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8:18:11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热门18篇)
时间:2023-11-25 18:18:11     小编:紫衣梦

读后感是对于书籍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感受。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增添个性化的内容。下面是一些读者们写的读后感,他们从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出发,呈现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一

一、“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李跃儿老师认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我们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职责,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尝试的教育方法带给我们观念与现实强烈的冲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那么,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二、“愚昧之爱”与“智慧之爱”

李跃儿老师提到教育与爱育的区别,其实是也就是“上帝之爱”与“天使之爱”的区别,你是要居高临下地从成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出发来爱孩子呢,还是从孩子的需求来爱孩子?这也是愚昧之爱与智慧之爱的区别。然而智慧之爱绝非易事——它不仅应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也应有潜移默化的实践。李跃儿的可贵也在于她不仅能从自己失败的教育经验中借鉴反思,还能以宏大的目光和心胸,向历史的先行者学习,面对社会问题,切实构建和实施针对中国现行教育弊端和适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方式方法。

李跃儿老师感叹在她的教育中心培训合格的教师成功比率仅为60:1。是的,当我们从孩子的幸福“非予即夺”的角度来考查教师是否“合格”,无疑不是一张教师资格证就能通过的。李跃儿说,“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你只是喊口号。古人讲,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教改之难也就难在这里。李跃儿敢讲这个话,也在不断寻找和切实运用着这种“手段”,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当你手握此书,细听她讲故事,你就有机会了解她是如何理事圆融地把幸福与快乐、知识与能力同时赋予孩子们的,不仅是当下,或许还将延续到他们的未来……。

教育之路永无止境,于每个人,于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如此;而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有益的探索,不仅需要一大批有爱心有智慧的践行者,还需要在社会上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育绝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事,也是家长和每一个成人的事;不单单是儿童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或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因为教育是爱,是智慧,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三、育人先育己。

习总书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不成才要成人。这就是讲“德”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德智体美劳”标准中,德是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但我更愿意把“德”理解为美好的品质,是做人、做事、生活的根基。可是,美好的品质有那么多,什么是最基本的?我认为是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的孩子,才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像探宝一般发掘到这个世界中的美好:身处大自然时,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即使是一株野草一朵野花,也不忽视他们的美;能轻易发现周围人的优点,即使遇到再坏的事情,也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机会。热爱生命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美的,自然知道什么是丑的,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中才能不迷失方向。热爱生命的孩子,才不舍得随意糟蹋自己的生命:喜欢将短暂的生命染上绚烂的色彩,所以会不断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最终会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所致。热爱生命的孩子,内心是温暖的善良的,对弱小会有悲悯,对残暴会充满愤怒,对自己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常常心存愧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生命,即使他将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即使他将来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他也不会扭曲成一个对社会有危害的人。热爱生命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完整的人。

因此,我现在要做的,不是纠结于那种教育方式,而是让自己真正认同“热爱生命”这个价值观,用行动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当孩子有一个“热爱生命”的妈妈、爸爸和老师,耳濡目染之后,才有可能能成为一个我所期望的“热爱生命的人”。这就是育己才能育人。

合上这本书,我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爱来爱孩子,同时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保护孩子懵懂的心,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大声呼喊:“把幸福还给孩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二

上周我为锦绣童年书店进货时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很夺目的书。说它夺目,一是因为它的大红色封面,在铺天盖地的书展平台上特别突出;二是因为它的标题显示这是一本关注孩子幸福的书。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哈佛女孩”“清华男孩”等等直奔“望子成龙”主题的书,但这本书的立意全然不同。“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作为一个母亲、一个正诚意“帮助孩子建设书香童年”的儿童俱乐部的经营者,直觉令我第一时间感觉到这本教育书籍的价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个周末,我一直捧着这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本书解剖了中国教育体系、分析了失败的家庭教育、也分析了国内流行的刘亦婷等育儿招数,同时以大量的鲜活的育儿和教学实例来例示了作者22年来的作为母亲和美术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探索。作者深受国际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和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并在自己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哲理和启迪意义的教育观点,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

首先,和蒙特梭利教育观类似,作者认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其次,作者提出自己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是爱的教育。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爱来爱孩子,同时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培养孩子在不幸的时候找到幸福的感觉的能力。”

此外,基于多年的家长工作经历,作者把中国的家长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这一分类令人沉思和反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典型的教学案例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对孩子进行智慧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欣赏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探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等等,以帮助居绝大多数的第二类家长成长为第一类家长。为家庭教育解毒,自然也就双双解救了家长和孩子。

