有一天金山会消失、银矿会枯竭。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可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有人曾说过,鲁迅是一名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战,用笔而战!鲁迅人生的转变是在他21岁学医那年,他在日本学医,却明白了与其学医让中国人体质变强,不如弃医从文,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从此,他一生变了。

他创造出了一本本巨作,我从《狂人日记》读出了鲁迅正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化、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鲁迅的心是炙热的、充满力量的,因此他的文章、

句子

,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炙热的。如果说,当时中国人的心是冰块,那么鲁迅就是一团火。他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消融每一个中国人那冰冷的心。

他成功了,他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是敏锐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的现状,刺痛也刺醒了每个中国人的心。

鲁迅先生,您是位伟大的战士。

鲁迅先生,您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

鲁迅先生,您的财富我的一生将受用无穷。

鲁迅先生,我歌颂您的伟大和那颗炙热的心!


鲁迅先生的三本著作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五

学习鲁迅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的必修课。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作品不仅呼喊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更展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锐利的洞察力。学习鲁迅精神,就是要在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提醒自己,热衷于关注社会问题,并且用力去改变社会的不公。

第一段,学习鲁迅精神,首先要深入阅读他的作品。鲁迅的作品是我们学习他的精神的重要途径,他的作品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封建制度和旧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的作品从不回避真实,准确而有力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暴虐和虚伪。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洞察的能力,也能够领略到他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段,学习鲁迅精神,必须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鲁迅精神的核心是敢于发声,敢于坚持真理。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尖锐指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展示了改变社会的可能性。学习鲁迅精神,我们应该勇敢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不畏惧别人的质疑和反对。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更多人,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第三段,学习鲁迅精神,我们要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鲁迅在他的《呐喊》中直面社会现实,批判了封建制度,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学习鲁迅精神,我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关注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平等,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捐助弱势群体、传播正能量等方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段,学习鲁迅精神,要加强自我修养和知识储备。鲁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作家,他对于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学习鲁迅精神,我们不能只关注表面的问题,更要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学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五段,学习鲁迅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热爱。鲁迅一生都在呐喊,通过他的作品,他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对社会问题保持冷漠和沉默,而是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不公和不平等。学习鲁迅精神,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总结起来,学习鲁迅精神,不仅是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更是要通过发声、关心社会、加强自身修养和持续的热爱来实践鲁迅精神。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关心并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学习鲁迅精神,不仅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也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六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政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七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鲁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而著称,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学习鲁迅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体会到了鲁迅精神的伟大和深邃,也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并融入其中。下面将从鲁迅精神所强调的直面现实、批判精神、人文关怀、勇于表达以及追求真理的五个方面,阐述我对鲁迅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鲁迅精神强调直面现实。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用尖锐的笔触刻画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他认为只有直面现实,才能更好地批判和改变现实。对此,我深感启发和鼓舞。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逃避或回避社会的问题,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只有真正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并为之奋斗,我们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其次,鲁迅精神鼓励批判精神。他不仅仅满足于表达对社会的愤怒,更重要的是凭借敏锐的思维和独立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文人的嘲讽以及对人性的痛苦呈现,展示了他超群的创作才华。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意崇拜权威,不盲目从众。要有勇气和能力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自由而深入的批判,从而找到事物存在的真相和本质。

第三,鲁迅精神强调人文关怀。他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类痛苦的深切感受,是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他对中国传统制度对个体的压迫表示关注,他也对被压迫群体的痛苦表示同情和救助。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关爱他人,关注社会上一切弱势群体的权益,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只有以关怀和友爱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第四,鲁迅精神鼓励勇于表达。鲁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敢于对社会现状以及文化传统进行犀利的批判。他用辛辣的语言,直指社会的痛处。鲁迅的勇气和真诚鼓舞着我。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敢于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只有勇于表达,我们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鲁迅精神要追求真理。作为一位知识分子,鲁迅始终追求真理。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冲突的深刻洞察和真实揭示,使他成为一位意义非凡的思想家。对我来说,追求真理意味着不断探索和自我完善。在日常学习中,只有探索真理,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

