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励志文章摘抄 励志教育文章心得(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8 00:34:07
最新教育励志文章摘抄 励志教育文章心得(模板13篇)
时间:2023-12-18 00:34:07     小编:笔砚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一

期中考试已经降下帷幕,几家欢乐几家愁,这是考试带来的必然结果和正常现象。

那些期中考试没考好的同学该如何面对呢?

2007届我们学校办了四个培优班,我担任其中的高一(3)班班主任。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也就是像我们这次进行的考试,我们班倒数第一名,最好的同学只排年级第9名。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感到很难堪,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艰苦奋斗。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终于打了个翻身仗:整个年级1600多人中,前10名我们班占6了个,其中明晓庆和李细敏同学并列理科第一名,明晓庆同学还荣获文科第一名和总分第一名。我被选为优秀班主任在期中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发言。

由此可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总是考不好,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考第一。

另一个例子是周熹同学。周熹同学进校时的成绩很一般,以至于高一分四个实验班他还被排除在外。这个同学是不是因此而沉沦、垂头丧气呢?不,他显然不是那种自甘寂寞的人。高二的时候,学校压缩了培优班,只按高一四次平均成绩取前100名的同学办两个培优班,周熹同学竟然名列其中!这还不要紧,到高三的时候,学校再按几次平均成绩选取32人组成火箭班,周熹同学再次名列其中!最终,周熹同学考起了名校--中国科技大学。

周熹同学高中三年三大步,步步高升。他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高一上学期一次考试失利不算什么,只要努力,不因为暂时处于劣势和逆境而自暴自弃,“位卑未敢忘忧国”,心中有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就能不断前进,最终取得辉煌的成绩!

期中考试没考好当然是个不好的消息,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出有利的因素。失利好比当头泼了我们一盆冷水,它能使我们冷静下来,从中考成功的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它说明了高中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也说明了学习要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轻浮。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次考试没考好显然没有这么可怕,我这是打个比方,开个玩笑哈。希望暂时落后的同学做个猛士,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制定好下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争取在下次考试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二

“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

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而王楠子父亲质疑国内教育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举动。透过中国差生王楠子到美国变成天才这个事件,我们看到今日中国之教育是神魂颠倒的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教育的精魂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教育甚至不能称为"教育",而只能称为"教学"、"教书"、"教考"。

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所"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这话真的没错。"差生"王楠子,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上课他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他爱拉小提琴、爱踢足球--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他调皮叛逆,屡教不改,让老师感到无比头疼,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有人说,"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即使当时中国老师没有"折磨""调皮捣蛋"的王楠子,即使这些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好老师,他或她也不会想到把王楠子培养成什么"动漫冠军",甚至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是背离现有制度、背离统一标准、背离既定目标的。

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因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国教育,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为被大坝牢牢挡住的水库里的静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国式教育,抛弃了"百花齐放",折腾的是"百鸟朝凤",全都朝拜高考这一只"凤凰,而真正的优质教育,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更准确地说还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万花怒放",不是追求时间空间上的"齐整""整齐"。

"因材施教"这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早已在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万材一教"的细部就是"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这种"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没有成为"水泥脑袋"者算是很幸运了。

从根本上说,"中国盛产差生",这实在不是具体的老师、具体的学校的责任。我们的老师首先就是中国式教育的受害者,在现有制度环境里,他们也只能以失魂落魄的教育神魂颠倒地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以及老师们自己的孩子。师之荒谬的实质,乃教育体制制度教育人文环境的荒谬。所以不必太责备今天的老师,他们统统都是有教无育的格式化"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他们中的有识之士想"叛之",也是徒唤奈何。

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漫漫渗透出来的,那里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老师这样自然而然地说学生"是个天才",这正是美好教育的体现,它是"正宗"美国式的,它是长期的人文积淀在好的教育中洋溢出来的馨香。

