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几何原本读后感(专业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08:03:03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专业14篇)
时间:2023-12-08 08:03:03     小编:飞雪

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桥梁,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写读后感时,可以参考其他读者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对比和讨论,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观察角度。这里有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一

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学过几何,可是不一定知道把几何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明朝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和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更不一定知道是徐光启把这门“测地学”创造性地意译为“几何”的。从1667年《几何原本》前六卷译完至今已有四百年,11月9日上海等地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来自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芬兰、荷兰、中国等9个国家及两岸四地的60余位中外学者聚会徐光启的安息之地——上海徐汇区,纪念徐光启暨《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徐光启家世平凡,父亲是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破产后在上海务农,家境不佳。徐光启19岁时中秀才,过了16年才中举人,此后又7年才中进士。在参加翰林院选拔时列第四名,即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是明帝国皇家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殿试排名三甲五十二名,名次靠后,照理没有资格申请入翰林院。他的同科进士、也是他年满花甲的老师黄体仁主动让贤,把考翰林院的机会让给了他。

《明史·徐光启传》中开篇用33个字讲完他的科举经历,紧接着就说他“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可见如果没有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徐光启只是有明一代数以千万计的官僚中不出奇的一员。但是因为在1600年遇上了利玛窦,且在翰林院学习期间有机会从学于利玛窦,他得从一干庸众中脱颖而出。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1571年在罗马成为耶稣会的见习修士,在教会里接受了神学、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广泛训练,又在印度的果阿学会了绘制地图和制造各类科学仪器,尤其是天文仪器。

利玛窦于1577年5月离开罗马,于1583年2月来到中国。8月在广东肇庆建立“仙花寺”,开始传教。可是一开始很不顺利。为此,利玛窦转变了策略,决定采取曲线传教的方针,为了接近中国人,利玛窦不仅说中文,写汉字,而且生活也力求中国化。正式服装也改成了宽衣博带的儒生装束。

1598年6月利玛窦去北京见皇帝,未能见到,次年返回南京。在南京期间,利玛窦早已赫赫有名,尤其是他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记忆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传十,十传百,已神乎其神。加之利玛窦高明的社交手段,以及他的那些引人入胜的、代表着西方工艺水平的工艺品和科学仪器,引得高官显贵和名士文人都乐于和他交往。利玛窦则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推动传教活动。

也正是利玛窦的学识和魅力吸引了徐光启。根据利玛窦的日记记载,约在1597年7月到1600年5月之间。徐光启和利玛窦曾见过一面,利玛窦说这是一次短暂的见面。徐光启主要向利玛窦讨教一些基督教教义,双方并没有深谈。和利玛窦分手之后,徐光启花了两三年时间研究基督教义,思考自己的命运。1603年,徐光启再次去找利玛窦,但利玛窦这时已经离开南京到北京去了。徐光启拜见了留在南京的传教士罗如望,和之长谈数日后,终于受洗成为了基督教徒。

1601年1月,利玛窦再次晋京面圣,此次获得成功,利玛窦带来的见面礼是自鸣钟和钢琴,这两样东西是要经常修理的,于是他被要求留在京城,以便可以经常为皇帝修理这两样东西。正好1604年4月,徐光启中进士后要留在北京。两人的交往也多起来。在此之前,徐光启对中国传统数字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他跟利玛窦学习了西方科技后,向利玛窦请求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以克服传统数学只言“法”而不言“义”的缺陷,认为“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利玛窦劝他不要冲动,因为翻译实在太难,徐光启回答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二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出的数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就是这本《几何原本》。

这本书基于柏拉图、欧多克斯等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公理化思想和论证数学的逻辑,将零散的数学理论构建、组织成一个系统的数学体系。点是没有部分的那种东西,线是没有宽度的长度,面是只有长度和宽度的那种东西,就是他对几何图形里面最基本的点、线、面这三个元素进行的抽象而概括的描述。

