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案(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2:39:11
槐乡五月教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1-24 12:39:11     小编:书香墨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教案范例还反映了教师们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槐乡五月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热情淳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的槐乡五月是怎样的呢?板书:槐花、孩子。

二、感悟花“香”

1.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

2.出示句子“连风打的旋儿”。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导朗读。

3.还从第一段的哪些地方也感受到槐花的香?再次默读第一段,找找。

4.交流指导。齐读。

5.从“海”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图片欣赏。齐读。

配乐齐读第一段。

7.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仅仅是沉浸在香海中吗?它还沉浸在哪里呢?交流。

板书:乐。齐读句子。

三、品味“醉”意。

1.走在槐乡,到底是什么让你陶醉呢?自由读第二段。

2.组织交流。走在槐乡,是什么让你醉?

3.除了香气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醉呢?指导朗读。

4.那除了槐花的香味让你醉,槐花饭的美味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陶醉呢?指导朗读。

板书:美。朗读句子。

四、体悟“快乐”

1.创设情景。出示图。观察图片,欣赏感受快乐。

2.出示句子。自由读段。

3.小姑娘起立。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了,让大家看看,你们长得多俊俏呀,再用槐花装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来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那小姑娘们,透过这个“飘”字,你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呢?齐读。

小小子,该我们了,看到小姑娘这么美滋滋的,也赶快装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饱口福吧。一起来读。从小小子们“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齐读。

4.看,五月,洋槐开花了,小姑娘会用槐花装扮自己,小小子会不时尝尝槐花的美味,孩子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五月,岂不就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出示句子,配乐朗读。

五、释放体验。

1.那里要举办一次槐花节,想请同学写一则广告语,让更多的游客到槐乡来做客。

2.再次齐读句子。

六、板书设计。

槐花   香。

槐乡五月                    美。

孩子   乐。

槐乡五月教案篇二

2、出示课件2: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学习交流。

1、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时的美景,请你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多、颜色美:

(1)从哪句话中知道槐乡的槐花多呢?读句子。

(2)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多”字啊?(“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3)再读读这句话,还品出了什么?(“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写出了槐花的色彩美)。

(4)指名读、齐读。

3、形态美:

(2)交流:

a这“圆球”两个字让我知道了槐花的形状像一个球;而且“玉雕”让我想到它就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b这洁白如雪的花朵一朵挨着另一朵,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它们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抱在一说悄悄话。

d品读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3)我们再来走近些欣赏槐花与众不同的美。出示课3,你有什么想要表达?

a“一条一条”不仅写出了槐花的形状,也体现了槐花的多。

b“一条一条的槐花”,在作者的眼中就像是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作者为什么不说像我们班女同学的辫子?你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吗?(出示画面)你看,她们的辫子可真多呀,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一条一条的槐花联想到了她们的辫子。

c女同学美美地读。齐读这句话。

(有的像一只美丽的玉镯,有的像大雪覆盖的柳条,有的像一只只玉蝴蝶聚拢在枝头,有的像冰刻的小铃铛,有的串成串,像一条白珍珠串起的项链,有的好像高举着小喇叭,在说:“我多美呀,大家快来看我呀!”)。

4、香:

(2)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唱什么歌呢?(出示课件5朗读)。

a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b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c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d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快的。

e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4)我把这两句话的形势变了一下,你们再来读读看。(自由读、分组读)。

(5)除了小蜜蜂,你们猜猜看,谁也会来?

出示课件6:(    )……(  )来了,(                     )”(6)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花香引来了槐乡的大人、孩子,我们还等什么?快进入到槐花的世界中去尽情地呼吸吧!

a默读,划出表现槐花香的词语(出示课7: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出示词语、读词语、深呼吸。

b只是一个“香”字,却有这么多种诠释方式。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虽然没提到“香”却是将槐花的香描写得淋漓尽致。(浸)一个“浸”字,虽然没有直接写槐花的香味,但却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这香气也浸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指导朗读。

