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组织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一份好的教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帮助你我他大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学习中体会帮助别人快乐的情绪及行为认知。
2、产生帮助别人的向善欲望,增强社会适应性。
二、活动准备
老奶奶围裙、围巾各一,ppt一个、视频两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帮助别人的情境表演
开场: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宝宝上幼儿园回家路上
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看见了你会帮助老奶奶吗?
2.谈话回忆帮助别人经验
你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我们长大了帮助的人真不少,帮助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
3.观看ppt学习正确的助人方法
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帮助他们?
展示ppt,讨论 ,表演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聪明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能直接帮助别人 ,我们可以找大人来帮助他们。
4.观看雷锋事迹视频
你能天天帮助别人吗?天天做好事吗?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叫雷锋,就是所有人做好事的榜样。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好事的。
看视频。雷锋叔叔怎么样做好事的?
只要我们天天帮助别人,天天做好事,世界将会怎么样?
5.欣赏成人帮助视频
看看大人怎么样互相帮助的?
看视频。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样想的?
小结:只要人人都帮助别人,人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世界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6.欣赏《学习雷锋好榜样》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帮助别人,让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周围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三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2、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四
1.引导幼儿运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散文内容,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懂得怎样让别人快乐。
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并体验其中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散文《微笑》、动物欢快的森林背景图一幅;郊游、欢乐舞的录音带;排练好生活情景;各种动物头饰。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题。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游音乐,幼儿随音乐进活动室,出示动物欢快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一起在大森林里仔细寻找一下,肯定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观察画面散文《微笑》的画面内容,懂得怎样让别人快乐。
1、出示课件,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内容。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是为了什么呢?(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听一听小鸟、大象、小兔是怎么说的?(边看动画边听)。
谁听清楚了它们说的话?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2.出示课件,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散文后半段内容。
小蜗牛也想为朋友们做些事情,让朋友们高兴,可是它能为朋友们做些什么呢?谁愿意帮小蜗牛想想办法呢?(发挥幼儿的发散思维)。
我们看看小蜗牛想的是什么办法呢?(看画面,听录音。从一天,一群小蚂蚁。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呀!)。
让幼儿说说小蜗牛想到的什么办法。
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乐吗?师生互相微笑,幼儿互相微笑,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
现在我们再在森林里仔细看一看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是怎样让朋友们快乐的,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3、操作课件,全文欣赏,完整感知。(鼓励幼儿轻声跟读)。
4、鼓励幼儿说出夸奖动物的话,感受到让别人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里动物是怎样让别人快乐的。
(幼儿选择头,进行表演)。
请个别幼儿上台说一说怎样让别人快乐的。
三、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周围人,并体验其中的快乐。
1、情景表演,让幼儿说一说怎样让他们快乐。
(1)妈妈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样让妈妈快乐。
(2)小朋友在幼儿园感到孤单,怎样让他(她)快乐。
(3)老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样让老爷爷快乐。
2、平时你在家里、幼儿园或别的地方关心过别人吗?你是怎样让别人快乐的?
师:小朋友,你们关心了别人,看到别人快乐,你们心里感到怎样?我们一起跳个快乐舞把我们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
四、随音乐跳快乐舞,表达快乐心情。
五、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到幼儿园找一找,哪些事情适合我们去做,可以让别人。(随音乐出教室)。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五
2、围绕主题展开交流,能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3、萌发幼儿的同情心,乐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前收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和资料;人们救助灾区和捐款的照片。
一、谈话交流,切入主题。
二、组织交流,说说自身得到帮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体验。
1.说说你发现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人需要帮助?
2、出示图片,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看看图上的人有什么困难?
三、拓展幼儿视野,让幼儿知道我们该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
1、出示孕妇的图片,观察谁遇到了困难?她需要什么帮助?
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做个有爱心的人。
1、出示灾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人怎么了,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五、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在生活中,你帮助过谁?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样?
六、教师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萌发乐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想法。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六
1、很好的教育宝宝乐意帮助他人,并且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2、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粘贴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贴有小动物头饰的塑料瓶,颈上记好毛线、皱纸、箩筐、一段运动音乐。
1、情感感知,激发托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
(1)情景表演以哭声,吸引幼儿的注意。指导语:“谁在哭呀?喔是小老虎,小老虎你怎么了。”小老虎:“我冷。”
(2)师:“小老虎冷,我们怎么来帮助他。”
幼儿自由发表见解提出帮助小马看病、穿衣服等。
2、粘贴活动:我来帮你穿衣服。
(1)教师示范在小老虎身上贴粘纸,指导语:“小老虎,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2)请个别幼儿尝试探索将贴纸贴在瓶上的方法。
小老虎的'再三感谢,再次激发全班幼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情景中随机学习语言:,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3)全体幼儿操作,帮助小马的朋友小鹿等小动物穿衣服。(幼儿边操作边安慰:小马,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指导语:“你给小动物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它喜欢吗?它说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说?”
