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局工作总结(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6:11:03
农林局工作总结(通用18篇)
时间:2023-11-04 16:11:03     小编:BW笔侠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和提升。写总结时,要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出主要内容。这些总结范文是由经验丰富、观点独到的人撰写,对我们的写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一

半年来,我局在区委文明委、文明办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定出系统文明单位创建规划,以“抓学习、强素质,知荣辱、树新风,抓落实、促”为精神文明建设思路,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积极争创“群众满意的基层农业部门”和省(区)文明单位,全力培养职工的政治意识、全面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我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取得了好成绩。我局被市政府授予“西安市行政系统先进公务员集体”称号,我局党委被区委授予“五个好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创建“平安××”中被区政法委评为“安全单位”。同时,按照“规模化、效益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理念,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积极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农业经济。截止6月底,我区已实现农业总产值5.39亿元,同比增长12,占计划任务的56;多种经营总产值5.15亿元,同比增长13,占计划任务的6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466元,同比增长10。现将半年来如下:

1、深入开展“三学”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单位”。半年来,我局持续深入地按照“抓两头,促中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学习教育思路,深入开展“三学”活动。一是加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以党委中心组分抓基层各支委,局领导抓机关中层,中层抓干部的学习分级负责制,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使学习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切实做到“资料、内容、时间、效果”四落实,把我局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不断引向深入。二在学习中,紧紧围绕指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突出地学习了“十一五”规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内容、中央1号文件、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有关科学发展观文章等重点文章和文件资料,并及时组织学习了省市区领导的考察调研重要讲话;按照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要求,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行政复议法》等社会法律,以及《农业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规,有效地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能力。通过技能培训、专家授课、考察学习、实际调查等途径,重点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无公害标准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技能和理念。大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议、决定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了指导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市场农业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新农村的能力和素质。半年来,举办学习专栏2期,刊登心得体会20多篇。组织讨论交流会3次,发言人63人次,党委成员组织辅导3次,专家讲座2次。

2、深入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职工的文明素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局坚持以“八荣八耻”要求约束人,用文明的行为规范人,以先进人物事迹激励人,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养。一是制定出全局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意见,确立“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谋发展”活动主题。对照机关规则,科室任务和个人职责,进行相互监督,认真自查和改进,在系统形成以履行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任务为荣,以不遵纪守规,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为耻的良好风尚。二是组织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践行公民二十字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内容的“三德”教育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三好意识”(即在家做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个好干部,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三是积极开展“爱我航空城,争做文明人,共建新××”的“创卫”实践活动,组建青年志愿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健康教育讲座,积极做好机关、单位和责任承包路段的环境卫生整治等,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文明公德意识。三是组织干部积极学习任长霞、任宏茂、巨粉娥等先进人物事迹,用他们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情操凝聚党员干部,用他们的扎根基层,甘于奉献,淡薄名利,一心为民的热情激励党员干部,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崇尚先进,行动上比先进,时刻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在上勇于开拓,积极奉献的意识进一步加强。

二、坚持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活动为动力,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创评”活动中,我局坚持以认为本,把开展“创评”活动同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一是进一步健全基层支部班子。局党委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任人为贤,多次召开会议,为基层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备了支部副书记和年轻领导,

使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尤其是针对去年行业系统“创评”活动中我局相对落后的单位,我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措施,提出单位改进意见,并对支部班子人员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了调整,使各项逐渐步入正轨化。二是局党委认真执行党建联系点制度,局机关和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召开支部学习会、集体议事会,集体研究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成员之间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合作,既相互沟通,又彼此提醒。思想统一,作风务实。三是按照“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机制好、履行职责好、群众反映好)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基层党支部活动。通过党员干部自学、召开“学习贯彻维护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各自职责和实际,对照党章,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四是组织召开系统党员干部先进性建设会议,深入思想发动,加强对党员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与改进的措施,使党组织分发挥出领导核心作用,有力的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三、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全力提升农业行政执法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平安××”是我局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从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入手,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规范管理环境。我局在加强宣传《农业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同时,先后3次在春耕生产、三夏大忙时期,联合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对全区的种子、农药、饲料、兽药、化肥等农资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肉食品卫生大检查,尤其是为促进我区甜瓜产业的规范和发展,加强了对甜瓜种子市场优化管理,取得很好成效。并在农业系统健全了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追究办法,清理规范了农业行政执法依据和标准文书的填写,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重新进行培训审核、规范了执法服务队伍。另一方面,从加大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入手,深入“五进农家”活动。我们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成立5个宣传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基层调研之机,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惠民政策进农户,科技知识进农户,法律法规进农户,文明习惯进农户和健康生活进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在引导农民群众受教育、守法律、学科技、讲文明、树新风、谋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提升农林系统干部职工的为农服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半年来,共开展各类宣传30场次,1000余人,培训指导农民1000户6000余人,发放各类科技资料、政策法规书籍4500份(册)。

四、坚持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我区新农村建设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全力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活动的落脚点,按照“知荣辱,树新风,抓落实,促”的活动思路要求,科学设计“创评”活动载体,积极寻求提升农业的增长方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要求,按照“规模化、效益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确立的农业“5个10”工程任务(即,发展无公害瓜菜10万亩;发展10个农业高科技精品示范园;建设10个农业生态示范村;建设1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建设10条农田机耕生产路),为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全体农业干部上半年扎实有效地实施,瓜菜基地总面积已达到10.55万亩,瓜菜总产值可达4亿元;确立的10个精品示范园已完成投资的84;10个生态示范村建设完成投资的69.56;1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站)建设完成投资的42.62,10条农田机耕生产路完成投资的70,基本实现时间与任务同步。二是积极组织召开甜瓜蔬菜产业发展论坛会,为我区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3月份,以政府名义同杨凌农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甜瓜产业研究会等各方面甜瓜专家30多人,以及甜瓜协会、全区甜瓜种植大户200多人,召开××甜瓜产业发展论坛会,提出我区甜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模式与对策,形成甜瓜适植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引导相结合,农民生产作务与专业协会服务、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思路,形成“产、学、研”与“产、供、销”一体化相对接的市场化发展局面,为甜瓜产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后劲,并取得很好的效益。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甜瓜5.05万亩,蔬菜5.5万亩的任务,甜瓜亩均收入4050元左右,早春蔬菜收入在3000元左右,仅甜瓜蔬菜两项对农业总产值贡献率达70左右。三是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作用,加大我区瓜菜农产品推介宣传,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上半年,在规范管理已有的协会基础上,新发展协会2个,为带动地方产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瓜菜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帮助资金周转困难的瓜(菜)农赊售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生产资料,保障了我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在瓜菜农产品大量上市时期,我们又组织全区有关镇办领导、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人员分成三组,先后分赴武汉、西宁、上海、南京等省市推介宣传我区公害蔬菜甜瓜等优势农产品,召开上市发布会、订货会,积极引进客商。在甜瓜、蔬菜上市销售期间,成立瓜菜销售稽查大队,帮助联系货源,严禁生瓜上市,维护××品牌。协调处理商家与瓜(瓜)菜农之间的矛盾纠纷,确保公平交易。政府开通瓜菜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实行“植检一证通”,基本实现了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上半年,全区瓜70的瓜菜都远销外地市场,仅瓜菜两项实现农业产值4.0亿元。四是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使“创评”活动切实收到凝聚人心,转变作风,促进之效。我们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新农村建设的“六新”基本标准,成立产业规划组、农民科技培训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组等10个调研小组,深入农村,展开调研,并邀请专家论证、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谋划确立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规模和思路对策,上半年共参与开展新农村调研活动16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立项报告12份,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局的行风建设,增强了为农服务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人文环境,进一步推进了我局政治、经济、物质文明建设。但同省级文明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强管理、优服务的要求相比尚存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去改进。今后活动中,我们将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强化干部职工为农服务意识,增强为民服务技能,推进我区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村建设要求,努力把我区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使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尤其是针对去年行业系统“创评”活动中我局相对落后的单位,我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措施,提出单位改进意见,并对支部班子人员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了调整,使各项逐渐步入正轨化。二是局党委认真执行党建联系点制度,局机关和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召开支部学习会、集体议事会,集体研究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成员之间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合作,既相互沟通,又彼此提醒。思想统一,作风务实。三是按照“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机制好、履行职责好、群众反映好)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基层党支部活动。通过党员干部自学、召开“学习贯彻维护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各自职责和实际,对照党章,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四是组织召开系统党员干部先进性建设会议,深入思想发动,加强对党员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与改进的措施,使党组织分发挥出领导核心作用,有力的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三、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全力提升农业行政执法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平安××”是我局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从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入手,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规范管理环境。我局在加强宣传《农业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同时,先后3次在春耕生产、三夏大忙时期,联合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对全区的种子、农药、饲料、兽药、化肥等农资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肉食品卫生大检查,尤其是为促进我区甜瓜产业的规范和发展,加强了对甜瓜种子市场优化管理,取得很好成效。并在农业系统健全了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追究办法,清理规范了农业行政执法依据和标准文书的填写,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重新进行培训审核、规范了执法服务队伍。另一方面,从加大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入手,深入“五进农家”活动。我们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成立5个宣传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基层调研之机,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惠民政策进农户,科技知识进农户,法律法规进农户,文明习惯进农户和健康生活进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在引导农民群众受教育、守法律、学科技、讲文明、树新风、谋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提升农林系统干部职工的为农服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半年来,共开展各类宣传30场次,1000余人,培训指导农民1000户6000余人,发放各类科技资料、政策法规书籍4500份(册)。

四、坚持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我区新农村建设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全力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活动的落脚点,按照“知荣辱,树新风,抓落实,促”的活动思路要求,科学设计“创评”活动载体,积极寻求提升农业的增长方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要求,按照“规模化、效益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确立的农业“5个10”工程任务(即20,发展无公害瓜菜10万亩;发展10个农业高科技精品示范园;建设10个农业生态示范村;建设1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建设10条农田机耕生产路),为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全体农业干部上半年扎实有效地实施,瓜菜基地总面积已达到10.55万亩,瓜菜总产值可达4亿元;确立的10个精品示范园已完成投资的84;10个生态示范村建设完成投资的69.56;1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站)建设完成投资的42.62,10条农田机耕生产路完成投资的70,基本实现时间与任务同步。二是积极组织召开甜瓜蔬菜产业发展论坛会,为我区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3月份,以政府名义同杨凌农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甜瓜产业研究会等各方面甜瓜专家30多人,以及甜瓜协会、全区甜瓜种植大户200多人,召开××甜瓜产业发展论坛会,提出我区甜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模式与对策,形成甜瓜适植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引导相结合,农民生产作务与专业协会服务、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思路,形成“产、学、研”与“产、供、销”一体化相对接的市场化发展局面,为甜瓜产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后劲,并取得很好的效益。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甜瓜5.05万亩,蔬菜5.5万亩的任务,甜瓜亩均收入4050元左右,早春蔬菜收入在3000元左右,仅甜瓜蔬菜两项对农业总产值贡献率达70左右。三是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作用,加大我区瓜菜农产品推介宣传,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上半年,在规范管理已有的协会基础上,新发展协会2个,为带动地方产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瓜菜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帮助资金周转困难的瓜(菜)农赊售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生产资料,保障了我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在瓜菜农产品大量上市时期,我们又组织全区有关镇办领导、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人员分成三组,先后分赴武汉、西宁、上海、南京等省市推介宣传我区公害蔬菜甜瓜等优势农产品,召开上市发布会、订货会,积极引进客商。在甜瓜、蔬菜上市销售期间,成立瓜菜销售稽查大队,帮助联系货源,严禁生瓜上市,维护××品牌。协调处理商家与瓜(瓜)菜农之间的矛盾纠纷,确保公平交易。政府开通瓜菜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实行“植检一证通”,基本实现了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上半年,全区瓜70的瓜菜都远销外地市场,仅瓜菜两项实现农业产值4.0亿元。四是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使“创评”活动切实收到凝聚人心,转变作风,促进之效。我们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新农村建设的“六新”基本标准,成立产业规划组、农民科技培训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组等10个调研小组,深入农村,展开调研,并邀请专家论证、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谋划确立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规模和思路对策,上半年共参与开展新农村调研活动16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立项报告12份,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局的行风建设,增强了为农服务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人文环境,进一步推进了我局政治、经济、物质文明建设。但同省级文明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强管理、优服务的要求相比尚存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去改进。今后活动中,我们将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强化干部职工为农服务意识,增强为民服务技能,推进我区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村建设要求,努力把我区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重大。当前,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基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林局作为主管农口的职能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妥善处置村级集体资产,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区农村中出现了一批镇中村和拆迁村,这些村都具备撤队转居的条件,全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与组织成员个人的关系进行量化、固化,已显得十分紧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明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村集体资产中的产权和权益,有利于消除农民对自身利益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历史性转变。更重要的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就可以向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转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资本经营之路,继而打破城乡壁垒、地区分割,促进城乡经济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1、强化培训,加强宣传。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法制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改革中每个条款、每个方案的制定必须有法定的依据,尤其在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的审核、认定等方面,必须通过规范性操作和审核把关,才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业务、政策培训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必要。近期我们将分批组织镇(街道)经管站及村负责人进行政策及操作技术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股份制和合作经济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达到宣传政策、规范操作、推进改革进程的目的。