过去一种粗鄙的偏见,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只有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这真是一种只见表皮不见内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之见,甚至属于"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相比于中国式教育的严格严厉严酷,以宽松为基本形态的美国基础教育,为美国大学输送的是合格的人才,而我们培育的是大小一致、长短相类的"桶中豆芽"。这里的差别,不是中美教育理念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技术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方式之别,而是中美教育制度之别。教育的制度重于教育的技术,而中国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年久失修的制度。

点评:虽说整篇内容折射出了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再以客观一点事实去分析,其中教育力量的薄弱和人口众多也是导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原因,要知道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去培养,最大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人力去做。中国教师队伍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教师,但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如果拥有像中国一样十五亿人口,必定也会出现相似的问题,所谓的“众口难调”也是如此而来。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三

我想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

不是红酒,那样的醇厚浓郁会让你原本黯淡的心事发酵;不是鸡尾酒,那种明艳活跃会将你孤单的影子拉得更长;不是辛辣的白酒,那种浓烈太容易触痛你敏感的神经;也不是酸涩的啤酒,太多的泡沫只是空想,它会让你陷入更加不切实际的幻境。

我想送给你的酒叫做“贵腐酒”.

这杯色泽金黄的酒,口味甜美清冽,香气沁心,像桂花、蜂蜜,又像杏或者芒果,请你含一口,让所有的馨香在唇齿间撞击。

波尔多的9月,深秋的凉风吹落了满园的葡萄叶,成熟的果实缀满枝头,像一颗颗晶莹的紫玛瑙,在秋日的阳光下耀眼夺目。斑驳的阴影里,有些葡萄却显得不那么美丽,它们灰暗、粗糙、干瘪,卑微地瑟缩在枝头,像丧气的孩子。这些葡萄感染了霉菌,一种叫“贵腐霉”的霉菌侵蚀了葡萄的表皮,使得新鲜的汁液蒸发殆尽,却没有腐烂,留下的是一粒粒发皱的葡萄干。果农看到这些丑陋的葡萄,抱着随意的态度,把它们装进了和那些饱满的果粒一样的橡木桶。不曾想,这些被贵腐霉侵蚀了的葡萄竟创造了一个奇迹,酿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这种色泽金黄,有着独特香气和丰富口感的葡萄酒成了名副其实的液体黄金。

纽约葡萄酒商扎奇斯和洛杉矶沃利斯共同举办的葡萄酒拍卖会上,单瓶1847年的伊甘贵腐酒拍卖额达71675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白葡萄酒。

那些曾在寒冷的深秋,独自瑟缩在枝头的、风干的、发皱的、险些被遗弃的葡萄,正如自卑的孩子,孤独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你认为自己贫穷、低微、不美丽,用重重的心事把自己层层裹起,悲悲切切地将自己遗弃。

你不似红酒高贵典雅,却必须真实,不能勾兑,或许不那么深沉厚重,却唇齿留香,保持本色也是难能可贵;你没有鸡尾酒的鲜艳明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瑰丽的人生;你不似白酒浓郁绵延,必是经历了岁月的积淀,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唯有将急躁与功利尘封,才能将内心的浮华转化为沁人的香气;你没有啤酒那般洒脱豪迈,但再细微的理想也能发芽,再卑微的人生也会开花,将自卑的心绪暂时收起,年轻的心需要一些泡沫带你沸腾,不要在意短暂的碰撞和散落。

喝过这杯贵腐酒,你该相信,不是所有的命运都已注定。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四

刻苦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之一,也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手段。

因为人无论学什么、做什么,不刻苦就学不到、做不好,所以就难以取得最大、最好的成果。

勤奋刻苦的榜样很多:

苏秦是个突出的例子。他是战国时人,曾拜在鬼谷子门下,自己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出去谋官职,结果因为学识不足,无人重视,碰了钉子;回家后,又遭到父母、妻子的鄙视……于是他发愤苦读,每天学到深夜。睏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振作起来;还用绳子把头发牵在房梁上,睏了,绳子就会拉住他的头,使他清醒过来继续苦读……经过如此的勤奋刻苦,学识大增。后来,他再去六国游说,竟然挂了六国的相印。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勤奋刻苦的典型。司马迁年轻时博学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要写一部史书。后来,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押进牢狱。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甘受生不如死的“腐刑,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是当代勤奋刻苦的典型。一次,他在给大学生传授“读书秘诀”时说:“我每天学习的时间比你们要多,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学习,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的。”这充分表明了钱伟长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或者积累深厚学识的学者,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获得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为实现它而不断去追求;

