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孤城读后感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6:08:08
喋血孤城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2-10 16:08:08     小编:笔尘

读后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批评性的观点,让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其中包括了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思考,希望可以给你带来灵感。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一

看完【喋血孤城】后,我被影片中一幕幕残酷的画面深深地触一动了。【喋血孤城】讲述了1943年的一场异常惨烈的中日对抗攻防战,日军三万装备一精一良、武器先进的一精一锐部队合攻常德,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一党一第五十七师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一精一锐日军展开了殊死对决。看到这,我心想:这是一场距么惨烈的战斗啊,日军足足有我军的3倍多,我的心立刻绷紧了。

继续往下看,德山阵地上,坚守阵地的一百将士英勇奋战,坚持到最后一个战士也绝不投降,誓与日军同归于尽;河洑山阵地上,一千铁血男儿一次又一次地把失去的河洑山阵地从敌人的手上夺回来,最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德山、河洑山两道屏障相继失守了,常德顿时变成了一座“孤城”。我的心绷得更紧了,现在常德已是瓮中之鳖,但我们中国战士一定会守住常德城的。

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时,我军拼死奋战,一逼一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军的敢死队也倒在了国民一党一74军57师的一槍一下。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果然,我们中国的“虎贲”战士果然厉害,每一个人都怀着必死的思想,决不放弃。可现在援军无望,弹尽粮绝,打得十分艰难。

再往下看,日军得知伤亡惨重,忍无可忍,最后使用了惨无人道的毒气弹,我军很多将士都死在这无情的毒气下,常德城不攻自破,但余程万师长没有放弃反击,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亲自率统余下的300多“虎贲”将士,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巷战。当看到日军占领了战地医院,被俘虏的`战士没有一个投降,于是日军少尉下令扫射,一个个战士先后倒下。这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小鬼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尤其是主人公二虎说的:“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情景不禁让我热泪盈眶。

看完影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虎贲”战士们为了保护常德城,拼死战斗,誓与城共存亡。而今,常德烈士公墓旁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没有多少人在去谈以前抗战的事了,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喋血孤城》。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太震撼了。日本人侵略我们中国的领土,还对我们民族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对老百姓投放鼠疫和毒气,真是太卑鄙了,太可恨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欺负我们。同学们,一起加油吧!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三

“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星期四下午,我看了一部真实而又震憾人心的电影——《喋血孤城》。

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驻守湖南常德的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日军展开了生死对决。德山坚守阵地的100将士坚持到最后一个与日军同归于荆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我军拼死守城,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最后日军丧尽天良用毒气来攻打城门阵地,导致我军守城将士无力还击,惨烈牺牲。在弹劲援绝、城已破的绝望情势下,“虎贲”将士为守卫常德这痤孤城,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但是,让我最为真实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日军的暴行难以衡量。南京大屠杀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1937年12月28日,上海英文报纸报导侵华日军在南京集体大屠杀中说:“城内无辜居民的尸体铺满了街道。靠江边的城门口,尸体堆成山,高及一米。汽车和载重汽车来来往往在尸体上面走过”。

如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四

一天,邓老师带我们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部电影,名叫《喋血孤城》。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贪婪的日军侵占了湖南省常德德山,把这个“鱼米之乡”给踏平了。但是,国min党党军队57师的八千多名勇敢的虎贲战士保住了这美丽的常德。可你们知道吗,那八千多名虎贲战士可是抛了头颅,撒了热血才保住了德山呀!敌人放空中弹,他们没有退缩,敌人放毒气,他们也没有退缩。他们,是多麽得勇敢,都死到临头了,却不顾一切。他们,为了尊严,宁愿牺牲,也不要被敌人使唤。我敬佩他们的勇敢,我被他们的爱国之情所感动。

现在,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虽然不能像战士们那样为祖国做贡献,但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长大了有出息时,就有机会可以报效祖国啦不过,现在就可以从小事做起哦!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五

《喋血孤城》以湖湘抗战中的常德会战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军人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和血性。对于《喋血孤城》的。

