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教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12:00:05
天上的星星教案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5 12:00:05     小编:书香墨

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阶段的教案编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的教案资源,供大家参考借鉴。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一

1、能用完整语言描述图画细节。

2、感受作品中的小星星想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

3、感受诗歌的句子结构,创编诗歌。

大家好!我是星星小魔仙,刚才我在天上玩耍,听到了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就飞来了。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我星星的梦》。哪个小朋友学的最认真,我就让李老师把这个魔法星星送给他作为奖励。

1、出示第一副图画,图画中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她面对天上的星星双手合拢在许愿呢?小女孩许完愿后看到这些星星有的在笑,有的在调皮的吐着舌头,她想:“天上那么多的小星星,他们的梦都是一样的吗?”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想想这些小星星的梦都是什么?会不会是一样的?(举手回答)。

下边我们来听听小星星是怎么告诉小女孩的?出示第一颗星星说:“我想变成萤火虫”,出示第二颗星星说:“我想变成天上的街灯”,出示第三颗星星说:“我想变成明亮的眼睛”。那小星星的梦是不是一样的呀?“告诉你,不是的,每一颗小星星都有自己的梦!”对,有的想变成萤火虫,有的想变成天上的街灯,有的想变成明亮的`眼睛,他们为什么想变成这些呢?变成这些肯定都是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的,那要是你变成了萤火虫你会做什么?(幼儿举手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星星想变成萤火虫做什么?出示星星、萤火虫、蚂蚁图片让幼儿观察探讨。这些小蚂蚁白天出去找食物晚上回家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非常的着急害怕。老师总结:“有的星星想变成萤火虫,为迷路的蚂蚁照亮回家的路。”还有的星星想变成天上的街灯?要是你变成了天上的街灯你会做什么?(幼儿举手回答)。那我们来看看这些星星变成街灯是做什么?出示小鸟图片让幼儿想象。刚才小蚂蚁是白天出来找食物吃,这些小鸟白天光顾着玩耍没有找到食物,晚上觉得肚子饿了出来找吃的东西,可是它们看不清路。老师总结:“有的小星星想变成天上的街灯,让鸟儿也可以在夜里自由飞行。”刚才呀这只调皮的吐着舌头的星星想变成什么?哦,它想变成明亮的眼睛。要是你变成了明亮的眼睛你会做什么呢?(幼儿举手回答)那我们看看这只调皮的星星变成眼睛后想做什么?出示失明小女孩照片,这个小女孩的眼睛是闭着的,因为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她失明了,所以“有的小星星想变成明亮的眼睛,永远挂在失明小朋友们的心上”。

2、完整欣赏诗歌《小星星的梦》,出示完整诗歌画面,我们先来安静的倾听一遍。李老师来领读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小朋友学会了吗?下边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朗读,老师不读。小朋友读的很好可刚才我发现有两个小男生没有发出好听的声音,是不是没有学会呀?那我们小女生来教教他们。小女生全体起立朗诵诗歌,你们读的太好了,让我们给自己棒一个。小男生你们会了吗?那我们小男生全体起立,看看你们能不能超过小女生。我们小男生读的也很棒。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3、老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和熟悉儿歌内容。

(1)“天上有什么?每颗星星的心理都有一个美好的梦,他们的梦是一样的吗?”请你用诗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想变成萤火虫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3)“想变成街灯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4)“想变成眼睛的星星想帮助谁,他是怎么帮的?”

请幼儿按照诗歌的内容进行回答。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自己的梦想,我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梦想说过出来,我们也来创编一首诗歌。名字就叫《小朋友的梦》。请幼儿回答老师根据诗歌结构仿编诗歌《小朋友的梦》。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创编诗歌,明天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二

在读的过程中,学会8个生字,认读3个字。并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学习生字的音、行、义、用。利用熟字记生字。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有识字的兴趣。能用一部分生字组词语,扩大词汇积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识字、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课时

利用熟字记新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识字、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画迷引入,留悬念。

一个人站在门口(们闪)

二、利用课件

看图:谁在那里,怎么样呀?什么样的小星星?

