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总结的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一
1.猜谜语。天牛是种怎样的昆虫?听天牛的自我介绍。学习生字“天”“牛”。
2.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4,认识天牛的昆虫朋友。
二.初读词串。
借助拼音读准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两人一组互相读最难的一排。检查,分行展示,相机正音。推荐男女生赛读。
三.看图识字。
1.瞧,天牛的昆虫朋友听到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排着队赶来了,你认识谁呀?出示三四组词串,指名说,随机出示图文,认读词语。指导看图说话。补充相关儿歌、积累词语。补充相关知识。想一想,填一填,再读一读。
仔细观察这些红色的词,你发现了什么?汉字真有趣,带虫的字大多表示“昆虫”认读词语。学习生字“虫”
生活中的昆虫特别多,你还见过哪些?指名说。
2.这些昆虫大多喜欢在哪里生活?指名说,相机出示第二组词串及图画,读准词语,相机理解词语“花丛”“树林”进行说话训练、积累:麦田稻田瓜田菜田,学习生字“田”你能像老师一样说句话吗?读好“树林”
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一组词串:小朋友是怎么看的呀?像这样仔细地看,就叫---(出示词语:观察)读准字音。其实,我们不仅喜欢观察昆虫,还喜欢把昆虫收集来做标本呢!把昆虫收集起来就叫(出示词语:采集)读准词语。
四.巩固拓展。
1.出示全文这些词语连起来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歌。不信,听老师读!范读,开火车轮读。分组读。拍手齐读。变序男女生读。
2.老师还为你们找来一首昆虫的歌。拍手念儿歌,男女生对读。
3.把课文里的字写好,昆虫朋友们会更愿意和你一起玩哦!虫田天牛。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4、熟记4条成语。
5、培养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培养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找出“舐、犊”两个字的部首,按部首查字法查出两个字的读音,看谁查得又对又快。
(2)正确选择“舐、犊”的义项,再将“老牛舐犊”的意思说出来。
(“舐”:舔;“犊”:小牛;“老牛舐犊”:老牛经常用舌头舔小牛,比喻做父母的对子女的爱抚。)。
(3)根据图意,想象你对小牛说些什么并写在图中的对话框。
(4)全班集体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
“梨”中的“木”是木字底。写时,要扁些,横要长些。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4条成语。
(2)看图理解各成语的意思。
(3)熟记成语。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
二、教具准备。
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看图,说说画面上有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2)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说说它的样子,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从头到尾、或从上到下,也可以先整体后局部:其次观察时要抓住特点。
(3)学生看如观察,自说。
(4)师提醒学生说话要求即注意事项。
(一、要有内容,有条理,说出动物的特点。
二、要有一定的想象。
三、要语言流畅,声音要响亮)。
(5)指名生说,同桌互说。
(6)师根据学生口述进行评议。
我的教学反思:
识字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初步认识常见军事装备和一些军事术语,进行国防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人民军事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并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军事装备和军事术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法、学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初步认识常见军事装备和一些军事术语。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课文。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篇归类识字课文,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一篇和军事装备、武器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文。
1、看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还不太了解的?
2、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的图和词语。
手枪步枪机枪站岗巡逻巡航。
飞机潜艇导弹哨所领空海疆。
(1)相机点拨以下词语:
“巡”、“弹”是前鼻音,“航、艇、疆、岗”是后鼻音;“哨”是翘舌音;“巡”的韵母是un,不是in。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读,齐读。
2、把你知道的与这些词语有关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新部首“巳”部。
2、教学生字字形,书空。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教师.范写,指导写字技巧。
(1)“巡”:走之旁,里面是三个撇点,撇要长,点要短。
(2)“弹”:弓作为偏旁,写时要扁一些,滕出地方写右边的“单”
字。
5、学生仿影,临写。
6、反馈。
展示学生所写的字,指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学习交流武器装备,对学生进行国防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齐读。
二、质疑解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合作解疑。
2、讨论交流:你对哪些词语还不了解?