观后感。

每个人都不同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喋血孤城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还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到文化宫看这部革命电影。而如今,电影里的画面只是记得零零碎碎的一些。今天,自己重新到网上观看了一番,很凄凉。这个60多年前就在自己脚下发生的战争,现在除了几坐沧桑的碉堡,几段破败的城墙外就再也看不到曾经的一点痕迹。

电影一开场,就是漫天飘落着日军劝降书的常德城,镜头转到一个戏楼里,安以轩正在台上唱着常德丝弦,丝弦里提到的地名估计只有常德人知道,而看台上却只有余程万师长一个人在听,可以推测人们都早已出城避难去了,曾经热闹的常德城也就只有一个人唱丝弦的声音。

飘荡的芦苇看不到一点战争的影子,而马上,这里将化为焦土。一个日本队长在写生,感叹美丽的景色,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这里,很想去,可司令官说只有等占领常德后才能一起去桃花源。真的,战争让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变成遥不可及。

一阵阵枪鸣传来,硝烟正在弥漫,桃源已成废墟。八千“虎贲”将士,仍以自己的的生命护卫着常德——“非将敌寇驱退,绝不生离常德,与常德共存亡!”炸弹在眼前轰鸣,烟雾在远处升起,刺刀在耳边划过,毒气在身旁弥漫……有种感觉,真实的战争真的要比想象的残酷一千倍。那个自愿参军的苗族战士二虎,那激昂的斗志在真正的战场上,也害怕得哆嗦。枪声越来越近,常德外围阵地已全部丢失。或许,这还能算一座城,死寂的孤城。日军轮番攻城不得,最后使用毒气终于攻破城墙,与国军开始巷战。巷战的惨烈都是知道的,寸土寸金,就在被战火摧毁的房屋的残垣断壁中,双方明枪暗箭。日军不断压缩推进,国军的兵力远不及日军。整座城,还剩两百余人,只能拼死突围。那位苗族战士二虎站在尸体纵横的巷子高声疾呼:“还有活着的吗?还有活着的吗?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

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所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去形容,因为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信仰、信念!

看完《喋血孤城》后,我被影片中一幕幕残酷的画面深深地触动了。《喋血孤城》讲述了1943年的一场异常惨烈的中日对抗攻防战,日军三万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的精锐部队合攻常德,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五十七师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了殊死对决。看到这,我心想:这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啊,日军足足有我军的3倍多,我的心立刻绷紧了。

继续往下看,德山阵地上,坚守阵地的一百将士英勇奋战,坚持到最后一个战士也绝不投降,誓与日军同归于尽;河洑山阵地上,一千铁血男儿一次又一次地把失去的河洑山阵地从敌人的手上夺回来,最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德山、河洑山两道屏障相继失守了,常德顿时变成了一座“孤城”。我的心绷得更紧了,现在常德已是瓮中之鳖,但我们中国战士一定会守住常德城的。

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时,我军拼死奋战,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军的敢死队也倒在了国民党74军57师的枪下。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果然,我们中国的“虎贲”战士果然厉害,每一个人都怀着必死的思想,决不放弃。可现在援军无望,弹尽粮绝,打得十分艰难。

再往下看,日军得知伤亡惨重,忍无可忍,最后使用了惨无人道的毒气弹,我军很多将士都死在这无情的毒气下,常德城不攻自破,但余程万师长没有放弃反击,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亲自率统余下的300多“虎贲”将士,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巷战。当看到日军占领了战地医院,被俘虏的战士没有一个投降,于是日军少尉下令扫射,一个个战士先后倒下。这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小鬼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尤其是主人公二虎说的:“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情景不禁让我热泪盈眶。

看完影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虎贲”战士们为了保护常德城,拼死战斗,誓与城共存亡。而今,常德烈士公墓旁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没有多少人在去谈以前抗战的事了,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常德血战,也被日军冠以“凄绝”之名。

影片真实还原了这段历史,让我们最为真实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历史题材的战争片。首先不是因为场面的感动而是在大陆能第一次这么正面的评价国民党的抗日精神是确实难得的。