2、分类指导,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先固化、分阶段量化”的内容有两项,即清理核实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和界定本村范围内的村民股东资格。先固化、分阶段量化的对象是:以村为单位,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区共有72个村,要求在4月份制定改制方案,年底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对村组两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村,要求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固化工作。具体内容是:清产核资后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暂设为集体股,待集体经济改善后再明确股值,并量化到社员,进行股份制改革。时间安排为:四月份形成成员资格界定和清产核资方案,六月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十月前固化确认结束。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又一次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有资产保护型、存量折股型、增量扩股型三种类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民意,严格执行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规定程序和改制内容,突出抓好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组建机构、办理登记等6大核心环节,在明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股东资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合作社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4、以人为本,健全制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次全面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全体村民广泛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改制方案、清产核资结果、股东资格、股份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等环节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协商讨论,并将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股份合作社成立后,要充分依靠全体股东,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建立和完善股份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股份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收益分配,要做到规范、合法,做到依章程办事和依法办事,同时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运行新机制,妥善处理股份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做到协作共事、互相支持,共同创建农村工作管理新模式。

在有条件的村、组,推行以土地入股参与工业经济和其他经营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对临街村和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内的村,只要条件具备可以以集体土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采取土地使用权租赁等形式,吸收外资、民资等社会资本参股,组建股份合作社,以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收益。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农业基地的村积极鼓励建立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同时抓好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协会的改革重组,按照“五有”的要求规范和完善服务内容,不断从松散型向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建设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以满足城市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农业功能、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经营方式和目标市场的战略性调整,以农业规划为龙头,在保持适度粮田规模前提下,积极发展园艺类产业;合理控制养殖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及新兴种源农业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框架发展思路,做好以下工作:

1、突出服务保障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重点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在新品种引进上,将按“三化”要求进行品种更新(即水稻优质化、小麦专用化、油菜双低化),扩大新品种的应用面积。在新技术推广上,将继续推广轻型栽培技术,同时强化技术指导,全面提高广大农技员的业务水平和生产大户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突出区域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为引导,进一步优化农业布局。对孟河、西夏墅和罗溪沪宁高速以北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优质稻米、生态畜禽养殖,借助外力有计划开发小黄山休闲观光农业。对春江西部及德胜河东区域,产业开发以时鲜蔬菜、瓜果生产为主;对暂时未用但即将陆续转为非农用地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避免抛荒。

3、突出项目农业实施,以规模化、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坚持把项目农业发展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在项目农业的发展上,对符合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科技含量高、生产技术水平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进行集中投入,以期能快速扶大扶强一批企业(基地或园区),促进我区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上,公开农业项目招标类型,并进一步完善项目农业的招投标办法,规范操作程序,重点支持建设园艺类基地10个、畜禽基地5个、水产基地2个、设施农业基地2个。

4、突出农业外投入,强化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再掀“三资”开发农业高潮。实践证明“三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业投入问题,而且能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动力。为此,我们将创新机制,全力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借助省、市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的契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使社会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转移,一批种养大户加快向农业企业转化,鼓励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投资兴办、领办科技型农业企业。大力扶持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基地和农户,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和扶持发展各类农工商、种养加等不同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主攻农业市场开拓,以市场化、外向化促进农民增收。

5、突出推广适用农机,实现农机现代化。全区农业机械增长量近年一直持稳定状态,尤其是种植机械较少,按照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局在稳定现有农业生产机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插秧机及各类种植机械,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躬在种田”的状况,重点落实60台插秧机争取80台任务。同时增加水稻机收割的三麦机械化播种比例,机收割率要由去年的75%增加到80%,机开沟面积要增加到50%。

6、突出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稳定发展畜禽生产。做好畜禽防疫,确保禽流感及相关疫病不发生,是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各级应关注的工作。在畜禽防疫防控上,做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我局将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大动物防疫力度。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常年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免疫台账,做到记录准确、手续完备、台帐齐全。二是推进家禽业生产方式转变。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逐步推进家禽业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方式转变,实施统一防疫和管理。三是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突出应急能力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时做到启动快、反应灵、运转顺。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对瞒报、谎报、迟报重大动物疫情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的组织准备和物资储备,全面提高我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三、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重要。

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确立水利发展新观念。在新的发展时期,水利工作重点就是要为富民强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牢固树立“五个”观点:一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水利要为生产、生活、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二是强化统筹治水的观念。以截污、调水改善水环境。三是强化市场经济的观念。水既是资源又是商品,要改变计划经济下的工作方式,发挥水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四是强化依法治水的观念。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把各项水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五是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2、加大投入构建水利发展新体系。我区作为全市长江防洪的重点区域,加上部分地区又是抗旱的重点地区,全区地形复杂,河网密布。为此,重点构筑三大体系建设水利:一是以长江大堤、圩区建成高标准防洪除涝减灾保安全体系。今年重点抓好沿江省庄河泵站、肖龙港河拓浚工程和4个防洪工程建设、同时加大长江大堤、港洲堤汛前安全检查及隐患问题的解决力度,做好沿线乡镇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完善区及沿江相关镇防汛抗旱紧急抢险预案。二是形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目标,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护、水污染防治,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点抓好高新区柴支浜河整治工程、30个村102条河(沟塘)30万方土的三清工程和确保每个自然村清一个沟塘、以及30条河长效管理工作,并用1~2年使每个自然村的沟塘都清淤一次,使水生环境得到改善,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三是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加大投入全区重点抓好节水灌溉、渠系建设、改扩建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及13条河道43万土的疏浚工程,为保障农业用水、灌溉打基础。其次,加强地下水禁采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有效开采。并对批办的地下水使用,依法纳入长效管理(全区今年计划封填27口深井)。

3、转变思维促进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水利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实现“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防洪除涝安全、城乡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任务,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一是抓好水利规划。正确处理好水利与农业、水利与工业、水利与城市化建设的关系、水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是深化水利改革。针对投入原动力不足的状况,不断完善区、镇二级对水利投入的机制,同时对水利管理体制,建议村站村管、镇站业务指导为前提,调动积极性,还权于村委。三是重视节水,大力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四、完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办法,实施“一折通”发放。

实行财政“一折通”发放扶农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局将认真落实此项工作。实行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是农村税费改革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根据省市要求,今年先从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开始,逐步向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奖励补助金、村干部报酬、民政优抚等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扩展。

五、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为切实做好农口工作,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工作机制为着眼点,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全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机关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规范农口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实行集体汇审制(由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集体商量)、水利建设项目实行招标制,农口资金发放实行公示制,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为富民强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应有贡献。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三

1.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准备工作。制定《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区政府审批。

2.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是于6月底完成项目的结算评审;二是完成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3月完成立项,6月规划设计报告送市国土局。

3.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优农富民工程。区财政安排4988万元优农富民工程专项预算。一是发放种粮补贴资金171.79万元,受惠农户3412户;二是实施购机补贴约600万元、水产越冬棚约500万元、蔬菜大棚约200万元;三是推进四个万亩基地建设;四是对符合要求4900多亩的流转土地给予300元/亩补贴;五是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1家,新评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检查农资经营店1800家次,印发农资宣传资料2.5万余份,抽查化肥、农药、种子样品38个,立案查处农药案件3宗;二是完成主要农产品定性定量检测样品1265份,总体合格率达96.28%,完成蔬菜快速检测2万份,合格率为99.88%。

5.协调推进“南方种业之都”的.建设准备工作。在市农科院基地举办“春季广州市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展示推广瓜类、豆类、特用玉米等新优蔬菜品种600余个,接待专业人员、种植户、市民等5000多人次。

6.强化科技兴农和公共服务。一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培训740人,支持镇(街)及社会组织举办农民技能培训35期,培训农民2700多人次;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支持建立镇级农业科技示范区1700多亩,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2个。

7.妥善处理区领导包案。针对万顷沙供销社早期集资无力偿还形成的信访积案,经协调,由南沙供销社和新垦供销社筹集资金,力争在两年内分3期清退出资人股金,目前正在发放第一期资金。

(二)农村工作情况。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立项的468公里农村主机耕路硬底化建设,牵头开展20623公里的机耕路建设,实现全区机耕路硬底化全覆盖。

2.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制订《南沙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方案》发送至相关部门及镇街征求意见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区纪委、区财政局加快制定农村廉情预警系统、“三资”交易平台、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的管理制度。

3.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推进农民减负工作。按照市农业局要求,在万顷沙镇沙尾二村建立了市级农民负担监测网点,涉及15个农户,同时,在榄核镇、东涌镇的6条村选择30个农户作为省级农民负担监测网点。

(三)扶贫工作情况。

1.对口蕉岭县、平远县扶贫。累计筹集帮扶资金7715.57万元,在10条贫困村实施213个帮扶项目,其中发展经济项目44个,实施道路硬底化21.85公里,建设文化娱乐设施10宗,培训农民3221人,实现转移就业279人,帮助399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

2.区内扶贫工作开发。累计筹集帮扶资金2914.15万元,10条贫困村共实施12个帮扶项目,其中发展经济项目5个,实施道路硬底化30.9公里,建设文化娱乐设施4宗,培训农民37人,实现转移就业4人。

(四)林业和园林工作情况。

1.开展蕉门河及滨水两岸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占地约34公顷,投资约达1.8亿元。目前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和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

2.开展自贸区生态廊道(高速路段)工程建设。对区内高速路重点立交和对外主要出入口地段开展绿化美化提升工作,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工作。

3.做好南部滨海文化生态旅游区(十四涌-十九涌)主干道绿化工程建设。该项目重点打造灵新公路的“花林、湿地”景观,改造长度约6.4公里,已完成立项和设计招标,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4.深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项目投资1200万元,对亭角立交至虎门大桥段、京珠高速横沥桥至莞佛高速的连接段全长2公里范围进行改造,总面积约550亩。已完成施工招标,正在开展种植工作,完成工程量约60%。

5.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南沙滨海绿道。启动南沙区环岛绿道建设工程。该项目全长25.4公里,总投资约3837.57万元。目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6.大力推进黄阁城市公园建设工作。选址在黄阁汽车城南地块西涌北侧,占地面积约为7.32公顷,目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

7.开展“一涌一景”工程建设工作。南沙湿地“一涌一景”项目总投资约为1800万元,项目安排在19围西湿地二期范围内。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概算评审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

8.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在蕉门河边举办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区领导、区直机关、区属企业、各镇街及群众约230人参加,种植木棉、紫荆、黄瑾等树木约200株,绿化面积约1万平方米。

9.加快公园建设。一是黄山鲁森林公园增开北门,配套进山道路和步行径,计划投资约6000万元,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二是美化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园林景观,计划投资600多万元,项目通过事权下放方式下放大岗镇组织实施。

10.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建立区、镇街、村三级防火责任体系,签订责任书。上半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累计发生一般森林火灾1宗,过火面积2亩,较好的完成森林防火任务;二是加强防火配套设施建设,投资450多万元,新建蓄水池、防火井、防火步行径等。

11.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遏制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张贴《责令停止改变林地用途行为通知书》27份。二是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在候鸟春季活动高峰期每周安排两次巡查,收缴销毁各类捕鸟网具1310米。

12.开展南沙儿童公园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公园共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公园运营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公园二期项目已完成立项、环评、概算编制及评审等前期工作,正进行施工招标。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四

区安委办:根据《关于开展盐田区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方位落实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

汛。

本月我市遭到台风“风神”的袭击,暴雨频繁。我局作为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的思想准备,全力组织落实各项防洪措施和抢险工作,辖区生产、生活基本未受影响。一是全面加强河道管理,开展河道查违专项行动,加强排洪沟渠等防洪设施管理,确保辖区多处防洪排涝设施安全运行。二是完善水库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重点组织实施正坑水库、大水坑水库、跃进水库等病险水库的抢险工程。三是及时做好清淤、水毁设施修复等防洪工程,四是认真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对各设施及相关单位的三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五是完善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二、落实水保治理计划,加大水保执法力度。

保持方案,及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大大降低了潜在的水土流失。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后续监管。为了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到实处,重点督查、检查了明珠社区公园前期弃土场工程、裕泰实业有限公司金山碧海花园项目、东部沿海高速莲塘至盐田段、大梅沙濠信别墅项目、大梅沙爱琴湾山庄房地产项目等数十个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措施落实情况,对不按水保方案施工的建设单位发出整改通知,要求严格按已审批的水保方案落实各项水保措施。

三、

扎实落实森林防火措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一是加强对街道办及有林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二是加强宣传。共在盐田电视台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3500多份,在林区悬挂宣传横幅38条。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对护林的巡山工作进行布置及责任制落实,确保林有人守,路有人巡,责有人担。

四是设卡检查。对全区开放的登山路口进行设卡检查,确保市民进山不携带火种。五是做好物资储备检查,补充森防物资,确保山火发生的物资后勤保障。

四、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及辖区各水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安全机制。1.健全制度,以防为主。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同时,也加大了对下属事业单位及水厂的监管力度,要求其完善其相关制度,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2.加强巡查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下属事业单位防洪所、动防所、辖区各水厂均做好日常巡查和节假日期间的值班检查工作,对本单位的用电线路、消防安全、防盗设施、监控摄像头、实验室危险气体安全状态、车辆等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专门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安全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安全运转。

