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27:18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优质14篇)
时间:2023-11-27 06:27:18     小编:BW笔侠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通过类比使抽象概念更具体,让文章更生动有趣。如何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下是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优势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走出去,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导致大量留守务农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尤其是一线从事种养生产的农民素质急剧下降。同时,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推进,一些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专业农民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根据广大务农农民的不同情况开展科技培训,已成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部自办的一所远距离农村成人教育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付诸了积极努力[1]。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广校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特别是针对广大务农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1加大力度开展务农农民科技培训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重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经济、文化的差别,广大农民被束缚在落后的农村,科技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差。目前,我国有7。37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从这一数字来看,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力度开展务农农民科技培训,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做为一个覆盖广大农村的农民教育机构,具有熟悉“三农”、贴近农民的优势,具有健全的5级办学体系和先进的媒体教学手段,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阵地[2]。为此,农广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培训,教会他们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培训,培养出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科技意识强的新型农民,让他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走出去,投入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去。因此,在加快务农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农广校是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新的历史任务。

2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将农广校办成农民可依赖、可信任的培训机构。

当前,务农农民培训面临的任务十分紧迫。由于受农民自身素质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双重约束,农民增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开发应用,广大农民适应能力较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加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坚持利用低成本、大容量的远程教育方式,广挖农村对人才培训需求的巨大潜力。一是充分发挥农广校办学面广、规模大、针对性强、人才可就地培养的.特有优势,将农广校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村、组,广集培训对象。二是在培训内容选题上,要融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于一体。选择一些技术新、品种优的培训内容。另外,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对培训内容也要适时进行调整更新,突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综上所述,为充分体现农广校办学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一定要把农广校办好,使农广校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可依赖和信任的培训机构。

3注重实效,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农广校的载体作用。

农广校在开展务农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只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当地主导产业为导向,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头性,努力扩大务农农民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效益和水平,才是农广校搞好务农农民培训出路所在。同时,在培训工作中还要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农广校的载体作用。一是将务农农民培训工作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形成合力,才能抓出成效。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形成一个以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按照分头组织、统一安排、共同实施的原则,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做为县级农广校首先应引起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争取领导的全力支持,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工作中心,结合本地农民科技现状,根据农民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选好培训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务农农民培训的质量。二是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在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较新,敢于学习新技术,愿意尝试新成果,但大部分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为此,在培训过程,不仅要教会他们新技术,同时还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农民树立新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参与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三是将务农农民培训与就近、就地就业培训相结合。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还应对广大务农农民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低,能够就地进行生产的非农专业技术培训。例如,手工编织、简单工艺品制作等。通过这种培训,不仅可以使广大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可进行一些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使农民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中,从而加快农民经济收入增长步伐,带动更多农民参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3]。

4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仅仅是个手段,真正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农民,并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才是目的。由于农广校过去一直以学历教育为主,随着农民培训的范围逐渐扩大、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在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无论是在师资,还是在培训经验上都有一定的欠缺。为此,要在今后培训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补充师资队伍,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纵向实行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协作,按需施教,培训资源共享。横向联合当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技术机构,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农民技术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中,确保务农农民培训所需的各类师资力量。教育是根本,质量是保证。只有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工作中,应做到培训前有计划,培训中保质量,培训后有跟踪。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了解当地农民文化程度,种植模式以及生产规模等一系列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并依据计划有序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要定期对农户进行回访,确保培训有效果、农民有收益[4]。

5结语。

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施教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今后,农广校必须从实际出发,继续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努力营造人才培养基地,使农广校办成一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融通,学校与非学校相互衔接的良性办学机制,做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和纽带。以最大限度地做好农民培训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致富奔小康付出积极努力。

6参考文献。

[1]周舒俐,付志峰。浅谈新形势下农广校发展之路[j]。农民科技培训,2010(2):10—11。

[2]翟兰军,王鹏科。安阳市农广校农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及基本模式[j]。河南农业,2010(2):59。

[3]马菊堂。加强农广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j]。云南农业,2009(12):52。

[4]程黔莉。浅析农广校教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j]。农技服务,2008(4):110—112。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二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的弱聚集尤为影响企业创新效能发挥。

【1】谈员工聚集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

摘要:知识员工聚集作为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在实现企业创新效能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受地域、资源制约,本文基于知识员工聚集、企业创新相关理论,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环境特征,从知识员工聚集视角探索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创新效能,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员工聚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面对历史大潮,各类组织都不同程度经受着时代的考验。”(相飞,)。

其中,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显。

该类企业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为主,利用自身研发成果,吸收外来技术以持续创新,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速度,保证农业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

知识员工聚集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

按照相飞(2015)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对知识型员工的判定准则,“该类员工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这表明其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转化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其专业资质的提升,以及包括个人智商、情商、修养等在内综合素质的提高。”。

可见,知识员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资源,受科技投入、人才政策等因素影响,会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聚集。

而“复杂多变的外部任务环境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流动性趋于频繁。”(相飞,2015)。