三、自主识字解字义。

1、指导学习闪

2、自学其它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田格:找到关键笔画

2、描写一个

3、比较、练写

五、作业:抄写生字各2个并组词。

教学反思:在创设情境时,我并没有脱离课本,而是活用了课本。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我想: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

板书设计:

4、淘气的小星星

闪咱招容眨易

第二课时(3月19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利用熟字记新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文中图片)。

二、出示文中句子,指导学句子。

我们向小星星招手,小星星向我们眨眼睛。

小星星真的会眨眼睛吗?

(用书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三、独立运用识字方法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1、交流记字方法。

2、区别形近字:拍( )钱( )空( )您( )

(学困)招( )锋( )容( )念( )

3、扩词练习:招( )( )念( )( )

锋( )( )容( )( )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田格:找到关键笔画

2、描写一个

3、比较、练写

五、作业:1、抄写生字各2个并组词

2、扩词练习。

板书设计:拍( )钱( )空( )您( )

招( )锋( )容( )念( )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三

1、在优美抒情的氛围中感受音乐旋律及歌词。

2、通过师生分别扮演“宝宝”和“星星”的不同角色,掌握歌曲的情绪及内容。

3、能体会“宝宝”在夜晚数星星的惬意之情。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1、教室内各处可悬挂大大小小的星星。

2、玩具小男孩娃娃一个。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星星吗?(喜欢)那你们知道星星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晚上)那你们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数星星吧!(音乐:闪烁的小星)

3、你们数清楚了吗?

二、在情境中理解歌词。

1、“有个小宝宝啊,他也在晚上数星星,那他数清楚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听老师唱歌曲两遍。

3、“小宝宝是怎么数星星的呀?数星星的动作应该怎么做?”幼儿尝试做数星星的动作。

4、小宝宝啊,他数来数去也数不清。”这个数不清的动作你想怎么做?

三、游戏:数星星

1、老师做“小宝宝”,其余幼儿做“星星”,小宝宝在“星星”中间边走边数。

2、分角色玩游戏,可连续玩几次。

3、将“宝宝”数星星的惬意之情反馈给全班幼儿,集体扮演“小宝宝”数“星星”。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四

1、 熟悉歌词,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发现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帮助自己记忆歌词。

3、 创编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动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兴趣。

1、 幼儿用书画面。

2、 音乐磁带。

一、 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合拢放开》

3、《这是小兵》

4、《小鸟醒来了》

5、《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美丽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鼓励幼儿尽量和同伴表达得不一样。

3、教师出示幼儿星空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挂在天空放光明)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许多小眼睛)

4、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轻轻念出歌词:刘老师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美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5、刚才老师念的儿歌的时候你们发现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吗?

6、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哪些地方相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进行范唱,在范唱个过程中注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老师还会用美妙的声音把小星星的儿歌唱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动听的歌曲。

四、创编动作

1、小星星是怎样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你们能来学一学吗?

2、请小朋友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演唱歌曲:我们一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表演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动作,一边演唱歌曲。

3、我们来接唱歌曲:一二三组唱一句,四五六组唱一句,然后又是一二三组唱一句,四五六组唱一句。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五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作品大胆想象的特点。

2、培养复述课文的口才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精品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儿童心灵的清纯与丰富多彩。

(二)教学重点。

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精品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引导学生反复研读精彩语段,了解童话大胆想象的特点,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去品味、感悟,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在发挥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六

知识目标:

(1)掌握字词、积累词语。

(2)把握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学习诗的联想、想象和虚实结合写法。

(2)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理解作者当时对时代的失望情绪,和也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情感目标:

(1)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理解作者当时对时代的失望情绪,和也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两首诗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诗的联想、想象和虚实结合写法。