综上所述,学习鲁迅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激励着我们,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鲁迅精神,我了解到直面现实、批判精神、人文关怀、勇于表达以及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只有贯彻这些思想,我们才能成为有思想、有情怀且有担当的大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八

鲁迅先生是一位很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我对鲁迅先生充满了敬仰。但不只是鲁迅先生可以写好文章,更是因为他的勇敢,不惧权力,敢于揭露丑恶,揭露罪恶。也因为他对国家的责任心。但鲁迅先生毕竟已是逝去八十多年了,中国也已经辞“旧”迎“新”,现在还需要鲁迅先生的文章吗?还需要如此激烈的批评吗?有些人认为中国一切都在变好,已经不需要了,因此就建议把鲁迅的.文章从教材中删去。

可我认为这不应当。

因为没有人去说这些事,就好像真的很好、很完美,这也导致许多人开始懈怠,活在美好的梦里。但要有人,敢于去击破这些梦幻,敢于让这些人从被窝里掉在冰冷的现实上。正如鲁迅所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鲁迅先生莫说现在,便是未来也不会过时。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九

学习鲁迅精神是我们深入了解、传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面旗帜,以其辛辣的批判精神和深入人心的写作风格,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精神不仅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个人素质和塑造良好人格的有效方式。在学习鲁迅精神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深刻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鲁迅先生深入洞察社会现象,敢于揭露社会丑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常常以尖锐的刀锋直击社会弊端,发出对于不公和不平的声音。通过学习他的作品,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揭示社会问题,为社会进步贡献一片正义的力量。只有站在弱者的一方,捍卫正义,我们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为社会的秩序和公正做出贡献。

第三段:独立思考和勇于发声

鲁迅先生一直强调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发声。他鼓励人们思考自己的问题,不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学习鲁迅精神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自己不仅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要轻易妥协,勇于捍卫真理和正义。只有经过思考和辨别,我们才能站稳立场,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为自己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第四段: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他始终关心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通过学习他的作品,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培养同情心,关爱他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了自己的小圈子中,忽视了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当我们有了同情心,关爱他人,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温暖和人情味的人。而这样的关爱与同情也将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人的生活。

第五段:积极改变和持之以恒

学习鲁迅精神是一个积极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过程。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个监视社会的“尖兵”,也是一个积极改变社会的行动者。他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启蒙和变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鲁迅精神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产生积极的改变。我们必须勇敢地去追求真理和公正,积极推动社会的变革。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活出鲁迅的精神,使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

结束语:

通过学习鲁迅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足,并为此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要具备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勇敢地揭示社会问题和不公平;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勇于发声的能力,为自己和他人捍卫正义;我们要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温暖和人情味的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改变自己和改变社会,为实现正义和公正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鲁迅的精神,为自己和社会带来积极的正能量。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

有谁知道屈原投江殉国的故事?有谁知道苏武持节牧羊的过程?有谁知道黄遵宪的光耀事迹?但有一点是可知的,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国爱得很深,把祖国的尊严,祖国的利益系于一身,忠诚爱国,以天下为已任。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几千年凝结,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传统美德,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爱国主义表现为坚贞不屈的民族持节,坚守国土,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一代代爱国者,舍生取义,为祖国捐躯,为民族殉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壮怀激烈,而是表现为奉公守法,敬业爱岗;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祖国;表现为各族人民团结互相,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要认为我们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只享受祖国的阳光雨露;我们同时还是祖国的成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时刻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牢记心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面对关乎祖国利益的事情,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坚决捍卫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勇于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每周一升国旗时大声唱国歌,对国旗行注目礼;对国家文化遗产,自觉承担保护责任。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有谁知道屈原投江殉国的故事?有谁知道苏武持节牧羊的过程?有谁知道黄遵宪的光耀事迹?但有一点是可知的,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国爱得很深,把祖国的尊严,祖国的利益系于一身,忠诚爱国,以天下为已任。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一

鲁迅,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他的笔尖下,流露出了《故乡》《狂人日记》《热风》《坟》等故事。

他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以笔为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鲁迅笔下的文字无疑给了当代青少年注入了一股”热血",让我们好好学习,传承并发扬鲁迅精神!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二

今天,我们107班阳光松树中队组织同学们前往谭家桥红色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爱国精神。

我们在粟裕爷爷的墓碑前,怀着激动的心情,重新许下郑重而庄严的入队誓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然后我们致敬并敬献小黄花,希望粟裕爷爷在天堂过得快乐!

