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11:52:18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2023-09-14 11:52:18     小编:琴心月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一、教学导入

2.一共有4个月饼,怎样分合理?

预设:2块

3.同意吗?

4.每个人分2个,我们是怎么分呢?

预设:平均分

过渡:真棒,在数学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5.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预设:1个

6.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会得到它的多少?

预设1:

生:1/2

师:怎么想的?

预设2:

生:一半

7.怎么表示一半?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学具圆,这个圆就代替这个月饼,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表示月饼的一半。

预设:对折,然后从中间分开,这是一半,这也是一半

师:对折以后怎么样了?两部分完全重合,大小相同,做到了平均分。

8.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月饼的一半,写在题卡上。

师:图形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一半

10.其实这一半可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家族中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预设1:学生能说出分数1/2,强调:平均分和谁的

预设2:学生说不出理由,教师引导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3.和同桌说说怎么得到1/2的?

4.这份是这块月饼的1/2,那这一份呢?

预设:也是它的1/2。

5.为什么另外一份也是它的1/2呢?

6.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7.教师教二分之一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1)师:1/2怎样写呢?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个。先写中间的短横,

表示把月饼平均分,横线下面写数字2,表示分成几份,横线上面写数字1,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2)找孩子读二分之一

(3)这1/2还有名字呢。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2叫分母,分

数线上面的2叫分子。刚才我们怎么读的?

预设: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8.仔细观察,读作和写作有什么不同?

预设:读作是汉字,写作是阿拉伯数字

9.认识了1/2这个分数,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指名读题。

总结:看来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四分之一

(1)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预设:1/4

(2)课件出示(教师指着没有涂色部分说:这一份是----四分之一,这一份呢?这一份呢?)

(3)教师小结: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是4,取其中的一份,分子是1,每份都是圆的1/4。

3.认识1/3,1/5

(1)请你按要求完成题卡中的第2题和3题。

预设:第一小题训练学生看阴影写分数,写三分之一。

第二小题训练学生涂出五分之一。

(2)涂色位置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

(3)都能表示这个长方形的1/5吗?

总结: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大小相同,都是取了其中的1份虽然涂的位置不同,都可以用1/5表示。

(4)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表示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再和同学说说。

(5)汇报自己折出的几分之一

三、练习应用

1.完成91页:做一做第1题

3.思考题: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位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1、重点:会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含义。

2、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多媒体课件、直尺、练习卷。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来读几个以前学过的整数。(生读498、205、860,读完后贴在黑板上)

(二)情境引入

师:小明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逛超市,一起来看看吧!(出示88页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小数。

2、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小数有几部分组成?(3部分)哪3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怎样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5。98)这个小数读作五点九八。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两遍)

师:(指0。85)这个小数读作什么?谁来领大家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然后其他学生一起跟读)

师:(指2。60)把这个小数读给你的同伴听一听,然后把它的读法写一写,写的时候先把2。60抄下来,然后写读作什么。(实投)

师:(498、205、860)谁给这些整数添上小数点把它变成小数?

师:(找3名同学都添上小数点,其他同学来读)一起读读这个小数。

4、写小数。

5、课中小结。

师:我们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也会读、写小数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6、小数的意义。

(1)(出示米尺)1分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指0。7米)如果以米作单位,小数点后面的7表示什么?(7分米)

(2)教学厘米

6、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0。1、0。3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1个)0。01、0。03、0。18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2个)

师:像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一位小数?分数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7、解决问题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了,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课件出示:1米65厘米=()米)我的身高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不错,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五)课后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

1、故事导入

讲以前张三读了很多书,给没读过书的小王借100个大洋,并写了借条,还钱时只还了1个大洋,张三却赢了官司的故事导入课题。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新知。)

2、逛商店

师生一同走进国家超市一角(出示课件:整合例1例2商品图及价格,同时出示一排用整数表示价格。)

你认识哪些商品的价格?

