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二十一篇(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1 20:41:09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二十一篇(汇总)
时间:2023-06-01 20:41:09     小编:文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一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炮竹声,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又俗称“腊八”,有着喝腊八粥的古老习俗。喝上一碗腊八粥,祈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也有泡腊八蒜的风俗,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名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拢账,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北京城还有“腊八粥,腊八蒜,放帐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的民谚。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过完之后,人们都开始置办年货了,还会买春联,窗花,“福”字,年画,爆竹等等。这都是过年的习俗,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街上人来人往的,年味已经十分足了。

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腊月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过完腊月二十三就过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通通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其中民间还有“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俗语和习俗。

年是游子的盛会,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中国有说不完的年俗,道不尽的风情。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二

放寒假有一阵子了,快过年了,到处都充斥着过年的气息。我们家也不例外,也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我们和平常一样,去到超市买东西,发现超市变了很多,整个超市以红色为主题,摆满了年货,这些年货也都是用红色的包装,放在那里有更有过年的气息。超市里不仅摆放了许多红色的物品,广播里更是响起了过年的歌曲《好运来》和《新年好》。这一切都是在为过年做准备啊!

回到小区,发现我们小区的保安也正忙活着呢,正在给我们的路灯“换新装”,这一年路灯都在为我们工作,今天我们也应该为它工作一回了。走到楼下,发现每个单元门口也都变了样,都贴上了对联,今天过年,也是要好好的为它们装饰一番。

回到家已经是七点多了,要吃饭了,而今天晚上吃的是团圆饭,自然要丰盛一些。我们三个人也做了五六个菜,看着电视,说着话,一家人其乐融融。透过阳台,不远处有一座石桥,沿着石桥的边为了一圈灯,在黑漆漆的夜里,那一束光格外耀眼。

一家人就这样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了十二点,随着电视里的倒计时,随着窗外烟花的绽放,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窗外的烟花,那烟花向孩子们的笑脸一样,在黑暗的世界里绽放出最娇艳的“花朵”。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烟花,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中国的瑰宝,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种文化是不能用言语来传递的,这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三

每当到了春节,就会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布满中国,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这个味道是闻不到的,它只能感受得到,母庸置疑,这就是年味。

我们家还是照往年一样,大年三十吃完晚饭后,邻居们来到我家看烟花和放鞭炮,小孩们一人手里拿着一根香,然后在坪里玩得不亦乐乎,而那些大人,围坐在火炉边唠唠嗑,看我们放鞭炮,脸上洋溢着对孩子的爱和宠溺。把所有的鞭炮都放完后,大家都会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然后又跑出去玩,那么玩些什么呢?小孩子鬼点子多,晚上玩捉迷藏、抓人、去黑的不得了的地方探险……等等,玩到晚上很晚都不肯回家。但是,每当这个时候,许多大人拿着手电筒找自家小孩时,手电筒的光就照亮了整个村庄,成为了每年三十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我一般是放完烟花后,时间还早的话,我就会出去玩,然后再回家看春晚。一家子坐在电视机前烤着火,聊着天,那小小的火焰温暖了整个屋子。看着那些老演员演新作品,和春晚每一届的更新,都让人感受到这时代的高速变化,时代变了,但是我们的这些传统文化没有变。

到了晚上十二点,家里的微信群很是热闹,还有qq好友的新年祝福也是连绵不断。年味,在这样的一夜间不知不觉的变浓了。

凌晨五、六点,大人们就开始不停的放鞭炮,年年如此,这应该是一种习俗。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换上新衣服,在村里走家串巷,边问好边说过个热闹年。

中午,要开始吃团圆饭了,一盘接着一盘的好菜端上桌,这一桌好菜,色香味俱全,大家有说有笑,吃的也十分开心,每个人都十分珍惜与家人团圆的这七天。

当然,还有些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春节无法回家和家人团圆,他们也会打电话送去祝福,表达自己的思念。但是年的味道不仅仅只是那一桌好菜,还有远方的爱和思念。

这就是年味,一种特殊的味道,一种只有中国人拥有的味道。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四

顺德的年味,总是带着一股墨汁的清香。

因为外公是书法家,所以我们全家人在过年时,最隆重的事,就是看他写对联了。

一般是在过年的前几天,我们家就着手开始准备春联了。外婆负责倒墨汁、拿毛笔,爸爸妈妈负责收拾桌子,我负责裁纸,外公呢,就坐在沙发上想春联。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外公貌似也想到了。他问我们:“我想好了,就写’广袤大地百花艳,智慧人间万象新。’好不好呢?”“好!”我们一起拍手叫道。妈妈向我解释:“你看,这个上联的第一个字,是爸爸的名字,下联的第一个字是妈妈的名字。这是一副嵌名联,你看出来了吗?”“好奇妙啊!”经过妈妈的解释,我觉得外公太厉害了!