人员流动则引起复杂的经济效应。

本文的知识员工聚集及其效应指农业科技人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组织协同作用集中在一起,突出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各自独立所发挥的加总效应。

这里所指的知识员工聚集的主体是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及实用技术的人员,其运用知识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是企业创新主体。

通过聚集,促进了个体间隐形知识传播,优化知识结构,能更多获取行业信息,实现相互协作,从而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企业得以创新。

二、理论基础。

国外的知识员工聚集研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和人才资本积聚。

giannetti认为,不同劳动力个体的技能相异,其合作可促进规模效益,资源耗费降低。

国内学者将知识员工聚集内涵大体总结为两类。

牛冲槐等()从人才流动角度指出,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大量同类或相关人才在某地区或某行业形成的聚类现象。

还有学者从效应角度提出,知识员工聚集是符合质量指标的知识员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数量上集中,他们通过交流经验达到彼此协调配合,实现聚集目标。

总体来看,知识员工聚集效应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大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二是知识员工聚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以及知识员工聚集对其效应的研究尚显不足。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着雇佣关系的重塑与转型之势已登陆我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我国企业不断采取变革举措,这势必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心理感知。”(相飞,2015)。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涌现。

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在中国农业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农业产业革命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知识员工聚集则是企业创新的突破口,聚集过程势必影响个体认知,并作用于企业效果。

由此,阐清知识员工聚集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创新优势的重要前提。

三、基于知识员工聚集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分析。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致使我国经营体制和管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相飞,2015)。

农业涉及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其创新需要多方面可靠技术支撑。

而知识员工素质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知识员工结构决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速度。

因此,在聚集中把控知识员工的素质和结构尤显重要,各环节上知识员工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农业科技型企业获取创新效能的关键。

基于此,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聚集的途径,对于实现知识员工聚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认为,知识员工聚集途径主要包括“市场主导”和“政策扶持”。

国内对知识员工聚集研究多基于国外理论和实践展开。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情境特征,可从三方面分析知识员工聚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首先,就人员素质而言,专业基础扎实、具备管理能力又能从事科研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撑。

他们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协作和应变能力,能将创新性知识投入实践。

在聚集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使高素质知识员工聚集,降低信息流动成本,促进知识积累与更新;其次,就人员结构而言,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为中心,优化人员结构是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

通过把控人员结构,推动集约化和商品化农业统一发展。

知识员工聚集通过这种整合机制实现知识互补,由此激发其创造力,产生联动效应,最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创新;再次,“人才兴业”在农业领域内需要知识员工的支撑,根本而言就是人员素质和结构有机整合下的控制。

通过完善知识员工的引进机制、合理配置、激励机制来实现知识员工聚集,以助推企业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综上,本文发现,由于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受自学习能力、空间分布和政策影响,导致未完全释放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知识员工聚集途径:第一,选育高素质知识员工。

企业在选人、育人中要向研究性、开发性、创新型方向发展,将培育有“爱农、学农、献农”思想的复合实用型人才作为知识员工聚集目标。

建立人才专项引进资金,打造人才引进平台,开展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融入产业示范基地,将“引才”和“引智”结合,促进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

第二,优化知识员工规模和结构。

结合各地发展需要,编制有相关、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以吸引人才,使不同人才在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中形成规模,通过聚集去打造一支学用结合、素质优良、高效稳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提供人力资本保障。

第三,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增强行业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支持和尊重知识员工的环境。

建立多渠道信息传递与技术合作机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弥补农业领域知识员工素质和结构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相飞.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m].

作者:卜庆昊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县级电视台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县级电视台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科技类的新闻报道节目内容要精彩、要有特色,力求精准地对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节目进行定位,并从农业科技类新闻受众角度对提高县级电视台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节目质量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模式创新策略。

一、引言。

近几年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一些新闻节目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与突破。

这些节目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做好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相关新闻报道,尤其是农业科技类新闻的报道模式的改良,将极大地提升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基层群众的利益,这样会更贴近基层农民群众的需求,从而推动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二、县级电视台农业科技类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三

有了充足的财政投入,怎样才能把有限的财政投入用到刀刃上,还得需要完善现行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一要建立项目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机制。要对基础前沿项目,公益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基础前沿要突出创新导向,聚焦原始创新;公益性项目应着重强化重大需求和应用导向;重大项目应着重围绕国家目标和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关键问题。二要创新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对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创新验收模式,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确立使用者的评价主体地位,明确以使用效果为重点的评价标准,强调成果的利用率和覆盖率。

2.2建立政府稳定支出与灵活退出机制。

政府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其投入不可能面面俱到,覆盖所有科技计划的类别,因此,要建立稳定支出与灵活退出的双向机制。对于事关国际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国家应制定科技专项的中长期计划,确定具体技术领域的重点支持方向,并明确的稳定支出机制。对于基础性、战略性、周期性较强的农业技术领域和关键环节,在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也应给予稳定持续资助。

2.3建立多元化投入主体的投入新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渠道也正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中型企业、金融、保险机构以及其它私人部门也开始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投入新的主体,政府应该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综合应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金融性融资、财政性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手段,合理引导以企业为主的其他投入主体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主体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和平.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15~17。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四

