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热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7:38:02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热门12篇)
时间:2023-12-13 17:38:02     小编:雅蕊

读后感是对作者意图和情感的深入思考和体会。如何写一篇既能描绘细腻感受又能理性评价的读后感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课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通过阅读他人的读后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探索作品,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一

互联网在兴起的二十年间,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底层架构,有光纤的地方,信息传递的速度几为光速,信息流转的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不仅是工业时代的工具或一次科技进步,它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时代,而当下最大的颠覆也正是互联网时代对工业时代的颠覆。

时代颠覆的力量向来摧枯拉朽,回顾历史,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于甲午海战,背后交锋的其实是两个时代,是农业时代对工业时代的惨败。旧有体系被颠覆,要生存,就必须向新的时代逃逸。前提要先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转换互联网思维,才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关于“互联网思维”,噪音已经多于灼见,概念被肆意包装,许多论调停留在“术”的层面,缺乏思维的逻辑推导。如哲学家王东岳先生说:“从现象层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重新构建世界观和基础理论。”

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有个核心概念被称之为“价值网”。价值网有成本结构、性能属性与组织形式三大特征:在某一价值网中的企业都会遵循价值网内形成的成本结构,并将某种性能属性视为最重要的价值判断。在竞争中,企业逐渐形成了以资源、流程与价值观三大因素为核心的组织能力。价值网一旦形成,就极难逃脱,企业以为是管理者在做决定,其实是所处的价值网所决定。

将互联网时代理解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网,从价值网的成本结构、性能属性与组织形式三方面来考察,会发现互联网的生存结构与工业时代显著差异,可以用三个零模型来概括:成本结构上毛利率为零,性能属性上产品周期为零,组织形式上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

毛利率为零,是互联网价值网的特有成本结构,是区别与工业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工业时代中,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毛利以支付渠道、营销、库存等费用。因为产品到达用户的成本巨大,企业必须通过广告等营销手段来打造品牌,依赖渠道分销商品,不清楚用户确切需求的情况下生产导致大量库存产生。

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成本大大缩减,“一切行业皆是媒体,一切内容皆是广告”,去中介化风潮日盛,渠道衰落。优秀的产品可以让企业直接连接用户,获知用户确切需求,摆脱对广告、渠道以及库存的依赖,继而可以做到以成本价销售商品,使商业模式更具粘性与竞争力,在后续与用户的接触中挖掘其他盈利方式。

产品周期趋零,是指更为注重审美和情感体验。工业时代求真,奉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工业时代价值网的最重要性能属性。然而,工业时代发展至今,我们发现科技进步的速度与幸福感增长并不合乎比例。这正印证了《创新者的窘境》中的公理——“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并且“技术越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的更迭将越短”,逻辑推导到极致,产品周期会无限趋近于零。换言之,新的技术一经发明就被超越,新的科学一经发现就被证伪,新的产品一经发布就被宣布过期。

产品周期为零也意味着功能体验已经没有最优,消费者对情感体验需求超过对功能体验的需要,审美将代替科技成为互联网价值网最重要的性能属性。

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是互联网价值网的第三大特征。在工业时代中,公司是组织机械化大生产的中心,因此形成了以公司为中心的社会组织。进入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开放融合的互联网消解了中心,每个掌握终端的人都与互联网相连,一个人就可以成为一家公司。“u盘化”生存并非空穴来风。在极致的逻辑推演中,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即每个人都是一种工种,两个相同的个人,必有一个被淘汰。

这是一本从物理的世界应用到互联网世界的书,以第谷、开普勒开篇,从牛顿、爱因斯坦等大师所发现的定律来窥探互联网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产生重要影响。每一章节的前面一部分要么讲物理世界的事,要么讲哲学世界的事,对于一个理科生的我,算是帮我温习了曾经的物理,可关于哲学的部分,我就犹如听天书般不懂。然而作者李善友的高明之处就是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世界联系起来,从中找到重要启示并指导我们在互联网的大海中扬帆起航。

作者李善友在前言中有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我能承诺的是我的演讲每次都会更新,如果两三个月之后你听我的演讲,我没有更新的话,我向你道歉。”我称之为“更新-承诺”,这可以拆成两部分来理解,一个是更新,一个是承诺。

没能发现物理学上的重要定律而抱憾终身;而他的学生开普勒因为坚信“日心说”这个正确的观念,利用第谷观测的数据总结出了开普勒定律而名流千古。这个现实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经常更新自己的想法,不然你不知道你坚持的那个是不是错的。

关于承诺,这是很大的一个话题。作者李善友承诺两三个月更新自己的演讲,这是对观众和读者的负责。作为营销人员,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对客户负责,而这也是影响你与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你想一想,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承诺都做不到的话,你的客户拿什么来信任你呢?要么不做承诺,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像诺普信的名字那样,只有“一诺千金”才能“普信天下”。

其数。还记得在深圳培训时卢柏强董事长说过的两句话:你敢有梦想么?你敢实现自己的梦想么?这对于刚进公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怕的我们是多么大鼓励,可如今不要说梦想,就连想法也被深深的埋在心里,不管浇多少水都难以萌芽。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是有梦想的一代,我们应该发出心中的呐喊:我们有梦想!我们敢于实现梦想!

启示三 互联网化思维:产品、社群、自组织

20**年是农业互联网的元年,从几年前就在讨论互联网思维,而真正把互联网思维与农业相结合,今年冒出来的企业还是有那么几家,其中首当其冲的要数田田圈,一直被模仿,到目前来看还未被超越,而田田圈要如何与互联网深深的结合在一起,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一拨人的努力。

产品,这是一个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各个企业都在强调的关键,而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的是精益创业的企业把产品做成了入口,例如小米的雷军。众所周知,小米手机根本不赚钱,而是靠二次打击盈利的方式(附属品:包括充电宝、米兔等)赚钱,那为什么雷军要花那么多的力气去投入不赚钱的小米手机的研发?因为手机是一个入口,这里连接着数千万的消费人群,而且还是对小米死心塌地的消费人群,这就是米粉,也就是后面所提到的社群,这个社群在中国可以说是首创,这个社群的凝聚力之强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田田圈也搞社群,而这个社群的凝聚力连小米社群的万分之一都不及,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如何提高社群中人的参与感,如何形成产品的死忠粉,这还有待思考。

书中提到了自组织的四大法则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1.从计划到进化 计划是安排好的,而进化是会发生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也是未知的,不知是好是坏。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此计划只会让我们跟着条条框框走,而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计划,而是一有想法就去做的进化。

闭的系统就会爆炸,而去掉组织熵增的唯一路径就是从封闭到开放。腾讯是一个商业帝国,即使这个帝国再强大也不可能什么都做,做搜索比不赢百度就把搜索给了搜狗换股权,做电商做不过阿里就把电商给京东换股权,诺普信做农资也一样,不可能一味的闭门造车就能摁死整个农药制剂市场,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借鉴别人的长板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长板理论,而不是之前的木桶原理。

3.从平衡到非平衡 “领导人不要做控制者,而要做平衡的破坏者”,这是自组织的理念。一个组织要如何才能保持活力,这就要像腾讯那样,同一个部门玩新花样,张小龙做微信火了,之前做腾讯手q的那个人悄悄离开了腾讯事业部。微信最大的竞争者不是其他软件,而是同公司的手q,两款软件都是针对手机端,然而微信一出就吸引了无数的用户,而这两款软件都有各自的特色,也能让两款软件同时共存。

4.从控制到失控 作者在这里强调的失控是什么?是创新。以芬尼克兹创始人宗毅为例,从公司的一个营销总监辞职出去做了一个和自己竞争的公司的事件里受到启发,与其多一个竞争对手,不如在内部培养投资这样的公司,这不仅仅解决了员工离职的问题,还给公司注入了活力,让新老员工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作为农资企业,我们公司内部也需要创新,应该给新老员工更多的机会,让员工拿出真实的实力去完成项目,而不是一味的拼人品和选择,虽然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启示四 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

许一个销售人员也懂财务,一个文员也是一个产品经理,这样会解放更多的人,缩减繁复的流程,降低企业的成本。

读完这本《互联网世界观》你会发现,物理界与哲学界的世界观会对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只是好多人没有把这些练习在一起而已,相信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多思考互联网的世界观定会改变我们的日常!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二

最近读完了《互联网思维》一书,个人感觉真心不错,通俗易懂,论点清晰,是一本好书,推荐阅读。

下面就是一些简要的笔记吧,算是回顾。

本书主要是引用了雷军大哥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 极致 口碑 快”,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并在每个大方面下阐述不同的思维模式。算是比较清晰的思路。

专注:

标签思维:这个容易理解,比如我说我就是小强,出过测试视频的,大家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就是标签,非常的重要。没有标签的产品不会是好产品。

另外,我们常常把标签与口碑混了,其实是不同的。标签是让大家认识你,而大家认识你之后对你的熟悉程度和接纳程度才会形成口碑。

简约思维:我们常常把简答的事情复杂化非常拿手,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却束手无策,哎。

no1思维:在互联网中大家指认第一,不认第二,好残酷。

极致:

产品思维:我们发现有些公司太重视推广而忽视了产品本事。我们要知道产品本事的好坏才是主动的',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推广则是被动的。

痛点思维:痛点是一切产品的基础,挖掘痛点不要相信用户的嘴,要相信用户的腿,不要靠感觉,而要靠数据,把解决痛点的方案放大100倍,让用户从“痛”变为“痛快”。这个道理能有多少管理者知道?或者说执行的。往往都是拍脑袋,唉。

尖叫点思维:尖叫点不是说“哇,这个产品真好”而是“我靠,你在说一次?真有这样的产品?”

