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4:27:3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3 04:27:32     小编:梦幻泡

教案能够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教学中的实际变化。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写作要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一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学。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环境被破坏的有关图象和文字资料。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a.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b.读准多音字。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第二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过交流材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班内汇报:(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在谈体会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找出深层的原因,明白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其根本原因。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查周围关于环保的一些问题,亲自做有益环保事,做生活的主人。

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七、拓展练习。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树林里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说说最喜欢小村庄哪个地方。生交流。(板书:美丽)。

3.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段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指名读,齐读。

1.课件出示被破坏后的小村庄图片。

2.自由读、指名读最后一段。

3.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什么也没有)。

4.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四、自读课文中间部分,自我了解,总结原因。

五、回顾,整理。

1.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进一步认识、巩固 。

2.结语: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害了它,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文的旁边吧!我们下节课再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认读。

二、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合作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 (生分组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4.小组汇报,及时总结,引导。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么些村民这样长时间的,无休止的砍树,有没有想到后果呢?最终灾难终于降临了……。

再次读4段。

三、品读第四段,理解“咆哮”一词。

1.指名说词语意思,江河奔腾或人暴怒叫喊。

这里是谁在“咆哮”?

生:洪水。

2.(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3.为什么洪水这么咆哮,这样肆虐?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这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因为村民乱砍树,所以现在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了。

学生自由说。

5.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但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大吃一惊:大地妈妈正在痛苦地呻吟。原来大地妈妈病了,病得还不轻哪!匆忙赶来的秋姑娘赶忙请来了著名的太阳医生和风婆婆大夫给大地妈妈看病。

太阳医生仔细地看了看,摇了摇头,指着大地妈妈的皮肤说:“大地妈妈得了皮肤病,有些地方以前是美丽的绿洲,而现在都变成了沙漠,到处尘土飞扬,干燥得不行了。”

风婆婆用听诊器在大地妈妈胸口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哎,大地妈妈得了严重的哮喘症。现在许多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大气污染严重,大地缺少新鲜空气,如今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太阳公公又忙给大地妈妈照了x光片,发现她的日常饮食也很不卫生,影响到了内脏,不由感叹道:“是啊,如今连小河水都变得十分浑浊,鱼儿也无法生存,这样下去怎么行?”

地球妈妈听完自己的病情,哭得更伤心了,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呼喊道:“谁来救救我啊?”

亲爱的人们,不要再让地球妈妈哭泣了,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了,我们大家都将面临死亡,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让地球妈妈的脸上永露笑容!

美丽斧头什么也没有了。

砍伐。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三

1、认读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第一自然段和四五自然段,感悟小村庄最初的美丽,了解它失去的原因。

3、会写“葱、裸、黎”三个生字。

识字写字,理清文章脉络。

感情小村庄最初的美丽,体会文章感情。

:ppt和生字卡片。

1、同学们,美好的事物总是赏心悦目的,而且还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

2、板书课题,齐读。

1、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读文,注意读准预习时你圈画出的生字词,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4、词语和句子都读好了,老师想看看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听的同学也有任务:认真倾听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在小村庄和故事之前,各加一些词语,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5、同学们,你们看,有时候,我们只要将课题进行拓展,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接下来,我们就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寻找小村庄最初的模样。

2、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最初的小村庄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4、同学们,你们丰富的想象让老师仿佛就置身于这座美丽的小村庄里!读书就是要这样,不仅要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要敢于大胆地想象,这样我们就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了。带着自己的想象,请同学们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3、这么美的词语,我们要把它们记在心坎里。现在,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背下来。

6、你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文章一开头就埋下了伏笔,暗示我们,这个小村庄悲剧性的结局。四、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解读悲剧结尾。

1、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也和我一样,急切地想了解小村庄是怎么消失的,让我们到课文的四、五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边读边画描写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的句子。

2、出示句子,相机理解“没喘气儿”和“咆哮”。

3、想象画面,指导感情朗读。

4、理解“什么都没有了”的含义。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村庄从美丽的到毁灭的过程,但文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在探究中有意地点悟,让其走进课文,明白道理。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2.现在的小村庄怎样啦?谁来说说。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自读自悟要求: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词句)用“————”画下来。准备交流。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3.交流平台: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预测,学生会找到: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根据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测,学生会找到:两个“谁”、“拎”

(2)、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什么?理解词语:裸露。

(3)、小结: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上山随意砍树。板书:随意砍树。

(4)、指导朗读。

(过渡)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有没有停止砍树呢?

4.研读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学习目标。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3)、交流平台。(学生会找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4)、(读读议议)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不断砍树。

(5)、小结:人们还在不断的砍树,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环境在进一步恶化。

(6)、朗读:两个“不断”语重些。

(7)、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后作什么用啦?

认识排比句:三个“变成了”,这句是排比句。语气表达一个比一个强烈。

(8)、读读这个句子。

还有不懂的吗?(估计“柴烟”)。

(9)、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把树木用来烧饭啦?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习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这里的“还”能去掉吗?

(2)、读读。“不管、还、”音稍重。

(3)、引述:终于,小村庄失去了树木的保护之后,在一个、(接读)。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看插图)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吗?

