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1-03-30 05:41:31
童年的记忆
时间:2021-03-30 05:41:31     小编:LV

童年的记忆1

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一起出国去玩。他们把我留在奶奶家,为了怕我无聊,也怕我会哭着要找爸爸妈妈,所以妈妈买了一个娃娃屋给我。
听奶奶说,爸爸妈妈不在的那几天,小小的我一个人安静的玩着娃娃屋,不吵也不闹,乖的就像个小天使,奶奶也很惊讶,当她告诉爸爸妈妈时,爸爸妈妈也吓了一跳。
这个娃娃屋,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可以天天玩都不会厌倦,我总有办法想出各种不同的玩法,让自己乐在其中,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最近,爸爸把娃娃屋收起来了,他告诉我:“你长大了,别一直玩娃娃屋,先收起来,等到你有空的时候,再拿出来玩吧!”
我没有去把娃娃屋搬出来玩,因为很重,娃娃屋很重,我的课业也很重。但是,我常常想起娃娃屋带给我的快乐。
或许,可以留给我的小孩玩哦!

童年的记忆2

  有人说童年是金色的,因为里面充满了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灰色的,因为童年里有令人心酸的往事;还有人说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因为童年里有着绚丽的色彩……而我记忆中的童年是蓝色的,里面记录着我与大海的那份特殊的情结。

  我的家乡靠海,而童年时代的我就是在家乡度过的,自然也是在海边度过的多。

  从外三岁记事的那年起,父母总带我去海边观潮、玩耍。再加上我的爷爷是一名光荣的退休的海军军人,这一切都令我对大海有着莫名的好感。

  最初,大海给我的感觉是新鲜、奇特,颇有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时而,海面是如此平静。静静地,如同一面里碧蓝的镜子,又似一座直通天际的桥;时而,海面上泛起涟漪。一道道,映着太阳撒下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时而;大海犹如一群正咆哮的狮子,又似千军万马,奔涌,翻腾,一浪连一浪,一浪接一浪地撞击在海边的岩石上,溅起了雪白的浪花。这一切使我感到即害怕又好奇。

  渐渐地,我从父母与他们查找到的资料中明白了大海为什么会出现反差如此的的变化。我与大海的情感更加深厚了。一有空,我便独自去海边,去体会那种变化莫测的感觉。逐渐地,我再也不感到害怕,反而越来越喜爱大海。喜爱它那天空般的碧蓝;喜爱它那涛声阵阵;喜爱它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也喜爱撞击后的朵朵浪花……总之,与大海有关的一切,我都喜爱,因为我喜爱这片碧蓝的天地。

  后来,我与大海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几乎每天,我都要去观海,去吹海风,去倾听大海的浪涛扑打在岩石上发出的响声。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海景图:海上腾着细浪,一艘艘渔船在大海中行使,映着阳光,是多么柔和。沙滩上,孩子们在那“堆城堡”、拾贝壳,打闹声、欢笑声交织一片,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站在岸上,我呆住了。只知道自己被碧蓝蓝天给吸引住了头脑一片空白,将所有烦恼都抛之脑后,让自己真正地融入这幅海景图中去。

  七岁那年,我随父母来到了广州。从那以后,我很少再能见到大海,很少再能去倾听大海的阵阵涛声,也很少再能见到那熟悉的浪花。对海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那一份熟悉。如今,我只要有机会回家乡,我总要去亲近大海,重温那温和,寻找童年的欢笑与兴奋!

  对于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纯洁的,多么令人怀念,可惜我无法回到童年,再也不会有那种天真。只有那美好的回忆在我梦中飘荡……直到永远……

童年的记忆3

  南市是当时天津吃、住、娱乐的一个中心,我隐隐约约还记得当时有名的“三不管”。当时的“三不管”距离我们的住处大约有10分钟的路,可在我很小的时候,感觉那是很远的路了,因为小,所以一般不到远处去,家里管得比较严,没有大人带着出去,我不敢离开胡同。

  “三不管”其实就是一块大空地,隔不远就有一个用简易材料搭建的棚子,也有几处砖房,但并不规范。那里有卖小吃的,有卖针头线脑的,有杂耍的,有摔跤的,还有伸手要小钱或吃的乞丐。

  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到“三不管”去玩儿,不管看什么,都要交钱。当然,那时的所谓门票,不过几分钱,当时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光吃饭就够紧的了,哪有钱去那个地方消遣呢?干脆我们就跟在大人们的身后,当作人家带来的孩子往里混,有时成功了,有时就被人给揪出来。就这样,也看了几场演出,如:杂技、小魔术、评书、摔跤等等。