口碑:

屌丝思维: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个毫不夸张。根据82原则,虽然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富人手中,但如何把屌丝的经济能力整合起来也是不容忽视的。屌丝是口碑的载体,也是经济能力的载体。

粉丝思维:粉丝嘛,越多越好。

爆点思维:博人眼球,持续发酵。

快:

迭代思维:这个迭代很容易理解,但有一点也行是我们忽略的,任何的迭代都是对细节的完善,而不是对主功能的颠覆,而迭代的基础是用户的反馈,不是你拍拍脑袋出来了的东西。

流量思维:流量嘛,越多越好,日后好进行流量的变现。

整合思维:更容易理解,看看bat的并购收购就明白了。

传统意义的社会资源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这三样东西主宰了整个社会发展几千年。到18世纪末,加入了一个元素:技术,工业革命因此引领社会发展二百多年。时至今天,信息成为社会资源的最为重要的元素,人类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能成为社会资源是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一直存在,它决定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拥有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就占据主动和优势。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不对称将不断地被消弱,足不出户,不仅遍览全球信息,也可发布信息至全球。在这个发展变化中,社会将天翻地覆,谁为消弱信息不对称做出贡献,谁就是英雄;谁充分利用消息不对称被弱化的趋势,谁就能成功。当今国外的google、amazon、facebook,国内的百度、腾讯、淘宝、京东等因迎合时代的变化而脱颖而出。

互联网思维这本书描绘了9大思维和22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在如何弱化信息不对称和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弱化方面给与了一些参考和建议。

对于吉峰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解决农户在采购农机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农户能方便地找到真正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透明的价格,将“买放心农机,选吉峰连锁”落到实处,从而树立吉峰品牌。为实现这个目标,要在战略层、组织层、业务层等方面进行变革,投入全集团的力量,才有成功的可能。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三

2015年,李克强总理把“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人在业余时间学习了由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于一身、全球具有活力的在线商业生态系统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院编写《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本书在准确解读“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和动力之源,具体分析了互联网+各个领域,如+经济新常态、+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三农、+金融、+地方创新创业、+医疗、+交通、+养老、+教育、+社会管理、+政府治理,本书特点作者有“互联网+”的实战经验,而且本书的出版实现了“互联网+出版”,书稿除了丰富的图文之外,还有不少案例和直观的视频和音频,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是如何实现的,本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案例生动、图文视频跃然纸上,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互联网+”视觉冲击,是我们理解、制定、执行“互联网+”战略的学习好读本。

“互联网+”不单纯是企业营销渠道的变革,而是消费市场、品牌认知、思维模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化,更是推动需求结构与供给模式进行变革、促进产业效率不断提升的一种新模式。据相关机构估计,互联网拉动的 gdp 其中只有 25%来自纯互联网公司,其余 75%都来自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相关产业。因此,可以预期,“互联网+”能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条新的出路。

一、互联网经济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网购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5.7%,在全国居民中的渗透率也达到了26.67%。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零售总额的10.6%(该比重已超过电子商务发达的美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不断提升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使互联网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增量。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仅通过互联网在流通产业的运用,到2020年,将使我国gdp增加47225亿元,相当于gdp的6%左右。

二、互联网+流通产业可促进消费: 互联网对经济的作用,首先是作用于流通产业。互联网通过网络,可以将地理上分散的企业组织连接在一起,从单纯的地理空间进入到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复合叠加的一个新空间。在这个新空间,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互联网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动,对传统商业媒介会产生脱媒效应,极大地拓展了商业空间和交易效率。在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之间,需要各种中间营销服务(运输、批发、零售),产生流通成本。互联网使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或者需求方),减少了产品市场多余流通环节,缩短社会价值转化流程,使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一些乐观的研究认为,通过互联网运用,能够削减批发与零售成本50%以上。实证研究表明,按照类别,网络中的产品售价较实体店售价低出6%至16%。价格的降低,加上互联网上产品的丰富度的极大增加、通过节省采购时间而节省采购成本等诸多因素,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麦肯锡的研究指出,预计到2020年将带动民间消费增加4至7个百分点。

三、可为制造业奠定坚实基础:中国“互联网+”的发生过程是一种逆生产过程的次序,也就是说,”互联网+“在消费端,然后渗透到物流等中间环节,而制造端、研发设计等部门,互联网的渗透率相对较低。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将持续向制造端等各个环节渗透,促使这些部门效率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为我国打造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工业化时代,以低成本、高效率为追求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分销系统,这个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遥远,产品主要是满足一般性的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很难满足。”互联网+“能够大大缩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个性化消费和柔性化生产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参与设计与生产、消费者主导。互联网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效率。例如,互联网应用将推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数据化,实现价值链与企业内部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使管理机构轻型化网络化、管理组织柔性化。

三、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现实: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创新。互联网使创业创新不一定需要固定于原来的模式,即“创办企业—开拓市场—吸引投资—扩大生产”,而是通过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使个体都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来。例如,通过互联网+金融(如众筹),能够使人人都成为天使投资者。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和物流网与 3d打印机组成的社会制造网络无缝连接,通过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络、众包等方式使社会民众充分参与产品的整个设计、改进、制造、宣传、推广、营销等过程,并可以分享其产品的利润,体验创新过程。

四、团风移动做互联网+的推动者和服务者:团风移动着力加强4g网络建设、提升覆盖的广度和质量;加快小区宽带建设和专线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使得电脑上网快、手机上网快,在扶贫工作中推广信息化农村理念,在客服服务中推广互联网+。

尽管关于营销那些事看上去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从4p到4c,从4r到4l,但归根结底无非就两个因素,一是营销环境,二是营销对象。舍此无他耳!

营销环境的嬗变: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

如今的营销环境基本上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每周、每月的固定时间里,在固定的购物场所进行消费。而是转变为随心所欲的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费,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购买他们所喜欢的商品。无论是智能手机销量的暴增还是人们花在智能手机上时间越来越长,都足以证明整个营销环境的移动化。而碎片化的特征就更明显了,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消息源,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在各个媒体。至此加剧了用户的三个碎片化趋势:消费地点的`碎片化;消费时间的碎片化;消费需求的碎片化。

很多时候营销要触动消费者,一定要有匹配的情景,因为人是受环境影响的。而新技术的发展,让随时捕获这种情景变得容易,比如可佩戴市场,还有移动互联网和任意的广告屏幕以及终端的无缝链接。因此,营销如何“场景化”以及如何通过可以谈论的内容+场景的匹配,成为所有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产品要能够制造出让消费者关注的内容话题,并通过不同的媒介制造出短时间内的话题场景,才能引爆品牌。

消费主体的蜕变: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研究完环境,我们再来看看消费主体又有哪些变化呢?总的来说:同样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这4亿多的80后、90后消费主体:“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80后、90后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商业环境。普遍认为“80后、90后”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张扬、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灵、情感上的最大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于是,参与感成为小米手机大获全胜的成功秘诀。

“80后、90后”这一群体接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费观,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是孤独与集体孤独的一代,他们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孤独的他们习惯沉溺于虚拟社交圈,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各种社交媒体工具的火热流行中。

研究完环境,我们再来看看消费主体又有哪些变化呢?总的来说:同样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这4亿多的80后、90后消费主体:“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80后、90后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商业环境。普遍认为“80后、90后”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张扬、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灵、情感上的最大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于是,参与感成为小米手机大获全胜的成功秘诀。