《几何原本》从5个公设和5个公理出发,以逻辑证明的方法,将一个个定理进行推论。这些定理和证明涉及几何与代数、圆与角、圆与正多边形、比例、相似、和数论。几何基础有勾股定理、5种正多面体和不可公约量,求解的问题包括三等分任意角、求作某个立方体、化方为圆等等。几何与代数涉及几何图形当中的面积、线段的长度和角的相互关系。圆与角阐述的是圆、弦、切线、割线、圆心角、圆周角的定理,比如弓形、等角、圆的相交、弦的平分等。圆与正多边形讨论的是圆和内接外切的正多边形的角、内切圆、内接正五边形等图形。比例有正比例、反比例、分配比例,以及同倍数、等倍量等等。相似描述了比例的属性,即许多事物和图形以相等或相似的形式存在,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归纳推理事物存在的原理。比如在相似三角形中,等角所对的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边成比例,对对应角是相等的。数论描述了世界构成的数量关系,将数作为整个自然的本源,也揭开了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开端。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三

在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代数学由于受到阿拉伯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另一方面,17世纪以后,数学分析的发展非常显著。因此,几何学也摆脱了和代数学相隔离的状态。正如在其名著《几何学》中所说的一样,数与图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空间设立坐标,而且以数与数之间关系来表示图形;反过来,可把图形表示成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按照坐标把图形改成数与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对之进行处理,这个方法称为解析几何。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高度评价了笛卡儿的工作,他指出:“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成为必要的。了……”

事实上,笛卡儿的思想为17世纪数学分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到了18世纪,解析几何由于l。欧拉等人的开拓得到迅速的发展,连希腊时代的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约前190)等人探讨过的圆锥曲线论,也重新被看成为二次曲线论而加以代数地整理。另外,18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析反过来又被应用到几何学中去,在该世纪末期,g。蒙日首创了数学分析对于几何的应用,而成为微分几何的先驱者。如上所述,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可以讨论许多几何问题。但是不能说,这对于所有问题都是最适用的。同解析几何方法相对立的,有综合几何或纯粹几何方法,它是不用坐标而直接考察图形的方法,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本来就是如此。射影几何是在这思想方法指导下的产物。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盛行而且发展了造型美术,与它随伴而来的有所谓透视图法的研究,当时有过许多人包括达·芬奇在内把这个透视图法作为实用几何进行了研究。从17世纪起,g。德扎格、b。帕斯卡把这个透视图法加以推广和发展,从而奠定了射影几何。分别以他们命名的两个定理,成了射影几何的基础。其一是德扎格定理:如果平面上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会于一点,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的交点在一直线上;而且反过来也成立。其二是帕斯卡定理:如果一个六角形的顶点在同一圆锥曲线上,那么它的三对对边的交点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反过来也成立。18世纪以后,j。—v。彭赛列、z。n。m。嘉诺、j。施泰纳等完成了这门几何学。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四

《几何原本》这本数学著作,以几个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定义、公设和公理,互相搭桥,展开了一系列的命题:由简单到复杂,相辅而成。其逻辑的严密,不能不令我们佩服。

就我目前拜访的几个命题来看,数学家欧几里得证明关于线段“一样长”的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便是画圆:因为,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一般的数学思想,都是很复杂的,这边刚讲一点,就又跑到那边去了;而《几何原本》非常容易就被我接受,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数学家欧几里得反复运用一种思想、使读者不断接受的缘故吧。

不过,我要着重讲的,是他的哲学。

书中有这样几个命题: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将腰延长,与底边形成的两个补角亦相等”,再如,“如果在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角相等,那么也有两条边相等”,这些命题,我在读时,内心一直承受着几何外的.震撼。