音乐声中孩子们拿着穿好衣服的小动物去锻炼身体。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七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残疾人,欢迎大家阅读。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们结合5.21全国助残日,组织幼儿参观儿童福利院,慰问那里的残疾儿童,并为他们捐钱、捐物,献上一份爱心。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残疾儿童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同时,这儿许多血淋林的、悲惨而真实的故事,对幼儿幼小心灵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能积极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生动、直观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
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幼:不愿意!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片(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a: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 心里真后悔。
幼b: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c: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幼a: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幼b:发生火灾的时候马上打110救火,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幼c:我们不能一个人玩炮仗、会发生危险的。
幼d:炮仗爆炸很厉害,爸爸说,有人结婚放炮仗,一个炮仗掉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也炸伤了!我从来不玩烟花爆竹。
幼e: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会摔坏的。
幼f: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能随便开煤气、玩带电的东西。师:小朋友讲得很好,很对。我们不能玩火、玩电、玩煤气,不能爬得很高,不要做危险的事儿。(评:通过残疾人的现身说法和幼儿充分的讨论,震撼幼儿心灵的严酷事实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不注意安全的严重危害性,从而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3、观看活动录像片(选段2),继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明明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拄着拐杖?
幼:明明说,有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明明和妈妈出去玩,遇上了车祸,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明明的腿也断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师:明明告诉我们什么?
录像:小朋友,我本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孤儿,我现在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双腿,而是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家的温暖。你们提醒爸爸、妈妈外出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听了明明哥哥讲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呢?
幼a: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幼b:走路要看红绿灯,要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幼c:不在马路上玩,会被车子撞伤的。
幼d:告诉爸爸、妈妈开车时不要超速,注意安全。师:马路上车辆很多,一不当心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评:从交通等方面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的范围,丰富教育内容。)
4、看录像片(选段3),引导幼儿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1)张海迪阿姨人残志坚,坐在轮椅上看书、读报、写文章,自学成材。
2)歌手郑智化自强不息,成为家喻户晓、大家喜欢的歌唱家。
3)残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勇夺冠军,走上领奖台。
师:小朋友,看了这三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幼a:这些残疾人叔叔、阿姨真了不起,我很佩服。
幼b: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们很努力,很坚强。
幼c:我还看到过只有一条腿的人跳舞,坐在轮椅上打篮球。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身边的事。
5、看录像片(选段4),社会各界关心帮助残疾人。
1)警察叔叔搀扶盲人阿姨过马路。
幼a:不许骂他傻子,和他一起玩,帮他上下楼梯。
幼b:帮他上厕所,和他一起画画、游戏。(评:通过启发幼儿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增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6、结束活动师:让我们来听听大家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互相说说在福利院做了什么好事,今后怎样对待残疾人,也可以到外面,边玩边说。
定期带领幼儿去福利院,盲聋哑学校等去参观、交流,为那里的孩子做好事。使健康的孩子和残疾的孩子联系更多,接触更多。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以及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责任重于泰山。组织幼儿参观福利院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并且把认知、情感、意志、品质、行为等教育融为一体,孩子们感触深,记得牢。
1、福利院集中了因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伤残的人员,有火灾,交通事故等,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一个个惨痛的事实,会对孩子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终身难忘。同时孩子们通过参观、讨论、看录像等活动,进一步明白了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长了有关知识,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从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所获得的快乐。同时,要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可贵精神。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八
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用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做一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学难点:怎么树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
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一位解放军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一些助人为乐事迹,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最后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财产,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老人,做一个乖孩子。
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注意什么呀?
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时不浪费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九
3、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ppt、视频。
1、帮助别人就是你开心你我也开心。
(1)他们在干什么?
(2)还看到了什么?
小结:她帮助她穿衣服,她开心了,她也开心了。
2、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会说感谢的话。
小结:做危险的事情需要帮助。
(2)老师会对阿姨说?阿姨会说?
小结:得到帮助要说感谢的话。
(3)树叶贴好了,阿姨和老师的脸上怎么样?
小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得到别人帮助也是件快乐的事。
3、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不得已需要帮助的时候。
(1)我们再看,谁需要帮助?
(2)奶奶为什么需要帮助?
(3)你们觉得奶奶要到几楼?小姐姐怎么会知道的?怎么问?
小结: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得已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有时可以主动发出请求,有时可以主动帮助别人。
二、谈谈聊聊,帮助的具体方法。
1、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请求帮助。
(1)接下来你们看,幼儿园里谁需要帮助了?
(2)走不进去怎么办?你们来帮帮他,说什么话?