四要多读书,特别是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学习他们勤奋刻苦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

刻苦学习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苦中有乐,甚至有探索的极大兴趣,有成功之后的无比快乐……而且最初的“苦中苦”必将变成未来的“甜上甜”,这种追求是很值得的。

勤奋刻苦关系人一生的发展,让我们勤奋刻苦的去创造自己未来的光辉前程吧。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五

文/龙凤胎老爸

这真的是父母也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而我们的父母又是在怎样的过度保护孩子?

有的父母深恐孩子在外面受欺负,比如说受到老师的不公待遇,比如说受到其他同学欺负……,而会百般维护,不喜欢孩子受到委屈,虽然父母心情可以理解,但我想,我们首先做的应该是教育孩子管理和调整好自己,积极想办法去应对,而不是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责任归罪于对方。为什么呢?人生路上遭遇不公是很正常的事儿,让孩子学会调适和处理,而不是把他们完全保护起来。

比如前两天碰到一件事,两方学生家长在学校门口大打出手,参与吵斗的还有双方爷爷和奶奶,加上围观群众,声势甚为浩大,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只是俩孩子在学校打架,然后通知家长,于是爸爸妈妈来为孩子争理来了。我远远的看着,可能因为言语不和,只见双方的爸爸都直接动起手来,唉,小孩子的事情,双方大人都不先做自我检讨,都护子心切,怪责于对方的孩子,那不吵架才怪呢!

在这样父母的护犊情怀下,孩子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会觉得被欺负就应该得到支持,而不去考虑是非,或者去反省自己以后怎样做,因为,父母直接出面为他撑腰了。于是,即使是强势理屈的孩子,他依然认识不到错误,反而觉得无论如何自己绝对不能吃亏。俗话说,吃亏是福。吃一点亏,才能击痛自己的内心,并做出思考,从挣扎中站立起来,这样的一种精神,会让孩子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即使吃亏了,但只要理不屈,充满正义感,那心里也是坦然的。

而这一切需要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即便是伤害和苦痛,他自己也要学会承受。

近两天还听说一件事,学校里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第一个学生不会回答,于是提问第二个,第二个也不会回答,于是提问第三个,第三个会回答,于是老师对第一个和第二个学生说,你们怎么不会回答,肯定就是没听课!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下了课,第二个学生跑到办公室,对老师说,我不会回答,但我听课了,你为什么说我没听课!然后跑到窗台边就跳了下去。一个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先不去说老师的话是失误,这样的失误可能在父母和教育者的工作中屡屡出现,比如父母误会了孩子,或者本来不应该批评而责怪了孩子等,来看一下我们孩子的心灵是何等脆弱呀!只因为老师对你错误的判断和评价就值得去用生命证明吗?或者只因为受到这样一点误解和委屈就要去跳楼吗?我们无法想像,这样的孩子,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他是如何长大到现在的?难道是父母一直把他当成温室里的花朵来养吗?进行重重保护而经不起一点点风霜。当然,我们不排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特别敏感的阶段,比如青春期。但这也不应是为此而轻生的理由。

可想而之,这样孩子的心灵其实很脆弱,脆弱到即使有错,也不能听到别人对他说一个“不”字,如果父母要说,那也要千回万转,采取很委婉而温和的做法才行,想一想,真是难为有些父母了,怪不得累呢,一方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另一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可是,犯了错误就是犯了错误,犯了错误自尊心受到伤害是应该的!