“80后、90后”这一群体接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费观,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是孤独与集体孤独的一代,他们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孤独的他们习惯沉溺于虚拟社交圈,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各种社交媒体工 具的火热流行中。

研究完环境,我们再来看看消费主体又有哪些变化呢?总的来说:同样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这4亿多的80后、90后消费主体:“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80后、90后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商业环境。普遍认为“80后、90后”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张扬、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灵、情感上的最大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于是,参与感成为小米手机大获全胜的成功秘诀。

“80后、90后”这一群体接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费观,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是孤独与集体孤独的一代,他们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孤独的他们习惯沉溺于虚拟社交圈,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各种社交媒体工具的火热流行中。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四

看完央视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感受到我们的时代特点、处境和对未来的期盼。

一、网罗天下,优势延伸

1、没有疆界的企业,全球的协作

世界从福特的大而全、紧而密,资源集中于一地,内部工序分解,内部流水线协作的自给自足工业生产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波音的资源全球整合,分解细化、松而散的全球协作生产模式,核心体现是专业化、协作化,使成本更低,质量与效能更高。这也是网络企业模式,网罗天下优势资源,使企业延伸。

2、没有校园的大学,全球顶尖的教育

网络视频教学集中大师的才华智慧,打造精品视频教学资源,消灭师资差别、地域差别,共同享受优质教育。大学在延伸,在突破传统的校园围墙,正在走上千家万户的网络。

3、prosumer生产消费者新名词,昭示着企业与用户的互动生产时代的到来。

从消费者、观众到生产者,形成整个生产体系。

小米产品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奇迹!

4、游牧办公时代

鲁日时代的特点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工作,而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中解放出来,走上了更加自由、节能、心情愉悦的游牧式办公的时代。美国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采用这种游牧式办公,而且,正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

使用而并不占有,这是一种新的财产观,即有偿共享!实际上,打车或短租房都是如此,创客空间也是应运而生,不仅共享设备实施,还有共享知识和创意。可以说,凡是大量空闲的都有有偿共享的可能。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商机。

二、扁平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1、无数个小人物可以搅动世界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世界的扁平化,在互联网上人们更加平等,小人物也可以发出声音、表达意愿,也可以发起全球的行动。

2、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作用不可估量,急需规则

不用事先建立的组织或机构,一个点击可能瞬间形成一个庞大的能量,它能够更多地传递爱,也能发起危险的暴力!

当今,电脑、手机、电视、摄像头,无论你在哪里,街边、商场、办公室,或家里,都记录着你的各种数据,可以精确地分析出你的行为规律。这是一个人人都被监视的社会,人肉收索、隐私暴露、网络暴力、文化侵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网络无所不在,不联网已经成为独特,在没有规则保护之时,请低调,保护好你自己!

三、网罗天下,商机无限

1、摩尔定律告诉我们集成电路的效率每两年增加一倍。吉尔德定律告诉我们网络带宽(网速)每八个月增长一倍。迈特卡尔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互联网这三大定律综合起来就是:硬件效率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网络速度越来越快,用户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低,而且可以预期,即两年效率翻倍,费用减半!这就是商机,是开发产品的前瞻意识。

2、未来学家说:不联网已经成为独特。这也是商机,它让你找到开疆扩土的领地,知道在什么领域创造新的网络奇迹。

比如把微型无线网络摄像头固定到宠物身上,你可以轻易找到它,如果装在搜救犬身上,你可以看到无法看到的情形。

3、专注和爱好是创造的力量,分享是人类原本的需求,是创造的目的。全人类共建的、共享的、各自独特的创意,彰显的智慧。雅虎、脸谱、谷歌、维基的开创莫不如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类的诸多需求。其实,除了社交,好奇、冒险、好胜都是人类不可抗拒的需求。

还等什么?约上好友去做点儿什么吧!

《互联网时代》是中央电视台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大型纪录片,共有10集,分为《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 、《迁徙》 、《控制》 、《忧虑》 、《世界》和《眺望》, 呈现了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方面的深层变革,并力图探寻变革背后的本质,展望互联网未来的可能及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在昨晚播出的第九集《世界》中,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类过去、现在和长久的将来,都将依然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多样化。互联网进入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和社会特性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影响,也影响着各国的.现在和未来。伴随着节目的播出,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和七牛投资方宽带资本创始人田溯宁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田溯宁指出,过去20年,互联网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未来20年我们可能要到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交通、银行、教育、医疗、媒体,都要被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取代。它不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会企业的一种力量。

20**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过去,我们看到互联网只是改变了媒体,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看到金融、教育、医疗都在被互联网改变。今天我们看到互联网背后大的技术,叫云计算,大数据,可佩戴计算,移动通讯,很多技术从历史上来讲,是最接近和美国和硅谷的,这是在中国现在历史上很少有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的20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这种机遇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很特别。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特别头疼的事,在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都有可能非常好解决。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或许在将来五年十年可以将我们特别头疼的大部分事情都解决了。

田溯宁指出,人们都是受各种情绪来左右,四年之前做云计算,很多人说,现在云计算听起来挺浪漫,很多人,那时候有人给我写对联,叫云山雾罩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看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好,看曾国藩那个时代,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多大的变革,内忧外患,怎么不断修心养性,面对那么大挫折,人类情怀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情感,那么在变革的时候追求我们内心稳定的东西,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吸取的。

田溯宁在现场把互联网的很多属性,对未来的走向,做了一个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端化。从创立起始,七牛就一直专注于数据云端化,让广大企业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把数据托管到云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七牛除了打造了一个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外,还打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并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提供了一套完备的高性能处理和分析框架。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了大批各类挂着云计算头衔的公司,非常热闹,但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在产业从充满泡沫转向冷静,云计算从概念落地为具体服务的时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能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户所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相对领先的几个云服务企业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七牛作为研发型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深厚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这些技术积累保障了这些年以来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为之后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五

不能否认,新政策的出台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实际上,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医疗早已“野蛮生长”了多年,并以其所展示出的强大生命力而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长期追捧。

“互联网+”和医疗分别是时下最为火爆的概念,一旦入手便会身价倍增。而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预示着怎样的前景?互联网+医疗,正在挑战着所有人的想象力。

不久前,《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全面呈现了医改决策层当下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图景。总体而言,互联网在健康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应用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便捷和普惠。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不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而是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互联网+医疗的基本内涵

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关于互联网究竟能够提供怎样的医疗卫生服务边界上并不清晰。虽然当下的政策并不允许在线诊断的发生,但是有很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者相信,在线诊断是发展趋势。

当然,这样的分歧只能留待时间去解决。但很明确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一个必备条件,这就是信息共享。否则在传统的由信息孤岛组成的医疗体系中,互联网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二点是便捷的服务。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应用所产生的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便捷,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这种便捷性再一次大大提高。

从已有的实践看,移动互联网在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都已经有所应用,包括很多掌上医院、送药o2o等。而这也正是指导意见中所提出,希望利用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点是远程医疗。这是诞生远远早于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医疗服务形式,只不过受制于定价、医保等政策因素,远程医疗多年来的发展比较缓慢。

但互联网在近年的进步却给予了远程医疗更大的可能性。虽然仍然是以诊断、会诊等为主要内容,但远程医疗正在呈现出一种平台化的趋势,医院、医生、患者,甚至设备、药品、数据等企业都可以接入其中,形成所谓的“空中医院”概念。

第四是鼓励联合。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两类联合,一个是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一个是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医疗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对医疗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单凭互联网企业的外部努力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庞大的医疗产业链,也很难出现单独一家公司通吃的局面。很多互联网医疗的从业者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都谈到,联合是未来的必然。

再有不能忽略的是,指导意见还提出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与其他几项所用“支持”、“鼓励”、“发展”不同,这里还仅仅是探索,难度、争议可能更大。

总体而言,指导意见当中所明确的互联网+医疗的.五项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在线医疗卫生模式。

可以说,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医疗内容的归纳已经相当全面,几乎已经囊括了时下

所有相关的创业和创新形式。不过略有欠缺的是,指导意见当中没有提到在线支付的问题,而这实际上是目前困扰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问题所在。但指导意见的出台仍然是对火爆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又一个推动。

9月2日,丁香园宣布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腾讯将获得丁香园折现和全面摊薄后的少数股权,预计交易将在本月完成交割。据了解,此次交易是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规模第二大的一笔融资。而此前一天移动健康平台春雨医生刚刚获得c轮5000万美元融资,互联网医疗似有站到风口迹象。