“呵呵呵,那我就开始写了哦。”外公笑眯眯地走到桌子旁边,搓了搓手,拿起毛笔,反复地在砚盒上蘸着墨汁。我觉得奇怪,刚想问一下外公为什么还不动笔,妈妈拉了一下我,小声地说:“嘘,不要打扰外公。”接着,外公似乎准备好了,咳了两声,开始运笔如飞。眨眼的功夫,春联就写好了。我们都挤过去,歪着头看这个“刚刚哇哇落地的宝宝”。

外公写得太好了!他写的字,像草书,但又不是龙飞凤舞,像楷书,但也没有横平竖直,看上去特别流畅、大气。妈妈说这是外公最拿手的行草。

“贴春联咯!”我高兴得直拍手。爸爸妈妈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翼翼把春联拿去门口贴好。一番折腾之后终于贴完了,全家人站在门口欣赏着春联,都笑了起来。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五

过年那一天,早上起床时,我感觉一切与往常没什么两样,我叹了一口气。社会在变化,在发展,但是过年过节的气氛却越来越淡。年味,好几年都没有感受到了。隐约还记得小时候外婆带着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包饺子的的时候。这离我很近又离我很远。

饭桌上各种食物摆在一起,我笑着想到,这也是所剩不多的年味吧。什么年年有鱼,节节登高,团团圆圆,各种寓意美好幸福的菜肴摆满整张桌子,大家都围成了一个圈,给大人倒上酒,给孩子们倒上饮料,大家一起碰杯。这时,我小姑妈拿了一个相机说:‘我们大家一起来录一个拜年视频,留作纪念吧。’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答应。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身体健康,祝长辈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到了后来,大家词穷了,于是什么鼠年快乐,鼠年吉祥的也来了。最后是我的一个妹妹抱着她的泰迪上去说:‘新的一年,祝大家鼠年旺旺。’这时,那一只名叫布丁的泰迪也很给面子的叫了几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心中一动,这算不算一种新型的年味呢?

下午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却无事可做。这时我姐姐提议,不如大家一起去包饺子吧,我们好几年没在一起包饺子了,嗯,今年他们还没有做卤蛋卤鸭掌什么的,也一并做了吧。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我们到了后厨,大家围着一张超大的桌子,乐呵呵的在包饺子。我忽然有种时光回溯的感觉,大家也是聚在一起包饺子,聊天。这时,我外婆不知从何处拿来了十几枚硬币,说:‘包饺子过年怎么少得了这个呢。’

我们每个人,都往饺子了包了两枚硬币。六点半的时候,年夜饭开始了,大家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饭。不一会,饺子端上来了,我妈第一口就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有人就说:‘不错嘛,第一口就吃到了硬币,来年一定生意兴隆,身体健康呀。’我妈说:‘借你吉言。’大家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吃完了饭。

饭后,就到了给红包的时候,长辈们坐在椅子上,我们要上去说一些吉祥的话,然后再由长辈将红包发到我们手里,并也为我们送上祝福。晚上,我们要守岁,但是,到了凌晨三点,我便撑不住了,将压岁钱放到枕头底下。

年味并不是没了的,但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在内心中感叹没有年味,其实它一直存在。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六

过了腊八,年味儿就重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新衣服,爆竹,对联……大伙儿都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最盼着过年了,不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红包,更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在新年里,无论怎么皮,怎么闹,爸妈都不会责怪,都能挨到年后一并盘算。

还没到年三十儿,大街上就充满了年味儿——大红灯笼挂满了街市,店门上贴着喜气的春联与倒福,走进一家,里面还挂着充满年味儿的中国结和红辣椒,就连孩子的手上也提着小小的红灯笼。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而这“年”最怕爆竹与红色,于是,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如今,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了年三十晚上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互相寒暄,还边看着春晚,真是其乐融融,年味十足。

