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1-05-09 17:31:16
摆渡人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
时间:2021-05-09 17:31:16     小编:HXY

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摆渡人这本小学是一本小编认为让人感动的小说,为此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篇1】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位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籍: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她。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摆渡人》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格拉斯哥附近的一个小镇,平日的工作是中学的英语教师。此书是她成名的处女作。

一:面对现实,不屈服于命运

当迪伦爬出火车,只见男孩崔斯坦坐在山坡上。周围是一片荒原,没有城镇、不能打电话。男孩告诉迪伦,他没有坐这趟火车,是专门在此等候她的,而她是这列火车上唯一没有逃出来的人。

迪伦听了整整一分钟过去了,接着又—分钟过去了。她纹丝不动,只有嘴唇间的—颤才让她看上去不至于像一尊雕塑。崔斯坦察觉到她的眼睛眨了两下,看着她慢慢明白过来了。现在她随时有可能情绪失控。他几乎不敢呼吸了,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他害怕她的眼泪。

迪伦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琼和凯蒂了,再也不能和父亲见面,享受本该有的天伦之乐了,再也不能进入职场、结婚生子了。她感到悲从中来,心情沉重,然而一种内心的宁静感又遮住了忧伤的思绪。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木已成舟。迪伦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心里反而如释重负,尽管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只有像迪伦一样勇敢面对现实的人,才能不被命运所打倒。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称为乐圣。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耳朵日益作响,他的内脏也受到剧烈的痛楚和折磨。他凭着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顽强地战胜了苦痛和绝望。让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第九交响乐》。贝多芬的这种不被病痛所屈服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生活中有的人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自曝自弃,怨天忧人。认为上天不公平,为什么受苦受难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其实真正打败他们的,不是困难、不是挫折,而是他们自己。

二:不惧黑暗,做内心强大的人

摆渡人崔斯坦曾跟迪伦说:荒原里之所以出现山坡、乌云,一切阻碍,全是因为你内心的担忧、恐惧。简单来说,所谓黑暗,均是源自于内心。

初到荒原的迪伦也曾经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样,在面对恶魔的攻击时恐惧无力。是爱的力量让她迅速成长,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寻找崔斯坦。迪伦一路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她用爱的坚持,为自己推开了一扇幸福之门,也将崔斯坦引渡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当看到最后,“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时,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他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

曾经自卑、软弱的迪伦变得勇敢而坚强,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她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算命先生看他的面像,说他70岁时有一大坎,而且这道坎是很难跨过去的。老人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像平常一样,高高兴兴的过日子了。总是担心自己身体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或者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每天忧心忡忡。

曰以继夜,老人因过度忧虑,精神挎了,身体渐渐出现了各种不适,还没等到70岁,真的就一命乌夫了。如果老人不去算命,也不知道有什么坎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他的命运可能就会完全不同了。

三:心里阳光,才能遇见阳光的人

崔斯坦告诉迪伦,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影。你不喜欢锻炼,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当你生气时,这里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就越黑暗。你的心里是阳光的、快乐的,你遇到的也是晴好的。

当迪伦心里没有爱,只有厌恶时,风势也加强了,狂风掠过山峦,钻进他们衣服上的每一个缝隙;当迪伦胸中满是对崔斯坦的同情时,乌云忽然散开了,一缕阳光破云而出;当迪伦对崔斯坦慢慢有了爱意时,隐隐约约感觉雾霭,正在变薄,太阳的光线开始奋力透出来。

“只要你的好心情能保持住,我们就会安然无恙的。“崔斯坦对迪伦说。迪伦感觉阳光似乎立刻亮了一点点。迪伦心里的感情被周围天气出卖得一览无遗。

这使我想起小区的微信群里,经常有人在抱怨,小区人员素质低,行车不礼让,车又乱停了,又挡住了道路,物业又不作为。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负面信息。但我却认为小区的人素质比较高,至少我所遇到的基本上都是高素质的人。

我每次开车外去时,遇到路窄的地方,我会远远地停下来,等待对方的车先通过。对方的车也总是谦让,主动倒车、退后。在小区我所见到的,车主规范行车,没有强行开霸王车的。我想,自己开车礼让,遇到的也是礼让的人。如果自己习惯抢道、占道,你遇到的人可能就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了。

我特别喜欢一位朋友发的朋友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常常听到职场上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我却遇到了最好的师傅、最好的伙伴,是他们无私的行为,教会了我,职场上也有友情、也有真情。

只有心存感恩、心里阳光的人,才能看到别人对自己一丝一毫的好,这样的人也正是我们的摆渡人。你的心里是阳光的,你遇到的人也是阳光的。即使对方心存私欲,遇到心里健康阳光的你,可能也会被感染,也会变成阳光的人。

《摆渡人》一书,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受是:每个人的荒原,是自己的心像投射,天气随自己的心情而变,地形随自己的性情而成。我们内心的荒原,在冒起点点小花,或许它们微不足道,但是,也能点缀这片荒原。种下为对方留下的花,也可以蔓延到荒原的每个地方。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阳光的朋友、无私的亲人是你的摆渡人;而健康阳光的你也将成为别人的摆渡人。

【篇2】

读完摆渡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感触挺多的,不知从何下手梳理。

书里讲的是小女孩迪伦一次外出搭火车途中遭遇意外,开始了一段心灵摆渡的旅程。整本读下来,泪奔了几次,也思考了一些东西。

书中摆渡人崔斯坦反复提醒迪伦说,这片荒原,连同乌云、山坡等一切障碍甚至感受,都是迪伦心像的投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才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也许正是这个观点,一直将我的心揪着不放。想起前段时间,体检拿到报告,看到上面写着疑似xxx,感觉瞬间周围都暗了下来,似乎独剩自己一人,不知所措。直到第二天复查才知道原来虚惊一场,又是一片阳光明媚,世界祥和美好。深知这两天周遭事实上跟过去的几千个无辜的日子一样,安静地运转着并无特殊。但是人的感受,却能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瞬间变得那么的另类。像宋人疑邻。

