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优秀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8:27:09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优秀21篇)
时间:2023-11-25 18:27:09     小编:GZ才子

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当充分参考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看看下面的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一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4+5=6+7=12-7=12+6=。

13-8=18-7=13-4=15+2=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9-4-2=4+6-7=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小括号。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

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小括号”.。

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

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

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

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

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

修改板书:2+3+7=12。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总结运算顺序。

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

12-5+4=14-9–3=。

12-(5+4)=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集体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强调: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二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三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四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4个红果串成一串。

师:根据小熊串的红果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串三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2:我想知道串六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3:串七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一数,看看需要多少个红果。

师:请打开课本第20页,数一数2串红果有几个红果?3串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这一页的表格中。(学生都在看图,数着,填着;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需要几个红果,各种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三)根据上表,学生独立编制4的乘法口诀。

师:请看书,注意编乘法口诀时,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接着就相应地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如,1×4=4,相应的口诀是“一四得四”。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有错,要告诉同伴,由他自己订正。确信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正确无误后,再读几遍,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探讨规律,交流记忆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师: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生:(齐声)找规律,记口诀。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有助于记忆的规律?

生1: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

生2:“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最熟悉,加1个4,就是“四六二十四”;减1个4,就是“四四十六”。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联系生活,说一说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4的乘法口诀?让我们找一找,说一说吧。

生1:一张课桌4条腿,我们组4张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条腿。

生2:我家养了3头猪,每头猪4条腿,“三四十二”,共12条腿。

生3:我们学校每层楼有4间教室,有5层,“四五二十”,共20间教室。

生4:我们每天上午4节课,每星期5天上课,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节课。

生5:教室前面国旗一边有4个字,两边有8个字,“二四得八”。

……。

师:你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回家以后请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第2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完成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订正,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2)请一个学生汇报第1题的算式可以算出几个不同的结果(4个:12,18,20,24),再请4位同学到黑板来,每人写出其中一种结果的乘法算式。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好办法连算式。

生1:我是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生2:我没有想去计算,而是直连算式,连得很慢,都看花了眼。

师: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想到好的办法,事情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2.第2题。请学生独立完成。请先做完的两位学生到黑板来,每人计算4道算式,为全班提供反馈。

3.第3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全班讨论,交流算法。

生1:黄色小正方形有20个,4×5=20(个)。

生2:蓝色小正方形有16个,4×4=16(个)。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蓝色正方形比黄色的少4个,可以用减法算蓝色正方形的个数,20-4=16(个)。

(七)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

生2:我学会了记口诀有一定的方法。

生3: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生4:我们要帮助别人。

生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生6:要学会听别人的意见。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并告诉小组的同伴。

看了“北师大版_小熊请客优秀教案”的还看了:

2.北师大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4.北师大二年级上册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五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教案点评: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创设了给小明过生日生活情节,巧妙地将小猫吃鱼这个课题加入这一情节中,从而形成了这一完整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探究活动。

鸡毛信。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材料。

45封“鸡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张硬纸卡片上分别写上5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在左边画片鸡毛.。

游戏过程。

1.将“鸡毛信”平均分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

2.出示六个信箱,英文字母为信箱代号.。

3.学生按要求投送信件:

(1)把得数是5的信投入a;

(2)把得数是4的信投入b;

(3)把得数是3的信投入c;

(4)把得数是2的信投入d;

(5)把得数是1的信投入e;

(6)把得数是0的信投入f.。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六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路线和各个专业教室。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专业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专业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专业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淘气与我们一起上课,参观校园”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顺序。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变化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推理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探究活动。

听口令指方向。

游戏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面对面站成两横排.。

2.教师站在两队学生的中间.。

3.教师发出口令,如“左”“右”“上”“下”等等.。

4.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指方向.。

游戏说明。

1.将学生分成面对面的两队,一是使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二是增加游戏的难度.。

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同向的几组.。

营救队员。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前、后、左、右的意义.。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七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三)小结。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八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

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

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3+2=2+3)。

(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3.反馈.。

(三)出示图片:小鸟图。

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

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

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

(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

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

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

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3.小组活动并汇报.。

(五)出示图片:蜡笔图。

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

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

(五)出示图片:排队图。

学生1:一共有10个小朋友.。

学生2:小兰排第7。

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7,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三、游戏:我摆你说.。

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九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操场上。

2.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男生有()人;

(2)女生有()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人;

(4)男生比女生多()人;

(5)女生比男生少()人;

……。

(二)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学生与椅子。

2.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1)学生列式:10-9=110-8=2。

(2)教师提问:“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老师和同学的人数多1或者老师和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1.。

(3)教师提问:“2”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同学的人数多2或者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2.。

3.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图片:摆一摆1。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图片:摆一摆2。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图片:摆一摆3。

(2)怎样列式?