(2)通过想像和联想去品味诗歌和蕴含。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与诗人共同进入神奇美妙的星空世界。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听录音)。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五、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以简练的语言陈述诗的内容。

2、第一节中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仰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3、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明确: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方,有一定的联系,才能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4、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5、由这天上的街灯,诗人发挥了他大胆的想象力,他奇思妙想想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6、天上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明确:街市繁华富贵、牛郎织女自由来往、闲游,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美满、幸福、光明的。

明确:诗人这样写是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压迫的不满,对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探究。

1、后三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定然”和“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是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感染和鼓舞。

七、全诗齐读这首诗。试着背诵这首诗。

八、小结:

《天上的街市》通过对天上街市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理想而奋斗。

九、板书:

街市:美丽物品:珍奇。

天上的天河:浅浅人物:牛郎织女美好、自由、幸福。

(想象)生活:来往、闲游。

静夜。

一、导入。

《天上的街市》表现了作者追求怎么样的生活?(自由、幸福)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思?(光明的向往)。

板书:静夜。

同学们能背一背与之近似的同名古诗吗?(《静夜思》)。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1、放录音,整体感知。

2、自由模仿声音,

3、想想这首诗里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

第一书写实,写人间幽美的静夜图。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突出夜晚的“静”。

4、本诗中的哪些诗句充满了迷惘、追求?(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5、鲛人的这泪为什么而流呢?

明确: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是诗人的“流珠”吧。

7、好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哀伤、无奈、惆怅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

(《静夜》和《天上的街市》都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我们将讲《天上的街市》的时候也说了中国当时的情况。那本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

8、再次诵读中,感悟了诗中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怎么说呢?

明确: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之情(包含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9、全班齐读全诗,赏析写作特色。

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揣摩作者的语言。叠韵词“淡淡”“团团”写出景物的朦胧美,令人感到淡淡的愁伤;动词“笼罩”,以动衬静,写出动态、柔和、宁静、朦胧的夜景;“疏”与“漏”的照应,写出了几颗星透过云层无意而自然显露出来,让人看到一丝光明;“怕”字写活了海雾似有情似有泣,诗人的忧与爱感动海雾中的鲛人,使人领悟到鲛人流的不是泪,而是心血、真情,语言精练、含蓄、深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全诗齐读这首诗。试着背诵这首诗。

四、小结:

《静夜》通过对月光、白云、星星、天河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月色朦胧,星光闪烁、海雾迷蒙的幽美空灵的宁静世界,包含了个人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在听听、看看、唱唱、动动的感受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性质,知道名称和内容。

2、在看图谱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灵敏的反应能力。

1、向幼儿介绍过星星的粗浅知识,并过夜晚天空布满星星的情景。

2、学会儿歌歌词

3、天空布满星星的图片。

4、银光纸做的图片。

一、活动导入

1、律动《满天星》: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银色星星,在《闪烁的小星》的音乐旋律伴奏下,向前走走、转圈走走、两手在头上、体侧晃动,使幼儿体验到星星布满天空的意境。

3、儿歌朗诵《闪烁的小星星》:边看图片边有感情地朗诵两遍。

二、新授歌曲

过渡:老师要把这首儿歌配上好听的旋律唱给你们听。

1、范唱:清唱第一遍:说说歌曲的题目叫什么?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感觉?