市场风险是在农业科技推广时,市场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风险。对于市场来说,价格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载体。价格过高,便会使得农产品供给不足,从而引起市场紊乱,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价格过低,便会使得农民利益受损,从而大大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决策风险。

对于现代化农业来说,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在生产经营中,表现的较为系统化及规范化,这种管理降低了原先农业生产中的运气成分,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决策,才会对最终生产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决策能力的强弱,对农业科技推广与生产存在的风险,有着直接影响。

1.3自然风险。

虽然科技的进步,各种设施农业在运用时,大大降低了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然而,就农业生产本身来说,无论人类抵御灾难的能力有多强,在生产中,都会或多多少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将其风险进行忽视。

1.4信息风险。

农业科技在应用与推广中,已经对信息管理有着较多的应用,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也在互联网中出现,对于这些信息,我们无法对其真假进行辨别,因此在农业科推广时,就需要做到信息鉴别工作,避免信息错误而造成决策失误问题的出现。

2.1推广模式无法有效适应现状需求。

一是在推广时,其拟定计划与当前的推广模式符合,农业推广计划,要求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做到对农业、农村中长期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这一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然而,由于当前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导致各部门在推广时,往往根据自身利益而开展,并没有相互交流,谋取共赢。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时,其表现的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符合。原本农业科技推广,是为了能够让农民享受专业农业生产及技术服务,然而受到推广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影响,使得农业科技推广满意度得不到提高。

2.2推广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当。

一是,推广主体对此工作没有做到足够重视,主要不仅表现在推广主体间得不到相关协作与沟通,还表现政府投入的经费保障在不断降低。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时,没能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要想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到,就需要实现产学研充分结合,从而将教学与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三是在农业科技推广时,推广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强,从而使得推广技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再加上部分推广人员与大部分农民专业素质不强,推广手段单一,推广过程中与农民得不到有效交流。从而使得推广效果提升不上去,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期望值。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五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所存在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及资金风险而采取的防范措施。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能够为政府在制定中长期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做到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促进,提升对推广中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要预测风险存在,降低风险危害。风险预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但仅仅预测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有效的农业推广风险防范体系。

3.2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

风险的存在,与人类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方式方法的采用,来做到将其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为了能够降低农业科技推广时所存在的风险,需要在推广时,做到对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从而采取各类措施,对各种风险进行分解,进而将危害降到最低。

3.3损失补偿机制的建立。

当前,我国在农业风险管理中,还处于基础阶段,要想能够对农业保险做到高效推广,就必须要对其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农业保险发展时,需做到对环境的有效创造。而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能够做到对农业风险的分数,缓解风险带来的损失,另外,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的发展,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备要求。其在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分散,及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十分显著的。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的发展,在此阶段,不仅能够帮助保险市场取得完善,提高保险资金的利用率,还能够降低因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存在时所造成的损失,从而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4服务创新机制的建立。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根本要求。推广体系的完善,能够使得农业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从而在农业风险预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另外,服务创新机制建立时,还需做到对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这三种模式的优化。

4结语。

对农业科技推广时存在风险进行预防时,需要根据各类风险存在的特征,在对其存在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对风险预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有效规划,利用市场机制,做到对农业科技推广所遇风险的有效控制。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六

1.教育性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特质。不管是从农业科技推广理论角度,还是从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其教育性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民,立足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2.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本身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过程。它唯有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最主要目的,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更新思想观念,其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及相应载体才有可能最快地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必然成果。

3.反过来,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加强,将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更易于接受。

(2)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必大大缩短新科研成果、技术的传播推广过程,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

(3)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也加大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需求,从而极大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不足、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每亩耕地平均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而我国目前每万名农村人口中平均只有6.5名农业技人员。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六到七年,其中还包括大量文盲。这种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相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事业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事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育落后。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农村教育的人员结构和数量约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9940万)的79%,但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教育不尽如人意,高中程度则是凤毛麟角了;根据社会科学院数据统计,截至20末,我国农村人口数9.2亿,而以农民学校培训、资格证书和转岗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仅为29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0.32%,约300人中只有1人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为583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9.2亿)的6.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形式单一。据调查,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以及部分职中。这些培训机构一般只集中在县城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深入农民群体,甚至大部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形同虚设。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们得知,当前农民接受科技培训渠道主要是自学和农技推广机构(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课堂授课为主。调查还表明,不足三分之一的农民会一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更是不足3%。

主要表现在:。

(1)农业推广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后续有1972年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再到地方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等,都从法律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制定,但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法律和政策配套的实施机制,在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被边缘化。

(2)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习惯于下计划、要项目、等任务,为推广而推广。

三、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首先要从法制的基础上重视农村教育。其次,要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预算,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级体系,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功能。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中等农业学校和市、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以各大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学研究院为科技依托和教育阵地,建立一批省、市、县逐级推进的农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完善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为例,“双百”工程是由湖南农业大学选派优秀科研人员组成一百个科技服务小组,在全省选择相应的一百个农业专业户或涉农专业组织、企业作为示范基地进行对接,组织技术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探索并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知道,单纯由政府组织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必然选择。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图2所示)建设应以大力调动农户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为目的,坚持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当然,最根本的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还不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客观实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应始终坚持以利益引导为主,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便捷有效途径,重点培养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兴趣,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积极的科学技术态度和科技意识,锻炼利用新技术、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七