粟裕爷爷是常胜将军、战神,但是他对在谭家桥之战的失败是遗憾的,所以他逝世后有一半的骨灰留在了这,他要跟这里战死的士兵们长眠于此。

随后还参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我们仔细聆听馆长的讲解,当我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个个历史故事,还有那战争所留下来的作战工具时,我感受到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坚定的理想信念。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那些革命烈士有了更崇高的.敬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他们的血肉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不忘初心,发扬并传承这种爱国精神,少年强则中国强!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三

合上《呐喊》,合不上的,是我们的“彷徨”。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正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没有什么病痛比精神麻木更为可怕的了,一个人无论体格如何强壮假如没有灵魂,就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鲁迅是一个真猛士,直面人生,正视鲜血,七十多年了,他依然在奋然前行。这么多年过去了,鲁迅依然没有过时,教材里面处处有鲁迅,到处都有人在不厌其烦地歌颂着鲁迅。鲁迅如果真的过时了,我倒觉得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那表明:鲁迅提出的问题全部被解决了,“看客”在中国也不见踪影了,书本上再也找不到“吃人”这两个字了。如果教材只停留在背鲁迅文章上面,歌颂也仅仅停留在赞颂这个层面上的话,倒不如就象鲁迅的遗言里说的那样去做:“把我忘掉,然后过自己的日子吧”。倘不,那真是傻瓜。

把鲁迅和他的作品供奉着只知朝拜,就象存着巨额的财产却不知道如何去使用一样。鲁迅是我们的财富,而且到目前为止,象他这样的财富只有一个!

有多少人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孔一己》中“大约的确”是否矛盾的问题,有多少学生苦苦背诵着《雪》里面的美文佳句,然而,令我痛心的是,每每街上一有打架争执,那些研究鲁迅的学者、熟读鲁迅的学生,往往都伸长了自己的“鸭脖子”,像被一只手被后面提着一样,拼命往前挤,争当“看客”。

鲁迅的文章没有金庸的小说那样有起飞跌荡的情节,也没有朱自清华美的文字,自主去读得人越来越少且不说它,就算有的人背着他的文章,“理解”了他的意思,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他的文章呢?懂得他的忧国忧民呢?鲁迅的文字是平淡的,然而“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他平淡的文字读完才感到回味无穷,静下来细想,良久才发现一种莫名的同感,良久才体会他深刻的含义。

现在的社会中,还有“祥林嫂”么?重要的其实不是有无祥林嫂,而是祥林嫂周围的人还存在吗?还有人拿着她的悲剧来给自己寻开心吗?的确,虽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这样的问题或许还存在着,所以我们仍然需要鲁迅,需要呼唤鲁迅精神。记得读罢他的《啊q正传》,顿时觉得啊q似曾相识,细细一想,又惶恐起来,发现或多或少,我们身上都有啊q的影子。读完《狂人日记》,惊的自己一身冷汗,现在还有“人吃人”的事发生吗?想起当下的“三鹿奶粉事件”真正令我们愤怒和担忧。如果当我们读到《故乡》的时候,心中涌起的不再是因为老友的改变而难过,而是对文章真实性的怀疑,那时,或许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可信了吧。

“夜正长,路也正长。”鲁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夜却总是会过去的。鲁迅没有走完,但他明白:路迟早会走完。我也相信,即使我看不到路的尽头,我的后代一定会看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人们能不仅仅是“读”鲁迅、“看”鲁迅、“背”鲁迅,当我们时时能够想起鲁迅笔下的人物并深刻反醒自己的时候,当我们能把鲁迅真正当作“民族魂”的`时候,那便是路走完的时候。我希望,我能走上这条路。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四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再次在优习发文章了。首先,我要告诉大家我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看完了一部神作,这部动漫叫做妖精的'旋律,看完它我突然间唔到了真理。另外就是我懂得了我们学生的使命。

