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成功的因素,也能够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与实践?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样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诗歌创作体会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诗歌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近日,我参加了一场由知名诗人举办的诗歌创作讲座,为期两天。这次讲座深入浅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的主题是“诗歌创作的内外境”,通过诗人的讲授和实例分析,我对诗歌创作的理念和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段:内境篇(300字)
讲座开始时,诗人首先强调了创作的内境对于诗人的重要性。他说创作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过程,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就是创作的源泉。他鼓励我们要保持思考、观察和感受的敏感度,时刻留意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情感变化。他通过多个例子表达了作品中的独特性和感情共鸣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只有深入的思考才能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段:外境篇(300字)
在诗人的讲座中,他也提到了外境对创作的影响。他认为诗人不应该孤立于社会和现实,而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环境和世界。艺术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通过现实表达内心的追求和呼唤。他通过引用众多大诗人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如何用自己的眼光去发掘现实中的美和不美。他鼓励我们要善于感知社会的多样性,通过创作表达对各种现象和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在此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只有深入现实,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诗歌。
第四段:创作技巧篇(300字)
在讲座的第二天,诗人分享了一些创作技巧。他说诗歌创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时间、技巧和练习。他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他倡导我们多读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同时,他也鼓励我们多与其他创作者交流,参加作品鉴赏和创作指导活动。在讲座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对于以前产生的困惑和迷茫有了更清晰的解答。
第五段:总结(200字)
这次诗歌创作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体验。它不仅为我打开了诗歌创作的大门,还帮助我梳理了创作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与诗人的深入探讨和学习,我更加清楚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应该保持的内在和外在品质。我将把这次讲座的所学积极运用到我的创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争取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我深信,诗歌创作讲座给予我的启迪和指引将陪伴我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体会篇二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诗歌创作的讲座,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主持。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我通过这次讲座学到了诗歌创作的诀窍和技巧,也了解了对于一位成功的诗人来说,思想和灵感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中引入的第一主题是“诗歌的灵感来源”。老师告诉我们,诗歌的灵感可以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自然景色、人文历史、个人经历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文字。此外,老师还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敏感和观察能力,因为有时候灵感就悄然而至,我们必须抓住它,并及时记录下来。
其次,讲座的第二个话题是“诗歌创作的意境营造”。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诗歌作品,不仅仅需要有好的内容和结构,更需要有独特的意境。通过精确地选择词语和展示细腻的情感,我们可以为读者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同时,老师也鼓励我们要多读优秀的诗歌作品,从中学习如何创造出恰到好处的意境。
第三个话题是关于“诗歌的形式”。老师对各种诗歌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示范。他指出,形式并不是束缚我们创作的限制,而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熟悉各种形式,并灵活运用,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富于节奏感和美感。同时,他还强调了音韵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应该注重诗歌的韵律和音节的搭配。