我们七年级已经学了几何。想想那时做这类证明题,需要证明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相等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这么写:“因为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两底角相等”——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就是相等的;而看《几何原本》,他思考的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为什么相等”。想想看吧,一个思想习以为常,一个思想在思考为什么,这难道还不够说明现代人的问题吗?大多数现代人,好奇心似乎已经泯灭了。这里所说的好奇心不单单是指那种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同样指对平常的事物感兴趣。比如说,许多人会问“宇航员在空中为什么会飘起来”,但也许不会问“我们为什么能够站在地上而不会飘起来”;许多人会问“吃什么东西能减肥”,但也许不会问“羊为什么吃草而不吃肉”。

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太习以为常了,以致不会对许多“平常”的事物感兴趣,进而去琢磨透它。牛顿为什么会发现万有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有好奇心。

如果仅把《几何原本》当做数学书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古希腊的数学渗透着哲学,学数学,就是学哲学。

哲学第一课:人要建立好奇心,不仅探索新奇的事物,更要探索身边的平常事,这就是我读《几何原本》意外的收获吧!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五

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学过几何,可是不一定知道把几何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明朝的大科学家徐光启与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更不一定知道是徐光启把这门“测地学”创造性地意译为“几何”的。从1667年《几何原本》前六卷译完至今已有四百年,11月9日上海、台湾等地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来自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芬兰、荷兰、中国等9个国家及两岸四地的60余位中外学者聚会徐光启的安息之地——上海徐汇区,纪念徐光启暨《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徐光启家世平凡,父亲是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破产后在上海务农,家境不佳。徐光启19岁时中秀才,过了16年才中举人,此后又7年才中进士。在参加翰林院选拔时列第四名,即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是明帝国皇家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二名,名次靠后,照理没有资格申请入翰林院。他的同科进士、也是他年满花甲的老师黄体仁主动让贤,把考翰林院的机会让给了他。

《明史·徐光启传》中开篇用33个字讲完他的科举经历,紧接着就说他“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可见如果没有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徐光启只是有明一代数以千万计的官僚中不出奇的一员。但是因为在1600年遇上了利玛窦,且在翰林院学习期间有机会从学于利玛窦,他得从一干庸众中脱颖而出。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1571年在罗马成为耶稣会的见习修士,在教会里接受了神学、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广泛训练,又在印度的果阿学会了绘制地图和制造各类科学仪器,尤其是天文仪器。

利玛窦于1577年5月离开罗马,于1583年2月来到中国。8月在广东肇庆建立“仙花寺”,开始传教。可是一开始很不顺利。为此,利玛窦转变了策略,决定采取曲线传教的方针,为了接近中国人,利玛窦不仅说中文,写汉字,而且生活也力求中国化。正式服装也改成了宽衣博带的儒生装束。

1598年6月利玛窦去北京见皇帝,未能见到,次年返回南京。在南京期间,利玛窦早已赫赫有名,尤其是他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记忆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传十,十传百,已神乎其神。加之利玛窦高明的社交手段,以及他的那些引人入胜的、代表着西方工艺水平的工艺品和科学仪器,引得高官显贵和名士文人都乐于与他交往。利玛窦则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推动传教活动。

也正是利玛窦的学识和魅力吸引了徐光启。根据利玛窦的日记记载,约在1597年7月到1600年5月之间。徐光启与利玛窦曾见过一面,利玛窦说这是一次短暂的见面。徐光启主要向利玛窦讨教一些基督教教义,双方并没有深谈。与利玛窦分手之后,徐光启花了两三年时间研究基督教义,思考自己的命运。1603年,徐光启再次去找利玛窦,但利玛窦这时已经离开南京到北京去了。徐光启拜见了留在南京的传教士罗如望,与之长谈数日后,终于受洗成为了基督教徒。

1601年1月,利玛窦再次晋京面圣,此次获得成功,利玛窦带来的见面礼是自鸣钟和钢琴,这两样东西是要经常修理的,于是他被要求留在京城,以便可以经常为皇帝修理这两样东西。正好1604年4月,徐光启中进士后要留在北京。两人的交往也多起来。在此之前,徐光启对中国传统数字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他跟利玛窦学习了西方科技后,向利玛窦请求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以克服传统数学只言“法”而不言“义”的缺陷,认为“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利玛窦劝他不要冲动,因为翻译实在太难,徐光启回答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六