五、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居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1.以日常监督抽检为基础,全面加强监测体系。一是对辖区屠宰场严格做到有宰必检,对病害肉坚决销毁处理。二是对各市场、超市农产品来源、质量自检等情况进行严格督促检查。三是每月对蔬菜、肉品、水产品、水果等主要农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抽检,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跟踪整改。

2.强化执法检查。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市场超市农产品安全把关情况,对监测中检出的不合格农产品,监督商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依法进行处理。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到场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举办相关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单位内部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安全隐患大排查,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由于措施得力,我局所监管的工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

七、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我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通过电视台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宣传手段,进一步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和政府部门透明度,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营造“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五

20,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青年科技素质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我市专用小麦、优质稻米、双低油菜、优质茶叶、菜鹅养殖、奶牛、生猪、山羊、特种家禽、特种林、花卉、优质果品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积极开展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青年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新成绩。

一、培训目标:计划培训农业实用技术青年农民2万人。惠及全市11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148个村、3418个村民小组。通过培训,达到每人掌握一至二门农业实用技术,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查阅农业信息的基本技能。

二、培训内容:根据全市稻、麦、茶、菜鹅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求,围绕全省16个主导产业,开展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贮藏与运输、动植物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农业机械使用、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实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卫生、环境、道德及法律常识等素质培训。

三、培训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培训地点主要以村为主,推行整村推进,可以延伸到规模较大的村民小组,选择有较大活动场所的农户家中,进行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有:一是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组织学员集中收看农业实用技术教学片现场培训等培训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二是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直通车进村、农民科技书屋等流动和固定的培训方式,围绕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结合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会同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联合开办农业栏目,进行长期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

市农林局将依托市农广校、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会同技术推广单位,培训各乡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所需教师,培训普通技术人员。成立以农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50人左右的农业实用技术讲师团。整个培训按照三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即由市农广校免费为核心农户和参加普及性培训的农户发放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并为每个培训点发放一张弱筋小麦生产技术光盘。按作物生育阶段、关键生产技术,开展专题讲座、田头现场指导、农业科技“110”及集市咨询等多种培训形式,分级、分层、分次的开展培训。

市级重点班由市培训承担单位负责,分2期组织培训,主要参加培训对象是承担主讲教师的5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150人次;乡镇重点班由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市培训承担单位派员主讲,主要培训各村农业生产负责人和部分专业大户,举办30期次,培训人数人1000人次;普通班主要在全市148个村、约200个教学点举办,办班400班次,培训农民19000人,每个村民小组3-4人,同时吸纳有意愿接受培训的农户参加。

统编教材:使用的教材为省统编的《弱筋小麦栽培技术》、《水稻生产技术》、《家禽养殖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等和生产流程明白图为主,视听教材以教学光盘和电视片、录相片、幻灯片、各类专业技术光碟等为主。

自编教材:重点围绕农作物生产和相关产业的特点,结合我市生产实际,聘请相关人员编写,从产、加、销等不同环节,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纸,并注重吸纳现代实用技术和最新的科技成果,收集各专业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为教材的编写内容,编写简洁的法律、法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民准则内容小册子。自编培训教材的编写与制作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能反映当前农业最新的技术和成果,强调技术的可操作性,既要有文字手册,又要辅之以挂图和课件,文字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四、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队伍,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6次;继续做好农业科技“110”服务,送科技进村、进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青年农民解决致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引导和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和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六

2020年,计划粮油播面(复种)达到104.3万亩,新增川明参、玫瑰为主的巴药基地1万亩,种植蔬菜23(复种)万亩。新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2个,新建田园综合体2个、休闲农庄3处、农业主题公园1处,大力开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星级”申报工作。新(改、扩)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7万亩、新修农机化生产道路15公里、实现农机总动力32万千瓦。全面完成人工造林任务,新增流转林地0.5万亩,新建林下经济基地0.5万亩,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全面推进全省现代林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建脱贫攻坚林业专业合作社4个。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改(扩)建种养循环示范场10家,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个,年畜禽存栏439万头(羽),出栏生猪52万头、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6.2万头、出栏商品禽190万羽,肉类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功申报“三品一标”6个,主动参与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建设川东北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1处。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8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80人。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七

今年以来,县农牧局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全县农牧业生产势头强劲,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粮食生产: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平均单产463。5公斤,较去年增产14。2公斤,总产达到12051万公斤。玉米面积34万亩,平均单产476公斤,总产16184万公斤。吨粮田面积达到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

畜牧养殖业:谋划建设了富源牧业二期、内蒙古赛科星澳源牧业牧场2个万头奶牛牧场及雨垚牧业等3个千头奶牛牧场,并出台了县奶牛保险补贴办法。

截至10月底,全县奶牛存栏2。3万头,奶产量4。5万吨;肉鸡出栏81。2万只,羊出栏5。49万只,生猪出栏12。29万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基本完成。项目总投资3420万元。其中,调整种植结构2万亩、1000万元,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3。14万亩、1955万元,保护性耕作1万亩、40万元,水肥一体化5000亩、425万元。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项目资金正在拨付中。

土地确权进展顺利。20xx年土地确权8。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8%,任务目标基本完成。

20xx年,第一批任务170个村、3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68%。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产生了8家施工单位,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正在开展工作。全县剩余的25个村、6。2万亩,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施工单位,即将开展工作。

土地流转平稳进行。已流转19。53万亩,流转率45%,签订合同29685份,占应签合同的100%。县乡均已建成土地流转平台,今年新增家庭农场86家。

1、推进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

2、高标准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重新编制、完善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xx—20xx年)》,成功申报了两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周窝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xx县老城里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3、按照农办财[20xx]25号文要求,编制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使用方案》,在项目投放上向核心区企业倾斜。中央财政将连续三年向我县安排奖励资金每年1000万元,。

1、不断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一是规范乡站检疫票据管理;二是启动了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三是严格执行监管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四是向政府正式报告,申请增加编制、经费。

2、强化农产品专项整治。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畜禽产品等为重点,以农资经营、畜禽屠宰等为重点环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有问题的经营门店进行了立案查处,对河北兴达饲料集团生产的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饲料进行了封存。

1、加强了畜禽屠宰监管。明确了畜禽定点屠宰监管责任科室,全力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履行好行业管理、屠宰检疫、打击私屠乱宰等职责。

2、做好动物疫病春防工作。向县财政争取了10万元工作经费,领取了各类疫苗,对全县畜禽进行全部免疫,免疫率100%。

3、经县政府协调,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地点安排在北大洼核心区。

我县承担洁净型煤专用炉具任务2800台,首先制定了《20xx年城乡居民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了各乡镇。通过公开试烧、遴选,确定了16家炉具供应企业,目前已全部完成。

加强了农药、肥料管理,确保源头净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种植技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累计实施水肥一体化1。1万亩,发展病虫害专业统防防治组织4家。

大力推进养殖污染防治,指导养殖场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在和谐牛场等6个养殖场建设了大型沼气池,蒙牛牧场建成了年产15万吨的有机肥厂并已投产。

今年已完成或在建的农业项目有15个,争取国家资金12300。85万元,分别是:20xx年田间工程项目100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300万元、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3420万元、高产创建项目64万元、两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200万元、太阳能(灶)项目84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项目80万元、农机补贴项目900万元、农机深松项目175万元、”一喷三防”补助物资122。85万元、20xx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115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万元、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4500万元、20xx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1250万元、农村清洁炉具项目70万元。

谋划项目4个,计划争取国家资金3365万元。分别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资金已到位20xx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240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5万元、农产品质监站改造提升项目100万元。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八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干部职工头脑,深入开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在全局上下形成争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的思想共识。

三是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协调推进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农资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建设。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统筹农业基础设施联网,坚持全域规划、集中实施、连片推进水、路、气、电、光、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业机播、机收等机械化水平,力争机械率超过50%。

五是筑牢行业安全。深入开展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农畜产品检疫检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行政执法工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防治“三大战役”,积极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工作,加强安全隐患处理整治力度,切实保护群众合法利益。

六是奋战脱贫攻坚。编制年度帮扶规划、贫困户脱贫方案,常态化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积极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建设,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推广农业信贷业务、农业保险项目,力争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九

xx年,区农林牧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按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重点围绕“两区一园”建设,加大农、林、牧、水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1、积极做好资源普查工作。为防止国有资源流失,全面掌握春雷农场国有资源情况,利用春种前的有利时机,抽调2名同志与春雷农场生产办的4名同志组成普察小组,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春雷农场耕地、林地、草原、水面等进行现场踏勘、实地测量,根据gps测得的坐标和面积,建立了资源档案。春雷农场实测耕地27579亩,比原有掌握耕地多1821亩;实测林地14545亩,比原有掌握林地多1821亩;实测草原109680亩,比原有掌握草原多10438亩;实测水面20000亩,比原有掌握水面多5000亩。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我区农业资源的状况,为农业规划和土地功能划分、使用、提供准确数据。

2、大力推广沼气开发项目。为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已到位的国债资金120万元,采取政府匹配、农民自筹的形式,在两个园区推进“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计划建设沼气池1000套,为用户提供能源、肥料支持。目前,已建成420套沼气池,其余580套沼气池正在建设中,预计20xx年5月末即可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3、继续推进四期续建工程项目。继续抓好四期基础设施续建工程的推进工作,今年7月初继续铺设净水管线3265米,修建阀井90座。截止9月末,四期的3017米混凝土路面主体道路工程、附属路肩、排水沟及6525米原水管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已全部竣工。

4、协调解决电网改造项目。一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协调市计委、市电业局建设春雷农场两个园区电网改造工程。二是春雷农场又积极筹措80万元资金,完成养殖园区及种植园区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协调种植园区三期电网改造工程,积极和电业部门协商,将两个园区用电权属移交电业部门管理事宜。

5、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协助金锣公司,办好绿色产业,建设12000吨肉灌制品项目,拉动30万头生猪生产,带动8000农户致富,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

6、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我局成立项目招商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签订了四期14栋棚室招商建设协议,其中看护房为平房的11户、看护房为楼房的3户,已建设完成,投入生产的5栋。二是引进温州南麂仔海产品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扩大春雷保鲜粘玉米生产规模,利用三年时间,将每年加工能力扩大到800万穗。今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穗,销售收入达到130万元。

1、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抓好生态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书画苑、碑林园的建设。二是做好植树造林工作。20xx年三北四期植树800亩,其中防风固沙林590亩、盐碱地改造林150亩、病腐木改造林60亩。

2、做好病虫防治,幼林抚育工作。一是抓好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年初,我们采取集中防治和分散防治相结合、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等方法,彻底防治我区1.45万亩树木病虫害,大大减少了青杨虎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的侵害和烂皮病、肿茎溃疡病等病害发生。二是抓好幼林抚育工作。今年,我们对近三年来的0.58万亩新植树木,全部采取浇水、锄草、松土、修枝等抚育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全市植树造林检查中受到好评。

(三)畜牧工作。

1、依法对外承包草原。春雷农场有草原109680亩,其中可利用草原8万亩,已全部进行承包,85户承包户中有74户从1998—20xx年陆续承包,承包期为20—30年,承包费5元/亩;11户从20xx年后进行拍卖承包,承包期为5年,承包费7—10元/亩。通过草原承包,已将春雷农场草原落实到每个承包户手中,由承包户进行管理,便于禁牧工作的有效开展。

2、积极做好禁牧工作。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四月下旬,局领导主持召开会议,结合全市草原禁牧会议精神的要求,制定禁牧工作方案,成立草原禁牧执法监察队,在区农林牧业局设禁牧办公室及6181319、6181271两部举报电话,以便加强对全区禁牧工作的领导、监督与检查。二是普查到位,抓好宣传。根据全市草原承包禁牧工作会议的精神及林甸现场会的要求,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从五月份开始,对全区现有草原实行全面禁牧。通过与动检站、街道社区、春雷农场联合,深入全区六个街道十五个社区进行调查,发放《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草原禁牧的通告》513份,宣传《草原法》及禁牧有关政策,以提高养殖户对禁牧工作的认识,取得养殖户的支持,为进一步做好禁牧工作奠定基础。三是监察到位,抓好落实。我们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禁牧监察工作。配备4名禁牧工作人员1辆专车下去检查,五月份以来共出动120车次、370人次,每天对春雷地区、采油三厂、采油一厂等地的草原,油井四周的草地进行检查,对放牧者采取说服教育,并及时制止,劝退散养放牧者89人次,制止散放牛羊2370头只,同时在春雷农场设草原看护员5人,发现放牧及时汇报,并协助草原禁牧执法监察队工作,有利地保护了辖区的草原,维护了草原生态的健康发展。

3、建设圈舍饲养载体。我们重点抓了绿色养殖区的开发建设工作,现已完成招商引资1780万元,建舍饲养123户,已建成能够投入使用的72户,进区饲养奶牛360头、肉牛1980头、猪4100头、鹿36只,积极为养殖户提供饲养场所,为全区禁牧提供硬件环境。

4、抓好青贮饲草种植工作。在饲料饲草生产上加大了青贮的人工种植力度,为舍室养殖提供储备。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收割青贮12000吨。改良草原20000亩,围栏休牧20000亩;围栏与草防林相结合休牧7000亩,收割饲草6400吨,为舍饲提供充足饲草储备。

