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安碑林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04:25:12
参观西安碑林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1 04:25:12     小编:笔砚

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写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写作的过程。

参观西安碑林篇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的碑林博物馆之行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

参观西安碑林篇二

10月5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感受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西安碑林博物馆共有七个碑石陈列室,每一个室都有不同的主题,陈列着不同的碑石。有些石碑呈长方形;有的是竖长方形,顶端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或花纹;还有比较特别的棱柱体形状。为了保护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大多数都被玻璃罩住了。因为年代久远,游人众多,很多文字已经被抹平或者损毁,看不清楚了,真是遗憾啊。

这么多室中,我更喜欢第三室。第三室主要陈列的是各种书体的珍贵石碑。有篆书《美原神泉诗序碑》;有隶书《熹平石经》残石;还有草书《怀素千字文》等等驰名中外的书法碑文。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块《熹平石经》残石了。这块碑被破坏的很严重,从背面还能看到胶粘住的痕迹。虽然被玻璃罩住了,无法触摸,但石碑上的文字挺拔、秀丽,又很整齐,极有气势,漂亮极了。石碑的`顶端刻着15个大字,丰满流畅,雄浑有力,我觉得在写的时候一定用了不少力气吧!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小学生,都趴在玻璃上,认真地感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石碑,让书法艺术的魅力一直流传下去。

参观西安碑林篇三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肃穆庄严的西安孔庙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圣殿—碑林。

来到碑林,我犹如置身于碑的森林。走过一间间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九百多年前开始,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碑,并竭尽全力保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从秦篆汉隶到魏碑,唐宋明清诸多大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真迹,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

看完了这么多的碑石,最令我难忘的还要数“开成石经”。有人说:“如果将碑的历史比做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开成石经’便是它的源头。”“开成石经”共刻114石,每石高约2米,均双面刻字,共计228面。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等十二部历史巨著,共计160卷,65万字,有着“石质图书馆”之美誉。讲解员告诉我们,在开成二年时,印刷术还不够发达,当时的学子没有教科书,他们只能相互借书来抄。皇上知道后,害怕这些学子出现传抄的错误,于是命人将这些知识无误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学子去抄。

在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文字变迁,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写法就与现在不同,原来的“光”字上面是一个“火”,下面是一个“儿”,是一个十分形象的象形字,而现代的“光”字上面是一个“小”,下面是一个“兀”,它已完全没有象形字的特点和意义。

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森林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温柔.

碑林......是石的宫殿?时光的藤蔓纠缠绵延,根伸入的肌肤,引我走进历史深处.

碑本无意展示它的忧郁,只是,忧郁已深入骨髓.林也变成了智慧光辉的方块字,闪出几前年的气质.

蝇头小楷,传达一份剔透明亮的心情;如椽大篆,像掀起高高的林浪,嘶声呐喊;最是那狂草写意,宛若欣常狂怨中的浪,一条挟风翻卷的龙.恣意,潇洒,淋漓酣畅......

就这么伫立,读差时光纯粹的情绪.

走出文字的樊篱,走出墨课的迷阵,走出一笔笔雅洁的芳香.

日月会剥蚀,朝代会更替.当狼化为灰烬,嘶裂的咆哮帛为烟.只是那呕心沥血的壮观,历史选择了石碑.

碑林,会说话的历史.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它形式独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却是一个个字,还是一首诗呢!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字画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图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标注得清清楚楚。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地图还能画的如此精准,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用处类似于现在字典一样的碑。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碑,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生们的课本都是他们自己用手抄出来的,你抄,我抄,他抄,难免会有些笔误。有了这样一个范本,学生们有了一个校对的地方。这块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让人肃然起敬。

走出博物馆,可我的心还在那一块块碑、一个个字前。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字写的好,不仅是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信念。

