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优秀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9:31:16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优秀22篇)
时间:2023-11-26 19:31:16     小编:念青松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在教案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以下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一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身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俺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二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新课。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2、指生读课文,读后评价。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自己仔细观察“我会写”里的生字,注意结构,偏旁,笔画。

2、老师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

3、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作品,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

2、用生字组词造句。

3、指生接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重点探究。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元元只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3、小组内演一演。

4、出示“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句话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生找出来读一读)。

5、元元当时会想些什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导朗读。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与感情的朗读。

6、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7、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总结拓展。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你以后应该怎么做?

2、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班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三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意义。而本节课是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并为后续学习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作以铺垫。

1、知识技能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2、过程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从中感受时间的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农远资源中的课件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课伊始,我利用学生语文课上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图片,(播放课件)听一听,还记得这是谁吗?对了,这是咱们学过的《一分钟》这篇课文里的小元元。让我们再来回忆一遍。对于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是啊,一分钟很重要,那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分能干什么。(板书课题:一分能干什么。)由元元因贪睡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为切入口,从而引入一分钟能干什么,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究的“场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这里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认识秒。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小钟表放在耳边听听,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在学生兴奋的回答中追问:这“滴嗒”声是钟表上哪个针发出的?哪根针是秒针呢?对,钟表上最细最长,跑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这样把学生的视线拉回到秒针之上,那你知道秒针滴嗒一声走多远?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秒针滴嗒一声走1小格。我马上给予肯定:对,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那秒针走5小格是几秒呢?(课件演示秒针走5小格)。走8小格呢?这时,我并没有满足学生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秒,我和学生一起投入到有趣的“我是小秒针”活动: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秒针吧,请你闭着眼睛用自己的一只手臂表示秒针,嘴里发出滴嗒声,走出1秒,5秒,10秒,学生模仿秒针,一步步从自己身边找到秒的影子。学生的估计能力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提高,为估计一分有多长奠定了基础。然后我及时抛出问题:猜一猜一分钟内能听到多少次秒针走的滴答声?很自然的进入了第二个层次。

第二层次: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学生认识分与秒的关系存在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1分钟内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充分让学生猜想,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认真思考,秒和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很容易就发现:秒针走一圈,分针刚好走了一小格,从而得出结论“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实践体验,感受一分钟。

一分钟是抽象的,如何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在学生心中深深扎下根呢?我觉得只有让他们体验体验再体验,在农远资源设置的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能力。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一:体验1分钟。

用课件上的钟面计时1分钟,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读课文、写字、数心跳、画画等。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同学在参与中体会到一分能做很多事情。

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验一分钟,提高估测的能力,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呢?学生用拍桌子、在原地跳、数数、点头、跺脚等方式来估计1分钟。接着听一首歌曲,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这首歌大约用了几分钟,(课件出示)在反馈时我找估计比较准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用什么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让学生从估计一分钟到估计几分钟的过程中学会从生活中找到一些规律,提高估测能力,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是还有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汇报的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思路,以点带面。

活动三: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首先让学生看一分钟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然后让学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教师计时。活动后交流: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

四、巩固运用,实践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道不同层次的习题。(课件出示)。

第一题旨在训练学生时、分、秒之间关系的转换。

第二题旨在训练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时间单位。

五、师生互动,全课总结。

课已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我在音乐的伴随下,给学生介绍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课件出示,教师读)。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2008年汶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最后,我总结性提问:“刚才大家都尝试了在1分钟里做了一些事情,那么你感觉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以前你有没有过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后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惜时习惯。

六、应用。

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具体形象、声音、色彩发展的年龄阶段,利用课程资源提供给我们的画面和声音,学生就能投入到画面中去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因此,本节课我以农远资源中的课件为主线,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一分=60秒。

《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一分钟的概念,这样的板书,突出了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四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

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

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

“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2、学生自主练写。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五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一、切入举偶。

1、看图: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创设了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来。)。

2、游戏:

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板书课题。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强了趣味性,学生对一分钟有了一定的体会后,必然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自读。

