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案(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1:25:21
角的认识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1-29 21:25:21     小编:笔舞

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角的认识教案篇一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 的联系和区 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 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 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 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 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 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 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 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 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 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 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 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 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四中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及时鼓励。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这道题就藏在数学书中36页,谁能找到它,快速的练一练。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快速的找到37页练一练第二题,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看谁的动作最轻画的又快又好。

4、数一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5、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角的认识教案篇三

一.教学内容:p2---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

3.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新。

三.重点难点。

1.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2.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

创新点:注重以旧知带新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p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看书质疑。

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有34560783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

3.判断题:

(1)十个一千是一万。()。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四)课后延伸。

看书:p2---4。

角的认识教案篇四

活动安。

星期三。

教学内容。

数学《认识圆形》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1、播放dvd,故事欣赏。2、问题解决。(1)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活动过程(2)让幼儿在教室找一找圆形的物,:找到后,和幼儿一起总结圆形的特征:圆形是圆滚滚的,光滑的,没有角的。(3)用圆形泡棉和圆形印章进行操作,再次感受圆形的特征。3、巩固拓展。4、集体检查操作结果。5、表扬能找到圆形物品和说出圆形特征的小朋友,结束课堂。

活动延伸。

园内活动:游戏:圆形变变变。

教学反思。

角的认识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热爱祖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角的认识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3、观察。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角的认识教案篇七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

学生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页例1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

(3)小组内互相交流:组织整理好汇报的内容(如:有什么发现?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2.小组汇报: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质疑)。

学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课件出示圆柱和相应的名称)。

(2)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学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3)感知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与底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4)圆柱的高。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高度变化过程。

请同学观察:圆柱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引导:哪段距离表示圆柱的高?请看屏幕,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教师:你能在你的圆柱上指出这条高吗?(圆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面对无数条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为了方便一般测量侧面上的高)。

教师:请看这样画一条线段是它的高吗?(三角板斜放)。

预设: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5)小结圆柱特征。

教师: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名称。

2.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答案,不是圆柱的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游戏拓展,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1.出示一个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用长尾夹将其10cm的长固定在小木棒上。

学生: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

教师:是怎样的一个圆柱?你能用具体数据来描述一下吗?(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一个圆柱)。

2.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5cm长的那一边夹住后再转,转出来的圆柱跟刚才的一样吗?

想象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圆柱?(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

出现的圆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物体大小差不多?

3.同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50厘米,宽是30厘米,快速旋转,会形成一个多大的圆柱?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油桶。

4.考考你: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角的认识教案篇八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师生一起观看录象)。

小朋友,刚才的录象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顶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汇报。

(三)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q1:数角。

q2:思考。

对这个图形剪一刀,那么还剩几个角?

a:猜。

b:动手剪——证实。

角的认识教案篇九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时。

课件和配套光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1.2元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3.5元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0.61.83801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0.6○2.2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边)。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认识“手”字以及手的发散字,引起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2、通过感受知道“手”是很灵活的、引起幼儿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你们喜欢吗?”谜语:一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小朋友抢着回答说:“这是手。”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有很多用处,你们看看老师两只手在做什么?(老师做手影游戏:小鸟飞,小朋友愉快的'跟着老师一起做)。

做手影游戏真有趣,以后有机会我们在做好吗?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袋子,袋子里面有许多小东西,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摸一样东西,先讲出这是什么东西,然后在摸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东西。(小朋友争着上来摸出了喜乐瓶、小铃铛、铅笔等等物品)为什么我们的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说:“那是因为我们的手很灵活,很敏感。”

老师出示手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汉字手字)那么,这个手字是怎么么写的呢?为什么手要这样写呀。(有一个小朋友说,因为手字很象一个手)(当老师拿出一个“拿”字)为什么这个字下面有一个手字?(小朋友抢着说,拿东西要用手,所以拿下面有一个手字底)

老师相继出示“打、扶、扔”教小朋友认这几个汉字,然后问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朋友说旁边都有一个提手旁,然后请小朋友做“打、扶、扔”的动作。问:为什么都用提手旁,小朋友说:因为这些字都是手的动作。为什么提手旁是这样写的呀,胡启浩小朋友说的真好,他说提手旁就是一个手字少了一撇,这些动作都是用手做的,所以就用了这个提手旁。

接下来老师又出示了“拇、指”两个拼字,问,你们认识吗?这就是我们的大拇指、小拇指的拇指两个字,他们是用提手旁和母旨的发音合并成一个字。然后出示提手旁的若干拼字,谁认识这些字,请小朋友自己读,不认识老师教。使小朋友看出这就是拼字。小朋友很高兴想拼字。

我们还有许多提手旁的字,以后在区角活动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学拼字好吗?

由于应用了猜迷语,手摸物品,运用手的感觉猜出物品名称和手影游戏的综合手段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引起了幼儿的学习趣兴。通过手的形象和手的动作,理解提手旁字的意义。老师运用形象的拼字游戏,激发小朋友学习汉字趣兴和拼字的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幼儿快速的认识许多汉字。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准备:

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多媒体课件、

师问:平常大家喜不喜欢看熊出没?今天上课光头强带了借个东西过来()课件展示图形)。

3、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请大家一起来读学法指导。

请大家以学法指导为方向,以你们的提前预习为基础。三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你们手中的小组探究合作卡。

展1:探究一:认一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展2:探究二:画一画角。

展3: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种角。

展4: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探究五: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展6: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探究七:想一想红角的蓝角相等吗?