小结:原来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别人主动发出请求。
(3)刚才我们帮他说了这么多请求的话,看看问题解决了吗?
2、遇到别人有困难,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
(1)我们再来看,他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2)如果没有提出请求会有人帮助他吗?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不说,我们也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帮助他。
3、情景帮助:我走不出去,怎么办?
小结:有人帮助我了,我很方便地走出去了,我真开心!你们开心吗?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十
1.初步掌握整理个人物品和保持个人二这生的方法。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小邋遢的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x教师:为什么小邋遢老也找不到皮球?
x教师:为什么小邋遢抱起皮球,跑到楼下时,小朋友都不见了?
x教师:你有哪些好办法帮助小邋遢?
2.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小邋遏的房间。
x教师:看到这样的房间你有什么感觉?
x教师:告诉小邋遢哪些地方应该整理?
x教师:怎样摆放就整齐了。
3.继续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小邋遏。
x教师:你喜欢小邋遢吗?为什么?
x教师:请你帮助小邋遢找出身上邋遢之处,并说出改正的办法。
x教师:小朋友平时怎样做才能是一个又整洁又漂亮的孩子呢?
4.找找同伴身上的整洁之处。
x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观察,指出同伴的整洁之处,如头发梳理整齐、面部干净、服装穿着整齐、衣领和纽扣整齐、鞋袜左右相配、鞋带系好等。
活动变式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活动可以在幼儿午睡起床后进行〃。
活动延伸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如来园、午睡前、起床后、户外活动后、离园前,提醒幼儿保持个人卫生整洁,整理个人物品。开设“小邋遢的家”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给娃娃穿衣服,整理床铺、桌面、地面等。
个别指导关注个人卫生不好的'幼儿,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不嘲笑同伴,共同进步。
[故事]小逸逼的故事。
一天,小邋遢和小伙伴在楼下玩,小邋遢提议:“咱们一起玩皮球吧。”说完他转身就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说:“我马上就回x”。“皮球放哪儿了?”小邋遢在家里东翻翻,西找找,把屋里翻了个底朝天。小递遢急得满头大汗,可就是找不到皮球,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在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里找到了皮球,小邋遢高兴地叫了起x,顾不上掸去满头满脸的灰尘,抱起皮球,迅速地跑到楼下。可是,小朋友都不见了。原x大家等了半天,小邋遇老是不下,所以就到别处玩去了。小邋遢心里后悔极了。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十一
1、培养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发言。
2、发挥幼儿想象力,利用卡片设计出合乎故事情节需要的图案。
3、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给故事配幻灯图片1—6。
幼儿材料:所有的卡片。
(一)引入活动:小魔法师本领学好了,他要施展魔法,帮助别人了。看看,有谁需要帮助?(小白兔)。
(二)那我们看看如何帮助小白兔。教师逐一出示幻灯1—6,让幼儿编出合乎幻灯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利用卡片拼摆出小白兔需要的物品。
1、出示幻灯6、小白兔来到了好朋友的家,小白兔的好朋友是谁呢?你能告诉我吗?
2、出示幻灯1、小白兔要去看朋友,带什么礼物呢?它半天没拿定主意,你能帮它准备一件礼物吗?(让幼儿利用卡片摆出各种礼物)。
3、出示幻灯2、一条小河挡住了小白兔的去路,该怎样过河呢?请你帮助它想出好办法吧!(让幼儿利用卡片摆出各种过河工具)。
4、出示幻灯3、下雨了,小白兔要马上想个办法避雨,你能帮忙吗?(让幼儿利用卡片摆出各种避雨工具)。
5、出示幻灯4、小白兔肚子饿了,你为它准备些好吃的东西吧!(让幼儿利用卡片摆出各种食物)。
6、出示幻灯5、好朋友的家真远呀,你为小白兔准备一件交通工具好吗?(让幼儿利用卡片摆出各种交通工具)。
(三)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施展魔法后变出了什么物品。
(四)延伸活动: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考考你”的游戏。
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中我始终以一个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交往氛围,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活动中教师以集体、小组、个别动静交替的形式,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表述,使每个孩子都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办法来帮助小白兔,培养了他们发散性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的气氛非常踊跃,但倾听习惯不太好,我没有运用灵活的教育机智来引导他们。活动中我在启发幼儿时,指令性语言不够明确,提问还有待于进一步推敲。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贯彻《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不断以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十二
1、能按小兔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较流畅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感觉帮助他人的快乐。
1、能按小兔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较流畅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1、多媒体。
2、房子图片、小兔图片等操作材料(小兔的颜色、大小、动作有区别)。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展示:青青草地上住着7只小兔,要过冬天,就一起劳动建了两座房子,可谁和谁住在一起呢?小兔们犯愁了,请小朋友们帮帮想办法。
2、幼儿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引出课题:帮助小兔住新房。
二、动手操作,进行分类。
1、教师:向各小组分发材料,并说明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进行分类。
3、教师:展示幼儿操作完成作品,并引导幼儿说出分类的办法。
三、说感受。
1、师:看到大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农老师真高兴。这节课学习下来,你高兴吗?为什么?
