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些事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8:19:05
童年的那些事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9 18:19:05     小编:XY字客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成长。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改善整体表现。总结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每一次总结都是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迈出的一步。

童年的那些事篇一

童年,像一颗颗糖,细细品尝,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甜蜜;童年,像一支支悠扬悦耳的歌,慢慢欣赏,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欢乐;童年,又像一个装满了小秘密的宝盒,让人回忆起来又会抿着嘴偷笑。

记得在我还不懂事时,总是对蔚蓝的天空感兴趣。一天晚上,我们小区停电了,妈妈带我出去散散心,我欣然答应。出了门,我仰望天空,哇!好美呀。天空上星星点点,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着我眨眼睛。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会停电,而天空不会停电呢?”妈妈笑了笑,没有回答我。我又好奇地问:“那天空上的星星是不是萤火虫变的呢?”妈妈不想让我丰富的想象力磨灭,笑着唬我:“是呀!”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萤火虫全都抓回家,那家里不就能向天空那样亮闪闪的吗?”我从家里找来一个空瓶子,就兴冲冲地去抓萤火虫。不一会儿,瓶子里便发出美丽的光芒。

童年的那些事篇二

过客匆匆像是一场雨,多少童趣留住感慨。风清云淡,昨夜星辰,眼前心中都是盛开的繁花。岁月悠悠像是一阵风,多少童真留下感怀。旭日东升,月落西山,梦里窗外都在弥漫着花香。

犹记童年,小河流水哗啦啦的响,轻唱着动听的老歌。我们一同嬉戏打闹,芦花低头笑,和风来作伴。我们一蹦又一跳,一声又一和,直到夕阳西下,夜色渐浓,听见家人呼唤,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吃饭。

童年的我们,幸福的像花儿一样,绽放单纯的美丽。我们的童年,快乐的像小草一样,展现青涩的明朗。童年我们,现在,长大了、茁壮了,同样也渐渐成熟了。我们的童年,如今,过去了、远去了、甚至也慢慢淡忘了。

童年里的春天,渗透了我们的青春活力;童年里的夏天,洋溢着我们的热情似火;童年里的秋天,收获到我们成长的乐趣;童年里的冬天,凝聚着我们分享的喜悦。乐趣的童年,童年故事,如今都已远走,我们已不再是曾经的孩童。豆蔻年华的我们,途经风华正茂的年纪,让我们一起欢笑,告别童年,至少还能拥有那一份无瑕的纯真。

童年,我们从来不懂什么是庄重,所以,我们没心没肺的笑过、没羞没臊的哭过。我们有过嘻嘻哈哈的`胡闹,有过哭哭啼啼的吵闹。童年的我们,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总是敢于冒险。童年的我们,自以为将来的生活是轰轰烈烈的。后来,童年的我们不在了,代表着一种成长、一种成熟。后来,我们的童年定格了,意味着一种稳重、一种内敛。经过了童年,我们喜欢了也习惯了平平淡淡,显示着一种从容、一种豁然。

雨淋湿了记忆,风吹干了回忆。童年的我们越来越像是一个飘渺的梦,重演在心头,落荒于心底。我们的童年越来越像是一首悠然的歌,重温在梦里,落寞于梦醒。就这样,童年的我们,我们的童年,像雨像风,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悄然流逝。

时光去了,日子久了。如今,我站在少年的彼岸,遥望着对岸的童年。此时,碎了一地的花瓣,残留着淡淡的余香。眼角泛起的结晶,划过嘴角,咸咸的。流年悄悄的从指间溜走,带走了童年,冲淡了过往,可是湮灭不了那份纯洁、那种感觉、那段情节。落英缤纷,飘散着童年的花絮。凋零的记忆,却是消散不了那个年幼的我们。

童年的我们,看红尘的所有都是带着好奇和懵懂;童年的我们,看世间的所有都是带着疑问和困惑。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直到我们的童年变成少年,才逐渐明白红尘世间里的千姿百态。

童年的我们,贪吃、贪玩;童年的我们,真挚、固执。随着时间的变迁,想起我们的童年,越发觉得淘气、天真!更多是真实。我们怀念的童年是无话不说,我们怀念的童年是一起做梦,我们怀念的童年是吵闹过后,依然想着和好如初,再次玩耍、再次嬉闹。童年,我们怀念的是礼轻情义重,让人无比感动;童年,我们怀念的是一同玩游戏,使人热力十足;童年,我们怀念的是彼此离别后,想着要用稚嫩的笔迹,再查字典,给好朋友写一封歪歪扭扭的书信。

不管岁月如何时过境迁,童年的我们,就像是栀子花开的纯美,历历在目;无论时代怎样变幻莫测,我们的童年,就像是栀子花开的香气,久久弥漫。每当追忆童年,我们就像长不大的孩子,还是愿意相信童话的存在。已经长大的我们,却像是不想长大的孩子,还是愿意相信童心的所在。