5、感受到这香飘万里的槐乡,使我情不自禁想把这幅画面永远留在记忆中。师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a生练背,形式多样。

b指名背。听了你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走进了槐乡,看看你在槐乡会遇到谁?还会拍下哪些有趣的镜头呢?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你拍到的有趣场面跟大家分享。

(1) 卧在槐树下:“醉”。

(2) 吃饭槐花。介绍槐花饭的吃法。

(3) 送槐花干和槐花蜜。品尝槐花蜜。

(4) 姑娘戴槐花。

a理解“飘”。认怎么会飘呢?这个字是不是用得不太准确?你们认为呢?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与欢快。

b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5) 小子们吃槐花。

a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确实算得上槐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表演。

b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c小姑娘、小小子谁更快乐呢?让我们来比一比。

评议:小姑娘读得飘逸文静,小小子大大咧咧,充满热情,简直不分上下。

6)看图填空,出示课件8。

3、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勤劳纯朴、快乐)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出示课件9:齐读)。

四、扩展练习:

1、是啊!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大连、临邑等地每年都举办槐花节,你们看,这是槐花节的一些场景。(出示课件10、11、12)槐乡的乡长为了使更多的人知道槐乡、了解槐乡,想找人设计一句宣传槐乡的广告词,请你给槐乡设计一个言简意赅又富有诗意的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槐乡,来槐乡旅游。

3、 歌曲请到五月的槐乡来,点击课件13。

槐乡五月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位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借助多媒体,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淳朴。

一、激趣导入。

1. 师述:五月是百花飘香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五月的槐乡。(齐读课题)。

2.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五月的槐乡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槐花很美……)。

3. 是啊,五月的槐乡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读读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 设疑:为什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精读第一段,感悟槐花多、白、美、香。

1. 过渡:让我们大开课本,课文中,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美景,请你默读课文,想想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槐花的美?划出来。

2.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3. 谁来告诉大家让你感受到槐花美的句子。(学生交流两句)。

4. 让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 指名读,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多、白。

(2) 点击出现图:看到这一片的槐花,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5. 过渡:槐花这么多,这么白,让我们忍不住要细细地欣赏他们。

6. 出示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 请你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你欣赏到什么?请你把欣赏到的美景告诉大家。

(2) 学生交流。

(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玉雕的圆球(出示:槐花如圆球的图片)它怎么样?

(4) 一个抱字把槐花给写活了,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充满生命的美!愿意来读读这种美吗?指名读,齐读。

(5) 槐花像圆球,可为什么说它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街头的小辫儿”呢?

(6) 见过维吾尔族姑娘头上的小辫吗?出示道具:辫子怎么样?(很多很长)。

(8) 引读:在作者的眼中,那些抱在一起的槐花,远看像----------;那些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近看如-------。

(9) 在你的眼中,槐花又像什么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看图。

(10)  记住这些优美的文字,自由背,齐背。

7. 过渡:我们感受到槐花的多、美、白,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槐花的香?

(1)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3) 槐花开了,小蜜蜂都来采花酿蜜了,多开心,让我们也高兴地读一读。

8. 过渡:浓浓的香味还把谁也引来了,出示:“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1) 指名读。

(2) “啪啪啪……”你从孩子的脚步声中,听出了什么?(很高兴)。

(3) 这里不用“走”而用“跑”,为什么?(急着回家烧槐花饭呢)板书:勤劳。

(4) 谁能把孩子们的喜悦告诉大家?指名读,齐读。

9.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 指名读。

(2) 找出带有香味的词语。

(3) 你为什么把“清香、醇香、浓香”读得一个比一个重?

(4) 齐读。

(5) 这么多的香,难怪作者说:“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你能给“浸”换个词语吗?(泡、没、沉)那是不是槐乡沉在香海中了呢?(不是的,是说槐乡到处是香味)。

(6) 是啊,一个“浸”字,就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槐乡这么香,谁来读好这句话,让我们也浸到香海中。

(7) 总结:五月的槐乡,四处是树,满树是花,香气浸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一起夸夸美丽的槐乡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精读第二段,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1. 过渡:如果你走进槐乡,你会怎么样?(陶醉)为什么?(为香气而陶醉,准会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2. 老师相信,你也会被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而陶醉(板书:好客)。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槐乡孩子极其热情好客。指名说。

(2) 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槐花饭?喜欢吃咸的就读咸的,喜欢吃甜的就读甜的,都喜欢就一起读。

(3) 还从哪里看出槐乡孩子很热情?

