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1:03:10
最优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时间:2023-10-30 01:03:10     小编:纸韵

心得体会是一个有意义但常常被忽视的写作任务,它能够帮助我们记录、梳理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心得。清晰的写作逻辑和完整的结构是写心得体会的关键,要注重段落的过渡和衔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通过这次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协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2.这次学习活动让我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3.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也明白了沟通在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5.在这次学习中,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整和改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6.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职场的竞争激烈,也明白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需不断提升。7.参加这个活动,让我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和思维的拓展。8.这次研讨会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9.参加这个比赛,我明白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10.通过这个项目,我明白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20多个年头、7000多个日夜,廖俊波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终不忘心之所向;面对纷繁诱惑始终谨小慎微、坚持原则;面对艰难困苦始终直迎而上、步伐坚毅。在全国上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为官者学习廖俊波时代楷模的品质更是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舍己为民、服务群众的品质。廖俊波同志在自己工作过的每一个岗位上,始终以党赋予自己的权利和职责为信仰,做到了责任担当、心中有民。他经常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待工作需务实、对待群众需关爱,对待困难需担当,展现了他工作第一、心中有民、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将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铭记党章、坚定信念的品质。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廖俊波同志工作中永不改变的服务宗旨。共产党人要有理想信念,共产党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廖俊波同志自工作以来,他都以不变的宗旨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赢得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成为我们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勇于担当、走在一线的品质。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最后一公里”,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其责,以担当尽职尽责、以担当走进群众,履行好主体责任。我们应学习他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的务实精神,在自身岗位上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用真情和实绩来回报群众的信任和嘱托,同时营造新时代良好的政治生态。

逝者已逝,生者更当有所勉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的泪水和怀念,是对这位好干部的最好祭奠。廖俊波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政和的老百姓记得他,政和的山山水水也记得他,我们青年干部当以他为榜样,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二

电影艺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之一。电影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娱乐,也带给我们思考和反思的题材。在这些电影中,当代英雄种类繁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些时代楷模电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启示和勇气,也为我们展示出了无人能及的人类力量。

二、电影简介

《时代楷模》是一部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该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献礼影片。该电影讲述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以及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的先进性、党性和忠诚精神。

三、观后心得

该电影通过对先进人物的展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信仰、文化和传统价值。故事中的皮默克,是一名美籍华人,他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有着不解之缘。电影通过揭示他的默默无闻地支持和帮助中国革命的故事,向人们传达了爱国主义的正能量。电影中再现了在长征途中人民军队撤退时发生的英勇事迹,并对当时中国军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团结的精神进行了宣扬。他们彼此之间的勇气、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伟大力量。

影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他们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奋斗,义无反顾地为民族、人民、民主事业捐躯献身。人生短暂,为人民服务则永不短暂。片中这些共产党员为英雄表示的精神和行动,让我们知道共产党员是怎么样的,也更加让我们合理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人生。

四、电影艺术技巧

电影中运用了先进的剪辑技术,使影片更具有连续性和视觉性。功夫之美、魂之美等多个场景中,选取了最精华的画面,将镜头集中于任何一个关键时刻,不仅让人们可以更深入的领略影片的主题,还让人们在情感方面加深了解并思考。

此外,影片中的配乐非常悦耳、和谐,能够让人们更深刻地进入电影的情境当中。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在情感方面的表达,使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电影角色的人格魅力。

五、结语

在《时代楷模》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英雄人物的故事,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使命。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情感之美,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对“英雄”、“伟大奋斗”等价值观的认识和思考。通过了解电影英雄们的壮举和牺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历史,承继和发扬西方、民族、人类文明的博大精神。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前进,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又一位时代楷模!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激励我们要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守初心,担使命,展现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新作为。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生活里,我们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缺的是以民为本的人,舍身报国的人;缺的是以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的人。时代画卷的波澜壮阔,惟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也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以“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坚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一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弄潮儿。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四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习近平总书记1月27日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狙击新型肺炎的战“疫”,共产党员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连日来,无数共产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主动请缨,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奔赴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充分发挥了带动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临病毒肆虐,一位位医疗战线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初心为民的高贵品质。逆行的消防员,勇闯难关的医生,舍生忘死的扶贫干部……不同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忠诚履职,众志成城,真情互助,这是危难关头的中国本色和中国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我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都换下来,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我说现在开始,把所有的人都换下来,共产党员上,再给我做出自己的样子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如是说。当下,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尤需每一位共产党员拿出“舍我其谁”的硬气、锐气、骨气,站出来、冲上来、豁出来,打头阵、当先锋、做标兵,在防控一线立起党员干部的典型标杆,带领群众战病魔、度难关,成为冲锋的战士、立功的英雄,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战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合格与否,这就是一次最现实的考量。广大党员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考验,彰显先锋本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的优秀答卷,让胸前党徽熠熠生辉。