其实,商品的单价都不用整数表示,(出示正确表示方法)像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都是小数。

1、出示一排小数,一排整数,问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多一个点。

整数部分:个位、十位等

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等

3、引导读12.68,认识小数点的后面有两位小数。

1、出示例1: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并读小数。

2、四人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

汇报,评议。

出示,齐读,记住读小数的方法。

3、出示例2:指名读小数并说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引导小结:表示商品单价的数都是小数,并且是两位小数。

1、书写读小数与写小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同桌交流后汇报,评议,小结:一个小数读作什么要书写成大写,反之书写成小写但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与写法。

2、出示几个小数,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读法,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集体订正。

3、出示几个小数的读法,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小数,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集体订正。

4、同桌互说小数,要求对方写出小数并书写读法。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点评)

2、课前老师讲的故事,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借条100——1、00)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启发法、演示法、探究法。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

课件、直尺、练习纸。

每个学生2个图形、彩笔、直尺。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2、引出: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3、“一半”在数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引出课题:认识分数。

二、活动感知,认识二分之一。

1、通过分一个蛋糕,引出分数

2、刚才我们认识了蛋糕的舟,那长方形的舟乂怎么表示呢?

3、动手折舟,学生作品交流展示。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i。

3、判断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能否用x来表示。(由最后一个判断题引出扌)

三、深入感知,认识儿分之一。

1、认识几分之一

(1)、动手折图形,涂色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2)、个别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3)、小组交流学生作品。

(1)、以今为例教学分数的书写。

(2)、学生给分数各部分起名字。

3、判断: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练习纸)

4、估一估。

(1)、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

分别估长方形的舟、吉、舌,课件移动,验证。

(2)、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3)总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四、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1)、图:法国国旗(+)五角星(彳)巧克力(g)

(2)、巧克力除了能平均分成8份外,还能怎么分?

同样…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2、瞧,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1)、课件演示把初生婴儿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扌。

(2)、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6份,其中头占身高的舟o

3、播放广告

(1)、广告的画面能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师总结:给予别人是快乐的,和别人共同分享是快乐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经验,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

二、加强了动手操作,降低了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两次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加深了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三、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实际运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搜寻素材,如: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通过这些联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有的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比如在“估一估”这个教学环节的最后没有引申到“平均分成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再如,自己的语言还不够简洁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止平实、有效、精彩的数学课。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1、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小数。

2、能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各部分名称。

3、知道小数表示商品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通过自主称物体的重量引出小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小数的存在,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读写小数,在实际的买卖商品活动中感悟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小数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1、正确读出两位小数,理解小数部分的读法为什么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2、理解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板书:

1、最会守纪律。

2、最会发言。

3、最会合作交流。

4、最会倾听。

同学们,愿意当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吗?你们认识了老师,老师也想初步认识一下你们,请今年9岁的同学向我挥挥手,8岁的孩子向大家微笑一个(师相机板书8、9),我还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男生,是男生的请站起来,我看看,大概占了women班上人数的2/3.很好,站出了男子汉的风度,请坐。现在我们都认识了,我们可以上课了吗?(通过简短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出了上课的要求,同时也巧妙地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分数。为后面小数的产生,分数、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埋下了伏笔。)

1、教师称水果重量导入,引出小数,板书课题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不过这些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的朋友的。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师出示水果,老师到底买了多少水果呢?咱们用电子称称一称吧。师相机板书:苹果3千克。

2、出示第二种水果,在电子称上称一称,出现2.7千克?师问:是2千克吗?是3千克吗?这个数是我们以前见过的整数吗?是以前学过的分数吗?那它是一个什么数?师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在现实情境下产生小数,意在让学生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他们认识小数的好奇心,从而决心学好有关小数的知识)。

1、学习小数各部分名称。

1)师介绍小数点,生自学小数其余各部分名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的整数比,有什么区别吗?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那小数点前边的数叫什么,小数点后面的数叫什么?想知道吗?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自己看看吧,看谁学得最认真。(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备整数个级数位的知识,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意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愿意和同伴交流表达的愿望。)

2)汇报自学成果,师相机板书小数各部分的组成以及数位。

2、教学读小数。

1)师生共同称出其余两种水果的重量,生尝试读。

2)师重点指导两位小数的读法。当学生读3.25有误时,师引导正确读法,并说明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讨论:为什么我们应读成三点二五而不是三点二十五呢?生讨论,在交流有困难时,师适时结合数位的知识点拨:如果我在3.25前再加个2,变成23.25学生赞成整数部分的23读作:二十三。那小数部分的25能读成二十五吗?为什么?(因为23中的2在十位,读作二十。25中的2在十分位,就不能读成2十了,为了跟整数部分的2区别开来,所以小数部分的2就直接读出各个数字就可以了。即:读作:二五。所以3.25只能读成;三点二五了。

4)即时练习:练习练习十九第二题。

现在同学们会读小数了吗?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数,想读读他们吗?