过了年三十,就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的清晨,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预祝这一年的日子和和美美。小孩子总是最兴奋的,在一旁点起了小鞭炮,不时拍起手来欢呼。无论是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燃完爆竹,梳洗梳洗,人们就开始走街串巷,拜访亲朋好友。大家手里都带着年货,嘴里都说着祝福的话。小孩子则是边拜年边伸手要红包,你若是没有准备,必会十分尴尬。

年味儿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那一天,人们都会吃汤圆,猜灯谜,逛灯会。过了这一天,年就要结束了。

回味这浓浓的年味儿……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七

农历庚子年,终于走到了我们身边,老家村子鞭炮声声,人们互相拱手祈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村里的老老少少又度过了快乐祥和的一年。

最能展示我才艺的,就是贴对联。捋捋思路,曾记得,语文老师指导过:面对大门,左边贴下联,右边贴上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短的应该是横披吧。我连忙在舅舅、妈妈面前逞能。他们连夸我学习认真,连对联知识都掌握得这么炉火纯青,我心里一阵窃喜!

除夕吃猪头肉是村子时的大年招牌动作:村民们年前宰杀了猪,少说也得二三百多斤,猪头会被腌制起来。据我所知,要将整个猪头用盐抹遍,放在缸里,一月以上;挑一个大太阳的日子,拿出来洗净,晒上一两天,那猪头被晒得油光发亮,甚至耳朵都被晒得硬梆梆的。外公说,这样的猪头,吃起来才香呢。

吃猪头肉我最在行了,都说我是个小吃货,一点都不假。猪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那香味老早就溢满了整个村子。只见外公开始主持掰猪头,两只手将猪头里的两块大骨头往两边只一拉,骨肉就分离了,外公操起菜刀,切开里面的肉,油亮油亮的,递给了站在边上的我,我一口就将肉吞进了肚子里。外公见我猴急的样子,硬是优先让我吃了好几块,一直把肚子吃得滚圆为止。外公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要懂得进退,你看,年夜饭还没有开吃呢!我心里在想这句话,觉得字字有理,不过,年夜饭每道菜,我还是一样都没能落下!

今年我讨到了两千元红包,爸妈、外公、舅舅他们有说不尽的吉利的话,我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过去的一年,我的表现平平,我何以对得住这些红包,以何面对大人们的期望啊!

村子里浓浓的年味,伴随着烟花爆竹的声音,远处树林中氤氲升腾而起的薄雾之中,我似乎看到新年的瑞气在袅袅升起。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八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春节”。火红的春联打开了一年的喜气,浓浓的年味儿传遍了大街小巷,声声祝福道不尽年的新意。

白晶晶的糯米好似一颗颗圆润的珍珠,在竹篾打造的篮子里畅游着。厨房里,热气腾腾,空中漂满了一滴滴小水珠。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蒸笼里是另一个世界,面团在慢慢膨胀、成熟……不久,蒸笼被端下了灶台,年糕也最终出炉。包上保鲜膜,闻着这充满米香味儿的一切,仿佛看到了今年的丰收,这就是过年味儿。

主旋律

除夕,是该好好辞旧迎新的。全家人的年夜饭,从下午两点就开始着手准备。淘米,择菜,生火……充满农村气息的灶台是一顿年夜饭从开始到结束最为火热的一处。灶膛里的干竹子“噼里啪啦”地响,寓意着“竹报(爆)平安”,旁边是母亲娴熟麻利的动作,倒油、下菜、翻炒……又是一阵“噼啪”响。外面早早地响起了烟火鞭炮声,“噼里啪啦”。年夜饭完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祭祖,祈佑来年事事如意。然后就是全家人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年夜饭,讲述过去一年的收获,诉说新的一年的期望。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当然是不可错过的重头戏。这里有四世同堂共享天伦的欢乐,更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魄,还有游子在外泪沾青衫的思念……在除夕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感受这举国同庆的喜悦。

菜香味儿,烛火味儿,人情味儿聚合在一起就是过年味儿。

在除夕的爆竹放了一夜。一大早刚开门,一切都是新气象,春联新人更新,所有都呈现出新面貌。熟人碰面都会说着“春节快乐”。不知不觉日近中午,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出炊烟,炊烟味儿中的年味儿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一首春节交响曲,这般浓浓的年味儿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九

年味?是什么?是年的气味,是年的味道,还是让我们感受年的滋味。我过年过得很好玩,让我知道年味到底是什么!