多功能农业与科技创新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逻辑上,“隐性农业革命”的发生与多功能农业的产生是需求层面上的对应,因此,服务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亦是需求层面的对应。前文分析指出,“诱致性”引发了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则可进一步定义为“市场需求诱致的科技创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中国经济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人发展中国家经济向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迈进,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将逐渐提高,如继续发挥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承担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景观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的功能。在该语境下,可以勾勒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

(3)社会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减排低碳技术领域不断深化。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八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邢小方杨德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林业局刊名:林业财务与会计英文刊名:forestryfinance&accounting年,卷(期):2002“”(11)分类号:关键词: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九

第一阶段(1978-1983)。改革之初,农民对发展农村生产寄予厚望,生产积极性很高,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流动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只是极少数农民的行为,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这一阶段农民收入超常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的贡献。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8元,比1978年增加157.88元,年均增长18.8%。外出务工得到的工资性收入42.93元,仅占纯收入的15.7%。

第二阶段(1984-1987)是劳动力流动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农民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识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从萌芽走向成熟,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起到了很大的贡献效应。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1元,比1983年增加113.23元,年均增长9%,工资性收入由42.93元增加到78.41元,年平均增长16.2%,在纯收入中占20.3%,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4%。

第三阶段(1988-1990)是劳动力流动“低潮”时期。这一阶段国家提出整顿经济秩序和环境的方略,压缩基建规模,控制乡镇企业贷款,使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缩小,流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不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1990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28元,比1987年增长53.6%,而同期工资性收入略有增长,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仅为13.3%,比1987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1-1993)是劳动力流动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了高潮,大规模的“民工潮”不断涌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这一阶段,非农业就业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逐年增加,1993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9%,比199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外出务工。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4元,仅比1990年增长12.2%,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70.3%,远超出纯收入增长幅度,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6.9%。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回升到20.1%。

第五阶段(1994-)。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再次调动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了更多好处,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不高,转移规模徘徊不前。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5.1%,比1993年降低了2.8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纯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明显降低。19农民纯收入1415.78元,比1993年增长了1.1倍。工资性收入仅增长55.2%,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6%。

第六阶段(-)是劳动力流动的新阶段。自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劳动力外出流动性增强。当年转移的劳动力自19明显减少之后,、、逐渐增加,转移速度加快,20向外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7%,比1997年回升了3.7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显著。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比上年回落了27.4个百分点,19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出现暂时性增长之后,19又回落到2%,2000年下降了3.7%。分析近几年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错位造成的,在这一阶段非农产业特别是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重要的“蓄水池”作用。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份额迅速增加,2000年达到28.1%,比1996年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8.2%,意味着近几年农民收入能有略增的形势,外出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起了关键作用。

纵观劳务经济发展的轨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当农民纯收入增长加快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相应地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增强。反之,当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农民纯收入增长减缓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2000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0.9%,超出其他产业。

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打工工资性收入,最终表现为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劳务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两方面收入增长效应:一方面是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直接贡献;另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优化配置家庭内劳动力资源而产生间接增加收入效应。另外,发展劳务经济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刺激农民收入更快增长。

就直接贡献而言,前面已分阶段进行了分析,这里主要通过外出劳动户与非外出劳动户收入比较,来分析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从目前宁夏农民收入结构看,农民向外提供劳务获取工资性收入已占相当比重,也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位居农业、牧业收入之后,居第三位。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农民的兼业行为,而是一个主导产业。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宁夏农村有外出打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9%,平均外出从业时间5.5月,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劳务兼业户(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比重为14.2%,远超出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兼业户比重(9.3%)。劳务兼业户平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64%,人均纯收入1799元,高于第一产业兼业户(1582元),低于二、三产业兼业户(2288元)。在南部贫困山区,劳务经济已经是优势主导产业,特别在遭遇干旱灾害的年份表现更为明显。2000年这一地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37.1%,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劳务兼业户比重为18%,劳务兼业户纯收入水平位居家庭经营一、二、三产业兼业户之首。通过外出打工户与非外出打工户家庭收入比较,更能说明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作用。2000年宁夏有外出打工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180元,非外出打工户1667元,高出31%,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不仅具有直接贡献,而且间接效应也很明显。间接增长效应主要通过经验分析来说明。影响收入增长的因素较多,除了劳动力外,还有土地和资产。由于劳动力的外出与不外出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不同,我们建立两个收入函数进行对比分析,一个函数被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数、非外出劳动力数、耕地面积、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另一个。