我们同学大家长大后都要干什么呢?有的想当宇航员,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的想当教师,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培养新的栋梁;有的想当科学家,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跟好的生活环境和资料。其实,不管你选择哪个职业只要为祖国效力就好。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各种问题正在困扰政府。我们出生下来就背负着一种使命,就是为国效力,做祖国的栋梁。我们不能碌碌无为、平凡一生。我们不平凡,但我们不能把功名和钱财放在前面,我们要彻彻底底地懂得人生活的意义。我们要抗拒钱财等庸俗物质的吸引,彻彻底底为国家、人民服务。我们要学习雷锋与鲁迅,学习他们的精神。你别认为:你现在还小,不能为祖国效力。其实,我们虽然还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鲁迅、胡适和李大钊等人,可以在优习里、微博里宣传些这种思想,最好和我一样:我打算由写作来提高全民素质。

我现在正打算创一个社,叫做进步写作社,想和我一起为国家贡献力量、作祖国的栋梁的加!我期待你的加入!发纸条给我吧,也请加我的qq!别忘了写备注!

鲁迅的精神品质有哪些篇十五

关键词: 陈公柔; 知识体系; 精神

李峰教授是张长寿先生的学生,也是我的学兄。他于1983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一定受过陈公柔先生的教诲。他将英文专著献给陈先生,让更多的海内外学者看到了陈先生的名字。

1993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张长寿先生学习商周考古。陈公柔先生是博士生指导小组的成员,我由此初识了陈先生。

刚到北京不久,张先生就专门引我去见陈先生。那时陈先生大约还常到考古所,办公室里放满了书籍。第一印象就是陈先生非常和善,不时呵呵地说笑。我本来有些莫名不安的心,顿时便放了下来。不过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料到日后会有缘与陈先生交往。

入学后,因在校时间多而到考古所的时间少,很长时间我都未再见过陈先生。1995年,张长寿先生为我安排先秦文献学的课程,并请陈先生教授,每周一次。和我一起听这门课的还有安志敏先生的94级博士生巫新华。当时我得知,由陈先生亲授这门课,机会实属难得。那时陈先生已不再到考古所,我们便骑自行车到陈先生家里上课。陈先生住在东城区干面胡同的社科院宿舍院里。后来我才知,夏鼐、钱钟书、贺麟、金岳霖等社科院的许多学术大师都曾住干面胡同的专家楼,对那条胡同也变得景仰起来。在社科院的宿舍院内,陈先生住在普通宿舍的一楼,一个小门厅通向两个小房间。

第一节课,陈先生便开宗明义说明这门课主要是从考古学的角度讲授《尚书》《三礼》《三传》《竹书纪年》《世本》《史记》、先秦诸子,以及各种类书和丛书,强调这不同于一般的目录学和史学,而是从考古工作的需要出发,学习利用考古研究所需的资料。为此,便要知道读何书,然后知作者、知版本、知何种注最好。知书目则可知领域的大小、引用的范围。陈先生引用张之洞的话,“书目藏之心中,学问自然增长”。明白了书的结构,以及一个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用了哪些史料,我们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和自己的材料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在接下来长达一学期的时间中,陈先生依次讲每部书,重点是各书的内容和版本源流等。如《尚书》重点讲书序、今古文问题与伪孔传作者;《诗》讲齐、鲁、韩三家诗与大小毛公,以及各诗异同;《三礼》讲授受源流、篇次内容和成书年代;《易》讲经、传的时代,作者与师承,新出土材料;《春秋三传》讲公羊、谷梁传与公羊学派,春秋左氏传与左传作者,未修春秋与春秋经;《逸周书》与《世本》讲版本;《史记》讲结构、材料来源、“书法”、司马迁与《史记》、三家注等;辑佚讲七录、七略和别录;一直讲到最晚近的丛书和类书。陈先生早把书目深藏于心,将各书的内容、版本源流、学术价值等娓娓道来。