也许这算不上是个谜。稍具文化修养的人都会告诉你,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是明末传入的,它的译者是徐光启与利玛窦。但究竟何时传入,在中外科技史界却一直是一个悬案。以下是“读几何原本读后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读《几何原本》的作者欧几里得能够代表整个古希腊人民,那么我可以说,古希腊是古代文化中最灿烂的一支——因为古希腊的数学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数学,还有着难得的逻辑,更有着耐人寻味的哲学,《几何原本》读后感作文。

《几何原本》这本数学著作,以几个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定义、公设和公理,互相搭桥,展开了一系列的命题:由简单到复杂,相辅而成。其逻辑的严密,不能不令我们佩服。就我目前拜访的几个命题来看,欧几里得证明关于线段“一样长”的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便是画圆:因为,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一般的数学思想,都是很复杂的,这边刚讲一点,就又跑到那边去了;而《几何原本》非常容易就被我接受,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欧几里得反复运用一种思想、使读者不断接受的缘故吧。不过,我要着重讲的,是他的哲学。

书中有这样几个命题: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将腰延长,与底边形成的两个补角亦相等”,再如,“如果在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角相等,那么也有两条边相等”,读后感《《几何原本》读后感作文》。这些命题,我在读时,内心一直承受着几何外的震撼。

大多数现代人,好奇心似乎已经泯灭了。这里所说的好奇心不单单是指那种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同样指对平常的事物感兴趣。比如说,许多人会问“宇航员在空中为什么会飘起来”,但也许不会问“我们为什么能够站在地上而不会飘起来”;许多人会问“吃什么东西能减肥”,但也许不会问“羊为什么吃草而不吃肉”。

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太习以为常了,以致不会对许多“平常”的事物感兴趣,进而去琢磨透它。牛顿为什么会发现万有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有好奇心。如果仅把《几何原本》当做数学书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古希腊的数学渗透着哲学,学数学,就是学哲学。

哲学第一课:人要建立好奇心,不仅探索新奇的事物,更要探索身边的平常事,这就是我读《几何原本》意外的收获吧!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七

最近买了一本书,列出了古今中外有名的三十部科普作品,《几何原本》名列第一(最早),似乎不妥。《几何原本》在西方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可见其影响,但一般认为他是哲学书,译成中文是套用古文“几何”二字,我们的思维又将“几何”与“算术”并列固定在了数学方面,就有了误解,《几何原本》称为《原本》较为合适,“本”不是“版本”的意思。本,本质也!

当然,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出“哲学”二字来,但其实回到古希腊时代,“一个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线永远不相交”就是一个哲学命题,还有诸如:圆于圆的关系、三角形的性质、点和线和面等等,仔细想想,都是哲学!你失恋啦,你就想想,你和她,一个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线,相交不了的!你不服,那就等吧!等到一天结婚了,简单,你们是一个平面上的两条不平行的线,不过要注意:结婚后必须合并为一条线,否则,你知道的!哲学吧!

其实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科学都来自哲学,西方人用《圣经》以“神学”解释世界,抚慰他们有罪的心灵;用《原本》以“哲理”解释世界,试图说明白客观世界的来龙去脉。自圆其说而已,不过谁也不知对不对?宇宙无限,就是无边嘛!“无边”之外又是什么呢?千万别再想啦!问老师?老师告诉你:加时间的概念。晕,加混!我的大学绘图老师说过。他去学了半年的四维空间(加时间嘛),半年之后,他感觉到生活在《超人》里关犯人的平面里,还好,他没有疯,不过也许他疯了,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是生活在四维空间。爱因斯坦就是个疯子,所以他想通了!