小容小韬才四岁多,自尊心也是非常强的,有时候做错事,也不容许我说半个“不”字,我只要批评的话一出口,小容小韬就会问,爸爸,你不是说我吧?或者有时候我指明是批评小韬了,小韬还嘻嘻哈哈的说,爸爸说小容呢。或许孩子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嘲或减轻心理压力,但事实就是事实,如果不严肃起来,孩子不但认识不到错误,心灵也不会得到锻炼,我会直接点明,说的就是你!然后把错误入木三分的直接抛给孩子,直到孩子惭愧的低下头。是啊,这样的心理挫折是他应该得到的,我不会顾及他的自信呀,自尊呀,有些事做不好或者不会做,那就要接受批评。

其实我这样做也希望孩子能警醒,通过爸爸严厉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或通过努力去达到。

甚至,我都不是一个完美的爸爸,有时候看到小韬欺负小容,小容哇哇哭起来,我都会把小容搂在怀里,把小韬叫过来批评一顿,而事后才发现,其实错先在小容,因为小容先惹了小韬,小韬才打小容的,而其实小韬是非常乖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然小韬打人的回应方式不对,但主要受批评的应该是小容。所以,这时候我都后悔起来,太小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辩解的,没想到让小韬一直受这么大的委屈,可当我把小容小韬叫过来说明情况时,小韬反而非常大度,并没有表现出太委屈的样子,因为孩子的大度和对这种误解的抗压能力,这时候我反倒有些欣慰了。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六

“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

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而王楠子父亲质疑国内教育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举动。透过中国差生王楠子到美国变成天才这个事件,我们看到今日中国之教育是神魂颠倒的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教育的精魂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教育甚至不能称为“教育”,而只能称为“教学”、“教书”、“教考”。

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所“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这话真的没错。“差生”王楠子,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上课他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他爱拉小提琴、爱踢足球--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他调皮叛逆,屡教不改,让老师感到无比头疼,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有人说,“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即使当时中国老师没有“折磨”“调皮捣蛋”的王楠子,即使这些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好老师,他或她也不会想到把王楠子培养成什么“动漫冠军”,甚至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是背离现有制度、背离统一标准、背离既定目标的。

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因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国教育,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为被大坝牢牢挡住的水库里的静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国式教育,抛弃了“百花齐放”,折腾的是“百鸟朝凤”,全都朝拜高考这一只“凤凰,而真正的优质教育,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更准确地说还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万花怒放“,不是追求时间空间上的”齐整“”整齐“。

”因材施教“这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早已在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万材一教“的细部就是”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这种”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没有成为”水泥脑袋“者算是很幸运了。

从根本上说,”中国盛产差生“,这实在不是具体的老师、具体的学校的责任。我们的老师首先就是中国式教育的受害者,在现有制度环境里,他们也只能以失魂落魄的教育神魂颠倒地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以及老师们自己的孩子。师之荒谬的实质,乃教育体制制度教育人文环境的荒谬。所以不必太责备今天的老师,他们统统都是有教无育的格式化”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他们中的有识之士想”叛之“,也是徒唤奈何。

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漫漫渗透出来的,那里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老师这样自然而然地说学生”是个天才“,这正是美好教育的体现,它是”正宗“美国式的,它是长期的人文积淀在好的教育中洋溢出来的馨香。

过去一种粗鄙的偏见,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只有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这真是一种只见表皮不见内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之见,甚至属于”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相比于中国式教育的严格严厉严酷,以宽松为基本形态的美国基础教育,为美国大学输送的是合格的人才,而我们培育的是大小一致、长短相类的”桶中豆芽“。这里的差别,不是中美教育理念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技术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方式之别,而是中美教育制度之别。教育的制度重于教育的技术,而中国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年久失修的制度。

点评:虽说整篇内容折射出了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再以客观一点事实去分析,其中教育力量的薄弱和人口众多也是导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原因,要知道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去培养,最大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人力去做。中国教师队伍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教师,但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如果拥有像中国一样十五亿人口,必定也会出现相似的问题,所谓的“众口难调”也是如此而来。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七

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你童年,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一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一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你在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象春天般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之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羞愧的掩脸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拿出两小时来读书,不要想着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的长大,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一点的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八

我儿:

写这个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则:

(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三)这个备忘录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来的体验,可以为你的成长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天就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会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间、心境而改变。如果你所谓的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待一下,让时间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也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的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今后无论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无法要求别人也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他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也对你好;你怎样待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待你,如果你看不透这一点,只会给你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八)我买了26年的六合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就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见。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九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们总感觉现实与期望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使人们对现实问题不断产生思考,并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道德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么?这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几年前,我曾建议学生研究一个课题——道德的成本,确切地讲,就是我们的社会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说,在我们所创造的财富之中,有多少要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买单?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能得出确切结论的课题,因此并没有期望这项研究产生什么成果。研究过程不过是一个教育过程。如果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在哪怕几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使他们获得感悟,产生自觉,我认为这就是富有实效的教育,而且是高效的教育。因为,全国有上千万名教师,一年之中有三百多天,如果每个教师所做的每项教育活动都可以在几个甚至一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那么这种效果的累积一定会在庞大的国民群体中显现出来。如果真能这样,社会的公共道德前景一定会令我们更有信心。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学生们采访了交通警察,目的是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方面切入来研究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对于结论早有预期,但调查和分析后的结论仍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忧虑。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为道德缺失的行为付出了极高的成本。尽管缺失道德的人可能是极少数,但由此形成的巨大黑洞在无情地吞噬着无数劳动者辛辛苦苦用汗水创造出的财富。我们每年要为各种事故付出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而相当多的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属于天灾,而是人祸。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些资金的付出或流动也纳入了gdp的统计范畴,也就是引发了经济活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创造gdp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发明了高效的交通工具,本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幸福,但是,它却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危险和威胁,我们不得不从我们所创造的财富当中,拿出巨大的一部分用于维护最起码的社会秩序,而这些财富本应该用于改善我们的生活——将学校建设得更加现代,使老人得到更好的赡养,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使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使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或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改善我们的通讯、交通、住宅、娱乐等等,总之,这些财富应当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生命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现实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如果我们巨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未成年人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道德水准,那么,教育经费中的一大部分事实上也成为了上述的成本。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那可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认识了这些问题,我相信,那些与我一起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良知和行为操守的人,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目的之一。

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价值就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体现在人的自觉意识的萌生。这就如同促使种子发芽。我相信,每一个成人,包括教育者和家长,都对后代寄予了美好的期望,这些期望就如同一颗颗美好的花种,只有这些种子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多年来,我们就像“飞播育林”那样,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种子——“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美好的种子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想,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滋润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教育是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播种,还需要滋养。滋润这些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或成年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这环境中包含着鼓励、惩戒、规劝、引导、示范、实践、体验、熏陶……等等诸多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养分,既有外在的行为约束,也有内在的精神引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和成年人用自己的言行所做出的示范和构成的环境。不论是什么环境,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构建了什么样的环境。我记得在一次教师大会上,一位教师谈了她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规划。她谈到,在未来的三年中她要完成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自己的读书的计划和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完成教学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好担当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在这样的场合应当只谈工作,不谈生活,因为生活属于个人,只谈工作不谈个人才显得高尚,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来讲,谈生活就是谈教育,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决不是指哪些柴米油盐、衣着宠物之类的话题。因为他或她是教育者,因为学习生活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因此生活以及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价值观念也就成为教师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我对她讲,你谈得非常好。教师的生活也是一本教材,教师的生活态度也是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读懂读好教师的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我认为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以为,教师应当具有蜡烛的精神,但不能成为蜡烛而燃尽自身。孩子面前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望的人。教师应当使孩子从自己的身上理解什么是幸福。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人生,教师应当使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高贵,并无声地滋润学生心中的土壤,使这片土壤变得愈加肥沃,催发他们心中美好的种子,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四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

