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教学教案(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5:33:14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5 15:33:14     小编:字海

教案是一份详细记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等信息的文稿。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优秀的教案范文能够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一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

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了关键的句子。)。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

(“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

(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

(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有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巩固练习”。

一、总结全文,再读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是呀,立夏节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指板书),各种活动又让孩子们如此快乐(词卡)每当作者回忆起小时候的立夏节就会想到那迷人的美景,还会回味起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重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难怪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抓住关键词再读)老师忍不住要在这里加上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二、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几句话连贯地向家长介绍一种立夏节的习俗活动。

2、阅读《立夏风俗知多少》。

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并且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一个读,一个听,读后评价。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二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到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亲身动手实践,感受立夏的趣味。

(一)帮助儿童了解清明的地理知识特点和下雨的原理;

(二)让儿童在斗蛋这一习俗中感受立夏的魅力;

(三)认识立夏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帮助儿童了解编蛋络或绘彩蛋的步骤,鼓励儿童自己尝试创作。

(一)驱蚊小妙招。

小朋友们来想想怎么驱赶蚊虫吧!(与小朋友互动了解他们的驱蚊妙招)。

在这里老师也给大家几个驱蚊小妙招:1.传统防蚊法:点燃晒干的橘子皮,既能驱蚊,还能驱除异味。或者燃烧烧晒干的茶叶或艾叶,点燃后的烟味也能驱蚊。2.注意衣服颜色:蚊子比较喜欢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特别是黑色。所以夏天尽量穿浅色衣服,而且穿浅色衣服也没那么热。3.盆栽驱蚊: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薄荷或天竺葵等,蚊子会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4.挂蚊帐:悬挂蚊帐作为物理防蚊效果最佳的方式。直接避免蚊子入侵你的领地。安全,环保且最有效。5.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寝室内放几盒揭开的清凉油或风油精。蚊子会躲避这种刺激性气味而远离你。

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蚊香和驱蚊液这类产品,拿完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避免危害。

(二)斗蛋。

我们都知道立夏要吃鸡蛋,但实际上在吃蛋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斗蛋”。“立夏蛋,满街甩”,斗蛋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挂在脖子上。

斗蛋的方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般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立夏吃蛋、斗蛋寄托着孩子夏季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如此好玩又健康的习俗,赶紧找到身旁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斗蛋,决一高下吧!

(三)立春传统。

立夏有诸多习俗,如“迎夏仪式”“饯春”“尝新活动”“立夏秤人”“吃五色立夏饭”等。

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深层次上,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3.尝新活动:立夏日,有些地方有“尝新”的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其中“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在上海,有着“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在立夏当天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多地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4.立夏秤人:立夏吃完中饭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5.吃五色立夏饭:在立夏当天,人们会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

(四)立夏活动。

注:绘彩蛋相对简单可以让小朋友亲自动手尝试,编蛋络有一定难度可以仅作讲解,让小朋友知道编的步骤。

1.编蛋络。

准备材料:五颜六色的彩线。

操作步骤:

(1)剪取一根挂绳(对折打结后能套过头,挂在脖子为宜),8根60厘米左右的网线;

(3)8根网绳全部都像这样打结;

(4)分别将临近的两股丝线打结,与上面的结相距1.5厘米左右;

(5)将第一根与最后一根打结,合拢成网兜;

(6)继续下一轮打结,都是1.5厘米左右打结,一般为5-6轮;

(7)扎辫子结尾。

2.绘彩蛋。

鸡蛋壳的准备可以在鸡蛋的一头扎个细小孔眼,将蛋黄、蛋清沥出后,用针管注水清洗并晾干。接着,就可以用彩色卡片和彩笔进行创作。

准备材料:鸡蛋壳、彩色卡片、彩笔、贴纸、剪刀、胶水。

操作步骤:

(1)用剪刀把彩色卡片剪成半圆形状,将它卷起来,再用胶水粘结成一个小帽子;