合上这本大红书,我意犹未尽,立即上网浏览了“李跃儿教育网”,更令我加深了对李跃儿这个民间教育家、画家、和母亲的了解、认同和猩猩相惜。网上有读者说一口气买了50本送给身边的朋友,对此我毫不意外。我相信这本深深打动了我、也给了我很大启发的书一定同样会打动和启发众多真正关心孩子幸福的家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三

在李老师的书中有对孩子至高的爱,就算一个杀人犯、恶魔,她也未置一句恶语。在她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首先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将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两者间,我们更趋向于保育。刚刚脱离父母的孩子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强大的技能知识都是无力的,如果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孩子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孩子的调皮,他恼了;面对孩子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心中都有爱,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虐伤孩子的事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四

豆豆家推荐的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作者李跃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到“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状态”、“孩子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原因”,经过这一段时间在豆豆家的学习积累,我已经非常认可这两点。看看她和其他家长对待孩子所犯的错,里面也有我的缩影,欣慰的是虽然我还没做到先知先觉,至少已经后知后觉了。

书里有一些内容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是“孩子的行为已经把一切都说明了,为什么非要说呢”,天哪,我就是这样纠结的啊,我就是觉得一鸣说的不够,太少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我是知道他已经用行动来表达了,但是我就是纠结他,要求他说出来,可是越逼越不行,经常不欢而散。

“错误是有价值的,学习和家庭应该是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大人也会犯错了,犯错是正常的,而且我们会在错误中成长。

“带孩子就像种菜,天天盯着的反而长不好”,这个我最有体会了,一鸣写作业、录音频、阅读,只要我在旁边他就搞不好,我看到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会不停挑刺,他就越做不好,情绪越来越差,后来索性让他自己在房间里安静的做,我做自己的事情,效果反而来的更好,对两个人都好。早上起床也是,孩子总是会磨磨蹭蹭的,之前我会提醒他,语气也不太好,我们两个人感受的很差,后来跟他做了约定,定好出门时间,中间时段他自己安排,也没有迟到,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好,在关注和放手之间把握分寸。

我在书中也学到如何去赏识孩子,赏识需要具体所指,避免系统夸奖;另外通过“示弱”的方式来赏识孩子,也是很好的方法,周边看到有妈妈这样做的,孩子有成就感、没有依赖性,独立能力很强。在象棋这个事情上,我已经尝到甜头,正在往学习中延伸。

我非常同意李跃儿的观点:只要父母把心带回家,就能把孩子的心安驻在心里;要是孩子的心已经丢失,你也能找回;只要父母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你的孩子也就能够生活在幸福之中了。所以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需要自修内功,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生活精彩起来,多学习多交流,和孩子共进步。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五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关于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的书。它介绍了作者独特新颖的教育方法,是李跃儿22年摸索的结果。她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类生活。教育就像鞋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走上生活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像为孩子做鞋的人。鞋匠只能在充分了解脚的尺寸、形状、需求和感觉的前提下制作合适的鞋子。同样,教育者也只能在研究儿童、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精神世界和成长机制的前提下,设计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

读完《谁夺走了孩子的幸福》后,我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被书中的情感所感染,被书中的思想所教育,被书中强烈得无法化解的爱所融化。谢谢你,李跃儿先生,为我和许多在这个时候迷失在教育中的人奉献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这样的一个想法,这样的一种情感和这样的爱的宣言。这让我突然醒来,非常幸运——我今天读到了关于她的事。教育的'困难不在于有现成的方法,而在于为儿童选择“唯一合适的”方法。教育应该适合儿童,不是一般儿童群体,而是每个儿童个体。我们遵循这一理念,运用建构主义教育,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信孩子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儿童先天发育的机制下,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发展。古人说:药物既不贵也不便宜,治疗疾病的人是好的。如果两者之间没有竞争,机会是昂贵的。我就是这个意思。给孩子应有的幸福,关心和珍惜幸福的童年。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意给孩子犯错的机会。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然而,我们总是在责备的声音中磨去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每个孩子都是非凡的,也许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我们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幸福。孩子们的世界就像儿歌中唱的幸福: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可以和小怪物战斗。也许是有一点时间和朋友自由玩耍,睡得晚一点,和父母拥抱和交谈。

李跃儿老师写了一本关于她在教育孩子、老师和父母方面的经历、经历和成就的书。她告诉读者,因为她不了解孩子,应该给孩子幸福的成年人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没有幸福,人们就很难变得有用,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中,才能获得足够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一个人也应该在理解孩子内心声音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努力成为一盏照亮孩子心灵的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六

作者:林安璐。同事推荐给我三本书,一本是家庭养生,两本教育类(都是李跃儿的),这本是第一本读完的,主要讲案例,以一个又一个案例为索引,很适合入门,能讲案例的和只会讲理论的完全没有可比性,为所有能讲案例的作者打call!!!