童年的我们,穿过岁月的迷障。我们的童年,穿透回忆的迷惘。不要问我童年有多好,我会告诉你,童年的我们有多真!不要问我童年有多真,我会告诉你,我们的童年是最美。

谨以此文,写给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们。

童年的那些事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那些“理想”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流沙河的《理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也让我想起了童年的那些“理想”。

长大了些,才知道当“毛主席”的想法是多么的异想天开啊!或许它是我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于是就想着当一个富翁,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不也很好吗?我没敢把这个“理想”告诉爸爸妈妈,怕他们又笑我,只好把它藏在了心里。有一次听说世界上的首富是比尔·盖茨,据说他的钱能铺月球3层呢!我幻想着自己能够比他还富,有一天开着豪华轿车,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脚蹬皮鞋,昂首挺胸地阔步回到家中,爸妈看到这么帅的小伙子说不定还认不出我呢!我豪爽地拿出一大箱子美元往地上一砸,“爸、妈,这点儿钱就当给你们的一点儿养老钱吧!”他们肯定乐得要命。

又长大了一些,偶尔看到报纸上写着某一富翁贪污了多少多少钱,被判了死刑!我猛然一惊:是不是当了富翁就要被枪毙啊?我可不想死。作家们的作品谁都喜欢看,我这个小学生就读了不少呢,那还是当个作家好。高尔基呀,还有那托尔斯泰,远比不上我。我写的巨作,嘿,说不定还能得个诺贝尔文学奖呢!再起个笔名,就叫“流星雨”,挺有诗意的吧?我幻想着又在某一天,斯文地回到家中,看见爸妈正在看我的巨作呢,我便笑着说:“这是我的小文,欢迎你们指点哦!有时间我专门给你们写一本……”他们一定会高兴得心花怒放的!

现在,我长大了,随着见识的增长,我明白了:确立理想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名利,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国家有作为的人。但我常常想起童年的那些“理想”,那些童稚、可笑、又可爱的汤姆·索亚式的“理想”,是它们伴我度过了一个金色的童年。

童年的那些事篇四

弦歌杏坛四十秋,沥血呕心霜满头。

传道授业无长技,效颦常吟顺口溜。

既然这些怪胎是自己“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来的,为什么要说是“效颦”呢?这不是谦虚,更不是想“嫁祸于人”,因为这点本事确实是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只是我这个学生不成器,没有学到家罢了。

我的这位恩师的名讳是,南兆宗。

南先生是我踏入校门遇到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影响我一生的良师之一。他那时不到20岁,个子很高,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大概就1米65吧,但是在我们这些小屁孩眼里,确实够高了。他很有本事,会拉胡琴。他会拉公鸡打鸣,会拉母鸡下蛋,特别擅长拉鸡娃被宰杀时那种惊慌失措孤立无援声嘶力竭的声音,非常非常像,我们忒佩服,经常求他拉,他也很乐意给我们拉。

南先生还会绘画,但很小气,轻易不会给我们画,除非你表现得特别好,否则怎么求都没有用。我们班李飞力有幸被画过,还是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让我很是羡慕嫉妒恨了好多年。李飞力很了不起,一口气上了3个一年级,说话虽有些结巴,但是他比我们有经验,知道老师讲课需要教鞭——用它指着黑板上的字教我们怎么读,所以就找了一根木棍,刮得光溜溜的,还打了个眼,穿上绳子挂在黑板旁边。结果被老师狠狠表扬了半个月,还让描绘他如何刮教鞭的粉笔画出现在学校的黑板报上!了不得啊,那是学校的黑板报呀!我很恨自己怎么那么那么笨,就没有想到给老师刮一根教鞭!甚至我还想到明年一定争取也留一级,能够在新的班级先下手为强,为老师刮根漂亮的教鞭,好好享受一下被表扬被画像的美妙滋味。可是又一想,明年教一年级的老师万一不会画画那不白留级了吗,于是只好悻悻作罢。

南先生有个我们忒喜欢的缺点,就是从来不会发脾气。无论我们是搞恶作剧捣乱,还是和他顶嘴,甚或是犯下有损班级荣誉的“十恶不赦”的“滔天大错”,他都不会发脾气。就说刚入校门那天吧,我们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不知道“当当当”的钟声是干什么用的,仍在教室外面疯玩。南先生就对我们说:“这是预备铃,是告诉大家快回到教室去,在自己的桌上坐好,准备上课。”于是我们就回去,刚准备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坐下,李飞力一脸坏笑地对我们说:“别在凳子上坐,老师说让坐到桌子上。”于是,我们只好傻傻地踩着自己的小板凳,战战兢兢地爬到那长条木板(所谓的课桌)上,两脚悬空地坐好。上课的钟声响起,南先生进来了,见状当然大吃一惊,急忙招呼我们慢慢下来,千万别摔着。待我们安定下来后,先生略带埋怨地说:“谁让你们坐那么高,多危险!”我们当然说是李飞力,而李飞力却一本正经地说:“是老师你刚才说的!”南先生笑笑,让李飞力坐下,连声说:“是老师没有说清楚,是老师错了,是老师错了。”