1、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一是建设万亩抗旱保收田项目。根据全市建设400万亩抗旱保收田的要求,我区20xx年已建设1万亩抗旱保收田,在原有16眼机井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新打抗旱井20眼。春播前全部投入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启动膜下滴灌项目。争取市水务局价值30万元的膜下滴灌设备,用于800亩蔬菜的种植。三是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市水务局投资8万元,在春雷农场西大岗(地名)打水源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3200米,安装压力罐1个,可解决240户居民700人20xx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2、加强水务一体化管理。一是做好《水法》宣传工作。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中国水周”,采取集中宣传、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水法》,提高市民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卫生用水的意识。二是抓好水政执法工作。针对我市地下水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大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坚决取缔供水管网内地下水源井的指示精神,区水务局严格执法程序,依法行政,积极协助市水务局、依法取缔中三路、中五路等十三条主要街路两侧露天洗车场21家,查处14家非法取水的室内洗车场,对辖区23家工地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对大庆小商品市场非法取用地下水用于施工事宜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目前该公司已停止使用这32眼小水井,接上了供水公司管网水。同时,在市水务局指示下,我局汇同管理局水务处、供水公司依法取缔仁荷湾、正鑫会馆、电泵公司、华谊农工商等8家单位10眼深水井,依法取缔三厂市场、丰收塑料厂、火炬木器厂等50家单位和个人55眼浅水井,有力整顿了水市场秩序,特别是打击了取用地下水用于餐饮、洗浴等服务行业的非法用水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我区的水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3、全力做好防汛工作。为了保证我区20xx年安全度汛,确保全区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局认真准备,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及早制定了防汛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防汛会议,落实防汛物资,明确排水沟渠清淤维修任务。针对低洼易涝的8处家属区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几场大雨过后,都能安全度汛。

(五)圆满完成春雷农场职工劳动家属资格认定工作。

为了妥善处理好三环家属上访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从关心照顾角度出发,将三环家属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精神,区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农林牧业局、信访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处理原三环公司二营职工劳动家属上访问题的实施方案》。此项工作,于4月份开始,市、区工作组深入春雷农场80人次,召开宣传动员会10次,发放宣传单近500份,政策宣传动员面达到100%,组织10人进行普查登记,共登记劳动家属468人,登记准确率达到100%。后又经过三次排查,最后由连队职工代表进行确认核实,而且以连队为单位,将划票结果达到70%以上的家属在连队范围内张榜公示10天,有375人符合年龄和劳动年限的要求,予以上报,顺利完成了普查、登记上报工作。

通过调研,按照发展精品农业的要求,我区农业在生产经营中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服务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农户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候种,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增产不一定增效。

2、技术服务不到位。大多数农户对传统农作物技术掌握不错,但对棚室蔬菜、瓜果及特色农业知之甚少。多数农户都知道食用菌、香瓜的效益较高,可是不懂技术,不敢种植。农户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但如今我区这方面人才缺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要求。

3、政策扶持不到位。精品农业必须有大的投入,才能有大的产出,由于我区财力紧张,农业上投入的不多,再加之农场供养人口多,企业在农业上投入的不够。资金不能足额到位,致使电网改造、路网改造、水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项目建设和精品农业的快速发展。

4、市场营销不到位。要加快棚室生产,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必须有一大批农民经纪人,把市场信息及时反馈过来,使农户及时跟着市场转,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再由经纪人把产品销出去,不但减少生产盲目性,而且提高生产效益。而我区虽然也有一些农民经纪人,但数量太少,成大气候的更少,因此棚室生产难以迅速发展。

5、龙头企业牵动作用不到位。由于缺少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服务的龙头企业的引导,农产品形不成市场规模,深加工水平低,仅停留于初加工,制约了农户效益的提高。

6、招商政策优惠程度不够。两个园区招商只是免收当年土地租金,落三个人户口,没有其他奖励政策,招商难度大。

7、种植园区引水工程没有竣工,水价偏高,影响园区发展。

8、种植园区四期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没有蓄水池,雨水无处排,园区道路没有环上,交通不便。

1、继续建设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引水工程。春雷绿色种植园区建设以来,灌溉用水一直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解决园区供水、降低用水价格势在必行。为此,区领导经多方努力,协调供水公司承建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引水工程。该工程从301国道原水管线处铺设1980延长米高压供水管线至种植园区,预算投资542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50万元,供水公司投资192万元,由供水公司承建。该工程于去年9月底全面开工建设,主管线1980米已安装完毕。由于资金不到位,剩余9980米副管线铺设及配套工程不能按期竣工投入使用。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促成该后续工程开工建设,近早投入使用。

2、继续推进春雷种植园区电网改造工程。虽经区、企两级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建设春雷农场养殖园区及种植园区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但种植园区三、四期电网尚未改造,还需进一步协调,加以彻底解决。同时还要协调两个园区用电权属移交电业部门管理的事宜,以减轻企业管理和电损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3、继续推进国债建设项目。利用国债扶持资金,在两个园区继续推进“四位一体”沼气开发项目,力争在20xx年5月末保质保量建设完成剩余580套沼气池,全面完成1000套沼气池国债项目,为用户提供能源、肥料支持。

4、积极争取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春雷农场各连队的主干道大多为砂石路或土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而且又远离国道,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道路急待改造,总长度23.64公里。我们早已将该工程项目有关情况上报,并列入市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计划。我局将继续协调市交通局近早建设通村公路,以彻底解决该地区的交通环境。

5、认真完成盐碱地造林任务。积极做好秋季造林整地工作,认真落实任务,争取明年4月份全面完成500亩盐碱地造林任务。

6、协调项目支持农村水利建设。一是继续实施膜下滴灌项目。争取市水务局价值30万元的膜下滴灌设备,用于800亩蔬菜的种植。二是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市水务局投资8万元,在春雷农场窑地(地名)打水源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3500米,安装压力罐1个,解决300户居民1000人28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7、做好种植园区四期棚室招商工作。种植园区四期已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排水、供水及路面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四期176组棚室(看护房为楼房的80户,平房的96户)项目势在必行。为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种植园区棚室工程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一抓到底,见到实效。

为加速我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土地产出率,使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全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上,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

2、构筑保障体系。一是政策保障。结合我区实际,在发展精品农业上,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在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用水政策、用电政策、人才引进等政策方面要予以优惠。通过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工商资本、个体私营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二是科技扶持。由区农林牧业局牵头成立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大投入。精品农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帮扶,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制。

3、抓好检测关。以现有的大庆市绿色食品监测中心、大庆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技术机构为依托,重点对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及种植环境进行检验检测,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真正绿色、真正无公害。

4、实施品牌战略。精品农业必须注重发展品牌战略,这也是农产品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商标是创建品牌的载体和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商标注册总量,积极推行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

5、打造销售平台。一是引进销售代理,培养农民经纪人,在城市中设窗口、建市场。二是区政府做规划,面向社会,以优惠招商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业主就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是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6、提高农户素质。一是聘请农业专家和种植能手定期开展技术讲座,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逐步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张旗鼓宣传种田能人、宣传新方法、新科技,使其他农户看了心动,受到启发,向先进榜样学习。三是狠抓培训。按照分层次培训原则,重点搞好农场管理层人员的培训,走出去学习,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搞好农户和农技人员的培训,选择有文化的农户及有一定基础的农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重点学习实用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7、引进龙头企业。按照中央关于“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千方百计地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区,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业者、房地产开发商等投资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步伐,争取1-2年内有1-2家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春雷农场属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婆婆”多、职工多、人浮于事,造成管理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必须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考虑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引进大户经营。把春雷农场的债权、债务以及土地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整体出售,土地整体出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另一种可以采取股份制改革,成立春雷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从原企业剥离出来,出租现有的土地,建立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结合今年工作实际,我局与春雷农场共同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主要责任人为成员的10人项目推进和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我区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推进力度。

2、分解指标,落实责任。明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顺利完成,局领导会同春雷农场领导及相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将明年项目建设和招商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重担,确保明年任务顺利完成。

3、活化形式,搞好招商。通过电视报道、报纸刊登、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春雷无公害蔬菜基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进一步扩大春雷农场的知名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及采取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载体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快招商步伐。

4、辟建招商载体。辟建以种植园区四期棚室建设项目、畜牧园区三期建设项目、地热资源开发项目为载体,广泛进行招商,扩大该地区建设及生产规模。

5、加强服务。积极为来我区投资的业户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

实行公共财政后,林业站征收的费用全额上缴,林业站工作经费,以及工资收入中“活工资”部分,多数要靠代征育林基金,县按一定比例的返还来解决。与此同时,林业站建设投资近些年有减无增,一是国家专项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二是省、市没有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林业站管理体制的变化,县、乡财政投入大幅减少,要求给上级投资进行相应县级配套在多数县也成为空谈;四是上级多数只是布置任务,强调建设林业工程,但却没有工程建设专项工作经费。而目前林业站必须开展的政策宣传、规划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检查及档案建设等工作,其费用平均每个林业站每年要在2万元左右。导致工作干的越多,自身投入就越大,甚至造成林业站负债干工作。五是没有专项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学习经费,缺少相对稳定的支持林业站开展多种经营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林业站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与社会化服务。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情况相对好一点的宁国市,人均80元/月的公务经费,加上4%的育林基金征收返还费用,也只能维持林业站水电费和通讯费的支出,而政策宣传、科技服务、资源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休宁县流口镇和汊口乡林业站甚至由林业站职工自己贷款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资料、图纸印制等。

(六)林业站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林业站职工工作在林区、在基层,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如桐城市现有在编人员有90人,其中复员退武军人安置20人,占22%。霍邱县全县林业站职工34人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还不到30%。

据#fromend#摸底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基层林业正式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13人,只占13.6%,初级职称2585人,也只占57.2%。在岗位培训方面,只有51.6%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与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相距甚远。

(七)林业站基础设施和装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在站房方面,林业站办公与生活用房严重不足,许多站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急待维修改造。还有许多丘陵、平原区林业站没有办公用房,租借或在乡镇政府内与其它单位合署办公。全省大约还有500多个林业站没有自己的站房。

在交通工具方面,更是薄弱环节。全省还有近一半的林业

站没有配备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只能是靠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通讯设备方面,虽然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但其费用均是个人承担。还有许多林业站虽然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但由于缺少办公经费而又不得不报停。

在办公手段与科技推广方面,各地林业站只配备了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工具,如罗盘仪、地形图等,极少数林业站配备了电脑、gps等先进办公设备与测量工具。普遍缺少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林业站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基层林业站作为乡村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开展林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制于机构不稳、编制太少、体制不顺、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服务仪器与工具设备、自身素质较低、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各项林业工作的推进,林业站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造林、检查、管理等具体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

三、对策与建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给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乡镇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可以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如何,广大基层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将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成败,关系到林区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林业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对策

1、稳定机构,为林业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从本省看,《安徽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条就规定了基层林业站负责乡镇林业工作;《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从外省来看,《福建省森林条例》就明确规定了乡镇林业站是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林业工作。其事业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贵州省以黔府发[2015)16号明文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是基层林业行政执法单位。另外北京、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市都用法律条文明确了林业站地位和作用。

为使基层林业站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必要稳定基层林业站机构,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依据林业站是公益性基层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要求,将其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为林业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争取设立林业站职工外业津贴,提高林业站职工基本生活与政治待遇。

2、增加编制,加强林业站管理体系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非常必要,但要体现“在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事业单位”的精神,考虑到林业站的职能作用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合并乡镇的实际,适当增加林业站人员编制,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清理那些占用林业站编制却并不在林业站岗位的人员;要严把林业站进人关,控制转业军人等非专业人员进入林业站岗位;允许林业行业内人员合理流动,以充实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力量。同时,要加强省、市、县三级林业站管理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林业站管理站(科、股),也可以与有关职能部门结合起来。

3、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林业站建设标准。

随着国家将林业站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林业站规范化建设上来,林业站建设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善提高,用于站房建设,配备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机动交通工具以及其它技术设备。我省应在国家开展林业站示范县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进省级林业站示范县建设,一方面要研究建立林业站建设投入机制,争取中央投入的稳定与增加,以带动地方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拓宽林业站建设投入渠道与范围,可以从基本建设、培训教育、项目扶持、工作经费、优惠贷款等方面,给林业站建设与发展以支持。重点是在政策上促使各县(市、区)财政与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站建设的投入,确保职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各项待遇的兑现及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

4、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

部门负责林业站站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县级林业部门要出台鼓励林业站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政策,并形成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参加有关林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三是要结合林业实际工作,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各种短训办法,要保证林业站职工每年有不少于2周的培训学习时间。现阶段突出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主要经济林培育管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林业站职工都具有解决林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对林业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林业站管理有序、工作有为、执法有力、服务有方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活动。

5、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真正体现林业站的作用与地位。

林业站要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各有侧重地有效地开展职能工作,这是林业站的立站之本。“有为才有位”。要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积极投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全力参与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山区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积极参与山区综合开发;平原、丘陵区要积极组织、指导与开展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果林建设。加强对林业站的内部管理,继续支持林业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规范与建设好经济实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为林农致富,山川秀美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议

