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加深理解。如何有效地应对压力和焦虑,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一
1.1基本状况北京xxx有限公司创办于1991年,以生产经营油漆涂料产品为主,属民营企业,目前在册职工有53人,工厂位于xxx中路北侧,距离高速公路0.5公里,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生产潜力为6000吨/年,拥有1套生产装置,间歇式生产方式,仓储潜力为2000平方米。
1.2主要产品有醇酸清漆和色漆、硝基清漆和色漆、聚氨酯清漆和色漆。
1.3主要原材料有200#、150#、丁醇、丁酯、乙酯、等原料,为中高闪点易燃易爆液体物料等。原料透过供应商送货到岸。
1.4交通、消防状况交通便利,xxx城内有消防支队,厂内有25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厂区有150立方水池,半自动化消防系统,能够满足消防用水。同时,配备有监控系统和火灾预警系统。(回到目录)
2.1、危险化学品
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2、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釆用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3、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4、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2.5、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思考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6、易燃液体
指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内含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回到目录)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要求,北京xxx有限公司储存过程涉及的松香水、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等溶剂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表二所列易燃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如下表。
(略)
计算过程如下:液体原料库储存方式为200升铁通,每桶0.16吨。松香油最超多时不超过15.4吨;乙酸乙酯最大限量时不超过6.48吨;乙酸丁酯最大限量时不超过6.34吨;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最超多时不超过6.3吨。
则:6.3/20+15.4/100+6.48/20+6.34/20=0.315+0.154+0.324+0.317=1.111构成重大危险源。
中间品树脂储罐区7个储罐,总容积28立方米,17.92吨。中间品单个储罐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地库硝化棉液5桶,每桶0.16吨。5x0.16=0.8吨,单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溶剂库桶装多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溶剂库桶装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透过安全标法评价分析,本公司储存条件基本合格;溶剂库桶装储存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但本企业单品种为桶装储存方式,且安全设施、建筑、设备、工艺贴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职责制和事故处理方案及应急预案,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
评价结论:储存条件贴合要求。
评价人员
总经理xxx、各部门主管
3.2具体危险特性
3.2.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3.2.2健康危害:溶剂油蒸汽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如浓度过高,可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
3.2.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3.2.4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其气体与空气可构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3.3对周边的影响。(回到目录)
相邻重点防火单位:xxx虽然公司有严密的安全管理措施,安装有监控施设,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大规模泄漏,有发生火灾和污染环境的可能。厂区东南角低向开挖的防渗防护池,容量约400立方米可防泄漏。故一般状况下可将泄漏事故控制在必须的程度内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大的危害,另四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紧急状况下人员可顺利疏散,故对周边社区一般不会造成大的伤亡事故。(回到目录)
4.1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不同备好相关的灭火器材和设施,现有消防栓系统一套,消防栓17套及配套水带、水枪。
4.2现有灭火器35公斤和8公斤45具,做到每月查一次,发现压力不足及时更换,并做好检查记录;热炼炉位置同时备有砂土,以防万一。同时保证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维护、保管、检查工作由xxx负责。透过人员培训确保每个职工都会使用灭会器材和设施。
4.3遇特热天气时,备有2支水枪供平时喷淋降温和消防使用。
4.4防毒面具30套,有防尘口罩若干。
4.5抢修器材:公司配备有电、气焊、堵漏木及其它维修设施。(回到目录)
5.1组织指挥机构:
5.1.1消防安全负责人:xxx
5.1.2消防安全管理人员:xxx
5.1.3从业人员构成xxx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灭火、人员及物资的救援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水、电、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火场现场设备操作等。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被困人员疏散、警戒、救护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各项检查工作以及协助疏散组检查火场被困人员有无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火场组织人员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残火复燃,为调查火灾原因带给状况等工作。
5.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岗人员担任。
5.2.1任务:根据消防安全职责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5.2.2启动灭火设施进行扑救;
5.2.3通知有关领导前往火场进行组织指挥;
5.2.4通知其他人员带来灭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灾现场请领任务;
5.2.5向着起火点和其他范围发布疏散命令;
5.2.6通知场内值班电工及时切断相关电源;
5.2.7向社会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协助和支援。
5.3厂内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开通手机,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回到目录)
6.1报警装置
6.1.124小时有效报警的固定电话。
6.1.2防爆对讲机(必要时配备)
6.1.3紧急报警电铃
6.2通讯联络流程:
首先发现人高声呼叫示警,报告领导或电话通知门卫联系门卫按动电铃报警,同时电话报告领导。
通讯联络组通知公司有关领导并根据状况报告消防、环保、安监、公安、医疗、当地政府等单位。
办公室负责人电话报告总指挥和通讯联络组。(回到目录)
7.1报警
无论何人何时发现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门卫和车间操作室,门卫和车间操作室立即按动报警电铃,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报警程序报告,由指挥部成员通知各应急救援队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7.2.泄漏处理
7.2.1发生泄漏时,由技检部及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切断火源、泄漏源,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7.2.2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决定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
7.2.3超多泄漏:在消防堤内,如有泄出,引流入防护河床。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7.3.着火处理
7.3.1发生着火时,由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后,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切断泄漏源,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7.3.2小量着火:立即组织消防队采用灭火器灭火,灭火后,确认不再复燃,立即采取小量泄漏处理方法处理。
7.3.3超多着火:立即组织消防队起动消防系统喷淋喷洒超多清水,让其冷却,灭火后,确认不复燃立即采取超多泄漏处理方法处理。
7.3.4现场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罐体发生变色、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务必适时做出准确决定,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回到目录)
8.1当事故可能对企业内、外人员构成威胁时,务必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安全警戒队负责治安和交通指挥,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胁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邻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向上风向疏散到500米外的安全地点。
8.2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疏散组通知各岗位人员迅速撤离,撤离时应对人员进行清点,若有未撤离的人员,应由义务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到现场作搜寻。
8.3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由应急指挥部下达疏散撤离的指令,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撤离。
8.4周边区域单位、居民人员疏散,由公司应急救援疏散组人员通知周边区域各单位、各村庄及公司生活区居民按指示的路线进行疏散。
8.5应急救援人员的撤离,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在发现事故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如危化物将要爆炸等),应由现场指挥部下达紧急撤离命令,撤离到指定的区域,同时要将撤离的报告立刻报告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8.6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8.6.1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8.6.2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8.6.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8.6.4疏散时,被疏散人员严禁驾驶车辆及骑摩托车。(回到目录)
硝化棉液为重大危险源,当此危险源可能对企业周边人员和环境构成威胁时,务必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设定危险区。
危险区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应当及时疏散,所涉及的公路应当通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断路,使其改道行驶,直到指挥部下达撤消危险区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10.1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务必按规定戴好防毒口罩,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作业时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高度警觉,服从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10.2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
10.3为防止事故扩大,应加大喷洒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残液的物质使用量,同时将状况上报县主管部门请求增援,事故扩大后,根据实际状况重新核定危险浓度区,并相应调整疏散人员的范围。
11.1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由公司医疗救护组人员按受伤状况进行分类抢救,现场抢救后,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11.2现场救治方法
11.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超多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11.2.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11.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持续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及心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11.4苯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皱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回到目录)
12.1现场保护
由公司应急救援的义务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负责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制定防护措施带给第一手资料。
12.2现场洗消
事故现场的洗消由技检部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洗消由车间及义务消防人员负责,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用雾状水稀释蒸汽、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防爆泵移至槽车或者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回到目录)
办公室、生产车间安装有固定电话。
13.1应急电源
公司有柴油发电机组一台,能够保证全公司在出现停电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13.2应急照明
车间及各处重点部位都配有应急照明灯,以备在紧急停电时使用。
13.3应急救援器材
13.3.1灭火器材:35公斤的有6具,8公斤的有49具,做到每月查一次,发现压力不足或有丢失的及时更换。
13.3.2防护器材:防毒口罩30套,防尘口罩若干。
13.4保障制度
13.4.1职责制度
公司根据各部门的实情制定有安全职责制。
13.4.2值班制度