有一次,课堂上南先生让我到黑板前听写生字。我很笨,那时学习也不知道用心,所以把“呼喊”的“喊”写成了“咸”,南先生摇摇头说:“错了,错了。”然后启发我:“喊,得有‘口’呀,你把‘口’忘了吧?”我愣了半天,忽然指着“咸”字中间的“口”说:“没忘啊,你看,在这儿呢。”先生笑了笑,又说出了他那句口头禅:“是老师没有说清楚,是老师错了,是老师错了。”然后让我下去看看书再上来改正确。

南先生的另一个缺点是患有选择性健忘症——对于我们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毛病特别健忘。这个缺点别人喜欢不喜欢我不管,反正我不但容忍而且喜欢并且还感激涕零。裤腰带事件发生后,南先生的云淡风轻使自感罪孽沉重的我走出了阴霾。倏忽间,六一儿童节就到了,南先生居然忘了元旦前的一幕,竟然点名要我和另外6个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儿童节汇报演出”!这一次,我们要表演的是歌舞剧《拔萝卜》,南先生亲自编的。他为剧中的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狗、小花猫和小鸭子各写了一段数来宝,听起来特别得劲,我自今还记得那老公公的台词:“老汉我今年九十九,向来劳动是能手。种的萝卜长得大,一个就重九千九。”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南先生让我扮演老公公。可惜,这次表演要自备服装,我家穷,买不起白羊肚毛巾,只好忍痛割爱,去演那个“九千九”了。演“九千九”有个好处,躲在那个用雨伞和报纸糊成的萝卜道具里,虽然闷热得汗水比尿两次裤子还多,但不用特别服装,只需要在他们拔萝卜时随着节奏使伞柄摇一摇就行了。这次演出,我们班大获成功,只可惜没有人知道我就是那个大萝卜。没人知道就没人知道呗,反正南先生知道,我满足了。

个位2/4/6/8/0,2作约数都能行。

个位是5或是0,5作约数要记清。

各个数位加得和,3能整除用3约。

以上办法都用过,看7能约不能约。

南先生把这个口诀传授给我们,并举例说明。他说:“譬如,111,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三个1相加等于3,能够被3整除,3就是它们的约数;49,749,好像没有,你用7试一试。”

他这个法子还真管用,我们不再为求约数而患头痛病了,省却了一笔医疗费,功德无量,善哉善哉!

特级和尚笑曰:

佛门传偈语,

杏林汤头歌。

教师会编顺口溜,

——不错!

童年的那些事篇五

妈妈一边给我梳头,一边对我说:”孩子,别紧张,妈妈会一直在下边看着你,你是最棒的!”

我才听不进去妈妈说的话呢!只要她能在台下看着我就行了。

上台了,我的双眼紧盯着妈妈,先向台下的家长们鞠了一躬,便怀着忑忐不安的心情开始了我的表演:"两只老虎……"我面带笑容,眼睛不住地向妈妈在的方向瞟去,“哇,她还在!”我心想。我这可安心了,继续跳舞。

但是,不大一会儿,我开始心慌了!妈妈?你在哪里?我在心中呼喊着。妈妈不见了!我的双眼不住的向四周瞟,我就是希望能看到妈妈。

我找了一遍又一遍,找不到!我急得直冒汗。

看到台下一大群家长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的心砰砰直跳。持续了几分钟,我真的快要紧张得“昏”过去了!

我的汗水流到眼睛里了,我被辣得睁不开眼,真想用手擦一把!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成功得把眼睛摸了一把,舒服多了!可还来不及高兴,擦了汗的眼睛竟然又让我看到了台下。

我感觉台下的家长像妖怪一样向我扑来,我害怕得把眼睛紧紧的闭上。“妈妈,你在哪?”我在心底不住的呼喊着。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孩子,妈妈在台下看着你呢。加油啊!不要怕!”我听见了,是妈妈!我勇气倍增,擦干眼泪重新跳了起来。

演出结束了,台下观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快乐极了。

哦,美好的童年!哦,滑稽的往事!

童年的那些事篇六

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于我而言,是一段被烟尘阻隔的岁月,母亲亦在岁月中流失了很多记忆。闲叙时聊起母亲的童年,远比我的童年丰富有趣,因以记之。

姥爷是个爱“折腾”的人,为了生计,家里进行过各种尝试,曾养过蚕和貂,做过啤酒和汽水,种过药材红花和白术……这些充满新鲜感的事物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年幼时就帮家里操持家务,提及这些时,母亲俨然化身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乍一听貂,以为是《神雕侠侣》里的雕,貂是肉食动物,主要用途是做貂皮大衣。外形像老鼠,吃的食物也是老鼠。在田里放老鼠夹逮捕班仓鼠,将班仓鼠皮剥去后用绞肉机绞碎,再掺上鱼骨粉,喂养时如若不慎还会被咬到。

母亲家生产的啤酒和汽水是小作坊式的,配料的比例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我便以嗔怪的口吻对母亲说:“你没有把秘方传给我,我们也错失了一次发财的机会。”母亲就说这是命里没有。