《喋血孤城》,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的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当年10月,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

影片里有个场景,令我酸楚地笑了:在坚守了常德好几天之后,弹未尽粮先绝,水自然是大家唯一的充饥的东西。二虎拿着已经喝光了的水壶,看看连长冯葆华正在喝水。连长见他如饥似渴的眼神和烟唾沫的样子,顿生怜悯,于是把自己的小半壶水给了他。他喝完之后看着连长,我估计是还想喝,连长坦然承认:那是尿,水早都没了。

还有一个场景是师长在去看伤员的时候,挨个和受伤的人握手表示慰问,当握到第四个人的时候,师长伸出右手,发现那人的右手已经没了。于是师长脱下手套,伸出左手,那人又伸出左胳膊,手也没了。然后师长脱军帽行礼,令我热泪盈眶!

《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情久久难已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该是一种信仰、信念。

身处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在努力追求物质生活极度富足的前提下,观看《碟血孤城》感触更深、受益良多、令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

总之喋血孤城是一部中国人必看的电影!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六

《喋血孤城》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和湖南楚城影视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出品,沈东执导,吕良伟、袁文康、安以轩、谢孟伟、杨紫等主演的一部抗日题材战争片。

一天,邓老师带我们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部电影,名叫《喋血孤城》。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贪婪的日军侵占了湖南省常德德山,把这个“鱼米之乡”给踏平了。但是,国(min)党党军队57师的八千多名勇敢的虎贲战士保住了这美丽的常德。可你们知道吗,那八千多名虎贲战士可是抛了头颅,撒了热血才保住了德山呀! 敌人放空中弹,他们没有退缩,敌人放毒气,他们也没有退缩。 他们,是多麽得勇敢,都死到临头了,却不顾一切。他们,为了尊严,宁愿牺牲,也不要被敌人使唤。我敬佩他们的勇敢,我被他们的爱国之情所感动。

现在,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虽然不能像战士们那样为祖国做贡献,但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长大了有出息时,就有机会可以报效祖国啦 不过,现在就可以从小事做起哦!

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第一次以正面形象描述抗日历史,而且是gmd唱主角。本就不能埋没嘛,真人真事何不广而告之?有兴趣者可以百度余程万和常德会战。电影的艺术手法和以前的“教科电影”比起来好了很多倍,隐隐具有大片风范了。画面好,拍摄手法好(战争场面有部分是手提拍摄),音效也好,最主要的是没有高呼什么口号,这些都是有血有肉的热血军人,等等。

不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还摆脱不了一些老戏路,比如安排一场爱情戏就很狗血,可以说不合时宜。

不管怎么样,有了进步,有进步是好事,咱们还是力挺扶持吧,孩童要么是扶持要么是打骂,国产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孩童。

中国人崇尚成王败寇,对于寇而言一切功过往往会被抹杀。影片是第二部描写国军正面抵抗日本侵略战争的影片,气势恢宏不亚于集结号,但售价仅为25元。一部描写国军英勇抵抗侵略军的影片主演多半是台湾与日本演员,不免让人多想。

我们从小看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长大却不知国军在抗日战场上表现不亚于共军,台儿庄大捷、常德会战、出军缅甸等等都能为这观点佐证。但有一点我感欣慰,就是社会在进步,外国越发了解中国,中国人也能慢慢去了解一些真相。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带我们班去看喋血孤城,影片《喋血孤城》是今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65周年的一部战争题材大片。影片以抗日战争中1943年11月发生在湖南常德的一场惨烈异常的战斗为背景,讲述了代号“虎贲”的.国(min)党第74军57师八千将士以民族为重,以国家为重,以生命为承诺,践行一项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绝地反击的悲壮故事。在明知弹尽、援绝、城已被弃的情况下,八千“虎贲”将士坚守孤城常德,以一轮接一轮的牺牲,拼死抵抗三万精锐日军的猛烈进攻。决战十余日之后,8000余名将士拼到只剩二百余人。