4.出示图片:鸭子。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一)出示图片: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汇报.。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个比较单子同学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找座位。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游戏准备。

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相应的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游戏过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摆好(桌子搬出),模拟成电影院的座位.。

2.然后每人发一张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游戏说明。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哑剧。

(二)教师表演: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2.谁会列式计算?(板书:2+3=5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来的意思)。

(四)小结: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1+3=4,一共有4个.(板书:1+3=4)。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3+1=4,一共有4个.(板书:3+1=4)。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摆桃子。

三、活动三:理解图意。

(一)教师: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自编哑剧。

教师: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计算。

五、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教案点评:

本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哑剧贯穿全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具体、从动到静,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动。

套圈。

游戏目的。

1.帮助学生提高简单加法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游戏材料。

1.用细铁丝制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圈10个;

2.用硬纸板画成不同形状的小动物四种,剪下来用铁丝支撑好.。

游戏程序。

1.分组,每3位学生为一组.。

2.在地上画一条直线,将用铁丝撑好的4个动物模型放在离直线3米远的地方.。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二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学习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本节课把加减法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上了这节课后,我发现要突破难点,关键在于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在本节课我确定的难点在学生理解算理上,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想到了课件,制作动态的课件,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凑十”的想法。课上,我创设了笑笑送牛奶的情境,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6瓶牛奶,这些牛奶都装在十格的格子里。在孩子列出算式后,很多孩子都能算出正确答案来,但是问到“你是怎么算的?”有的孩子说不出来,有的孩子说数出来,我借此机会问,如果要一眼就看出答案是多少,牛奶可以怎么摆放?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想到从6瓶里拿一瓶放在9瓶那边,左边1个十,右边5个一,合起来是15。如此本节课的算理和算法都很形象地呈现在孩子眼前,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再借助小棒摆一摆,计数器上拨一拨强化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了。

不仅如此,在这一课突破了难点,孩子掌握情况好,为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等都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到了,对于为以后打好铺垫的那一节关键的课一定要做到每个孩子都学得比较透彻,而这节关键的一课又要抓住关键的环节,如此,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很轻松,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很多新发现的问题,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三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巩固拼音y、w及其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巩固拼音,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卡片出示拼音y、w及其整体认读音节,多种形式认读。

二、激趣导入。

1.观察图,这是什么?(鱼)。

2.这种鱼与我们平常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生答)。

3.师:这种鱼叫热带鱼,比我们平常见过的鱼更漂亮,更可爱,大家喜欢他们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带鱼》(板书课题:热带鱼)“热”是翘舌音,“鱼”是整体认读音节,请跟老师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自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指名说)。

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3.齐读课文。

4.轻声读文,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大声指读课文。

2.教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小小热带鱼,身披五彩衣。”

3.师指名说说“披”的意思。(穿)。

4.师追问:热带鱼披着怎样的五彩衣?(生展开想象说说)。

5.师导读:多美的热带鱼呀,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读)。

6.师:热带鱼在水里是怎样游戏的?你们能说一说吗?(生展开想象,自由说)。

7.师:多可爱的热带鱼呀,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读读“尾巴摆一摆,水中做游戏”这句话。

五、学习生字。

1.齐读课文。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自己读。

齐读。

师读生指,做“小小指挥官”。

3.连一连,让生字和音节交朋友。

六、小结。

1.师读,生闭上眼睛想,你想到了什么?