在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都在益阳市准备去乡下,在路途上我们一家四口都带着满满的喜悦,归心似箭,急着回家过年。

快到乡下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可以见到外婆、外公了;二、可以吃到外婆做的菜了;三、可以包饺子吃饺子了;四、可以放鞭炮喽!

下了车,我看到了外婆、外公出来迎接。我看到了,看到了外婆外公都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多了几条,手上似乎也被磨出手茧了,不知外公的糖尿病有没有好一点。外婆外公看到我很高兴,拉着我问这问那,然后拿出一堆糖果、水果、还有外婆自己做的薯片,都是我的最爱,他们乐呵呵地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

接着,外婆、外公舅舅和舅妈也开始包饺子了,我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哇!我们的饺子包的可是五花八门,有扇形的,有包子形,还有骨头形呢!饺子包完后,外婆和妈妈去做饭,外公去煮饺子,爸爸去杀鱼,舅舅、舅妈去看电视,而我去那“遥远”的地方买鞭炮喽!我将近一年没碰过鞭炮了,大城市里又没有鞭炮卖,更别说放了,买都买不到。不愧是花炮,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摔炮、刮炮、冲天炮、“彩雷王”’……我一股脑儿选了一大包,一边玩一边走回家,真是无比的惬意啊!

回到家,我的一个发小的朋友——周阴到外婆家来吃饺子来了,也巧了,刚到家就吃团圆饭了,因为前几天我刚带上牙套,吃饭时,不太习惯,就没吃多少,就出去放花炮去了。“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阵阵花炮声让我回忆了童年是多么有趣。周阴听到我在放鞭炮,赶紧放下碗筷和我一起玩,“碰!”一个“彩雷王”在池塘里炸开了花,溅出了一滴滴小水珠,溅到了我们花儿一样的笑脸上!

年味!是年的气味,是家人的团聚,是我们开开心心地过大年的滋味!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

又是一个春,又是一个年。春节,鲜明的情感,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从古至今人们渴望团聚的象征,是精神的依托。

如今,政府机关大肆号召“严禁烟花爆竹”,只有在除夕那阵子才隐约闻得些。这让先前在节日里热闹、活跃的爆竹声何处觅得?隐隐约约,往日节日的激情,悄然流走了些,不禁感慨,或许年味正渐渐逝去……

浮光掠影,俯瞰记忆的长河。幼时,长辈们在热闹的夜晚里,环桌而坐,畅谈生活,品鉴佳肴。院子里萦绕着菜香和着的炊烟,满溢着祝福。脆脆爆竹声此起彼伏,打响了新年,驱走了日日夜夜工作的烦闷,唤起对亲人老友的祝福……

遥想,千年前的宋朝。汴京城里的春节,灯红酒绿、锣鼓喧天,妇女孩子都出门一同庆祝瓦舍中精彩的耍杂,又是精湛的口技,各色美味小吃摊的吆喝声,是三日间不停歇的欢乐,是这独特创新的年味,是从华夏先祖中血液流传的精髓,对未来祝愿与大爱的传承。

广阔的广场,数万人正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一瞥,是一位流浪在街头的老汉,虽不曾见过,微眯起干裂的眼睛,看他流露着的神情,足以了解他此时的喜悦,或许这刹那,共庆、共祝、共欢,就是上帝赐予我们最为平等的时刻吧。

我以为,年味就是美,美得是这一普通的清明:对生活,对世界的大爱,是永恒不变的情感寄托。或许,渐渐消失的爆竹声会令我们遗憾,但转念一想,其无非是将年味寄在物质上的另一种转型,这也正是让人们认识到年味其中深刻涵义的有一转折。

年味,是情感的积淀,是大爱,是美亘古不变的传承。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一

我们见过太多感慨大数据时代使人与人化为一个个单调的数字符号。我们见过太多诸如“钢筋水泥冰冷了内心”的悲鸣,我们接收了太多,以至于忘了自我,不如撇开它们,重新来活。举杯欢庆与手机不停之间,也有年味。

年味在哪里?在我发出的独一无二的祝福里。

我不群发,但我选择手机拜年。我用各种鲜活的符号,汇聚成祝福的呢喃。

“群发的短信我不回”,是的,我点开一个个好友,想出一段段不同的文字。有的是天天见面的人,按下发送,他的笑脸似乎就在我眼前;有的人像是在渐行渐远,过年却正是个好机会,让一句祝福,唤醒遥远的回忆——我们曾坐在同一间教室,我们曾一同看过门前云舒云卷,只是好久不见,你还好吗,我很好,我想起你。