2、幼儿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感受。
四、活动结束:
2、我们一起来跳《兔子舞》。
教育学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在导入环节创设了丰富的故事画面情境,这样的创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及迫切感。幼儿通过听了故事,有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推动幼儿去观察、分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此时适时加以引导,幼儿心中就有了自己的办法。第二环节动手操作进行分类里,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去做,去探索解决问题。在合作玩中还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感受到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及帮助别人的快乐。在这样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潜能。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十三
1.具有一定的同情心。
2.掌握帮助和安慰同伴的简单方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排练情境表演“我扶你起来”。
1.观察情境表演,学会关心同伴。
教师:演出中有哪些角色?在干什么?
教师:小玲摔疼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小明对小玲说了什么?他是怎么帮助小玲的?
幼儿学习表演中的对话,模仿帮助别人的动作。
教师:你觉得小朋友吗?他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你关心过同伴吗?你是怎样关心同伴的?
教师:你帮助过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样?
教师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画面。
教师:请小朋友讲一讲,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助人为乐的?
经常听到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不知怎么了,都不太懂事。尤其在关心别人方面,孩子做得很不好,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看到父母或者小朋友生病或者受伤什么的,孩子没有一点同情心,更不会去关心他人,觉得很难过,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去关心他人呢?所以这次上课选了社会《我来帮助你》这节课,目的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同伴,能够用简单的语句去帮助和安慰同伴。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索的欲望。”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图片一只流血的小青蛙,让幼儿们看到受伤的青蛙有点怜悯之心。师:那小青蛙为什么会流血呢?带着疑问,幼儿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欣赏了故事《小青蛙和小黄鸭》,通过故事幼儿知道了小黄鸭是如何帮助小青蛙的。我们都要向小黄鸭学习帮助别人的精神,帮助别人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为了能让幼儿更进一步的把帮助别人的精神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我搜集了一些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请幼儿来帮助他们解决,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如:翟康馨走路时摔倒了?常海鑫玩的积木掉地上了?黄若子美的拉链拉不上去?等等,当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小朋友该如何帮助他们呢?孩子们都能学故事中的小黄鸭说:“让我来帮助你……”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培养了幼儿的移情能力来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让幼儿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亮点:1.适当运用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幼儿参与进来,便于理解。通过画面体会到:原来帮助他人就是那么简单。在课堂上,幼儿的表现的确让人刮目相看,我想,给幼儿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感触一定很深。这样扩展教材,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2.精选的课件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懂得了得到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时应说的话。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1.在第二次观看课件时能分段观看,让孩子们集中练习对话。2.在活动中能让幼儿亲自去体验一下帮助别人的感觉会更好3.最后环节教师通过幼儿身边事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同时还可以问一下有谁遇到过困难的,别人是怎么帮助他的,让幼儿感受被别人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4.可以设计一个实例情境,如老师突然捂住肚子说肚子疼,进一步检测和培养一下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实际帮助能力情况(幼儿无反应可让配班老师提示幼儿给老师倒杯水、让老师到旁边休息、帮老师揉揉等)。
人常说,好文不厌千回改。其实,好课就要千回练。通过对课后反思的认识,我就能找到实现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途径,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做一名懂理论,敢实践的的教师。
帮助别人大班社会教案篇十四
近年来,自然灾害危害人类比较严重,为了提高幼儿认识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这方面培养幼儿情感教育,使幼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
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帮助他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2、难点:学习解放军叔叔抗洪的精神。
开始环节:孩子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位叫江珊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的家乡非常的美丽,想让我们大家去参观,你们想去吗?好,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美丽的家乡吧!
基本环节:让幼儿自由讨论,江珊小朋友的家乡美在哪里?!出自:快思老。师!然后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美在哪里?并一一出示图片,进行讲解,读白,与幼儿对答。
结束环节:出示《爱心画面》播放音乐《爱的奉献》,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结束这次活动。
延伸环节:让孩子们懂得,虽然自然灾害非常的可怕,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让这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那就是“爱”。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鼓励自己身边的人也要关心帮助他人!
通过本节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爱心是无限度的,在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时间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个活动的情节发展,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对于老师的提问发挥的很好;不足之处是没有把洪水退后家园变成什么样子的图片展示给孩子观看。在最后结束环节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世界还是美好的,爱是无限的。不能让孩子都带着悲伤的情绪离开活动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7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