巨头争相入驻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对媒体表示:“腾讯对医疗健康行业关注已久,丁香园拥有中国200余万专业医生资源,占据行业第一位置。而腾讯能够将这些医学专业人群和数据最大程度地与千万用户连接在一起,两者结合会大大降低用户获取医学信息及获得指导的难度,为医生及大众提供更具价值的优质服务。”

据了解,投资完成后,丁香园将会和腾讯各个平台展开一系列合作,包括对微信和手q系统的探索和对接。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表示,丁香园和腾讯联合希望能解决目前医疗健康行业信息不对称和服务不深入的顽疾。比如,患者可以通过微信查询疾病信息、药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和医生互动等。

在此之前,bat中的阿里巴巴和百度已经开始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今年5月,阿里推出“未来医院”计划,支付宝对医疗机构开放平台,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使医院提高运转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今年7月,百度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联手推出“北京健康云”,用户可以通过健康感知设备监测到自身健康数据,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云端。

除了bat积极布局,融资行为和金额也反映了互联网医疗的热度。数据显示,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有望在2015年达到3.6万亿元-3.7万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经济学人智库曾发布报告称,到2018年中国年度医疗保健支出可能将达到9000亿美元。医疗健康产业由此成为众多pe、vc等投资机构的“香饽饽”。

领衔的c轮融资,规模为7000万美元;华润健一网6月份完成了a轮融资3亿元人民币,投资方为上海国际创投公司。

移动互联带来行业变革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迅速推广,未来在线医疗的o2o将实现闭环。这是本轮互联网医疗投资大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速途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郑春晖认为,以前在线医疗市场一直扮演者一个医病答疑与名医推荐的资讯类角色,但20**年后智能医疗设备的兴起,从根本上解决了个人数据采集的问题,专家医生通过个人的健康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是否出现健康隐患,针对隐患推荐治疗措施与防范事项。在线医疗市场将通过在线专家答疑为入口,以医疗智能设备为构架,用医疗o2o为血液,打造一条完美的生态体系。

此外,来自政策方面的支持也给投资者和从业者送上“定心丸”。据了解,工信部将移动医疗作为九大重点扶持领域之一,其中医疗监护、远程诊断是主要方向。工信部一直在推动医疗产业信息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助力移动医疗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十二五”规划和物联网的“十二五”规划里,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和个人医疗监护都被列为重要项目。

目前从国内外较为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来看,主要由两种类型的公司:第一类是从医疗穿戴研发入手发展客户继而形成平台的公司;第二类是搭建平台集成医生资源、社群沟通等资源,通过平台吸引用户成为医疗服务互动平台。医药界投资人士认为,互联网医疗的产值一方面来自互联网医疗对传统健康行业价值的转移,另一方面来自于诸如医疗健康穿戴设备、新型的互联网诊疗方式等新产品的价值。这两类公司中具备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将会受到市场和资本持续青睐。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六

互联网在兴起的二十年间,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底层架构,有光纤的地方,信息传递的速度几为光速,信息流转的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不仅是工业时代的工具或一次科技进步,它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时代,而当下最大的颠覆也正是互联网时代对工业时代的颠覆。

时代颠覆的力量向来摧枯拉朽,回顾历史,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于甲午海战,背后交锋的其实是两个时代,是农业时代对工业时代的惨败。旧有体系被颠覆,要生存,就必须向新的时代逃逸。前提要先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转换互联网思维,才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关于“互联网思维”,噪音已经多于灼见,概念被肆意包装,许多论调停留在“术”的层面,缺乏思维的逻辑推导。如哲学家王东岳先生说:“从现象层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重新构建世界观和基础理论。”

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有个核心概念被称之为“价值网”。价值网有成本结构、性能属性与组织形式三大特征:在某一价值网中的企业都会遵循价值网内形成的成本结构,并将某种性能属性视为最重要的价值判断。在竞争中,企业逐渐形成了以资源、流程与价值观三大因素为核心的组织能力。价值网一旦形成,就极难逃脱,企业以为是管理者在做决定,其实是所处的价值网所决定。

将互联网时代理解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网,从价值网的成本结构、性能属性与组织形式三方面来考察,会发现互联网的生存结构与工业时代显著差异,可以用三个零模型来概括:成本结构上毛利率为零,性能属性上产品周期为零,组织形式上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

毛利率为零,是互联网价值网的特有成本结构,是区别与工业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工业时代中,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毛利以支付渠道、营销、库存等费用。因为产品到达用户的成本巨大,企业必须通过广告等营销手段来打造品牌,依赖渠道分销商品,不清楚用户确切需求的情况下生产导致大量库存产生。

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成本大大缩减,“一切行业皆是媒体,一切内容皆是广告”,去中介化风潮日盛,渠道衰落。优秀的产品可以让企业直接连接用户,获知用户确切需求,摆脱对广告、渠道以及库存的依赖,继而可以做到以成本价销售商品,使商业模式更具粘性与竞争力,在后续与用户的接触中挖掘其他盈利方式。

产品周期趋零,是指更为注重审美和情感体验。工业时代求真,奉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工业时代价值网的最重要性能属性。然而,工业时代发展至今,我们发现科技进步的速度与幸福感增长并不合乎比例。这正印证了《创新者的'窘境》中的公理——“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并且“技术越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的更迭将越短”,逻辑推导到极致,产品周期会无限趋近于零。换言之,新的技术一经发明就被超越,新的科学一经发现就被证伪,新的产品一经发布就被宣布过期。

产品周期为零也意味着功能体验已经没有最优,消费者对情感体验需求超过对功能体验的需要,审美将代替科技成为互联网价值网最重要的性能属性。

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是互联网价值网的第三大特征。在工业时代中,公司是组织机械化大生产的中心,因此形成了以公司为中心的社会组织。进入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开放融合的互联网消解了中心,每个掌握终端的人都与互联网相连,一个人就可以成为一家公司。“u盘化”生存并非空穴来风。在极致的逻辑推演中,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即每个人都是一种工种,两个相同的个人,必有一个被淘汰。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常常把互联网时代比作后工业时代,从蒸汽机的发明,人们从农耕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到互联网的产生又给人类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纪。科技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形态、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也改变着整个世界。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甚至乃至于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中央电视台秉承客观、详实、公正、科学的态度揭示了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迁徙”、“控制”、“忧虑”、“世界”、“眺望”十个篇章无不恢宏,作为一个时代脉搏的见证,已然可以称之为“史册”。

通过观影,可以充实知识,也可以引发思考,更让人心里激起涟漪。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什么?这个时代要做到什么?未来的路又是什么?这些看似遥远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那么遥远。我们无一例外的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份子,在互联网打造的“扁平化世界”里,我们都是时代的主人。何去何从,何作何为,行在自己。

这个时代有很多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都体现着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未这么近,国与国之间仅仅只相距着一根小小的网线,所有人遵循着同一个协议,所有的信息都瞬间在世界传递。每个人都是享受者,也是参与者,没有了框架,没有了界限,没有了等级,没有了阻碍,在这个互联网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可以心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在地球村里共同创造着新的生命。

代发展的道路。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上帝打开了一扇门,让众多的天才蜂拥而至。apple、google、facebook、yahoo„,这些以创新科技为代表的新型公司的出现,背后都有一大批能人志士的支撑,兴起的所谓“车库文件”,是让草根族都有了改变世界的梦想,是梦想总会去奋斗,有梦想总会被实现。造物主让人可以去做梦,人可以把梦做到现实,于是我们都幸福地生活在了一个梦想的环境里。现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可以是别人的梦想,也可以是自己的梦想。人不再去相信天神,不再去无助地去面对世界,而可以勇敢地直接世界,去改变着世界,然后站在世界之巅大喊到——我就是神!