年味在哪里?在精致的烧烤店里。大餐馆已吵闹不堪,沿着一条街找下去,一家三人拐进那家烧烤店。过年还吃这?正是如此想法,才让空气格外清静,才让一家人安心坐下来畅谈种种。

上次回家是元旦了,高三的特殊使人成为“有家不回”的学子。而熟悉的马路上还是乱闯的汽车,广场舞上的大妈也有了新面孔——是哪一次放学,我穿着校服,与妈妈在那店里吃烧烤,又是怎样机缘,今日再次走进。

因为过年了。

我谈着理想,谈着肉质的鲜嫩,计划着过年的安排——明天妹妹来,后天姨父家来访┄年味在这里,伴着烤肉的孜然香,滑进心里。

大大的房屋,宽宽的街道,灯火斑阑之下,一家小小的烧烤店里,三人正欢,朵颐正快,肉香正浓,年味正在┄

年味无处不在。在心里,就在了每一处风景。

夜里,小区门上亮起了新年快乐的彩灯,在黑夜中如一串七彩的梦,萤火一般,点亮。

就算是学校里,放眼望去,梅花还是别的花挂满了一树,香气正溢。树林荫翳里,正鸣声下下,回头看向班门口——是校长写下的春联。倏忽间笑了,天气甚好。

又是在推开房门的一刻——屋内摆设还是没变,没盖上的笔帽,忘拿的书本。变的是我回来了,因为过年了,年味由我盛开。

翻翻空间,没有什么动态。也许正吃着年饭,也许正感触那阳光正美。

客人离去,杯盘狼藉,又冷却的空气,是为了下一次的热情。

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冰冷无情。打开手机,是许久未见的他和她,带来祝福。

年味正浓,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在每一个微笑里,在每一份阳光里。你若盛开,我亦自来。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吧!从农历12月25日之后,年的气息就弥漫的更浓了。瞧,那些身在外地的游子,都踏上了幸福的归途。在游子们急切的步伐中,在车站拥挤喧闹的人群中,在家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流淌在“春运”当中的深深亲情,浓浓年味。

大年三十回到家,热热闹闹地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经常在餐桌上摆上鱼头,这象征着来年年年有余、鸿运当头。吃过饭就贴春联,把旧春联撕下来,再贴上崭新的,这叫做“辞旧迎新”。对了,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聊天边看电视,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那是何等的悠闲快乐!

大年三十晚上,人们通宵不眠,这叫做“守岁”。传说这种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过了十二点,顿时处处都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乌黑的天空一下子被烟花装点得五彩缤纷,宛如白昼。漫山遍野都回荡着人们的欢呼声,这是多么吉祥喜庆的氛围啊!

到了大年初一,走在喧闹的大街上,处处都张灯结彩。老人们闲谈时的欢笑声,小孩们放鞭炮时的尖叫声,青年人约着玩的吆喝声……交织成了一幅幸福欢乐的图画。

年味是难得的,珍贵的,无处不在又令人幸福的……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三

在不经意间,年味儿真的变淡了不少。让我们看看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人情变淡了

以前每到过年,妈妈就会带着我出去拜年,这儿走走,那儿串串,几乎把整个村子给转遍了。互相说说祝福的话语,唠唠一年的收获,谈谈今后的生活,就像亲人一般。

现在呢,大家都住进了高楼,大门紧锁,即便在楼道见到也只是点头微笑而已。就算和亲戚朋友拜年,也只是发条微信或发个红包,传递祝福,少了那份亲情与温情。

激情快没了

以前,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好的,只有过年才能拿到薄薄的压岁包。所以呀,一到过年就特别激动,期盼着春节的到来。

现在呢,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想穿新衣服,随处都能买到;想换换口味,随时都能尝到;想要零花钱,更是小菜一碟。天天都是吃好的,穿好的,每天都在过新年。所以,也就没有了那份期待与激情。

烟花少放了

以前,只要过年总少不了烟花爆竹。不管条件怎样,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味,以此营造出那股浓浓的年味。

现在呢,空气质量那是越来越差了,雾霾的滋味大家已经尝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正在逐步增强。所以你看呀,今年的烟花爆竹明显感觉少了许多,多了份安宁与清洁,少了些嘈杂与污染,自然也使得年味淡了许多。

年味变淡,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但大家不必忧国忧民,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会有更好的年俗发展起来,过年会有新的意蕴!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四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购买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也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还是看春晚那不亦乐乎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爸爸妈妈带着爷爷奶奶,一起去购买年货,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回到了家,我们便忙着贴对联,挂灯笼。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都灯笼亮了,每家每户,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好不热闹?