参观西安碑林篇四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碑林博物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大门前的水池,它建于元代,为一座半月形的水池,池壁以青石垒砌而成。我和妈妈继续走,看见了“景云钟”,钟的体积很大,铸有飞天、翔鹤、腾龙、朱雀、独角独腿图案,四角还有4朵祥云,正面还有290多字,字体是我喜欢的楷书。我走进看上面有文字。转身看去,对面是“大夏石马”,石马的头是长方形的。当我来到碑林广场,只见《石台孝经》碑高高的立在广场上,我看了看介绍,才知道,它被誉为“迎客第一碑”,它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高约61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碑文是孔子写的`《孝经》,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联系起来,提倡“事群如事父”,认为“百善孝为先”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抄写,碑文上的字迹清新,秀美多姿。

最令我难忘的还要数“开成石经”。有人说:“如果将碑的历史比做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开成石经’便是它的源头。”开成石经”共刻114石,每石高约2米,均双面刻字,共计228面。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等十二部历史巨著,共计160卷。

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精深、书法之美。也让我领略了祖国书法石刻艺术的博大精深。

参观西安碑林篇五

国庆的小长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我很激动,心想,终于能看到书法名家的作品啦。

走进碑林博物馆的大门,看到了千千百百个石碑,石碑上面刻着古代书法名家的字体。石碑上刻的字有楷书、行书和草书。在耸立的石碑间穿梭着,再看看哪些飘逸的字,仿佛感觉到了情感、激情。

陕西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碑林为我们展示了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这让我感到了震撼,我觉得我们的祖先非常厉害。

西安碑林是汉朝风韵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次游碑林,让我感受到了唐宋时期的书法家的字体,还让我觉得几百年来人们扩大收藏并且保护碑林、传承书法作品的精神,我以后也要好好写字,发扬文化!

参观西安碑林篇六

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距今已有930年的悠久历史,以碑石荟萃而著称。碑林馆藏宏富,总藏石4000余方,碑石时代序列完整,被誉为“历史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殿堂”。碑刻的.种类齐全,书体完备,真草篆隶行均有,居中国古代碑石收藏之冠。

当我面对一件件书法名作,讲解者清脆的声调会帮你更深刻地理解原作的精神;走在古代碑碣刻石之间,讲解者郎朗的诵读声,会引发内心的怀古幽思。观赏一件件碑刻碣石,听着讲解就像聆听一场精彩的演说,听那些关于哲思、书法、博物一系列娓娓动听的故事。面对丰碑碣石,仿佛与古人对话,与先贤交流,如同一树花,增一瓣香,润一片心,使人们的视野愈加开阔,想象更加丰富斑斓。它展现的不仅是古与今的融合,师与生的融洽,更是心与神的融汇,思与行的融化。

碑林,中华文明的寄托!我爱碑林,我爱我的祖国!

参观西安碑林篇七

国庆假期第三天,爸爸带我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我早就听爸爸说过了,听说里面有很多古代书法名人写的作品,喜欢书法的人都会去那里参观,而且还不止去一次呢。

爸爸向我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走进碑林博物馆,天啊!真的是碑石如林,石碑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爸爸带我一个碑一个碑的欣赏,向我详细讲解每个碑文的意思和写这些字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这块碑样式非常独特,四面都刻的字,碑的最上面刻的是一条巨龙腾飞的图案,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有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每块碑上记录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画里藏字》碑,猛得一看,是画了一幅漂亮的竹子图,可当我仔细看,那些竹子其实是字,写的.是一首诗,非常有趣!还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地图的距离都量得清清楚楚,真是太精美了!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的,是给学生当字典用的。这些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方方正正。

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宝库。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决心。

参观西安碑林篇八

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碑林。

导游词。

欢迎参考!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20xx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

千字文。

》,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游玩后,还可以购买到用原碑刻拓印出来的“碑帖”,不过这里的“碑帖”价格不算便宜,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碑林边上的书院门步行街上购买碑帖,价格相比较便宜些。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的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里面竖立着著名的《石台孝经》。这是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层石台上。《孝经》是宣扬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加注,并用隶书行文。

第一陈列室。

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陈列室里主要陈列,内容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12部经书,共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