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但是,让我最为真实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心久久、久久不能平静。而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带我们班去看喋血孤城的电影,开始了——······ 。 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日寇在湖南常德实施过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寇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无尽的劫难,历史的伤疤至今隐隐作疼,恍如昨日。

今天通过电影屏幕观看当年的国军浴血抵抗倭寇的血腥法西斯侵略,历史的画面就在眼前,血雨腥风、舍生成仁、用生命去抵抗倭寇的残忍侵略,当这一切缓缓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被中国军民那种精神所震撼了。

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日寇在湖南常德实施过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寇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无尽的劫难,历史的伤疤至今隐隐作疼,恍如昨日。

今天通过电影屏幕观看当年的国军浴血抵抗倭寇的血腥法西斯侵略,历史的画面就在眼前,血雨腥风、舍生成仁、用生命去抵抗倭寇的残忍侵略,当这一切缓缓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被中国军民那种精神所震撼了。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七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带我们班去看喋血孤城,影片《喋血孤城》是今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65周年的一部战争题材大片。影片以抗日战争中1943年11月发生在湖南常德的一场惨烈异常的战斗为背景,讲述了代号“虎贲”的国min党第74军57师八千将士以民族为重,以国家为重,以生命为承诺,践行一项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绝地反击的悲壮故事。在明知弹尽、援绝、城已被弃的情况下,八千“虎贲”将士坚守孤城常德,以一轮接一轮的.牺牲,拼死抵抗三万精锐日军的猛烈进攻。决战十余日之后,8000余名将士拼到只剩二百余人。

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但是,让我最为真实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心久久、久久不能平静。而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八

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第一次以正面形象描述抗日历史,而且是gmd唱主角。本就不能埋没嘛,真人真事何不广而告之?有兴趣者可以百度余程万和常德会战。电影的艺术手法和以前的“教科电影”比起来好了很多倍,隐隐具有大片风范了。画面好,拍摄手法好(战争场面有部分是手提拍摄),音效也好,最主要的是没有高呼什么口号,这些都是有血有肉的热血军人,等等。

不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还摆脱不了一些老戏路,比如安排一场爱情戏就很狗血,可以说不合时宜。

不管怎么样,有了进步,有进步是好事,咱们还是力挺扶持吧,孩童要么是扶持要么是打骂,国产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孩童。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九

中国人崇尚成王败寇,对于寇而言一切功过往往会被抹杀。影片是第二部描写国军正面抵抗日本侵略战争的影片,气势恢宏不亚于集结号,但售价仅为25元。一部描写国军英勇抵抗侵略军的影片主演多半是台湾与日本演员,不免让人多想。

我们从小看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长大却不知国军在抗日战场上表现不亚于共军,台儿庄大捷、常德会战、出军缅甸等等都能为这观点佐证。但有一点我感欣慰,就是社会在进步,外国越发了解中国,中国人也能慢慢去了解一些真相。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

但是,常德人民不会忘记80年前这片土地浸染过一滴滴赤诚的鲜血:日军千方百计夺取常德,国民党驻守在常德的战士们奋起反抗。于是,在德山,在伏枥山,。在城门口,他们苦苦坚守了常德城8个日夜。但在日军不择手段的使用武器和毒气,国军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常德还是沦陷了。但反抗没有结束!最终,常德还是被夺了回来,虽然原先的队伍只剩下43个人……在这悲壮的斗争中,军人同为一个信念而战斗,这便是喋血孤城,这便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喋血孤城”,正如这名字一样,孤寂的城市血流成河……当影片结束时,放眼常德,看到的只有灰烬,只有孤寂,丝毫没有了婉清口中的“我们常德好地方”,万恶的战争夺去了美丽的生机,但在另一种坚强斗争的人性美却在小城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那是为了反抗斗争,争取自由的信念,那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理想!是啊,就好像余程万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种信念的宣誓,是葆华,是二虎,是婉清,是二虎姐,是千千万万的战士对这城市打败敌寇的信念!