接下来,讲座上我们还讨论了“写作的技巧”。老师分享了他多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比如如何创造适当的写作环境,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以提高写作效率等等。同时,他也强调了写作的坚持和努力,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他还鼓励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因为真诚和独特是一位诗人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讲座的结尾,老师总结了整个讲座的主要内容,并鼓励我们要坚持下去。他说,诗歌创作是一条不断前行的路,只有坚持和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听完这番话语,我深受鼓舞,对于诗歌创作充满了更大的热情和决心。
通过这次诗歌创作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思考方式。我相信,只有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我会将这次讲座的收获牢记于心,持之以恒地在诗歌的道路上前行。同时,我也希望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力量。这次讲座是我诗歌创作之旅的重要里程碑,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诗歌创作体会篇三
您的生日宴会又将在收割的协奏曲中
如期进行
这片黄土是上苍为您特制的'蛋糕
你用镰刀将遍地的烛光
割倒叠起
我跟在您的身后拾捡遗落的烛光
您很满意的笑
这是您唯一允许我为您祝寿的方式
其实我很想说些什么
哪怕一句话也好
一个字也好
您依旧弯腰如弓大粒的汗珠
弹射成身后夕阳如血
终于在那把可以击穿任何冠冕堂皇的
镰刀宣布休息时
我想终于有机会为您讲出那句压抑已久的话了
而您却枕着一地汗珠
睡着了
诗歌创作体会篇四
你银白的头发、佝偻身子、孤单的身影
你已老了。
你与乡邻村野为伍
你80岁的高龄、仍自己打水、自己做饭
你仍撕守着我儿时家园
梦的'故乡
你一生养育我们四个儿女
四个儿女是你一生的骄傲
你放飞的鸽子是你一生的牵挂
生存的希望
每与人提起
慈祥的脸上总挂满了笑容
母亲
我历尽风霜
久经苦难的母亲
钝拙的笔怎能写尽万千话语
我缕缕情愫
诗歌创作体会篇五
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其词藻精美,语言华丽,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也尝试过写诗,从中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下面就是我对诗歌创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受之一——创作初期
诗歌创作的初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时要格外注重灵感的引导与积累。可以通过阅读诗歌经典,聆听优美的音乐,观赏自然景色等多种途径来获取创作灵感。还可以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抒情、写景、议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写作前的状态,心情和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自己的心境与创作意识相吻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
第三段:感受之二——表达与修辞
只有具备一些写作技巧,才能让诗歌更具创作意义,打动读者的心。因此,怎样用简洁精准的语言、抒发情感、表现画面、构建意境,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此外,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比如,用擬人、比喻、拟声等手法来丰富诗歌的内涵,达到心灵感悟的效果。充分发掘自己的语言天赋,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是每位诗人的必修课。
第四段:感受之三——关注细节和实际
诗歌创作时,光有心情是不足以写出好的作品的,还需要关注实际,关注小细节。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歌词在表达扬州的美景之余,还旨在表达出三月天烟花盛开的活跃氛围。这样的写作方式,点滴之间都极为生动,让人不禁感到诗意盎然。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细致观察、体察,来描绘出诗句中的情景,细化到每一个细节,让作品更加自然、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总结
诗歌创作是有一定技巧和规律的,但归根结底是需要读者灵魂深处的思考和创造力的发挥。只有在认真的积累和敏锐的感知中,才能产生出真正的经典之作。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经典中的灵感,运用修辞手法与深厚的情感,用心感受生活的点滴,写出自己风格独特的诗歌作品。
诗歌创作体会篇六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诗歌创作体会篇七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形式,是借助细微、抽象的意象,表达出深邃的内心情感与感悟的文学体裁。在创作过程中,诗人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游刃有余的语言技巧。我是一名热爱诗歌的文学爱好者,经过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总结出个人的诗歌创作心得体会。
第二段:关于灵感与创作
灵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能够带来创作灵感的来源有很多种。有时候是自然景色,如花、草、树、山、水等自然元素;有时候是身边的人事物,如家人、朋友、社会事件等;有时候是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如喜、怒、哀、乐等。当诗人遇到这样的灵感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可以通过写日记、便笺、录音等方式进行,以便于后期的诗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要有一个恰当的心态。一方面要保持敏锐的思维和灵敏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冷静和沉淀。遇到诗歌创作困难时,可以暂停创作,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进行想象。比如,放下笔,握住自己的手臂,让意象流淌出来,然后逐渐转化为文字。
第三段:关于结构与技巧
诗歌的结构是完整的,一般包含有一定数量的诗行或者诗节。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清晰明确的掌握好诗歌的结构,将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娓娓道来。同时,在诗歌编写中,还要注意每一句话的排列,以及每个词句的含义。诗歌中的换行、断句、句式的变化等都是情感表达和意象呈现的一种形式。