第一个惊艳到我的观点:让孩子自然发展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她把家庭教育分三类:1.懂教育的家长管理孩子,这种孩子很大概率会优秀;2.不管孩子,任其自然成长,这种孩子也可能出现优秀的;3.最可怕的是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不会教,就让孩子乱走乱爬吧,大脑也可以充分发育的,家长们放下焦虑便是最大的帮助,这是家长和孩子都察觉不到的影响。

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小学初中期间爸妈没空管,他们经常很晚才回家,中午饭是自己吃的,自己烧或者外面买,喜欢什么吃什么,放学了可以看电视或者自己看书,晃荡晃荡回家路过报亭买本杂志,有时候大晚上不写作业看电视玩手机,有时候放学了去图书馆,日子很舒心,轻轻松松成绩也不错,挺喜欢上学的。中考考了个不错的学校,他们发现自家女儿学习还挺好,开始“负责”了,可是他们没怎么读过书,不仅学习上帮不到,还只会用强制的命令,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必须有刻苦的姿态而无视效率呢?(长大后发现不止是父母会这样)。可能是高中时期厌学的一部分原因,为了和父母角力而角力。所以,懂教育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随便负责!懂才是真正的负责。

作者分享了许多失败案例,触目惊心的问题孩子背后是更加触目惊心的问题家长,比如,五六个家长一起管,让孩子分不清方向活在矛盾中精神异常;过于注重面子的官二代,家里没有爱,孩子的价值观错误不自爱。曾经在别处看过一个案例:父母双方都非常优秀,读书成绩好,体面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孩子成绩差,背后原因竟是他们已经离婚,为了孩子装作和谐的样子生活在一起。只有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中,孩子心中的大山才能稳固。我们应该抓住生命的核心,自然地活着,真实地活着,将一切欲望、焦虑、紧张化为朴素、超然。但是做起来有多难呢?可能比教育孩子更难。

因为我还没有孩子,只是把这本书当做《读者》来读,不料受益匪浅,书籍可以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自己又在职高当老师,很自然地就会用和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关注学生们,读书再差的孩子身上也会有值得赏识的地方,这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爱学生不仅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工作的最大乐趣呢。老师的目光有限,目光触及到了便是师生的缘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七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一个被童年痛苦的经历掩埋掉的自我!

在书中,很多孩子的痛苦我都经历过,所有父母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的事情我爸妈都对我做过。所以,我是流着泪看完这本书的。

然而,我已经被父母彻底洗脑,心都麻木了,还认为父母所作的就是对的,就是应该这样才成就了现在的我,还打算继续他们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女儿。

好庆幸看到了这样一本好书,告诉我什么才是真理,什么是自己。

从人格来看,30岁的我还不如一个10岁的孩子,但没有关系,我已经知道怎样能发展自己的人格,还可以跟着女儿一起成长,还能在有生之年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八

自从走进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有那种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强烈愿望。但每读完一篇,却又不得不停下阅读的步伐,因为有太多的感促和联想,让我去深刻反思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特别是李老师在“巴学园”中给孩子们上美术课的那些章节,更让我对美术课中“创造能力不能教,只能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说服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学到了有效的方法。