(4) 填空:槐乡的孩子真(   ),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就会(  );你离开槐乡,他们还会(   )。

四、精读第三段,感悟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1. 过渡:这迷人的花,醉人的香,还有好客的孩子们,真让人陶醉,作者写下了小姑娘,小小子们玩乐的场面,读读第三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2. 女同学来读一读女孩的快乐。

(1) 小姑娘怎么会飘呢?是作者写错了吗?(小姑娘心里快活,走路很轻松,像一朵云)。

(2) 指名读。

3. 男生把小小子的快乐带给大家。(指名读)。

4. 槐乡的孩子多么幸福多么快乐,站起来,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快乐。男女生读。

5.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孩子多快乐,多可爱!板书:可爱。

6.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 总结:来到槐乡,我们看到了似瑞雪初降的槐花,它美丽迷人,香气扑鼻,孩子们也在这美丽的季节采槐花,吃槐花,热情地招待客人,用槐花打扮自己。

2. 布置作业:

(1)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许多地方每年都举办槐花节,那么今天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设计一条槐花节的广告语。

(2) 练习背诵课文。

(3) 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注明你喜欢的理由。

槐乡五月教案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得热爱之情。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初步体会槐乡的风景美,能有感情地读好第一自然段,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语言节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能有感情地读好第一自然段,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语言节奏。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槐乡五月》。

师板题,读题,指导学生随文书空中字“槐”

2、这里的“槐”指“洋槐”,是一种优质树材,种子、根茎、花蜜甚至芳香都有药用,食用与加工价值,种植于我国东北及沿海省份,花开黄白色,夏季时开花,秋季结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图片及插图,说说你看到的槐树是什么季节的?槐花又是什么样子的?生观察图片,指答。

3、课题中的“槐乡”指什么地方?指答

4、槐树开花很美,最美在几月?(五月)夏季的五月,槐花很美。那么开满槐花的槐乡五月到底有多美呢?请同学读课文,找出槐乡的美。

设计意图:考查课前预习,激趣解题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号。

生自读,圈画,师巡堂。

2、师出示课文生字,生词,检查初读情况。(指读、师正音、齐读)

(1)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颜色) (神态) (味道)

问: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abb)仔细观察比较,每一列词语有什么特点?(指答、点拨归纳后板书)你能学着说出一两个描写颜色、神态、味道的abb格式词语吗?(指答)

(2)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大大咧咧

问: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aabb)你能学着说出一两个aabb格式词语吗?(指答)

(3)清亮清亮

问:这是什么格式的词语?(abab)你能试着说出一两个吗?(指答)

设计意图:进行词语的积累与拓展练习

(4)肩头、挎走、摆出、一顿、拌成、蒜泥、沙芝麻(生字用颜色标记)

指名带读、师正音、齐读

3、这些生字中,哪些难写好或是难记的,请你观察后选其中的几个描红一下,生观察后自选生字描红。

4、汇报:为什么你选这个字描红?你会提醒同学在书写时注意什么问题?指答,师点拨归纳。

设计意图:突破字词难点,为积累词语作准备,自主识记,尊中学生个人能力。

1、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认真默读,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来说。

2、生默读课文,指答,师相应板书

(一)五月的槐花到处盛开着槐花(视觉、味觉、嗅觉)

(二)孩子们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三)孩子们喜欢槐花,用槐花打扮自己。

(四)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的季节。

设计意图:掌握课文大意,学习归纳与提炼。

师范读自然段,生闭目欣赏想象,汇报及归纳。

(1)你听完以后有什么感受?(槐乡美)(槐乡的山山......小辫儿)

(2)美在哪?课文里怎么写的?(槐乡的山山......小辫儿)

(3)为什么要写“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说明了什么?”)(槐乡的由来,槐花多)

(5)你能摹仿再写一个比喻句,说说你眼中的槐花吗?指答

设计意图:仿写,深入理解课文以及写作能力拓展做准备。

(6)你们哪个身体器官感受到槐乡的美了?(眼睛)这里从视觉角度为我们介绍了槐乡的美。(板书:视觉)

2、那么美的槐花,吸引了谁?从哪里看出来的?