2.配上动作读文。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鱼、五、巴“三个生字。

2.美读儿歌。

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鱼、五、巴“三个生字。

音难:热、身、尾巴、鱼。

意难:热带鱼、五彩衣、做游戏。

形难:鱼、五、巴。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词卡、句卡、热带鱼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美读儿歌。

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5个生字,美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热带鱼图,引入课题。生和老师一起书空“鱼”。

2.介绍“热带鱼”。

3.认读“热、带、鱼”三个字,读好“热带鱼”这个词。

二、边读儿歌,边学生字。

1.读准儿歌第一句,认读生字“身、五、衣”,读好词“身子、五彩衣”,读美儿歌第一句。

(1)师教读儿歌,生自己读一遍。

(2)出示“身”,读准翘舌音,出示“身上”把词读连贯。

(3)“由热带鱼身上披着的衣服”这句话引出“五彩衣”这个词。认读“五、衣”,并用“衣”组词,读好“五彩衣”这个词,要求连读,不拖、不断。

(4)齐读三个词,要求不拖、不断,读连贯。

(5)指导读准读好儿歌。

(6)指导读美第一句。

2.读准儿歌第二句,认读生字“尾、巴”,读好词语“尾巴”(强调轻声),读美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师教读,生齐读。

(2)出示“尾”,指导念准三声,出示“巴”,指导念准一声。出示“尾巴”,指导读准轻声。

(3)由黑板上的图引出“做游戏”这个词,师教读2遍.

(4)指导读准儿歌第二句,要求读连贯,不拖、不断。

(5)指导读美儿歌第二句。

3.指导美读整首儿歌。

三、复习生字宝宝。

1、游戏抢读生字,要求读才算抢到。

2.分小组开火车。

四、巩固练习。

1.同桌互读生字。

2.指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鱼、五、巴“三个生字。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写“鱼、五、巴“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指名指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指导写好“鱼、五、巴”三个字,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1.指导写好“鱼”。

(1)了解笔顺。

(2)了解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引导学生从“鱼”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鱼”。

(4)师边范写边讲解写“鱼”字时每一笔的要点。

(5)强调写字姿势。

(6)生练习写2个。强调写完第一个字后,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里的字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笔写得最漂亮,哪一笔没写好,再写第二个字。

2.指导写好“五”。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五”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五”。

(3)师范写讲解。

(4)生描红后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指导写好“巴”。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巴”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巴”。

(3)师范写“乚”,讲解它的写法。

(4)生先描红,再在本子上写2个“巴”字。

三、布置作业。

1.把“鱼、尾、巴”各抄写一排。

2.把生字做成卡片,与爸爸妈妈做考一考游戏。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六

说课稿。

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

教案。

希望大家喜欢!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cai。

课件。

小棒。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分小组合作。

(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合作学习)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学生在说理由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看图列式根据一定的标准。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深入探究)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同桌之间谈谈如何更快算出答案。

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种题目有哪些认识。

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学习诊断)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学生先自己完成书本习题,在分小组讨论各自完成的情况。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梳理归纳)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巩固新知识。

1、完成新概念配套练习。

9+5=9+3=6+9=。

教学反思。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看看有几瓶牛奶,这种实际的情景,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极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创设情境以及游戏环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七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培养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3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热带鱼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拼音、识字、写字、朗读。

2、“鱼”字的书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有一位朋友来我们班了,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出示热带鱼(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热带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名字就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

3.标上拼音并认读“热带鱼”,齐读课题。书空“鱼”。

4.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热带鱼?(漂亮、五颜六色……)。

(热带鱼就是像这样一种生活在热带海底的一类鱼,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非常漂亮)。

过渡语:想不想和这群漂亮的热带鱼一起玩呀?不过它们给你们设置了一道难题,小鱼儿们说只要你们闯过了这一关,它们就和你们一起玩。想不想接受挑战,坐直的小朋友一定可以闯关成功。

二、复习巩固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来看看鱼宝宝给我们出什么难题了。

1.闯第一关复习声母yw。(齐读)。

2.闯第二关复习整体认读音节。(开火车)。

3.闯第三关通过整体认读音节认识“衣”“五”“鱼”三个字。

过渡语:祝贺小朋友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太能干了,鱼宝宝的难题都没有考住大家,它们现在就想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书p54。

三、读通儿歌。

1.听师范读。

2.听完了,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打开书本第54面,指读。。

3.指名读,集中正音。

4.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夸夸同桌。

5.齐读。

6.调皮的热带鱼宝宝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躲在课文里面,谁能用你们的火眼精睛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圈出生字)。