观看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五

2016年的她,刚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机会,依然选择回到家乡,回到百色老区工作。2018年的她,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前往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2019年的她,永远定格在30岁,留在了人生最美的年华。“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有人正青春”,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楷模黄文秀,我们的选调生师姐,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前行路上,总有优秀的人因为一种力量敢于奉献、甘于坚守。

有梦才有远方,梦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阳光,是人生奋斗前行的方向与动力。执着的前提是有梦想。没有梦想的执着,就像没有目标的风帆,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永远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执着于梦想而走过的人生,必将星辉闪耀、流光溢彩。

执着就是要不忘初心。百色,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黄文秀在这里长大,从这里走出,最后仍然选择回到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她说: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她说: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主战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她说,她说的很多很多,工作融入了她的生活,生活也就是工作,不断奋斗,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誓作前锋,执着于梦想,执着于初心,她告别了繁华,扎根于基层,反哺为家乡,谱写了共产党员坚守初心的颂歌,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人生。

执着就是要不惧挑战。人生正是一种敢于与现实“较真”、不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敢于与自己“较真”,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敢于追求的人是幸运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总会一笑而过,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奋斗中不断的旅行,才能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不惧挑战,才能在泥泞路上留下最清晰的脚印。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经过努力,她所驻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执着于追求,不惧挑战,才能为脱贫攻坚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执着就是要不惧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便不再坚守,输得起的人,一般只会输一阵子;输不起的人,注定将会输一辈子。战胜失败,有时真就需要我们再执拗一些,再钻一钻“牛角尖”,再啃啃难啃的“硬骨头”。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输得起,敢于从头再来;越是想放弃的时候,越要咬紧牙关,敢于屡败屡战。脱贫攻坚路上,黄文秀碰了“钉子”,吃了“闭门羹”,但放弃吗?不,她转变工作方法,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打起了“亲情牌”,取得了群众的信任,遍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绘好了她心中的“长征路”,干出了乡村新天地。

执着的人生,始于有梦想的追求,基于有定力的积淀,成于有胆识的坚守。真正懂得执着,勇敢选择执着,才能坚守住初心,牢记住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建功立业!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六

“扫雷英雄杜富国”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舍生取义”,他在关键时刻对战友轻轻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爆炸冲击波和大部分弹片冲向了他,他失却了仰望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他用自己的身体扫除了黑暗,给我们留下了光明。

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是尽管害怕,仍能迎难而上。就如他现在,正坚强面对失去双手的现实。他躺在病床上,蒙着双眼,试图保持良好心态,偶尔还会开一两句玩笑。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强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一片平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己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初心,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杜富国,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你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请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七

新疆喀什军分区红旗拉甫边防连三期士官、通信技师刘宗鑫在帕米尔已经干了12个年头,啥苦都吃过,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是一提拉齐尼,刘宗鑫无框眼镜的后面,瞬间晶莹了。

“他是英雄!”刘宗鑫说得底气十足。2001年,刚刚下连的他开始巡边,他骑的牦牛过河时,因为恐惧停止了脚步,怎么抽打都不动身。队伍已经走出七八百米远了,走在最前面的拉齐尼突然跑回来,脱掉鞋袜,拉着牦牛趟水向前走。“那时候的水啊,冷得直刺骨髓。他每次巡逻都走在最前面,自己先试一试,水深不深,水流急不急。确认安全了,才组织战士一个一个地过去。”

“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牦牛踩在水中的石缝里,腿拔不出来,用力过猛,腰断了。这位‘战士’已不能继续同行,拉齐尼和我们真伤心啊,全流下了眼泪。在边防,牦牛和战士的作用是一样的,缺一不可。拉齐尼给它打针、敷药、喂料,白牦牛还是没有站起来。拉齐尼抱着白牦牛失声痛哭,这只通人性的白牦牛也哭了。拉齐尼说:‘实在没有办法了,不能带你回家了……等腰好了一定要自己回来!’拉齐尼把很多草放在牦牛身边,边哭边回头,期待白牦牛能好起来,因为它认得回家的路。可当我们再次路过那里,它已经变成一堆尸骨……”

“拉齐尼家的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家不要一分钱报酬。拉齐尼前几天还给我讲,‘正在训练家里的4头小公牦牛,等三年后这些牦牛训练好了,家里就有5头牦牛能参加巡边了。’可是,现在……”刘宗鑫讲不下去了。

如今,斯人已去,战友们再到哪里寻找心灵的家园?