2、示范表演唱二遍,第一遍边听边看边为老师拍节奏。

第二遍幼儿随意跟做。育 &; 婴 …… 会

3、观看星星图形谱学习歌曲:

a、出示星星图谱:我们要看着星星图谱学唱歌了,看谁的本领大,学得最快。

图谱附后

、引导幼儿看看这张星星图谱,你发现了什么?星星的大小一样吗?大的星星我们要唱的声音长一点,小的星星我们要唱的声音时间短一点。

一共有几组星星图谱,有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c、教师手指图谱,慢慢引导幼儿试唱歌曲两遍。

d、手指图谱,请大胆的幼儿试唱。

e、化装表演:老师今天真高兴,小朋友会自己看着图谱学唱歌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星星,你们可以随便贴在头上、身上、手上、脸上等,化装成不同的星星来表演好吗?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随意化装。

1)边唱边表演一遍。

2)女孩子在中间表演,男孩子单腿跪在四周边表演边伴唱。

3)老师表演,幼儿站在小椅子上扮演星星,好像布满了天空,为老师的表演伴唱。

4、在歌曲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表演出活动室。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八

1、能理解歌曲《小星星洗澡》的内容。

2、要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小星星洗澡》光碟。

一、故事导入,猜猜他是谁。

猜一猜,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

二、欣赏歌曲《小星星洗澡》。

1、电脑播放歌曲《小星星洗澡》,幼儿欣赏歌曲。

2、老师提问“小星星是怎样眨眼睛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3、老师提问“你听到音乐中的小星星在做什么?”

4、老师带孩子玩“洗澡”游戏。

三、活动延伸。

讲卫生、爱干净,人人都喜欢。回家后小朋友们做一件讲卫生、爱干净的事,好吗?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九

“奶奶,天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星星呢?”一个小女孩依偎在奶奶怀里,望着深蓝色的星空痴痴地问。夏夜的星空很美很美,群星闪耀,院子里到处都是虫儿的叫声。

“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多,善良的人死了就会变成星星,守护着他们爱的人。”奶奶笑着抱紧了她。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奶奶,奶奶。你要离开我了吗?不要我了吗?是宝宝不乖吗?”五岁的小女孩站在病床边,望着奄奄一息的奶奶,红着眼睛问。

“傻孩子,奶奶怎么会不要你呢?宝宝最乖了,”奶奶强露出一丝微笑,颤巍巍地抬起手拭去小女孩脸上的泪水,“奶奶不会离开宝宝的。”

深夜里,医院外的天空中星星依旧闪耀。

奶奶去世的那天夜晚,天气很好,天空中的星星忽闪忽闪的。小女孩搬了条小凳子,坐在平时和奶奶一起看星星、讲故事的地方。她抬着头,擦了擦被泪水模糊了的眼睛,望着星空发呆。她心想:奶奶是个善良的人,也许她变成了星星。于是,小女孩站起来,对着天空大喊:“奶奶,你在哪!”

这时,一颗最亮的星星眨了下眼,小女孩激动地叫道:“奶奶,奶奶,我找到你了!”

从此,小女孩每天晚上都会坐在星空下对着那颗最亮的星星讲自己的心事。她相信,奶奶会听到,她相信,奶奶一直陪着她。小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因为她不想让奶奶失望。她一直很懂事,一直很乖。

一晃,小女孩初二了。一次,朋友问她认为最好的是什么,她毅然回答道:“星星!”

是的,星星。那个小女孩就是我,我知道奶奶说的是善意的谎言,我知道星星不是善良的人的化身。但是,奶奶说的也没错,她是我心中的那颗星,永远陪着我。星星,只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假想,但我不愿去捅破那层美丽的薄膜。就让星星,永远成为奶奶的替身!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认识夏夜中常见的景物,感受散文表达的意境美。

2.在课件与图片的提示下,尝试学说散文中优美语句。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散文无限美好的遐想意境。

1.flash课件《萤火虫和星星》。

2.野花、小草、萤火虫、星星图片若干。

3.蓝色背景布一块。

4.温柔的、带有梦幻般感觉的音乐《梦幻曲》,音响设备。

(一)课件导入,初步感知夏夜中的一些景物。

1.欣赏图片:认识夏夜中的萤火虫、月亮和星星。

依据散文情节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小结:在美丽的夜空中,有月亮、星星和萤火虫呢。(引导幼儿说出景物)。

(二)分段欣赏,理解散文的优美诗句。

1.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一。

师:今天,它们都来了。(播放flash,朗诵第一段)。

师:月光像什么呀?