当然,世界是平等的,互联网也是公平的,我们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甚至成为弄潮儿,这就在乎每个人的思潮。我们可以去背叛、批评,也可以去适应、漂泊,但最好还是去参与、顺流。有人定义以后的国家已经不再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分为hie、lie,高创想型国家、低创想型国家。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不断地创新,从唤醒到参与再到繁荣,高度协同与沟通的环境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地进取,可以快节奏地工作,也可以慢节奏的生活。可以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享受新的社会模式。总之,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积极起来,必须参与到这个时代的构架过程中。

当然,任何一个时代都在进步,也都有盛有衰,我们无法去阻碍时代的发展,但我们必须要警醒历史发展的教训,遵行社会发展的规律。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已经敲过警钟,那不是世界在否定发展,而是在规范发展的秩序。人们又进入到了盲目地崇拜,就像无知地去敬仰神一样,把自己丢进号称可以造富的炉水里,最后烧得面目全非。历史的经验无数次地告诉我们,命运永远只会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相信神话只会失去自己。最终,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牢牢把握核心,确确实实做实事的人,命运从来就是这样公平,从来也都在自己手里掌握着。

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世界”,现在的人们可以无畏地去“眺望”未来,这段属于历史的烙印必将恢弘,必将激昂!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七

以下为文章全文:

移动互联网已经蔚然成风,这一点几乎毋庸置疑。从诺基亚9000communicator手机首次在芬兰提供商用移动网络接入服务以来,该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节节攀升,移动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应用数量同样日益增长。简而言之,我们正在利用越来越多的非pc设备上网。

我们总结了如下数据,希望展示迄今为止的移动互联网状况,或许也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有所了解。

由简入繁。

以前,移动互联网意味着经过简化的网页,需要通过wap或其他速度较慢的渠道访问,而且主要是文本内容,只能适应小屏幕。当时的显示屏只有数百像素,甚至更低,多数手机的主要输入方式也只有老式的数字键盘。

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甚至配备了高清屏幕,很快还将采用四核处理器。4g网络的下载速度甚至能达到数百mbps,即使是时间较长的电影也可以在几分钟内下载完毕,或者通过流媒体形式观看。

而平板电脑则采用了性能更高的处理器,并配备最高10英寸的屏幕,使得这类产品更适合浏览常规网页。

适应了最新的移动设备后,用户期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移动网络用户希望移动设备的网页加载速度能够与桌面设备相同。这将给网站开发和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机遇。

智能手机。

尽管无需智能手机也能访问移动网络,但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大号触摸屏、更快的处理器以及更大的存储空间显然起到了帮助。

全球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厂商的生产速度。

-59亿——2011年全球手机注册用户总量。

-13%——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

-78%——智能手机贡献的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比例。

-16亿——的移动设备终端用户销量,同比增长32%。

-19%——智能手机在全球移动设备销量中的占比。

-4.72亿——2011年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

-9.82亿——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

-80%——触摸屏设备在移动互联网访问量中的占比。

-5000万——家里没有电的手机用户。换句话说,手机的触角比电更广。

移动数据。

很多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都支持wifi,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必须要使用2g、3g或4g这样的移动数据网络。

网速的提升也带来了移动数据需求的增加。尽管这种需求近些年来已经大幅增长,但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有望继续增长:

至20的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变化预测。

很难找到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但以下数据仍然值得关注:

-21.1%——到年,诺基亚、西门子预计移动用户使用的移动数据与其他数据的比例。

-400pb——2011年第二季度每月的移动数据流量,1pb=1024tb。

-20%——排名前1%的移动数据用户产生的移动数据流量比例。

-12亿——2011年的活跃移动宽带用户。

移动互联网浏览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常见的活动,很多设备都能够显示完整而丰富的常规网站。但网络浏览体验并不仅仅依赖硬件,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

各大移动浏览器市场份额。

以下则是我们找到的其他移动网络浏览数据:

-85%——预装浏览器的手机在201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

-60——手机中使用的各种类型和版本的移动浏览器总数。

-6500——具备上网功能的移动设备型号总数。

-3——网络浏览在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中的排名,位居短信和应用之后。

-11.7%——中国完全依赖移动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1.4亿——2011年10月使用operamini浏览器的人数。

-862亿——通过operamini浏览的页面数。

-12.7pb——为operamini用户压缩的运营商数据量。

-6.95%——2011年11月,移动网络浏览量在全球网络浏览量中的占比。

-——gartner预计移动互联网届时的规模将超过桌面互联网。

-26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今后4年的移动网络流量增长倍数,

-97.17%——google2011年11月在所有移动搜索中的占比。

移动网站与常规网站。

对于多数用户而言,用移动设备访问常规网站显然不合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网页尺寸过大,另一方面是移动设备无法支持原有的脚本和图片。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

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最近的很多设备显然都具备了足够大的显示器和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常规网站。

-96×65——发布的诺基亚1100手机的1.5英寸单色屏的分辨率。

-640×960——20发布的苹果iphone4的3.5英寸屏幕的分辨率。

-51%——喜欢从提供移动设备专用网站的零售商处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比例。

-35%——如果网站针对手机进行定制,这一比例的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愿意进行更多的“一般浏览”。

-24——平均每名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访问的网站数。

-21亿——到2015年,兼容html5的移动设备数。

移动网站与应用。

尽管有关移动网站与应用的对比数据并不多,但移动用户显然在这二者之间存在偏好。

例如,雅虎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与他人联系时,69%的用户更愿意使用应用;而在购物时,63%的用户更愿意使用浏览器。除此之外,用户在搜索时更愿意使用浏览器,在导航时更愿意使用应用。

移动用户在各项活动中对应用和浏览器的偏好比例。

其他数据:

-48%——更愿意使用浏览器而非应用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2011年——今年6月,用户每天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首次超过桌面和移动网络。

-58%——通过浏览器获取内容的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

-56分钟——平均每名美国android用户每天通过移动设备与网络和应用互动的时间。

-2/3——移动用户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比例,另外1/3则花费在移动网络中。

社交网络。

几乎就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同时,社交网络最近几年的发展也可谓风生水起,处于领导地位的则是twitter和facebook。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整合,再加上地理定位服务,就将拥有一组无与伦比的工具。这些工具被全球各地的人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美国有超过50%的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社交网络服务。

美国移动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频率和访问渠道。

其他一些与移动社交网络相关的数据如下:

-19%——通过移动网络在facebook上发布信息的用户比例。

-3.5亿——使用手机登录facebook的用户数。

-35至54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络的用户中,最活跃的年龄段。

-47%——每天都浏览移动互联网的欧洲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66%——每天都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服务的欧洲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30%——曾经通过浏览器访问社交网络的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大于50%——社交网站在移动页面浏览量中的占比。

移动商务。

nfc(近场通讯)和移动钱包占据了2011年各大媒体的头条,但移动商务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

-10.8%——ibm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的受访者在今年“网络星期一”当天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了零售商的网站。

-3.9%——2010年的相应比例。

-50%——零售商网站的访问量中,来自移动网络的比例。

-45%——在感恩节周末购物过程中,通过手机对比价格的美国移动用户比例。

-49%——至少每周使用一次移动互联网,而且在过去6个月内通过移动设备购买过商品的消费者比例。

平板电脑。

最后再来看一下平板电脑和移动网络的关系。平板电脑通常被当做媒体消费设备来使用,上网的次数也高于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浏览量对比。

有关平板电脑和移动网络的更多信息如下:

-1030万——2010年的平板电脑用户数。

-8210万——2015年的平板电脑用户数预测。

-21%——平板电脑在零售商网站移动流量中的占比。

-88%——苹果ipad在全球平板电脑网络流量中的占比。

20展望。

我们不会对年的移动网络进行任何定量预测,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数据都将更上一层楼。

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倘若这些预测准确,多数网站的移动流量很快就将超过桌面流量。这不仅会对网站的设计和开发产生影响,还将影响商业机遇,而且将比我们此前经历的任何互联网趋势都更为深远。

你或许会从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数据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现在就该将其应用到你的企业中了。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八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全球进入了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互联网思维》这本书以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为精髓,结合马云的“马七条”系统化的提炼出互联网12大核心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迭代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给了我们在这个更新换代迅猛的时代,我们如何去占有一席之地,给了我们一套新的指导思想。

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讲得都很不错,并且这本书的时效性较强,对当下的许多热点分析的比较透彻。无论是《泰囧》创下的高票房,还是《爸爸去哪儿》引发的热潮,之前都没有经过大范围的炒作和宣传。那他们为什么会过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呢?符合观众心理和接地气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靠观众之间口碑的自然聚合和传播。所以当你发现无论多么卖力的的广告和策划活动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坚持不一定就会胜利,我们就要学会掌握用户的兴奋点和策划的.关键点。

使用系统,要求我们的员工去适应,勉强还过得去。但这让我想起了网客户下载证书的时候,要求客户使用什么样的浏览器才能下载,否则报错,这是典型的不具备用户思维的做法。出现问题,不是要求我们的产品供应商去解决问题,反而要求我们的客户去适应你的系统,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希望新的oa系统在这方便会有所改善,甚至质的飞跃。另外就是我们的证书查询真伪功能,需要我们的用户输入很多信息才能查询,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降低了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参考同行机构的查询功能,仅输入唯一的证书编号以及查询验证码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这样才是合理的。因此在我们以后的系统开发中,一定要多考虑用户的感受,多用用户思维和简约思维,这样才能给我们的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提升我们的服务品质,无形之中也提升了我们的企业品牌。

