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20:09:04
最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3-10-28 20:09:04     小编:雁落霞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掌握移项法则

3.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5.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重点:

解方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二、典例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1).x=5(2).x2+3x=2(3).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判断下列x值是否为方程3x-5=6x+4的解.

(1).x=3(2)x=3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

4.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4x+8(x+2)=40

去括号,得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本题的关键是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基础训练:课本第113页第1.2.3题.

四、综合训练:课本113页至114页4.5.6.7.8

五、达标训练:3.7

五、课堂小结: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再学习?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是七年级第七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3课时,主要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路程问题。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结合路程问题,进一步学习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习函数、不等式与其他方程解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

(1)知识目标

能借助“列表”的方法审题、找等量关系,进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路程问题。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体育。

3、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借助“列表法”找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路程问题的过程。

知识、方法重要,其获取过程更重要,在教学中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中学生经历的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不然学生就不具备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只会成为解题工具,所以我把方法获取过程作为本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

掌握用列表的方法审清题意,抽象具体问题中的数学背景,建立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体会“列表法”在把握路程问题等量关系的优越性,进而掌握这种方法是学生感到困难的,所以把它是本节课的难点。

5、教法学法

优选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方法技巧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指导学法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结合具体情景、设计解决策略、与他人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习。

我把本节课设计为5个环节:

1、情境引入相遇问题,初步感知列表方法

通过救人情境的创设,既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检测,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引入路程问题——相遇问题。

引入问题后,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课堂交流理清题意、找到等量关系的方法(画图或列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列表的方法理清题目中的数量,让学生初步感受“列表”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本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探讨中感受“列表法”,让学生参与的知识获取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感悟故事中的追及问题,拓展提高对列表的认识

以同学们熟悉的故事为背景,配以形象生动的动画,引入路程问题——追击问题。然后让学生应用列表法表示追击问题的数量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等量关系,设不同未知数,列出不同的方程),进一步体会“列表”表示数量关系的威力。

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地重复,学习过程也不能使机械地模仿,而应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由相遇问题到追击问题,由一种方法到两种方法,就是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学生在应用“列表”法的过程中,提高对“列表”法表示数量关系优越性的认识。

3、回归现实,梳理新知

本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本题以“奥运”为背景,不仅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实用价值,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一环节既对路程问题进行了巩固练习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4、合作互动,深化提高

编写一道应用题,使它的题意适合一元一次方程60x=40x+100,要求题意清楚、联系生活、符合实际、有一定的创意。

本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题目。

前面的环节是由实际问题到数学模型,现在是由数学模型到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发展创新。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题目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5、畅谈收获,内化提高

这节课体验到了什么?

让学生本节学习收获和感受,全体同学交流。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课后设计的畅谈收获,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们收获,交流疑问,当堂消化本节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1)本节课在情境的创设上,突出了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喜闻乐见,使他们能快速进入问题的解决。

(2)让学生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二、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2.解方程:4(x-)=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x-=

两边都加,得x=.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x-=2

两边同加,得4x=

两边同除以4,得x=.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x+2x+4x=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x表示2x,4x表示4x,x表示1x.

根据分配律,x+2x+4x=(1+2+4)x=7x.

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

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

2x+3x+5x=60

合并,得10x=60

系数化为1,得x=6

所以2x=12,3x=18,5x=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9页练习.

(1)x=3.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x=7

即2x=7

系数化为1,得x=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

合并,得4x=14

系数化为1,得x=

(3)合并,得-2.5x=10

系数化为1,得x=-4

2.补充练习.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

列方程3x+2x=32

合并,得8x=32

系数化为1,得x=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x+2)页,第二天读了(x-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x+2+x-1+23=x.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1)、(2)、4、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合并同类项习题课(第2课时)

一、解方程.

1.(1)3x+3-2x=7;(2)x+x=3;

(3)5x-2-7x=8;(4)y-3-5y=;

(5)-=5;(6)0.6x-x-3=0.

二、解答题.

3.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4.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二、2.705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x人,列方程320=x-150.

3.(1)4小时,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列方程60x+48x=460.

(2)3小时,设b车开出后x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60x+48x=460.

4.3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

5.1分钟,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x-250x=400.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四

1、学生通过旅游、选灯、用电、水费、用气、电信等问题的方案设计,弄清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掌握用方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巧.

2、通过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设计出各类问题的最佳方案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提出问题问题:小江一家三口准备国庆节外出旅游.现有两家

由学生完成选择旅行社的方案。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新课,并由学生自己设计出选择旅行社的方案,为新授哪种灯省钱埋下伏笔。

分析问题出示教科书94页探究2:用哪种灯省钱?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问题中基本等量关系有哪些?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电费=0.5×灯的功率(千

瓦)×照明时间(时)

2、列式表示两种灯的费用各为多少?