师:温柔是什么的感觉?

(先请幼儿说说,然后提炼:温柔就像妈妈抱着我们的时候一样,师边演示变说:轻轻地、柔柔的很舒服的感觉)。

师:谁能带着轻轻柔柔的感觉说一说这一句好听的话呢?

播放《梦幻曲》再次朗诵第一段。(中间可以提醒幼儿边摇晃。)。

2.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二。

师:在这么美的夜空中,萤火虫开始飞舞,它一会飞到了花朵上闻一闻,一会飞到了小草里绕一绕。

师:萤火虫它飞到哪里去了?飞到花朵上(小草里)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朗诵第二段。

师:小草和野花怎么样了?

3.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三。

师:萤火虫这下更开心了,它又会飞到哪里去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接着往下听。"朗诵后半部分"萤火虫飞着,飞着,最后和星星们呆在了一起。"。

师:"萤火虫飞到哪去了?""原来它们和星星呆在了一起,成为好朋友了。"。

4.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结尾。

师:"你们知道吗?萤火虫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变的。"。

师:萤火虫变成什么了?(看着图片)。

小结:原来萤火虫变得和星星一样,忽闪(动作)着淡淡的光。

(三)完整欣赏,体验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1.播放课件,完整欣赏。

师:刚才我们一起表演、一起学说的好听的话连在一起,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要加重语气并放慢速度)《萤火虫和星星》,散文的名字叫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闯关游戏,完整欣赏教师:可是老师这里有一些萤火虫也想和星星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它们吗?不过月亮姐姐说必须要闯过两关,你们行吗?(让幼儿大声说出来)播放相应的录音,第一关由幼儿跟着老师读,第二关由幼儿跟着电脑老师读。

(四)表演提升,在优美的情境中进一步欣赏散文。

幼儿扮演萤火虫,然后将萤火虫贴到蓝色的布做成的夜空中。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利用晚上带幼儿去小区或有绿化的地方,捕捉萤火虫,观察萤火虫发光的现象,让幼儿对进一步了解萤火虫产生兴趣。

2.歌曲欣赏《萤火虫》。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一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2、读课文。

二、感悟朗读。

1、分组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3、自由组合扮演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

摘未想端面镜叔船。

2、读一读,说词。

3、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说一说书写规律。

4、教师范写。

5、同学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四、积累词语。

作业:

1、写字。

2、和家人扮演读课文。

3、画一副夜空的.画,把自身的愿望表达出来。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二

1、知道萤火虫发光的特征,并用发光物模仿萤火虫。

2、仿照故事结构编出自己与昆虫朋友的故事。

手电筒

1、指导幼儿看图片,提示幼儿注意故事画面的变化与主人公动作表情的关系。

2、请小朋友说说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3、讨论故事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找玩伴,怎么会找到萤火虫做朋友的。请小朋友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故事中小朋友的心情。

4、询问幼儿:谁看过萤火虫,为什么说萤火虫是瓶子里的小星星?如有幼儿看过,请他讲述其中的经验。

5、简单说明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及方式。

6、邀请幼儿玩“萤火虫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8人,当雄萤火虫。

――将数字卡分给各组,每组数字卡的张数、数目相同。

――拉上窗帘,关上灯,教师持手电筒当雄萤火虫,一明一暗地灯光数下。

――各组幼儿根据教师所打出的次数,找到对应的数字卡后,以自己这一组的手电筒响应,动作最快且正确的一组表示找到了朋友,请一名幼儿“飞”到教师身旁。

――游戏继续,直到有一组幼儿最先全部打到朋友,即为优胜。

7、活动结束后,教师协助幼儿讨论整理有关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的认识。

8、请幼儿编《我的昆虫朋友》。可以仿照《瓶子里的小星星》的故事结构,结合个人的经验,想像一个新的自己与昆虫朋友的故事。指导幼儿用画面的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做一本自己的故事书。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三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这是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