四、(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1.认识这些热带鱼宝宝的名字了吗?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生字,组词。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热带鱼宝宝的的?交流认字的方法(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3.利用多种形式认读识字(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4.巩固识字,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5.同学们表现太捧了,鱼儿们跟你们玩得很开心,可是鱼儿们有些累了,我们小朋友们也累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出示课件:动物说唱游戏)。

生字宝宝和大家玩得很开心,可是它们的妈妈着急了,我们赶快送生字宝宝回家吧。把书打到54页,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五、读中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时注意画圆圈的生字。

2.女生齐读课文。热带鱼们在水里玩游戏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谁能够带着开心的心情来读一读这首儿歌?(指2-3名读、男女生赛读)。

3.自由编动作,男女生赛读。

4.全班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并加动作。

六、指导写好“鱼、五、巴”三个字。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1.指导写好“鱼”。

(1)出示生字“鱼”,演示,了解笔顺。

(2)了解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引导学生从“鱼”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鱼”。

(4)师边范写边讲解写“鱼”字时每一笔的要点。

(5)强调写字姿势。

(6)生练习写2个。强调写完第一个字后,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里的字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笔写得最漂亮,哪一笔没写好,再写第二个字。

2.指导写好“五”。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五”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五”。

(3)师范写讲解。

(4)生描红后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指导写好“巴”。

(1)了解笔顺。

(2)引导学生从“巴”字的难写处着手观察田字格里的“巴”。

(3)师范写“乚”,讲解它的写法。

(4)生先描红,再在本子上写2个“巴”字。

七、拓展(画一画)。

小朋友!你们喜欢热带鱼吗?这么漂亮的热带鱼真的是惹人喜欢,你们想不想给它画一画?现在请小画家们一起动起手来把你们心目中的美丽热带鱼画出来吧。(播放背景音乐)。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九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p87页《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理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看图说一说。

(1)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25+2125+27。

(两位数加两位数)。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统计问题和条形统计图。

这一周以什么天气为主,适合干什么?

3、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1)买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2)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3)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50+30+15=95(元)。

二、我们的成长足迹。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说明理由。

(2)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3)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4)把以上提到的作业、有趣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三、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

四、数学游戏:

在小组中进行,每人转三次转盘,按钱数三次购物,最后看谁购的物品总钱数多谁赢。

五、实践活动:

图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塑料袋,每天记录涂色。在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二十

《学写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只有两句话,但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让学生了解写字的用处,学写字要有正确的姿势,要学笔画、笔顺。学习态度要认真。由于学生刚入学,第一次正式接触写字,所以这节课就更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端呢?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共设计了四个环节。首先采用动画的形式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写字感兴趣,激发起学生想学写字的情感。借此东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进行写字的实践,学习写字的基本知识,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这一环节的设计不是在老师的讲授中完成,而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技能。第三个环节的学词认字实际上是对本课书中识字的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字。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谈感受。本节课的设想是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自主地学习,与同桌小朋友友好地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美与学习过程的美。这一环节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反馈,也是指导老师今后教学的关键。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写字》中的两个句子,认识7个汉字。

2、写字姿势,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两个句子,用听读和其他的方法认字7个。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初步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3、培养学生不会就问和认真的学习习惯。渗透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写字的基本知识,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认字。

难点:掌握写字的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flash课件、书。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听故事,老师现在就请大家听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播放动画课件《写字很有用》)注:(课件的制作:蚂蚁和蜜蜂的三幅图制成动画,背景是草地,配上《写字很有用》这首儿童诗。在课件播放完时,屏幕上出现几个字:“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

2、蚂蚁和蜜蜂说写字很有用,谁知道写字有什么用?

(生:可以给好朋友写信。可以写自己的名字。可以写日记。帮助我记住很多字。……)。

3、同学们说的真好,谁会写字?你写过什么字?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会写字。

(生:我会写自己的名字。我会写数字。我会写“好”字。……)。

4、这节课我们要学写字。(板书课题:学写字)。

大家一起读课题。

“写字”这两个字是生字,谁会读?

