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7 06:03:21
2023年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优秀8篇)
时间:2023-10-17 06:03:21     小编:紫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一

看看你家的大蒜,没有我家的高,看看他家的大蒜,没有我的茂盛。再看看我家的大蒜,简直是王中王!几乎全都在地里嬉戏了,下面的几簇已经要开始纳凉闲话了。

“啊,怎么又往上蹿了一大段啊!”这才刚过三天,就长得比之前更高更绿更茂盛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长这么快是对我表达感恩之情还是高潮的前奏呢?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可是要我把乐坏了!

看看这一排排“小树林”,绿得鲜艳,从老远老远就能看到高高的身影,你看那边!它们的苗一个往那闯,一个往这走,摆出了英国人酷爱的胜利手势,这边的两株插的很近,背对着背,谁也不愿意理谁。还有两株却刚好跟它们相反,它俩初始是抱得最紧的,我故意把它们插的距离远点,可他们藕断丝连,通过几夜的努力和挣扎,终于在今天得以勾肩搭背,在耳边互相说起了悄悄话。

那你猜猜大蒜又有多高呢?我告诉你吧!大蒜高已有10厘米,最短1厘米,一般的大蒜苗全部都在7-9厘米之间,它们扎在地里相当牢固,仿佛再也不怕摔倒了一样。

啊,大蒜生长高潮的前奏开始了!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二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去看大蒜。发现有三个蒜瓣的下面长出了一厘米多长的根,前面几天,一直都没长,现在像发狂了似的猛长。就像是爸爸对我说的,后来者居上这句话。长出的根就像是爸爸的胡子一样。我对我种的大蒜说:“大蒜,大蒜,我希望你每天多喝喝水,长得快一点。这样你才会很健康。”

我今天早上,特别期待我的大蒜有没有长,可是看到大蒜一点都没有长,心里有些失望。我想,我的大蒜为什么长得这么慢呢?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上网查了查,多晒晒太阳能帮助大蒜生长。温度低,大蒜就长得慢。看到了答案,我马上把大蒜放到了阳台上,给它日光浴,希望它能长快点。

早上起床,我赶紧跑阳台看看大蒜有没有变化。哇,大蒜的芽已经长到5厘米了,大蒜的绿芽细长细长的,就像在和太阳打招呼。根也比昨天长多了,大约有4厘米,还有一些短根也冒出来了。长短不一的根像山羊爷爷的胡子。令人惊喜的是,旁边一粒长了根的蒜瓣也冒出来小芽!我得意地说:“看来,大蒜和小朋友一样要多晒太阳才长得高!”希望其他几颗大蒜,快快的生长!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三

今天,我开始种蒜的种子了。它们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小,就是我们吃的大蒜。它可不是在土里种的!它是在水里种的!这和其它植物不一样。要种蒜用矿泉水瓶就行了。

种蒜只需要把水瓶的瓶口和瓶身切开,把瓶口放进瓶身里,然后把蒜放进去就行了。

20xx年11月6日

今天,我种的蒜发生了一个神奇的变化。它的下部长出了一根根又嫩又白的细丝。它们可爱极了,就像蒜的白裙子。忽然,一阵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细丝们蠕动了一下,似乎伸了个懒腰。

顺着风,一股蒜味儿迎面扑来,它浓浓的,非常刺鼻。

我拿了一块出来,它就像一只小章鱼用它那强有力的触须蹬着,它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好不容易,我才从梦境中回过神来。

20xx年11月9日

今天,我种的蒜发芽了!它的上部长出了一个绿色的小叶子,就像一个绿色的獠牙。真是“含苞待放”呀!

蒜苗过几天一定会越长越高、越长越大。等到十几天后就可以长几分米高,我和妈妈就可以割下来做成饭菜来吃了。我们还可以种越来越多的蒜(用种子繁殖)。想到这里,我非常自豪!

难道蒜苗到冬天都还可以长得好吗?

20xx年11月14日

今天,我种的蒜苗的芽更加更加高了!我非常欢喜,希望它可以快快长大!

20xx年11月21日

今天,我的蒜苗长长的身躯上长出了第三节!它们长高的过程很奇特!它们除了绿苗在长,茎也在长(白色细丝)。

我在这段时间发现了蒜苗长新“节”的秘密。它们先长出一节,包裹着下一层下一节的躯体。过不久,下一节会从上一节里冒出来。而且它们越高,颜色越深。我想以后会深得黑绿黑绿吧!

20xx年11月28日

今天,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每个小蒜苗的第三节都会分出两节,是交叉一样的,像一个“y”字形结构。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四

今天,一放学我就飞奔回家,一进家门连书包也没放下,直接跑进我的卧室,迫不及待地端起我种的大蒜,看看它有没有变化。

“哇!”我大叫一声。妈妈听见了赶紧跑来问我:“怎么了?”我说:“妈妈,你看,大蒜头顶上冒出来一个小尖尖,有白的,有黄绿的,是发芽了吧!可中间这几瓣小的.怎么没有呢?”妈妈说:“你在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原因了。”

我拿着碗,上看看下看看,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我发现:有的大蒜蒂上,长出稀稀拉拉的短绒毛,这是它的根吧。它们的头上都长出了小芽芽。可中间有几瓣没有长根须,头上也没有变化。“妈妈,妈妈,我知道了:大蒜是先长根,后发芽的。中间那几瓣大蒜,没有长出根来,所以没有发芽。”我发现了这个意外的惊喜,心里十分高兴!