公司建立了公司领导、安全值班24小时值班制度。
13.4.3培训制度
公司建立了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转岗人员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
13.4.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了承包和监控。
13.4.5安全检查制度
包括现场检查及消防物资、应急救援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13.4.6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演练演练。
13.4.7外部救援
13.4.8单位互助的方式
透过公司办公室联系城南街道政府进行救援。
13.4.9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昌平消防支队。
13.4.10应急救援信息咨询,可向国家应急救援中心咨询,必要时请求救援抢险。
13.4.11专家信息(暂空)(回到目录)
14.1危化品出现渗漏、滴漏,启动义务消防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14.2危化品出现较大渗漏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14.3危化品容器开裂燃烧,厂区以外有可能受到危害时,在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启动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回到目录)
15.1发生的泄漏、着火得到控制后,在透过倒槽、稀释、吸收、回收后,全部将危化溶剂处理完毕,且用不燃性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周边地区大气中油气浓度小于0.2%时,由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15.2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由指挥部通知各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由应急疏散队负责通知周边村庄及公司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能够回到居住区和回到岗位。
为便于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和人员的疏散撤离,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和公司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教育。
16.1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公司的应急救援人员应选取身体状况良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便于通讯联系,以及具有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潜力和水平,由各应急救援专业队负责人每年对其队员进行不低于两次的培训。
16.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公司的员工每季度参加由技检部组织应急响应的培训。
16.3周边企业有培训要求时,公司协助周边企业搞好相应的知识宣传教育。(回到目录)
为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每年都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7.1演练准备,演练分为三个层次,即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根据演练的方式和资料,准备演练所需器材,对人员进行演练教育培训,并制定演练的方案和安全措施。
17.2演练范围,公司级应急救援演练的范围为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演练,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参加演练。
17.3演练时间,每年至少演练一至二次,每年的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务必进行一次演练。
17.4演练组织,由公司生产部组织演练,办公室做好记录。(回到目录)
18.1预案编写依据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xx]56号)。
18.2预案指导原则和救援方针
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充分思考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作为岗位人员,救援人员务必做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常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
预案作为应急救援的计划方案,采取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的方针,同时应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持续改善,使之更贴合救援要求。
18.3夜间预案的启用
夜间发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前,临时由公司义务消防队值班人员和生产车间当班人员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和落实抢险救援任务。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后,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理。
18.4若发生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到公司安全时,应同样启动应急预案。
18.5预案打印
18.5.1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18.5.2正文采用仿宋4号字
18.5.3打印装订成文本
18.5.4存盘电子版本一套
18.6预案版本
本预案为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第01版。(回到目录)
1、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xxx
2、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企业安全值班):xxx
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1)消防:119
(2)巡警:110
(3)医疗:120
(4)xxx安监局:
(5)xxx环保局:。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二
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轻柴油储罐、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指挥机构
1、专项指挥部: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
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总指挥:xxx
副总指:xxx
成员:xxx
3、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组长:xxx
成员:xxx
4、物业管理(行政):协助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保卫治安、医疗、消防、物质供应等。
组长:xxx
成员:xxx
5、应急救援专家组织
6、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建。
组长:xxx
成员:xxx
(二)指挥机构职责
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想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三)成员分工
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组织指挥厂区的应急救援。
物业管理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现场医疗事故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现场及有害物资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其它人员: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稳定,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企业和各人。一旦发生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一)化学品制度的管理措施
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炸。
2、有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还具有易燃性、爆炸或中毒等事故。
(二)废水事故排放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厂污水处理站由专门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解决。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人。
2、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3、做好劳动保护具的放置和管理工作。
4、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培训。
1、废水事故排放应急措施:紧急停电时若出现废水系统的供电模块故障,单靠废水调节池的调节容量来缓冲整个厂区产生的废水风险是很大的,利用备用的发电设备应急使用。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物业管理处、环保中心。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等等。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根据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的指令,立即足见现场救援组明确成员及现场组长和副组长,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专家组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到现场,根据污染源总类、数量、性质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和设备等进行安全转移。
(一)现场污染控制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2、及时通报和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员并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二)现场调查与报告
1、污染事故现场勘察和技术调查取证。
2、环境监测:一般要求水污染在4小时内,气污染在2小时内定性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可能的危害。24小时内定量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发出检测报告。并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到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消除。
厂区内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救援抢救的每个人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拍照、纤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要经费充分、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宣传和培训等。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培养一批训练有素、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应及时修改预案。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三
1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有效的'处置相关突发事件做到准备到位应对有序及时高效舆情平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应急组织
2.1应急指挥小组设在总裁办。组长周杰661385
副组长殷永生665179?、王金良663179
成员张雪莲660358?、钟宋元667005?、徐丽萍666303
陈伟英662522、郑海波667757、田俊6658522.2工作职责
统一领导应急工作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对应急队伍和资源进行调动第一时间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和寻求帮助并负责突发侵权事件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2.3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2.3.1协调保障组由王金良任组长陈伟英、钟宋元、徐丽萍为成员。
主要任务与市区工商行政部门、市区科技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保障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渠道的畅通配合组织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行动。同时为应急行动和日常工作提供经费、通信、交通等后勤保障。
2.3.2现场处置组由周杰任组长施跃民、郑海波为组员。
主要任务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掌握、报告情况
对知识产权案件按法定程序直接进行处理。
2.3.3舆情综合组由殷永生任组长张雪莲、施跃民、田俊为组员。
主要任务及时监控、收集相关舆情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动态综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组织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报告。必要时与市区委宣传部舆情监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寻求帮助避免网络舆情事态的恶化。
3应急程序
3.1应急协调
应急单位要以保障现场处理顺畅为原则既保证现场处置人员、物资也要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工作。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协调保障组应及时为现场处置、舆情应急组提供车辆、执法器材、经费等后勤支持。
3.2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要以依法、有效、及时解决纠纷、平息事件为原则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1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处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会同街道及相关管理部门固定证据、控制秩序将事件现场情况按专利、商标、版权分类后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2.2现场处置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如遇现场不能解决的复杂情况应在证据固定后将当事人带离现场避免更大冲突,同时通过应急指挥小组加派处置力量。
3.2.3现场处置完毕后除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外组长应将突发事件
的起因、现场处置情况及善后工作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3舆情应急
舆情应急主要坚持以正面导向、把握主动权、增强案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为
原则注意发挥公司总裁办企划宣传的应对作用。