  记得有一次我们从人家搭的棚子外面,将遮挡用的帆布掀了起来,钻到里面看摔跤。看完后,我和邻居的孩子就模仿人家摔跤玩儿,每天滚得浑身是土,每当回到家里都会挨一通臭骂。母亲是典型的天津妇女,张嘴就是“挨千刀的、缺大德的、小王八蛋”等等,骂得我狗血喷头。

  即使这样,我们这些“淘气包”,照样干“挨千刀”的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后来去《水上公园》打“刀螂子儿”的那件事,那次,真把父母惹急了,狠狠的拾掇了我一顿。

童年的记忆4

  “余香隐去人何在,梦隔珊瑚海”——题记

  青砖黛瓦前,你的承诺:即使天各一方,也彼此思念。

  旋转木马前,你的欢笑:即使终生残颓,也笑与旋转。

  如今,我在岁月的痕迹前思念,捧着头,不禁让泪湿了眼;你从不让我哭,因为你爱笑,你说笑能让你青春永驻,所以,你笑得潇洒,笑得放肆。琵琶湖对岸的你还在笑吗?还是那样放肆、潇洒地笑吗?我好想将你笑时天真的容颜,深深地刻在心里,让我在忧愁时忆起你,而后放声大笑。

  还记得我们一起漫步的古楼吗?那是世界最宁静一角,你说。我们把欢笑和悲伤都留在那里,如今,我去拾起,放在手中,温柔地抚摸它易碎的水晶壳——那是我们用泪凝结的。枯黄的落叶,在风中翩然起舞,却不见了叶的舞伴,那是绝美的你。

  轻快的旋律在飘然,是从旋转木马传出的忧伤。

  童年的金色脚印,在旋转中淡逝,不变的木马前,稚气的同伴你在天涯的一方,还好吗?

  我重复踏着记忆的脚印,想让它深深的印在这里,汹涌的思念潮水,淹没了轻快的旋律,留下狼籍的忧伤,在空中呜咽。

  “楼外一丝风,斜阳深浅红”

  那些有你有我的画面,像泼墨浓转淡的宣纸画,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我用行楷书写落款,泪痕映证惦记着你,躲在天涯海角的你,我认输了,游戏结束好吗?

童年的记忆5

  五岁时,我在村小读幼儿班。

  说是幼儿班,其实读的是一年级的书。我的表姐大我两岁,读的就是地道的一年级。舅舅、舅妈都在外面打工,她就住在我们家。我们之间惟一的不同就是放学后她要做一会儿作业,而我可以在操场上自由玩耍,等她回家。

  学校距家有里把路,每次放学,我们一路的同学常常是小跑步回家。父母劳动繁忙,自然无暇顾及我们的功课。我和姐姐常常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打猪草就是我们常干的活儿。

  每次打猪草,姐姐背上小背篓,我提着个小竹篮还拿一把小铲刀,再约上附近的几个同伴,就欢天喜地出发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扯,嫩的叶子,青的草一古脑儿往背篓里塞,还煞有介事地说:“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我的年龄在同伴们中是最小的,也没有摊派任务,自然就轻松多了。我专拣一种叫做黄花的野菜。这种野菜猪极爱吃,可它的根却长得很深,牢牢地附在地上,用手掐是不能奏效的。这时我就拿出小铲刀,对准野菜的根部轻轻地一铲,再顺手拿起,一朵半截儿根、顶尖挑着黄花的野菜就顺顺当当地进入到我的篮子里。姐姐比我的手劲儿大,或许是没有铲刀的缘故,常常是她在前面扯那些杂七杂八的猪草,每遇到黄花菜就留给我铲。

  尤其是在夏季的雨后或是清新的早晨,猪草长得格外的精神,直挺挺的,扯起来心情也很舒畅。野外的风是清爽的,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经过雨水或是露水洗浴的野菜叶子、婆婆针、兔丝子、鸡公草、车前草等,嫩嫩的身子顶端常立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儿。这时候,手捧这些鲜嫩的草,真想摘一颗水珠来赏玩,可刚一伸手触到,倏忽一下就不见了踪影,手掌、袖口只觉得凉凉的。大人们说:“一粒露珠就是一粒种子”,我不禁遐想:它是真的藏进土里去做发芽开花的梦吗?