“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罢了。”当我们意识李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就不会在美术课上一味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的示范去绘画,也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学生“怎么画得这么难看?”、“你画的怎么一点也不像呀”?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想象,放飞思维”;在这个平台上,老师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我给学生上的那节美术欣赏课:《国内外著名建筑》。课中,我把巴黎的凯旋门、悉尼的歌剧院、英国的国会大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这些尚未有条件走出国门的同学们带到了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中,仿佛是环球了一周世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知道了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条件,影响着当代建筑物的风格,所以才有了帝国风格建筑、希腊复兴建筑、歌特式建筑等不朽之作。之后,我让同学们围绕“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他们不断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埃菲尔铁塔建成114年后的今天,它早已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却仍旧那么吸引人?为什么比萨斜塔不会倒塌?悉尼歌剧院的构造特点能使歌唱水平更加出色吗?……我不敢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很大收获,但我敢肯定,他们不仅知道了:除了我们中国的长城、故宫,在其他国家里也有更多气势浑厚、庄严雄伟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还为他们树立了将来要为祖国的建筑史增添光辉一页的信心和决心。我想,这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所在,这是更为重要的。正如李跃儿老师说的:“教育不止是教,不止是传授,更多的是用前人的知识技能的结晶作为刺激,提供给我们的孩子,使每个不同的孩子接受刺激后产生认知的实践过程,最后由孩子产生自己的结晶,再将这个结晶与前人的洁净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这一章节里,让我更加佩服李老师的是说服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的策略与智慧。

当家长们质疑李跃儿老师的的教学质量时,李老师让家长们跟着她画小女孩,他们都画得很认真,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改;之后他们再跟着李老师的口述画《长袜子皮皮》的时候,家长们画的“皮皮”和第一次画的小姑娘很像,而且所有的家长画的都差不多。这会儿轮到李老师质疑家长们了:这是什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人画的全部一样?家长们这才醒悟:我们的'思维被侵略了,被李老师所教的东西控制了,第二幅画受到了教给他们画的第一幅画的影响,使我们没有了个人的空间,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创造。所以李老师告诉家长:“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就告诉他需要的脸的画法;不会画辫子,我就告诉他画辫子的画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没有负担,只有乐趣。……如果他们的思维被我控制了,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也跳不出来。”——其实,这正是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瓶颈,也是家长们没有认识到:学习美术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呀!

愿我们的老师、家长们给孩子们一个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放飞孩子的想象,放飞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创造的种子发芽、长茎、开花、结果,这才真正的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九

同事推荐给我三本书,一本是家庭养生,两本教育类(都是李跃儿的),这本是第一本读完的,主要讲案例,以一个又一个案例为索引,很适合入门,能讲案例的和只会讲理论的完全没有可比性,为所有能讲案例的作者打call!!!

她通过画画为载体(非常适合儿童),便于读懂每一个独特的心灵,“作画“等于“表达“,表达了并且大人读懂了即是一种疏通,无意识的儿童画表达出了儿童的潜意识,小孩子也有许多的苦恼和愿望的,大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到孩子身上可就是大事了,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需要大人学会读懂。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载体,比如沙盘、梦境,也有一些零散的载体,保持敏锐性即能捕捉到,折纸、物件、言语习惯、爱好、微信头像、拍的照片等……。

第一个惊艳到我的观点:让孩子自然发展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她把家庭教育分三类:1.懂教育的家长管理孩子,这种孩子很大概率会优秀;2.不管孩子,任其自然成长,这种孩子也可能出现优秀的;3.最可怕的是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不会教,就让孩子乱走乱爬吧,大脑也可以充分发育的,家长们放下焦虑便是最大的帮助,这是家长和孩子都察觉不到的影响。

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小学初中期间爸妈没空管,他们经常很晚才回家,中午饭是自己吃的,自己烧或者外面买,喜欢什么吃什么,放学了可以看电视或者自己看书,晃荡晃荡回家路过报亭买本杂志,有时候大晚上不写作业看电视玩手机,有时候放学了去图书馆,日子很舒心,轻轻松松成绩也不错,挺喜欢上学的。中考考了个不错的学校,他们发现自家女儿学习还挺好,开始“负责”了,可是他们没怎么读过书,不仅学习上帮不到,还只会用强制的命令,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必须有刻苦的姿态而无视效率呢???!!!(长大后发现不止是父母会这样)。可能是高中时期厌学的一部分原因,为了和父母角力而角力。所以,懂教育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随便负责!懂才是真正的负责。

作者分享了许多失败案例,触目惊心的问题孩子背后是更加触目惊心的问题家长,比如,五六个家长一起管,让孩子分不清方向活在矛盾中精神异常;过于注重面子的官二代,家里没有爱,孩子的价值观错误不自爱。曾经在别处看过一个案例:父母双方都非常优秀,读书成绩好,体面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孩子成绩差,背后原因竟是他们已经离婚,为了孩子装作和谐的样子生活在一起。只有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中,孩子心中的大山才能稳固。我们应该抓住生命的核心,自然地活着,真实地活着,将一切欲望、焦虑、紧张化为朴素、超然。但是做起来有多难呢?可能比教育孩子更难。