就拿公司最近新成立的电子商务业务中心来说,在我们考虑运营方案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流程,方便用户高效快捷地获得公司的服务。为什么各电商平台的第三方质检服务能在电商平台迅猛发展,那是因为第三方质检机构已经细化了其服务内容,形成了服务性产品,用户只要像普通购物一样就可以完成原本繁琐的流程。这也是类似我们这种传统服务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是在转型阶段必须注意的,否则即是资源的浪费。

在我们的企业运营中,多运用互联网思维,势必会开拓思路,综合运用,必然会在高速迭代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称王称霸!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九

回望近300年的科技发明史,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最新且最重要的发明。蒸汽机、电报、飞机、电视……这些早年的重要发明,当初无不是众所瞩目的焦点,然而时日一久,曾经石破天惊的突破也都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现今传诵的唯有关于互联网的种种故事及“神话”。人类如此之健忘,这不难理解,却未必是我们应有的理性态度。不理性之处尤其在于,从互联网发明之初迄今,人们给予了互联网太多的期许,太多的誉美之词,却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绝非一路坦途,它注定前路也会有坎坷,注定要遭受种种限制,也注定要与诸多的副效应相伴。就上述意义而言,《互联网的误读》(下简称《误读》)无疑是一本难得的检省之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简要地回顾了互联网的历史,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互联网的种种美好预言,并就这些预言的应验情况进行了检视,结果发现,所有这些预言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攻自破。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把互联网的发展置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上,指出互联网的使用、控制、所有制及发展,统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技术决定论”无疑是过于简单化了。

二、经不住时间推敲的预言

同很多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便被寄寓了无尽的期望。有人说,互联网将带来一场商业革命;也有人说,互联网将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对话和全球理解;还有人说,互联网将会开启一个文化民主的新时代。可以说,当人们谈论互联网时,都是以最乐观的态度在谈论这件新生事物,恰如谈论一位肩负着打破旧世界使命的新英雄,上苍赋予其无限勇气、力量及运气,因此注定成功。

在关于互联网的预言中,最鼓舞人心的莫过于互联网将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为人人带来财富和繁荣。著名《连线》杂志的编辑凯文・凯利的话最有代表性:“喧嚣的零:好消息是,你将成为百万富翁。坏消息是,人人都将成为百万富翁。”结果如何呢?互联网虽然催生了谷歌、亚马逊、雅虎等互联网巨头,但互联网代表的新经济并未与旧经济决裂。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也没能创造出一个对大、小企业一视同仁的“平坦的游乐场”,竞争仍然是不平等的,小企业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获得翻盘的机会。这么一来,作为新媒介的互联网仍然只是媒介之一种,要让它创造出财富的喷泉,让投资者和公众在喷涌而出的财富里陶醉,恐怕不很现实。

破灭的预言之二是过分信赖互联网能带来“丰厚的和平红利”,预言者们本以为,互联网既不受制于审查,又能冲破空间的阻隔,所以“能容纳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全球公民对话”,从而带来真正的全球理解。有人说:“我看互联网是我们最美好的希望……因为世界终于成了一个全球共同体,每个人都和其他人友好相处。”且不说是否拥有互联网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语言是另一道鸿沟,而价值、信仰和利益冲突更把世界弄得四分五裂。不错,互联网会带来更多的连接和沟通,加强了善良人之间的联系,但与此同时,众多的仇恨网站却也把仇恨者凝聚在一起,原有的仇恨被放大,误解被固化,鸿沟被加深。

破灭的预言之三是互联网能赋予草根阶层有力的抗争武器,瓦解精英政治,从而启动“民主复兴”的时代。书中提到,2008年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互联网帮助他在普通民众中募集资金,但竞选团队向大企业募捐来的款项远超出前者,这样才保证了2.359亿美元的电视广告支出。经济决定政治,互联网并没产生新的政治形态。当然,互联网使得行动主义者们获得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是这种渠道并非为互联网所独有,手机短信似乎更加便捷,而且不论互联网或手机短信都法逃脱政府的操控。

除以上三项预言外,更有人曾预言互联网将带来大众传媒业的复兴,全球各国传媒业的局势人们有目共睹,这一预言早就不攻自破。上述所有关于互联网的预言虽然视角不同,却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叫“互联网中心主义”,它相信:“互联网是一切技术的终极版,是压倒一切、无坚不摧的力量。”在西方社会,这是颇有支持者的“技术决定论”的论调,很多对互联网的“误读”也正源于此。

那么,怎样才算是对互联网的正读呢?《误读》一书也做了力所能及的梳理。

三、谁掌控着互联网

对互联网的一个个美好的预言,在现实面前都走样了,变形了,何以发生这样的事情?预言家们包括互联网专家、学者,资深互联网用户或公司,以及政治家等,是什么让他们都犯下相似的“错误”?他们的预言,往往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三个基本特征:开放性、去中心化、消费者自主。按照这样的思路,互联网便拥有了能够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力量,却不受外力操控,“神话”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出自技术决定论的一个观念:“互联网的dna决定了它天生就不和既存的规制体系结盟。”早在1996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的创始人尼葛洛庞帝,在他那本著名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宣称,互联网世界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世界,它将告别巨型官僚体制的主宰,迎来一种新式的去集中化的“小作坊产业”。凯文・凯利则声称:“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转正常的无政府组织。”这样的论调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许多互联网鼓吹者的主导思想:反对政府的管控,最好是把互联网交给用户和专家来管理,形成自我规制的体系。

首先要问的是,互联网能建立起有效的自我规制体系吗?许多批判者对此都持怀疑态度。奇特林就说,互联网的开放性意味着允许病毒和恶意软件乘虚而入,与之相伴的是巨大的商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与网络病毒相比,互联网上的隐私保护也不乐观,因此说,互联网自我规制的条件尚不存在。

假设自我规制尚难实现,那么,认为互联网不受国家法律管束又正确吗?事实上,国家即使不直接控制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依然能找出办法实现对互联网的操控,典型案例莫过于2010年的维基解密事件。维基解密披露了25万件美国外交密电,比如美国在劝说别国接收关塔那摩监狱囚犯时讨价还价;又如美国在欧洲和中东的盟友欲推动对伊朗采取更严厉的行动,应对其核威胁;此外还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下令,要求美国官员对各国驻联合国外交官进行暗中调查。维基解密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令美国及盟友一时颇为尴尬,五角大楼在要求维基解密网站终止更多机密文件的外泄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向万事达信用卡、visa信用卡等机构施压,这些机构断绝了与维基解密的关系。

仅此就可看出,政府即使不直接干涉互联网的运行,仍然可以通过中间机构来维持对互联网总体环境的战略监管。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私营公司来实现管控,另一方面也将规制的责任和主动权委派给一些大企业。这些大企业既包括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电信企业,也包括谷歌、雅虎、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就这样,资本以其自身实力而获得了巨大的规制权力。比如,什么内容适合在搜索引擎上传播,什么视频适合在youtube上流布,这些互联网巨头里的少数操作者便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权力。

毋庸讳言,互联网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但是社会对互联网的影响胜过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互联网不仅由用户及公司决定着它的走向,法律、社会规范、市场、结构,都影响着互联网的格局。还是米勒的话说得巧妙:“预计国家的控制在这个领域会自动消失的人显然是错了,认为必然会回归到国家主导的边界分明、控制严格的互联网的人,显然也错了。没有任何事情是必然发生的。”人们需要建立一套坚定的、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规制,但不能转向国家寻求支持,至少不是现在这样的国家。

四、社交网站通向何方

与新闻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购物网站等相比,社交网站出现的时间要晚。但在美国,facebook 已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网站;在中国,前有新浪微博风头强劲,后有腾讯微信一时无两。阅读《误读》一书时,碰巧在微信的朋友圈上也读到一篇文章,题为“互联网是如何一步步毁了我们的生活”,文章细数了微信的“七宗罪”:互联网将信息碎片化,让人无法进行深阅读;互联网降低了人们的信息分辨力,人们选择性忽略大量价值信息;互联网让人懒于思考,盲目照搬他人的总结式发言;互联网产品形态和调性让人只对某类信息有兴趣,对其他事则漠不关心……最后一条是,“互联网过分夸大行业价值,导致过多人投身互联网业,而非实业。”罗列的这“七宗罪”虽有凑数之嫌,但却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细致地来看待社交媒体的利弊得失。