  我专挑黄花菜还缘于妈妈讲的故事。黄花菜、车前草,人都可以吃。把它们揉碎后掺进糯米、肉丝里面,做成野菜粑粑,味道蛮好哩!虽然我一直没有吃过这种黄花菜做的粑粑,却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平添了一份对这些野菜小草的喜爱。

  每次打完猪草回家,我总要得表扬。看着半篮子的收获,妈妈总是微笑着,喜上眉梢,直夸我们。我的心里就像吃蜜一样甜,得意地看一眼姐姐,就一溜烟出去了。

  其实,我哪里铲得那么多,况且又只专拣黄花菜,只不过在回家的路上,姐姐挑出一些肥嫩的猪草放在我的篮子里罢子。

童年的记忆6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题记

  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把我送到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那里鸟语花香,美丽极了。开始的时候,我和外婆很生疏,经常和外婆吵架,外婆从未没骂过我,任由我胡来,慢慢的,我和外婆变得形影不离,特别亲密。

  乡村的生活很单调,也很精彩。在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大人忙了一整天也都收工了,我和外婆吃完晚饭后,我总是依偎在外婆的怀里,看时圆时缺的月亮,也会经常仰头数星星。“外婆,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吗?”外婆笑着说:“天上的星星,就和你的调皮劲一样多。”我每次听了以后都会生气似的和外婆怄气。然后自己耐心的数:一颗两颗三颗四颗……数着数着这又蹦出来一颗,那儿也是。每次数到一半听到池塘边青蛙对唱的声音就会跑过去仔细仔细倾听,墙边的蛐蛐儿也让人兴趣盎然。

  有时候,外婆给我讲女郎织女的故事。那时在我的心目中,外婆就是我的依靠,就是那有着数不完星星的天空。外婆说过,人死后灵魂就会升天,变成一颗星星,我问外婆:“哪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是不是外公呀?”外婆没有回答,眼神充满了无限思念和想念。

  不久我被爸爸妈妈接回去上学,就在我走的那几天里,外婆因身体不适患病去世了,我因此特别伤心,在送行的时候,我哭得极为伤心。

  现在我已经是一位中学生了,每天晚上我都会仰头望着天空因为天上又多了一颗又亮又大的星星,那就是外婆,我每天都会陪着外婆外公说话。而童年生活的这段记忆也因此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童年的记忆7

  回首过往时光,在我的脑海里,充满着各式各样缤纷多彩的记忆,可是却也一天一天的模糊……但是在我的脑海的深处,有一份记忆是永远不可抹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光宝物,而我的时光宝物躺在幽暗、静谧的角落,那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不过我还是敝车自珍,视它为宝。

  我还记的,小时候,在高铁还没盖完前,妈妈经常在那儿的空地上教我骑自行车,我时常跌跌撞撞的骑着,就如无头苍蝇的乱了方向的骑来骑去。那辆自行车陪我渡过那段充满挑战和艰辛的日子,一次又一次骑着那四颗小轮子的“自行车”,每一次骑它跌倒了,我眼巴巴的望着它,就像是对着我说:“来吧!再试一次,你可以的!加油!”我骑了又骑、试了又试,终于,我学会了,可是那辆自行车却已经被笨拙的我摔得体无完肤,我有说不出的抱歉和不舍。日复一日,它生锈了,并慢慢地变旧。而我一天一天的慢慢长大,也换了更大更新的自行车。有一天爸爸说:“要不要把那辆小小自行车丢掉啊?”我说:“不要,因为这辆自行车陪我渡过喜怒哀乐的童年。”爸爸应该从我眼中看见我的不舍,也就顺从我了。

  如今,现在的自行车,虽然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样式,可是没有一辆比得上一辆充满着记忆的破旧自行车,如果买了新的自行车,丢掉破旧自行车,等于是把我的童年丢弃,我也不该有这种喜新厌旧的心态。

  最近心血来潮,我把我破旧的自行车重新漆上颜色,现在看着自行车真是容光焕发;在秋天的枫叶树下骑着奔驰,有时还发出“嘎嘎嘎”的声响,像是对我笑着说:“好开心喔!”这时天空是多么的蓝、天气是多么的好,这使我心花怒放啊,这辆的自行车就跟新的一样,而我快乐的童年也彷佛跟着转动的车轮转回来了……

  这辆我骑过的自行车,记载着我们全家共同记忆的点点滴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精彩,这辆车我永远不会丢掉它,因为它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这辆车对我来说,是成长的岁月中,最稀世珍宝的──时光宝物。