母亲所做的啤酒是甜的,管它叫香槟。啤酒一做一大瓮,瓮口蒙上两层中间絮棉的白布,将烧开的水倒进去,这就算过滤。再加入酵母、香精、白糖以及熬成糖色的白糖,密封起来发酵三四天就会产生泡沫了。汽水是用食用色素、柠檬酸、白糖、香精等直接勾兑的,最关键的一步,是在装瓶的时候注入小苏打会产生汽,就为汽水注入了灵魂。啤酒和汽水都是用玻璃瓶装的,用压盖机封口,再贴上商标,用过之后还会回收。

姥爷将啤酒和汽水用骡车运到附近村子订购的人家,骡子比牛和驴更讨人喜,性子温顺力量大。过去骡子是在牲口市场上买,有专门给人介绍的经纪人,牲口市场还采用古老的摸手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将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通过比划手指谈价格,也可避免讨价还价引起的麻烦。

母亲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见过三寸金莲的小脚,行动好比风扶柳,像戏里小姐下绣楼的姿态。虽然知道这是畸形病态的审美,但是似乎又理解了男人对小脚的偏爱。母亲的姥姥就缠过足,太姥姥穿的是平民流行的蓝灰色大襟衣服,那时候妇女不需要去田里劳作,只在家里纺花、做饭。于是和母亲又开始谈论现在的女性和古代的女性谁更幸福。

我记录下母亲这些童年琐碎小事,得以一窥母亲儿时所处时代的面貌,并非想停滞在过去。每一代人的童年都不同,而他们是与自然关系更亲密的一代。

童年的那些事篇七

“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故事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童年时光虽然不像星星和月亮那样明亮,但,却是那样美好。

还记得那是在我5岁的时候,我最喜欢玩的就是“吹泡泡”……。

有一次,我拿起一罐泡泡水和一支“小花哨”后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下楼梯。到了楼下,我选了一块比较宽阔的平地来吹泡泡。我拧开了装有泡泡水的罐子,并用小花哨沾了沾泡泡水,把小花哨的“接口处”放到嘴边吹了起来。

一个个泡泡争先恐后地从小花哨的大喇叭那钻了出来,朝天空飞去,奔向另一个崭新的世界。

泡泡们身上穿的“新衣裳”的颜色可不一样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粉红色,这些颜色各异的泡泡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更让人称奇的是,在那些五彩缤纷中时不时藏着一种特别,它似乎随时就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似的。你们一定也很好奇它是什么吧,对了,它就是那透明的白色。

我兴奋地和这些泡泡玩耍着,看着那些在空中漂浮的泡泡,不时用手指尖轻轻地“点”一下那个“连体泡泡”。实在点不着的,我轻轻地跳一下,点一个泡泡;再跳一下,点那个泡泡。我边吹边点,快活极了,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可不是嘛,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只快快乐乐的小白兔,整天都玩个不停。想去哪就去哪,快活得不得了。

童年是快乐的,那些快乐虽然随着我们的成长渐行渐远,却最值得回味。让我们一起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

童年的那些事篇八

于是我的记忆里又出现了那条灰白色的水泥路,路面逼仄而拥挤,上面永远有一群顽劣少年飞驰而过,他们像鳝鱼一样在人群里穿梭不息,在整个的童年时光里我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而我竟然不是这群顽劣少年中的一个。

在南方温暖而湿润地日光下,我守在家里的窗子前看着外面惊红骇绿的过往片段,跑马灯似的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然后心里如同纺车一样纺出悲悲戚戚的孤寂罩在我的四周。是我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每天照看我,只好把我锁在了家里。我到现在也能清晰地记得那把铜锁扣上时发出的冰冷脆响在头脑里炸开的情景,当我使劲捶打那扇木门时,我知道父母已经离开了。因此我最怕的就是假期,那表明我将会独自在屋里将大把大把的时光痛苦地捱过去,而我也像被挤掉了一半,显得空洞如风。

我想自己后来的想象力也许就是在那时被逼迫了出来。当我把作业写完后能做的`就是趴在窗台上仰望外面澄澈的天空,头脑里已经天马行空奔腾不已了。假如这样也值得庆幸的话,那真该感谢我一直孤独而灰色的童年。

对于父母把我锁在屋里这件事,我从未怀恨在心,我唯一怨恨他们的是在我多年的小学时光里,每学期的学费都让我到楼上一个阿姨那里去借。这件事被我写进小说《青春期》,里面的剑的原型就是那个阿姨的儿子,曾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过我始终觉得和他隔了一层,其原因就在于此。有一次等到老师把学费收好之后,唯独我的还没有交上。老师就大声问我,你的学费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那刻我觉察到所有同学的目光都盯着我,灼热之感让我眼睛发疼。于是我冲回了家把书包摔在地上,对我妈妈说,我不读书了,我没钱交学费。可是我妈妈只是看看我,就从口袋里摸出八十元票子放在我手上,说,学费一直替你准备着,让你借钱读书,就是要你知道读书不容易。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直直注视着我妈妈,然后说,我以后挣钱给你花,不要让我再去借钱了,我觉得丢脸。那年我大概九岁。