大年三十,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她和妈妈、姑妈一起,为今天的年夜饭做准备。到了晚上,等了一年的年夜饭终于来了,饭桌上热气腾腾,饭桌下热火朝天。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弟弟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年味,就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团团圆圆和幸福的味道!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五

年味儿,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爸爸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然后,我们就去走亲访友了,家家户户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了。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六

新年年即将临近,每天的早上我都会翻着日历数离新年还有多少日子。一天、两天、三天、四。新年新计划,老妈说要带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游一番,体验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样过新年的。

市区到安昌的路很远,所以我们很早就出发啦。当太阳像是一个红脸的醉汉从天那边慢慢爬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车。一路上,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安昌古镇到啦!”司机打开车门。我一骨碌爬出汽车,一阵新年的气息扑鼻而来。河这边,热气腾腾的,每一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绳子穿好的腊肠,有用细细的竹条撑起的酱鸭,也有洁白如雪的扯白糖。“笃、笃、笃。”还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锤打年糕,有些人扯着扯白糖,好不热闹呀!有些人,一手提着腊肠,另一提着酱鸭,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

我走上石桥,踮起脚尖,伸着脖子睁大眼睛眺望着河的尽头。突然,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我的眼前。领头的船上站着一对身着红装的新人“那是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哦,那是迎亲船队呀!”妈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绝!”只见一只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驶着,缓缓地从桥洞下驶过,锣鼓声不绝于耳。

送走了迎亲队伍,我和妈妈到了河对岸,那儿又是一副新的景致:一条条的青石小路穿梭在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之间,只要你钻进这小弄里,便会看见一副热闹的情景: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是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孩子们在小弄里玩游戏,你追我赶。说不定你还会听见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

最美的是桥,它在碧波荡漾的河地衬托下,更显得美轮美奂,安昌古镇是著名的桥乡,其中以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是要走全三桥。还有河边那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房,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真可谓:“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落日余晖洒落在老街旁的河水中,沿河人家的窗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在家家的欢笑声中,安昌古镇又沉浸在夜幕中……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七

夜渐渐深了,可随处可见的热闹却没有半点停息。爷爷奶奶家欢声笑语一片,因为今天是家人团聚的除夕夜呢,我们老早早就聚在了爷爷奶奶家。一吃完饭,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又热火朝天地忙起了明天的早饭——汤圆。

奶奶是包汤圆的高手。只见她捏过一小团小糯米粉团,在手里微微按压,小心地捏成酒盅状汤圆皮;然后在汤圆皮里放入一勺馅儿,再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将整个馅儿全裹在了皮里;之后又将这个小团给放在手里搓来搓去的,最后,一个圆鼓鼓的汤圆闪亮登场。我心里一动:“奶奶,你教我包汤圆好不好?”奶奶笑得一脸慈祥:“好,我家宝贝要学当然要教喽!”说着,就拿起我的手,手把手教起了我。

没想到包汤圆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好在奶奶教得耐心,我学得用心,终于有点像样了。我激动地捧着汤圆到处显摆,没想到大家看到我都抿嘴偷笑。表姐笑着将我拉到镜子前。我一看,原来自己额头上、鼻子上、脸颊上都是白白的糯米粉!看表姐笑得欢,我狡黠一笑,一转身迅速将手上残留的糯米粉抹到表姐脸上。表姐大叫着逃跑,我大笑着追赶。全家都乐呵呵地大笑了起来……

一包好汤圆,我这小馋猫的嘴也就控制不住了,看着那圆滚滚的汤圆,真是口水直流。一面央求着奶奶先煮几个汤圆让我解解馋,一面眼睛直盯着汤圆不动。奶奶看着我这副嘴馋的模样,哭笑不得地答应了我。

我看着汤圆下锅,又看着锅盖给盖上……终于等到了汤圆出锅的那一刻。看着还冒着热气的汤圆,忍不住就直接拿着勺子勺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嗯,可真香啊!奶奶的汤圆真好吃!”虽然嘴巴被汤圆烫得不得了,可禁不住美味,吃完一个又勺起了一个,张口就吃。奶奶笑着连喊:“慢点吃,慢点吃,小心别烫着!”