童年的记忆8

  风车,民间也称为“风齿喽”,是中国民间年代久远的一种传统玩具。它既是一种玩具,又是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风车通常以纸、木等材料制成风轮形式,借助风力而旋转,这种简单的玩具迎合了孩子们都喜欢奔跑、追逐的特点,并且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所以深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同时作为一方风物,也为古代的画家所垂青,在南宋画家李蒿的《货郎图》中就绘有6叶小风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在农闲之际制作风车,然后插在草把上,赶集或进城去卖以添补家用。

  作为玩具的风车只有中国有,其他地方不多见。老话说“风吹风车转,风吹幸福来”,风车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与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节日息息相关,风车现已成为各地庙会和节俗活动的文化标志物之一。原始的风车玩具制作简单,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国分布较广,主要有纸制风车、木制风车2种。

  纸风车的制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张较厚实的纸张,实在没有孩子的作业本撕下一张也行,裁成正方形,将方形纸的两角对折,沿着折痕把纸的四个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间剪开,剪到离中间交叉点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将四个开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浆糊粘贴到中间位置,待干后,用点燃的细香头在中间烧成一个小眼,然后再串上大头针或者细铁钉,非年节没有香可以用大头针或图订直接穿入,然后将其插在一根高粱杆上,这样就完成了纸风车的制作。

  纸风车做好以后,将纸风车对准前方,然后迎风猛跑,或者手里拿着插着风车的高粱杆左右摆动,风车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转,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个风车,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赛论输赢。

  还有一种木制风车,这种风车是一般大一点的男孩子在过年时做的玩具,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往往是固定在灯笼杆子上。小时候的乡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家家户户都要选择一根长长的直直的松木杆或者杨木杆,在农家院子里竖起灯笼杆。在灯笼杆的顶端要用木棍钉一个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铁丝拧上一个铁圈,穿条绳子直垂地面,腊月三十日晚间,点盏灯笼拴在杆绳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这根杆子是为挂灯笼才竖的,所以称它为灯笼杆。据说灯笼杆的起因是从《封神榜》这部小说来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忘了封自己,没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灯笼杆上。出于对姜太公的钦佩吧,人们为他准备栖身之所的时候费尽心机,灯笼杆上除了红灯笼以外,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还要在上面挂上风车和彩旗。

  制做的时候首先要选一根拇指粗细的干木棍,大约十厘米左右,不能过长,过长风车转动不灵活。用尺子画出中分线,然后用刀将两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间部位两侧用到削平,用烧红的钉子或者铁条烫出圆孔,并且把边缘磨光滑,用一根稍细一点的钉子穿过空洞,在风车的前后穿上几块铜钱,为的是在风车旋转的时候铜钱相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然后将用钉子串好的风车固定在一个大约十几厘米长圆木的顶端,在圆木的尾部还要用线麻染上鲜艳的颜色,做个风车尾巴,就像一个风向标,使风车始终对着风吹来的方向,这块横着的木杆要在中间位置穿洞,然后用细一点的钉子钉在灯笼杆的顶端,但是注意不要订死,要能够随风左右摆动,一阵凛冽的北风刮过,风车欢快的旋转起来,并且伴随着铜钱相互撞击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整个正月里都会发出悦耳的响声,直到召唤得春天来临。

  风车,作为经济匮乏岁月里一种简易的儿童玩具,深受广大的少年儿童喜爱,60、70后的我们,可以说是风车这种简易廉价的玩具伴随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现在虽然能够制作、愿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游戏,不受贫穷还是富裕的影响,每个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回味无穷的,那在思乡的梦里依然呼呼作响的风车,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童年的记忆9

  端午放假,回老家请阿訇,给者麻体的人们开斋待客,尽一份责任。

  我都记不清自己几个月没有回去了,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在变老,而有的再也见不到了。听着乡亲们诉说着谁家开饭馆挣了钱,牛羊的行情如何,一张羊皮连十元都不值。都在谈论一些琐碎的细枝末节,但琢磨起来这些就是生活本真的面目,我也曾是在这样的熏陶里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一幕幕在脑海闪耀。

  家族里曾经的娃娃们都变了模样,看着都感觉生疏,有些根本认不出是谁家的孩子。孩子们的有些举动,似乎看见了童年的自己,腼腆、害羞。见了熟人道一句问候,便低着头把大人们躲得远远的。或许他们的心思,和那个年岁里的我相差无几,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攥钱买个篮球,以弥补缺失的娱乐活动。