我所居住的这个小镇临河而建,在夏天时总会闻到河风送来的臭味。汽车从水泥路面上驶过后扬起的尘瘴在狭长的街道上久久的飘着,而无数少年就是这时背着书包从那灰雾里出来,向镇北面的学校走去。我现在回忆起那段学校时光总会记起印着卡通图案的画片、香烟盒和弹珠,那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少年都曾疯狂迷恋过的玩具。也许它们是我乏味童年里唯一斑斓的色块,以至多年以后我依旧会保留住它们的整体模样。

我在整个小学时光里总是以一种怯懦固执的形象出现在所有老师面前,因此他们都不大喜欢我,而我也不喜欢他们。这样的对峙结果就是我常常被罚出教室,立在屋檐下反思。可是我能反思什么呢?天上有许多飞鸟一掠而过,扔给我声声明亮清脆地鸣叫,于是在罚站的那些日子里我竟觉得神清气爽,不自觉地挺挺脊背,仿佛要让教室里面的老师感受到一种严重的挫败感。

我小学的班主任周老师是我唯一尊敬的老师,可是若干年后我在路上碰到她时竟装作互不认识形同陌路。我没有说上一句“老师好”。后来我听另一位老师说,周老师很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学生好像都没有记住她。后来我想,长大以后的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避开本来是温暖的感情,而宁愿去触摸冷冽的冰霜,至于原因真是无法说清。

假如要从童年里挤出最快乐的成分,我想一定是在乡下外祖母家里度过的那些时光了。乡下的生活里充满了民间的神秘,慵懒的气息和引人入胜的事物,它们充斥在我身体里时,让我第一次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强壮而亢奋的从身体里冲出来。我在许多散文里都写了乡下的生活,写了有外祖母陪伴的生活,那是一种有别于城镇喧嚣脏乱的格调,它让一个少年的童年变得有了质感,我感谢那段时光,让我也曾亲手触摸过属于自己真正的童年,它也是我至今对童年不再过分惋惜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我再一次说起童年,那些顽劣少年飞奔的身影,那些徜徉于学校顶空的飞鸟唱鸣,那些乡下恣意地叫喊,还有那把铜锁背后无数孤寂的时光,全都立在我的周围,把我重重裹挟。原来它们一直不曾离开,原来它们不会离开,我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我把它们彻底的天荒地老。

童年的那些事篇九

流转在季节更替中,我未曾读懂花开花落,所以我为其神伤,跟随着地球旋转,总以为世界应是一片美好,所以一直用土掩盖地上的刺。

我不想懂什么叫生活,也不想知道什么叫天违人愿。只是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中一个世界的摸样,那个世界没有苦、没有泪,像个孩子在坎坷的路上建立自己的城堡,不管地基,只看外表。

孩子的梦是美丽的,在做梦似的孩子是幸福的,那种幸福仿佛是孩子专属的,即便你是一个斲轮老手,也不能打造那片乐土,因为你被现实左右了,所以你不会懂一个孩子为什么会看着窗外傻傻的笑。孩子也不会懂大人们为什么要花费那么的汗水和昼夜去设计一张图纸,因为他们才不会想那么多,偶尔也会又想不通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因此而烦恼,他们会天真地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然后开开心心的和自己的泥巴。

于是,我也渐渐地被现实奴役着。

如今,我每天都在重复着生活,麻木地翻着童话,用科学的头脑嘲笑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文字和想法,只有在北风呼啸、万物冬眠时,我也会得到一些闲暇,看着这个花白的世界,我的大脑空空如也,这时我手里会拿着一瓶酸奶,祭奠我那遗失的童年。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

童年,如五味瓶,让每一个人都回味无穷,而童年干的那些傻事,又往往令人忍俊不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糖,美味甜蜜,可父母往往不让小孩子吃个够。听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说,我准备舍下一天的必需物,来个“种糖得糖”。我找了一把小铲子,粗鲁地把爸爸的心肝君子兰拔出,小心翼翼地把那颗令人垂涎三尺的牛奶糖种下去,然后激动地把土盖上,高兴地心怦怦直跳。以后的日子,尽管我不停地想象那大把大把的糖果丰收的情景,并像侍侯王爷似的对待它,却终没有结出果子。我挖出来一看,糖块除了脏了,再没有一丝变化。我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肯起来。

打“爸爸”

爸爸是最疼我的人,幼儿园一放学,我定要去办公室找我最亲的爸爸。一天,我发现身着黑西服,脚穿棕色皮鞋的“爸爸”正坐在电脑旁。“爸爸!”我边叫边扑了上去,搂着“爸爸”的脖子,“叭”,响亮地亲了一下。这时,“爸爸”转过头,有点不知所措。啊,认错爸爸了!我恼羞成怒,瞪着牛一样的眼睛,扬起小手,“啪”,打到了那个叔叔的脸上,“哇”地一声号啕大哭,金豆子珠串似的往下落:“我要找爸爸……”

当小老师。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一

童年夏天的夜晚,街头乘凉,听大人拉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人们讲的那些个诡异故事,至今不能忘怀。