因为我还没有孩子,只是把这本书当做《读者》来读,不料受益匪浅,书籍可以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自己又在职高当老师,很自然地就会用和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关注学生们,读书再差的孩子身上也会有值得赏识的地方,这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爱学生不仅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工作的最大乐趣呢。老师的目光有限,目光触及到了便是师生的缘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

曾经,我对听报告有一种逆反应,报告精英们据典引证,滔滔不绝,而我却哈欠连天,为了尊重老师的辛苦成果,为每次都强迫自己,勤记笔记,哪怕一言半辞我都不放弃。但是,今天我却例外,我深深地被李跃儿的`文章感动,与其说文夺其心,而不如说,小巫和莲子的两篇序言的解说更声势夺人,扣人心弦,我摒弃杂音,致知阅读之。

李跃儿的思想超越前卫,她把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大气,母爱共存。而把爱和智慧唤醒孩子懵懂的世界,用天使之爱引领感化孩子作为自己思想的先导,把棍捧教育视为一种残暴的开始,一种内心不调和的见证,严教是家长没有智慧,思想单纯的显现。把貌似爱深的母爱,做了一个剖开分析,这样,把家庭教育的误处直抵每一个母亲的心底的隐私区,让家长们无以逃遁自己教育失败的残酷现实。

作者从孩子的角度慢慢地深化,把心中的千千爱付诸真挚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为爱搭起平台,引领孩子发现爱,让孩子感悟爱三个方面出发,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家长细细的回味个中的寓意,从而反思自己的行动准则,理解孩子,爱护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人。

李跃儿的第二部分,她就单刀直入于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上,先提出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价值观,是人才重要,还是为人重要;孩子的好时光在哪里,为什么中国孩子现在面临的是四面楚歌;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形式化;反思教育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孩子的想象力谁把他们扼杀了;学习和道德是否冲突。问题一个个摆出来,一个个加以解决,一个个貌似完整的教育,被她肢解得体无完肤,直逼生命的底线,然后一个回马枪,推出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主要矛盾,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颤动。在事实面前,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失败,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和改变,理解和突破。

我们静默着,我们聆听着遥远的孩子的呐喊,老师也许在某个环节,为着不值得名和利,也起着帮凶的作用,让孩子看不到曙光的灿烂;家长也许在整个过程中,披着爱孩子的鲜红外衣,在错误中剥夺着孩子的幸福;天才们在困难中艰难的爬行着,天才在寒夜里,不停地颤抖着,虽然他们展示的是荣耀和魅力,但是,他们吃的却是人间的苦果。他们挣扎着,他们奋斗着,希望通过努力摆脱乌云的缠绕,获得心与灵的完全自由和快乐,让幸福的种子装满小篮子,让风景中没有陌生和阴影。

第三部分的展开,让我的心也随之打开,教育的真实含义浮出水面,孩子的幸福来自与家长走出误处,孩子的快乐是教师走出职业的惯性,成人必须为孩子构建快乐平台,教育的绽放异彩来自于教育者素养的提高。她把问题抛向使力者,这样,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孩子有孩子的天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把他们的天空还给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去搏击,自由地去规划,未来总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无权给他们画圈圈。

最后一节,作者信心满怀,她通过各种例子,凸显幸福能使孩子焕发精神的动力,幸福会使孩子永远精力旺盛,幸福使孩子更有兴趣去探究人世界的奥秘的理念。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愉悦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创造的天赋,提升理性高度,展示情感的魅力,超越感觉的虚空,达到生命的快乐之巅。

幸福不是一味的放纵,是成功的前奏,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这才是教师和家长们必须考虑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自信,孩子会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发现许多生命中的秘密,生活中的小诀窍,才会在自然的情况下,产生原动力,获得事业和人生的进步。

作者的四部剧,好像孩子的生活小节的展现,细碎,但不杂乱,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我们会时时努力,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让孩子不固守成规,让孩快乐、平和,更让孩子生命力旺盛,事业精彩有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一

假期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这是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李跃儿撰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她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以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开始享受欣赏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这是一部爱育的宣言,居高临下的教育会压抑、束缚甚至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的爱育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作者在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阐述了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不当的教育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影响与伤害。