(1)如果你是蜜蜂,你看到这些槐花,你会怎么想?指答。

(2)读这一句时,应强调哪些词?(香的粉,甜的蜜)

(3)如果你是槐乡的小朋友,你心情是怎么样?(指答)

(4)读这一句时,怎么读才能表现你的心情?(跑,白生生,喜盈盈)

(5)读这两句,体会小蜜蜂和小朋友的心情。(指定,齐读)

(6)你们哪个身体器官感受到槐乡的美了?(耳朵)从听觉角度感受槐乡的美。(板书:听觉)

3、槐香五月。看到的美,听到得妙,闭上眼它也是美的。从哪可以看出?

(清香、醇香、浓香……香海中了)

(1)清香、醇香、浓香一样吗?能不能转换顺序?为什么?读的时候怎样读?(指答)

(2)“浸”原来指湿水。现在用在这里对吗?有什么好处?(指答)

(3)在这里,什么感觉器官得到了美的享受?(鼻子,嗅觉)(板书:嗅觉)

4、请用你的朗读,读出槐乡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味觉与嗅觉的享受。

设计意图:本段分三层,从视觉、味觉、嗅觉三个感知角度分,层层深入,品词品句,掌握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深刻体会槐乡全面的美。

1、听写第一自然段中的4个生字,“槐、肩、垮、摆”

2、生生互评互改。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效果考查,加深识字印象。

板书设计:

一、五月的槐花到处盛开着槐花(视觉、味觉、嗅觉)

二、孩子们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三、孩子们喜欢槐花,用槐花打扮自己。

四、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的季节。

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的迷人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所以,教学本篇课文时,我的教学设计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美、积累美、表现美。

在引导学生感悟美、积累美、表现美等方面,我做得比较好的有:

1、教学过程依循学生的爱美之心,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让学生观察感知槐花的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中感受美;引导学生通过自读、齐读、默读等方式,在读中感受美。

2、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同格式的叠词——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清亮清亮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积累美的欲望,我让学生观察这些词语的相同点,并注意它们的描写重点,让他们举出一两个与课文词语格式与描写内容相似的词语,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

3、在学生感悟了美、积累了美之后,我们还应当向更高层次努力,引导学生表现美。其实,表现美的过程,是学生巩固美、丰富美、充实美、发展美、创造美德过程,所以,其作用不可估量。引导学生表现美,可以在两个方面做文章:(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学生要将槐花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上给人的美好体会表现出来,就要求学生能在掌握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品词析句,在感悟情感的同时通过朗读与背诵突出相关词语,让人有身历其境之感。(2)拓展描写。作者描绘槐乡五月洋槐花盛开季节的美好景象,运用了先总后分,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后通过三个比喻句,将洋槐花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不同形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我通过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课文图片,为学生打下了感悟的基础,在此设计拓展描写,让不能能力层次的学生,根据个人感受、体验和理解的不同,将眼中的洋槐花描绘出来,使洋槐花的美不局限于课文的既有材料,全班有多少个学生,就为他们准备多少个描绘槐花美德可能。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

槐乡五月教案篇五

1、精读课文,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二、出示重点句,质疑:

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1、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蓝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四、精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

3、真象个小厨师,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4、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槐花饭馋人,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四、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1、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2、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

4、槐花,还可制药,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5、槐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6、槐花多,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他们走出槐乡,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他们用各种文字,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让我们来读读吧。

六、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作业: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加以评析。

朗读课文。

槐花美远看近看。

槐香奇清香醇香浓香天然的享受。

小姑娘小小子孩子的乐园。

槐乡五月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体会槐乡五月独特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活泼可爱、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导入课文。