  记得高中时,为了弄到不多的.一点助学金,哥们几个写都是比穷、比惨。现在回想,对自己倒有了几分谴责。我写申请书的套路是:我出身在广河南部最偏远的乡,我所在的村是该乡最穷的,我家在最偏僻的庄子。就是想着用这样的一大堆套话,博得老师的同意。即便我说的那些都是事实,并非煽情,但一直未打动老师。可惜到高二时,由于班主任已经了解到我的工薪,剥夺了我申请助学金的举手权。甚至于我回趟家请个半天的假,老师们都以为我在作秀,这么……的娃娃一定是城里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到广河县城还要转车到乡政府,也就是我读小学的地方,然后走一个小时回家。直到高中,老师们才弄清真相,对我是满满的歉意,慨叹我的不容易。但到别人真以为我们读书不容易时,面对那些早已辍学的童年玩伴们,其实我感觉自己很幸运,一直是满满的乐趣。就如现在,自己面对生活的无助之时,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投出几丝对青年人的怜悯时,我内心的愤怒就会油然而生。

  读小学时弟兄四个人每天到学校来回就是两个小时,早上要起得很早出发。学校对几个偏远庄子的学生实行免早操制度,由于我们是独庄,在一个半山腰也就几户人家,我们兄弟四个学生也就成不了气候,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享受免早操。从那时我讨厌走路,若是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就不想去学校了,待在家里看看书。每次望着离家近的孩子们中午回家吃午饭,我是无比的羡慕。然后拿出母亲装在书包里的大饼啃,喝一口凉水下咽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奢求。

  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来来去去走山路,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学会骑摩托车。摩托车就是男人的战马,并不是技能,变成了生活的助手。我11岁就尝试着征服了,在山梁沟底的穿越,为所迫的生活奔波,在暮色匆忙里抵达那仰望星空后的终点站——家。

  我们的童年几乎是在孤寂里度过的,都没有娱乐的玩具,尽多是用木头或者红泥自己做玩具消遣,其实那就是我们雏形的梦。若说最眷恋的,该是爷爷用22元给我们买的那个牛皮篮球,托起了我们闯荡天涯的少年梦。我们兄弟几个用家里的木头做简易的篮球架,回家了还能玩玩篮球。回想最后一次做篮球架时在高中,我们兄弟几个人筹资买的钢管,自己焊接做的。后来篮板不翼而飞,从此兄弟们都忙着为生计奔忙,再也没有搭理过。直到现在那钢管架子还矗立在我家的苜蓿地里,坚守着我们的阵地,无人问津,孤独的如一个男人的胸膛。

  回家的那天晨礼洗小净,忘了院子里有一个和房子台阶一样平的土台台,去年已经挖掉了。我还径直大步的往前走,直接从台阶狠狠的摔倒在院子。摸着疼痛的伤疤,一丝悲凉掠过心间,院子冷落的久了,庭院里除了五间大红瓦房,便是杂草丛生,绿意盎然流露的却是荒凉。这样的陌生,新的许久没有开始,而旧的早已结束,我思付良久。生命的更替,角色的转换,很多时候我忙都是措手不及的去面对。

  对于家,到现在不论心里有多么期盼的回望,其实再也根本回不去了。童年时的人群、村庄、活着的习惯都已变得陌生,甚至于家中的庭院都陌生了,家只留下儿时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10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

  北风,铆足了劲“呜”的一下,就没了声音。

  雪花,在快落地的时候,又扬起,旋转一个美丽的弧度,又轻轻地落下,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地,满目皆白。白得阴沉,白得压抑,白得清纯,白得耀眼。唯有那突兀处,坎坷间,才能找到一丝丝,一点点的杂色。

  有黄的,有褐的,还有几许殷红和无色。那黄色是汗珠,褐色是体液,红的是鲜血,可那无色的却是眼泪。这是岁月的彩绘,生活的磨难。金子会发光,磨难显示光彩。这些的这些,都和天地融为一体。覆盖了田野,覆盖了一切,覆盖了整个冬天,也覆盖了我的一生。

  就在那个寒冷的夜,

  没有世间的纷争,

  没有生活的欲望,

  没有儿女的吵闹,

  没有眼泪的滋扰,

  我的母亲,

  她,沉沉地睡着了,

  永远,永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2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