其实,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不是看少数榜样人物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当然更不是看极少数社会败类行为的卑劣程度,而是要看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并恪守的道德行为底线。道德教育应当以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圣人。从这点上讲,普通人的道德表率作用与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示范的价值。富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应当是贴近大众、回归现实的教育,这是多年来北京四中的实践体会。多年来,北京四中始终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示范、重引导、重教育”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共同担负起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责,注重从学生中树立道德和行为的榜样。同时,我们的教育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行为层面,教育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关注。为此,北京四中建立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它包含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精神心灵、终极目标等多个层面。这个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要将今天的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对学生的全面关注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其中,生命的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的价值与生命存在的意义,唤醒与激发学生的自觉,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生命的教育应当是一种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关注,教育就不免沦为肤浅的、僵化的、难以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的空洞说教与无效训练。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课堂上的灌输与说教是必要的,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始终相信,许多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生活实践体验的教育,确切地说,道德教育最终是通过带有思想、抱有信念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有思想有信念才可能在生活实践中有深刻的体验,才能达到“悟”的境界。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和环节。因此,学生的组织以及以学生自发产生的有组织的行为,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应当成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学校的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我常悲观地以为,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真正把握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今天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很粗浅的、初步的、感性的、不完整的和有待不断深入的,还远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理性认识。人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教育应当是一门带有艺术特点的科学。说教育是科学,是因为教育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一定是可以被我们认识和运用的;说教育是艺术,是说我们通常又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人的多样化特征使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一招百灵的教育方法的原因。我相信,教育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点金之术。但同时我还坚信,科学和艺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教育规律的复杂性,正是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产生探索热情的动力之源。

励志教育文章心得4

勤奋刻苦是学生应具备的品格

刻苦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之一,也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手段。

因为人无论学什么、做什么,不刻苦就学不到、做不好,所以就难以取得最大、最好的成果。

勤奋刻苦的榜样很多:

苏秦是个突出的例子。他是战国时人,曾拜在鬼谷子门下,自己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出去谋官职,结果因为学识不足,无人重视,碰了钉子;回家后,又遭到父母、妻子的鄙视……于是他发愤苦读,每天学到深夜。睏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振作起来;还用绳子把头发牵在房梁上,睏了,绳子就会拉住他的头,使他清醒过来继续苦读……经过如此的勤奋刻苦,学识大增。后来,他再去六国游说,竟然挂了六国的相印。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勤奋刻苦的典型。司马迁年轻时博学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要写一部史书。后来,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押进牢狱。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甘受生不如死的“腐刑,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是当代勤奋刻苦的典型。一次,他在给大学生传授“读书秘诀”时说:“我每天学习的时间比你们要多,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学习,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的。”这充分表明了钱伟长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或者积累深厚学识的学者,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获得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为实现它而不断去追求;

四要多读书,特别是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学习他们勤奋刻苦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

刻苦学习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苦中有乐,甚至有探索的极大兴趣,有成功之后的无比快乐……而且最初的“苦中苦”必将变成未来的“甜上甜”,这种追求是很值得的。

勤奋刻苦关系人一生的发展,让我们勤奋刻苦的去创造自己未来的光辉前程吧。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十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我理解的企业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创新不是因为你要打败对手而创新,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为更大的名,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客户,为了明天——创新不是为对手竞争,而是跟明天竞争。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

小学我念了七年,中学念了三年,高考考了三次,我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好学生,但也没变成一个坏学生,小学我是最好的小学生之一。我们去参加重点中学考试全军覆没,第二年再度全军覆没,后来实在没有中学要我们,就把小学改成杭州天水中学。在杭州历史上,只有这一所小学被改为中学,改了一年后实在不行,后来撤了。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我们这里,还是出在教学的方法上。

马云说,信息时代是认为“我比别人聪明”,数据时代是别人比我聪明。

我分析为什么自己考试考不好,老师讲的东西我永远记不住,优秀的学生是老师讲的他记得很清楚,然后一遍一遍几乎是原版的拷贝。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启迪。我认为知识是可以灌输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启迪的,是唤醒的。我们进入21世纪,在知识爆炸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前可能需要大量的记忆,现在通过电脑一查就可以知道,中国人的文化中说勤劳勇敢,勤劳是很重要,机器是永远不会偷懒的,人和机器最大的差别,我们懂得创新。