3.3.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指示舆情综合组应急行动。
3.3.2舆情综合组对舆情进行初步分析后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小组3.3.3应急指挥小组响应舆情布置协调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查处行动。
3.3.4经应急指挥小组同意舆情综合组形成新闻通稿必要时并组织媒体报道3.3.5舆情综合组将舆情应急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应急指挥小组。
4应急的总结工作
应急指挥小组必须对知识产权风险应急事件以及该风险事件处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就风险事件总结应吸取的教训提出今后的防范措施、管理办法和思路等并形成书面材料。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四
为及时处置金融系统突发性支付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证金融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我支行要密切关注可能发生支付风险的诱因:
1、已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及类似“非碘”等公共卫生事件;
2、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各类谣言;
3、媒体对金融改革或其他方面的负面报道;
4、金融系统发生抢劫盗窃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高级管理人员畏罪潜逃;
5、其他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限兑或停兑的;
6、可能引发支付风险的其他信息。
(二)非现场监测及预警
1、要根据非现场监管数据及风险监测台帐,按日、旬、月、季定期测算农村信用社资金状况,重点分析储蓄存款变化情况及原因、备付金变化情况、资产流动性等,从中发现可能发生支付的苗头,及时提醒告诫农村信用社要加以警惕和防范。
2、根据《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相关要求,定期对县辖农村信用社进行排查,确定可能发生支付风险的农村信用社,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严密监控,及时预警,并要求农村信用社尽快落实各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措施。
3、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的信用社,要根据其支付风险状况,立即派人进行现场检查,并拿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三)报告
1、接到联社或信用社风险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上级,风险报告表在当日起逐日报送。
2、可根据风险处置情况,要求农村信用社和各联社增减报告内容和次数。
3、突发性风险报告中要包括以下内容:金融机构基本情况、风险基本情况,原因、时间、涉及信用社或分支机构数、各项存款和储蓄存款的下降情况,已采取的和拟采取的措施、发展趋势分析等。
1、接到联社或信用社的风险报告后,要立即责成县联社实施风险处置和同业救助方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具体化解措施和对策,并监督信用社实施。
2、要立即组成由行长带队、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门监管工作小组,进驻金融机构,直接履行监管职责。
3、要牵头,协调县政府、银监办、联社等有关部门组成风险救助小组,商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等事宜。
4、督促金融机构及时提出动用存款准备金和紧急再贷款的申请,并协调尽快给予答复。
5、在处置风险过程中,要统一宣传口径。遇到新闻媒体采访时,要由处置风险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或指定人员答复。对于举报投诉和反映情况的存款人要热情接待,依法解释,但不得作出“保证还款”等承诺。
6、对引发支付风险或处置风险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五
比赛所设项目是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经常性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参赛项目。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2、沿着参赛运动员的跑进路线,组委会将在每100米处设置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者有问题可以向他们请求帮助。
比赛主办单位为所有参赛者和工作人员投保人身意外险。参赛运动员可在此基础上再行额外购买其他保险。
组委会将对起点、各分段计时点和终点进行录像监控。出现以下违反比赛规定的参赛选手将被取消参赛成绩,两年内不准参加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情节严重的,终身禁赛。
1.虚假年龄报名或报名后由其他人代跑;
3.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报名项目的起跑点起跑;
4.起点活动中不按规定时间出发抢跑;
5.关门时间到后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插入赛道;
6.没有沿规定路线跑完各项目的全程,绕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
7.在终点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
8.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
9.没有按规定携带自己的两块号码布通过终点;
10.私自伪造号码布,多人交替跑;
11.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干扰比赛,聚众闹事。
12.其他违反规则行为规定。
1.进行路滑提示
下雨天,观众走路急,场馆周围的地面也会湿滑,所以昨天在观众服务方面增派志愿者,他们在坡路、拐角等地形复杂的地方进行雨天路滑的提示。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情况,还会铺设防滑设施。同时,场馆的医疗巡视也增加频次。
2.准备充足雨衣
雨天预案是一整套非常细的方案,雨衣的.供应是最基本的。为记者、贵宾、安保人员等提供了充足的雨衣。其中,对于有摄影摄像设备的记者,雨衣的保障更是充足,一般一人一件,使用设备的还要另配一件,这样就保证了记者们顺利完成工作。
组委会为参加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的选手提供传感器计时服务,本次比赛采用8:00一枪出发。途中在5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35公里、40公里和终点设有计时感应带(区),选手在跑进过程中,必须通过所有的地面计时感应带(区),如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或两个传感器在计时点的成绩误差小于0.1秒将取消该运动员的全部比赛成绩。组委会提供一次性感应计时芯片。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六
为加强对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 快速有效的处置相关突发事件 做到准备到位应对有序 及时高效 舆情平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本预案。
2.1 应急指挥小组 设在总裁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 工作职责
统一领导应急工作 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对应急队伍和资源进行调动第一时间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和寻求帮助 并负责突发侵权事件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2.3 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2.3.1 协调保障组 由王金良任组长 陈伟英、钟宋元、徐丽萍为成员。
主要任务 与市区工商行政部门、市区科技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 保障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渠道的畅通 配合组织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行动。同时 为应急行动和日常工作提供经费、通信、交通等后勤保障。
2.3.2 现场处置组 由周杰任组长 施跃民、郑海波为组员。
主要任务 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了解、掌握、报告情况
对知识产权案件按法定程序直接进行处理。
2.3.3 舆情综合组 由殷永生任组长 张雪莲、施跃民、田俊为组员。
主要任务 及时监控、收集相关舆情 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动态 综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 及时组织媒体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报告。必要时与市区委宣传部舆情监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寻求帮助 避免网络舆情事态的恶化。
3.1 应急协调
应急单位要以保障现场处理顺畅为原则 既保证现场处置人员、物资 也要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工作。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 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协调保障组应及时为现场处置、舆情应急组提供车辆、执法器材、经费等后勤支持。
3.2 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要以依法、有效、及时解决纠纷、平息事件为原则 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1 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 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 现场处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会同街道及相关管理部门固定证据、控制秩序 将事件现场情况按专利、商标、版权分类后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2.2 现场处置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 如遇现场不能解决的复杂情况 应在证据固定后 将当事人带离现场 避免更大冲突,同时通过应急指挥小组加派处置力量。
3.2.3 现场处置完毕后 除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外 组长应将突发事件
的起因、现场处置情况及善后工作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3 舆情应急
舆情应急主要坚持以正面导向、把握主动权、增强案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为
原则 注意发挥公司总裁办企划宣传的应对作用。
3.3.1 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 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并指示舆情综合组应急行动。
3.3.2 舆情综合组对舆情进行初步分析后 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小组3.3.3 应急指挥小组响应舆情 布置协调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查处行动。
3.3.4 经应急指挥小组同意 舆情综合组形成新闻通稿 必要时并组织媒体报道3.3.5 舆情综合组将舆情应急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应急指挥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必须对知识产权风险应急事件以及该风险事件处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就风险事件总结应吸取的教训 提出今后的防范措施、管理办法和思路等 并形成书面材料。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七
明确来源地、到店时间/人数/有无儿童或老人/交通工具
1,大堂大门处公示:疫情防控的宣传公示以及当地收治医院的联系方式、酒店区域定时消毒等平面宣传、提示宾客佩戴好口罩。
2,酒店大堂/前台:放置好酒精棉片、电子体温计,每位进店客人先测量体温若体温高于37.2℃等,按照政府部门发布的规定处理。
3,填写宾客来源登记表,进入正常办理流程
因疫情原因餐厅不公开早餐会有专工作人员送到房间
离店前再为客人测量体温并记录、询问并记录客人下一站抵达计划、对客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关心询问,避免客人在店期间有任何不适的状况、询问客人对于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否满意。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八
1.1成本控制不力
控制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然而建筑产品再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建设环节多(包括前期准备、勘察、设计、施工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设备材料采购等)、建设过程长(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开始,直至竣工交用,并且到保修期满,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产品成本形成复杂(在建设过程中,随着设计的变更和各种条件的变化,直至工程竣工结算、业主签证,才能最终确定产品成本)等问题,通常导致产品成本失控。
1.2拖欠施工工程款严重
虽然建筑市场规模扩大,但是往往建设资金有较大缺口。业主拖欠施工工程款和勘察、设计及监理费用问题比较严重。
1.3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监管机构监督不到位,加之施工企业安全措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民营建筑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企业及社会的重大损失。
1.建立集权的财务组织结构
1.1实施会计全员委派制。由于建筑产品地域分布广泛,不便于总部监督,因此在财务组织上更适于采取集权管理的战略,实施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在这一制度下,总会计师由董事会任命,各分子单位的财务经理由总会计师直接委派,财务经理再直接任免各工程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可以依法大胆地抵制企业的不合法行为,进而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1.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事实证明有关企业经营失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企业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因此,整合企业的管理制度非常必要。企业的管理制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如从管理层级看,可分为公司章程、公司治理制度、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公司作业管理制度四个层次;从制度管理范围看,可分为综合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从制度管理功能看,可分为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实施细则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框架应该以管理层级为主,以管理范围和管理功能为辅进行设计。