此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用于诗歌创作,比如借鉴古典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灵活地运用修辞和比喻,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要注重诗歌的整体韵律与音律的掌握,让读者可以在欣赏诗歌时更好的领会其情感内涵。
第四段:关于表达与传递
在创作一首诗的过程中,最基本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读懂、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因此,对于诗歌作者来说,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其能否有效的表达和传递这些情感和内涵。而对于读者而言,其欣赏诗歌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不同读者通过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一段:自我总结和展望
如何提高诗歌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将继续在敏感和认真的审视中与自己的诗歌作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关注诗歌创作,是需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和体验的,当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就能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创作出更为精彩的诗歌作品。希望自己能够在诗歌创作的不断探索中,不断发掘和提升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技巧,从而将更多的情感和思想用诗歌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诗歌创作体会篇八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它与生俱来的美感和灵魂深处的表达让它成为了许多文学爱好者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尽管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灵感和创作技巧,但是要创作出一首好诗仍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然而,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步入诗歌创作领域的人来说,我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今天我就想要分享给大家。
第二段:找到创作灵感
对于刚刚开始诗歌创作的人来说,找到灵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我发现,许多好的诗歌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例如窗外的景色、天气的变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的经历等等。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写出一首好诗,就需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观察力,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多去感受一下身边的一切,这样才能够把这些感悟融入到创作中。
第三段:注意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在诗歌创作中,形式和韵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不仅能够使诗歌更加美观,也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创作诗歌时应该注意诗歌的形式,例如诗的结构、韵脚、节奏和押韵等等。当然,在创作时也不能让这些东西束缚我们的创作,应该只是在合适的时候去用他们增强诗歌的美感。
第四段: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作诗歌需要想象力,但是人的想象力是很难准确塑造的,每个人的想象力也会因为个人体验和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认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想象力是一个非常需要运用到的部分,我们需要让想象力带领我们旅行,去创造未出现过的世界、未曾有过的情境、未知的感悟和情感,这些也许会让我们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
第五段:总结
诗歌创作是一个相当有意义并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诗歌创作方法,但是让自己的创作充满灵感,在形式和韵律上注重细节,并且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这些都是每个创作者必须关注的要点。当我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得到一些反馈性的回馈时,也可以更好的优化自己的诗歌创作,让自己的诗更加优秀和完美,更多的为读者和文学世界创造精彩的文学瑰宝。
诗歌创作体会篇九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用简约、精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了提升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诗歌创作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教师以其卓越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诗歌造诣,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着重强调了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性。他希望我们能够用纯净的眼睛审视世界,用真挚的感情体验自然。他说,只有通过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感受,才能真正写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诗歌。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自然,教师带领我们外出写生,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感受阳光雨水的洗礼。这样的亲身体验,让我收获了对自然的更深入理解,也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