孩子们向往的幸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深入的想想,他们说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事情确实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不幸福了,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社会、教育者、老师、家长——-太多因素导致孩子没有幸福感。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竞争压力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便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开小灶,送入各种补课班“深造”,就拿我朋友的妹妹家的孩子来说吧,家在义乌,今年十岁,四年级,除了正常上学外,要学习书法、乒乓球、大桥外语、电子琴,偶尔还要学习游泳。为了孩子学习方便,特意买辆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一大笔。我以为这孩子各方面都应该是非常出色的,可就在前几天去他家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晚上八点时,他的父母开始互相让对方辅导孩子一篇写人的`作文(学校留的作业),后来任务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开始埋怨:“让孩子学作文你不让,一写作文就不会,我也不会呀。哎呀,正好阿姨是老师,让阿姨教教你吧。”任务又落到了我身上。其实我已经很累很困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受吧,这孩子,我给他辅导他不听,一会吹两下笛子,一会摆弄手里吃零食积攒的积分卡,一会又滑两下滑板车(就在地板上),一会又看一眼电视。我又不好意思声严厉色地说他,写的字很毛草,还有很多错字。我让他好好写字,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又不是在学书法,写那么好有什么用?”后来,几乎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完全是我的作文他代笔。一直到十点多才完成这篇作文。躺在床上,我已全无睡意,社会的竞争、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及学校的追求升学率——这一切都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一点都不幸福,甚至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把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折磨他们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各种补课班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补课老师为了能留住孩子,长期在自己的班里补课,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凡事哄着孩子,上课时可以吃零食、可以嬉笑打闹、甚至给发点糖和奖品取悦孩子们。结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一点好习惯,学的越多孩子越烦。我们所说的平等自由的爱育,绝不是纵容。今年义乌要求严,假期不许补课,很多家长认为别人都不补我们补,效果会更好,于是补习又转到了“地下”,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大家看你也补、他也补,多数都在补,也就跟着补。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二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学问,是我们终身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智慧的爱能使孩子富于理智,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我要做的就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感悟童心,尝试智慧的爱。

作为母亲,我该如此。作为老师,我更应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智慧爱学生。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在平时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之事,难免会有不如意或心情差的时候,当看到孩子闹事闹情绪时,有时就会发脾气。周弘老师有句话讲得好:“当你改变不了社会,你就学会改变自己。”孩子的任性、顽皮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改变自己,自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只要我们能够细心琢磨孩子的.心态,顺着孩子的意愿,善意引导,用心去赏识孩子的对与错,走进孩子的心灵,正确引导孩子逐步走向成熟,这样,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们才不会拿走孩子的幸福,才能让孩子幸福成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三

作者李跃儿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所以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每一个在她笔下的受传统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让人勾勒出来,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当方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可怜或可悲的命运沉重的另人窒息,要么沦为杀人犯,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自闭、要么自虐,他们本是像花朵一样的孩子,本来应该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怜的孩子,为了成为爸爸妈妈心中想要的“人才”,不仅搭上了自己本应快乐的童年,还要承受心灵扭曲而成人后的种种苦恼。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我从始至终都遵循着“让孩子开心快乐的`过每一天”的原则。如今的社会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上了小学开始比成绩,比才艺。这样势必会让孩子在原本的应该玩的年纪去做一些他并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在幼儿园的三年,这些成绩,这些才艺园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教育方法的书,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摸索的经验结晶。

她倡导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后,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感谢李跃儿老师,在这个时候,为我、为许许多多迷失在教育里的人们,倾情奉献了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样的一个理念,这样的一份情感,这样的一声爱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非常庆幸——今天我读到到了她。

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

我们遵循这一理念,使用建构主义教育,尊重儿童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信儿童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儿童的先天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协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

古人讲:药无贵贱,医病者良;法无高下,契机者贵,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也许会因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幸福。

孩子的世界就像那儿歌里唱的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能打小怪兽。也许就是能有一点儿时间和朋友自由的玩耍,能睡几个懒觉,有点儿时间和父母抱抱,聊聊。

李跃儿老师已将自己教育孩子、教育教师、教育家长的经历、经验及成果写成一本书:她告诉读者:由于不懂孩子,本应给予孩子的幸福的成人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而没有幸福感,人就很难成材,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会获得足够强大的内在驱动。

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在了解孩子心声上多努力多探索,争取做一盏能照亮孩子心灵的明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五

利用寒假时间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收获颇丰,作者李跃儿有着二十多年的摸索经验,用一个个人性教育的个案分析,充分向我们诠释了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家长和教育者一步步拿走的,我们又该如何使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