五月,繁花似锦、枝繁叶茂,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季节,最适合出去旅游。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槐乡旅游,好吗?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2、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槐花的白,多、香、美的特点,划出相关的语句,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3、学生自主读、学、划。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槐花的多?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出示画面字幕)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槐花很多呢?(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是啊,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

*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多么令人惊喜!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喜欢表达出来吗?(听出来了,你被这槐花的海洋所吸引,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过渡:槐花不仅多,而且也很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槐花很美?指名交流。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出示画面,字幕)你喜欢这句话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槐花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很漂亮,我喜欢。)。

*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敢和他比比吗?(指名读,是啊,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试试。(师范读)还有谁也想来试试?(指名读,老师感受到了,槐花确实美不胜收)。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试背)谁已经会背了?(指名背)你真了不起,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都会背了,那么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配乐背诵)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过渡:这么美的槐花不仅把我们给吸引住了,而且把谁也吸引来了?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谁来读好这句话?不仅是小蜜蜂,大家看,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5)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出示画面,出字幕):从这一句话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槐花饭特别的香?这三个词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在这句话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懂吗?(说明槐花饭香,并且有多种香味。)。

那就让一、二两组来读一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一个比一个香,三、四两组也来感受一下。(齐读)。

不仅槐花饭香,就连风打的旋儿……从“浸”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书: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槐乡这么美,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找找第二小节哪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陶醉了。(指名读)是真的醉了吗?(不是,是被花香熏醉了)齐读这一句。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小节,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2、交流:

好客[板书:好客]。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好客?

出示句子“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是啊,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吃咸的……,吃甜的……。大家喜欢吃吗?谁来读读?(指名读,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多香的槐花饭!)我们一起来读读。

*槐乡孩子的好客还表现在哪?

出示句子“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给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想象一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是啊,多么好客的槐乡孩子啊!我们一起读好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

(2)俊俏。

有了槐花的装扮,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怎么样?自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板书:俊俏]。

从这个飘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欢快。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是啊,多轻快,多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活泼可爱。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真是个快乐的小小子。)。

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

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板书:孩子的季节)。

三、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作者肯定也陶醉了,所以,他才会在课文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五月,是——,是——。

2、槐乡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们。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3、槐乡美,我们的张家港也美,我们的家乡处处山青水秀,到处有迷人的景色。作为张家港的小市民,你最想把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请大家先思考,还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下节阅读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

香美白多飘香的季节。

好客俊俏可爱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教案篇七

3、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槐乡的风光。

(一)体会槐花的白和多、美。

1、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们在文中见到描写槐花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自由读,划句子,集体订正。

3、学习第2句。

(!)我在这句话中没有见到一个地方写着槐花,你们怎么就知道这是写槐花的呢?

(2)引导学生领悟坡坡岗岗、山山洼洼、白茫茫、瑞雪初降中对槐花白和多的描写。

(3)大家悟得好,读得一定更好,齐读第2句。

4、学习第3句。

(1)槐花这么多,这么白,忍不住要好好地去欣赏它们。

学生看图,读句子。

(2)说说那么欣赏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远看的密,近看的可爱。

(3)这么可爱的槐花,怎么想大家介绍呢?

练习诵读。

(4)打击欣赏到的槐花还有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也学着作者那样来说一说。

有的槐花。

(二)体会槐花的香。

1、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槐花真是开心。看又有谁来了?让我们把第一自然段余下的部分默读一下。

2、小蜜蜂为什么来了?孩子们为什么来了?

3、槐花饭的香味,究竟有多少种啊?让我们来数一数。

一样的`槐花,一样的槐花饭,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香味呢?让我们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一下。

4、交流体会。

5、槐花的香味让人陶醉,你也能读得让我们陶醉吗?

(三)总结:这槐花开放的季节可真是个节日,难怪,一到五月,孩子们就要高兴地喊起来五月,洋槐开花了!

1、五月的槐乡这么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心里会这么想?