不说废话了,此书值得一读!至少可以帮助你儿子记几条几何定理,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哲学家。放心,你绝对不会成为疯子,你没有那么高的智商!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八

也许这算不上是个谜。稍具文化修养的人都会告诉你,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是明末传入的,它的译者是徐光启与利玛窦。但究竟何时传入,在中外科技史界却一直是一个悬案。

着名的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有理由认为,欧几里德几何学大约在公元1275年通过阿拉伯人第一次传到中国,但没有多少学者对它感兴趣,即使有过一个译本,不久也就失传了。”这并非离奇之谈,元代一位老穆斯林技术人员曾为蒙古人服务,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叙利亚景教徒爱萨曾是翰林院学士和大臣。波斯天文学家札马鲁丁曾为忽必烈设计过《万年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就是通过这方面的交往带到中国的。14世纪中期成书的《元秘书监志》卷七曾有记载:当时官方天文学家曾研究某些西方着作,其中包括兀忽烈的的《四季算法段数》15册,这部书于1273年收入皇家书库。“兀忽烈的”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另一种音译,“四擘”

是阿拉伯语“原本”的音译。着名的数学史家严敦杰认为传播者是纳西尔。丁。土西,一位波斯着名的天文学家的。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任何一种阿拉伯译本都没有多于13册,因为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才增辑了最后两册,因此对元代时就有15册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之说似难首肯。

有的史家提出原文可能仍是阿拉伯文,而中国人只译出了书名。也有的认为演绎几何学知识在中国传播得这样迟缓,以后若干世纪都看不到这种影响,说明元代显然不存在有《几何原本》中译本的可能性。也有的学者提出假设:皇家天文台搞了一个译本,可能由于它与的中国数学传统背道而驰而引不起广泛的兴趣的。

真正在中国发生影响的译本是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克拉维斯的注解本。但有的同志认为这算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因为利玛窦老师的这个底本共十五卷,利玛窦只译出了前六卷,认为已达到他们用数学来笼络人心的目的,于是没有答应徐光启希望全部译完的要求。200多年后,后九卷才由着名数学家李善兰与美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完成,也就是说,直到1857年这部古希腊的数学名着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中译本。那么,这能否说:《几何原本》的完整意义上的传入中国是在近代呢?(邹振环)。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九

成长似糖,一开始固然能尝到甜头,但当味道越嚼越淡时,便只剩下丝丝难以言说的苦涩。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新学期伊始,敬爱的老师就为我们撒下了为期中、期末而种的作业之花。在同学们一片哀嚎声与叹息声之中,试卷、习题就如决了堤的洪水般批量地朝我们涌来。望题海上下,巨浪如此之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家长们特别关注考试,甚至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而且总喜欢把孩子跟别人比。

每天在学校,打起精神听老师讲课,应付一场接一场的考试,一路挥舞大刀,过五关斩六将,却总输给“粗心”拦路虎,与满分失之交臂。回到家交差,劈头盖脸一通问,却只能缩在墙角不吭声。吃饱了饭,又打开台灯来战斗,只闻语数英扑面来,只见头埋书中苦复习。好容易熬过了,却还有作文等着写,毛笔等着练……学习呀,成长呀,一颗糖就这么嚼着,周而复始,嚼到索然无味,嚼到满口苦涩。

终于有周末可以自由支配,却不得不挤出来参加这个班、那个班。我也想倚墙而立,读一读小说名著;我也想乘车游玩,划船观景;我也想悠闲散步,拂柳吹风。

平日得空,我总喜欢眺望天际,因为那里有我所爱的。我仿佛能看见,在不远处——就在那洒着金光的地平线那边,有一个女孩——和我一样的女孩,背对着太阳,与我微笑相对。一瞬间,我蓦地明白了。

真的!那是以后的我呢!