1、建议省政府:明文规定我省山区和重点丘陵区乡镇单独设立林业站,一般丘陵区和平原区按每2―5个乡镇区划设立林业中心站。明确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并将其人员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2、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安徽省林业站管理办法》,规范林业站管理,明确林业站建设目标、任务及有关标准等,使各地设立、建设林业站有具体的依据和目标。

3、建议省人事编制部门:针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进行完善,确定新的标准下达各地执行。如山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2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重点丘陵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一般丘陵和平原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中心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0.5万亩林业用地或5万亩适宜农田林网面积,增编1名。

建议在省林业厅设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与省造林经营总站2块牌子1套人马,编制可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相应明确归口营林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基层林业站,加挂林业工作站管理站牌子,确定专人负责林业站管理工作,编制也可由内部调剂解决。

4、建议财政部门:将林业站建设及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林业基本建设经费中切块专项用于林业站站房,办公、仪器等设备建设。设立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落实相应林业重点工程配套工作经费。其中省级财政每年投入林业站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林业站站房建设补助,按每年新建10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3万元/处;完善5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2万元/处。两项合计,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

同时还要拓宽林业站工作经费投入渠道,建议:一是将维简费的10%专项用于弥补林业站建设经费不足;二是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等应规定按一定比例(如工程投资总额的l%),用于林业站专项的工作经费;三是鼓励林业站参与技术承包,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性有偿服务。

5、建议省林业厅:要组织编写新的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教材,安排专项培训与教育经费,推动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回头看”,积极推进林业站示范县建设,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

6、建议省林业厅会同有关部门:开设“基层林业站站办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安排专项林业站示范基地建设经费,加强站办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站自身创收能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项目的拉动,扶持林业站发展,促进林业站开展社会化服务。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一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围绕发展现代农林业的目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总结

1、粮棉生产再获丰收。县农林局重点加强小麦、玉米田间管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发动农民,加大宣传、培训和督导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突出抓好分类指导,强化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20xx年全县共种植小麦65.4万亩,全县小麦亩产平均达到527.9公斤,总产达到34.5万吨;全县玉米播种面积65万亩,平均亩产582.6公斤,总产达到37.9万吨;全县棉花播种面积2万亩,平均亩产104.3公斤,总产达到0.2万吨。

2、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通过组织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农村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截止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广播电视讲座8期;印发宣传材料、明白纸1.5万余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1万余人次,大大的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3、农林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借助“诚信宁津”建设,印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与农资生产、经营业户签订了《诚信生产经营责任状》,农资生产、经营业户书面写出《农资生产经营承诺书》。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林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截止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资生产、经营单位500余个次,整顿规范农资门店30个次,化肥产品20个。

4、造林成果丰硕。今春全县造林总面积11000亩,完成植树62万株。重点抓了三项工作重点工程:一是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该工程在我县境内总长56.2公里,涉及大曹镇、保店镇、刘营伍乡、相衙镇、张大庄镇、长官镇、时集镇七个乡镇。基干林带6896亩,纵深防护林带1300亩。植树42.6万株。二是路网、水网建设工程。津城办、柴胡店镇、大柳镇等乡镇在省道、主干线公路、宁南河、宁北河、主要河流、干沟处各种植2400亩片林,植树14万株。三是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20xx亩,其中长官镇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保店镇、津城办各种植经济林500亩。

在20xx年5月份,根据《美国白蛾防控方案》和上级的安排,完成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20万亩,对县城区、各乡镇的村庄树木、干线道路绿化带和片林进行了防治,20xx年9月份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发生期,对禁飞区附近的村庄进行了补防,防治面积6.8万亩,20xx年3月份完成人工防治春尺蠖20xx亩,全县今年已达到了美国白蛾防控目标。

5、现代农业发展迅速。(1)加快良种繁育产业发展。一是加快良种科研平台建设。实施鑫星黄淮海北部地区“玉米小麦综合实验站”项目、良星院士工作站建设。二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企业+基地+农户”的结合。(3)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今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5万亩,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三品认证”蔬菜品种1个,新建标准化蔬菜园区2处,完成市里分配的全年蔬菜发展任务。

6、农村扶贫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截止目前,我县已初步完成数据汇总工作,省定标准贫困户(含国家标准)共6961户,增加50户,人口17830人,减少511人。一是加快实施财政扶贫开发项目,培植致富产业,有力加快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二是实施金融扶贫,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投放金融扶贫贷款规模为3000万元,省财政扶贫资金110万元,作为金融扶贫贷款的贴息资金。

7、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完善监管网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监管责任制;村和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明确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员。二是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工作。积极为有条件的农业园区、企业申报“三品”认证,全县已有15个品种取得了“三品”认证,大大提升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1)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目前,我县开展农村确权工作的村数为832个,完成确权登记工作的村有754个,占开展工作村数的90.6%。资料完整可靠的村,测绘公司正在打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各乡镇正在进行档案整理工作。(2)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规模经营。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了24.0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3)做好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申报及监督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指导各乡镇村按规定程序申报 “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项目,建立了“一事一议”项目数据库,我县20xx年共有31个村申报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请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财政奖补资金1500万元,市级级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对所有申报“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项目我们都做到事前考察、事中监督、事后完善。(5)加大农民合作社的清理力度,规范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县784个注册农民合作社进行了逐一清理,共清理出空壳合作社 354个;在清理规范合作社的同时,我们积极发现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合作社,评选并表彰了30家20xx年度农民合作社示范单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各乡镇的主导产业没有独立性,都是粮油、蔬菜、瓜果、畜禽等大众化农产品,尚未真正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2.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运行机制与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企业与农民连接不紧密,造成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带动辐射力不强。

3.农业生产信息和科技服务滞后。大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缺乏高质有效的信息捕获渠道和手段,使得农产品供需信息、价格信息难以及时传送到农民手中。加之,农民生产经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仍然存在。

4.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短缺,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生产管理水平低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明年将围绕发展现代农林业的目标,狠抓粮食生产,加快农林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林项目建设,扩大植树造林面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使全县农林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努力开创农林业发展新局面。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二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省委“森林浙江”建设和平原绿化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投入,以生态区创建为契机,以“四边绿化”工作为主抓手,稳步推进绿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年着重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全面提升通道绿化水平。

以“六纵六横”的骨干道路绿化为基本框架,因地制宜的开展道路绿化提升工程。针对区域绿化建设优势和薄弱环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重点,对高速公路、主要交通道路、主要河道等绿化进行了全面提升,着力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健全的绿网系统,整体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今年累计投入资金3.43亿元,建成绿化面积156万平方,重点完成了沿海中线、通途路(鄞州-骆霞线)沿线绿化或绿化改造以及沙湾河景观绿化工程,另外穿好高速六大互通区绿化相继开工建设,截至10月29日,穿好高速六个互通区的造坡、排水都已完成,郭巨、柴桥、霞浦、田洋王、好思房互通黄土填筑完成,大\互通黄土填筑完成50%左右。六个互通区乔木种植现已全面开始,灌木种植预计12月开始。年初计划三个新建项目中,同三高速北仑泰山路出口西南侧土地整理、泰山路(通山书院地块)南侧土地整理正在进行电力改造,集装箱二通道北侧(临港二路-大榭二桥)环境整治项目绿化设计方案基本确定,现已申报立项。

二是加强森林抚育村庄绿化,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加强重点区域的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补种大量季相丰富的乔木树种和珍贵树种,每年新增活立木蓄积2万立方米,重点实施了两个国有林场和林步道两侧1.2万亩林地的抚育,以及2068亩残次林地、无林地的造林。生态防护功能进一步提高。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扩大村庄和城镇绿化面积,探索成片连线推进村庄绿化建设的新模式,积极推进省市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到今年年底累计创建省、市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2个,市级森林村庄80个。

三是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开展专项检查,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区绿网办联合区监管办通过公开招投标建立了“营造林建设项目设计预选承包商名录”,共有4家营造林设计企业入围,同时注重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与考核,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做到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绿网建设有序规范运行。5月下旬起,联合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招投标中心、区监管办等单位,对2009年1月1日后完工并已竣工结算的政府投资的新建及提升改造绿化工程项目,包括道路绿化、城镇景观绿化、河道水岸绿化、建筑附属绿化等,涵盖滨海新城建设指挥部、区交通局、区城管局、区水利局、区建工局、各街道乡镇等建设单位负责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工程项目中乔木的成活率以及死、缺苗的补种情况。严格检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大大提高了我区绿化水平。

四是广泛发动,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013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第32周年,也是我区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关键之年。自3月份起,由区绿化办牵头,我区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绿化建设,成功探索出义务植树新形式,开展了“我为生态北仑添份绿”义务植树活动、“百万学子植树护绿”行动、寻找身边的“护绿达人”――随手拍拍拍活动、“爱绿护绿,从我做起”活动、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庭院绿化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月除了取得树苗数量增加的成就外,更可贵的是社会各界爱绿护绿意识的提升,从政府人员到学校师生到企业人员再到村民百姓,都自觉自发地投身到绿化事业中,合力共建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二、明年工作思路。

根据绿网建设的总体目标,争取在2018年实现三个覆盖、三个提高。森林乡镇全覆盖;森林村庄全覆盖;重点区域及主要通道两侧林地抚育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打造环境优美、绿景怡人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发展林业经济;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共同建绿护绿。

一是继续推进重点绿网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穿好高速六大互通区绿化、同三高速北仑泰山路出口西南侧土地整理、泰山路(通山书院地块)南侧土地整理、集装箱二通道北侧(临港二路-大榭二桥)环境整治项目。二是加快林地抚育、林相改造和森林村庄建设。重点完成主要通道两侧林地抚育和林相改造,加快城镇、村庄绿化,确保春晓镇顺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成功,同时新建省、市、区级森林村庄18个。

二是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绿网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丰富的活动载体,宣传和引导社区群众参与爱绿护绿,同时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绿化造林,激发全社会关注森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做好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局积极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文件,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墙报、知识手册等进行宣传,让全局干部职工认识到做好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节能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了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杨力任组长,副局长窦明松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约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下设办公室负责节能工作日常事务。由副局长窦明松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沈树成任节能联络员。

三、强化管理,节能降耗。

(一)节约用电。

1、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7摄氏度;做到冬季无人不开空调、禁止开窗使用空调,提倡每天少开一小时,下班一律关闭空调系统。

2、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

3、加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管理,尽可能即用即开,用完后及时关闭电源,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

4、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照明应使用节能型灯具,根据需要尽量少开照明灯。

5、优先采购节能效果明显、性能比较成熟的节能(包括节水)产品,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新增用电设备。

(二)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维护管理,自觉检查、处理和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解决供水故障,杜绝跑、冒、漏、滴和长流水现象。禁止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地面。

2、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三)节约公务用车油耗。

1、严格执行上级规定,控制车辆编制和配备标准。优先选购国产、小排量、经济环保的车辆。

2、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提倡合乘车辆,减少单车出驶台次,提高使用效率,路程较近时尽量不使用车辆。

3、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4、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努力降低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支出。

(四)节约办公耗材。

1、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文件起草、修改发放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

2、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准确核定印发份数,实行双面印刷。文件能传阅的尽量不复印,减少重复清印次数。

3、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

四、贯彻落实,加强监督。

建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节能工作会议,研究本单位节能工作措施。明确专人负责,不定期开展检查和抽查,对浪费资源、节能措施实施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一年来,我局水、电、汽油和办公耗材等得到了有效控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比上年分别节约3%以上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使节能工作按照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总体精神要求,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区环保局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全力打造“美丽北仑”。

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我区召开了全省“四边三化”现场会议,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议;6个县、市区参观了我区电镀行业整治项目;6月27日,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技术核查。截止10月底,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90家,处罚款332.7万元,排污费实际到帐4729.9万元。按国家新标准(aqi),1-10月份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2%,与去年同期相比,优秀天数增加了14天。

一、以生态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领导高度重视。

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工作,陈利幸书记专题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抓好长效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年初,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华伟区长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听取生态文明建设、四边三化等汇报,多次深入基层现场调研,督促落实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工作。王正东副区长主力抓创建工作的落实,带领各相关部门考察先进区调研生态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有力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

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健全了生态创建工作网络,相继出台了年度生态区建设工作任务书、创建奖励、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创建过程中,区生态办作具体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对各街道、乡镇、各部门下达了年度主要工作任务,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逐项攻克,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并与区内河办、绿网办加强了工作指导和协调,报社、电视等媒体定期跟踪,进展情况每季度实行通报,使奖励考核、督查机制更加到位,协调机制更加顺畅。

(三)创建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六个街道、一个乡镇申报国家级生态街道、3个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已通过省环保厅审核上报国家环保部,2个社区创建省级绿色社区已上报市环保局,9个单位创建xx市环保模范单位资料已上报,32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资料已上报市环保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美化、环境洁化、绿化等工程建设,力争年底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四边三化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果典型案例汇编,完善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材料,并上报国家环保部。6月27日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技术核查,在年底将进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考核验收。11月7日顺利完成2013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二、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有效提升环境质量。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眼,从最迫切的问题着力,以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按照“整治一个、提升一个,整治一片、靓化一片”的要求,全面开始涉及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八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工作。

(一)水体环境综合整治。

经过一年的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全区内河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水清、岸绿、流畅、洁净”的现象初步显现,老百姓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极大地提升了实现内河水质“保四争三”目标的信心,全区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8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含工业污水)接近90%。