为了信念,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勇猛的虎贲战士战斗在这片大地。和平,熟悉的字眼。却在此时显得如此苍白。为了它,葆华愿意牺牲在那年代里弥足珍贵的感情,为了它,二虎割舍了胆怯之心,它被染红了,它在信念的坚持下,重新闪耀了一个又一个的春秋!

尽管如此,如今的世界多需要和平的洗礼。不久前,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又给和平涂抹了一层风霜。但我们也看到了利比亚人民追求和平的心声,军队争取和平的信念,世界人民祈求和平的心愿,这一切一切的信念的驱使,终会使帝国主义败下阵来,正如伊拉克的八年磨难一般,世界的信念足以突破一切!

刀枪火海算不了什么。作为正面描写国民党的影片,也是我们看到了国民党人的坚强与伟大。同在一方热土,同有一个信念。碧血千秋,为人民为国家而贡献出生命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一

星期五下午,我看了一部真实而又震憾人心的电影——《喋血孤城》。

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看完《喋血孤城》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军民为了民族,为了祖国那种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

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zf第五十七师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了生死对决。从德山失手坚守阵地的100将士坚持到最后一个与日军同归于尽。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我军拼死守城,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军的敢死队也倒在了常德城下,最后日军不得不使用最卑鄙的'毒气来攻打城门阵地,导致我军守城将士无力还击,惨烈牺牲。在弹尽、援绝、城已破的绝望情势下,“虎贲”将士为守卫常德这痤孤城,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喋血孤城》以无比震撼的战争场面完整地再现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从阵地战、攻城战到近距离巷战,日本军队甚至还使用了惨绝的毒气。中国军队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以命相博,“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句电影台词深深地震撼着我,我想向这些英雄们致敬,我相信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记住一段历史。

我相信在伟大的八年抗战中,和“虎贲”军一样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有千千万万为国尽忠,今天活着的所有中国人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但是,让我最为真实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流泪了,为战死的英雄,为勇敢的军人,为不屈的常德,我的心久久、久久不能平静。《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该是一种信仰、信念。

而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二

喋血孤城,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保卫战的惨烈场景,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观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对历史的铁血岁月深感敬佩和思考。在我看来,喋血孤城不仅仅是一部反映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道德力量的显现,它唤起了人们对勇气与坚守的思考,引发了对和平、友爱的珍视。以下将从电影情节、角色塑造、影片风格以及对我个人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阐述。

首先,喋血孤城通过展示具体的历史事件,成功地勾勒出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残酷和无奈。华中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血雨腥风,展示了抗战时期武汉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牺牲。电影中,士兵们毫不退缩地拿起武器,与日军浴血奋战,城市里到处弥漫着硝烟和死亡的气息。而那个时代,英勇的抗战人民也使我们感叹其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对台面下的还原感极强,令观众置身于当年士兵们的视角,感受到了那一段曾经的往事。

其次,喋血孤城中各个角色的塑造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角色有的悲壮,有的坚毅,有的智勇双全。其中,严家庄是我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严家庄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他在面对敌人的洗劫和屠杀时,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抵抗,并始终坚守正义。而电影另一个角色,反派角色沙子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他在电影的剧情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塑造让深深刻画出了那个时代的人性,传递了抗战年代的信念和抗争的勇气,让观众们对那个特殊的时期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喋血孤城通过其紧凑的叙事结构和电影风格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采用了快速而紧凑的叙事节奏,将观众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武汉战场中,使观众感受到紧张感和压力感。同时,电影的画面也非常精致细腻,暗示着战争与人性的对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触动,让人深思。

最后要谈到喋血孤城对我个人的意义。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战争让人们生灵涂炭,伤痛无数,而人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仍然保有那份勇气和信仰着人性的光辉,这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电影中塑造的那些普通人将他们的勇气和信仰传递给观众,唤起了我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热爱。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要珍爱和平,缅怀那段铁血岁月中那些英勇顽强的抗日人民。

