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夏至的了解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0 17:42:32
24节气夏至的了解汇总
时间:2023-03-30 17:42:3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4节气夏至的了解篇一

>夏至的含义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期间,阳光充足、气温高、雨水多,梅雨季节与三伏也在夏至之中。

2、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27’),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长。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这一天,太阳光将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都设有“窥阳孔”,届时人们可以前往验证夏至正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并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分别可以再汕头、从化、封开、桂平、墨江观赏。

24节气夏至的了解篇二>夏至养生吃什么水果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另外,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3.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犬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7.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8.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027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