一是深入开展河道整治。根据区委、区政府对xx区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的要求,不断深入开展对区域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工作,并积极推进柴桥、大\等街道最后“50米支管”的接入工作,整治过程中共排查工业企业近150家、餐饮服务单位20家、区内主要医院5家,已有100家工业企业及15家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了雨污分流。同时积极配合区内河办、水利局等部门做好对河道清淤的通水验收工作,完成500多公里河道清淤,清理河岸垃圾近20万吨,河道面貌和行洪排涝能力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全面整治畜禽养殖场。对全区328家畜禽养殖场进行关停或污染治理提升改造,截止目前,计划保留的7个养殖场已全部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改造提升,321个应关停转产养殖场已基本关停或完成搬迁,投入治理资金约5900万元。据初步测算,每年可减少约6万吨左右的畜禽污水排入河道,基本解决了河道水体发黑、发臭现象。

三是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印染行业,召开全区印染行业整治再提升动员部署会,下达具体整治要求。目前,盛丰纺织、武田纺织和侨泰兴纺织三家企业中水设施已建成投运;中新腈纶和宏泰化纤两家化纤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治提升任务。酸洗行业,对66家酸洗行业进行整治。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整治思路,将38家企业关停或淘汰酸洗工艺,28家企业进行整治提升。目前,38家中已有11家企业落实了关停、15家企业已取消酸洗工艺,3家企业已替代酸洗工艺。28家中已有8家完成整改;13家企业已完成50%以上的进度。

四是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做好小浃江饮用水源地调整协调和对接工作,对全区16个农村在用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专项集中检查,结合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源安全情况及时预警,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始终把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环境满意度的重要着力点。制订出台了《xx区十二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强化执法,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周边同类县区。通过整治,较去年,我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15.8%、2.3%、2.9%以上,切实提高了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满意率。

一是开展扬尘污染综合防治。今年出台了《xx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落实责任。目前,区住建局公布了扬尘防治举报电话,区交通局要求区内400辆混凝土车加装防漏箱,有效防止车辆滴漏撒。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北仑电厂等6家企业的相关粉尘治理工作。目前,北仑电厂、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台塑集团热电(宁波)有限公司扬尘整治已完成90%,开发区热电已完成方案设计。

二是开展有机废气专项整治。今年完成了21家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作。聘请化工专家对区域内重点化工企业的有机废气整治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问诊把脉,对每家企业整改进度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目前,21家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预计年底前如期完成。

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污理。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xx区逐步限制黄标车及无标车通行工作方案》、《xx区重型车辆排气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和《xx市xx区第一、二阶段实施黄标车及无标车限行的通告》。7月15日开始对黄标车(无标车)实施第一、第二阶段限行工作,启动开展淘汰黄标车工作。通过集中核发和设立常规窗口,目前已经首发、补发汽车环保标志32611张。lng车辆拥有量达468辆,居全省首位;清洁能源公交车已达到272辆,占总运营车辆的40%以上,普及率位居全市首位。

四是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化工行业,化工行业(园区内)污染整治涉及企业共20家。目前按照整治提升相关要求,已推进化工行业(园区内)企业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系7家,同时35项整治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内容。废塑料行业,废塑料行业整治已全面完成,经过全面整治和部门联动执法,11家整治淘汰的企业中,10家未经环保审批的企业已被依法进行了取缔,余下1家作为重点的整治对象已搬迁至春晓,目前项目已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并正式投产。

(三)土壤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扎实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整治,以农业用地和污染场地为重点,以土壤污染源头治理为切入点,以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为支撑,大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

一是制定出台《xx区清洁土壤行动方案》及《xx区清洁土壤行动监测计划》,明确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任务。

二是实施关停企业土壤修复试点工程。对区内已关停的浙江善高化学、新\下三山电镀企业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调查,组织对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开展对应的污染因子土壤监测,组织开展土壤修复工程。

三是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控制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二f英减排量。督促区内9家二恶英重点排放企业开展委托监测,督促宁波金川铝业公司安装高效除尘设施,提高二恶英去除效率。与市监测中心联络,做好二恶英监督性监测委托及企业联络工作。

三、以工程项目为主导,大力推进污染减排。

(一)推进工程减排,确保国家减排责任书落实。

大力督促推进落实国家减排责任书项目。利用综合手段积极推进北仑电厂5台机组脱硝工程,截至11月,国电北仑第三发电、台塑热电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三家企业8台机组均已完成脱硝设施改造,国电北仑第一发电1#机组低氮燃烧器和scr脱硝改造也即将投入运行,届时全区燃煤机组中配备脱硝设施的机组占比将达到60%以上;在确保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北仑电厂7台机组的烟气脱硫旁路取消工程排定计划,目前已取消4台,根据上半年环保部核定,机组综合脱硫效率均达到90%以上,实际脱硫效率高于95%;进一步规范启停报告及减排考核制度落实,加大对宁钢烧结机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超过4000吨。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计划投入3个多亿资金进行废水、废气和固废方面的提升整治,其中2.5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焚烧炉计划于年底前投运、自备锅炉的脱硫脱硝工程正在按进度实施过程中。

(二)加强监督检查,做好监管减排和结构减排推动工作。

为进一步深挖结构减排潜力,结合印染行业整治,积极推动协调维科精华敦煌针织、兴洋浙东毛毯等重点污染企业于7月15日前完成关停。进一步规范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脱硫旁路启停报告及监管工作制度,上半年烧结机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2500吨。台塑热电1#机组scr脱硝工程已于4月20日通过168小时试运,全部三台机组脱硝效率不低于70%。

(三)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一是启动初始排污权交易。严格准入,从项目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正式启动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超过1吨、氨氮排放量超过0.1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2吨以及重污染行业项目全部通过交易取得初始排污权指标;前三季度,符合交易政策的4个项目全部实行“先购总量后获批复”,全区执收的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达1700余万元。

二是核发排污许可证。全面启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今年计划将全区105家申领a类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发放完毕,明年1月1日起正式执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并启动排污许可证执法工作。目前,全区电镀行业20余家企业已核定完毕,并进入公示阶段;全区印染行业已基本核定完毕。

(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审核不断提升产业层次,2013年,我区下达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有16家,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有35家,通过验收的有9家,截止到目前,我区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有162家,为节能减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初步核算,预计我区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削减率分别为1.2%、2.0%、14%和4.3%。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三

二***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粮油生产全面丰收

(二)林业生产稳步推进

(三)渔业生产稳中有升

(四)蔬菜生产形势喜人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通过近几年来的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着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三)加强病虫测报,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1.测报工作逐步规范。我局测报是全省先进单位,承担省安排系统测报对象11个,并对30余种病虫草害进行普查,同时在插花、枣庄、老庙、口孜等乡镇聘请兼职测报员6人,设立6个测报基点,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8期,向省植保总站,报送病虫发生动态周报表48期次,病虫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

2.农作物病虫防治成效明显。全年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344.8万亩次,防治293.4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55606.8吨,棉花37.43吨,油料388.2吨。

(四)加强“双生”市场清理整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加强局属企业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局属的两个农场、两个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多,职工生活困难,不安定因素多。针对以上情况,我局一是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二是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困难职工摸底造册登记,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张榜公示,全局共有40多位困难职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2.做好局直机关内部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学习两个条例、进行警示教育、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题教育,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章立制,狠抓落实。我局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保证全局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

在肯定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工作中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在明年工作中着力改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档次不高,效益不明显。

2、颍东农业闪光点、亮点不多,缺乏特色,示范点建设力度不够,多处于分散种植,没有规模优势。

3、无公害农业步伐已落后其他县市区,需迎头赶上。

4、农业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乏,推广手段落后,制约工作开展和农业经济发展。

5、受机构改革的影响,个别同志工作存在浅尝则止、疲于应付的局面,缺乏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的思想。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四

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政府号召,科技支撑,法律保障,从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产品质量等环节入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控,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为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断营造人人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一是重大节日期间在农贸市场、超市共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咨询活动5场次,现场解答群众疑难问题,并发放宣传图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等资料3000余份;二是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知识培训,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训5场次,突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等知识,指导示范户规范填写田间生产记录,建立了质量安全信誉档案;三是在我县蔬菜主要种植基地开展培训活动5场次,以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今年来,共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15场次,培训人数共计2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图册、宣传资料5000多份,现场咨询人数500余人。四是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学习,注重实践应用。年初,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一年来累计参加学习12场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无公害检查员、内检员培训会4次,委派检测人员到市农检中心进行专业技能培训3次。

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制定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以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强化整治措施,突出整治重点,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分工,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验监测和执法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了,确保了我县今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3次,共检查农资经营户95家。在主要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我局先后组织相关单位,在种植的重点区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3次,了解掌握我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加快基地建设,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今年,我局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支持农产品企业按照市场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培育名牌产品,采取现场指导、认证前培训等办法,使三品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超额完成了市农委下达的目标任务。截止目前,我县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达42个,认定面积18.09万亩,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已达53个,绿色食品5个。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稞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设施蔬菜名优品牌企业”及“稞青”牌蔬菜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和“陕西省名牌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充分的准备,我县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悠久的胡萝卜产品,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专家组现场评审会评审和公示。

今年我县共建设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涉及6个乡镇。其中,鹿苑镇检测站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相关程序已落实到位,已正常运行。其余5个检测站,目前办公场所、相关制度、工作人员等已全面落实到位,只等项目设备发放,即可正常运行。同时,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已下达,我局及时成立了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12更多。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五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林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凭良心、党性做事”的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创新思路、精心组织,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层次提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全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上半年的回顾

围绕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规模得到扩大,促进了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上半年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特点为:

(一)夏熟大面积丰收。今年,经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雪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灾情,狠抓应对抗灾措施落实,夏熟取得了灾年丰收的可喜局面。全市26万亩小麦(去年23.2万亩),平均单产323.3公斤,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9.3公斤,全市7.6万亩油菜(去年9.8万亩),平均单产168公斤,比去年增7公斤。

(二)高效农业大步发展。上半年完成省下达我市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其中新增水产3000亩、果品4769亩、瓜类1万多亩、蔬菜500亩。其中葡萄新增3695亩、梨300亩、桃348亩、其它426亩。全市果品面积首次突破万亩,达到1.25万亩,其中葡萄7680亩、桃1439亩、梨900亩、小杂果等2480亩。茶叶生产稳中有升。蔬菜生产战胜雪灾造成设施损坏、春种推迟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大棚设施蔬菜影响严重,由于科学指导,干群努力,实现了灾年不减产。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次,其中设施大棚蔬菜2.5万亩,蔬菜总产量51万吨,总产值4.5亿元,比去年增加7.1%。

(三)特种养殖大幅上升。抓住阳澄湖拆围机遇,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今年全市放养蟹种32.46万公斤,比去年增长62.3%,放养面积8.72万亩。青虾套养面积5.02万亩,比去年增93.08%。“四大家鱼”生产呈现转机,放养鱼种737.2万公斤,比去年增长18.9%,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7.8万亩。上半年生猪存栏16.92万头,比去年增加13.1%。

(四)农业效益较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虽然遭受特大雪灾,由于抗灾措施有力,救灾政策及时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恢复生产、夺取丰收的积极性,使全市农业在大灾情况下,增效7143多万元,其中小麦增收1180多万元,油菜增收1030万元,蔬菜消化农资涨价后增收xx多万元,水产增收2500多万元(鱼增收1200多万元、虾增收800多万元、蟹虾苗种增收500万元),全市畜牧增收433多万元(生猪增收205万元、苗猪增收150万元、家禽增收78万元)。

上半年,围绕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抓了七个方面:

一、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

以物质装备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新农机推广应用有了新进展。制定和落实各项鼓励政策及指导意见,推动农机化发展。今年财政补贴农机具购置总投入1731.6万元,同比增44.3%。其中财政补贴占59%,农民自筹占41%。全市新增各类高性能插秧机311台,比去年同期增40.4%,还新增大中型拖拉机95台,高效植保机158台,增氧机、投饵机151台。今年夏种期间,全市投入插秧机近1000台,完成机插面积12.75万亩,增幅达47.9%。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市十个镇和80%的水稻种植村。夏收期间,投入联合收割机1063台,其中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达到622台,加快了夏收进度。今年我市被列为江苏省农机更新试点县之一。在政策引导下,上半年更新旧拖拉机近70台。

(二)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成效。在继续推进四个苏州市级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上半年新增百亩以上果品基地5个、蔬菜基地1个、畜牧养殖基地1个、水产基地1个。新增设施栽培面积1万亩。上半年全市基地、设施、果品、沟渠路等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

(三)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有了新发展。以改造中低产田项目为载体,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半年完成了辛庄朱家桥和尚湖常兴两个规模化优质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并通过了苏州市级验收。今年被省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了古里镇优质水稻基地和支塘镇高效果品基地2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2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二、组织化程度得到增强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良好。全市44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资产总额45.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9.7%,经营销售收入超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3.4%,利税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2.5%。今年推荐江苏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佳峰食品有限公司申报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推荐常熟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申报了苏州市级龙头企业。