对了,我还发现:碗里的水少了,让大蒜喝得差不多了,赶紧再喂点吧!让它们快快长大,长出一头茂密的头发来!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五

这个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实验任务水培大蒜。根据老师的要求,爸爸把大蒜给了我,让我仔细观察一会儿。大蒜长得圆圆的、扁扁的,上面有一段儿柄,剥开表面的几层外衣,就可以看见许多蒜子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围成一个圈,似乎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我将它们一个个地拿出,放进爸爸准备好了的铺满小石子儿的大碗里,为什么要铺小石子儿呢?我下次再和你们讲吧。

10月1日星期一晴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的大蒜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它们的底部长出了许多根须,就好像老头儿长出来大胡子一样,可洋气了!有些还冒出来那绿的苗头,似乎让大蒜加了一点漂亮的小绿帽,神气极了。有些却已经腐烂了,哎,我只能将它们扔进垃圾桶里,再将好的大蒜挑出来,把碗和石子儿洗了,然后把它们重新放回新家。

10月5日星期五睛

呀,我水培的大蒜个个都抽出了嫩苗,长得高高的,漂亮极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当盆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所有的大蒜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所以一个个都抽出了长长的苗头,似乎已经不是小绿帽”了,而是一根青”了呢!这几天我让它们晒了晒太阳,让蒜儿们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六

今天从外面回来,在储藏室里看见一大袋蒜,足有几十斤。就想老公不知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蒜,怎么吃呀,再说春天到了也快发芽了。随即便也把它忘记了。

等到吃过晚饭,听他说起了这袋大蒜的来历。

中午吃过饭正从饭店出来,饭店的保安正在赶一个卖蒜的人离开饭店门口,一个妇女拿了一个大喇叭,吆喝着:大蒜五块钱一袋了!一边给保安您解释说她家当家的去给人送蒜了,等当家的一回来马上就走,这会儿实在是自己不会把车开走呀!

我家老公是个心眼特别好的人,也可能是家里从小条件不好,由人及己吧,怜悯之心总是很容易激起。于是毫不犹豫的掏了五元钱买来一袋子吃两年也吃不完的蒜。

我们就开始讨论农民的劳动付出与收入的不成正比。

一袋子蒜,从种下到我们的手里,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劳动啊!

我记得有一年,蒜四五块一斤,如果赶上这样的年份,光着一袋子蒜的种子就得五块钱吧!种上了,还得除草,浇水,里面的汗水有多少啊!何况还有一份提着干活的劲儿和心呀!就说收成吧,光是把蒜的杆一棵一棵的剪下来,那也得半天功夫呀!之后晒干的过程又是如何的漫长啊,他们有经历了多少个突然来临的雨天啊!蒜是经过了激光照射的,这蒜又是放在冷库里的,这中间又是多少费用啊!他们又是开着车从上百里的路程来到这里的啊!有多少的辛苦我们不知道啊!可是这一切的汗水和功夫,只换来了五元钱啊!

老公说:你别说了,我真后悔只给他5块钱。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七

不知什么时候,我在阳台的一个空花盆里埋了一个大蒜,过了好久,它才依依不舍地从土里钻出一颗芽,绿绿的`,带着一点黄色,真逗人喜爱。嫩芽上还带着几滴“汗珠”呢!仿佛在说,好不容易钻出来,累了我一身汗。

第二天早上,牙还没有刷就去看大蒜芽,它长得可快了,身子“噌噌”往上窜。长到了3厘米高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颜色变得有点深,还带着几分浅绿,我把一些水浇下来,它贪婪地吸收着水分,还洗了一个澡。

忙碌了几天没有看它,它不知不觉拼命往上长,我再去看时,哇噻!蒜苗超过了10厘米!它挺立地站着,仿佛自己是一名阅兵仪式上的士兵,是一颗粗壮的大树!外层颜色完全变成了深绿色,中心透出几分淡绿。在水的浇灌,太阳的照射下茁壮成长。

大蒜观察日记天的短文篇八

我到菜市场买了一个大蒜的种子,当我第一次看见大蒜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蒜苗那么苗条,可它的种子竟然那么的胖,像七八个胖胿娃娃转成一个圈在做游戏。

大蒜是白胖胖的,还穿了一件厚厚的衣服,把自己给裹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怕把自己给冻坏了似的呢!

我找了一个小盘子,接了些水,小心翼翼地把大蒜一瓣一瓣地掰开,放在水里泡着。

过了一会,我去看看大蒜,发现大蒜没什么变化,但是我仿佛听见了大蒜那咕噜咕噜的喝水声。我过一会儿就去看看,可是,大蒜还是没什么变化。

到了晚上,我来到大蒜旁边,发现大蒜已经长出了小白茎,它又细又小,不仔细看还真难看到呢。如果白茎长得越多,就代表蒜苗会长得越强壮。我又仔细的看了看,有的大蒜大,有的大蒜小,最大的那个蒜瓣白茎长得最多,它吸收的营养也是最多的。最小的蒜瓣白茎最少,它吸收的营养当然也是最少的。

不知道大蒜下一次会发生什么变化,真希望明天快点到来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539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