总的来说,喋血孤城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塑造,深入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艰苦付出和无私奉献。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那一段动荡岁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平与友爱。同时,喋血孤城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勇气的力量,让我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和国家自豪心潮起伏。在以后,我会更加珍视和平,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与壮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三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74军 57师师长)广东台山市三八镇涨村宁兴里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中山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任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次年转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1926年11月任海军局少将政治部主任,1940年任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师长,1944年任七十四军副军长,1948年任二十六军军长,1949年12月任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55年8月,在香港身死暴徒。

1943年,日本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到滇缅,制定了新的作战大纲,要求第十一军在鄂西会战之后发动常德会战。常德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北扼长江,进逼宜昌,东指粤汉铁路,西协黔川。所以,鄂西会战之时,余程万率74师就到此布防,抓紧修筑工事,积极备战。不得不说在国民党有五大王牌师中,其中最著名的是74军(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合编而成,余程万时任74军57师长。74军共8个团,2.1万人,整编后为74师,古有“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虎贲”这一称号是他们浴血奋战换来的)。

同年11月18日,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接着日军第六方面军第11军主力5个师团大约10余万人全线进攻常德。其中日寇攻城部队: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共计4万余人。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军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常德城经过十多天的轰炸,74军57师8000人无数次的'攻防搏杀,坚守常德城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围三阙一,放74军一条生路。此时援军迟迟未到,12月2日凌晨,全师不足600人只有师长余程万率180人渡江突围,向德山方向移动,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其余留百余人自愿与常德共存亡战士,他们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争夺,全部壮烈殉国。常德失陷,战斗为全局争取了时间,实现援军合围,将日寇赶到长江北岸。这次常德会战,全师八千多子弟兵仅有八十三人生还。6天后余程万就随反击部队又杀回常德,收复常德。此役正逢美、中、英开罗首脑会议,罗斯福总统听取了蒋介石的战况介绍,特意将余师长的名字记在备忘录上。此事令开罗归来的蒋介石大为光火,扬言要将余程万枪决,后因众将劝阻和战事的发展得免。

备战前夕,余程万发表57师保卫常德文告:“各级官兵应有坚定的信心,应该认清生与死的界限。假如我们是为了保卫常德,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死,这死比生更有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是我们父母、妻子也同样沾到光荣,……总之,有虎贲存在,常德一定存在。”

突围前夕,余程万还给妻子写了绝笔书:“程万此次奉命保卫常德,任务固甚重大,但我以担负这个任务为光荣……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此诀别的时候,我谨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但念余从军二十余载,不治家产。景况萧条,高堂年老,以戎马倥偬,欠欠侍奉,但望吾妻艰苦支撑,以赎吾过……倘余果有不测,九泉之下再作鸾俦。”遗嘱发出之后,余程万携全师官兵宣誓:非将敌寇驱退,决不生离常德!并指嘱常德城一处高地为战死后的葬身之地。

撤退之时,余程万告蒋委员长电:“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以报国恩,并祝胜利。第七十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城郭乱石是否还有依稀的热血沸腾

费瓦断垣是否还有往已的拼刺呐喊

硝烟弥漫是否还有昔日的视死如归

历史的乌云

总是飘散不开沧桑离索

再耀眼的阳光

也风化不了子弹穿过的道道痕迹

是你那魁伟的身躯

让常德在废墟中没有倒下

是你们不屈的坚持

让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没有倒下

常德,能让历史落泪的城市

请你谨记

虎贲,能让时光停滞的人

请你谨记

喋血,能让你我激动的瞬间

请你谨记

。。。

敬礼。。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四

从乡下走进常德这方热土的城市已有好多年了,虽然为了工作和生活时常忙碌奔波在大街小巷。几乎没有到过电影院的我,这次却毫不犹豫的让喋血孤城将我深深吸引。

8月22日晚,是喋血孤城全国公映后的第三天,初秋的一阵凉风细雨如期而至。我从烈士街的梧桐树下一个人独行前往工人文化宫,在电影售票窗口,我掏出二十元人民币换来了碟血孤城的入稠,售票工作人员热情的告诉我,今天是连续循环放映,不清场,你现在就可以进去。