函数被解释变量是非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仅比第一个函数少外出劳动力数,其他相同。在第一个模型中,增加外出劳动力人数和非外出劳动力均有利于外出户收入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外出劳动力将影响纯收入增加1095元,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将影响纯收入增加1059元,略低于外出劳动力的边际贡献,虽然二者的差量不大,外出劳动力的高回报率未得到验证,但是二者总量对家庭纯收入的边际贡献又高出非外出户很多。在第二个模型中,增加非外出劳动力对非外出户纯收入的边际贡献较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仅增加纯收入693元,远低于外出户非外出劳动力边际贡献1059元的水平,同是非外出劳动力,在外出户和非外出户中对收入的边际贡献相差较大。这一结果正说明了外出劳动力所产生的对收入增长的'间接效应。由于外出劳动力户中的一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过程也就意味着其家庭内部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对于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农户来说,一部分劳动力流出后,其余劳动力尤其是从事家庭生产的劳动力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

附图。

注:表中系数估计值右上角*表示该估计值在5%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表示该估计值在10%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

外出打工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增加农民集团总体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和扣除工资性收入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看,2000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是0.3644,如果从农民纯收入中扣除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后,农民收入基尼系数是0.4518,比扣除以前扩大了8.7个百分点,且进入分配不合理区间,说明外出打工获取的工资性收入使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为了反映工资性收入在不同收入层农户的分配效应,我们通过计算10等份农民收入分配数据,观察包括工资性收入和不包括工资性收入的农民纯收入在各层的分配情况。由表二数据可看出,1-7层包括工资性收入的纯收入份额均比不包括工资性收入大,9、10两个高收入层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有所减少,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相对较低,说明高收入层由于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过高,而不愿流动。

附图。

三、劳务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相关政策措施。

劳务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低潮期”和“高潮期”都是暂时的。因为劳务经济的发展是置身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它除了受自身因素和社区环境影响外,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制度对其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家为刺激需求,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的超常规增长,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的乘数效应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劳务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但是,劳务经济发展也同时面临着不利环境,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后劲不足,城市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增多等。这些都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劳务经济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关键是要用改革的精神,市场化行为来推动其发展。

要正确看待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会给城市管理、交通、上学、就医、就业和计划生育等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另一方面,高文化素质劳动力流出会影响到流出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发展劳务经济要正视不利影响,不能因此扼杀劳务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劳务经济发展是农村与城市收入差异的内在“拉力”作用所致,任何外力是难以阻止的,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经之路。

劳务经济发展的优势就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宁夏来看,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区现有农村整半劳动力211万人,占乡村人口的55%,1990-2000年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按照有关专家研究的测算标准测算,目前全区有农村剩余劳动力90万人,扣除已累计转移36万人,还有5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这就是最大的资源优势,劳务经济的发展将促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劳务经济同时也具有一定潜力,农民外出打工获取的工资性收入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年宁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3元,比东部地区低81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7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3.6%,比全国低4.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22.9个百分点。差距隐含着潜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发展的潜力将会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各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劳务经济的发展,要像抓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一样,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问题,不能把劳务输出看作是农民、农村的事,要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把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要像抓农业生产一样,千方百计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为了保障劳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实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边际贡献,政府部门既要加强宏观协调与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予以规范,又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首先,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供求市场,加强管理,规范供求双方运作,为劳动力择业和用人单位选人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加强劳务输出协调、组织机构,建立省、地、县、乡垂直的职业培训、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网络,从组织上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而扩大有组织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单位直接到区内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招民工。对吸收本地农民工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大的各类企业,政府在用地、信贷方面给予支持,调动各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的积极性。

第四,加大回乡知识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广度。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同,外出打工的机会有很大差别,文化程度高、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外出就业率明显较高。对初中和高中回乡知识青年,延长学习周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就业能力,无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长远之策。

第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效应”作用。在广大农村,劳务输出的主渠道是自发转移,由于自发转移存在盲目性、无序性、转移成本高、回流现象时常发生,所以在强化政府、社会、企业有组织转移的同时,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一个行政村或一个村民小组培养2-3人有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的劳务输出带头人,将会带动一片,转移一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一片农民收入。有的地方出台了奖励劳务输出带头人的政策,按照带出劳动力数量的多少,给予带头人一定奖励,收效明显。

第六,切实重视贫困户的劳务输出,把组。

织贫困户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程的首选项目。由于贫困户自身受家庭背景、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不利因素影响,存在就业上的不利、社会活动参与上的不利,种种不利使贫困户失去自我脱贫意识,脱贫难度加大,所以要从改善贫困户不利条件着手,提高其文化素质是长远之策,劳务输出是短、平、快项目,当年稳定输出一个劳动力,当年就能脱贫,这已是多年扶贫工作的经验。因此,输出贫困户劳动力,应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重点关注。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十

长期来,课题一结题就束之高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阻碍了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制约了教育科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的教育科研大多数是实用科研,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因此,课题成果只有在推广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为了保证课题成果顺利推广,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

作者:黄光玉田英作者单位: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校刊名:四川教育英文刊名:sichuan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十一