一红灯笼。

张大伯年轻时,给村里养牛场养牛,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无夜草不壮”,村里特别安排张大伯半夜给牛再喂一次料。那时,还没有电,连一只马灯也没有,每次喂牛,张大伯连根火柴都不能划,因为养牛场到处是草料。喂完牛的张大伯,每次也是摸黑回家。好在养牛场离张大伯家二里来地,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说的是一个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喂完牛的张大伯走出养牛场,根据习惯,顺着熟悉的路朝家走着。忽然,张大伯看到离自己有十米远的前方有一盏红灯笼不紧不慢的晃动着,张大伯说自己脑子仿佛一下失灵了,只管跟着灯笼走,灯笼快一些,张大爷的脚步就快一些,灯笼慢一些,张大爷也就慢下来,总是保持十来米的距离,身体不由自主跟着灯笼走,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后来,张大伯走累了,索性坐到了地上。灯笼发现张大伯不走了,返回在离张大伯有个五米远的地方转起圈来。这时张大伯已经又累又困,坐着坐着不由得打起盹来,。红灯笼见张大伯这样,径直飘到了张大伯跟前,张大伯这次看清楚了,那确实是只漂亮精致的灯笼,不过,张大伯没有起来跟着灯笼走,而是趴到地上打起呼噜来。

当张大伯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那时正是夏天,天亮得早。张大伯这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在离村庄十来里的大道上,如果再径直走,就走到龙泉沟水库里去了。事情发生后,张大伯夜里再也不喂牛了,村干部逼的厉害,他就说不干了,人们不知道原因,还直埋怨张大伯,后来,在街头,张大伯透出了事情的原委,我也就有了今天这个故事。结果就是:夜晚,十二岁以前的我,没有大人,在夜晚再也没有独自出过门。

二张奶奶家的事。

小时候,半夜常被一阵凄厉的哭声惊醒,每次都怕的不行,母亲对我说,是后街王奶奶的二儿子在哭,他疯了。这样的事,每月总有好几次,后来,听街上的人说,王奶奶有六个儿子,竟有三个是疯子,大儿媳妇在生下两个孩子后,也莫名的疯了,还有一个孙子,生下后,天生呆傻。张奶奶是村里的神婆,捎带着干些阴间的事。王奶奶把她请到家里,让她看一下阴阳,。张奶奶围着院子看了半天,还跑到大门口闭着眼睛坐了半天,对王奶奶说,他张婶,你家的宅子建在了阴间鬼市的上面,把鬼魂压得夜夜出来折腾你家的人,,如果不搬离,保不住家里人还要出事。王奶奶信张奶奶的话,可是那年月,连吃穿都成问题。哪来钱盖房。就这样,王奶奶在二儿子的嚎哭声中离开了人世,那年,我刚好十二岁。后来,王奶奶家大门口装了路灯,夏天,人们聚在灯下乘凉,这样我对后街才不太恐怖,有时搬个凳子,趴在墙上,瞧着远处王奶奶家的`大门口,希望能从地上出来个鬼魂,看看鬼魂是个什么样子,可一个夏天,看了几十次,有时脚都麻了,什么也没有,只听到乘凉人们那爽朗的笑声和拉呱声。但对王奶奶家的恐惧,却一直持续到我初中毕业。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二

那时候我还小,脾气没那么好:你不让我干,我就干。结果开了这么一个玩笑。

奶奶在厨房准备晚饭,我坐着玩火柴。奶奶看见了,把火柴拿走了。对我说:小孩子玩什么火柴?睡觉小心尿床!哼,我不信!冲奶奶做了个鬼脸,从桌子上拿了一盒火柴跑了出去。

玩火柴没问题。你在恐慌什么?我拿了根火柴,抽出一根,使劲擦了擦,一团火焰冒了出来。我吓了一跳,把手里的火柴扔到一边的水坑里,然后出去散步。跑回奶奶家。

梦里梦见自己在海边看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卷起巨浪,海水上涨,把我和游客一起卷走。

我惊醒了,低头一看,看到了一张地图。我的心震惊了。我奶奶走过来笑着跟我说我在撒谎。你没看到是谁干的。我回头一看,哈,我哥在黄河里游泳呢!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三

我小时候,喜欢看越剧。无论是多远的地方,我总会让妈妈带着我去。每次妈妈看到一半想走的时候我就不让她走,拉着她的袖子,让她陪我看到最后。不得不说,小时候连戏在讲什么都不知道,却还能坐在下面看两三个小时。

我小时候,喜欢出风头。不管大人们在干什么,我都要过去帮忙,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得上。有人说话了,我就负责在旁边偷听,一旦发现别人还没完成的事儿,我一定要过去争取,“让我来帮忙吧”无论如何,只要是我能出风头的地方,我就一定不会落下。

我小时候,喜欢角色扮演。大人刚走出房间,我就一把掀起被子往身上一披,然后开始各种的自言自语……还有还有,拿一块围巾跑到院子里,仿佛自己是什么皇室贵族。更尴尬的是,我还总是披着围巾到邻居家串门。老天爷啊,这是什么神仙黑历史啊!