(3)等彩笔干透之后,在鸡蛋表面贴上贴纸,做成人偶的衣服,这样一个小彩蛋就完成啦!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三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有“尝新”“斗蛋”“称人”等。教材通过听《称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立夏的习俗;通过赏析美文《扬州的夏日》,引领学生走进立夏时节扬州美景,感受初夏的美妙;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夏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玩“斗蛋”“称人”游戏更是让孩子们颇感节气的趣味,倍增对节气的兴趣和喜爱情怀;教材最后“放大细节”写作则告诉学生“写活动的时候,只要写好活动中的细节,比如表情、动作、语言、还有人物的心理,就会使活动生动有趣”这个写作方法。

1.通过学习了解“立夏”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通过“吃乌米饭”、“斗蛋”等实践活动,感受立夏带来的快乐。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教师准备:ppt、石臼、米、水、南烛叶、纱布、乌米饭、斗蛋网。

学生准备:鸡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一)立夏我知道。

1.分享感知,畅谈立夏。

自主交流:观察日历,说一说所了解的“立夏”。

2.初步认识,了解节气。

解文说字:明白“立,开始也”,懂得立夏是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即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四

通过和家长共同编织网袋、装饰蛋、和同伴碰蛋、剥蛋比赛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准备带三个蛋宝宝来幼儿园:

一个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创意蛋宝宝”。

第二个熟的蛋放在与家人一起编制网袋里,进行宝宝一日护蛋活动;

第三个熟的蛋宝宝是准备要与同伴碰蛋用的(尽量挑选硬的蛋宝宝)。

教师准备:有关立夏节的知识,给幼儿的奖状和奖品表示鼓励。

活动一:《创意蛋宝宝》。

活动时间:5月4日—5月6日。

活动目标:能用剪、贴、粘等多种手段,进行蛋宝宝创意活动,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活动二:《我是蛋宝宝的妈妈(爸爸)》。

活动时间:5月6日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游戏、活动、吃饭和睡觉,并有意识地、轻轻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不让蛋宝宝磕了、碎了,体验爸爸妈妈带宝宝的辛劳。

活动三:《班级集体活动----在幼儿园过立夏》。

活动时间:5月6日早上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碰蛋和剥蛋的游戏,提高小肌肉的灵活性。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五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自制课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会对所有信息进行整理。

2.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图像信息。

3.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整理。

活动重难点:文献信息的整理方法。

活动过程:

1.齐诵《二十四节气歌》。

3.各小组汇报。

4.根据汇报教师分别介绍图像信息、音像信息、文献信息。

1.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信息清晰地介绍给他人呢?

2.汇报交流。(先分类,在分别介绍)。

3.小组合作,把小组内的信息进行分类。

4.小组汇报。总结出分类比较合理的方法。

5.其他小组按照这一方法把本组的信息再次分类。

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类,下面就把你组的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吧。

1.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像介绍给大家?

2.汇报交流。(分类)。

3.启发:把图像进行了分类,你准备介绍哪张图片呢?为什么?

4.总结:整理图片信息的方法(分类筛选)。

刚才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了图像信息,那么怎样把文献信息进行整理,介绍给大家呢?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分类。

3.进一步整理:如果把你的全部信息一一介绍,效果不好,怎么办?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筛选)。

6.小组汇报交流。(用极具简短的话把有用的信息说出来,这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就叫提炼。)。

7.小组讨论整理。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来整理你筛选的文献信息吧。

8.汇报交流。哪个小组用一分钟介绍你组筛选的信息?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呀,同学们用分类、筛选的方法,进行了图像信息的整理,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了文献信息的整理,这节课就叫信息整理方法指导课吧。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整理信息。板书设计:

一夜熏风带暑来——走进立夏。

——信息整理方法指导课。

信息整理:

图像信息整理:

文献信息整理:分类。

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提炼。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七

随着立夏的到来,夏天的脚步一步步向我们迈进,忽而雷声轰鸣,忽而雷雨倾盆。太阳也一下子变的那么的炽热,孩子们穿上凉爽的夏装,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似乎对此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于是我们就开展《夏天来了》让幼儿过一个快乐的夏天,享受夏天的特别时光。