书中引用福克斯的话说,实际上,互联网用户构成了一种“受众商品”,不论是在视社交网站上分享视频,还是发布个性信息,与朋友聊天,人们都成为“受众商品”的组成部分,被出售给广告商了,“互联网的受众商品与传统大众媒介的受众商品的区别在于,互联网用户同时又是内容的生产者。”网民花在网络上的`很多时间,其实都在为谷歌、新闻集团、雅虎之类的公司创造利润和价值,而互联网用户所谓“自主”的个人空间,也被商家关进牢笼,成为商业交易的空间。

还有,社交媒体容许或鼓励协商问题、发表异见,但网上交流是否就必然推进民主呢?书中写道,社交媒体上的虚拟社群其实在价值判断和社会观点上具有同质化的倾向,建立在阶级、种族、性别基础上的排他性的格局就会延续下去,维持不平等现象。互联网并不能超越网络之外的不平等,“互联网的用途和功能显然受社会政治背景的驱动,受过去和现在公民活动的驱动,受互联网个人用户个人活动的影响”,这样一来,“自主”其实是多么不由自主啊!网络本身并不具有天然的解放功能,网络开放性并不会直接产生民主。新媒体的使用可能赋予用户解放的功能,但新媒体未必能使社会民主化。

因此,《误读》一书写道:社交媒体的首要功能并不是为社会谋福利,也不是政治参与,其首要功能是表情达意,仅此而已。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全球进入了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互联网思维》这本书以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为精髓,结合马云的“马七条”系统化的提炼出互联网12大核心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迭代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给了我们在这个更新换代迅猛的时代,我们如何去占有一席之地,给了我们一套新的指导思想。

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讲得都很不错,并且这本书的时效性较强,对当下的许多热点分析的比较透彻。无论是《泰囧》创下的高票房,还是《爸爸去哪儿》引发的热潮,之前都没有经过大范围的炒作和宣传。那他们为什么会过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呢?符合观众心理和接地气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靠观众之间口碑的自然聚合和传播。所以当你发现无论多么卖力的的广告和策划活动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坚持不一定就会胜利,我们就要学会掌握用户的兴奋点和策划的关键点。

使用系统,要求我们的员工去适应,勉强还过得去。但这让我想起了官网客户下载证书的时候,要求客户使用什么样的浏览器才能下载,否则报错,这是典型的不具备用户思维的做法。出现问题,不是要求我们的产品供应商去解决问题,反而要求我们的客户去适应你的系统,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希望新的oa系统在这方便会有所改善,甚至质的飞跃。另外就是我们的证书查询真伪功能,需要我们的用户输入很多信息才能查询,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降低了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参考同行机构的查询功能,仅输入唯一的证书编号以及查询验证码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这样才是合理的。因此在我们以后的系统开发中,一定要多考虑用户的感受,多用用户思维和简约思维,这样才能给我们的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提升我们的服务品质,无形之中也提升了我们的企业品牌。

就拿公司最近新成立的电子商务业务中心来说,在我们考虑运营方案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流程,方便用户高效快捷地获得公司的服务。为什么各电商平台的第三方质检服务能在电商平台迅猛发展,那是因为第三方质检机构已经细化了其服务内容,形成了服务性产品,用户只要像普通购物一样就可以完成原本繁琐的流程。这也是类似我们这种传统服务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是在转型阶段必须注意的,否则即是资源的浪费。

在我们的企业运营中,多运用互联网思维,势必会开拓思路,综合运用,必然会在高速迭代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称王称霸!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十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保险业飞起来 “互联网+”这一概念在今年来一直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大佬们热议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11月“三马”(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

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但是第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到的一句话“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当时对这个新兴名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此次借助《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一书,对“互联网+”有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国内首部关于“互联网+”的著作,本书在准确解读国家“互联网+”战略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的变化及预警信号,然后为传统企业从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自我颠覆及原点建设指引了方向,同时详细阐述了企业管理进化的要素及重要武器,最后从多角度总结了“互联网+”创新的困境以及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过程中的创新方法。仔细推敲书中深刻含义,或许对许多正出于瓶颈阶段的传统企业能有灵感的激发作用。

读完此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永恒。众所周知,数字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给传统产业带了危机和焦虑,另一方面也能让传统产业获得勃勃生机,为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纵观21世纪,我们眼睁睁的看到,有上百年积累的大企业大品牌因为疏于进化,错失了一次次商业革命机遇,光芒黯淡,直至消失。

案例,如同我们在管理学中所熟知的“温水煮青蛙”的道理,这个时代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了环境的变化,没跟上形势,则分分钟可能会倒下。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两个行业的叠加,它的实质是最终加出传统行业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强大的生产力。互联网+零售,成就了淘宝;互联网+汽车,出现了“汽车之家”;互联网+旅游,出现了“携程网”;互联网+分类广告,出现了“58同城”;互联网+交通,出现了“滴滴打车”;互联网+洗衣,演化为“e袋洗”。

身为保险从业人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互联网遇上保险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如今保险业正徘徊在道路选择的十字街道面前: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条件下,保险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家保险企业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利用互联网与业务结合来提升企业在业内的话语权,市场细分化的趋势在所难免。和每一个传统行业一样,保险业也将迎来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面对可能的挑战和机会,中国的保险公司怎样才能顺应时势、搭上互联网保险的顺风车、并占据一席之地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根据书中所指,我们应打破惯性思维,在意识上认清不足、切断传统依赖,居安思危、转变观念。在中国,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摩拳擦掌进入金融领域。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进入,移动互联用户渗透速度远超想象。

互联网仅用了十几年就风靡全球,而新兴的移动智能设备渗透速度更快。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期望都发生很大改变。保险业务作为客户互动低频业务,在移动互联时代必须通过某些手段与客户建立联系,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触网的商业模式大多还是以渠道和销售为主,主要有保险公司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与大型电商合作销售,电商经营保险公司或保险业务等几种模式。

多家保险公司在多年前就有触网的模式,即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作为保险产品销售的另一渠道,这是保险与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比较简单和初级的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易于实现和普遍采用的结合方式。

以通过电话医生诊疗,根据诊疗建议客户去天猫医药馆购药,拿到药品后获得保险公司的全额购药费用理赔,这种模式可以说将旧有的在线医疗进行了颠覆,提出了创新性的整合方向。

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日常健康管理与医疗信息服务。

可见,面对互联网这个拥有巨量流量客户的平台,对于任何行业都是一块吸引力巨大的蛋糕;保险与互联网结合并从想中获取价值的一个关键就是找到切入点,把互联网的流量客户转化为自身客户。对于当前行业内对于互联网保险盈利模式的不断探索尝试,有业内专家指出,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方向,是以用户为出发点,以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平台为媒介,以数据为核心资源,在线上利用行业交互数据,为保险定价、核保、理赔等提供经验支持和改善方案,在线下发挥连接互联网和客户并提供各类实体服务的媒介功能的,具有资源、数据、业务等相关性的产业链,从而成为“互联网+保险”一个比较理想的经营模式。互联网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保险企业如果能迅速的看清形势,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会使中国保险业飞起来。

第一集《时代》

本集从瓦特蒸汽机的历史背景展开,描述互联网时代的诞生,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人联系起来。回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根据数据表明美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口不在工作状态,并且数据持续增长,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二集《浪潮》

互联网技术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浪潮中,以飞快的速度谱写了人类进步的步伐。本集从个人兴趣的创造、投资的力量,解析互联网商业化过程和企业成长背后重要的动力。2000年,美国硅谷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在这一时代兴起了以杨致远的雅虎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随后国内也迅速掀起了互联网风潮,这其中包括国内有名的互联网“三剑客”:张朝阳、王志东和丁磊。

第三集《能量》

第五集《崛起》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使每个人的权利相等,实现个人价值。人在任何一个网络平台,都能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信息。本集描绘互联网时代个人的崛起,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互联网的发展势必带来了报纸的消失,但也并不是对其他行业绝对的死亡,而是为人类的进步创造新天地。互联网让创造更容易,让人类拥有新生的能力。

第六集《迁徙》

程。人类在互联网时代收获美好的家庭,在家办公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是网络游戏时代,又将人带入到另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人类不断的逃避自己,沉浸在苏州另一个自己的游戏中,最后走入极端伤害自己。总之在这种大迁徙中,有收获也有失去。