现在,在我看来,我现在所经历的,被我称之为烦恼的,其实根本不算什么,顶多是黎明前的黑暗。正因为有了这些磨练,我的地基才会越来越稳固,才能够支撑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地通向太阳普照的那块地方。

只要记住:如今所困住我们的那些烦恼,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十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的成果和精神于一身。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该书自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版本。

除《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和《几何原本》相比。汉语的最早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于16合作完成的,但他们只译出了前六卷。证实这个残本断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皆使用中国译法,沿用至今。近百年来,虽然大陆的中学课本必提及这一伟大著作,但对中国读者来说,却无缘一睹它的全貌,纳入家庭藏书更是妄想。

徐光启在译此作时,对该书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科学。”现代科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更是认为:如果欧几里得未能激发起你少年时代的科学热情,那你肯定不会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几何原本》对人们理性推演能力的影响,即对人的科学思想的影响是何等巨大。在高等数学中,有正交的概念,最早的概念起源应该是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们称之为勾股定理,只是勾3股4弦5是一种特例,而毕氏定理对任意直角三角形都成立。并由毕氏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根号2。在数学方法上初步涉及演绎法,又在证明命题时用了归谬法(即反证法)。可能由于受丢番图(diophantus)对一个平方数分成两个平方数整数解的启发,35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吸引了历代数学家为它的证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数论用至整个数学的进步。1994年,这一旷世难题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威乐斯解决。

多少年来,千千万万人(著名的有牛顿(newton)、阿基米德(archimedes)等)通过欧几里得几何的学习受到了逻辑的训练,从而迈入科学的殿堂。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十一

《几何原本》作为数学的圣经,第一部系统的数学著作,牛顿,爱因斯坦,就是以这种形式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相对论》,斯宾诺莎写出哲学著作《伦理学》,伦理学可以作为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心理学的接口,都是推理性很强。

几何原本总共13卷,研究前六卷就可以了,因为后边的都是应用前边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领域,无理数,立体几何等领域,几何原本我认为最精髓的就是合理的假设,对点线面的抽象,这样才得以使得后面的定理成立,其中第五个公设后来还被推翻了,以点线面作为基础,以欧几里得工具作为工具,进行了各种几何现象的严密推理,我认为这些定理成立的条件必须是在,对几条哲学原则默许了之后,才能成立。主要是最简单的几何形状,从怎么画出来,画出来也是有根据的,再就是各种形状的性质,以及各种形状之间关系的定理,都是一步一步推理出来的。

在几何原本后续的有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截线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算是比较系统的数学著作,也都是用欧几里得工具进行证明的,后来的微积分工具的出现,我认为是圆周率的求解过程,无限接近的思想,才使得微积分工具产生,现代数学看似阵容豪华,可是并没有新的工具的出现,只是对微积分工具在各个形状上进行应用,数学主要是在空间上做文章,现在数学能干的活看似挺多,但是也要得益于物理学的发展,数学一方面往一般性方面发展,都忘了,细想数学思想是比较没什么,只是脑力劳作比较大,特别是只是纯数学研究,不做思想的人,很累也做不出有意义的工作。

看完二十世纪数学史,发现里面的人的著作,我一本也不想看,太虚。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十二

也许这算不上是个谜。稍具文化修养的人都会告诉你,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是明末传入的,它的译者是徐光启与利玛窦。但究竟何时传入,在中外科技史界却一直是一个悬案。

著名的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有理由认为,欧几里德几何学大约在公元1275年通过阿拉伯人第一次传到中国,但没有多少学者对它感兴趣,即使有过一个译本,不久也就失传了。”这并非离奇之谈,元代一位老穆斯林技术人员曾为蒙古人服务,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叙利亚景教徒爱萨曾是翰林院学士和大臣。波斯天文学家札马鲁丁曾为忽必烈设计过《万年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就是通过这方面的交往带到中国的。14世纪中期成书的《元秘书监志》卷七曾有记载:当时官方天文学家曾研究某些西方着作,其中包括兀忽烈的的《四季算法段数》15册,这部书于1273年收入皇家书库。“兀忽烈的”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另一种音译,“四擘”

是阿拉伯语“原本”的音译。著名的数学史家严敦杰认为传播者是纳西尔·丁·土西,一位波斯著名的天文学家的。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任何一种阿拉伯译本都没有多于13册,因为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才增辑了最后两册,因此对元代时就有15册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之说似难首肯。