1、通过观察和体验,使幼儿知道夏天气温高,有时会下雷阵雨等主要季节特征。

2、了解夏季人们的活动;了解夏季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3、知道夏季苍蝇、蚊子都出来了,它们会传播疾病,懂得要注意夏令卫生。

4、欣赏有关夏季的美术作品,会画出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服装、用品等。

5、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比较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1.活动室内布置夏天的景色。夏季服装、用品、食物、卫生等图片。

2.师生共同更换墙饰,收集冷饮包装盒、袋等。

3.增添玩水设备(塑料玩具、可乐瓶等)。

1、带幼儿观察夏季的天气变化(雷雨)和自然特征。

2、请家长引导幼儿参与"消灭蚊蝇"活动。

3、在家注意防暑降温,注意幼儿饮食和个人卫生。

4、为幼儿在园玩水创造条件,并协助进行安全教育。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八

活动前言: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对水资源的节省,妈妈告诉我说目前有许多的小村子都吃水困难,有的还需要走多半天的行程去背水喝,初次听到妈妈这样说我还不太相信,为此妈妈还给我找出了许多的“证据”,现在的我懂了如何去节约资源,我还要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其它的小朋友呢!

活动目标:

1使用敲、甩、推、挤等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2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初步树立节约意识,逐渐养成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家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我镇几乎家家户户使用)。

2操作准备:

(1)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

(2)教师收集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和擦洗污渍用的小纱布。

(3)拍摄三段录像:a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湿后关上水龙头、打肥皂——冲洗时再打开水龙头;b把淘米水留下,用来洗碗或浇花;c自备购物袋上超市。

(4)录制一段关于阿姨为什么用淘米水洗碗和浇花的采访录音。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1这个装在屋顶上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玩具、太阳能等等。

2谁的家里也有太阳能热水器?就是有太阳的时候有热水,没有太阳的没有热水的!

学生纷纷举手。

3你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洗澡、洗手、洗头、等等。

4你们家为什么要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学生回答,洗澡。

5教师小结。

我们是在利用太阳公公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然后把水加热,供我们洗澡的!太阳公公好吧!

1游戏情境中萌发操作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东西正在被我们浪费。你们看!(出示废旧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

2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

如,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引导能力中等的幼儿使用推、卷等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的牙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向同伴学习,并教育所有幼儿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5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1观看录像a。

(1)师: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师组织幼儿学一学。

2观看录像b。

(1)师:阿姨做了什么?

(2)鼓励幼儿向阿姨提问。

(3)组织幼儿听采访录音。

3观看录像c。

(1)师:人们去干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自己拿购物袋?

(2)师:你去买东西时会怎么做?

4小结,结束活动。

教后总结:我们国家虽然是地大物博,但是相对的人口也比较多,因此能珍惜资源的时候就要珍惜,对于一些没有用的盒子等等的物品,我们要学会回收再利用,希望每个小朋友的心里都有节约的意识,并养成一个爱节约的好习惯!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九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二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一、导入新课。

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四、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

学生情况:

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平均为3岁。

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_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_给_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_吃”。

活动难点:

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_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_给_吃。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

(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_吃。)。

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活动反思: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运用”二字。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练习句型,大胆仿编。而且两个情景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

“冬至大如年”:专家详解冬至民俗内涵。

现在人们只知冬至这天是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步入严寒季节。但民俗专家说,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等。

民俗专家介绍说,根据史料记载,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已故的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祝贺。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冬至的节日重要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丰富的节日内涵依然世代传承,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冬至这天,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饺子是不可或缺的食品,而南方的传统习俗是煮食汤圆、吃米团和长线面,吃汤圆大多是取团圆之意,还有人喜欢在这一天吃火锅。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一

时间:8:30―15:00。

要求:

早上入园开始把蛋放在袋子里挂脖子上,在园的一天中不能把蛋拿下来,下午3:00的时候看谁的蛋是完整的、没有破损的,评比出“护蛋小天使”。

活动二:斗蛋游戏。

时间:15:00―16:00。

要求:

讲解斗蛋的方法和规则,孩子们之间进行“斗蛋比赛”。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蛋,找个对手斗蛋。蛋完好无损的继续再战,最后大家评选出今天的冠军。

活动三:我的创意蛋宝宝。

时间:下午回家。

要求:

1、回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可以用彩色笔、各色水粉颜料,彩色纸等等材料。

2、5月6日把自己装设的蛋宝宝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二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四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班级里实行班长责任制。同学间发生的小磨擦向班长报告,由班长负责解决。如果同学对班长的处理方法有意见,可直接向老师反映,由老师来辨别班长所作出的处理是否正确。不管上什么课,如果老师没来或者有事出去了,班长就应该自动担起管理义务让同学们坐直不许发出声音或者简单地布置一些课堂作业,使教室保持安静。其他所有的班干部有事也直接向班长反映,由班长解决。此外,每个月所有的班干部都要经过全班同学的举手表决,如果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某个班干部在这个月表现不佳,则取消其所担职务,由其他表现突出的同学来担任。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地展开竞争,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这学期,我把四人小组组长的产生方法由以前的老师任命改为全体同学竞争上岗。首先四人小组原先的组长不变,并由组长拿出一本笔记本,仔细记录自己和组员每次默写和考试的成绩。但如果有组员连续三次成绩超过组长,则组长自动免职,由该组员担任。这样做,可以使小组长永远是四人小组中成绩秀的,也可以使组员有了实实在在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当上小组长的希望,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学期卫生小组分为八组,每组七人,其中两人打扫教室并处理垃圾,两人公共场地打扫并倒垃圾,两人拖地并擦玻璃和瓷砖,还有一人课后擦黑板,每组的第一个人是组长。此外,两个卫生委员只需要负责监督:发现哪里脏了就通知值日的班长。实行责任到位制,如果哪里扣分了,是谁打扫就扣谁的分数,并且组长也要相应地扣分。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五

《指南》强调幼儿园课程设置应以幼儿为中心,紧紧围绕幼儿的游戏和生活,突出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学习这一特点。这一课程设置特点,决定其教育方式以游戏与生活为中心,这与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相契合。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可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游戏故事为载体,进行生活性和探究性课程开发。二十四节气,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有些形成了固定节日,如清明、冬至等。引导幼儿一起将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内容变成故事、情景剧;运用大量存在的,与节气关联的儿歌、诗画等,增进幼儿了解探索人文世界的兴趣。注重实践与养成、形式与内容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中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教案。

幼儿园24节气谷雨教案。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六

(一)检查预习。

提前一天发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文章理解情况。

这是教师第一次对学生独学情况的调查。

(二)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由“卧薪尝胆”的故事和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内鹿与狼共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学生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在独学中提出的疑惑。

2、探究问题:

(1)、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2)、结合作者思想,联系个人的经历,思考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用“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懂得)了的道理。”句式组织语言。

本环节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和难点“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问题探究拓展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生活大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五)组内展示。

组员展示合作探究中的成果及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辩论材料。

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更是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关注社会。

在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教师巡视指导或听取组长反馈,准备大展示。

(六)班级展示。

1、由各组组长组织,在组内选一人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汇报。本组组员可以补充。其他组组员也可补充或提出疑问。

2、辩论: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各自陈述理由,展开辩论。

 

 

立夏节气教学教案篇十七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容的自然性 。

《指南》强调幼儿园课程设置应以幼儿为中心,紧紧围绕幼儿的游戏和生活,突出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学习这一特点。这一课程设置特点,决定其教育方式以游戏与生活为中心,这与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相契合。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可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游戏故事为载体,进行生活性和探究性课程开发。二十四节气,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有些形成了固定节日,如清明、冬至等。引导幼儿一起将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内容变成故事、情景剧;运用大量存在的,与节气关联的儿歌、诗画等,增进幼儿了解探索人文世界的兴趣。注重实践与养成、形式与内容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中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770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