其次,教师谈到了诗歌创作的内心体验。他说,写诗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表达。他鼓励我们发现内心深处的那一片净土,将自己的感悟、思考和痛苦转化为诗歌。他说,只有把真实的自己注入到作品中,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训练,让我们实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变化,并试图用诗歌表达出来。这种内心的表达让我体会到诗歌为我提供的独特的情感宣泄方式,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篇自己创作的作品。
其次,教师着重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语言形式。他说,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它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加韵律流畅、形象生动。他鼓励我们学习诗歌的各种格律和形式,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为了帮助我们学习和运用格律,教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写作练习,让我们尝试用定型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这种对语言形式的讲解和实践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技巧。
最后,教师强调了对于诗歌作品的反思和修改。他说,写作不仅仅是创作,更是修订。他鼓励我们在创作结束后,多次精读自己的作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他说,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改,才能让作品更加完美。为了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作品的反思能力,教师组织了多次作品分享会,让我们相互评析。这种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反思和修改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提高。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于诗歌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我体会到写作需要灵感,但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锤炼。我懂得了诗歌创作离不开对自然的感受和观察,离不开对内心的表达,离不开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运用,也离不开对作品的反思和修改。这次讲座让我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热爱,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写作的决心。我相信,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
这些年,由于个人的爱好,学着写了一些类似诗一样的东西,也从中抒发了一些积淀起来的情感,得到了一些满足。但回过头来总结,怎麽写诗?怎样写好诗?真的未知其然。也从来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想起刚刚写诗的时候,不但不懂韵律,甚至连一首完整的唐诗和宋词都背不下来,真是汗颜至极,愧对诗圣、诗仙。当时只是非常的痴迷和一时的冲动。
也许我和诗一样感性。所以就跟着感觉走,一直走到现在。这些年我对诗歌创作的一点体会是:
1、童心;
2、激情;
3、跳跃性思维。
这是诗歌创造的原动力。
1、哲学知识。要懂点哲学,这一点很重要。没有哲学,就没有诗的深度。
2、文学和美学知识。是诗作者主要的修养之一。
3、自然和历史知识。也是诗作者应具备的必要知识。
4、音乐、绘画、摄影知识。主要是懂和会欣赏。掌握更有优势。
1、遣词能力。用词:一要准;二要美;三要凝练。
2、造句。也很重要。将自然界中的景物和主观世界中的意象相融合,提炼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佳句。造句的过程,也是诗歌创作的过程。因此,诗人的手中永远没有词典。
3、比喻。是诗人离不开的修辞手法。好的比喻,能深刻诗的内容。让人震撼。如:我把余生聚在笔上/那燃烧的纸/是我最后的灰烬。引自老石头《我愿为你毁灭自己》。
4、联想。以丰富诗的内涵。诗的语言,应该是饱蘸情感联想丰富的语言。好诗可以在读者面前展现广阔的画卷。
5、恰当的形式。为满足内容而量体裁衣的书写格式。以实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好的书写格式,看起来更新颖、贴切和舒服。
6、标点符号的运用。不要忽略标点符号的运用,用得好,也可画龙点睛。
7、诗人的.手里,永远要有一本字典。因为了解汉字的意义,是精彩地运用语言的前提;而精彩地运用语言,是文学作者永远追求的一种境界。
这样写诗更自由,更轻松。不要看太多关于怎样写诗的书;也不要看太多的古诗。不要背太多的包袱。最好是一张白纸,按着自己的意图作画,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有自己的风格。
诗抒发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一定要有感而发。诗是要打动人的,要用你的感受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所以写诗要有冲动,顺其自然。不要硬憋。
就创作过程而言,我认为要有以下要素:
1、要有感人的素材。要有强烈的感受或有生动的故事。
2、要找出为之感动的要点。我把它叫做“燃烧点”。
3、构思和分段。就像写文章,要有提纲。尤其是长诗和组诗,更为重要。
4、选择独特的视角和恰当的表现形式。即切入点。
5、运用联想,挖掘感受的深度。寻求诗人和读者的共鸣。
6、运用语言功力表现感受。
通过语言和技巧,把感受精美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诗才会有嚼头。
我认为文如其人。个性决定诗风。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别人的风格。因此切忌不要跟风和东施效颦。
一般说来,诗风大体上分写实和写意两类,其他都属派生。写实的典型风格是:叙事诗;写意的极端风格是:“朦胧”诗。意向诗是现代诗歌的一个潮流。