有的史家提出原文可能仍是阿拉伯文,而中国人只译出了书名。也有的认为演绎几何学知识在中国传播得这样迟缓,以后若干世纪都看不到这种影响,说明元代显然不存在有《几何原本》中译本的可能性。也有的学者提出假设:皇家天文台搞了一个译本,可能由于它与的中国数学传统背道而驰而引不起广泛的兴趣的。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十三

望月怀古,登楼问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登楼凭栏眺,眼所见,心就到;眼未见,心也到。

谢朓楼,宣城名楼,李白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上此楼,顺口吟出:。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此时,眼中是满满的秋色。首联大处落笔,概述眼中所见景色之美。接着,颔联和颈联就“如画里”“望晴空”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如此美景,诗人怀念起了建成这个登览圣地的谢朓公。如果,此刻,他也在此,一同作诗唱和,这秋色则会更加不同。

这首诗语言清浅,音韵流畅,朗读时画面呈现在眼前,美得简单澄澈,无豪情无幽怨,闲适轻松。

同样是登楼远眺,人人可见之景,却因心境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意味则大不相同。被称为词中千中数一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刚才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便是截然不同。这首词据传也是李白所作,但是浦江清先生考证认为非李白所作。全词如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佇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在这首词里,登的是什么楼已经不重要了。词的中心放到了词人自己的身上。词人登楼,看到整齐的一排排树林,看到升起的雾霭,直至夜色浸入高楼。词人的愁绪也随着夜色布满,然后叹息自问:“何处是归程?”

上阙提到“有人楼上愁”,下阙点明原因,更重要的看不到的归程被词人借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表达出来,心里的感受更重于眼里的感受,那么漫长的归家路在哪里?在这同时,打开了读者的思绪,增添读者的想象,使这首词词变得余味无穷。

前者《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更多描述眼中之景,巧妙的比喻足见诗人刻画的功力。落点在景,但无余味。后者重在讲求炼字刻画,沉浸于“我”之中。落点在人,寻求共鸣。此为我见二者异矣。

读几何原本读后感篇十四

有些人,有些事,不管经历几次相遇,有过多少次摩擦的火花,注定要分离,又何必在意?有些事,有些情,不过从头到尾,都是自己自作多情,又何必故意?世界这般大,计划都已规划好,却总感觉空虚,可能长大了一点,又迷糊了许多。

以前觉得和喜欢的朋友在一起,没人黑我,就很好了。可现在我迷了,为何我那么无聊。人总是要分,情总是要变,我却依旧坚信初心,能坚持多久,是不知,还是未知,就连余人也不知。说搞就搞,没顾虑,却忘了,身后人。大概硬要干什么没人能拦得住任何一个人。

熬夜有人会陪我过瘾,在学校是——自己,在家里是——妈,有些时候很烦,管我干嘛,管好自己不就好了。跟着我熬夜对你身体不好啊,我却说不出,心里酸酸的感觉,眼泪的错觉,不会,哭了你又担心。我又不喜把自己的事讲给任何一个人,一个人埋头,一个人揽着,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很喜欢交朋友,可惜现在不交了,再也不了,我怕了。开玩笑会被骂,我懦弱,顶不住,会漠然。突然冷漠了,其实什么也没有,无非就是开玩笑时一句话让我便哑了,不敢回答,顶着脸再回一句,就没有以后了。特别怕黑我的人,因为我斗不过勾心斗角。

还有多少个余生,我有时候怕明天就没了。明天和意外,我不知道哪个先来。我不信星座传说,不信任何的一切。可,我却是缈渺,沙中细雨,风黑夜高,海水涛涛,于我言,不重要。太重情,放不下,但却断绝果断,是因为,太重要。放下的事,我不会去勾搭,除非有事坑一下。

余我而言,余生太长,我待不住。世间太小,容不下我?

……。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625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