讲授时陈先生并不局限于一书,而是将各种书相联系,细说、比较各书的特点和价值。比如《左传》与《国语》的异同:《左传》记周事略而记鲁事详,《周语》所存春秋的周事尚详,《鲁语》所记则多为琐事;《左传》记齐桓公霸业最略,而《齐语》却专记此事;《郑语》皆记春秋前事,《左传》亦详;《晋语》同于《左传》最多;《楚语》同《左传》者少,记内政详而记外交略;《吴语》记夫差伐越,《左传》却略;《越语》专记越灭吴之经过,《左传》却全无。再比如同一人或同一事,不同的书中记载又不一样:《汉书》卷34的韩信传如何全袭《史记》之文而删去蒯通一段,《日知录》因此说韩信传“零落不堪读”。

陈先生强调学习先秦文献还要充分利用古代的研究成果,如《汉书?艺文志》就将东汉时的书籍全部作了目录,并加以分类,辨别学术流派。除所讲的书外,陈先生还详细介绍从古至今的相关考订、研究,评述其价值。比如讲三礼时专门介绍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出其价值在于认为六经并非全部被秦焚毁,而是在民间、特别是博士中有传本,若如此,便可解决许多古今文的问题;又介绍钱玄同在重印该书时如何加序说明该书的价值和过急之处等。陈先生每讲一部书便开列多本参考书。如讲《考工记》,即开列了从清代的《考工记创物小记》、《考工记图》到近代的《考工记辨正》等数部参考书。

陈先生特别重视古文字,认为读《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需通古文字之学。一旦讲到某字,陈先生便随时引证金文或简牍文字。对于各书中文字的异同等非常细节的内容,陈先生皆随口举例。如《诗经》因始于口口相传,人各用乡音,故四家之诗有同音而异字,或同字而异音者。陈先生细举“君子好逑”中的“逑”字分别在毛诗及齐、鲁、韩三家诗中写作什么,“燕燕于飞”中的“燕燕”又如何引用假字。讲《易》,便举例商和西周的八卦,战国以后又如何表示等。再比如某个字或某句话,《熹平石经》中是怎样的,《史记》又如何写。这些具体材料,陈先生均信手拈来。 陈先生讲先秦文献,也非常重视新出土的考古材料。讲《诗》时便专门讲阜阳汝阴侯墓中出土的100多支竹简,其中的《诗经》篇次和假借字如何与毛诗不同,并由此认为这批景帝时埋藏的文帝时的竹简时代早于四家诗。讲三礼的篇次、内容时,便分析1959年武威磨咀子6号墓出土的仪礼篇。讲《易》,则专门讲含山凌家滩玉器、殷墟四盘磨卜辞、苗圃刻数石器、张家坡卜骨、阜阳竹简、临汝卦画、马王堆帛书等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

陈先生讲课时也常即兴插入有趣的话题,并引出种种典故。比如一次不知因何提到“海晏河清”一词,便说到“海清”和“海青追天鹅”,最后饶有兴味地说起了《满州源流考》中所记述的清入关以前满族的各种风俗。

陈先生讲授的语言平实,内容却广博深奥。整整一下午的课从头讲到尾,仿佛问题总也谈不尽。有一次讲类书,陈先生说综合性的专书一出,一些更零散的史料也就日渐湮没了。我想,在陈先生这一辈学问家之后,恐怕很多文献学、版本学的知识同样也会渐渐湮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问,知识结构会随着时代风貌和精神风俗的变迁而改变,但一代学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是永存的。

陈先生上课不看任何讲稿,但为了让我们听懂,却把新课的内容都工整地写在册页上,让我们带回预习。我每次都把内容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上课再听一遍,然后再带回新的预习内容。尽管如此,因为我文献学的知识不多,每次课我都集中精神,但仍跟不上陈先生的思路,感觉陈先生讲述的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存在距离,想要将课程内容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好在陈先生极为和善,上课既不提问、也不讨论,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那时我已开始写作关于南方青铜器的博士论文,有时也就遇到的问题相请教,如商周青铜器上兽面纹的细部变化等,大约我的问题不得要领,陈先生只笼统回答研究兽面纹要综合考察。