观察了一下,当前活跃在诗坛上的绝大多数作者的诗,是写实和写意兼而有之的诗。但雷同和东施效颦者众。
一般地说,情感丰富,浪漫、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思维跨度较大的人,比较适合写诗。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一
今夜,月色朦胧
朦胧,一如你牵着我的手
走过的那段,虽短
却走了好多个春天的路程
美丽的绽放,是一种能耗吗
为何开得最浓艳的花
总是萎谢的最快
一如最美好的时光和感情
甜蜜的相聚,也是吗
因为没有朝朝暮暮的尽欢
才会有地久天长细水长流
一如今夕,金风玉露
延续了千年轮回的相逢
钻到葡萄架下
去听鹊桥上的相思窃语
已久远得模糊不清
今夜,忽明忽暗的
是月下不开花竹子的隐忍寂影
一如我愈逃愈浓的'思念
和犹疑惶惑却又难改的心情
竹园静静,思念无声
一只斑斓的蝴蝶轻轻地飞过来
又轻轻地飞去
温柔迷离的一幕
犹如无法触摸的幻象
更像极了我此刻思念着的梦影
时远时近,一如你的歌声
会淡、会浓、会润饰
像天上的月,在白色的寂寞里闪烁
闪烁着一种变幻莫测的生动
今夜,月色朦胧
朦胧中,我仿佛看到
你沿着思念的心桥
急急切切地向我走近
在春天所需要的洁白距离
却又淡淡地微笑着停下脚步
和多年前一样
小心翼翼地给了我一首
滴着水墨清愁的小诗
把怒放的红玫瑰和思念的忧伤
藏在了身后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二
黛青的远山
无边的绿色和着彩色的鲜花
告诉你一个母亲的'故事
孕育生命是她最大的幸福
明澈的溪水
悠闲的鱼儿绕住蝌蚪嬉闹
浅浅的日光在清泉间荡漾
那是母亲心底最欣慰的笑容
蔚蓝的天空
白云小鸟风筝自在翱翔
飞高飞远再高再远
你的线儿
始终系在母亲颤抖的手间
陋巷的深处
一个孤独的背影伴着一双昏花的老眼
远远地望着默默地盼着
我的宝贝我的孩子我的思念我的期待
你何时从梦中走回来
让妈妈再抱抱再亲亲再看看
——写在母亲节话:妈妈,我爱您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三
(在秋天的下午)
望着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
留下的旧枕,
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在梦中的烟水?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四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眩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我爱 在今夜
回看那来时的山径
才发现 我们的日子已经
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来过了又走了
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地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
始终没有来临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五
您是我的生命
是你给予我生命
我是华夏儿女
也是您的女儿
您辛苦一生
养育我长大
父母,今天离开故乡
使我想起了您
您那严肃的'神情
您那深陷的眼睛
您那满脸的皱纹
您那粗糙的大手
父母,今天离开故乡
使我想起了您
您曾用那粗糙的大手抚摸我
在清晨叫醒我的时候
在午休休息的时候
在黄昏干完活的时候
在午夜照看我的时候
您曾用那粗糙的大手抚摸我
父母,您为了生活更好
在天麻麻亮的时候
就用抚摸我的大手劳作了
您微笑着,操持家务
您微笑着,田间劳作
您微笑着,上场打谷
父母,您为了生活更好
在天麻麻亮的时候
就用抚摸我的大手劳作了
父母,深爱着我
为了我,您省吃俭用
为了我,您努力劳作
为了我,您辛苦一生
父母,深爱着我
谢谢您的教导
谢谢您的培养
谢谢您给予我生命
谢谢您操劳的大手
我敬您,爱您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六
温柔的春,
闯入了我的生活。
冷漠的冰,
似乎已成了过去。
柳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柳儿扭动,
柔美细腰,
多么迷人的线条。
尽情飘摇尽情舞蹈;
石榴花穿上了石榴裙,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石榴花羞红了脸,
暗自丛中笑燕子穿上了燕尾服遥遥飞来了。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燕舞,燕舞,莺歌燕舞;
我匆匆赶来,因为我跟春天有个约会。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七
王维作为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不仅在当时,更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王维替中国诗歌定下了地道的诗歌传统,其山水诗的寂静空灵精神,也深入民族骨髓,内华为中国美学稳定的艺术趣味和心理结构。
一、了解文学创作背景
中国素来讲求知人论世,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知人,即我们要知道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素养,以便将作品与作者更好的结合;论世,即我们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自身原因:将诗歌与绘画、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其本身就对诗歌、绘画并对音乐有很深造诣。诗人兼画家的身份,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使用画家绘画技巧,使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色彩上显示出独特性;王维的母亲崔氏,师从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禅师三十多年,受母亲影响,其兄弟、妻子皆信佛,王维则是一位前程的佛教徒,也以玄谈为乐,呈现出素雅幽淡的特征。
社会原因: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维,造就了“荣光外映而秀色内含”的王维体。盛唐是王维的时代,盛唐诗歌的主流趣味是以王维为领袖的都城诗的趣味。王维的一生,自其少年时代便声名卓著,而到花甲之年则更加为世人所重,长安地域的贵族文化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期半归半隐,作品也呈现出恬淡静远的特征,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处境密不可分。