(4)、“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你能不能用句中的话来说?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使我们很受启发,你有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和大自然和谐生活。(板书:保护环境)。

(同桌讨论)。

(4)、说说。

师结:我想,你们的句句良言,小村庄的人们一定会听到的。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向大人了解家乡动物、植物有无增减。如:蛇、青蛙、树木、它们对环境有无影响。

附板书:

随意砍树。

美丽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断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六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斧头(树减少)。

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一、投影插图,导入新课。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怎岸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云,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许多年前开始。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

三、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1、自己练习讲述。

2、指名讲述。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品读句子,体悟自得。

1.自读体悟。

(1)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现实体会,感悟。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

(4)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难过)把你们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指名读,齐读。

(3)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

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

2.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5)宣传环保知识。

(1)小组展开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写出一句忠告的话语。

(2)小组汇报自己的话。

(3)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九

1.认识本课3个生字,语文教案-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2.感悟诗歌评语言,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

投影仪。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思考:深圳的昨天和今天各是什么样子?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三、指导学生自学,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1.小声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看看诗歌共有几个小节,每小节讲了什么。

2.一边读,一边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诗歌共有几个小节?

(1)它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分节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一般来讲,诗歌是以空行自然分节的。

2.指名分节朗读,检查是否达到正确、通顺。

3.每小节讲了什么?

(1)题目中的“昨天”指的是什么?

(2)哪几小节讲深圳的昨天?哪几小节讲深圳的今天?

五、小组讨论学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保护环境”。课文通过一个小村庄从环境优美、可爱到最后被大雨和洪水冲毁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依据文本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材虽短,但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所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应作为教学重点。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设计中,我通过观察、谈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文本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自主、想象、交流把“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作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板块进行教学。

板块一创设情境,感受小村庄的美。

我用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图”,引导学生描绘小村庄的美丽。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看着画面,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描绘小村庄的美丽。此作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的“美丽”给自己带来的那种震撼的感觉。后来小村庄被砍伐、被洪水冲走的情景,也都设置了图片,让学生心灵与村庄的前后情景进行心灵碰撞,这些情境图片让他们积极地融入角色,走进文本。

板块二感情朗读,感受小村庄的毁灭。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确,书是学生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老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因此,在“感受小村庄的毁灭”这个板块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有全班读,男女生读、个别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使其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悟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保护环境。

板块三加强词句训练,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的许多句子含义深刻,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句式训练,在训练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体会,树立了环保意识。两次句式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村民们对树木的随意砍伐,从而造成最终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结果。

板块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适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升华情感,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中。在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消失了,只剩下这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你得到什么启发呢?”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争相发言。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读读自己收集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然后观看我收集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在学生情感的波澜汹涌澎湃时,我鼓励学生设计一句环境宣传小标语。在最后的课后作业,我要求学生回去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把这节课的学习引向了课外,让语文学习和生活连在了一起。

五、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

美丽森林郁郁葱葱。

(空气清新甜润)。

小河清澈见底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天空湛蓝深远。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一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二

1、认识15个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爱护树木,保护大。

一、激趣导入课题。

1、示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村庄”用自己话简要叙述出来,并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美丽),就是这么美丽的村庄却在多少年多少代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知道为什么吗?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认识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学生找出书上相应的词,重点指导“冒”是“曰”字头不是“日”字头;区别“犁”与筏“黎”、“扩”与“括”意、形、义。

三、过度,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村庄的,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把你知道的`用“——”画出来或作上批注。

2、小组交流,把你的收获同你的组员共同分享。

3、学生汇报,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板书:美丽的村庄、裸露。

围绕“裸露”展开学习,老师引导,什么地方裸露了,为什么裸露了,这些树木都到哪儿去了?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读出来,并谈谈体会。

4、你们认为他们这样做对吗?你想对这里砍树的叔叔阿姨说些什么?

过渡,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被人们白白地砍了,美丽的村庄到处变得裸露,你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可惜)。

5、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四、过渡:小村庄的树被人们白白地砍掉多可惜呀,不仅如此,而且多少年、多少代以后又怎样呢?学习5-6自然段。

1、默读5、6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知道的表示出来。

2、学生汇报(联系我县9·4洪灾进行体会)、板书:洪水卷走。

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看多媒体,“洪水卷走的村庄”想象哪些没有了?(房子、家具、斧头……甚至人也没有了)。

3、看到这种情景,你们心里是什么滋味?(难过,痛苦)。

4、有感情地朗读5-6自然段。

五、回顾板书,进行对比,整体感知全文,并板书“变”。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七、拓展练习:以每一个组为单位办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美丽的村庄。

裸露。

板书。

什么都没有了。

洪水卷。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三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感触极深。课文中写的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吗?那个小村庄就是我们可爱的地球,村庄里的村民就是愚昧无知的人类,村庄的命运也许就是地球的命运。现在,因为人们乱砍滥伐,大片大片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而沙漠却以疯狂的速度不断扩大。树木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抵挡风沙。可是森林被砍,山洪暴发,各种灾难接锺而至。再说,没有了森林,动物也就没有了家园,面临灭绝,人类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现在,许多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问题,可缺乏的是行动!

那么这一切能改变吗?我可以肯定地说,能!

首先,要想使森林资源不缺乏就要种树。可光种也没用啊,人们砍的比种的还快呢,所以还要使人们意识到砍树的危害——课文中的洪灾不就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吗?再有一点就是要节约用纸,因为纸的用途很广,但因价格低廉,所以人们很不注意节约。别看一张纸不起眼,如果每个人一天浪费一张纸,全世界60亿人,就是60亿张纸,差不多有几十棵树,一年就要浪费掉一片森林,多么巨大的数字。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个人做起,都来节约用纸。

为了可爱的地球不会有和小村庄一样的命运,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生活在荒漠中,请大家保护森林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四

词语:

好词: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_露】露出,没有遮盖。

【咆哮】野兽的吼声,这里形容河流的波涛声。

【清澈】(水)清而透明。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形容非常齐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语文课程教案篇十五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119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