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

喋血孤城,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的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当年10月,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吕良伟饰)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

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情久久难已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该是一种信仰、信念。

走出文化宫影院出口,一阵凉风补面而来,显然没有了前几天夜晚的火热,一级级走下文化宫的台阶,眼前便是常德会战烈士纪念碑,常德人习惯称“公墓”,这里时常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念,特别是每年清明节期间,花圈、花篮簇拥着纪念碑,我也时常拿着相机拍下一些感人的图片,聆听一些有关常德会战的感人故事,记得几年前有一位50来岁的男子和我拉话时提起,常德会战可以拍一部很好的电影。

几年过去了,碟血孤城实现了这位中年男子的愿望,应该是广大民众的愿望,历史将会记住“虎贲”的功勋,每一个牺牲都是一座纪念碑,我感到不理解的是在影片里怎么没有提到为其修了纪念碑的事情和相关画面,哪怕是1秒钟也行啊!这样我们也会感到心安些。沿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从碟血孤城走回了现实,如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修起了高楼大厦,影片里再现的古老的小巷、瓦房已难寻踪影,在这样一座钢筋水泥构成的新型城市里,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期盼一种励志、追寻一种信仰,那就是碟血孤城中留给我们下一代人的宝贵财富。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五

《喋血孤城》,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的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当年10月,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吕良伟饰)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

《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情绪久久难已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就应是一种信仰、信念。

走出文化宫影院出口,一阵凉风补面而来,显然没有了前几天夜晚的火热,一级级走下文化宫的台阶,眼前便是常德会战烈士纪念碑,常德人习惯称“公墓”,那里时常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念,个性是每年清明节期间,花圈、花篮簇拥着纪念碑,我也时常拿着相机拍下一些感人的图片,聆听一些有关常德会战的感人故事,记得几年前有一位50来岁的男子和我拉话时提起,常德会战能够拍一部很好的电影。

几年过去了,《碟血孤城》实现了这位中年男子的愿望,就应是广大民众的愿望,历史将会记住“虎贲”的功勋,每一个牺牲都是一座纪念碑,我感到不理解的是在影片里怎样没有提到为其修了纪念碑的事情和相关画面,哪怕是1秒钟也行啊!这样我们也会感到心安些。沿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从《碟血孤城》走回了现实,如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修起了高楼大厦,影片里再现的古老的小巷、瓦房已难寻踪影,在这样一座钢筋水泥构成的新型城市里,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期盼一种励志、追寻一种信仰,那就是《碟血孤城》中留给我们下一代人的宝贵财富。

喋血孤城读后感篇十六

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常德血战,也被日军冠以“凄绝”之名。

影片真实还原了这段历史,让我们最为真实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是十分值得一看的一部历史题材的战争片。首先不是因为场面的感动而是在大陆能第一次这么正面的评价国民党的抗日精神是确实难得的。

《喋血孤城》,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的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当年10月,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

影片里有个场景,令我酸楚地笑了:在坚守了常德好几天之后,弹未尽粮先绝,水自然是大家唯一的充饥的东西。二虎拿着已经喝光了的水壶,看看连长冯葆华正在喝水。连长见他如饥似渴的眼神和烟唾沫的样貌,顿生怜悯,于是把自我的小半壶水给了他。他喝完之后看着连长,我估计是还想喝,连长坦然承认:那是尿,水早都没了。

还有一个场景是师长在去看伤员的时候,挨个和受伤的人握手表示慰问,当握到第四个人的时候,师长伸出右手,发现那人的右手已经没了。于是师长脱下手套,伸出左手,那人又伸出左胳膊,手也没了。然后师长脱军帽行礼,令我热泪盈眶!

《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境久久难已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当是一种信仰、信念。

身处此刻我们生活的时代,在努力追求物质生活极度富足的前提下,观看《碟血孤城》感触更深、受益良多、令我重新审视自我的世界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916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