(节能灯用t小时的费用(元)为:60+0.5×0-o.11t

白炽灯用t小时的费用(元)为:3十0.06×0.5t)

3、当照明时间t取何值时,(1)白炽灯比节能灯省钱,

(2)节能灯比白炽灯省钱?(3)白炽灯与节能灯费用一样?(精确到1小时)

4、如果计划照明3500小时,则需要购买两个灯,试设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案。

以课本例题中实际生活问题为素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问题中的探讨的几个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探索创新下面问题是学生课前调查到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每一大组完成一个,分四个小组讨论后设计出最佳方案。

10分钟后,大组派代表交流发言.

1、电价问题

据我们调查,我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为每天早晨7时到晚上23时每度0.47元,每天23时到第二天7时每度0.25元.请根据你家每月用电情况,设计出用电的最佳方案.

2、水费问题

我市为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部分按0.45元/吨收费,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部分按0.8元/吨收费,超过20吨部分按0.50元/吨收费,某月甲户比乙户多交水费3.75元,已知乙户交水费3.15元.

问:(1)甲、乙两户该月各用水多少吨?(自来水按整吨收费)

(2)根据你家用水情况,设计出最佳用水方案.

3、用气问题

某市按下列规定收取每月的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o.8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怎样用气最节约?请设计出方案来.

4、电信支费

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信业务不断推出,请你通过市场调查,为你家设计出一种通讯方案.

(1)两地间打长途电话所付电费有如下规定:若通话在3分钟以内都付2.4元.超过3分钟以后,每分钟付1元.

根据上述资料,(1)你认为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费用相同?(2)某人估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应选择哪种移动通讯或用长途电话合算些?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挥,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来设计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堂小结可用教师对各小组交流的方案进行简单的评价作为小结。

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98页习题2.4第5、7题

2、选做题:

分层次布置作业。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参与完成例中设计的

几个问题,教师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始终是主动的.通过学生课前的社会调查,对生活中的一些方案以开放形式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交流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通过用电、用水最佳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用水的意识.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五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位于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八章第4节第三课时,在研究了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后是第5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作用:是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也是解其他方程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索过程,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团结互助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解方程中分析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3、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归纳。

关键:每一步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历了两节简单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大部分学生应已经初步了解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方法,对本节学习大有帮助,但在去分母及其余各步骤中都有易错点,是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的。

三、教学思想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每一环节的主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思考,将知识与技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师生定向

了解学情出示上节

习题练习了解具体学情确定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三、自主预习

预习检测布置任务

巡视督导

板书例题

预习检测

抽查学生

指导学生自改自评

自学课本内容,思考解方程的每一步变化的名称及具体做法,思考易错点

闭卷答题

自改、自评预习效果

教师指明做法,帮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文本,把握重点。

通过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将部分知识内化。

检查预习情况,暴晒问题

让学生将技能内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四、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指导学生互评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步骤及具体做法,易错点小组合作解决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

由会的同学展示

小组讨论总结每一步的易错点兵教兵

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精神五、达标自测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完成相应学案上的问题

独立完成

自评互评

小组交流后当堂完成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用以确定课后作业六简谈收获

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课堂收获了解学生收获情况

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继续牢固学习成果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得解法,了解销售中的数量关系。

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思想

方法: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盈亏中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及相等关系。

教具资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图片引课(见大屏幕)

二、探究

探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1、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元.

2、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50元,则利润

是元.

2、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元.

3、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元.

4、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定售价是.

(学生总结公式)

熟悉各个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熟悉利润、利润率售价进价之间联系

三、探究一

分析:售价=进价+利润

售价=(1+利润率)进价

亏?

(2)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

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

(3)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

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元.

注:标价n/10=进(1+率)

(4)2、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

价格,某种药品在涨价30%后,降价70%至a元,

则这种药品在20涨价前价格为元.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亏损还是盈利对比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才能加以判断

小组研究解决提出质疑

优生展示讲解质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盈亏问题

相关的关系式:例题

课后反思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标价、折扣数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清楚,之后才能灵活运用,通过变式练习加强记忆提高能力。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七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2、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熟练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学生来说解方程已不是问题了,本节课是以上一节课为基础,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学生读懂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用一元一次方程会解决就行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

讨论交流:按怎样的解题步骤解方程才最简便?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动手解方程

自主探究

问题一:

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问题二:

问题三: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八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目标内容

(2)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2.目标分析

(二)过程目标

1.目标内容

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

2.目标分析

(三)情感目标

1.目标内容

2.目标分析

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4504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