机枪:它的子弹能“哒哒哒哒”地不停发射,速度很快。
领空:是一个国家陆地、江河湖泊和领海上的整个空间,是这。
个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同样不容外国侵略。
海疆:是一个国家的沿海地区和沿海海域。
巡逻:巡查警戒,一般指陆地上的巡逻。
巡航:巡逻航行,既可指海上,也可指空中。
潜艇:亦称潜水艇,是在水中进行战斗活动的军舰、下潜深度一般为100-9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和突击威力,能远离基地长时间的独立在海上进行战斗活动。
导弹:装有弹头、动力装置并能制导的高速飞行武器。依靠控制系统的制导,能使弹头击中预定目标。
3、齐读生字词。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收看有关电视节目或者请教他人,收集课文以外的武器装备的名称及图片。
四、作业设计。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三
1.能正确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能给同类词语加上一个总的名称。
3.能正确地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句子,能按要求写判断句。
4.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能按时间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二、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完成1~4题。
二、过程。
1.自学1~4题,用铅笔独自做题。
2.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核对、订正。
小结:1)左右两边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第二题。
补充:1)几个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2)由于受感动面产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3)不分白天黑夜()。
4)好多人紧紧地围在一起()。
第三题。
交流,点拨改正。
第四题。
1)说说“金色的`斜阳”“耀眼的太阳”,“灿烂的朝阳”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说说“斜阳、太阳、朝阳”,谁“高挂天空”?谁“映红水面”?谁“照亮了大地”?
3)检查标点。
4)齐读,用朗读表现出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目标:练习5~7题。
二、过程。
1.指导完成第5题。
1)齐读第1句,说说还可以说“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
2)独立完成第2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3)独立完成第3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4)独立完成第4句。
5)练习说话。
仿照题目的句子介绍其他地方的情况。
独立写句。
交流。
2.指导完成第6题。
1)抽读。
比较梨树上青青的果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d在翠绿的。
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比喻有什么好处,
3)独立划句,同桌交流,划线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交流,进一步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说说打比方的句子。
3.指导完成第7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自读句子,并用线画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结合每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独立编号。
4)交流。
5)连句成段,齐读。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四
1、能纠正部分容易些错笔画的字,并通过比较,强化记忆。
2、初步了解近义词"积攒"与"积累"、"激励"与"鼓励"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词语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词语的搭配习惯;能恰当运用几个介词。
3、初步学会缩写句子(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主干)。
4、能运用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读懂短文。
教学重点:第7题
教学难点:第5题
投影片
1、出示教师故意写错的字,请学生改。
2、说说哪些笔画易错。
3、认真、仔细地抄写。
4、互查、订正。
1、查字典,辨词义(说相互点与不同点)。
2、读句子,分析句意
3、填词,再读。
4、你还能为这一组词分别写一句话吗?写好后交流时,要注意表扬把这些词用于其他方面的学生。
1、读题,明要求。
2、观察,分析“左边”与“右边”的'共同点。点拨:左边发出的动作须与右边的名词有密切联系。
3、独立做,交流。
4、自己想好4个词组,拆开来让同桌连一连。(学生互动后汇报)
1、独立完成。
2、交流、矫正。
3、全班齐读这段话,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初步体会介词的连接作用)
1、读题目和例句,比较:保留什么?去掉什么?明确要把句子缩到最简单的程度。
2、提供句式:“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
3、试做第1句。读——划出主干-——再读。
4、做第2、3句,交流。
七、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5题。
一、指导完成第6题。
1、读题明确要求:一读二找三删
2、指名读短文,说说主要意思。
3、找出与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删去无关的这句话后,再次朗读。
5、小结:我们在写一段话时,要根据主要意思来安排材料,不东拉西扯。
二、指导完成第7题。
1、读短文后的题目,明确要求。
2、默读《旅行包的故事》,找出重点句。交流,评议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3、带着问题(2)自由读短文,思考。
4、进行小小辩论会,正方为厂长,认为名牌只能有一等品;反方为车间主任,认为名牌可以有二、三等品。
5、引导学生小结如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三、布置作业:书面回答练习第7题的问题。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五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1.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六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article/。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八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汉字;能区别形近字,并填空组词;熟练地查字典,解释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将物品进行归类,并依类属大小顺序排列填写。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会改正意思重复的病句。