1.3将财务管理职能独立出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因其管理范围广,管理内容复杂,通常都作为独立的部门以提高财务管理管理效率。通常,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实施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委托审计的规章、制度等;对集团经济活动开展事前、事中审计,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化解风险;融资及管理资金,对集团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与监督,为企业经营决策提出建议;负责集团及各级控股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财务委派人员的业务进行管理等。
2.开展有效的资产管理。
2.1成立内部银行,充分发挥资金蓄水池作用。由于建筑企业的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施工方便,企业会设立很多银行账户,而每个账户中沉淀的资金如果集中起来数量会很惊人。因此,如果成立企业内部银行,将外部银行结算、信贷、代收、代支等职能引入集团内部,则可在企业内部统一调剂、融通资金的运用,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此外,还可将集中起来的闲散资金进行短期无风险投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效益。而且,整合后内部银行,统一结算办法、统一银行账号、统一对外开具发票的整体会计核算,能真实反映各核算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中的往来关系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对分、子公司有效监督、考核、控制。
2.2实行资产有偿使用,明确经济责任。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占用公司大量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但有些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并不计入各项产品的成本,这会导致虚增利润,同时也使公司承担巨大的风险。如果将各独立核算单位使用的房屋、设备都按一定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则既可以促进下属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又能体现谁投资谁获益的利益分配原则,保障集团总公司的应得利益。
3.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自身是建筑预防事故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建筑工作者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其次,要向专业技术化管理转变,逐步放弃过去的经验管理模式,转而更多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以及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的提升。以适应建筑安全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发展趋势。最后,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作者:解玲玲 于洁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九
为确保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安全,按照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30号)和省人社厅《关于转发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冀人社字[2011]106号)要求,结合我县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各科科长为组员的基金风险处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基金管理工作中发生的风险处置工作。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形成科室之间、岗位之间和业务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对医疗保险业务风险点的监控,加强对待遇审核和发放环节的监督,严格按政策办理各项业务,防范医疗保险欺诈行为。
利用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构建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将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作为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监测的关键性指标,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当统筹基金结余预计不足以支付下年度医疗保险待遇时,启动基金预警预案,及时报县政府和市人社局采取相应措施筹集资金,确保为参保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待遇。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
风险防范:
1、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加强鼻内镜技术的培训,夯实基础,不断学习对内镜医师的选拔,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督导制度和规范化的培训制度。重视基础训练,严格按照内镜手术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学习实践。
2、严格管理鼻内镜相关手术器械与设备,并且保证设备、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
要有专人管理,清洗消毒,登记各个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排查器械设备的工作隐患并修理。杜绝一次性手术器械的重复使用现象。
3、严格掌握内镜手术指征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状态,排除手术禁忌证,内镜医师应该在充分评价自身技术水平和所需器械、设备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特殊体质及合并症的患者术前在相关科室会诊基础上,共同讨论手术方式。
4、围手术期与患者的充分沟通
充分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身体状况。
关注的重点,请麻醉医师密切配合,予以控制行降血压减少出血量。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一、气肿
1、皮下气肿 最多见,因腹壁穿刺口过大,术中套管反复 脱出;或者手术时间长、气腹压力过高、co2气体渗漏引起。表 现为局部捻发感。术中发现皮下气肿可钳夹密闭穿刺口,或降 低气腹压力,无需其他特殊处理,术后发现局限性皮下气肿亦 无需特殊处理。皮下气肿多在2天左右吸收。
2、腹膜外气肿 气腹针穿刺未进入腹腔所致。早期发现 可将气腹针拔出重新穿刺,如臵入腹腔镜时发现,可取出腹腔 镜使气体自套管逸出,或于直视下用穿刺套管刺破腹膜无血管 区,使co2渗入腹腔内,但要注意避免损伤腹壁结构。
3、大网膜气肿 穿刺针进入过深刺入大网膜所致,很少 是大量气体,也很少妨碍腹腔镜手术操作,术后患者仅偶感腹 部不适。穿刺时如充气压力较正常增高应予怀疑,稍许拔出气 腹针提起前壁轻轻摇动,常能使大网膜自针头滑落。腹腔镜下 见多为轻度气肿,此种情况无碍,气肿很快消除。
稳定。预防措施是在不影响手术 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气腹压力和缩短手术时间。
二、气胸 发生在选取上腹腔为穿刺点时,较少见。患 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患侧呼吸音减弱、甚至纵隔移 位。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停止充气,穿刺针停在原处排 出胸腔气体。如症状迅速缓解,观察即可;如症状加重, 行胸腔闭式引流。
三、气体栓塞 发生率极低,一旦发生却是致命的。血管误 注co2气体可导致气体栓塞甚至死亡。因此,在连接充气装臵 前先用注射器回抽看有无血液是重要的安全措施。少量co2 进入血循环可被吸收或被排出,临床上常无症状。一旦发生严 重气体栓塞,患者表现循环呼吸障碍、心前区可闻及典型的磨 轮样杂音,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将患者取左侧卧位,吸氧,注 射地塞米松,一般可迅速缓解。
四、心肺功能异常 气腹前后,患者心率和血压都有升高,这 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若患者术前有心肺功能不全,将增加 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心电图异常、心功能障碍及肺通气功能 障碍较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要慎重,特别是硬膜外麻醉下腹 腔镜手术。
五、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多在术中监 护发现,co2分压升高,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心排出量锐减。此刻应立即查找原因,是否窥镜套管退出腹腔使co2气体进入 腹膜外与筋膜下腔之间,或是co2通过破损血管进入血液。同 时增加机械通气,但co2排出不宜过速,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 征,直至co2分压和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方可进一步手术或送 患者离开手术室。
六、术后肩痛 一 般认为与残余co2气体在腹腔中刺激双侧膈神经有关,大约3 ~4天后残余气体吸收可缓解。术毕时臵患者水平位充分排 出腹腔内co2气体,并且腹腔内注人300ml019%氯化钠液或 右旋糖酐40加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8万u,可减少此并 发症。膈下积血可能是术后肩痛的主要原因。
七、损 伤
包括机械性损伤和电损伤。损伤部位可为皮肤、血管、肠 管、大网膜、膀胱、输尿管等,其中以血管、肠管、大网膜、膀胱损 伤最常见;以血管、肠管、输尿管损伤最严重。
1、腹壁动静脉损伤 在插入气腹针或套管时最易损伤, 多为10mm穿刺套管所致。浅层腹壁血管可用腹腔镜光透照 腹壁,确认并指导辅助套管的安放可避免损伤。深层腹壁血管 一般不能用腹壁透照法确认,熟悉解剖结构异常重要。术中可 见穿刺孔活动性出血流向腹腔,一般将套筒保持原处压迫可止 血,也可用大三角弯针缝合腹壁全层,或电凝止血,或者扩大皮 肤切口,游离并结扎出血的血管。腹壁血管损伤术中未发现 者,术后可表现为套管穿刺区剧烈疼痛,触及腹壁单侧肿物。一经确诊,应经切口清除血肿,缝扎撕裂的血管。穿刺点离腹 股沟外侧窝越近,出血越易流入腹股沟管造成大阴唇血肿,穿 刺时垂直皮肤进入可避免。
420无损伤缝线 “8” 字缝合血管 表面筋膜止血。严重者需要血管外科行血管重建。
3、其他血管损伤 大网膜、阔韧带、肠系膜、卵巢系膜或 输卵管系膜的小血管损伤,多因子宫或附件操作时用力过猛造 成,也可因气腹针或套管的插入损伤。即使出血多,通过双极 电凝或腹腔内缝合,止血效果较好,很少开腹止血。
4、肠管损伤 多数肠管损伤发生 于气腹针和套管插入时,或是分离粘连时,多为穿孔性损伤。机械性肠管损伤一旦确诊,立即行腹腔镜下肠修补,术 后恢复多数良好。损伤较严重,腹腔镜下无法修补者,应及时 剖腹修补。注入019%氯化钠液淹没肠管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但不见气泡不能认为肠管无破损。肠管的电损伤,存在继发性 穿孔的可能,穿孔所致的化学性和细菌性炎症可引起严重后 果。术后3天左右患者可出现腹膜炎症状,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胀、呕吐,常伴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腹肌紧张和腹部压痛 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不明显。膈下游离气体不能作为肠穿孔 的诊断依据,因为气腹后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可能在数天后才完 全吸收。如怀疑穿孔,应剖腹探查,用大量生理盐水灌洗腹腔, 然后修补穿孔,损伤严重者须切除损伤的肠管后吻合,行腹腔 闭式引流,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还可先行近端结肠造 瘘,待二期吻合。术者在手术时严格按照外科操作规范,电凝 或电切时避开肠管,肠管的电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5、腔静脉损伤 ,处理肾静脉时易误伤,术中发生可以增加气腹压力,输血以4-0无损伤线缝合伤口,必要时开放缝合。
6、输尿管损伤 如术 中怀疑输尿管损伤,可经静脉注入靛胭脂,含靛胭脂的尿液自 输尿管断端溢出可诊断。如术中输尿管被切割较小时,可经膀 胱镜逆行插管,保留30天行保守治疗,较大则应及时吻合,经 膀胱臵入输尿管支架并保留14天左右。如术中输尿管被缝 扎,应立即移去线结并检查有无损伤,如输尿管损伤处接近膀 胱则应开腹行输尿管膀胱植入术。如是电凝损伤,术后可出现 腹痛、发热、血尿,并可伴有白细胞升高,一旦确诊,即应剖腹探 查,切除较大范围组织并修复。输尿管缺损较长者甚至需行单 侧肾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可由组织水肿、输尿管成角、缝扎 或钛夹引起,前两种情况可行肾盂穿刺引流;后两种情况则需 开腹切除梗阻再吻合输尿管。
7、皮肤电灼伤 腹腔镜手术电损伤占手术并发症的 10%左右。大腿后方电极板接触处和胸部较易发生电灼伤,特 别是使用单极电凝时。大多数情况可通过换药于半月至1月 内痊愈。
8、神经损伤
常见截石位压迫 窝致腓神经受伤,患者术后几天出现垂足和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过度外展和髋关节过度扭转还可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 及其分支损伤。上肢过度外展加上肩托的压迫可致臂丛神经 损伤。多数周围神经损伤都能自行恢复,时间长短取决于损伤 的部位和程度,但大多需3~6月,可加以理疗和针灸促恢复。但严重的臂丛神经损伤是难以恢复的。神经损伤应重视预防, 使用合乎要求的手术床,将患者臵于适当舒适的体位,损伤是 完全可以避免的。
八、出 血
1、术中出血 常因血管损伤或切开组织止血不彻底所致。如发生出血应迅速找到出血点并止血,一般采用电凝或缝合。当腹腔镜下不能控制出血时应立即转开腹止血。预防关键在 于穿刺避开血管,以及切割前充分电凝血管。先进的手术器械 可在切割的同时有效止血,如pk刀。
2、术后残端出血 常由于血管残端处理欠佳,症状常较严 重。当血管收缩作用消失或腹腔内co2排空后压力下降,使原 来不出血的创面出血。根据发生时间、患者症状和出血部位决 定处理。若患者表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出冷汗、面色苍白、腹 胀、肠鸣音消失、血液或血性液体从腹部切口溢出时,应及时手 术止血,以剖腹为佳,必要时输血。如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 除术后,宫颈残端出血,一般腹腔镜下缝合即可止血。因此,在 手术结束时,特别在停止气腹后,应仔细检查残端及创面是否 出血。术后使用止血药,可减少小创面出血的危险。
九、穿刺点种植
穿刺点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和肿瘤种植。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时,应减少套管和器械反复接触切口,可有效避免 穿刺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将切除的病变组织,特别是可疑恶性 者装袋并完整取出,可避免肿瘤在穿刺点种植生长。
十、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恶心、呕吐 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必要术前预防性给 予镇吐药,在麻醉诱导期静脉给予选择性52羟色胺拮抗剂可有 效地治疗术后恶心、呕吐。
2、术后腹胀 排除脏器损伤因素外,主要与腹腔内残留气 体及麻醉后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有关。手术结束时尽量排空腹 腔内残余气体,向患者解释原因,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多 翻身,并尽早下床活动。3、术后感染 腹腔镜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常见部位为腹 腔内或皮肤切口。为避免腹腔内感染,除严格无菌操作外,手 术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阑尾切除。对任何腹腔内感染的病灶, 术毕给予含抗生素的019%氯化钠液彻底冲洗腹腔,术后放臵 引流管。术后第1天引流量在10~20ml,第2天即可拔除引流 管,如超过20ml则适当延长拔管时间。腹壁切口感染的原因 为:切口过小,腹腔内感染,切口血肿合并感染,切口异物残留, 切口电灼伤,穿刺口肿瘤种植等。避免以上因素及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可大大减少腹壁切口感染。