二、从审美的角度看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在诗歌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也被誉为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人物”。王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其精湛的文学笔调和艺术就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音乐美
王维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其对《九歌》进行了很好的继承。虽然他创作的骚体只有9首,但有《鱼山神女祠歌》、《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等好诗。对“兮”字的继承,使得诗歌舒缓、悠长,具有音乐美。
大量使用叠字,增加语言的音乐性。王维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约有60余首。王维从《诗经》、《古诗十九首》中吸收营养,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叠字的运用能够如此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绘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一大赞誉,诗画的完美混融与其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绘画原则全面而恰当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王维诗歌中色彩词有25个,在诗歌创作中出现过335次。
王维的诗也善于运用各种线条进行山川景物,运用多变的曲线描绘复杂的物体,这是绘画的常识,王维灵活的运用到了诗里面。“雾中远树刀洲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也是运用曲线来写景状物。
禅意
成长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家庭中,禅宗思想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说:“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再加上盛唐寺院众多,佛教文化繁荣,使得其作品也有很多与禅有关的所在,尤其是后期对现实不满,决定隐遁后,禅意作品更多。隐居期间,他长持斋戒,日日禅诵,过着居士的`生活。正如《山中寄驻弟妹》一诗所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三、从一字、一词、一句中体味王维的诗歌艺术
“兮”字,叠词的使用,使得王维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词秀而调雅。
色彩词在诗歌中起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的作用,当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词有25个,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诗歌中335次,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对色彩的选择表现出集中性、以白青为主、素雅色调为主色调的特点较为明显。线条词,用长短、曲直、粗细等勾勒物体的轮廓;利用空间词对描写的画面进行构图。《送邢桂州》中,“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积雨辋川庄作》中用色彩、光线的强烈对比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
四、王维诗歌中的山意象、水意象、禅意象
王维诗作中的山水意象禅意悠远、恬淡、宁静,但并不枯燥、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常采用因物寄托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时空条件下的主观感受,他还以耐人寻味的独特抒情方式,使作品的含意更委婉,诗情更醇厚。
王维诗歌中也存在大量水意象,因为王维向往幽静的生活,所以,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出淡泊纯净的境界。他将以动趁静、静中有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王维的诗歌创作和他的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诗歌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禅趣。此外,也受时代的影响。不得不在对现实社会的屈从下寻求解脱而禅宗正是主张“静心”“觉悟”王维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幽怨、宁静的笔调。
五、赏析王维,对诗歌研究与创作的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文学也很好的体现了一代的社会风貌。文学创作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时代风貌,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研究客体。
其作品将文学、绘画、禅意、音乐、世间百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蓝本。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重新认识自然、体验生命、回归本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八
朦胧,一如你牵着我的手
走过的那段,虽短
却走了好多个春天的路程
美丽的绽放,是一种能耗吗
为何开得最浓艳的花
总是萎谢的最快
一如最美好的时光和感情
甜蜜的相聚,也是吗
因为没有朝朝暮暮的尽欢
才会有地久天长细水长流
一如今夕,金风玉露
延续了千年轮回的.相逢
钻到葡萄架下
去听鹊桥上的相思窃语
已久远得模糊不清
今夜,忽明忽暗的
是月下不开花竹子的隐忍寂影
一如我愈逃愈浓的思念
和犹疑惶惑却又难改的心情
竹园静静,思念无声
一只斑斓的蝴蝶轻轻地飞过来
又轻轻地飞去
温柔迷离的一幕
犹如无法触摸的幻象
更像极了我此刻思念着的梦影
时远时近,一如你的歌声
会淡、会浓、会润饰
像天上的月,在白色的寂寞里闪烁
闪烁着一种变幻莫测的生动
朦胧中,我仿佛看到
你沿着思念的心桥
急急切切地向我走近
在春天所需要的洁白距离
却又淡淡地微笑着停下脚步
和多年前一样
小心翼翼地给了我一首
滴着水墨清愁的小诗
把怒放的红玫瑰和思念的忧伤
藏在了身后
诗歌创作体会篇十九
看,小松鼠岀来了!
快乐地又蹦又跳。
看,小燕子飞回来了!
叽叽地叫着春天的歌;
人们身上的衣服,越开越薄;
小动物身上的绒毛,越来越少。
听,沙沙的春雨声,滋润着河边的小草;
听,温和的春风,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唤醒!