3、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2课时
第一课时
1、先让学生轻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同桌或全班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订正
1、让学生独立查字典
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义项
3、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读句子,初步了解该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条读该字的几种意思,反复推敲相近意思的区别
(3)将选择的字义带回句子中解释,加深体会该字的意思
1、要求读准每组字的读音
2、区别字形,练习字义,想想该怎样区别、记忆
3、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2、让学生照样子独立填写
3、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1、让学生指出每个句子中重复的地方
2、要求删去重复的词语。
再告诉学生:删去哪个词语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决定,应尽量保留表达准确、语音连贯的词语。
1、让学生弄懂例子,明确“雨伞、小雨伞、花色小雨伞都是雨伞,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具体。它们都属于生活用具。
2、接着让学生照样子,将十六个词语分成四类,明确类别与所属
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1、让学生默读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题(1),理出“骆驼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3、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语言概括骆驼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个难点,要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第(2)题时,要使学生明确,包括例句在内的四个句子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要求: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三课时。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
1、能纠正部分容易写错笔画的字,并通过比较,强化记忆。
2、初步了解近义词“积攒”与“积累”、“激励”与“鼓励”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词语的搭配习惯;能恰当运用几个介词。
3、初步学会缩写句子(去掉修饰部分,留下句子主干)。
4、能运用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重点:第7题。
难点:第4题。
2课时。
小黑板若干。
1、辨析形近字、近义词词义,完成练习1、2。
2、掌握一些词的搭配,恰当地运用几个介词,完成3、4题。
3、初步学会缩写句子,完成第5题。
1、指导学习第1题。
(1)比一比,说说每组中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不同,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用红色粉笔标出易错笔画。
(2)学生在作业
本上抄写。
(3)同座位上两同学互相校对、订正。
2、指导学习第2题。
(1)或和同桌讨论,说说两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填空。
(3)反馈时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4)齐读已填好词的四句话。
(5)你还能为这一组词分别写一句话吗?写好后交流时,要注意表扬能把这些词用于其他方面的学生。
3、指导学习第3题。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明确每组词的词性,想一想它们可以组成怎样的词组。
(2)学生独立连线搭配。
(3)反馈、订正。
(4)自己想好4个词组,拆开来让同桌连一连。(学生互动后汇报)
4、指导练习第4题。
(1)学生独立试填。
(2)反馈、修改。
(3)全班齐读这段话,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目和例句,明确要把句子缩到最简单的程度。
(2)结合例句,讲清如何缩写句子。
(3)学生试做第一句,反馈、修改。
(4)学生独立完成第2、3句,检查、反馈、修改。
1、能找出一段话中与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完成练习题6。
2、运用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完成练习题7。
1、指导完成第6题。
(1)读题明确要求:一读二找三删。
(2)指名读短文,说说主要意思。
(3)找出与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删去无关的这句话后,再次朗读。
(5)小结:我们在写一段话的时候,要根据主要意思来安排材料,不东拉西扯。
2、指导完成第七题。
(1)读短文后的题目,明确要求。
(2)默读《旅行包的故事》找出重点句。交流、评议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3)带着问题(2)自由读短文,思考。
(4)进行小小辩论会,正方为厂长,认为名牌只能有一等品;反方为车间主任,认为名牌可以有二、三等品。
(5)引导学生小结如何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3、布置作业:书面回答练习第7题的问题。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一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理解负数的意义。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一、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三、作业:
练习一的1、2、3题。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说说他们的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6个词语,练习把句子说完整。
3、照样子写字。
4、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读、写写、做做之间形成能力。
5、正确的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6、观察图画,根据要求穿悄悄话,提高听话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看清笔顺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读第一组的4个生字。
(2)出示卡片个别、集体认读。
(3)学生同桌交流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4)指名按顺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3、练习,学生按笔顺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仔细看图,图中有哪些水果?