摘要:分析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推广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专业水平较低,没有充分的保障,农民不能很好地吸收新型技术等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急需改革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推动科技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普及意识,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1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技快速发展与推广体系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大的农民是基层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一群体又是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弱势群体,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不稳定性一直存在,导致很多研发成功的农业科技成果未能真正应用在农业上,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农业推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短期并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来,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来农村的科技推广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层机构的推广人员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政事上面,没有为老百姓做实事,同时这个推广体系没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及制约的方式,责任没有分配到人,推广的效果和力度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广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1.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良莠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科技推广人员,但是其中的专业素质人员并不多,实际上有很多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都是受到临时安置的流动人员,他们必然不具备充足的农业知识和科技素质,所谓的在其位不谋其职,当真正需要推广实验成功的科技成果时,他们也只能是一问三不知。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条件差,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奉献自己的知识,农业的推广队伍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年龄构成不合理,年龄较大的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又不高,这必然致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效果打折,阻碍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

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威信力度不高,不能大面积大力度的发挥科技推广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专业农业推广机构被细分为不同的部门,牧业、渔业等等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较差的协调性,农业科技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的利益与整体的农业科技的利益不能很好的分配与协调,必然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与市场相脱离,在农村这个主战场,应该主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但是现行的推广手段行政化,强制化,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主要来源,这一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不能发挥企业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他们对农业的科技风险投资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近年来不利的是,国家投入的推广经费在下降,甚至发生这少量经费也被非法挪用或者截留的情况,使农业科技推广不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网破、人散的情况出现[2]。

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经济进步的步伐,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建设好新农村,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措施。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公益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作出表率,组织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这对我国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业科技推广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以农民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各个政府部门还应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设施水平,拓宽农民接收渠道,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发挥好作用。其次,拓宽推广的渠道,农业科技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很多的科技企业也逐渐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还有农村建立的技术协会,成功的养殖大户,都可以作为科技的推广力量,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引导鼓励这些力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推广技术应用。政府与各种推广力量的结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对于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

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当地农村的行政方向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尤为明显。目前很多领导人员认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也不过是形式主义,在他们眼中,农民耕田不过是一种耕作方式,种子是主要的,其他因素并不重视。所以也没有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当然成功的农业科学技术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反而产生浪费。所以,领导班子必须首先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意识,各地也应该有相应的对领导的奖惩政策,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直接与他们的业绩及职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

科技的最直接产物就是信息网络技术,这对于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成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村也要引进网络,争取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网络,只有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拓宽了科技信息的来源,建立覆盖农村的信息系统,才能让农民对最新的科技有所了解,深入民心,加速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基层农业科技的转化。

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甚至80%推广人员都是非专业的,这种盲目引进非专业人员占有编制,使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很好地在农村推广利用。所以,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进行严格把关,在进入农业推广体系之前进行严格把关,培训及考核,既要提高准入的门槛,允许更多的具有住哪也素质的人员进入,也要对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进行提升和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如果没有推广对象,农业科技只能是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1)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可以开办培训班,讲座,电视,网络等途径,发挥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还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4]。(2)进行科技示范,典型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科技兴农的榜样和学习的样板,使农民迫切想学习农业科技新技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科技兴农的例子来鼓励引导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参考文献:

[1]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107-111.

[2]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0(11):2-3.

[3]钱爱文,杨学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支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1-13.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十二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经费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资金也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5%左右,然而,在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占农业总产值不足0.2%,尤其是近些年来,工作需要和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

1.2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目前我国基层推广人员现状来看,推广人员大都是具有中等农业专业学历以上,并且还会因为投入的资金不足没有进行再教育或者是进行相关的培训机会,进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因为基层的环境问题以及对推广人员的待遇问题不好,所以基层推广部门就不会对那些具有高知识层次的人才产生吸引力;其次,由于基层推广部门没有对相关知识的更新以及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就会缺乏一定的农业新技术操作能力;再次,就是因为推广相关单位部门对专业的分工相对比较细,而且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所以就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效农业发展的多样化,也没有一定的权威感。

1.3科研、推广、教育割裂现象明显。

通常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都和科研以及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三者之间所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科研以及教育之间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针对农业科技专业方面的学科设置相对于国际上而言比较陈旧,关于新兴学科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不能跟上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二是因为在对学科的建设方面、研究方面以及实际应用方面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科研的目标和市场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对于农业科技研究的目标也相对比较单一,研究领域也相对比较狭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的.农户具有相对比较小的生产规模,经营也相对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也相对比较低,大部分农民所具有的科技素质仍然比较低,所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的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的财富等,就一定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力度,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借助一些重大的推广项目使得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的转化。

2.2实施培训工程,提高人们的科技文化素质。

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农业院校,加大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力度,对农业科技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还要经常开展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让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应用者以及受益者。

2.3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的力度,充分的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作用,深入农村进行科普宣传;另一方面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农民企业家,组织系列和农业科技相关的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除此之外,要坚持不懈的展开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要致力于培养一批不仅能够掌握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结束语。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农业结构方面的调整、农业的增产以及农民的财富增加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相对比较慢,产业化程度还相对比较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也很低,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保证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2]王晓红.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j].山西农经,2016(09).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十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