2、根据大家的收获,在几何王国中还有这样一首儿歌,请你们看一看、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体验知识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做到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到了内容多但有结构、有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来说较大。要教会学生指角、认角、找角、比较角、分辩角等许多知识。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乱,并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我在课堂中始终贯穿认一认,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培养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纳入课堂中。

3、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首先,练习的设计能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增强形象感,直观感。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当然,任何课堂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学生整体照顾的不够,尤其是在学生展示环节。当学生在个别问题的回答上语言表述还不完整不精确时,老师没有及时指出和纠正。在练习的反馈上也不是很透彻和全面。另外教师的语言也有不恰当之处。教师在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还有所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断积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提高。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98“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1课时。

windows 98“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计算机图画。

一、引入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小明参加了这次比赛。瞧!下面就是小明画的一幅图画。(演示图画)

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小明使用的是windows 98里的“画图”程序。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

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学生操作)

(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师演示)

(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

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读一读]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4、练习

(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三、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程序,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使用。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计数器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万位在第( )位。千位在第( )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 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1、通过实物观察,了解猫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脚部分与脸部)及相应的生活习性。

2、在视频录像中了解其生活习性、感受猫的各种趣事,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视频、小猫、手套、猫粮。

1、幼儿对猫已有经验的反馈。

教:今天有只小猫来我们中二班做客,你知道小猫的一些事吗?谁来介绍一下。

教师把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板画形式给予展示记录2、出示小猫(提醒小猫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别发出很大的声音)

2、观察小猫脚部特征(同时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验证)老师戴上手套抱出小猫。

教:老师为什么要戴上手套?

(小猫有爪子)小猫的爪子是怎么样的?幼儿先说再验证,教师抱着小猫给幼儿近距离看爪子,尖尖的、弯弯的象什么一样?(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说说),你知道小猫尖尖的爪子有什么作用呀? (幼儿学学爪子抓老鼠的样子,教师配音帮助幼儿感受其厉害之处)(补充:尖尖的爪子不用时是缩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刚才不太看得清楚。用了才露出来)

教:小猫的脚上除了爪子还有什么?再次近距离给幼儿看看脚,说说那块肉垫,引申到已学儿歌的词(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小猫为什么走路要静悄悄。(把猫放下来让它走走,大家倾听其走路无声。)

3、通过喂食观察其脸部特征回忆一下猫爱吃的食物,再出示猫粮,这是小猫的食物,老师进行喂食(根据情况是否能请幼儿尝试喂食)

教:看,小猫在干嘛?看看她的嘴巴有什么特别吗?(三瓣嘴)瞧,它边吃嘴边还有什么在动啊?(胡子)谁也长胡子的啊?怎样的胡子?(细细长长)小猫的胡子有什么本领你知道吗?这些都长在小猫的哪里啊?(脸上)教师勾画猫脸,画上嘴巴胡子,小猫像了吗?还少什么?添画眼睛、耳朵(谁来说说小猫眼睛、耳朵的事情)随意说说即可看看黑板上的小猫还少什么?添画长长地身体和尾巴。简单表示小猫全身的毛。

欣赏碟片(分段看、三段内容)

接下来有一段小猫和小狗的录像(看时间进行)你猜它们在一起会是好朋友还是要打架?如果打架谁会先动手呢?观看录像(边看讲述小猫的动态)知道结果了吧。

5、小结:

小猫可以做我们的小伙伴,我们都要保护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只有你去伤害它它才会攻击你。小猫还有很多品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种类的小猫是怎么样的?(看照片)

大班健康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公开课视频+原版ppt课件+教案反思中班歌唱活动《拯救大蛀牙》公开课视频+教案+ppt课件+音乐(第11届幼儿园音乐优质课)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1、乐趣卡:认识钟表

2、声音:钟表的秒针

3、涂色:钟表

一、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压低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钟表的声音,请幼儿听。(滴答滴答响)

二、观察活动

1、出示钟表

(1)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2)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重点认识几个数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3―65认识钟表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1点,4点,8点。课件:3―64认识钟表4点,2点,7点,10点。

2、教师操作,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2)教师再次操作,让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分针都指向6)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

3、课件:3―69认识钟表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2、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中,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掌握知识。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我首先用舒缓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在认识时钟环节,我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并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本次活动的不足在于,自己在环境创设方面有所忽略,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投放一些可操作的玩具钟表,或者一些flash游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目标,环境就是为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服务的,它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根据其原有经验做出判断。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七

认识藕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结构,知道藕是荷花的茎。

藕若干根。

1、教师事先为每组幼儿分发藕。请幼儿观察藕。

——藕长得什么样?

——藕上面为什么还粘着泥?

2、教师请幼儿回忆是否吃过藕?味道怎样?说出来给大家听。

3、藕做的印章。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张白纸,每组一盒印泥。请幼儿用横切的藕段沾上印泥在白纸上创作。

4、将幼儿的.作品悬挂于美工区内供大家欣赏。

今天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思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做个有心人,带着孩子们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善于观察习惯,提高孩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走进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发现科学小秘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237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