出示练习十九第二题:生尝试读,一生上台指,师猜读。(通过猜读,一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二是为了照顾中后生能正确读两位小数。)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吗?

1)师念各种水果的单价,生做记录,请一生板演,师着重指导小数点的写法。(请一生到黑板上书写小数点,全班同时评价。)

2)评价反馈

3)即时练习:完成书上练习第四题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数,让我们一起写写这些小数吧。请大家翻开书看到练习十九的第四题。

4)评价交流。

4、教学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1)师汇报以上水果的总价,生读出小数

2)引导生利用已有经验读出出小数表示的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那老师在付钱的时候到底该付几元几角几分?

3)填写具体价钱

除了老师买东西会遇到这样的小数,其实商店里这样的小数可多了,下面我们就到商店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树上例2的图片),生读出小数,并说明是几元几角几分。请同学们把这些商品的具体价格都填写在这些书上吧。

4)引导观察发现、总结

生反馈,师相机写下结语:当小数用元做单位的时候,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5)即时练习:

一)、买卖商品活动

同学们,有了这部分知识,我们在商店可以买到好多喜爱的商品呢,瞧,老师这儿就有很多漂亮的图片,想买吗?有钱吗?那怎么办?这样吧,只要你正确读出图片上的小数,说出具体的价格,你就可以买到一张精美的图片。

a.师当售货员,生按要求购买。

b.分小组活动,小组长当售货员。

c.师生做活动评价。

二)、完成书上课堂活动。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数,请同学们拿出书包里的语文,数学等看看各种书的价格。

生填写价格。一组读小数,另一组说出具体的价钱。

练习十九思考题:小组合作拼读小数。展示拼、读。

1)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你们不仅认识了我这个新朋友,还认识了谁?(小数)。认识了小数的哪些知识呢?师相机板书:读法、写法、小数表示价格的意义。其实,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如: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今天我们仅仅是对小数作乐初步认识(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还要学习好多好多关于小数的知识。齐读课题。全课结束。

2)视情况发放礼物。

上课之前,老师说过,我的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老师就把礼物送给你们。同学们你们做到以上四会了吗?(:1、最会守纪律。2、最会发言。3、最会合作交流。4、最会倾听。)通过孩子们自评,互评,师评,教师视情况发放礼品。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页

1、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小数。

2、能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各部分名称。

3、知道小数表示商品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通过自主称物体的重量引出小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小数的存在,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读写小数,在实际的买卖商品活动中感悟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小数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1、正确读出两位小数,理解小数部分的读法为什么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2、理解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教学过程:

今天咱们是初次见面,谁知道初次是什么意思?那想认识我吗?我姓蒋,你们叫我什么?猜,老师今年多大了?(板书36)上课时都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板书:1、最会守纪律。2、最会发言。3、最会合作交流。4、最会倾听。同学们,愿意当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吗?你们认识了老师,老师也想初步认识一下你们,请今年9岁的同学向我挥挥手,8岁的孩子向大家微笑一个(师相机板书8、9),我还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男生,是男生的请站起来,我看看,大概占了women班上人数的2/3.很好,站出了男子汉的风度,请坐。现在我们都认识了,我们可以上课了吗?(通过简短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出了上课的要求,同时也巧妙地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分数。为后面小数的产生,分数、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埋下了伏笔。)

1、教师称水果重量导入,引出小数,板书课题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不过这些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的朋友的。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师出示水果1,老师到底买了多少水果呢?咱们用电子称称一称吧。师相机板书:苹果3千克。

2、出示第二种水果,在电子称上称一称,出现2.7千克?师问:是2千克吗?是3千克吗?这个数是我们以前见过的整数吗?是以前学过的分数吗?那它是一个什么数?师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在现实情境下产生小数,意在让学生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他们认识小数的好奇心,从而决心学好有关小数的知识)。

1、学习小数各部分名称。

1)师介绍小数点,生自学小数其余各部分名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的整数比,有什么区别吗?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那小数点前边的数叫什么,小数点后面的数叫什么?想知道吗?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自己看看吧,看谁学得最认真。(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备整数个级数位的知识,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意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愿意和同伴交流表达的愿望。)