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

(学生的自由读书要鼓励自主性,同桌的交流会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4、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充分利用学生的识字经验进行交流,让学生相互促进,多种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争取达到识用结合。)。

四、朗读。

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汇报读。指名读全文。

(让学生读书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读书方式上不要过多的限制,还要给足够的时间,提高朗读的效果。)。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

欠、元、包、钟。

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引导学生评价,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有自己的认识,练写时也会更加注意,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写字能力。)。

一、复习。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受,加强理解,学会欣赏。读书形式要为学生深入读书服务。)。

三、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达到相互促进。)。

四、练习。

1、出示课后找找说说和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弄清意思。

2、同桌比一比,互相练习组字、组词。

3、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组字练习,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六、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叹、哈、迟、闹,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4、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写字训练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还要做出客观评价,以达到互助的效果。)。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六

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七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1、 识字、写字。

2、 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1、游戏导人

2、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5、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1、师范读,思考,你从故事中听明白了什么?

2、自由读文,学习字词。

(1) 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

3、识字。

(1) 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 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4)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1、 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 汇报读。指名读全文。

1、 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钟”让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修改意见

3、 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 学生练写。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1、 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 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1、 出示课后“找找说说”和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弄清意思。

2、 同桌比一比,互相练习组字、组词。

3、 全班交流。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1、 出示要写的字“叹、哈、迟、闹”,认读字音。

2、 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4、 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写字训练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还要做出客观评价,以达到互助的效果。)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教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介绍的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九

1.齐读课文。

2.作业:

(1)誊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身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准备:闹钟一只。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2、好,时间已到,谈谈你们的感受好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6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还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朗读理解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一定非常后悔。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元元后悔什么呢?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请大家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同桌合作交流。

5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你能读好吗?教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来读,挑战朗读。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悟。

1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重要呢?下面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能做什么,好不好?第一组学生读书;第二组学生写字;第三组学生口算;第四组学生绘画。一分钟过后交流汇报。

2你知道一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

四、归纳总结、感悟升华。

你要是是元元的同学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附板书设计:

时间是最宝贵的。

做时间的主人吧。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一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二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小朋友。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身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同学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1.齐读课文。

2.作业:

(1)誊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身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三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好几样东西混在一起的现象。如果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如多种粒状的农作物、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色彩的蜡笔……混在一起,在要使用的情况下,必须提前把它们一样一样分出来。为培养小朋友分离常见混合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合适分离工具的兴趣,我设计了科学活动:分一份。

活动目标:

1.动手动脑,尝试用小工具分离豆豆混合物。

2.通过工具使用比较,找出最适合的分离工具,并能清楚表达分豆过程。

3.初步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贴有花生、绿豆、小米标记的整理箱各1只,装有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的整理箱1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共计40小盒。

2.8人操作台3张。

操作台(一):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大孔、小孔箩筐各8只,白色分类盒24只。

操作台(二):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勺子8把;空碗24只。

操作台(三):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夹子8把;空碗24只。

3.灵动操作台1张,放置3套不同工具的操作分离材料。

4.幼儿选工具记录单20张,五角星贴纸若干张。

5.分离混合物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出示小工具,猜想最适合的分豆工具。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勺子、夹子、箩筐3种分豆工具。

2.请你们猜一猜,什么工具最适合分豆豆?

3.请你在你认为适合分豆的小工具后面贴一个小星星。

4.请认为勺子(箩筐、夹子)分豆最适合的小朋友举手。

三、根据猜想,使用工具分豆。

1.你选的小工具真的是最适合的吗?

2.到底哪种小工具最适合分豆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

(1)分的时候,请你先看看、想想托盘里整齐的放着什么?分出来的豆豆可以放哪里?然后再动手分。

12。

(2)混在一起的3种豆豆全都分好了,放哪里呢?

(3)分好了还可以试试用其它小工具分豆。

(4)送豆豆时要看清标记。

(5)送完豆豆,请把桌上的.工具一样一样放回托盘。

四、集中幼儿交流小工具分豆,比较出最合适的分豆工具。

1.你刚才用了什么工具分豆?(请你在小工具的大拇指下面贴上小星星)怎么分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3.用什么工具分豆的小朋友最先分完?他们为什么会最快?