多年以后,我曾向张长寿先生说起当年听陈先生课时的隔膜感,张先生只哈哈一笑,说那是因为你不明白陈先生所讲的问题从何而来。但先秦文献学这门课结束时,陈先生却给了我95分的高分。陈先生对年轻人非常宽容,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对我毕业时提交的学位论文和最后的答辩,陈先生未提任何尖锐问题,而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陈先生不仅肯定了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等具有开拓性,研究使得南方青铜器“在年代序列和文化属相上皆能纲举目张”,还特别指出论文虽然将南方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作了大量比较,“但尽力规避传统以中原为中心的观点,而力求奔向‘不能一切以中原青铜器为标准’的研究目标”。对于后一点,当时我只是在张长寿先生的开导下而提出,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开始形成了一点粗浅认识,尚谈不上深入思考。陈先生特地指出这一点,或许其中自有陈先生的认识。只可惜那时尚未体会出陈先生此语的深意,不然定会当面请教。毕业近来,如何理解和认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及其相互关系,已逐渐成为我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今天反观过去,也就更能体会黑格尔所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才起飞”的含意。在求知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就那么发生、开始了,但对其意义往往要相隔一定时间,通过反思才能真正领悟。求知如此,人生亦然。

课程结束后,我和陈先生更加熟识了。加之陈先生也是我的指导老师和博士论文的答辩委员,故常到陈先生家。临近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后的去向等,骤然间多出很多事。到陈先生那里,我总是把种种想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出了陈先生的家门,心便也平复了。

工作后,我住在王府井大街27号考古研究所的院内,离干面胡同很近。那时差不多每到周末就去看望陈先生。去前也不用先联系,陈先生独居,从没遇上他有事。带上些老北京的甜点或一盆小草花,陈先生都十分高兴。偶尔也从考古所的图书室捎回他想借阅的书。

一般总是我先说工作上的事,或是送上新发表的习作,然后就听陈先生谈天说地。陈先生的话题十分广泛,从古到今。比如清宫里的典章制度及种种细节,他曾经接触过的学人掌故,马王堆的考古发掘,等等。有一次,陈先生忽然问我对“后现代”的看法。我没想到陈先生饱读古书,对这样的时髦术语也感兴趣,便尽自己所知谈了几点看法。陈先生的议论颇耐人寻味,说我们才在“现代化”阶段,不能不弄明白就搬弄名词,跟着潮流跑。谈天中有时也免不了聊周围的事,事无论大小,陈先生都很清楚。我常吃惊于他不出门如何便知“天下事”。对寻常事,陈先生总是随意用浅显的话说出一番“道理”,细细品味,方能悟出其中的见解。陈先生看事敏锐、深刻,对事却豁达、开放。事事清楚,却与世无争。通常话题会转移到各种典故上,于是便主要听陈先生讲古书中所记的某人或某件趣事,或引出某句诗文,再加以品评。比如大约是由晚清俞樾的《春在堂全集》,陈先生便讲起了“春在堂”的来历和“淡烟疏雨落花天”、“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的诗句。讲到高兴处,陈先生爱从木椅上直起身,双手握住扶手来回滑动,开怀大笑。这大约是我见过的一个人最为舒心、畅快的模样了。

陈先生也常说起他当时正在看的书,那大多是我不知晓的野史或者古人笔记之类。那些书就放在茶几上,好像刚刚从手中放下,又随时会被拾起。陈先生博览群书,但屋中存放的书却不多,收拾得干净整齐。我总想,这样从容地读书,需要一种怎样的心境呢?我曾说一个人得用多少时间方能将先秦文献或二十四史通读一遍,陈先生却说这些文献看似多,其实也就那些,看完就没有了。我疑心凡世上可见的古书,大约没有陈先生未读过的。陈先生又引《逍遥游》的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来宽慰我。对于看过的书,陈先生自己却是在反复地读。陈先生到美国探亲,就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借阅《尚书》。由借阅记录可知,那书是该图书馆几十年来第一次有读者。有意思的是,小说不在陈先生的阅读范围之内。但也有例外,有一次陈先生谈及他刚看完贾平凹的《废都》,那只是因为想了解当时社会上流行书的内容。但陈先生对“小说”仍有些“不屑一顾”,似乎在内心里仍秉承“大学”与“小说”之分。