请一行小朋友读。

【评析】课的开头以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漂亮的画面和动听的故事中开始学习。这样的安排尊重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良好的状态。又以“写字有什么用?”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紧接着“你写过什么字?”激发学生想写字想表现自己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命力。

(二)、读文,引导学生进行写字实践,渗透识字。

1、下面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课件:出示两句话)教师用教鞭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范读。

2、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请举手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

3、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第4页,平放在桌面上,用小手指指着字,全班一起读。会读的小朋友大声读,不会的小声跟着读。

4、谁知道学写字要学什么?

(生:学怎样写好看。学笔画。学先写哪笔后写哪笔。……)。

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笔画:组成字的点、横、竖、撇、捺等。笔顺:一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次序。)。

5、(课件:丁丁跑出来)小朋友们说的这么好,丁丁也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

(播放课件:丁丁说话“小朋友们要想写好字,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你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吗?”)。

(生:身体坐正。不能歪头。眼睛不能离本太近。……)。

6、(播放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拿笔图)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坐,怎样拿笔的。

看清楚了就做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同桌互相看看对不对,都做对了就互相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姿势。

7、谁有小窍门帮助大家记住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生想,讨论。)。

(生:我妈妈教过我“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你说的太棒了,这就是“金钥匙”里告诉我们的。请大家打开书第5页一起读一读。

8、请用正确的姿势描一描第5页的两幅图和五个基本笔画。

(学生开始描,教师巡视纠正姿势)。

你们觉得自己描的怎么样?(鼓励学生互相表扬)。

9、齐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马上问。

【评析】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字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一遍一遍的读向学生清晰地渗透了学习方法。运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写字方法。这个环节设计的特点是教师始终在启发、引导,学生是在发现、探究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互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学词认字。

1、(出示词语卡片:语文课、我们、写字、笔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个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着读。)。

2、这些字娃娃特别淘气,从书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举手示意认识的字,了解学生对哪个字不认识。

把不认识的字单独贴在黑板上。

谁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生:可以编字谜。可以组词。可以找小窍门。可以多读几遍。……)。

同桌一起用刚才说的方法把不认识的字记住。

3、开火车的游戏巩固生字。

【评析】学词认字的过程在本课中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教学作风,以学生为主,学生哪个字有问题就学哪个字。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四)谈感受,留作业。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想对老师或小朋友们说些什么呀?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学写字。

语文课。

我们课我们写字笔画。

写字。

笔画。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二十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感知算法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前小研究、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数学小故事。

《加号和减号》。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2、如何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的问题?

3、提出探究任务和探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四人小组汇报计算方法,同学和老师互相质疑、补充。

汇报用摆小棒计算时师质疑:

(1)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1根给9根,怎么不拿2根、3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2)看来,这1根小棒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3)为什么要从9根小棒里拿5根给5根,怎么不和刚才一样拿1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4)看来,这5根小棒也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汇报用计数器计算时师质疑:

(1)为什么可以用十位上的1取代个位上的10?

汇报用计数器计算时师补充:满十进一的计数法则。

5、其他小组交流汇报。

6、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数数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凑十法,推算法、计数器计算等方法算出了9+5=14,请大家大声读一读这个算式。

7、练习:9+6=?怎样移动苹果,让我们很快看出苹果的总数?

8、你喜欢哪种移动方法,为什么?

9、计算4+9=?9+2=?,你是怎样算的?

10、观察刚才算的这几道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特征?

11、出示课题:9加几,9加几是怎样计算的?

12、练习:9+3=。

9+7=。

9+8=。

9+9=。

13、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5、小组汇报。

16、填一填:9+=1()。

三、游戏巩固9加几的进位加法。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9加几。

情境图。

9+2=11。

9+3=12。

9+4=13。

凑十法:9+5=14。

5+9=14。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机械地强调让学生进行凑十练习,而是借助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为何要从5里面拿1给9的道理,又为何要从9里面拿5给5的道理,然后利用计数器上珠子动态变化过程,借助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真正达到了“授之以渔”。

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肯定了学生把9凑成10,而且还引导学生用凑十法的原理把5凑成10这种不常见的'凑十方法,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简便算法中的凑十、凑整等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他们是同根同源的,那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运用这种凑十的基本方法来解决了,也就发挥了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283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