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出现下跌,与此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缺口很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9以来,我市贯彻实施《**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以经济作物和商品粮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设施型栽培,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的思路,相继制订了《**市年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特产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三大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整体发展方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了《扶农四十条》、*委[]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具体扶持内容的文件和政策。于进行了二轮承包,开始调减了粮食种植和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20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以实在、优惠的政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农业生产完全体现了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目标,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20末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农民有了更大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至我市早稻播种面积仅9.78万亩,比下降了33.8%,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42.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后,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效益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到“双提升”。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40.13万亩,比上年增加了4.3万亩,增长了12.0%;粮食总产量达到15.7万吨,增长了14.4%,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来粮食面积下降的趋势。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2.8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1万亩,增幅达31.7%,居**各县市区之首。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从2042.8%提高到44.4%。

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七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总量在下降,农林牧渔四业结构变化也不大,据统计,200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为4.5%,比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见表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总量很小,畜牧业和渔业仅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见表二)但从增长方式上和工作效率上,我市农业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特点:

表一**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构成。

2004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9.110.39.5。

占gdp的比重4.54.86.87.0。

表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构成。

2004年2003年98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740159109165223156985。

一、种植业比重(%)44.442.842.543.9。

二、林业比重(%)1.41.30.70.7。

三、畜牧业比重(%)10.010.19.010.4。

四、渔业比重(%)44.245.847.845.0。

注:本表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以剔除农兼营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一)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我市种植业通过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大量减少,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5.93万亩,比1998年减少了44.69万亩,减幅达40.4%,年均递减7.45万亩。另一方面,种植业产值仍然维持原来的总量,保持稳定低位增长。2004年我市种植业总产值78109万元,比1998年增长了13.4%,年均递增2.1%。种植业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体现了结构调整的功绩。

(二)在品种选择上处处突出市场导向。

我市立足本地特色,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特产品。果用瓜、水果、花卉、苗木和药材、杨梅等经济作物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1998年相比,2004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70.6%下降到60.9%,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比重则由18.7%提高到33.6%。花卉苗木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98年种植的花卉苗木数量还很少,但现在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成为效益农作物新的一个增长点。(见附表三)。

表三**市种植业主要品种生产情况。

单位:亩。

2004年1998年2003年比1998年增减%。

玉米173192587.1。

#花生2676218622.4。

糖料合计7225456558.3。

蔬菜176490183241-3.7。

果用瓜447322375888.3。

花卉苗木2789--。

药材8878509474.3。

园林水果产量(吨)1771955.7。

杨梅产量(吨)100173091224.1。

注:本表中粮食面积不包括马铃薯,蔬菜面积包括马铃薯。

生猪和家禽是我市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其产值占牧业的72%左右。在生猪、家禽饲养加快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我市草食型动物饲养快速发展。2004年与1998年相比,全市奶牛存栏数增长了近1.5倍,羊存栏增长了1.5%,兔存栏增长了21.5%,牛存栏6639头,增长了8.3%。

(三)在增长方式上体现规模效应。

2004年,种粮规模经营扩大,据统计,全市早稻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2407户,面积达7万亩,占全市早稻播种面积的54.4%。

今年新发展马蹄笋、杨梅、茶叶等林特产基地1.4万亩,其中新发展马蹄笋5000亩、杨梅6815亩、茶叶1000亩,竹笋干(主要以马蹄笋为主)产量730吨,同比增长了32.7%。

我市农村散养的畜牧数量大幅度萎缩,规模饲养户大幅度增加,畜牧饲养逐渐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04年,全市年出栏在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饲养户(包括企业和农户)数量为238户,存栏生猪中规模户占55.3%,出栏生猪中规模户饲养的比重则达到53.7%;家禽存栏中规模饲养户饲养的比重已占到54.0%,出栏家禽中规模户饲养占30.1%。

(四)农业增长方式向纵深发展。

渔业在增长方式的转变则体现在海水养殖上。长期以来,我市渔业生产以海洋捕捞为主,但由于环境污染,海洋资源衰退明显,经济鱼种很难得到繁育;与此同时,水产养殖特别是海水养殖得到快速发展,渔业生产转向捕捞养殖并重。200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5781吨,比1998年增长了10.3%。其中海水养殖和淡水产品产量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52.5%和8.4%,而海洋捕捞产量为107587吨,与1998年基本持。今年海水养殖面积1887公顷,比1998年增了近一倍。海水养殖中鱼类、虾蟹类产量成倍增长,但养殖数量最多的仍是贝类;淡水养殖仍以鱼类为主,虾蟹类和特种养殖发展很快。

食品加工曾经是我市的传统优势工业,随着百好乳品厂的衰弱,我市的食品加工优势已不再存在,但近几年来水产品、饼干加工业重新崛起,并在加工程度上进一步加深。特别是水产品加工,华盛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完成了对水产品的粗加工到深加工,其产品扩大到对白银豆、马蹄笋和杨梅的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寿命,这对瑞安农业来讲是一个质的进步。