我看看碗里的汤圆,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笑得慈祥的爷爷奶奶,不禁暗暗下定决心: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爷爷奶奶,我会陪着你们慢慢变老!

不只因为这年味儿的美好啊,更因为我想让这美好的笑容永远存在,永远……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八

年是相聚的欢乐,小孩子们的嬉闹年是岁月的轮回,传承千载的生活。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春节了,这个节日是每个小孩期盼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代表着与家人欢聚,可以吃家里的家乡菜,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可以在街上看着别人舞狮,感觉一回家,自己又回到了童年一般。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过年的方式也越来越变的不一样了,有抢红包的,有传微信的,有看春晚的,但是过年的味道还是没有变。

在我们家最热闹的就是大年三十了,在自己家里做烧一顿丰盛的晚饭。

在吃饭中,有祝福他人,也有在谈自己儿时的趣事,回忆童年。在餐桌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或有我们在回顾着上一年中自己的表现,状态,立一个小目标,争取下一年做好自己。

晚饭过后当然是全家聚集在烤火炉旁,一起看着春晚。在春晚途中,最令我和姐姐兴奋的当属家人发红包了,我们一个个跑到家人面前,用最甜的笑容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快速地说完新年快乐后,这几连忙掏出双手,跳起眉毛笑呵呵地望着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此时则会一脸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慢吞吞的打开自己的钱包,一边叹气一边叨着说:哎!每次都是因为你们,我的钱包都空空的了。以后还怎么养你们啊,然后我和姐姐一个个过去,接着红包。躲在房间里偷偷的数着钱,然后说今年又是大丰收。

当然了压岁钱当然不止来源于这些还有微信红包啊,我和姐姐在看春晚的时候用手机轰炸着微信群,大叫着发红包啊,发红包啊。这时我们家的几位“有钱人”就会发几个大红包,然后我和姐姐争先恐后的去抢,但是我的结果却很惨淡,抢到的钱往往只有几毛钱。我一脸不服,悄咪咪的走到妈妈身边,撒娇的对他说妈妈,你私发我一个红包嘛

春晚的节目也格外的好看,家里人热闹的评论着春晚的节目。说一说那个好笑,不好笑。说说那个精彩不精彩,家里可真是热闹至极。

当时钟指向零点时,春晚就会开始倒数,而我们也赶紧将准备的烟花放到小区的运动场那里,一声“蹦”,烟花的火焰开始绽放,我和姐姐坐在石凳上看着烟花的火焰,火焰照应在我们的脸上,春节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一点。

烟花的种类也很多,颜色也很多,绽放的形状也很多。但每一个烟花里都寄托着每一个人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也寄托着下一年的目标。烟花不仅是春节的代表也是每一个人心愿的代表。

零点过后春晚自然而然的就结束了。我们这些小孩也就洗洗睡了,但是每一年的春节都令我们难忘,春节的年味牢牢的散发在吃年夜饭,抢红包,放烟花中。

它不曾离我们远去,只是偶尔有个时候换了一种方式来陪伴在我们身边。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十九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前,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人们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大街小巷,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我也随爸爸妈妈一起上街购买各式各样的年货,挑选崭新的对联,筹备做年夜饭的食材。

“贴对联咯!”年三十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被爸爸的喊声唤醒。我十万火急地冲出房间,“快过来,先把面粉和成浆糊。”爸爸吩咐道。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取出对联,把黏黏的浆糊涂在对联背面。为了贴得更整齐,我用卷尺把上下距离量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贴上去。红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看!“吉祥如意财源滚,万事顺心平安春。”喜庆的对联端端正正地站着我家大门两旁,火红的灯笼也过来凑热闹,在老爸的帮助下,爬上了屋檐,好一幅红红火火,喜庆祥和的画面。