走到田野里,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走到城市里,到处都是青翠的香樟树。
闻,路边的小花,它们个个都散发着清香;
闻,温暖的空气,蕴藏着太阳的香气息。
看,小河解冻了!快活的流淌着;
看,天气变暖了,我们高兴地跳着!
诗歌创作体会篇二十
(一)画趣:诗画美的独特趣味。
王维擅长用诗境绘画,以画意写诗,将山水诗与山水画进行相互巧妙地渗透,再现山水神韵,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河岳英灵集》卷上)。可以说,王维的山水诗,成为盛唐诗坛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坛一个独立的个性存在,达到了诗歌艺术上的高峰,具有持久的艺术影响力,唐大历十大才子、宋欧阳修、江湖派等人的诗歌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王维的.影响,形成自然诗风。
(二)画境:宁静美的空明境界。
(三)画诣:寂寞美的无我追求。
在王维的诗里,其中有一个禅典是“无生”,如“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秋夜独坐》)等,“无生”之说,在佛典里也是“寂灭”,王维对于这种“无生无我”境界的追求,体现在他不仅自甘寂寞,更能享受寂寞,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才能细察到的自然生机之美。
王维以诗人的灵感、画家的手法、禅道的感悟、仕隐的经历进行诗歌创作,色彩词的运用呈现出用色集中、设色冲淡的特征,以此来描述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并且表现出诗中画意这种独特的美感,不愧“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之誉,同时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诗歌创作体会篇二十一
总是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总是以为每个心灵都可以相濡以沫`````
总是以为明天醒来不再为了昨天的事情而烦恼```
总是以为找点快乐的时事情做就可以忘却那些忧伤```
总是以为明天的太阳可以抚平今天淋漓的伤口````
总是以为世界不再因为有爱而那么残酷````
总是以为默默的等待可以给自己换来美好的结果````
总是以为可以天长地久是事情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总是以为有爱的世界将会是最美好的````
但是,我错了~!错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错的一塌糊涂,错的彻底````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自己始终找不到答案````
谁?能指点迷津?自己却在爱的门外徘徊````
谁?能体会我的心情?自己却还是傻傻的等待````
这样的过着没一分一秒````
让自己这颗等待的心不再等待`````
让自己把一切都回味,为今天划上圆满的句号```
让自己随着今天夕阳的降落消失在无人的某一个角落````
让自己这颗寂寞的心不再寂寞`````
让自己把所有都淡忘,为今天写完最后一篇忧伤````
让自己随着明天朝阳的升起出现在另一个喧嚣的城市````
忽然,感觉到风的气息````
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该遗忘的终要遗忘`````
让我把这唯一的生命历程献给最忠诚的它51,我的家~!
care.n《原创》
诗歌创作体会篇二十二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中秋赏月赋诗成为人们庆祝中秋的重要环节。
中秋团圆
中秋皎月似玉盘
高耸夜空星稀返。
佳节共赏闲游乐
千家万户俱团圆。
中秋
一轮明月挂空中
四周烟花气势宏。
中秋佳节共赏景
欢热场面令人崇。
中秋十五月儿明
天高云淡月明朗
万家坐饮将月赏。
天上人间共歌舞
但原幸福万年长。
中秋夜
秋月天气暖
银辉斗蝉娟。
灭烛月光溢
望月几回圆。
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
赏花赏月赏秋景。
家家户户嬉戏乐
家人尽还喜不禁。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上寒空
欲知千里不有风。
人间万家皆欢聚
唯独嫦娥淒守宫。
中秋月儿明
望月思宫娥
口含遥佳品。
玉兔奔皓月
合家喜笑音。
中秋月儿明
十五佳节赛除夕
月明星稀满天奇。
自传寒宫出仙子
原是后羿之贤妻。
秋月
中秋月圆树影翩
赏景品饼人尽欢。
仰首望夜难相聚
心绪辗转不入眠。
中秋夜
中秋十五月儿明
