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称赞课文反思总结的句子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8 09:53:19
2023年称赞课文反思总结的句子优质
时间:2023-05-08 09:53:19     小编:zdfb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称赞课文反思总结的句子篇一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我就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记。写字时,把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告诉学生,“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指导。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我就重点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三、专业术语的理解。

1、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先让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然后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接着让学生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2、几个专业术语作为简单略讲。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但是现在的孩子逐渐远离农村和农业,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微不足道。因此,学习本篇课文时,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学生学习起来依然兴趣不高。

称赞课文反思总结的句子篇二

这篇课文我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把课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上。

首先,我在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预习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生字词进行注音,并梳理文章大意。

在课堂教学时,全班一起朗读,他们边读的时候我把他们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一起更正读音。

接下来就是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课文内容。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略介绍了作者的趣事,并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

然后我进入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归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待学生回答之后便明确答案(寻找石兽)。接着问他们课文中讲他们用几种方法来寻找石兽的?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回答得很好,稍加提示就将四种全部说出。然后根据这四部进程,按照人物、地点、结果、依据四点画出图表,形象细致的将文章内容展现了出来。最后,我在黑板上画图将老河兵所表达的“冲石原理”,一步一步的演示了一遍,学生们都能较好的理解这一原理。

文章的最后我问学生从他们寻找到石兽这件事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回答是各抒己见。

课堂小结时,我为学生讲了发生在十几年前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件相似的事,说明“河中石兽”这一故事可能真实发生过。

对于这篇课文我觉得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讲得很全面。但是,讲课结束后就没有再进行适当的联系,没有将讲练和好的结合起来,是这堂课的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点。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问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457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