2、专业化生产得到发展。今年成立了由规模葡萄种植企业近四十家参加的葡萄协会,成立了由60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参加的水产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了由45户养殖户参加的秋萍蟹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3、“三资”农业经受了宏观环境的考验。由于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农业利用“三资”和农产品出口放缓。上半年完成农业利用“三资”3.2亿元,其中完成利用注册外资1773.6万美元,内资12636万元,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424.8万美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三、科技兴农得到增强

1、大力培育水稻新品种。围绕优质、高产、多抗和熟期适宜的育种目标,继续加大选育力度。高产优质育种取得了重大进展,继常优1号、2号、3号通过国家审定后,常优4号今年五月份通过国家审定,常农粳5号通过省审定,有5个品系(组合)参加国家和省区试。

2、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今年我市同时实施了蔬菜、农机、生猪三个省级科技入户工程,其中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是首次争取到省级项目。全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市所有农业产业中全面实施。全市科技示范户数3393户,比去年增886户,主推了36项新品种、新技术。还申报了省级科技项目11项、省级农业三项更新工程项目6项、省级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1项,申报了苏州科技项目10项,长江名特优水产品鳡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了新进展。

3、大力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扎实开展了以“农民培训工程”为主题的“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致福工程”(电脑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27期,培训人员7350人,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297人次,农民电脑培训班4期,培训90人。与电台联办“农林专家进直播室”栏目24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5期,发放技术资料1万多份,明白纸20多万份。编写《现代农民知识手册》、《常熟特色高效农业》两本培训资料。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增强

1、抓好农业“三品”认证。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16个,有机食品4个。制定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程26个,其中5个生产技术规程申报省、苏州市地方标准。已申报苏州市名牌农产品12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6个。全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28个、绿色食品109个、有机食品22个,苏州市名牌农产品36个,省名牌农产品9个。“剑门牌”、“虞山牌”绿茶,“海明牌”超市蔬菜,“常农牌”、“白禾牌”大米等一大批名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搞好农业环境监测。加强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对粮、蔬、果产地土壤进行检测,对种植业、水产业产地水质进行定期抽检,对农业投入品检测,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性。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部、省、苏州市及常熟市食安委先后9次抽检各类农产品87只,合格率100%。

五、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增强

1、绿化造林进展快。围绕“绿色常熟”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湿地林营造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林果增效工程、村庄绿化示范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林业七大工程,村庄绿化142个村庄通过验收。新增绿化面积18000多亩,其中绿色通道2767亩,绿色基地5472亩,绿色家园9761亩,完成了苏州市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1.7万亩)。

2、生态技术推广力度大。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夏熟小麦施用配方肥面积21.67万亩,每亩节约氮肥1.5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每亩比常规施肥增产26公斤,全市小麦增产5634.2多吨,增收845.2万元。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3100吨。

3、污染源普查效果好。污染源普查,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压力大。我局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体要求,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具体抓。及时制订了普查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工作,把污染源普查宣传资料、画册等及时发放或张贴各镇;组织业务培训,先后举办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技术业务培训8次,人数400人次,入户督查20多次。做好普查资料的汇总,共收回各类普查表格13790份。目前,污染源普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达到预期目标,并顺利通过国家级抽样核查。还选择了高中低三种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户各1户作为省级农村生活污染源监测点,上半年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采样2次,送上级主管部门检测。

六、依法治农得到增强

1、开展农业专项整治。上半年开展农资执法检查35次,出动执法人员112人次,查获高毒农药100公斤,冒假农药800袋,劣质肥料132.08吨等,调查各类农资案件8起,立案7起。依法开展了100吨伪劣肥料立案调查,并妥善消除不良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水稻种子质量管理,拒绝调入1万公斤不合格的武粳15号种子,转商处理0.46万公斤杂粳种子,确保了水稻用种安全。

2、加强动植物检疫。积极开展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春防工作,防疫密度100%。上半年产地检疫生猪9.2万头,屠宰检疫生猪20.3万头,检出病猪40头,全部作无害化处理。开展“瘦肉精”尿样残留检测,抽检419户2759份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办理检疫证5126份,运输证5038份,清理疫木1863份,把好了检疫关。

3、强化农业安全监管。上半年出动渔政检查1020人次,查处渔业违规33起。我市长江春禁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查处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8起,为渔民挽回损失30.5万元,昆承湖及南湖死鱼损失赔付正在落实之中,维护了渔民利益。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活动6次,培训80多人,检验渔船215艘。年检大中型拖拉机827台,联合收割机234台,道路运输拖拉机394台,组织农机人员安全学习1600人次。

七、服务效能得到增强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打造“农林人”良好形象,更好地发挥农林部门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今年以来,局党委从抓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作风入手,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在全系统继续开展了争创“六型”机关和“三个一流”为主题的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了以“凭良心、党性做事”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勤奋学习之风、开拓创新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廉洁从政之风在全系统已基本形成,服务质量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今年特大暴雪灾害面前,我局急农民所急,当暴雪天气刚出现,就召开农服中心主任会议,对抗灾工作及早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多次下发了突击抗灾救灾的紧急通知和技术意见。局领导多次带领有关人员分头冒雪到田头察看灾情,深入一线,慰问受灾户。在春节长假期间,局有关领导和有关站所2次深入田头,察看灾情变化,为制定灾后自救、恢复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在雪灾中市民菜篮子受到影响,我局想市民所想,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突击组织蔬菜上市保供应。仅用了半天时间就与董浜镇政府商定了组织蔬菜直供事宜。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分别在体育馆、报慈北路、红旗桥旁、泰安街快速落实了四个市政府抗灾蔬菜直供点,从局系统组织100多名同志从上午7点供应到下午5点,中间每天还要搬卸蔬菜一直供应到小年夜,供应平价蔬菜10万多斤,既平抑了市场菜价,受到市民欢迎,又减轻了农民损失,保护了农民利益,“农林人”在全市社会各界中的声誉逐步得到提高。

上半年农业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必须看到仍然存在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1、“三资”农业发展减速。今年用地指标趋紧,生产资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贷款难,美元汇率下降和农产品进口国人为设置绿色壁垒,造成今年“三资”农业发展减速。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偏小,对本地农业带动能力不

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3、农业规模经营推进缓慢。我市农业生产小而散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业规模经营推进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对策,积极应对,努力化解,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服务指导的进一步加强,夏粮生产经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冰雪灾害的严峻考验,仍实现了丰产丰收,农机获得了大发展,绿化取得了大进展,林果得到了大拓展。下半年,全市的农林工作,将以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为立足点,努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将重点围绕“五大建设”,搞好“四个规划”,完善提高“三大体系”,促进常熟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突出“五大建设”

一、突出“科技”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是高效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突出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放大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在继续抓好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同时,下半年,一是重点抓好1个国家、4个省水稻区试品种。二是规划建设好600亩“苏州市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确保11月份动工建设。三是抓好常优系列水稻新品种推广工作,重点在湖北、安徽两地新增水稻制种点100亩,同时突出“07-1”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力争在两年内通过国家审定。组织好省、市各项农业科技项目和省农业“三项工程”的实施,加快成果引进与转化,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二、突出“基地”农业建设。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平台,是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基地连片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要提高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努力建设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耕作机械化、产出高效化、环境优美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下半年,重点抓好坞丘4万亩基地建设、大义生猪养殖区、董浜杨塘村蔬菜基地的建设。同时,要抓紧古里、支塘农业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三、突出“品牌”农业建设。坚持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发展品牌型农业。农业“品牌”是农业经济的一种集成组装,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附加值,是竞争力。要把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载体,通过品牌战略实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和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操作规程来组织农产品生产。在现有259只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下半年力争再有20只农产品成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力争有10只农产品成为省、苏州市名牌农产品。精心组织好八月份举办的“常熟提子展销会”,做大做强常熟水果,打响常熟水果品牌。同时加强品牌运作,扩大品牌效应,努力实现“创一个品牌,立一个名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要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管,着力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计划分别在7-8月和11-12月开展2次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对70-80只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四、突出“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是综合利用水、土、热等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农业集约化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需要。下半年一是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高档葡萄避雨栽培。计划新增蔬菜设施栽培200多亩,建设节水灌溉农田3000亩。二是大力发展设施水产业。重点推进标准化鱼池、网箱养殖、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建设,扩大水产、水果冷藏保鲜能力500吨。三是发挥好农机具功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更新农业机械100台,进一步优化农业装备结构。

五、突出“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高质量完成好今年绿化任务。加强对38个尚未达标村庄绿化“补绿”、“增绿”工作,组织今年新拓经济林面积核查,完成耿泾塘绿色水廊建设任务,确保全年绿化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组织好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农业生活污染源监测,开展好耕地质量监测,重点抓好四个省级监测点建设,抓好农业环境抽检,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作用。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治理,治污率达到85%以上。四是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开展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高效机动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冬绿肥种植面积。

“四大规划”

1、水稻产业化发展规划

用。一个水稻区域内的河水经过水稻一个生长季节的净化,水质至少可以提高一个级别,再是水稻是一个功能巨大的天然降温“空调”,一亩水稻的降温作用相当于125台5匹空调。除此,水稻叶片能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又是天然“吸尘器”。常熟被誉为“鱼米之乡”,常熟之名来自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年年丰收,因此,水稻还有着承载和延续常熟悠久文化的独特功能。有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目前水稻占据全市农业种养面积的近60%,资源最为丰富,同时,水稻栽培农艺与农机可以完好结合,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解决历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实现水稻种植基本现代化指日可待。有利规避市场风险。“民以食为天”,以水稻为全市现代农业突破口,以水稻产业化为全市现代农业抓手,米业产业可以规避市场风险。(1)定位。按苏州下达27万亩,与“两大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2009年支塘、古里、辛庄、尚湖、虞山镇、海虞、梅李每镇1万亩基本连片的规模经营,在镇域版图上标出。(2)方法。大户、村集体生产、经营。(3)措施。领导重视,建议土地流转,给予市镇两级补助。

2、高效农业发展规划

全市规划明年2万亩,重点在水产、水果等,区域在海虞、碧溪、梅李、董浜、支塘、辛庄、虞山镇。

3、2009年绿化规划

各镇对村庄绿化、河道绿化、林果、道路绿化规划要在8月中旬结束。二是全市行道树单排都要增一排,挖掘绿化覆盖率潜力。三是绿办要与园林、交通、建设局、二个旅游区沟通,让部门及早在8月中旬将明年绿化规划敲定,以利形成全市2009年绿化规划。

4、养殖污染治理规划

(1)继续控制稳定全市畜禽养殖规模;(2)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养殖小区;(3)粪便治理。

“三大体系”

森林管护体系。随着我市绿化面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不仅要植绿,更要护绿,尤其是增强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力争连续21年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动物防疫检疫体系。重点推进集中屠宰,加强生猪检疫,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要突出防疫保安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和疫情应急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在实施常年免疫基础上,重点抓好生猪夏季高热病防控和秋冬防疫,确保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把疫情降到最低点。

病虫害防治体系。进一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确保今年秋熟稳产高产。一是加大农业重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加强测报人员培训,建立测报调查规范制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大力推广机动施药机械,发展多元化植保专业防治组织,重大病虫害实施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水平。三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配套技术,减轻农药污染。

1、与财政、农办商量制订好农业产业化政策。

2、与国土商量出台农机管理用房用地政策。

3、落实兑现绿化与环境整治政策。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六

区行政审批局:

xxxx年以来,农林局行政审批科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农林局以及区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规范办理程序,简化办理手续,增加透明度,提高办事水平和办事效率。截止xx月xx日止,共办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许可事项xxx件,(含原林业xxx件),在承诺期内按时办结率达 xxx%,共接待各种咨询近xxx多人次,办事群众评议满意率达到 xxx%。全年已完成政务中心下达的政务信息xx条(全年任务数xx条),其中被区政务中心采用x条,市政务中心采用x条。

现将xxxx年来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科室人员始终自觉维护农林局的良好形象,严格遵守政务中心和局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遵守办事程序,实现了无差错、无超时、无违纪的工作目标。工作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坚决杜绝使用伤害感情,激化矛盾,损害形象的语言;坚持上下班签到,不擅离职守;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窗口工作人员从未因工作量大、身体不好而出现过脱岗、迟到、早退现象。

xxxx年我科室对已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中设置的前置条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规范。对行政许可事项中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作为设定依据的,以及取消后不影响实际管理效果的前置条件一律取消;对阻碍审批提速的前置条件提出了简化、合并等优化意见。最后在运行的xx个行政许可事项的xx个前置条件中,清理出拟保留xx条前置条件,拟取消xx条,拟调整x条(由当事人自行提供)。经过清理,对行政许可事项的操作流程进行了再优化,减少了审批事项,缩短了承诺时限。二是按照“五星级市民便民服务”的总体目标要求,对本单位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服务事项,开展了标准研制工作,用时x个月,最后形成了农林局政务服务标准合集并装订成册(两本),从而使农林业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对每一项涉农的优惠政策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政策依据、资助标准、办理流程、时限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共梳理出有效的相关政策兑现文件(市级和区级)各x件,编写出xx项政策兑现事项的办事指南,进一步方便了群众享受到政府优质、便捷、高效的优惠服务。四是完成了编制公共服务事项(共xx项)办事指南的工作,为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打下了基础。五是全面清理规范了我局存在的各类证明材料。按照文件精神,对在实施审批过程或者公共服务机构要求相对人提供的各类证明事项中进行清理,共清理出xx条要求公民(法人)提供的各类证明材料,在更深层面解决了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