3、认读生字词。
4、指名说说苹果的样子。
5、指名将苹果与拼音、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6、同法学习下面的词语。
7、句子训练
(1)你爱吃哪些水果,为什么?
(2)
自己试着用“我喜欢吃的水果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3)指名说,提出说话的要求。
(4)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8、指名学生按提供的句式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一)审题
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二)指导
1、出示卡片认读“虫、贝、乐”三个字。
2、指名按笔顺书空。
3、说说这三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学生观察“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在黑板上范写“虫”。
6、学生练习。
7、同法学习练习书写其余的字。
二、教学第四题:做做读读
1、审题
(1)范读。学生借助拼音读题。
(2)交流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找到“大象”应填到图中的位置。
(2)读图左边的汉语拼音,说说要填哪几种动物的拼音卡片。
(3)填完时读一读。
3、综合练习。
(1)各人取出自己做的动物拼音卡片来。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抽读。
一、教学第五题:读读背背
第一部分:一组成语
(1)审题
(2)指导
学生自读词语
看图,找一找“红日东升秋高气爽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分别从图中哪些地方看出。
教师描述这组词语描绘的情景。
(3)练习
第二部分:古诗
(1)审题
(2)指导
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天空中高高挂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教师范读古诗,简单介绍诗人李白。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指名试读。
(3)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你
一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准备若干句要传的悄悄话的内容。
二、审题
揭示话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他
三、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
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下面的一段话,弄清本次训练要求。
3、指导练习。
(1)做示范
(2)练习传话
4、小组内练习
反馈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三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五
课本p87页。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六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训练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1、认识街头招牌,了解经营范围和特点。先让学生读读题目中的八个招牌名,根据每一招牌名中的关键字词,联系生产实际经验,思考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一些店铺招牌名,说说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从而加深对店铺招牌名重要性的认识。
2、给超市起名。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人名作为店名,如皇甫超市、阿东超市
二是以地名作为店名,如杨庄超市、新华路超市
三是以超市的经营特色作为店名,如图书超市、水果超市
3、货物分类先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这些货物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它们各属于哪一类,该怎样分类。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给予点评。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给这些货物分类的规律。
1、要求学生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反复朗读。加强感悟,达到积累的目的。
3、练习诵读
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段话中每一个字的写法,再在黑板上范写,最后指导学生写正确、端正、美观。此外还要注意执笔方法和评析。
1、了解辨论是怎么回事
2、引导学生了解辩论的要求:一是有一个辩论的话题,这个话题要有展开辩论的价值,话题本身蕴含有正、反方的观点。二是将不同的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方两组,各方进行组内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语言。三是辩论前,要推荐一名同学作主持人,主持人控制辩论会的进程,但不发表任何观点。四是在辩论中,正反双方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或反驳,同时要注意说话文明,尊重他人。
3、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辩题展开辩论
继续练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字是“屋”、“眉”
1、本单元课文的部分组词
2、完成诵读与积累的听写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卡片、小黑板
三课时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 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4) 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二、写好钢笔字
出示“官”“窜”“霞”
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指导书写,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师故事引入赞美
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二、材料交流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 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八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习多选一的习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1、学习《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
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
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
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
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习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同学们,你们想出版自己的“书”吗?
选几名同学作为小编辑,分类整理全班同学的习作,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可以起名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览。
六一节目汇演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让广大师生称赞,快毕业了,我们再庆祝一下吧。
不过这次我们不再唱歌跳舞了,我们来个诗歌朗诵。
先让学生准备诗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给主持人筛选,由主持人写好串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歌咏联欢会。
以上活动可以任选一两种。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十九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坛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篇二十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8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