4、下肢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包括气腹、高碳酸 血症带来的高凝状态。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者,发生下肢静脉 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加。多在术后48小时左右出现腓肠肌疼 痛,b超检查可确诊。予以尿激酶105u/d静脉滴注,可于7天后缓解。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注意:缩短手术时间,气 腹压力不宜过高,以减轻双下肢血流淤滞;窝下垫充气垫,防 止压迫;积极治疗合并症,术后早下床活动,有血栓形成高危因 素者可术前口服阿斯匹林。
5、切口疝 大网膜嵌顿表现为切口处疼痛,无严重后果。用消毒镊将大网膜送回腹腔,穿刺口局部麻醉下缝合一针即 可。如疝内容物为肠管,多为部分肠壁,初期并不引起肠梗阻, 但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中毒性休克,日后可发生坏死性 肠瘘,此时需剖腹行修补术。预防的关键是手术结束后直视下 将腹腔内气体排空,确保无组织嵌顿,或先取脐部套管,再取腹 腔镜。如先天性脐环过大、切口处感染、肥胖、腹水、慢性咳嗽、因取手术标本扩大穿刺口等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切口的缝合。
6、术后粘连 手术面较大或粘连分离后 加用防粘剂,可减少术后 粘连。
十一、腹腔镜手术中中转开腹
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术中中转开腹: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粘连严重松解困难,解剖结构变异辨认不清。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一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根据上级针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如下: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见附表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食堂卫生安全制度、值班制度、防灾紧急预案等),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作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落实逐层承包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承包机制。学校与各部门负责教师(包括班主任、宿舍负责人、伙房管理员、化学实验员等)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并在“四考”中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2、大力学习宣传安全知识,克服师生存在的随意思想。利用校会、班会、主题班会以及校园广播、板报、演讲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使师生认识到什么事是有危险的,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做了之后会有哪些后果,应该怎样做,怎样避免危险;如果发生危险 ,应当怎样自救,怎样互救,怎样求救。
3、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对重点屋舍、电路、食堂、小卖店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纪律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而这种约束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必须加强常规管理,不能出现管理漏洞。尤其是在中午、晚饭后加强监控力度,坚决制止下井洗澡的`事情发生。主要由带班领导、执周教师组织学生会查人落实。
(一)用电安全
1、放学后值日生要切断教室电源。
2、雷雨天要切断楼内电源。
3、住宿生严禁私自在寝室内使用“热得快”,不得私自接灯,不得使用交流电的录音机等自备电器。
4、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学生要报告电工修理,不要自己进行线路维修。
5、打扫卫生要注意保护电器,切忌用湿布去抹电线和灯泡灯管、插座等电器。
6、不许爬电杆掏鸟,不在电线下进行放风筝、打球等活动。
7、如果发生触电,马上就地实施科学救治并联系医院,然后上报。
(二)用火安全
1、增强防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
2、学生不得玩火,冬季取暖,依据《取暖防火制度》执行。在取暖期防止煤气中毒,带班领导、查宿教师每天都要严格检查炉具,检查通风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
3、学生做好防火宣传。如劝说、阻止父母不在野外用火,家中用火注意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罐等。
5、食堂做饭用火,依据《伙房防火制度》执行。
6、如果发生火灾(因明火或因电引起),怎么办?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慌,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是上课期间,应马上疏散学生,并逐级上报,拨打119。在救火过程中,不允许学生参与救火,只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教师经过培训的可以参与救火。
(三)体育、游戏安全
1、经常检查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安全性。
2、体育课,教师严格要求,杜绝大撒鹰。
3、教给学生防护知识,以及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的知识。
4、在课间做正当游戏,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得在楼栏处拥挤,更不得做危险性游戏。
5、运动或游戏时发生伤害,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正确处理,伤害严重马上联系医院,并逐级上报。
(四)劳动安全
1、劳动时,严密组织,责任到人,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分配听指挥。
2、使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
3、注意劳动保护。
(五)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1、除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教育活动之外,原则上不再组织其他群体活动。如春游、秋游等。
2、如有群体活动,必须建立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六)食品安全
1、师生食堂严格按《伙房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2、严格控制进货渠道,购买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作好记录。
3、对校内小卖店严格监控,定期检查,发现过期或不合格食品马上责令其食品下架,令其改正。
4、如发生食品中毒,值班教师、负责同志马上联系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并立即上报。
(七)交通安全
1、每位师生必须牢记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
2、学生骑车(不满12周岁的不允许在道路上骑车),要求不许脱手骑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等;教师不得酒后驾车。
3、出入校门必须下车,并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则。
4、坚决不允许学生骑摩托车上下学。学生上晚自习不允许骑车。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二
根据上级针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如下:
一、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食堂卫生安全制度、值班制度、防灾紧急预案等),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作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落实逐层承包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承包机制。学校与各部门负责教师(包括班主任、宿舍负责人、伙房管理员、化学实验员等)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并在“四考”中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2、大力学习宣传安全知识,克服师生存在的随意思想。利用校会、班会、主题班会以及校园广播、板报、演讲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使师生认识到什么事是有危险的,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做了之后会有哪些后果,应该怎样做,怎样避免危险;如果发生危险,应当怎样自救,怎样互救,怎样求救。
3、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对重点屋舍、电路、食堂、小卖店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纪律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而这种约束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必须加强常规管理,不能出现管理漏洞。尤其是在中午、晚饭后加强监控力度,坚决制止下井洗澡的事情发生。主要由带班领导、执周教师组织学生会查人落实。
二、学校安全工作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用电安全
1、放学后值日生要切断教室电源。
2、雷雨天要切断楼内电源。
3、住宿生严禁私自在寝室内使用“热得快”,不得私自接灯,不得使用交流电的录音机等自备电器。
4、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学生要报告电工修理,不要自己进行线路维修。
5、打扫卫生要注意保护电器,切忌用湿布去抹电线和灯泡灯管、插座等电器。
6、不许爬电杆掏鸟,不在电线下进行放风筝、打球等活动。
7、如果发生触电,马上就地实施科学救治并联系医院,然后上报。
(二)、用火安全
1、增强防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
2、学生不得玩火,冬季取暖,依据《取暖防火制度》执行。在取暖期防止煤气中毒,带班领导、查宿教师每天都要严格检查炉具,检查通风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
3、学生做好防火宣传。如劝说、阻止父母不在野外用火,家中用火注意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罐等。
5、食堂做饭用火,依据《伙房防火制度》执行。
6、如果发生火灾(因明火或因电引起),怎么办?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慌,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是上课期间,应马上疏散学生,并逐级上报,拨打119。在救火过程中,不允许学生参与救火,只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教师经过培训的可以参与救火。
(三)、体育、游戏安全
1、经常检查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安全性。
2、体育课,教师严格要求,杜绝大撒鹰。
3、教给学生防护知识,以及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的知识。
4、在课间做正当游戏,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得在楼栏处拥挤,更不得做危险性游戏。
5、运动或游戏时发生伤害,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正确处理,伤害严重马上联系医院,并逐级上报。
(四)、劳动安全
1、劳动时,严密组织,责任到人,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分配听指挥。
2、使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
3、注意劳动保护。
(五)、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1、除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教育活动之外,原则上不再组织其他群体活动。如春游、秋游等。
2、如有群体活动,必须建立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六)、食品安全
1、师生食堂严格按《伙房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2、严格控制进货渠道,购买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作好记录。
3、对校内小卖店严格监控,定期检查,发现过期或不合格食品马上责令其食品下架,令其改正。
4、如发生食品中毒,值班教师、负责同志马上联系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并立即上报。
(七)、交通安全
1、每位师生必须牢记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
2、学生骑车(不满12周岁的不允许在道路上骑车),要求不许脱手骑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等;教师不得酒后驾车。
3、出入校门必须下车,并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则。
4、坚决不允许学生骑摩托车上下学。学生上晚自习不允许骑车。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三
为准确及时把握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全面掌握工业企业经营动态,有效监测并及时化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监测与预警的原则
(一)分工协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镇(街道)是工作的主体,按属地管理,负责做好本区域内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县有关责任部门对照工作职责,负责做好相应的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县工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预警办)是监测预警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
(二)及时性原则。在对工业企业监测发现异常现象时,县有关责任部门及各镇(街道)应及时衔接沟通、调查核实,并研究对策措施,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三)真实性原则。县有关责任部门及各镇(街道)应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风险情况,不得故意隐瞒、掩饰或夸大。
(四)保密性原则。实施内紧外松策略,严禁将企业风险及处置情况随意向外泄露,严格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二、监测与预警的对象
县内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三、监测的内容
对列为监测预警对象工业企业的下列事项进行监测,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有任意一种异常现象的,该企业列为预警对象:
(一)企业当月用电量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电费拖欠情况严重的。(监测责任部门:县供电局、滨海供电分局)