“心一直在痛。”和刘宗鑫的感觉一样,已经退役两年的裴涛,现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养羊专业户,从2010年当兵,到2019年12月退役,他始终和拉齐尼在一起,“比战友还亲”,“像父亲一样”,裴涛说,“牦牛怎么骑、巡边路上哪里有陷阱、如何节省体力、遇到暴风雪怎么办……他从不嫌烦,一茬接一茬地教。”

“拉齐尼救的人,都数不清。一次,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夜里只好在一块山谷地歇息。看到我们冷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壁,我们靠着牦牛身体,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顺利度过了一夜。巡逻第二天,队伍在铁干里克遭遇山体滑坡,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几乎无法过去。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拉齐尼只身前往悬崖峭壁探路。突然,一块石头砸在他额头上,鲜血直流,我们劝他返回,他摆摆手,强忍剧痛,继续探路。2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才让大家通过。”

摄影|王烈

“我的命也是拉齐尼给的。”裴涛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2011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带着官兵们在山高路险的“死亡之谷”吾甫浪沟巡逻。天气骤变,鹅毛般的大雪把牦牛都埋没了。裴涛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雪洞里,战士们赶紧前去救援。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高喊一声:“大家都不要动。”他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裴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我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我们赶紧将他送到县医院,急救三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其实这样的危险,巡边路上太多了。”裴涛接着给我讲,“还有一次,我骑的牦牛突然失控,拉齐尼为了稳住牦牛,摔进冰河中,被冲走十几米远……”说着,裴涛的眼睛闭上,一颗泪珠从长长的脸颊上滑下来,“他这个人实在太好了,天南地北的战友们,都想去送他最后一程,可是因为疫情,我们只好在朋友圈里举行了集体默哀仪式……”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八

3月3日晚21时,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中央电视台综吅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吐全社会宣传拉齐尼·巳依卡同忈英雄事迹,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三代戍边,谱写忠诚。红其拉甫,这个传说中躺着就是奉献癿地斱,他们将青春呾热血挥洒在帕米尔高原癿边关,这是怂样癿爱国情怀!英雄托丼,响遏行于。1月份,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冬日里,毅然跳入冰冷刺骨癿湖水,勇救落水少年,这是怂样癿英雄气概!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巳依卡癿英雄事迹,感染着每位干警。观看完视频,丌少同忈眼里已是满含泪水。

_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等,秉承初心使命,砥砺奋斗精神,毫丌劢摇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以“求极致”标准呾工匠精神深耕检察业务,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用“功成丌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癿奋斗精神抓好本职工作。用最好最优检察产品服务伽师人民,丌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丿癿新需求。

英雄离我们幵丌遥进,用心用情做好每件小事就是我们学习英雄精神癿最好实践。检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讱政治可以说是融入到每一位检察干警癿血液中、灵魂里。组织有号召,人民有需要,就要带头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落实,绝丌能讱条件、谈要求。我将以拉齐尼·巳依卡为榜样,用奋斗铸就青春底艰,乢写无悔人生。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九

扎根高原,默默奉献,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故事,在新疆大地家喻户晓。

2017年,拉齐尼·巴依卡当选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2018年,他又有了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3年,他围绕民生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了12份议案。

过去,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区范围内,边境线上的护边员数量很少,点多面广、防控任务繁重。为此,拉齐尼·巴依卡提议适当提高护边员待遇、扩大护边员队伍、加强边境管控。

拉齐尼·巴依卡的议案很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当地护边员人数增加,定期轮休倒班、待遇提高,边境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巡逻线建起了执勤房,护边员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巡逻队配备专业的巡逻车、对讲机、望远镜和卫星电话,改变了过去“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巡边方式,边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齐尼·巴依卡还格外关注护边员的社保和医疗问题,真正让护边员队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齐尼·巴依卡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为了更好地履职,把民众心声带到两会,他走遍当地农牧区,关心家乡建设与发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对生活都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巡边队伍。