4.我们请3个小朋友选用不同的工具来比一比。

5.请用箩筐分豆的小朋友介绍:你是先用小孔箩筐还是大孔箩筐分豆?我们看到了什么?

6.教师小结箩筐有孔的特性,便于分离大小不一的物体,是3种工具中最适合分豆的工具。

五、全体幼儿体验用箩筐分离豆豆混合物。

1.用大孔、小孔箩筐交替使用分豆真好,你们想不想都来试一试?

2.3种混在一起的豆豆全分完了,请把最后一颗小星星送给小箩筐,贴在有两个大拇指标记的最下面一格。

六、看视频,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

1.混在一起的豆豆需要分一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分一分呢?

2.幼儿观看视频,拓展生活经验。

3.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会一不小心混在一起,为了使用需要,必须想办法把它们一样一样分离出来。小朋友还可以动手帮忙分些什么呢?回去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找一找,分一分。

4.食堂送豆结束活动。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四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五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发现。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气,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2、让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3、认识52个生字,书写33个,14课没有生字。

1、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4课时。

单元自备。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六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能力目标: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说情境图。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7)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1.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2.体会试商过程。

3.第4题改错练习。

4.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独立探究,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七

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

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它俩谁分得对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八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故事的表现。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学具:谚语故事、故事画、绘画工具等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老师: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出课题)故事画

2、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十九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二十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目比较小的东西,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基本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对于除法,学生是初次接触,所以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大量动手操作,已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形卡片30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师:我们先来给小猴子分桃子。你从图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有2只猴子,4个桃子。

(2)师: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用小圆片当桃子,自己操作分法,并记录。

(3)汇报交流。

生1:一只猴子分一个桃,另一个猴子分三个桃。

生2:每只猴子分两个桃。

(4)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么?

(5)小结: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就是每份一样多。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来分一分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哪种分法更合适。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潜移默化教育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客人。

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1)师:接下来我们帮小兔子分萝卜。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3只小兔,12根胡萝卜。

(2)师: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胡萝卜动手分一分。

(3)汇报交流,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小结:

师: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按每份一样多的分法,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又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分到4根萝卜。每只小动物得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小棒来代替胡萝卜小组合作进行分一分并交流汇报,目的在于再次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在探索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体验提升,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

生: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2)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呢?请你想一想。想好的同学请把你的分的过程完整的画出来。

师: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每只猴子分的桃子一样多,每只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一样多,它们真开心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展示书上的三幅图,全方位呈现平均分的过程,通过简单的画一画,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

书本第59页练习。

四、课后小结。

1、师:在我们的生活还有许多“平均分”,请你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能举个例子说一说。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

245。

分桃子4分萝卜124分骨头155。

245。

分的同样多或一样多:平均分。

作业设计。

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5题写在书上。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二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

1、例2及第767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1.教学例1(出示一堆桃子)教师: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个吗?教师:我们来帮它数一数。学生数出后,教师板书:8。

教师: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出示猴妈妈的话:把这8个桃子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学生读猴妈妈的话,教师板书:4。

教师:你们能帮小猴分桃子吗?用小圆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2。

教师: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说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议一议: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246教师: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吗?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4。

教师: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把24支铅笔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

(2)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写算式。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先独立分,再全班交流。(学生可以平均分成几堆,也可以按每几根一堆平均分)能说出3种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确的自评为三星级,自评表上画3颗五星;说出2种分法的为二星级;说出1种分法的为一星级。

(4)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课堂活动第3题)引导学生说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个分成1份。

四、课堂小节: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设计的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问题一下去,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为了引出平均分,还颇花了点时间。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几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最公平啊,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几种分法找出来了,我马上追问:为什么这几种分法是公平的呢?学生七七八八地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获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接着的试一试,在动手操作、不同分法的交流过程中,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我认为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支铅笔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篇二十二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老师展示物品卡。

(2)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814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