1、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3、人手一个乐器:三角铁、马玲、铃鼓、小铃等乐器。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未未是一个有理想,爱动脑的孩子。

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难点:初步感知课文,知道未未是一个有理想、爱动脑的孩子。

多种识字法朗读法游戏法。

课件生字本。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t: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摘星星》。

s:书空齐读课题。

t:读完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s:(预设)为什么摘星星?谁摘星星?怎么摘的?摘下来了吗?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t:同学们真是越来越会提问题了,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听清老师的要求:打开书第18页,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落字。

s:自由读。

t:大家读的特别认真,谁来展示一下,给大家读读第一段。

s:2人读。

t:一会儿请小老师点评。(生点评纠错)。

t:读了第一段,能解决我们的那个问题?

s:(预设)谁摘星星:未未和妈妈。

t:板书“未”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字,谁来说说怎么记住它?你还在哪见过它?

s:(预设)木字加一横未来。

t:“未”是一个指事字,木指的是树,短横是树枝上长出的嫩嫩的叶子,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画图)。

t:写时注意什么?

s:(预设)上横短,下横长,下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t:请同学们在第22页书上描红“未”字。

t:未未跟妈妈在院子里干什么?

s:观花赏月。

t:板书“赏”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赏”

s:(预设)形声字上面是声,下面是形。

t:你还在哪个词里见过它?

s:欣赏观赏奖赏赏赐。

t:我们在书写时要最注意哪一笔?

s:最后一笔是点。

t:请同学们在第22页描红“赏”字。

t:我们把这两个字放入文中,一起读一读第一段。

s:读第一段。

t:未未和妈妈观赏到了什么?我们来一起读读第二段.

s:齐读第二段。

t:出示“嘿”,这个字读什么?说出你的方法?

s:形声字左形右声。

t:你在什么时候说“嘿”?

s:吃惊意想不到(再读;指导读)。

t:我们分角色读一读第3、4段。女生读第三段,男生读第四段。

t:读了3、4段,又可以帮我们解决那个问题?

s:为什么摘?——星星亮晶晶的特别好看。

t:现在请一二组读第5段,三四组读第6段。

s:小组读。

t:大家一起读的很好,那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7段。指名读。

s:两人读。

t:妈妈怎么摘的星星?

s:用“碗”里的水。

t:板书“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s:形声字左形右声古代的碗是石头做的`。

t:书写时有一个变化,你发现了吗?

s:石字旁的变化第22页描红。

t:板书“端“字也有相同的变化,谁发现了?

s:立字旁的变化第22页描红。

t:谁来挑战一下第8段?

s:指名读小老师记得点评。

t:未未是怎么摘的星星?

s:用一面圆圆的小镜子。

t:板书“圆”“镜”说说你的方法?

s:(预设)圆形声字与“园”区分。

镜形声字与“境”区分。

t:看到这么聪明的孩子,妈妈乐呵呵地说:——。

s:齐读第9段。

t:指名读第10段。板书“叔”“船”这是我们常见的两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s:叔的第三笔是提船的第5笔不出头第22页描红。

t:你知道宇航员叔叔是干什么的吗?

s:探索宇宙。

t:未未是怎么对妈妈说的呢?指名读。

t:你觉得未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s:有理想。

t:那让我们一起读出未未的理想。

s:齐读。

t:从你们的读书声里,我听出了未未的理想。

t:后面三段我们一起读读。

s:齐读。

(三)集中识字,方法梳理。

t:出示“溜”“梳”“妆”“屉”“宇”和你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s:同桌交流汇报。

(四)课堂总结,随堂练习。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五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把自己的理想表达出来。