第二室陈列着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才从地下发掘。此碑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记载的史实中外史书全无记载,因此弥足珍贵。清代丹麦人荷尔漠来西安用重金偷买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现存伦敦)。它是研究中外关系的宝贵资料,其拓片早已辗转国外。《中尼合文陀罗尼经幢》是一种柱状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圆柱形,用中国和尼泊尔两种文字刻成,反映中尼两国佛教的交流。《不空和尚碑》反映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史实。《明德受记碑》记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大顺国”,并反映了当时陕西灾后“人食人”的惨状。《曹全碑》虽是为汉代曹全树碑立传,却无情地记载了他镇压黄巾起义的事实。

第三陈列室。

石刻艺术室和游廊收集了陕西各地的石刻石雕珍品,如东汉的石兽、画象石,唐代的蹲狮、犀牛。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有四骏保留在这里。这里陈列的唐代供应石灯十分引人注目,灯分九层,无论造型还是灯案的图案,都十分精美。日本奈良附近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灯就是仿此唐灯所造。此外,还有出土移此的东汉石刻墓门,唐代石椁。石椁阴刻的星相乐舞,仕女图,椁外浮雕彩绘文武侍从和骑龙驾凤仙人,都是历史和艺术珍品。来到碑林,不要忘记这里还有一个高2.5米、重6吨的景云大钟。每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发出的钟声就是出自这个巨钟。

参观西安碑林篇九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它形式独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却是一个个字,还是一首诗呢!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字画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图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标注得清清楚楚。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地图还能画的如此精准,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用处类似于现在字典一样的碑。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碑,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生们的课本都是他们自己用手抄出来的,你抄,我抄,他抄,难免会有些笔误。有了这样一个范本,学生们有了一个校对的地方。这块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让人肃然起敬。

走出博物馆,可我的心还在那一块块碑、一个个字前。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字写的好,不仅是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信念。

参观西安碑林篇十

自己的人生目标假期我去了碑林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中国历达史上所有书法家的石刻书法作品,由于书法作品保存不了太长时间,所以古人用刻在石碑上留给后人看,这些石刻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

碑林讲解员给我讲每个碑的故事和来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孝经碑》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登上皇位,使了各种手段,杀害兄弟姐妹,把自己的父亲软禁了起来。他担心子孙后代也会像自己一样抢走了他的皇位,所以他写下了《孝经》让子孙后代好好做人孝顺父母,师长,刻碑以示天下。

还有我喜欢的两位书法家是:王羲之和颜真卿。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是《兰亭序》但至今还没有找到兰亭序在哪,有人说在武则天的墓里,又有人说在李世民的墓里。我先让看了颜真卿年轻时的一幅作品,撇捺是龙飞凤舞,有模有样,俗话说字如其人,在颜真卿一生中,经历了安史之乱,学会了更多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所有的思想意识都变了,就连自己的写字的风格都变了,讲解员又让我看了颜真卿晚年时的一幅作品,变化很大,每个笔画都有收敛,变得更有刚劲和力度。

清代马德昭的作品“魁星点斗”。指在古代科举状元都要“正心修身”“克己复礼”,才能“独占鳌头”从古到今所有的学习都要付出辛苦努力,你才能达到理想人生目标。

参观西安碑林篇十一

十月二日,我们幸福作业小组来到了被称为“书法圣殿”的碑林,开始了我们的碑林之旅。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收藏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王羲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等。刚走进碑林的大门,我们看见两个90°的半圆,导游阿姨告诉我们那是泮池,中间是秀才桥,在古代,只有秀才才可以走秀才桥。碑林有许多石刻,断千字文刻石、汉画像石……,但我最喜欢的,是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先后骑过的六匹骏马,每一匹马都有一个奇怪而好听的名字,它们是用突厥语命名的战马。第一幅刻的是将军丘行恭在为骏马飒露紫拔剑。第二幅刻的是骏马拳毛騧不管刀枪火海始终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进。第三幅刻的是骏马白蹄乌为击垮敌人奔驰两百多里。第四幅刻的是骏马特勒骠仰天一啸,敌人落荒而逃。第五幅图讲述了骏马青骓已身中五剑,仍迅猛英勇。第六幅图刻的是骏马什伐赤带着李世民冲出包围,然后长啸而亡。“昭陵六骏”是中国雕刻史上的瑰宝,但“飒露紫”和“拳毛騧”这两匹马却被盗卖到了国外,我们在碑林看到的则是用石膏和水泥制成的复制品。