我觉得未来学校和教育最大的改革是发现、好奇、独特的思考,我们去唤起人的智慧,而不是教更多的知识。王安石变法是哪年?我到今天还记得是1069年,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个悲哀。1069年跟我有什么关系?知道是宋朝就好了,可是高考就考那些东西。我以前数学还不错,后来高考数学考了一分,我学数学时学sin、cos、tan、cot,他们说很重要!到今天为止,我一次都没用到过,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去启迪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模式的人,去唤醒人的智慧,发现孩子的强项。这可能是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今天在教育上面需要找出来的巨大创新。

而我理解的企业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创新不是因为你要打败对手而创新,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为更大的名,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客户,为了明天——创新不是为对手竞争,而是跟明天竞争。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

我们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为了什么?其实有时候很多论坛邀请我去演讲,一个礼拜我拒绝参加的论坛不下十场,但有时候还得去,为什么?要想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要放弃什么。其实我们一无所有,没有一个有钱的爸,也没有一个有权的舅舅,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这个世界我们是没有理由成功的,没有理由做到现在。我能做到现在,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很多的朋友,感恩客户,感恩互联网,感恩所有信任我的朋友,他们的信任让我走到了今天。

十多年来,我做阿里巴巴从来没改过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小企业成长起来,成为明天的google,明天的apple,明天的腾讯,明天的阿里巴巴。微博上说,阿里巴巴的股票是投资负增长,我们挣钱确实没游戏公司多,但我们挣得踏实,我没骗过投资者。

我第一天就讲,我拿的钱是为十年以后中国的电子商务做的。我们拿到的钱影响了今天的一个行业,我不敢说我们有多大的贡献,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阿里人做出的贡献很大。我们自己可能没挣很多钱,但是我们创建了电子商务,创建了诚信体系和物流体系。也许今天没有回报,但是我相信三五年以后一定有回报。明白自己有什么,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放弃什么。做企业有钱的人千万不要想有权,当政府有权的人千万不要想自己有钱,这两个东西就像火药和火一样,碰在一起,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只有明白自己要什么,走得才会踏实、稳健,而基于使命感的创新也才是持久的。

首先,我觉得创新一定是在企业外部。在大企业内部找创新其实很难很难,我相信乔布斯没有离开苹果那么多年,苹果不会有今天,是社会培养了他。

前一段时间,美国一个学者问我,“你认为学校应该怎么培养企业家?”我认为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学校给了我们框架,是社会培育了我们、锻炼了我们。公司两三千人的时候,是我最困难的时候,管理混乱,我不知道怎么办。那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家是怎么管理的?和尚是怎么管理的?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

我发现建国这么多年,国家无论经济好坏都很稳定。而我们公司内部换一个经理,所有人都要辞职。仔细去研究发现,组织部很厉害,中央党校灌输党的价值体系、组织部管人,效果很好。由此,阿里建立了自己的阿里学院,建立集团的组织体系。中央副省级以上由中央组织部集中管理,后来我们改成总监以上是集团直接管理,越管越靠谱。我们今天换一个总监,换一个副总裁很方便,这样的机制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创新是在公司以外。

孩子励志教育文章心得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十一

期中考试已经降下帷幕,几家欢乐几家愁,这是考试带来的必然结果和正常现象。

那些期中考试没考好的同学该如何面对呢?

届我们学校办了四个培优班,我担任其中的高一(3)班班主任。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也就是像我们这次进行的考试,我们班倒数第一名,最好的同学只排年级第9名。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感到很难堪,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艰苦奋斗。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终于打了个翻身仗:整个年级1600多人中,前10名我们班占6了个,其中明晓庆和李细敏同学并列理科第一名,明晓庆同学还荣获文科第一名和总分第一名。我被选为优秀班主任在期中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发言。

由此可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总是考不好,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考第一。