春夜观花赏月。

摘星星。

妈妈:端来一碗清水,里面有点点金灿灿的星星。

春夜很美很美。

未未:拿来一面镜子,闪闪的星星洒满了镜子。

梦想驾着飞船,到天上摘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给妈妈(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六

1、描述:夜深了,深蓝的天幕上挂满了闪闪发亮的星星,好像对我们眨着眼睛,(师出示词卡:星星,指名认读)生:星星!(师将星星贴于黑板,并在黑板板书“请”揭示课题)。

2、揭示课题,要是能把小星星请来和我们一起玩那该多好有意思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学的课文,请小朋友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回顾全文。

1、自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要求学会和会认的生字,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读给同位听听。

2、练习读词语。当小老师领读月亮、请来、院里、弯弯、小船、摇到、天边、我家、眼睛。

3、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才能够把课文读通顺。那你们和老师比比看谁读的好?好好准备吧!

4、师范读现在请你们拿好书,听老师读,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自己练读。

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读得准的向他学,读的不准的,大家提醒。

读书竞赛,谁读的好就是今天的朗读之星。

三、创设情境,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创设情境:小星星,快乐的对着我们眨眼睛,月亮姐姐也来到我们身边。(出示月亮图)。

2、看一看,在图上指指哪是小船?加上动作读句子“月亮弯弯,像只小船。”说一说,月亮姐姐像什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出示写有“弯弯“的月亮卡,指名读,指图和做动作体会“弯弯”,齐读。

(出示儿歌的第一行指导读,注意读出月亮弯弯,两头尖尖的可爱感觉。)。

4、天空这么美丽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划着船到天上去请星星吧!(出示小女孩划船的挂图)美丽的月亮挂在天上像什么呀?(小船)为什么?你真会想!月亮弯弯还像什么呀?大家真会想!

5、天上这么多星星,让我们拿起桨儿和课文中的小女孩一起去划月亮船吧!(出示句子动作读文适当评价。再使劲的划,看天边银河里还有很多星星呢!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老师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

6、咱们来到了天边天边还有很多星星,我们把它们请回来和我们一起玩吧!想想看我们跟星星说些什么它才愿意和我们玩呢(趣味性让我们的孩子来激发说话的愿望)。

7、指名说(评价语:如果再热情一点小星星会更高兴。听了我们的邀请,小星星们坐在月亮船上可开心啦!谁来读读这个词“嘻嘻哈哈”把它们的快乐读出来,出示句子,咱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谁最热情,请来的星星最开心。(男女生比赛读)。

四、朗读全文,强化感受。

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坐在月亮船上再一次感受这美妙的神奇的情景吧!

五、探究写字重点指导。

1、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月”字,想想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与同桌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每个字。

2、老师范写,让学生直观感受,认识笔画顺序!

3、让学生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天上的星星教案篇十七

1、能根据提供的图片,大胆想象说出图中内容。

2、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并想象续编儿歌。

3、喜欢探索宇宙的奥秘,初步形成观察天空、星星、月亮的好奇心。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大胆续编儿歌。

多媒体课件、活动室布置成宇宙。

1、引语:“今天,我们也当一次宇航员。乘做自己的飞船到太空去旅游去,想去吗?

2、带幼儿随音乐做乘飞船动作进入布置成宇宙的活动室,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张贴的月亮、星星图片,发现月亮的形状(象钩)。

3、引“多漂亮的大月亮,走!咱们一起进去玩一玩!到月亮上作客我们要送什么礼物给月亮姐姐呢?我们看见了这么美的月亮,那就将月亮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送给月亮姐姐吧!同意吗?”

4、(播放课件)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图片内容,教师带幼儿将所说的话语进行修改、组编变成短小精悍的句子,最后将所编的句子组合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儿歌。

月儿弯弯,银光闪闪。

像个鱼钩,挂在天边。

不钓鱼,不钓虾。

6、鼓励幼儿自由、大胆的进行创编。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772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