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我觉得碑林是我们西安人的骄傲,我也一定要练好书法,将这些神奇的艺术传承下去。

参观西安碑林篇十二

11月19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不时有凉风吹在人身上,舒服极了。我们五年级三班全体师生来到国家4a级景区--西安碑林博物馆学习、参观。

导游说:“西安碑林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时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室。珍藏了从秦汉到明清多个时代的碑刻,是石刻艺术的宝库。”

走进博物馆大门,远远就看到一个华丽的碑亭,它雕刻精美,颜色华丽,高高立在广场中间,它的后面是连成片的柏树。走近亭子,里面立着一大块石碑--著名的石台孝经碑,它是中国最完整的古代石碑,碑顶雕满了云朵状的双层皇冠,雄伟极了。听导游介绍,它是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亲笔题写的真迹,石碑总高超过六米,是碑林中最壮观的石碑。

绕过石台孝经碑,顺着青石板路向里走就到了碑林第一展室,里面陈列了许多名家真迹,有的十分精致,有的略显粗糙,有的娟秀清新,有的粗犷豪迈,真是各有千秋。

不知不觉来到第四展室门前,迎面便闻到一股油墨的清香,原来是工人们在制作拓片,只见他们熟练地用毛笔把墨汁涂在一个印章状的布包上,然后均匀地在宣纸上印压,一张拓片就形成了。导游说这是涂有特殊药水的宣纸,它们先经过处理,会按照碑面的凹凸自然变形,干了之后经过吸油墨水的布包拓印,就成了黑白分明的托片了。参观完拓片制作,向右走,来到国画作品碑刻的展区,我不禁发出了感叹:“人们把文字乃至书画雕刻在石头上,要付出多少心血啊,不但把字的顿笔、运笔、回笔刻得十分精致,还把画的勾、皴、点、染也刻得惟妙惟肖,真是不可思议呀!”

出了第四展室,我们又依次游览了五、六、七号展室,随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小花园中,花园四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连廊,地上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园里有苍劲的古松和绿油油的草坪,园子的一角竖立着几排整齐的石桩,有一人多高,上面雕刻着动物的形象,据导游介绍,这些石桩是古代拴马桩,雕刻的动物不仅用于装饰,还有吉祥的寓意,如猴子代表“代代封侯”、马代表“马到成功”等等,别有一番趣味。

走出花园向右转,就来到了石刻艺术室,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石犀,足有四五米高,导游踮起脚尖、伸直胳膊甚至连手指都没有一点弯曲也碰不到它的下颌,十分雄伟。仔细观看,它的雕刻太精细了,连肚子上的细小皱纹都雕刻得细致无比。导游说这是看守皇帝陵园的巨兽,重约十吨,使用一整块巨石,是动用了大批人力,花费数不胜数的金钱和漫长的时间雕刻而成的,是无价之宝。

参观了各个展馆,游览已接近尾声,我们仍然沉浸那些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珍宝之中,临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在石台孝敬前合影留念。今天的游览使我受益无穷,这次经历令我永远难忘。

家长的话:

通过实践活动获取了知识和乐趣,真是令人难忘的经历。希望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参观西安碑林篇十三

星期六老师要带领我们小记者参观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心里很激动!

中午妈妈把我送到博物馆,老师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了,我们分成四列排队进入博物馆!我带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博物馆,里面有好多我们不认识的东西,老师一一给我们讲解,让我们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

时间过得飞快,当要离开的时候我心里依依不舍!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了解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以后我要去参观更多的博物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195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