(二)企业在职职工人数当月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企业达到欠薪预警黄色以上级别的;或群体性劳动纠纷涉及企业职工人数较多的。(监测责任部门:县人力社保局)
(三)企业有拖欠税费情况且较严重的;或发生涉嫌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偷逃税事件的。(监测责任部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四)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出现逾期或贷款本金形成不良的;企业自身经营的现金流不足以归还贷款本息等异常的。(监测责任部门:人行海盐县支行、县银监办)
(五)企业当月产值或出口额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产品库存异常增加的;或负债、盈利异常波动的。(监测责任部门:县统计局、县经信局、县商务局)
(六)其他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异常事件。(监测责任部门: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质监局、县信访局、县法院、县工商局等部门)
四、监测与预警的责任
(一)明确职责。各镇(街道)作为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的主体要承担主要工作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本辖区内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并及时与县级有关部门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同时,对本辖区内未列为县级监测预警范围但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预案,相关情况也要及时向县预警办报告。
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与措施,细化工作预案,细分异常类别,落实专人加强监测,及时反映。
(二)动态监测。建立县级责任部门和镇(街道)对企业的风险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风险排摸,及时收集信息,一旦发现企业异常苗头,各镇(街道)要落实专人跟踪和监控,随时掌握企业动态,分析企业趋势,及时向县预警办报告情况;对产业关联度大、互保牵涉面广、有民间借贷等情况的企业,其生产经营异常情况和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更要加倍重点关注,努力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
(三)分级监管。以及早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建立分级监管机制,在属地为主的基础上,对重点骨干企业的监测预警要与县级领导、县级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挂钩,企业相关情况要及时汇报县级联系领导,并请县级联系领导重点关注企业动态和协调落实解困对策措施;县预警办、县级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各镇(街道)做好一般企业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各镇(街道)要做好未入围县级监测范围小企业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五、监测与预警的基本程序
(一)各监测责任部门按时向县预警办报送企业生产经营异常事件信息。
(二)县预警办及时将企业异常事件信息告知所属镇(街道);对重大事件及时上报县政府。
(三)相关镇(街道)及时深入企业排摸核实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并及时将该企业的实情与应对措施等上报县预警办。
(四)县预警办根据各责任部门及镇(街道)上报情况,定期汇总分析,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提出处置意见,化解企业风险。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监测预警信息。
六、化解风险的举措
各镇(街道)要在风险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好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银行参与、协会帮撑、市场运作的风险企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要分析企业风险与问题的严重程度,“一厂一策”地研究有助于企业化解风险的对策措施,确保我县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一般程度问题的对策:主要指企业出现暂时性的困难,企业在一定的帮助下能自我扭转局面的。对于该类企业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协调,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尽早渡过难关。
(二)较为严重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指企业出现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是较难自我扭转局面的,如较严重的资金链问题等。对于该类企业既要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协调,更要考虑引导优势企业参与战略重组,在重组过程中,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民间互助,使困难企业摆脱困境。
(三)严重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指企业救助失败的,或者较难救助的企业。对于该类企业既要运用各种可能继续予以救助,也要有企业倒闭破产的最坏打算,要积极准备各种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
七、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全县工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县政府成立县企业风险监测预警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地税)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安监局、县国税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人行海盐县支行、县银监办、县供电局、滨海供电分局、县信访局、县法院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
各镇(街道)及县级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本项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精心制订本地、本部门的工业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方案,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中层业务骨干担任工作联络员,做到责任到人,并严守企业秘密,确保监测预警工作顺利开展。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四
为加强对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有效的处置相关突发事件做到准备到位应对有序及时高效舆情平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应急组织
2.1应急指挥小组设在总裁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统一领导应急工作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对应急队伍和资源进行调动第一时间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和寻求帮助并负责突发侵权事件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2.3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2.3.1协调保障组由王金良任组长陈伟英、钟宋元、徐丽萍为成员。
主要任务与市区工商行政部门、市区科技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保障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渠道的畅通配合组织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行动。同时为应急行动和日常工作提供经费、通信、交通等后勤保障。
2.3.2现场处置组由周杰任组长施跃民、郑海波为组员。
主要任务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掌握、报告情况
对知识产权案件按法定程序直接进行处理。
2.3.3舆情综合组由殷永生任组长张雪莲、施跃民、田俊为组员。
主要任务及时监控、收集相关舆情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动态综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组织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报告。必要时与市区委宣传部舆情监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寻求帮助避免网络舆情事态的恶化。
3应急程序
3.1应急协调
应急单位要以保障现场处理顺畅为原则既保证现场处置人员、物资也要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工作。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协调保障组应及时为现场处置、舆情应急组提供车辆、执法器材、经费等后勤支持。
3.2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要以依法、有效、及时解决纠纷、平息事件为原则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1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处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会同街道及相关管理部门固定证据、控制秩序将事件现场情况按专利、商标、版权分类后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2.2现场处置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如遇现场不能解决的复杂情况应在证据固定后将当事人带离现场避免更大冲突,同时通过应急指挥小组加派处置力量。
3.2.3现场处置完毕后除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外组长应将突发事件
的起因、现场处置情况及善后工作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3舆情应急
舆情应急主要坚持以正面导向、把握主动权、增强案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为
原则注意发挥公司总裁办企划宣传的应对作用。
3.3.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指示舆情综合组应急行动。
3.3.2舆情综合组对舆情进行初步分析后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小组3.3.3应急指挥小组响应舆情布置协调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查处行动。
3.3.4经应急指挥小组同意舆情综合组形成新闻通稿必要时并组织媒体报道3.3.5舆情综合组将舆情应急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应急指挥小组。
4应急的总结工作
应急指挥小组必须对知识产权风险应急事件以及该风险事件处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就风险事件总结应吸取的教训提出今后的防范措施、管理办法和思路等并形成书面材料。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五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迅速有效地处置存款保险风险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存款保险风险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确保存款保险投保机构的稳健发展,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助推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条编制依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存款保险条例》《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投保机构是指地方一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具体是辖内1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本预案适用于辖内投保机构因下列事项引起严重后果,确需相关部门紧急支持和处置,包括但不仅限于:
(一)投保机构非正常提款大量增加、发生集中挤兑存款事件,短期内存款严重流失。
(二)其他金融机构出现挤兑存款事件或其他金融风险,有可能波及到本投保机构。
(三)备付资金持续匮乏,并无法按常规途径进行补充,难以保证正常业务资金需求。
(四)新闻媒体对本投保机构负面报道增加,可能引发存款保险突发风险的。
第四条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工作由舟曲县政府统一领导,相关单位按照县政府要求具体负责。
(二)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存款保险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采取自救以及外部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三)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和化解风险。
(四)依法处置,科学稳妥。在处置突发存款保险事件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政策、依法办事,不得采取停付、限付等非法、违规手段使问题复杂化。必须积极主动,有效控制局势,做到指挥统一、宣传解释统一、行动步骤统一,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披露任何信息。
(五)防化结合,重在防范。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和投保机构应加强风险监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存款保险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
第五条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舟曲县存款保险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金融的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领导存款保险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由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党组书记、行长任主任,舟曲县政府金融办主任任副主任。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舟曲县人民政府、舟曲县金融办、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舟曲县银监办、舟曲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财政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单位。
第六条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对存款保险风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领导及具体部署,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妥善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控制事态发展,确保处置效果。