(五)农业产品向绿色发展。

2004年,我市全面推进了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全省首批7个县(市)之一),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为我市农产品赢得首个“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我市“绿色食品”总数达9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1个,使总数达3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115亩,使总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今年实现产值2.3亿元;制定辣椒酱、红心地瓜干等2个“绿色食品”标准,修订完善马蹄笋、杨梅等4个农业标准技术规程,目前,我市已制定的农业标准技术规程的农产品达17只、“绿色食品”标准2只,并对已制定的农业标准技术规程进行修订完善。新建“**市荆谷白银豆合作社”、“**市昌隆蔬菜配送中心”等2个农产品快速检测点,使总数达4个,一年来,共抽取样品检测2193个,合格率达93.02%,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对检测不合格都及时通报生产、经营单位,要求立即整改;筹建和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预计明年初投入运行,届时我市检测体系将初具规模,列全省各县(市)之首。

我市几年来切实推进了生态公益林、城乡绿化一体化、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等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七年来共造林6.9万亩,其中防护林6210亩、用材林8800亩、经济林41000亩,飞播造林13260亩,迹地更新28760亩,封山育林29.5万亩,四旁植树165.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1.5%。创建了10个绿色小城镇、20个绿色文明村、10条绿色景观线、15个绿色农田示范区;实施了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火灾受害率均严格控制在1‰之内;完成了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划定生态公益林64.4万亩,其中国家级10.9万亩、省级50.5万亩、县级3.0万亩。切实达到了农业生产和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共同发展的局面。

(一)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的同时,质量仍需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后,广大农户努力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使我市农产品的供给特别是有效供给增加,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同时因为效益良好,农民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我市在发展效益农业的进程中注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产品的质量仍需不断提高,总体上仍未达到消费者放心的程度。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市场供应中数量不多,价格太贵,对普通居民来说承受能力有限。

(二)农业效益仍然偏低。

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从收入上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远不及城镇居民收入,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比1998年的4472元增长了51.3%,年均增长仅6.1%,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增长了83.7,年均增长了9.1%,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从回报上看,农业效益与非农业比明显偏低,同时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也存在比较效益上的差别,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是最低的,同时还在不断下降。从这个角度讲,农民增收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仍然较弱。

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受气候环境影响特别大的产业。虽然我市每年加强基础建设,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也相当可观,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这些方面可从农业损失中可以看出。去年我市遭受强台风的影响,当时正值晚稻成熟收割期,据统计秘书网网址:当年灾害毁耕地面积12206亩,晚稻每亩担产比去年下降了17公斤,根据晚稻种植面积计算当年共减少3844吨晚稻。另外年初受北方频繁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持续出现冰冻天气,冬种作物受灾严重尤其是冬种蔬菜,就飞云镇阁巷街道办事处的几个专业蔬菜生产村就受灾面积达上千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据报我市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14.68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3.34万人,占22.8%;小学文化程度为9.47万人,占64.5%;初中文化程度1.76万人,占12.0%;高中文化程度仅0.10万人,占0.7%。从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18―35岁的占25.9%,36―45岁的占25.4%,46岁以上的占29.0%,其中60岁以上就占18.8%。近几年来,这种文化素质低下、年龄结构老化的农业劳动力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品种更新和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对此问题,劳动者素质食最大的障碍。

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是长期的任务。在考虑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路时,要从统筹城乡的全局出发,考虑质量和产量的统一、速度和结构的均衡,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建设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在新形势下,我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以下一些方面也是应该引起重视与关注。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我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农民在交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流失,农民组织还需进一步壮大。要以贯彻《**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条例》为契机,在农民自己自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社,或成立一些行业组织、专业协会等,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扶持资金予以支持,并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重新培育、组建。

(三)、要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起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联结还比较松散,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所以,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是重点,对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农业龙头企业要一视同仁的予以扶持,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予以扶持。

(四)、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根据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进行分类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证培训)为载体,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加大投入,进一步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扎实推进专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五)、抓好风险补偿机制政策出台和落实。重点农产品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促进重点农产品健康发展,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问题,我市已完成《**市重点农产品风险补偿实施办法》的草稿制定,争取明年出台实施,主要将针对优质水稻、花菜、榨菜、大棚番茄、杨梅、马蹄笋、奶牛、生猪、家禽等9种重点农产品实施风险补偿。

(六)、做好服务大文章。

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目前我市对市场上的农产品供求状况和将来的发展态势研究很少或研究不够深入,在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的有效性就非常值得怀疑,因此农技、种子、科研、信息部门等各个部门要加强协作,科学分析市场给广大的农民的农业生产以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关服务。要更好的把握市场导向,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难题,做好粮食、蔬菜、林特产和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繁育和推广,引进更多、更优良、更有效益的农产品种子,进行培育生产。继续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农业专业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二加强研究,给农民及时的指导和示范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健全病虫测报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主要病虫害可视测报工作(即病虫电视预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科技书屋示范点建设,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

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以农技110为基础,加快乡镇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点。与此同时,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建立瑞安市农业环境资源和现代绿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业资源共享。

论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论文篇十四

摘要: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农业科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对农业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这些现状给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对策措施,从而能够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469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