我小时候,喜欢听歌。写作要是没有灵感怎么办?听歌呐!无聊没事儿可做怎么办?听歌呐!心情不好怎么办?听歌呐!总之一句话,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事儿,只要听歌就能解决啦!

我小时候,喜欢喝奶茶。说到奶茶,那可真是人间美味!一杯奶茶就能让我幸福感爆棚。奶香浓郁,丝滑可口……咳咳,不好意思,打了个小广告,不过奶茶这玩意儿是真的好喝!

我小时候,喜欢打羽毛球。你说气不气,就我这么个小身板,连想碰着球都难。和高个子打球人家是一打十米高,我是拍比人还高。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羽毛球总是有无尽的向往,尽管技术不咋地,但我热爱羽毛球的这份心绝不改变!

我小时候,喜欢吃巧克力。那巧克力啊,真就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甜食了。尤其是那个德芙入口即化香甜可口,天嘞!太好吃了!每次妈妈不注意,我就偷偷从货架上拿一根,嗯,真香!

小时候的喜欢总是千奇百怪,但却又最真实,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多简单的一件事儿。喜欢这喜欢那的,才叫舒服呢!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四

我的童年给我的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现在想来,当初做的一些事是多么傻、多么可笑!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乘车到乡下去看爷爷,正好那天爷爷要到蔬菜大棚去育苗,我和弟弟也吵着要去,爷爷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同意带我们去。进入大棚,感觉到里面的的温度比外面高,看到爷爷在熟练地播种育苗,我和弟弟也吵着要做,因为当时我们都很小,拿不动大铲子,爷爷就给我们准备了两把小铲子,让我们自己去种。我拿着小铲子在想“种什么呢?”,记得爷爷曾经给我讲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摸摸口袋,里面有一张纸巾,马上有了主意,就把纸巾种下去吧!这样妈妈就不用花钱买纸巾了。

童年,是一个令人值得回忆的东西。在童年里也许你会发生许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又会淡忘。这就是我的童年!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五

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那么的开心快乐。每每想起都会莞尔一笑,今天我就来说说那个时候的我。

胆小的我。

我爱看恐怖片和离奇的故事,但又十分胆小。

天黑不敢出门,哪怕是有急事也得有人陪同。每次看恐怖片一到精彩瞬间,我马上害怕地躲到一边。上个厕所也得开着好几个灯。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我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把头缩进被窝,大气也不敢出,每个夜晚过得真是“心惊胆战”!

看吧!我就是怎么一个胆小的女生。

爱哭的我。

我小时候总爱哭,别人还帮我起了个外号“爱哭鬼”。

那时的我一天不哭是不可能的,不管有理没理我都哭。被批评了,我哭;摔跤了,我哭;没糖吃,我哭……常常有人由此搬出“爱哭鬼”来嘲笑我。当时我还小,说不过他们,自己又不服气,又拿出绝技---哭。随着慢慢长大,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爱哭的女孩了,又有谁会知道那个文静的女孩子曾经是个"爱哭鬼“。

好奇的我。

也许是受了我叔叔的影响,我特别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

叔叔自己建立了一座桃花园,虽叫桃花园,里面可不止种了桃树,还有:梨树,桑树,桂树……数不胜数。

这里可是我的乐园,我一看到不知名的花草,就会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叔叔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如果还是听不懂,叔叔就会说:“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我也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六

最纯真的面孔,最爽朗的笑声,最清澈的双眸,都被定格在童年,那段最绚丽的时光里。

骄阳下的湖面在一片燥热中更显静谧,一阵充斥着热气的风拂过,原本平静的湖面瞬间波光粼粼。远处,一圈又一圈水波泛过来。

我和母亲还有一位带着儿子的阿姨正在湖边一边谈笑一边散步,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个船只造型的建筑物前,那里有一个浅水滩,地下铺着许多细沙。离我们不远处,有位老爷爷正在钓着什么东西,我们凑上去一瞧:呀,是小虾!正在水里游着泳呢。

我们来了兴致,纷纷脱下鞋袜,踩着被阳光晒得温热的水和软软的细沙,挽起裤腿,四处寻觅小虾的踪迹。小虾们个个都很狡猾,一会儿钻到沙里去,一会儿又逗乐似的故意引起注意,我们伸手去捉,结果每回都是抓了一把水,后来两手空空,把衣服给湿透了还傻傻的笑。

那样的笑脸,带着童真,带着快乐……。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歌是那时跳皮筋常常哼唱的。

在院子里随便找两棵树,中间有一定距离,就能直接把皮筋绑在树干上,几个小伙伴就可以开始玩了,形式多种多样,院子里总是回荡着我们的笑声,如清脆的银铃一般。

我们玩得是那么的开心,但是皮筋毕竟还是很脆弱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绷断,而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断处打一个活结。角落里那条打了许多结的橡皮筋早已落满灰尘,却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