“燕燕,快过来帮我做团圆饭了。”每年除夕的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年夜饭即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随着妈妈的喊声,我急匆匆地走到厨房,帮妈妈清洗碗碟、洗菜,切菜,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后,厨房就是妈妈的天下了。妈妈动作麻利,是做饭的好手,用不了多久,一桌丰盛的饭菜就摆在桌子上了。“蒸丸子”、“黄焖鸡”、“炒年糕”、“清蒸鱼”……妈妈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吃起了团圆饭。我看着一桌子丰盛的佳肴和热腾腾的火窝,馋得直流口水。这时,爸爸拿起手中的酒杯说:今天是除夕夜,为今年的最后一天干杯。于是,大家都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杯子高呼:干杯,除夕夜快乐。碰完了杯,我们又坐下来吃饭,大人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一边讲着过去的事情。我们小孩子则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食。我们有说有笑,可高兴啦……

虽然,年已匆匆离去,但那浓浓的年味却依然在心头荡漾。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二十

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探亲。我很喜欢去外公家,因为外公的家很大,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爱的三个表姐和我们班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只可爱的猫。

到了外公家,大人们都忙着做菜,我和三个表姐闲得无聊。大胆的三表姐便提议说:“我们去买些甩炮和炸炮来玩吧!胆大的呢就玩甩炮,胆小的呢就玩炸炮。”大家都拍手表示赞成。

甩炮和炸炮买回来了,三表姐就试玩给我们看。她先用打火机点燃甩炮的头,让甩炮在手中燃烧一会儿,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只听“轰”的一声闷响,

水花便被甩炮溅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炸炮“啪”的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胆小的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根甩炮。没想到她的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三表姐玩炮的胆子。她把甩炮放进烟盒里,结

果把烟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里,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个坏了的桔子上,结果把桔子炸得开了花……

看到这里,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这场游戏。大家一会儿上树,一会儿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这些甩炮和炸炮虽然是为小孩子们设计的,不过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同学们玩的时候得注意安全哟!

这个充满年味的游戏,让我回味无穷。

年味这篇作文 年味儿作文字初三篇二十一

“啪啦、啪啦”,伴着耳边阵阵响亮的鞭炮声,我们迎来了农历的新年,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一家总是很忙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来等着去做。

新的一年就要来了,爷爷奶奶将门框上的旧春联用水清洗干净,再换上新春联。贴春联前,爷爷总是先将对联裁好,再根据对联上不同的文字内容,有选择的贴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大门的春联就是“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贴的时候,爷爷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托着对联,十分仔细的将春联贴在门框上,再用手掌轻轻的将对联抹平,我在旁边用手轻轻抚摸了春联,没有一丝皱纹,平坦的就像光滑的玻璃。我对爷爷贴春联的技术,可越加敬佩了,要是我来贴,一定会像树皮一样不平整。爷爷奶奶双手背在身后,看着贴好的春联,嘴角微微上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火红的春联,吉祥的文字表达了我们心中的向往和祝福。

贴完春联,太太拿来几张红纸,递到我手上,让我一起剪窗花。这红纸薄薄的,轻轻地,给我感觉一不留神便会破,太太将红纸对折,再对折,我双眼紧盯太太手中的红纸,生怕一不小心跟慢了,还要麻烦太太一步一步重新来。在折好的红纸上,我画了一个太太推荐的花纹样式,虽然有些难画,但太太说剪出来可好看了。我慢慢将花纹外的部分剪掉,小心地再把剪好的展开,呵,不用说,她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美,每一朵花瓣都伸展着,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来临,春节的喜庆。太太拿着我剪的窗花,左看看右瞧瞧,爱不释手,脸上乐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鞭炮又称炮竹,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没有火药和纸张的时候,人们将竹子用火点燃,焚烧时发出“噼啪”声,所以就有了爆竹这个名字。人们点竹子,是为了驱逐瘟神,这虽然是民间的传说,却反映了我们古代人民渴望生活安泰的美好愿望。

晚上,爸爸和爷爷将家中的长鞭炮点燃,鞭炮声音很大,我们一家连忙捂住耳朵,脸上却带着浓浓的笑意,心里如灌了蜜一样甜。烟花和爆竹的空中绽放,有的像仙女洒下的花瓣,五颜六色,飘飘洒洒;有的像凯旋的英雄,尖叫着,旋转着冲上高空,在最高点以胜利者的姿态绽开笑颜。鞭炮声经久不息,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一张张幸福的脸。

贴春联、放鞭炮、剪窗花等新年的各种习俗既是对往年的道别,更是对来年美好的期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920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