(一)严格按程序和时限继续对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受理、审核、发证、备案等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政策学习,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最新产业政策方向,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能力。

(三)继续发扬好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不违反原则情况下,简化审批程序,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办好事,扎实认真开展好农林业行政许可审批工作,为我区的农林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七

(一)夏粮喜获丰收。我县小麦播种面积21.1602万亩,平均亩产399公斤,总产8.4533万吨,完成了全年19.8万吨目标任务的42.9%。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今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增速为15%。二季度,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77元,同比增长12.8%。

(三)农业增加值有效增长。今年我县农业增加值目标增速为6.2%,二季度农业增加值完成5.97亿元,同比增长4.3%。

(四)扶贫开发工作稳步实施。截至6月底,全县共实现脱贫526人,完成全年1000人脱贫任务的52.6%,开展技能培训20场次3000余人。积极推进“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全县52户无房或住土坯房的贫困户中,已有31户通过自行建房或享受建住局、民政局、残联补助政策改善了住房条件,21户已列入建住局的危房改造普查公示名单中;44户贫困户已经享受到五保户补贴,其中4户接受集中供养,其余40人由于不愿意接受统一管理,没有进行集中供养,由各镇街(管委会)民政办协调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超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已将因学致贫户相关学生全部纳入县19年无忧教育工程。至此,全县五保户、无房户、残疾智障户及缺技术、因病、因学、缺劳动力致贫等七大类贫困户分类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绿化造林成绩斐然。完成了去年8个“三化一片林”行政村绿化苗木的补植任务,共补植红叶李、百日红等苗木花卉3000余株;完成了药惠管委会银王村、麦张村、江流村3个20xx年“三化一片林”建设行政村的绿化任务,共造林320余亩,栽植大叶女贞、红叶李、月季、柳树等绿化苗木2万余株。3月12日下午,在崇皇街办旅游专线开展了县20xx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体县级领导及县级各部门、青年志愿者、中小学生共3000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国槐、雪松、樱花、火炬树、小叶女贞等绿化苗木17000余株。同时,全县各镇街、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也广泛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春季共完成绿化造林900亩。

(六)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积极推进。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为切入点,充实加强森林防火队伍,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投入32万元购置了森林防火器材,为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使全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巩固了林改成果。

(七)灰堆坡高效农业展示区高效模式探索初显成效。灰堆坡高效农业展示区的28栋日光温室,由8个局属单位用于开展轮作、间作、林下复合栽植等高效模式探索工作。截止目前,第一个生产周期的第一茬作物已基本销售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高单棚产值达3.4万元。

(八)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建设进展顺利。育苗温室、蔬菜博览园主体工程已经结束;蔬菜博览园内部工程全部完成进入正常运行阶段,两个月来接待参观人数60余批,人数1000多人;农耕文化展示中心工程已经开工,基础工程已经基本结束,工程所需钢构件基本准备就绪,目前正在焊接,预计8月底主体工程即可完成。

(九)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春季以来,共发展中棚西瓜4391亩、地膜洋芋1150亩、地膜洋葱906亩、中小拱棚芹菜4820亩。截至年底,我县各类设施蔬菜面积已达9万余亩。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进展顺利。全县6个涉农镇街(管委会)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设备落实到位,工作制度上墙。近期,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农产品监管站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监管站的职责和义务、主要工作内容等。先后举办了2次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并进行考核,所有人员均通过了考核。

(十一)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顺利实施。上半年已建成沼气池400余口,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3个,在灰堆坡高效农业展示区建设循环农业沼气应用示范工程2个。

(十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上半年,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个,并按照“大社做强、小社做精”的思路,积极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省级百强社、市级示范社。

(十三)农产品基地和标准化建设顺利进行。上半年已审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申报基地和产品的单位,先后已经接受了市农检中心的2次例行检查,检查结果正常。已建成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基地1个。

(十四)加大固投资产投资力度。今年县上下达我局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多达6.5亿元,截至目前,已上报完成3.2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0.5%。

(十五)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来共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任务499.975万元,完成全年500万元任务的99.9%,补贴各类农机具1201台,受益农户268户。

(十六)大力推进治污减霾工作。积极开展“三夏”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顺利实现了“零”火点目标,防止了焚烧秸秆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加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燃料结构,鼓励广大群众使用清洁能源,为保卫蓝天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七)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上半年,我县共申报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16个,争取省级财政资金970万元。

上半年,虽然我局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农业园区无论是面积还是产业基础,与省、市出台的《园区建设管理办法》要求的标准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园区尚处于示范阶段,与实质性的产业发展阶段还有一定差距;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是通过高科技投入来实现增长方式由依靠资源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从我县的发展情况来看,资金短缺问题仍然是困扰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下半年,我们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宗旨,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继续抓好粮食蔬菜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高产创建工作力度,为秋粮稳产高产奠定基础。通过建立健全蔬菜名、优、新、特种苗的试验、示范、推广机制,引导农户应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二是加快高效模式探索步伐。完善后续配套基础设施,引进新品种、集成新技术,积极谋划下一茬以及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种植品种、结构和较高效益的种植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一个生产周期亩产值10万元的目标。

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建设进度。全力做好育苗温室、蔬菜博览园、农耕文化展示中心后续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设施,确保该项目早日建成投用。

四是进一步做好“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继续做好无房户或者住土坯房户、五保户、残疾智障、缺技术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缺劳动力致贫的帮扶工作,使接近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一举脱贫,最终实现“一年大跨越、两年全脱贫、三年常态化”。

五是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6个涉农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仪器“双到位”、制度上墙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和仪器使用技术的集中培训。继续开展高毒农药专项治理大排查工作,规范农药经营市场,从源头上杜绝违禁药品的投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大社做强、小社做精”的思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壮大合作社实力,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带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七是做好农产品营销工作。强化“县农产品营销服务中心”职能,充实壮大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在积极推进农超、农校、农社、农企对接的同时,适时召开农产品宣传及产销衔接会,促进农产品销售,解决“卖难”、“买贵”问题。

八是积极筹备第20届杨凌农高会。认真做好农高会筹展参展工作,组织农业技术及农产品宣传展示,包装准备好农高会招商引资项目和签约项目,广泛宣传我县优势农产品,引导涉农企业积极申报农高会农业科技产品“后稷奖”项目。

农林局工作总结篇十八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狠抓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县农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为实现全年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县农业局重点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20xx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和《20xx年xx县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同时,积极发动农民,加大宣传、培训和督导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突出抓好分类指导,强化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了“一喷三防”全覆盖。全县共种植小麦65.8万亩,平均亩产527.9公斤,总产达到347万吨,同比增长1.8%,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预计全县玉米播种面积65万亩。

(二)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通过组织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农村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广播电视讲座5期;印发宣传材料、明白纸1万余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7000余人次,大大的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三)农业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倡导诚信生产、经营行为。借助“诚信xxx”建设,印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与农资生产、经营业户签订了《诚信生产经营责任状》,农资生产、经营业户书面写出《农资生产经营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农资生产、经营业户诚信生产、诚信经营,产品货真价实。二是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三是强化执法监管。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资生产、经营单位320余个次,整顿规范农资门店20个次,化肥产品15个,有力震慑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乱砍滥伐林木、无证经营加工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了我县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

(四)春季造林成果丰硕。今春全县计划造林总面积11000亩,截至目前,完成植树62万株,占工作总任务量的100%,已全部完成种植任务。重点抓了三项工作重点工程:一是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该工程在我县境内总长56、2公里,涉及大曹镇、保店镇、刘营伍乡、相衙镇、张大庄镇、长官镇、时集镇七个乡镇。今春需新造林7600亩,其中基干林带6896亩,纵深防护林带1300亩。目前,已完成7600亩,植树42.6万株。二是路网、水网建设工程。津城办、柴胡店镇、大柳镇等乡镇在省道、主干线公路、宁南河、宁北河、主要河流、干沟处各种植2400亩片林。目前,已完成2400亩,植树14万株。三是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在长官镇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目前,已完成1000亩。

(五)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1、加快良种繁育产业发展。一是加快良种科研平台建设。实施鑫星黄淮海北部地区“玉米小麦综合实验站”项目、良星院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种业育种水平。二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县1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喜获丰收,市场前景良好,同时与高产创建、小农水、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的结合,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提高良种繁育质量,促进繁种农户增产增收,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赢。

2、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晋档升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快“企业+基地+农户”的结合。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5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预计20xx年上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6、95亿元,占全年计划销售收入目标的57.6 %。

3、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截止目前,今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9万亩,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积50万平方米,新增“三品认证”蔬菜品种1个,新建标准化蔬菜园区2处,完成市里分配的全年蔬菜发展任务60%。

4、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在大柳镇、杜集镇、柴胡店镇等乡镇20xx年新种植苗木花卉3000多亩。

(六)农村扶贫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

1、做好建档立卡数据更新工作。在去年建档立卡系统录入的.基础上,做好数据更新工作。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实施17个村财政扶贫开发项目,每村扶持资金30万元,共落实扶贫资金510万元,培植致富产业,有力加快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完善监管网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监管责任制;村和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明确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员,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抓不懈。二是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工作。积极为有条件的农业园区、企业申报“三品”认证,全县已有34个品种取得了“三品”认证,大大提升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1、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共涉及675个村,截止目前,已有672个村开展工作,占99.5%,10月前全面完成。

2、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截止20xx年3月底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了23.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3、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促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在20xx年换届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今年3-4月份,我对各乡镇(街道)所辖村20xx年的农村财务进行了年度审计,县级共审计了85个村,乡镇自行审计了其余三分之一的村财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并以书面形式进行了反馈,同时督促各乡镇(街道)抓好整改,确保全县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

4、做好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申报及监督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鲁财农改[20xx]2号)要求,指导各乡镇村按规定程序申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建立了“一事一议”项目数据库。截止现在,我县20xx年共有31个村申报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请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财政奖补资金1500万元,市级级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

5、规范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一是清理空壳合作社。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县784个注册农民合作社进行了逐一清理,共清理出空壳合作社354个,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的管理;二是评选表彰县级示范社。在清理规范合作社的同时,我们积极发现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合作社,评选并表彰了30家20xx年度农民合作社示范单位。

(一)加强田间管理,全力夺取粮食丰收。积极组织开展“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开展技术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赶科技大集,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培训指导,切实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十三连丰”。

(二)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县小麦良繁基地建设统筹规划,集中成片发展,争取良繁面积新增2万亩,达到14万亩。规范合同管理,以高出商品小麦市场价10-30%的价格进行回收,配套技术服务,促进繁种农户增产增收,进一步加快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建设。

(三)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农资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建立健全和品种授权经营、品种退出禁售及假冒伪劣种子的监督管理。以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为基本手段,进一步规范全县种子生产秩序,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二是以规范农药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以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和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为重点,以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用药安全为目标,全面推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体系,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提升水平,逐步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协作、运行高效的农药监管新格局。三是严格做好种子的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四是加强林业执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偷拉盗运木材、无证经营加工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好绿化成果。

(四)抓好高产创建项目。在全县规划建设方田30万亩,在玉米高产万亩示范方的建设方面,我们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集成应用各项高产农业技术,认真实施好高产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秋粮丰收。

(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社会普遍性,我们要全面加强宣传力度,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积极发动全民参入、齐抓共管、力求实效,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实施好财政扶贫开发项目。严格落实公示公告和招标采购制度,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尽快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二是配合省选派“第一书记”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全县共12个省选派“第一书记”帮包村,连扶两年,每年扶持30万元,统筹规划,立足发展致富产业,加快脱贫致富。三是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依托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县乡扶持、社会帮扶、行业扶贫等方式,使0.67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七)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各乡镇(街道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所有涉农村庄全部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完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未开展工作的179个村在3月底前全部开展工作;二是督促已经开展工作的村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各环节的工作;三是抓紧制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资料装订整理工作规范,采购相应设备,指导乡镇尽快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四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打印发放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工作,拓宽农民筹资渠道。

(八)加快设施蔬菜发展。一是抓好蔬菜示范园区建设。新建扩建高标准果菜示范园区2处。二是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快众兴菌业二期工程,预计9月份全部建成并投产,绿泰公司二期预计8月份可投入使用,星火菌业新建出菇房一栋。三是加强食用菌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加快培育玉米芯、木屑、麦麸等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食用菌原料供应基地。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食用菌深加工及有机肥生产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将菌渣加工制成有机肥还田,延伸增粗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叫响“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名号。五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蔬菜。抓住秋季换季的有利时机,加强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

(九)抓好冬季植树造林。提前搞好谋划,早行动、早安排,确保冬季植树造林0.9万亩,全面完成2万亩的造林任务。

(十)稳步推进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晋档升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快“企业+基地+农户”的结合,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5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5亿元。二是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积极与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推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培植骨干龙头企业进档升级,提高管理水平,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产业项目、政策性贷款和贴息资金等扶持资金,着力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搞好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提高企业的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加快企业产业化进程。四是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现有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扶持建立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的有机结合,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保护自己商标权和知识产权,加大对品牌的整合和宣传力度,提高优势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367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