那一张张挂满笑容的脸庞,至今那哼唱着歌谣一边蹦跳的身影仍在脑海浮现。

夏日的傍晚,天空还是墨蓝的,我们这群孩子就已经不约而同的`下楼来了。大家把小脑袋聚在一起,商量着今晚的活动。

而我们最常玩的便是捉迷藏了。

先决定好谁数数,然后其他孩子便笑闹着朝不同方向跑开了。有的躲在树后,有的藏在单元门边,还有的直接躲在离起点最近的藏点,等数数的人走开,第一个回到起点。顿时,万籁俱寂,晚风拂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每个孩子都屏住呼吸,看见有人走近,都会把小脑袋向后缩。找到躲藏者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人影,有时候一找一个准。

那一双双清澈的双眸,在黑暗中闪着光,承载着我们幸福的光。

下滩捉小虾,跳皮筋,捉迷藏,甚至打沙包,比骑单车……那些童年的记忆啊,还有许多许多,尽管这些事,这些游戏,我再也没有玩儿过了,但他们却永远定格在童年那段最绚丽的时光里。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七

每个人都酷爱自己的童年,童年给每个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我的童年里,桩桩趣事就像葡萄园里的葡萄一样,一串又一串。其中有那么两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一、误解的伤害。

夏天来了,蝴蝶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大家想捉住蝴蝶近距离观赏,看见小伙伴们都在捉蝴蝶,我也心动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了一个大网,顶着炎热的太阳,捉蝴蝶行动开始。看!花丛边围着一群黄黑色的“蝴蝶”,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心里喜滋滋的,我一招“猛虎扑”一举拿下一只(那时的我分不清蜜蜂和蝴蝶),真是一只肥嘟嘟的“蝴蝶”,我用手将它拿下,不料,什么东西扎了我一下生疼。咦!它怎么不动了,死了?我赶紧再接再厉一网拿下一堆“蝴蝶”心想:“拿上这些蝴蝶去找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哈哈哈——我多厉害!”把网翻过来,我伸手去捉它们,只听见嗡嗡的声音在我耳旁围绕,脸上顿时传来火辣辣的疼痛,疼得我眼泪直流,低头一看,“蝴蝶”在我脚边都一动不动,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一下子涌了出来,提腿向家跑去,妈妈见到我这样,眼睛红肿,脸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包,又看见我手上的网里死了的蜜蜂,一脸茫然地问我:“你不是捉蝴蝶吗?”,我提起手里的网说:“这不是吗?”妈妈见状哈哈大笑起来,而我站在那里却不知所措。

二、打火机事件。

有一次,爸爸妈妈去买菜,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闲着无趣的我把玩具拿出来,搭了一座高高的城堡,一心想着城堡的事情,竟不知道衣服早已被自己多动的身体划破了,羽毛纷飞,我怕妈妈回来训我,便做在沙发上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我记得爷爷教我玩编花朵游戏时,绳子总是易断,他便用打火机将两个头一起烧一烧,再用手拧一下就搞定了。于是,我连忙开始找打火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把衣服铺在了地上,将打火机按开后,对准破的地方一烧,预想的效果没有达到,反而火越烧越大,我急忙拿水扑灭,好险呀!差点酿成大祸!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看见地上白花花的毛,一地的水,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她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瞧见父母笑了,我也不知不觉地哈哈大笑起来。那件衣服就被我这样搞没了。

你瞧!好一个傻乎乎的我。

童年的那些事篇十八

儿时的记忆渐渐浮现在脑海里,如夏日的泡沫般梦幻、唯美。而在这梦幻、唯美的童年里,我又曾经有过那么热烈的盼望。

小时候,我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我既内向又沉静,我唯一盼望的,就是拥有一只狗狗。可妈妈并不喜欢养狗,她只喜欢养金鱼,她说金鱼没毛,又不会弄乱房间,多方便啊,可我偏偏那么执着,认准了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隔三差五我就缠着妈妈去宠物店看小狗。

终于。有一个周末的早晨,妈妈对我说:“长豫,你不是一直想养狗吗?咱们去养一只吧!“我开心极了,穿上我美丽的花裙子,拉着妈妈的手,向宠物店出发。一路上,我摇下车窗,看道路两旁的花开得是那么娇艳,几朵连绵的云在天空中像蚕丝般宣腾着,到了宠物店,经过精细的挑选,我们选中了一只大约二十厘米的水杯狗,一个水杯都可以将他装下去。“我选他的原因是可爱,而妈妈的原因是:方便打扫卫生……”

刚要选定时,妈妈说她忘带钱了,要改天再来,我们只好失落离去,等到以后,妈妈更是万般推托。一年后,在我软磨硬泡下,终于买了回来,可当我看到它时,已不像当初那般喜欢,虽然我也逗它玩,我也给它讲故事,我也带它出门,我也同它在我的小床上睡觉。可是,总觉得如今对狗的盼望已不那么热烈。得到了,便不再喜欢。

我至今依然觉得在童年中的盼望是一件好事,至少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也是你梦幻、唯美的童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会是你心中的唯一,成为你心中完美的诠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736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