2)汇报自学成果,师相机板书小数各部分的组成以及数位。

2、教学读小数。

1)师生共同称出其余两种水果的重量,生尝试读。

2)师重点指导两位小数的读法。当学生读3.25有误时,师引导正确读法,并说明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讨论:为什么我们应读成三点二五而不是三点二十五呢?生讨论,在交流有困难时,师适时结合数位的知识点拨:如果我在3.25前再加个2,变成23.25学生赞成整数部分的23读作:二十三。那小数部分的25能读成二十五吗?为什么?(因为23中的2在十位,读作二十。25中的2在十分位,就不能读成2十了,为了跟整数部分的2区别开来,所以小数部分的2就直接读出各个数字就可以了。即:读作:二五。所以3.25只能读成;三点二五了。

4)即时练习:练习练习十九第二题。

现在同学们会读小数了吗?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数,想读读他们吗?

出示练习十九第二题:生尝试读,一生上台指,师猜读。(通过猜读,一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二是为了照顾中后生能正确读两位小数。)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吗?

1)师念各种水果的单价,生做记录,请一生板演,师着重指导小数点的写法。(请一生到黑板上书写小数点,全班同时评价。)

2)评价反馈

3)即时练习:完成书上练习第四题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数,让我们一起写写这些小数吧。请大家翻开书看到练习十九的第四题。

4)评价交流。

4、教学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1)师汇报以上水果的总价,生读出小数

2)引导生利用已有经验读出出小数表示的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那老师在付钱的时候到底该付几元几角几分?

3)填写具体价钱

除了老师买东西会遇到这样的小数,其实商店里这样的小数可多了,下面我们就到商店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树上例2的图片),生读出小数,并说明是几元几角几分。请同学们把这些商品的具体价格都填写在这些书上吧。

4)引导观察发现、总结

生反馈,师相机写下结语:当小数用元做单位的时候,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5)即时练习:

一)、买卖商品活动

同学们,有了这部分知识,我们在商店可以买到好多喜爱的商品呢,瞧,老师这儿就有很多漂亮的图片,想买吗?有钱吗?那怎么办?这样吧,只要你正确读出图片上的小数,说出具体的价格,你就可以买到一张精美的图片。

a.师当售货员,生按要求购买。

b.分小组活动,小组长当售货员。

c.师生做活动评价。

二)、完成书上课堂活动。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数,请同学们拿出书包里的语文,数学等看看各种书的价格。

生填写价格。一组读小数,另一组说出具体的价钱。

(机动)

练习十九思考题:小组合作拼读小数。展示拼、读。

1)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你们不仅认识了我这个新朋友,还认识了谁?(小数)。认识了小数的哪些知识呢?师相机板书:读法、写法、小数表示价格的意义。其实,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如: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今天我们仅仅是对小数作乐初步认识(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还要学习好多好多关于小数的知识。齐读课题。全课结束。

2)视情况发放礼物。

上课之前,老师说过,我的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老师就把礼物送给你们。同学们你们做到以上四会了吗?(:1、最会守纪律。2、最会发言。3、最会合作交流。4、最会倾听。)通过孩子们自评,互评,师评,教师视情况发放礼品。

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简单的分数。

2、通过折一折、辩一辩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为:会读、写几分之一并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生:2块

师:“那为什么每人是两块,而不是明明3块,聪聪1块呢?”

生:不公平,没有平均分

师:对,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

生:一半

师:那一半谁知道用什么数学表示?

生:1/2,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认识1/2

师:“同学们,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你来说。

生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生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教师规范书写1/2,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说的可真好,那我们这样分(出示不平均分的情况)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没有平均分

师:你们总结的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你手中的长方形纸,找出他的1/2。

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他是如何分的

2、认识1/4

的圆形纸,代表是月饼,你来分一分,折一折

请同学们上台展示,尝试说一说如何分的

师: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4。

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说一说你是如何得到1/4,并把学生的每种不同的折法都放在黑板上展示。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为什么折法不同,阴影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

3、认识几分之一

生:我想认识1/3。

师:那你如何得到呢?

生:我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3,

师:你说的可真好呀,谁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尝试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分的

4、比较大小

生:没有,1/4要比1/2小

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通过我们刚刚折的时候发现,分子都是1的时候,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下面的分数可以表示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2、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

3、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562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