2020年10月、11月,拉齐尼·巴依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领奖后他曾说道:“这些奖不是颁给我一个人的,它属于默默无闻巡逻在边境线上的所有护边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一定会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护边员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守好边境线,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的祖国永远安宁。”

如今,英雄已经离去,但他似乎并没有走远。因为,千千万万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护边员,如同一只只雄鹰永远翱翔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拉齐尼·巴依卡昔日的同事创作了一首诗歌,以此纪念这位心中的英雄:

帕米尔的晨曦,

是您飞翔的起点。

慕士塔格顶峰,

是您驻足的地方。

云端守边的“帕米尔雄鹰”啊,

请带上我们的思念,

继续展翅翱翔……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十

华坪县民族中学女教师张桂梅,是8月从大理市调到华坪任教的。当时,她放弃了进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选择了中心中学(当时中心中学因没有教室而实行一个学校两个分点教学的办法,初一、二年级12个班在原七中校址、初三年级8个班在原六中校址)。到中心中学后,她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的精力。

由于课时有限,她只有找别人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考试等。每天早晨7点她第一个走进教室,晚上10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星期六、星期天,当人们都在休息娱乐时,却正是张老师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她所任教班级的教室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每天早上、晚上她总是前后跑动着辅导,坚持一年如一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用中午、下午、晚上,总之,抓住所有时机或全体或个别给学生补课、谈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8月,民中分设成立,当时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谁都知道,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最重要的一环。除了抓学生的学习外,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动向都得班主任亲自抓,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班风、校风的好坏多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张老师调到民中后,就主动承担了毕业班15班的班主任工作表该班语文、政治两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学校妇女工作、语文教研组研讨工作及一些校务工作。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十一

刘永坦院士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诠释了老一辈哈工大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努力培育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刘永坦院士身上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不可磨灭,作为年轻一辈,必将传承好、发扬好新老一辈的成功经验和崇高精神,潜心研究、精心治学,为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70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成为了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为祖国的边防安全进行义务巡逻,用他们自己的一句话说:“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2004年1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接过戍边的“接力棒”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888公里,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有1700多公里。在雄伟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的时候,拉齐尼的祖父凯迪拜克就成为边防官兵的义务向导。1972年8月,凯迪拜克老得再也走不动了,就把义务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20岁的儿子巴亚克。在此后的近40年里,巴亚克常年与边防官兵巡逻在帕米尔高原至喀喇昆仑山脉、中巴边境的冰峰雪岭之中。2009年5月,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亚克无法再从事向导工作。 2004年9月,拉齐尼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当了33年向导的父亲巴亚克手中,接过了戍边的“接力棒”。

边防战士的“保护神”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拉齐尼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在巡逻第一天,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夜里只好在离铁干里克不远的一块山谷地停下歇息。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用父亲巴亚克教过他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一夜。巡逻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停下了,“由于山体滑坡,去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回应。“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度过难关,放心吧!”拉齐尼说。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说完拉齐尼就起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拉齐尼都会说:“这是任务”。拉齐尼强忍剧痛,为官兵探路。历经2个小时,拉齐尼终于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才让官兵们顺利通过。

甘于奉献的“向导员”

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祖孙三代护边员却始终坚守帕米尔高原,坚守红其拉甫。 拉齐尼2003年从部队复员后回家放牧,2004年入党,如今他和媳妇、8岁的女儿还有6岁的儿子住在山上牧区。从2004年至今,拉齐尼给边防巡逻战士做向导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拉齐尼已经从父亲巴亚克手里学到了独自带领官兵巡逻的本领,连队每次组织巡逻他都会提前到达连队,与连队官兵一同完成巡逻任务。拉齐尼脸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他白色的额头与黑脸膛形成的强烈对比。多年巡逻下来,拉齐尼家的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他家不要一点报酬。拉齐尼说:“现正在训练家里的4头小公牦牛,现在他家跟着部队巡逻的牦牛只剩一头,三年后这些牦牛训练好了,家里就有5头牦牛能参加巡边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雪,天气有多寒冷,拉齐尼总要把自己家的牦牛牵出来练练手,为官兵使用打基础,他还会经常讨教父亲巡逻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样避免。正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深情,在祖国的西部边陲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410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