第七集《控制》

人有善恶好坏之分,互联网表现出人善良的一面同样也放大了人性恶的一面。新时代的涌现,让人类产生了不断挑战自己,挑战技术的念头,一时间出现了网络侵犯、网络安全等问题,对人的危害,对国家的危害,使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加迫切、重要而复杂。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人类变的更加缺乏道德,言语变得更加无底线,互联网无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伤害和侵害了人类的利益。人类应探索着新的管理规则与方式对互联网进行科学治理和应对,控制网络侵犯的扩散范围,提高民众对网络犯罪的意识。

第八集《忧虑》

在这日益膨胀的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透明,或者说人类的隐私变得更加脆弱。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玻璃房里面,每个人的秘密都被窥视,并且所做的行为,发出的信息永久的保留在互联网当中。人类没有了隐私,人类的尊严受到了侵害。你觉得你生活在安全的房子里,但是却别谷歌卫星监视的一清二楚。在这个人类隐私保护和让出的选择中,进入了两难:若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就不能接受任何外界的信息;若想了解外界的新事物,隐私必然会曝光。因此国家需要建立新的隐私观念和保护制度,来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

第九集《世界》

互联网进入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在发展阶段出呈现的不同特点和影响,都影响着各国的现在和未来,并非每个国家都能接受并利用它。例如伊朗成为保护互联网第一大国,互联网的发展更新了伊朗的传统,禁酒国家的年轻人,不断的打破伊斯兰教规。这使得伊朗想创立一个远离其他国家,清洁的自国网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认知,如果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世界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是幸运的。就中国而言,是网络市场需求大国,但与国际上互联网技术的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更应该吸取国外优秀的技术来提高我国互联网创新技术。

第十集《眺望》

摩尔定律的出现,创造了英特尔公司和硅谷以外的技术,人类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不在是模糊的概念,而变得更有把握,人类应经完全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在韩国,钥匙消失了,韩国的孩子可以跟美国加州的孩子共同面对面上课,除了6000万里距离的拥抱和握手不能实现以外,一切都变得有可能。将来的微型芯片会植入我们的皮肤和我们的穿戴,流进我们的血液,重新武装人类。我们的父辈以前生活在不同世界,但是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却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表示着计算机、互联网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正呈现出人机共同进化的可能。未来不能联网将变为独特,连接变得普遍。在未来,人类不再是数据原居地,而进入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十一

我对互联网的认知是滞后的,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并不发达的科技细胞,另一方面则源于某些文科生特有的怀旧的偏执,将刻意疏远新事物作为坚守传统的一种象征,就像我此前坚持不使用kindle,以此作为对实体书店的支持。

但是,当我有一天无意接触到kindle这一高度普及的互联网产品后,却发现它所提供的全新阅读体验及其内含的价值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互联网的确让阅读趋于碎片化,但它同时提供了相应的设备和资源储备,帮助人们收集零散时间以应对碎片化。这让我看到了互联网的自我弥合和修复能力,是互联网自身保有的生命力,即使我们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堆,互联网也依旧旺盛生长。因此,本着自我反省的态度,我选择阅读《互联网时代》。

这部书追索互联网滥觞、发展、蓬勃的轨迹,通过全球范围内数百位互联网从业者的叙述,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崛起。书中引用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近两百年前发出的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喟叹在互联网时代依旧是适用的,这里的“适用”并不是价值判断,而是指向一种态度,即直面时代,并尽力用客观全面的立场去看待和分析它。我想,《互联网时代》所做的就是这样一次努力。以此为基点,我试图撷取几组关键词,管中窥豹般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思考呈现出来。

1个人与集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裹挟着浓郁的“后现代”味道,当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成为时代的趋势,个人的力量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草根肆意生长,民间高手层出不穷。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消解了获取知识的障碍,一个中国山区的孩子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便能获取大洋彼岸美国高校的公开课程;互联网同时将远距离传播的成本压缩到极致,一个人只要愿意便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到任何遥远的角落。

于是,互联网时代的认同感不再被动发生于权威的压迫之下,而是源自个体间真实观点的相互吸引,个人言论的星星之火,在传播过程中,终可扩展而成燎原之势,正如书中所指出的,“个人第一次拥有了与庞大组织平等的地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只有个人。相反,个人的崛起重构了一个个新的集体,它们是微信群集体抢红包的热闹、是豆瓣小组中留言的兴奋、是百度贴吧讨论的激烈。互联网的自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以群分,借用《人民日报》的评论,我们开始进入平等自由的“新集体生活”。众声喧哗中有着创造的思想火花,也有着肆无忌惮的混乱,面对一个个充满个人印记的集体,如何提高其媒介素养、法律素养和历史感,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互联网使个人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中发生位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2小时代与大数据

当一个时代可以用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时,它似乎变小了。互联网使得采集数据变得容易,大量数据的沉淀让我们有理由用更清晰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同样,公共管理也因大数据的出现而变得更具可操作性,电子办公平台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更新对每一个公务人员而言都显得别具意义,而大数据造成的思维变革则更加重要。大数据落脚于数据体量的巨大,暗示我们应将留下痕迹的数据全部收入囊中,接受数据的混杂,而不是偏好性的筛选或排除,这是对传统抽样调查逻辑的冲击。

同时,大数据提醒我们将注意力由单一的`因果关系转移到更为丰富的相关关系上,很多时候,两件看似无甚因果的事物,却有着某种不易察觉的深层关联。大数据要求我们保持对数据的敏感,坚守理性与客观,并努力打开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

3信任与隐忧

我们信任互联网的力量,它为城市管理精细化提供了可能,为万众创新、全民创业提供了可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变革提供了可能,在当下浦东二次创业的机遇期,互联网不仅应作为一个行业被发展,更应作为一种思维被发扬。

但互联网时代这一提法又让我感到了一丝隐忧。这隐忧包括了书中提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伦理问题,但更多则源自这一提法本身——它太过热闹了。一个“宏大概念”突然流行起来,人人对其津津乐道,但如果缺乏反思,很可能也沦为表层的炒作。从一篇文章我看到了德国人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他们同样推崇,却不似我们这般热衷,因为“并不是实体经济要以互联网为标志,而是互联网必须深入实体经济内部”。

换言之,互联网并非标签一般的外在之物,当某些所谓擅长互联网思维的专家指责实体产业不懂互联网时,应该首先反省的是专家自身是否懂得实体经济的需要,互联网从业者在推广概念的同时,应该主动为服务产业和经济做出努力。最新确立的“互联网+”发展方向以及对“工业4.0”的憧憬,某种程度也是在提醒我们防止互联网概念的滥用,将目光务实地聚焦在互联网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价值上。

看完了央视制作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了一些感触,通过《互联网时代》这部纪录片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的看待互联网所给人们带来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它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概述了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梳理和解析,也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了全景的描述。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有感触。

第一集《时代》描述互联网技术的诞生过程,它如何在技术、社会、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步发展为连接起每个人的互联网。同时回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理解互联网技术正开创人类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建立了一种网络经济环境,人们不再受地域的制,能够以快捷的方式完成复杂的商务活动,以规范的工作流程,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商务交易方式,改变了人类相互交往的习惯,并影响着各行业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电子商务是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现在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

观看《互联网时代》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同时我们更要合理的去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今后的方向,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移动互联网读后感篇十二

摘要:21世纪,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推动了移动互联网营销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也标志着我国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仍以传统营销方式为主,尚未开展移动营销,从而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移动营销目前状况及应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态度、系统支撑、移动营销需求和评估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移动营销中存在的理由,并对产生的理由提出了分析解决的策略。

移动营销(mobilemarketing)指面向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电脑)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直接向分众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达到市场营销目标的行为。

移动营销早期称作手机互动营销或无线营销。

第二季度,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26.5亿元,同比增长108.9%,环比增长18.6%。

纵观其市场趋势,移动互联网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虽然移动互联网行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从各个细分领域来看,移动购物、移动营销和移动搜索都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

截至12月,我国3g用户数达3.2亿人,渗透率达到30%。

3g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手。

同期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18亿,手机网民达到5亿,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的4.2亿人。

1.2我国中小企业移动营销的目前状况。

(1)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开展移动营销。

我国少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短信营销,但还处于移动定向营销阶段,离真正的移动营销差距还较大。

(2)短信网址应用发展较快。

随着移动营销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开始纷纷利用短信网址开展移动营销,自3月22日短信网址注册开通以来,我国已有几百万家企业注册了短信网址,并通过短信网址展开了移动营销。

(3)强推式短信广告应用较广。

目前我国移动营销市场总的来说,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初级状态,中小企业主要是以短信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发布和促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377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