陈先生异常健谈,有时时间太晚,我想告辞又不便打断他的谈兴。陈先生自己却说,你如果久坐又不好意思走,那就等待我说话的停顿,比如放唱片,来回地听而不想听了,就待翻放唱片时借机告辞。每次告辞,陈先生都要送至家门口,并向我鞠躬。以陈先生的辈分和年岁万不当如此,但陈先生从不因我年小而失了“躬送”的礼数。 陈先生很少出胡同,只有一次我陪他去看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的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陈先生看得饶有兴趣,在一件浙江出土的龙泉窑瓷瓶前伫足良久,告诉我那叫“玉壶春瓶”后,便自己欣赏,神色怡然。

白天去看陈先生时常一同外出吃饭,但陈先生也不去远地,只去胡同里的一家小餐馆。餐馆里的人早都熟识了,对陈先生非常热情、尊重。陈先生只吃家常菜,不吃辛辣或怪异食物,最爱点滑溜里脊、糟溜鱼片和干炸茄合。一次到餐馆刚落座,便有熟人来问候。陈先生见我在介绍之后只作礼节性应答,微感奇怪,很快又释然,说你定不看京剧,所以不识,那人是梅葆玖,就住餐馆隔壁。果然不多时,梅先生又返回,送陈先生一部他签名的书。

陈先生显然喜欢京剧。看我新参加工作,便告诫我,走入社会就如同上了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要努力往台中央站,这样才能成主角,不然一生都只能打着小旗绕舞台跑。陈先生说我是由家门进校门、再入单位门的“三门干部”,所以常通过日常小事给我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年末我到哥本哈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临行前陈先生未言其他,只交待我定要租个体面的住所,如此才利于与朋友交往。又说曾有人讲一口极为流利的日语,殊不知都是社会下层的用语,那便是交往不当的结果。

10月,张长寿先生告诉我陈先生摔伤了腿,住协和医院。当时正有一个由瑞典考古学家组成的代表团来访,考古所安排我陪同到外地参观。听说陈先生只伤了腿而无大碍,便想回京后即去看望。10月16日,代表团行至二里头遗址,时在二里头负责发掘的好友许宏来到旅行车上,突然告诉我他刚获知陈先生已因病去世。我惊疑不定,一时无语,很长时间都不确定心里究竟失去了什么。抬眼望车窗外正飘落着满天细雨,我的心情一如平原上那无尽的阴霾。

陈先生去世后,文物出版社于出版了陈先生的文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徐苹芳先生特地送给我一本,并说“你是学生,应当有这书”。这部文集收录了陈先生的20篇文章。据徐苹芳先生的序,这是陈先生的自选集,从收文到目次都为陈先生亲定。其内容有商周考古学研究、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秦汉简牍研究、书评和纪念文章。陈先生的学问深如大海,不是我所能评述的。但我想,知识结构无论怎样随时光流转而变化,一代学人和智者用自己心血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都将成为人类知识大厦上的砖石。这些砖石的意义不在于是否是通往新的知识体系的门径,而在于其中蕴含的对真理和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这才是后人站立其上的“巨人的肩膀”。我也深信,任何人的学识、成就,连同他的品格,最终都将交付历史,一切自有后人评说。

光阴似箭,陈先生辞世转眼已。回想往事,与陈先生交往的情形还历历如在目前。我和陈先生相处的时间算不上多,但感觉远比这10年长久。时间并非只让人淡忘,有时反而会让一些东西刻骨铭心。人去物非,如今的干面胡同口建起了地铁站和高楼,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10年来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那里,但却再也没走进过那条胡同。

附记:谨以此文纪念陈公柔先生逝世10周年。文中陈先生讲述的内容若有差错,皆因笔者记录或记忆有误,责任全在笔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841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