经过重重障碍,崔坦斯终于把迪伦送到了彼岸,自认为完成了这一趟摆渡。(相爱的人大概都低估了离别给彼此带来的伤害)撕心裂肺的别过之后,迪伦决定不顾一切,重新踏入荒原回来找崔斯坦。读到这里,开始对迪伦这个角色产生了敬佩。我的性格我的软弱,有太大的概率做不出迪伦这样的选择。也许会宁愿一辈子暗自伤神也不敢踏出一步去寻求。而也许,真正的摆渡才从这里开始。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我也暗暗问自己,不知道怎么去设想,怎么去回答,我只要我爱的人好好的,幸福地活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还好,又经过了重重磨难,他们两个终于能在人间互道"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一个happy ending大概就是对我哭得不能自己最好的回报了。大概我们都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一起成长,彼此摆渡,完成人生的这趟修行。抬头看看瑜哥,发现他正看着我,大概是看到我泪眼通红,他张开双臂,示意我过去。立马过去搂紧瑜哥。心想,有瑜真好。瑜哥从不取笑我入戏太深,也知道什么时候我需要一个温暖怀抱。

想跟瑜哥讲述,还未开口,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崔斯坦没有身体怎么能回到人间?这是想阐述"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还是想表达"一切只是你心像的投射"?如果是后者,那么,事实上摆渡人正是自己,相比较而言,我也更赞同这个观点。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是一个happy story,有时候外求不如内求,需要自己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升自我,完成自己的修行。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happy ending?

【篇3】

最开始看张嘉佳的一篇文章《摆渡人》,感觉那篇写单恋的文章有些意思,明知不会有结果依旧想要拼命付出,如此难得却感人至深的情感,因为少见所以珍贵。之后知道这本小说,便将它列入书单,准备今年来看。腰封上那句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想着不管讲的是亲情友情抑或爱情,这都该是本感人的故事。

小说刚开始设定的人物:一个初中女孩,单亲家庭,跟着母亲生活,所以经济有限,在下雨的天气里撑着旧雨伞去学校,衣服湿掉导致的尴尬,老师的故作不知,因为最好的朋友也离开了,所以雨天导致的尴尬只是个导火索,集在一起,她终于决定逃课去找自己的生父。作者还特意写了她因为被孤立所以学习成绩好。收拾行李的时候,犹豫一番之后还是带上了她的熊玩具,这应该也是暗示了一下她的孤单,以及害怕被抛弃吧。

上火车之后对于周围人的描写算是比较有画面感的吧,普通的描写,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之后进入隧道之后,莫名的就出了事故,甚至她一直以为别的人都逃跑了,但又描写说她害怕自己跌倒会接触到什么(类似尸体吧),这两者之间难道不矛盾?终于艰难的走出隧道,然后发现了男主—她的灵魂摆渡人(当然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纠结一阵之后被男主迷魂?(好像特意描写了男主的眼睛)跟着他走了,开始进入属于她的荒原,中途历经各种艰险,他一直说这片荒原是因为她的心之所向才会存在,而且天气什么的会随着她的心情而有影响,那为啥她不努力改善自己的心情让天气一片大好,然后减少阴天雨天减少危险?她离开后不仅摆渡人的样貌名字没有改变,(这些我可以理解,男主自己不想嘛)那为什么荒原还存在?那不是女主的心之所向么?两者之间的感情戏有点莫名,(互相了解越多就越喜欢?也可以吧)但最后摆渡人成了她的最重要的人,远高于自己的家人,这点可能跟她和母亲关系不特别融洽有关,还是有点盲目的感觉。

他说因为她的需要,所以他才会在。而且穿过荒原的那个年龄最大的老妇人也说,因为是他,即使外貌不一样,只要你看见他就能认出来。所以我觉得摆渡人后来其实可以换个外貌名字,然后女主依旧认出了他,难道不更好?穿过荒原的时候明明她都觉得他的映像在模糊,我还以为穿过荒原的人都会忘记自己的摆渡人呢,既然没有那写她觉得记忆模糊是想表达什么?

她独自一人回去的那个时候,显得是成长了,勇敢了,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旅程,不管如何艰辛总要自己独身勇闯。过程中自是各种化险为夷,只是后来她好像是知道了只要不看那些恶魔,就不会受到攻击,这是什么设定?来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啊,前后能一直么?感觉这简直就是为了让主角不死的牵强附会。然后她看见她的时候大喊,虽然能理解她的激动心情,但害死的那个女灵魂肿么办,炮灰的节奏啊。男主脸色差,她居然在心中想:难道他不想看见自己之类的?拜托,你都把人家的摆渡对象害死了还想他笑脸相迎?这里能不能突出点她的内疚心思啊?这样为后面的舍身救人做铺垫不好么?后面的为了救人,固执的陷入危险,之后男主告诉她:他们获救了,她就心下减轻些内疚,这样的描写真的好么。总觉得这样会让之前的那些内疚显得有些假。

故事的结局意料之中的完美,两个人一起回到了人间,然后结束。

作为小故事可以看看,但宣传的那么热真的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啊。也有可能是期望太高了了,所以会很失望,一个朋友对我说,这本书需要反复看,才能懂得。可能是我的境界不够,他所说的关于信仰,关于灵魂这种东西,我是真的没有太深刻的感触。说到信仰,想起去年看的《了凡四训》,心有敬畏,会让人言行有所约束。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文章,请关注学分网,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