另一个例子是周熹同学。周熹同学进校时的成绩很一般,以至于高一分四个实验班他还被排除在外。这个同学是不是因此而沉沦、垂头丧气呢?不,他显然不是那种自甘寂寞的人。高二的时候,学校压缩了培优班,只按高一四次平均成绩取前100名的同学办两个培优班,周熹同学竟然名列其中!这还不要紧,到高三的时候,学校再按几次平均成绩选取32人组成火箭班,周熹同学再次名列其中!最终,周熹同学考起了名校--中国科技大学。

周熹同学高中三年三大步,步步高升。他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高一上学期一次考试失利不算什么,只要努力,不因为暂时处于劣势和逆境而自暴自弃,“位卑未敢忘忧国”,心中有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就能不断前进,最终取得辉煌的成绩!

期中考试没考好当然是个不好的消息,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出有利的因素。失利好比当头泼了我们一盆冷水,它能使我们冷静下来,从中考成功的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它说明了高中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也说明了学习要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轻浮。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次考试没考好显然没有这么可怕,我这是打个比方,开个玩笑哈。希望暂时落后的同学做个猛士,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制定好下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争取在下次考试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十二

文/浩浩妈

很多父母以为给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能成功。但物质只能决定生活水平,父母的高度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优秀的父母都有个共性,他们会使用最好的教育工具——说话。

语言在精不在多,可能你对孩子唠唠叨叨的说上千言万语,不及一句话来的有营养。

以下六句话,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强大魔力,每天坚持说给孩子听,不久之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会超出你想象。

1、你带给我快乐

不少父母都将养育儿女当作是一种牺牲,经常将自己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早早就背上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总觉得自己是欠父母的,是生来就有罪的,有种深深的愧疚之感。

优秀的父母会对孩子说:生你养你虽不易,但是你给我们带来比这多几百倍的快乐!

这句话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一种很强的自豪感,变得更加自信。

2、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你自己!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别人看着自然,自己活得别扭是一种;自己活的自然,别人看着别扭又是一种。

孩子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像你,你也不用去代替谁,活成自己就好。

3、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们不能永远陪着孩子,就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父母必须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自己的主人。与其每天紧张兮兮的盯着孩子,倒不如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立。

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比如做家务的习惯,整理作业的习惯,统筹安排的习惯,选择兴趣和爱好的权利等。

给孩子一次机会自己处理,你会发现,结果也没那么糟。

4、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有些父母找孩子说话,好像每天只会问一个问题:作业写了没?第一次问还好,天天像念经似的追问,难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其实可以坐在孩子身边,像朋友聊天一样,制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问问孩子这一天过得怎么样,有哪些好玩的事要分享,这样孩子才会打开话匣子,放下所有顾虑,与你谈天说地。

这也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想法,洞悉他们内心的情感。

5、无论你表现得怎样,都是我的骄傲

如果最爱的亲人对自己的成绩始终视而不见,只看见不足之处,只要求继续努力,不亚于在说:你再优秀我也不在乎,你还是不够好,你还得继续努力。

当孩子长大成人,可能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始终拼命地努力,不放过自己。

“你是我们的骄傲”这句话语是有魔法的。它们如同洒下的希望种子,能瞬间绽放,在心灵上盛开满怀灿烂夺目的花。

6、我们来聊聊梦想吧

跟孩子聊聊梦想,有梦的孩子会勇敢飞,共同畅想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听听他对梦想蓝图的描绘。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理想中,引导他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美好的梦想。

以上六句话,看起来稀疏平常,实则蕴藏着无穷的力量,集聚了满满的智慧,大繁至简,长篇大论反而没有重点,越是简单的语言,越能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越早把这些金玉良言告诉给孩子,越能早受益,孩子也会一天比一天更优秀

最新励志教育文章心得

教育励志文章摘抄篇十三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是要让他吃点苦头的。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猴子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把它摆在猴子跟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我联想到了现代家庭教育,我们现在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龙”,而恰恰是培养成了“虫”。

仔细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我们中国的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陪读”、“侍读”,专当孩子的后勤。过分溺爱将造成娇生惯养,使孩子丧失自强的信心和能力。

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3、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033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