3、全班交流。体会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能干、勤劳。

4、指名读2、3自然段。

五月,洋槐开花了,花儿带来了美景,也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不由得要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节日。

板书。

白好看。

槐花多好吃孩子的季节。

香好玩。

槐乡五月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体会槐乡五月独特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活泼可爱、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导入课文。

五月,繁花似锦、枝繁叶茂,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季节,最适合出去旅游。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槐乡旅游,好吗?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2、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槐花的白,多、香、美的特点,划出相关的语句,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3、学生自主读、学、划。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槐花的多?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出示画面字幕)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槐花很多呢?(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是啊,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

*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多么令人惊喜!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喜欢表达出来吗?(听出来了,你被这槐花的海洋所吸引,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过渡:槐花不仅多,而且也很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槐花很美?指名交流。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出示画面,字幕)你喜欢这句话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槐花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很漂亮,我喜欢。)。

*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敢和他比比吗?(指名读,是啊,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试试。(师范读)还有谁也想来试试?(指名读,老师感受到了,槐花确实美不胜收)。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试背)谁已经会背了?(指名背)你真了不起,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都会背了,那么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配乐背诵)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过渡:这么美的槐花不仅把我们给吸引住了,而且把谁也吸引来了?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谁来读好这句话?不仅是小蜜蜂,大家看,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5)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出示画面,出字幕):从这一句话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槐花饭特别的香?这三个词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在这句话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懂吗?(说明槐花饭香,并且有多种香味。)。

那就让一、二两组来读一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一个比一个香,三、四两组也来感受一下。(齐读)。

不仅槐花饭香,就连风打的旋儿……从“浸”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书: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槐乡这么美,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找找第二小节哪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陶醉了。(指名读)是真的醉了吗?(不是,是被花香熏醉了)齐读这一句。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小节,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2、交流:

好客 [板书:好客]。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好客?

出示句子“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是啊,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吃咸的……,吃甜的……。大家喜欢吃吗?谁来读读?(指名读,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多香的槐花饭!)我们一起来读读。

*槐乡孩子的好客还表现在哪?

出示句子“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给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想象一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是啊,多么好客的槐乡孩子啊!我们一起读好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

(2)俊俏  。

从这个飘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欢快。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是啊,多轻快,多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活泼可爱。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真是个快乐的小小子。)。

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

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板书:孩子的季节)。

三、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作者肯定也陶醉了,所以,他才会在课文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五月,是——,是——。

2、槐乡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们。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3、槐乡美,我们的张家港也美,我们的家乡处处山青水秀,到处有迷人的景色。作为张家港的小市民,你最想把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请大家先思考,还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下节阅读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

香  美 白 多  飘香的季节 。

好客 俊俏可爱   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教案篇九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槐花)。

开得怎样?

二、学习第一段。

1、看图。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点击课件。

2、自由读。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

点击课件。

(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哇哇,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

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

花形可爱。

点击课件(相机出示)。

(孩子们跑来了,………………满足。)。

6、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

板书:勤劳可爱。

点击课件。

出示句子。

(桌上…………浓香……浸在香海中。)。

8、师:谁喜欢读这句话。

这里有个省略号,它表示什么?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花香。

9、填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有的槐花(),近看()。

10、谁喜欢读这一小节。

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醉人)。

那些词中体会到的?(傻乎乎、卧在、不想回家)。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们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我们是鱼米之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四、学习第三小节。

1、看图点击课件。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

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五、学习第四小节。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总结课文。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

2、出示课件2: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学习交流。

1、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时的美景,请你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多、颜色美:

(1)从哪句话中知道槐乡的槐花多呢?读句子。

(2)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多”字啊?(“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3)再读读这句话,还品出了什么?(“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写出了槐花的色彩美)。

(4)指名读、齐读。

3、形态美:

(2)交流:

a这“圆球”两个字让我知道了槐花的形状像一个球;而且“玉雕”让我想到它就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b这洁白如雪的花朵一朵挨着另一朵,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它们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抱在一说悄悄话。

d品读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3)我们再来走近些欣赏槐花与众不同的美。出示课3,你有什么想要表达?