(二)负责对外信息发布和说明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降低风险损失,防止事态扩大。
(三)负责制定存款保险风险应急计划并组织演练,在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计划。
(四)负责日常对投保机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负责对风险处置的事后调查和责任追究。
第七条投保机构职责
(一)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存款保险突发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将预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在发生突发风险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在出现存款保险风险突发事件时,负责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突发存款保险风险事件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三)要确定1—2名信息联络员,负责相关事宜的联络和沟通、指令传达等工作,联络员变更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第八条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制度
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和辖内投保机构应建立存款保险突发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制度,对日常的流动性状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动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或非现场风险排查,及时掌握风险底数,对各类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
第九条建立健全压力测试制度
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要建立健全压力测试制度,定期对辖内投保机构压力测试相关制度进行现场评估,且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性压力测试,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向投保机构进行风险提示,重点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第十条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各投保机构要严格执行《甘肃省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将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反映给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一条突发事件防范
对以下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突发事件,投保机构要高度重视,对因突发事件影响本机构存贷款业务、不良贷款、拨备准备、流动性等情况做全面评估,并在事件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评估报告。
(一)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可能引发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各类谣言;
(四)投保机构撤并及发生被抢被盗案件;
(五)高级管理人员犯罪、潜逃及意外死亡;
(六)其他金融机构已发生挤兑或停付、限付;
(七)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其他突发事件。
第十二条启动风险处置预案条件
投保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视为流动性风险发生,应该启动风险处置预案:
(一)大批储户围堵营业机构,要求提取存款;
(二)因非信贷投放因素,备付金连续5天低于1%,且存款持续下滑;
(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率明显上升,连续数日超出该机构正常提前支取率的2倍以上;
(四)短期内存款异常大幅下降,10日内存款余额下降3%以上;
(五)存款大户集中清户或连续异常转移资金,导致出现较大支付缺口;
(六)备付金严重不足,已不能进行正常的资金清算;
(七)超过贷款总额2%的单一客户资信下降,贷款短时间内成为不良;
(八)风险处置领导小组认为应进行风险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及时报告反映
投机构发生存款保险突发风险后,在1小时内(不论是否工作日)报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接到专报后立即报送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
第十四条及时启动预案
投保机构发生流动性风险时,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应立即启动流动性应急预案,实施处置预案,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存款支付。
第十五条处置风险的操作顺序
(一)若发生业务性临时头寸不足,可采用以下处置措施:
1、卖出所持国债及其他高流动性证券;
2、回收拆出资金(不论是否到期),收回到期贷款;
3、吸收存款、股金;
4、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借资金;
5、清收对管理人员及其关系人发放的未到期贷款;
6、向人民银行申请短期头寸性再贷款;
7、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
(二)若发生挤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依次实施以下救助措施:
1、政府出面组织相关部门、涉农经济组织向投保机构入股;
2、地方政府紧急垫付资金;
3、向人民银行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
4、向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保险基金;
第十六条投保机构的自救措施
在发生存款保险风险后,投保机构要落实以下自救措施:
(三)适时组织开展送贷上门等支农便民服务,展示投保机构资金实力,及时消除公众疑惑。
第十七条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在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二)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各类破坏金融秩序行为,依法对经济金融犯罪进行司法处置;打击逃废债行为,帮助法人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高投保机构的支付能力。
(三)政府部门领导必要时亲临现场做好协调解释工作,择机发表电视讲话,平息事态;
(四)税务部门要给予投保机构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提高资本补充能力。
第十八条建立日(周)报制度
投保机构对存款保险突发风险的发展情况、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效果等,要以日(周)报形式向风险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九条开展综合评估
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辖内投保机构存款保险风险成功化解正常后5日内,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和以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形成评估报告,提供给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第二十条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权限、职责对金融突发事件进行全面调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处置投保机构存款保险风险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由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发生存款保险突发风险后未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部门和人员;
(五)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规定,导致泄密、失密,并造成风险加剧的部门和人员;
(八)因管理层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引发存款保险风险的管理人员;
(九)风险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十)风险处置领导小组认定应追究责任的其他有关行为。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人民银行舟曲县支行负责解释。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六
输尿管镜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风险防范:
1、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加强输尿管镜技术的培训,夯实基础,不断学习对输尿管镜镜医师的选拔,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督导制度和规范化的培训制度。重视基础训练,严格按照输尿管镜镜手术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学习实践。
2、严格管理输尿管镜镜相关手术器械与设备,并且保证设备、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
要有专人管理,清洗消毒,登记各个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排查器械设备的工作隐患并修理。杜绝一次性手术器械的重复使用现象。
3、严格掌握输尿管镜镜手术指征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状态,排除手术禁忌证,输尿管镜镜医师应该在充分评价自身技术水平和所需器械、设备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特殊体质及合并症的患者术前在相关科室会诊基础上,共同讨论手术方式。
4、围手术期与患者的充分沟通
充分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身体状况。
时间,简化手术过程,将对机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6、严格落实执行手术准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责任制,确保依法依规开展手术,对手术医师、手术器械、材料做到100%符合规范。术中医护全程参与,遇突发意外情况按既定预案执行补救。
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输尿管穿孔
输尿管镜术后多数患者出现肉眼血尿, 一般尿色微红, 持续 1-2 d 恢复正常, 偶尔出现血尿较重的患者, 可予止血药物, 持续严重血尿可行膀胱镜检查明确出血在下尿路还是上尿路, 再具体处理。
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有一定关系。操作者应及时
总结
手术经验, 注意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才能提高手术技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七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指用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将带有球囊的扩张管插入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充气加压,使球囊扩张,通过对冠状动脉壁上粥样斑块的机械挤压及牵张作用,使狭窄血管腔扩张,减少血管狭窄的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局部心肌血液供应,从而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痛和/或胸闷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狭窄血管被扩张后,在病变部位再放置一个支架(stent)以免被扩张的冠脉血管弹性回缩及减少重新发生狭窄(称再狭窄)。近年来研制出一种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所谓“药物涂层支架”。该类支架的表面涂有一种特殊药物,可防止或减少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涂层支架”虽然价格比较昂贵,但由于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且方法较为简便、安全,患者也乐于接受。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稳定;虽心绞痛症状轻微,但有明确大面积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狭窄病变显著;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管腔再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若超过12小时则1-2周后进行介入治疗。
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肌病、极低的心功能ef20%、肾功能不全及低肾小球滤过率等,介入治疗后部分存在的有焦虑、腹胀、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穿刺部位出血、术后低血压、造影剂反应、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心脏压塞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与适应证和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
单支血管病的患者总体来说预后是好的,远期存活率很高(年死亡率1%),但这些患者同时也存在心绞痛发作活动能力和工作状况下降,而且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等问题。关于多支血管病的血运重建问题,尤其要考虑的是患者的伴随疾病,与左室功能状况。总之,倾向选择pci的主要因素是:年轻、脑血管病、严重慢阻肺、患有限制生存的疾病、适合植入支架的病变、非lad近端病变、不愿进行cabg的患者而愿意接受20-30%再狭窄的患者。倾向选择cabg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较大、严重二尖瓣返流、糖尿病、身功能不全、病变不适合植入支架、严重lad近端病变和倾向最少手术次数的患者。介入手术后通过造影判断timi血流恢复程度,症状改善状况。心血管介入病例完成后,通过运动平板,冠脉内血管超声,ffr,心肌灌注现象等措施评估冠脉介入疗效,坚持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降脂等措施,必要时半年后复查冠脉造影。
医院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规定执行,定期对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进行现场质量督导检查,并开展死亡病例讨论、心血管介入质量每月上报、制定执行《心血管介入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表》等。
我院自20__年6月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指导下开展冠脉介入治疗技术,至20__年始独立开展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技术。至20__年7月我院已完成冠心病ptca+支架介入手术1560余例,死亡率0.18%,总并发症发生率0.2%。冠脉介入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开展,疗效和预后都有保证。