幸福是什么?孩子的幸福又是什么?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过李跃儿的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是李跃儿提出的教育观点。教育者(教师、家长)是造鞋人,只有他们了解了孩子脚的大小、形状、特点,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而大多数家长此时逼着孩子认字、计算,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生理生长机制不但是预先设置好的,精神的机制也是预先设置好的。它就像一棵树,何时发芽、何时出土、何时抽叶、何时开花都由其内在预先设置好了的机制所决定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处于感性认知阶段,还没有发展起逻辑思维的能力,如果逼着他们算算术,无疑于赶着鸭子上架,结果只能徒劳无功。不尊从孩子成长机制的行为是愚蠢的。

正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但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这是一个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一步一步的改变。

作者李跃儿在书中还提到的“教育,首先是让人成为人的,是提升人的,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长智慧、传达知识的。”而现实当中,尤其是在中国,成人对于孩子,大都是只注意孩子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

我们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我们要重新定义幸福的概念: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他有多少财富,是否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在于人的内心有没有酿造幸福的工厂,有没有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有没有获得幸福的智慧。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首先要清楚孩子“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六

读书,是人生的一个乐趣,读一本好书,更是乐趣中的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让人产生幸福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李跃儿是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每一个在她笔下的受传统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让人勾勒出来,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当方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可怜或可悲的命运沉重的令人窒息,要么沦为杀人犯,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自闭、要么自虐,他们本是像花朵一样的孩子,本来应该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怜的孩子,为了成为爸爸妈妈心中想要得“人才”,不仅搭上了自己本应快乐的童年,还要承受心灵扭曲而成人后的种种苦恼。

我看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一章,当我看完几篇以后,给我的感悟很深,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例如:当一位老师上课的题目是“我的幸福”。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家人当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再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话音未落,孩子们呢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这么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10岁的男孩,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他们挑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孩子们在小学已经减负,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孩子们应该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家长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无限制地报兴趣班,无限制地为孩子购买复习资料,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孩子们当然感觉不到幸福。

李跃儿老师归纳的三类做好一个好妈妈: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当我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位母亲给10岁的儿子洗脚,儿子把脚盆打翻了,母亲大发雷霆骂了一番;一个10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洗脚,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打翻,可能是他心烦意乱的结果。这样妈妈在孩子眼中,几分钟前是慈母,给儿子洗脚;而几分钟后就变成了凶神,爱与恨的转瞬转换肯定会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呢?究竟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答案显而易见了!我们大人们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孩子灌输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处处“优秀”,至于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幸不幸福,他们却很少考虑。

最后,我只想说,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朋友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快还给孩子吧!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七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挚的言语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华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遇到、看到、听到的故事。不讲为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在李老师的书中有对孩子至高的爱,就算一个杀人犯、恶魔,她也未置一句恶语。在她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首先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我很认同这段话,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咋还能的社会,我们更多关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学历、高素质,各种技能的比赛、书面的文章……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被评定能不能胜任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时,是不是要再次评定他是否怀有一颗有爱的心?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两者间,我们更趋向于保育。

刚刚脱离父母的孩子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强大的技能知识都是无力的,如果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孩子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孩子的调皮,他恼了;面对孩子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许我们都要反思,看完全书我才觉得这句话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惊心。没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宝剑的骑士,这样的他将如何面对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荆棘?他的人生还能完整吗?请还给孩子幸福之剑,请守护孩子美好童年!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八

寒假中有幸阅读孩子给我一本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我被作者书中列举的在教育过程及生活当中的不同实例,解读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客观地评价教育者的各种状态,深深地吸引进去。其中,李跃儿说"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

此书有些事例,使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教师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获得成功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复制的,为什么老师家长想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孩子的未来呢?现在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也很无奈:老师家长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双方的关系有的甚至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些地区甚至有弑父、弑母的悲剧发生。可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吗?异化的教育,异化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试想一个孩子不再用童贞、纯洁的语言和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还是一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我们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真的需要嘛?这样合适吗?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我们一双双无形的手控制着,这样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动而出的幸福感吗?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亲切地问他,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的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灵,那么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保护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拥有幸福的每一堂课,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又从何谈起呢?虽然,巴学园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李跃儿老师那样俯下身子,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关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时就像在一面光洁的镜子前观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虽然距她的教育观点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向着“爱自己的班级的幼儿,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方向去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259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