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律长征说课稿中公 七律长征说课稿说学情三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15:03:09
2023年七律长征说课稿中公 七律长征说课稿说学情三篇(精选)
时间:2023-04-03 15:03:09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七律长征说课稿中公 七律长征说课稿说学情篇一

我觉得在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个情境的设计,是有可取之处的:

一个好的导入,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一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否精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相对较为陌生的认知领域,如果能通过情境设计,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红军长征是何等样的壮举,然而对当前小学生来说有些遥远了,单靠老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是无法让未经风雨的学生体会出长征的艰辛的。因此,我在课前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出示了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并进行了必要的介绍,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在情境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与教材建立起美妙的情感,十分重要。李吉林老师曾总结出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融入情境的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我能认真学习、借鉴李老师的这些做法。

比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沉稳昂扬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比较一下:录音的诵读和你们的朗读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首诗?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又如,在学生把握了诗句的基本意思后,我播放了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让学生细细地聆听,尽情地遐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在这里,我用激昂的音乐渲染了情境,从总体上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豪迈的气势,为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时,我也能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不孤立地讲词析句。其中,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领悟上,我化了较大的功夫,因为这两句诗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暖”和“寒”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及时地出示了“巧渡金沙江”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本来有一小段“飞夺泸定桥”的录象,可是在五楼演播厅无法播放,于是,我就让学生回忆电影《我的长征》中的画面来体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当然,效果就打了折扣。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情有趣的情境,并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生动,而是要使学生在趣味中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画面,请你拿出纸和笔,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写写你的理解和感受。在这里,写话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巩固。让学生根据画面来写话,显然要比根据诗句写话,更能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练习,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上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语文的外延就应该有多大。在整节课结束前,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和描绘长征的诗词,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养成课外学习、研究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拓宽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学习语文。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小小朗诵会举行得比较成功,大多数学生很投入,进一步感受了长征的精神,感受了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成就。

我对自己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经过了反复的考虑,但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我一再地提醒自己要注重朗读,在读中感受,也采用了多种读的方式,可由于自己的朗读水平有限,指导得不到位,所以,整个班级的朗读氛围还是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对演播厅操作,我还缺乏经验,总是找不到鼠标,的播放几次问题,影响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另外,在板书设计上,我反反复复,始终拿不出一个满意的板书。在其它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很多缺陷,恳请大家指正。

七律长征说课稿中公 七律长征说课稿说学情篇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律长征〉〉,共1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1、课文所处地位〈〈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

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理清本诗结构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括写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再老师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录音磁带、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诗文不长,但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教学上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划分。第二课时,通过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本课按“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学习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

1、引入新课:放有关长征的歌曲引入。

2、师生互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使学生感知课文。(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3)同学合作,正音释义。正音——律(lu)磅礴(pangbo)崖(ya)岷(min)释义——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欢悦(4)师生互动a、理解全诗内容及层次划分理解本诗内容,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完成。b、分析本诗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探究练习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朗读七律诗的要求:注意音节停顿、重音及韵脚,还要领会作者写此诗的目的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5、布置作业(1)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2)给本诗作画。

附: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毛泽东

首联:全诗总纲,提出中心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河为代表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后的喜悦

七律长征说课稿中公 七律长征说课稿说学情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律长征〉〉,共1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1、课文所处地位

〈〈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理清本诗结构

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括写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再老师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录音磁带、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诗文不长,但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教学上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划分。第二课时,通过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本课按“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学习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

1、引入新课:放有关长征的歌曲引入。

2、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使学生感知课文。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3)同学合作,正音释义。

正音——律(lu)磅礴(pangbo)崖(ya)岷(min)

释义——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欢悦

(4)师生互动

a、理解全诗内容及层次划分理解本诗内容,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完成。

b、分析本诗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3、反馈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探究练习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朗读七律诗的要求:注意音节停顿、重音及韵脚,还要领会作者写此诗的目的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5、布置作业

(1)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

(2)给本诗作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931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