冠心病介入治疗优于药物治疗,主要表现为减少心绞痛、减少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工作能力比较好、生活质量比较好、以后的血管重建比较少。优于cabg,主要表现为较短的住院时间和较低的住院费用、较短的康复期、较早地工作能力恢复和较早地重返工作岗位、没有有关的大隐静脉疾病。
总体来说,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手术创伤小,能迅速恢复。
应急预案:
(一)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并紧急请心外科会诊,必要时手术治疗。
(二)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心跳加快、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的室速或室颤或减慢,甚至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三)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复杂病变者请心外科会诊,制定介入方案,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四)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五)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
(六)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七)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推。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八
要使企业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就必须要重视起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定各方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内部控制建设。许多企业的重大损失都是由管理上出现差错而导致的风险所引起的。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借助一定的分析手段来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就能化解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1.经营风险的概念
所谓的企业经营风险,具体就是指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市场供求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企业利润减少等问题。经营杠杆系数是企业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一个比值,利用这个比值可以判断企业的利润收益情况。经营风险是贯穿在企业的发展全过程中,是不会彻底消失的,但是,可以进行预先防范。
2.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内外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各种不可预见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产生的企业利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企业资金结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制度及收益分配制度等密切相关。
3.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确保资金支持,往往会采取债务集资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资本积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但是,债务资本的增加,就会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经营环节出现重大问题。但是,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也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良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正常进行,并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和效益得到优化。不过,如果企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则可以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适当地增加财务风险,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1.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管理制度、人员配置与管理情况、产品销售策略等。假如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不科学之处,或者存在漏洞,那么,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就会发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人员配置与管理情况,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关键岗位人员或技术人员流失,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影响比较大。如果企业人员配置不合理或者管理部科学,很多人才就会选择离职或跳槽,这将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加入车间工人大量离职,企业将面临生产停滞甚至生产瘫痪的问题,其损失也将是不可估量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所以,产品销售策略非常关键,好的销售策略将有助于产品在市场上顺畅地销售出去,并在目标消费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如果销售策略不正确,则产品实际销售情况就不可能达到预期,产品积压不仅导致企业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直接影响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2.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中,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决定财务风险的大小,如果财务风险过大,还会进一步引发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分为流动资金管理、回款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等。导致财务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财会流程、财会人员等。
1.经营风险的管理防控策略
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必须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首先,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比如,构建科学的组织机构、合理设置部门与岗位、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等,同时,还要健全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管理体系;其次,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市场经验证明,很多企业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战略方向管理和监督方面出现失误,因此,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靠董事会进行民主决策,决策依据必须要精准、真实、有力,另外,还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2.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由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比较多,因此,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难度要相对更高。要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必须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各环节出现问题或漏洞。首先,要完善财务管理流程。针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预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流程进行完善,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其次,企业要建构适合自身情况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与经验,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平台,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即时性和共享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根据财务数据信息,预估或财务风险并提早进行防范,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确保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再次,企业要根据财务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进行预先警示,企业决策层必须要高度重视,根据预警提示,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和财务风险。综上所述,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经营风险,只要这些风险存在,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所以,为了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就必须要针对企业经营中的每个环节,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消除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风险预案与应急预案篇十九
1.接到通知之际做好迎接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
2.患者进入手术室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吸氧、备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3.通知麻醉师与有关科室的手术医师立即到达。
4.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备好抢救药品及麻醉机,积极配合抢救。
5.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物品。
6.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并安慰患者。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与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应通知立即停止手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已备检验。
3.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救治,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的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配合麻醉师进行处理。
3.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手术,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去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处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
2.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灭,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诉准确方位。
4.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5.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6.尽可能切断电源、撤除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
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1.立即启用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灯、手电筒)。
2.术中如有出血情况时,可暂用大沙垫按压处理,或用大针筒抽吸。
3.如为个别手术间发生意外而仃电时,立即检查是否跳闸或保险丝有问题,针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可启用手术室备用电路(每个医院都有备用电路,并备有长接线板)。
4.及时与总机及有关部门联系,了解仃电情况,尽快恢复通电。
5.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时间、原因记录于意外事件登记本上。
(一)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用药。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术,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二)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三)参加抢救人员应主要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及药瓶,做到如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四)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五)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位”,班班清点,完好率达100,保证应急使用。
(六)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手术室平时应备有足量的手术器械和敷料,每日清点补充,以保证应急是使用.
(二)对特殊器械如开胸器、骨科包等常规准备,同时备有足量的一次性消耗材料,以保突发抢救的应急。
(三)各类抢救药品定量,仪器固定房间放置,严格交接班,以备应急使用。
(四)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熟悉抢救药品的药物作用和使用方法。
(五)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急能力,如遇有以外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到达手术室进行抢救。
(六)按通知根据伤员的伤情,合理安排手术房间和人员,有护士长和科主任统一指挥
(七)值班护士准备好一切器械包、敷料和一次性用物、液体、药品,并送入手术间。
(八)巡回护士力求备好电刀、吸引器、输液、输血用品、给氧装置等。同时准备好一切抢救用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九)洗手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
(十)根据情况随时与护理部、急诊科联系,做好一切记录。
(十一)同时安排1——2名护理员负责专门取血,送标本等外出工作,保证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抢救。
(十二)各班分工负责,忙而不乱,若遇有大量伤员要及时报告协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72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