万里长空无星影。
仙子玉颜青春逝
怀抱玉兔桂树悯。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立树梢
银光倾泻大地缭。
人间尽欢齐赏月
唯有仙子泪煎熬。
中秋月夜
十五良辰赏蝉娟
仰望碧空论月圆。
月影婆娑嫦娥泣
怀抱玉兔盼人还。
团圆之时
中秋玉盘挂碧空
却见嫦娥伫寒宫。
待到神舟冲月日
人仙共喜瞻玉容。
月景
清辉皎皎洒大地
星光点点月下依。
此情此景人相念
俱看圆月吾心喜。
诗歌创作体会篇二十三
诗歌创作心得谈散清庵
有时看一些诗歌理论,看学者、专家们的诗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先古后今;先西(方)后东(方);开头冠以政治的高帽,再论理论的知识。读来读去一头雾水,到头来一无所获,反而把纯净、美丽的心境给糟蹋的没有了灵性,没有了主见。连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都分不清了,完全失去了自我。
这样说并不是不要理论了,而是不能让人家牵着你的鼻子走路。他们喜欢分门别派,喜欢让诗歌左右政治,而我们也许仅仅是个人喜爱,是阐释自身对生命价值取向的观点或仅仅是自心情绪的流露。那些“砖头”般的高调子,于我们没有切实的意义。
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去实践、去探索;除此,别无捷径。探索是辛苦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或者经验,应该优胜于死板的教条和理论的框框。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
我们不去研究诗歌的发展问题,那是专家们的事情。自“五四”时期新诗诞生以来,经历了繁华烟云之后,到八九十年代的鼎盛时期,新诗便渐渐失去了芳华。我自己也曾放弃了诗歌的创作与梦想,十几年的诗作在搬了几次家之后荡然无存。竟然,没有半点哀伤!在文友们纷纷转型写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时,我又发热重拾拙笔,常言道:“好马不吃回头草”我自然算不上好马,所以,吃回头草也就无妨了。
目前,有许多爱好诗歌的人把诗写成了分行散文,诗应该有散文美,但,不能散文化。更有的人把诗制造成一种纯粹的个人臆想,别人从头读到尾,再从尾还到头,仍不知所云,实乃是一种悲哀。
我们不去强求严格的“仄平”,自由诗,自由但不能散漫。写诗必须应有一定的韵律,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表达观点和意图。古诗词之所以经历千年魅力不减,令人读来朗朗上口、过目不忘,靠的就是韵律。新诗之所以失去读者,日渐萎缩,各方面因素很多。但,新诗失去了应有的语言美、音乐感和其艺术性,应该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
诗歌创作要讲一点艺术,就像绘画一样,你用多大尺幅的画布,应用什么样的运笔方式,什么样的颜色,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等都要一一考虑进去。再如摄影,要想抓住人心,让凝固的瞬间,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创作过程中就要用独特的视角去感知事物,再辅以光线、渲染、特写等手法去表现才能达到景物合一、传神摄魂的目的。
艺术是相通的,诗歌也应注意创作手法的应用。
其一:诗的结构;“每首分几行,每行分节,每节几字或几顿,”具备这几点要素,创作出来的诗歌就合理了,就流畅了。诗歌中跳跃式的思维,也要有张有弛,紧扣行、字、节之间的必然联系。不能互不干涉,各自成题,那样写出的诗歌,必然是云深雾浓两茫茫!
其二:音乐美;为什么叫诗歌呢?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即诗能歌。只有创作中讲究一定的韵律,不需要整齐,曲扬转承、点缀其间,音乐美就自然天成了。这里的韵不是古诗词中的束缚的押韵,哪怕韵脚错了,也无关碍,只要能有明显的节奏感,使读者在赏读时能清晰的感知作者的创作心境,以期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犀相通的目的。
其三:语言美;语言美应该是是创作的主体,诗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诗的语言应优美,意义深远。记账一样的句子排列,是不算为诗的。一首诗歌中至少应有一到两句,值得人深思、回味、咀嚼的语句或哲理、或警句、或情愫。必要的时候应舍弃语法、结构甚至逻辑。这样一首诗才会有灵魂,才具有生命力!
(中国大学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26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