a“一条一条”不仅写出了槐花的形状,也体现了槐花的多。

b“一条一条的槐花”,在作者的眼中就像是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作者为什么不说像我们班女同学的辫子?你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吗?(出示画面)你看,她们的辫子可真多呀,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一条一条的槐花联想到了她们的辫子。

c女同学美美地读。齐读这句话。

(有的像一只美丽的玉镯,有的像大雪覆盖的柳条,有的像一只只玉蝴蝶聚拢在枝头,有的像冰刻的小铃铛,有的串成串,像一条白珍珠串起的项链,有的好像高举着小喇叭,在说:“我多美呀,大家快来看我呀!”)。

4、香:

(2)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唱什么歌呢?(出示课件5朗读)。

a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b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c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d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快的。

e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4)我把这两句话的形势变了一下,你们再来读读看。(自由读、分组读)。

(5)除了小蜜蜂,你们猜猜看,谁也会来?

出示课件6:()……()来了,()”(6)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花香引来了槐乡的大人、孩子,我们还等什么?快进入到槐花的世界中去尽情地呼吸吧!

a默读,划出表现槐花香的词语(出示课7: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出示词语、读词语、深呼吸。

b只是一个“香”字,却有这么多种诠释方式。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虽然没提到“香”却是将槐花的香描写得淋漓尽致。(浸)一个“浸”字,虽然没有直接写槐花的香味,但却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这香气也浸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指导朗读。

5、感受到这香飘万里的槐乡,使我情不自禁想把这幅画面永远留在记忆中。师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a生练背,形式多样。

b指名背。听了你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走进了槐乡,看看你在槐乡会遇到谁?还会拍下哪些有趣的镜头呢?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你拍到的有趣场面跟大家分享。

(1)卧在槐树下:“醉”。

(2)吃饭槐花。介绍槐花饭的吃法。

(3)送槐花干和槐花蜜。品尝槐花蜜。

(4)姑娘戴槐花。

a理解“飘”。认怎么会飘呢?这个字是不是用得不太准确?你们认为呢?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与欢快。

b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5)小子们吃槐花。

a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确实算得上槐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表演。

b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c小姑娘、小小子谁更快乐呢?让我们来比一比。

评议:小姑娘读得飘逸文静,小小子大大咧咧,充满热情,简直不分上下。

6)看图填空,出示课件8。

3、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勤劳纯朴、快乐)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出示课件9:齐读)。

四、扩展练习:

1、是啊!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大连、临邑等地每年都举办槐花节,你们看,这是槐花节的一些场景。(出示课件10、11、12)槐乡的乡长为了使更多的人知道槐乡、了解槐乡,想找人设计一句宣传槐乡的广告词,请你给槐乡设计一个言简意赅又富有诗意的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槐乡,来槐乡旅游。

3、歌曲请到五月的槐乡来,点击课件13。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读背、识字写字。

投影光盘。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指导书写字古进。

1、投影插图。

(1)小朋友,图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你知道他是谁?

2、板书:怀素(读准名字,介绍怀素)。

3、揭示新课。

1、看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怀素是怎样练字的?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2)出示有关词语,指导读准音。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4)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小朋友听。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古时候好学上进。

3、指导朗读句子,要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4、练习背诵课文,评议。

1、出示生字:字进古日。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1、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怀素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怀素小时候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怀素从小怎样学字的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指读句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1)指名朗读。

(2)理解:非常。

(3)这一句该怎么读呢?

(4)朗读练习。

3、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

(1)出示第二句话。

(2)怀素写字时先干什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否颠倒?

(3)怀素接下来干什么?

(4)从哪些词可看出他写字很认真?

(5)朗读练习。

4、看图:怀素写字时多么认真!他是不是每次都这样的呢?从哪一个词可看出?

就这样,怀素写字。

5、连起来朗读,背诵。

1、当时怀素是在哪儿练字的呢?

2、指名朗读第三段。说说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

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怀素练字怎么样?

5、练习朗读,背诵。

1、怀素长大以后,成了。

2、指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怀素?他在干什么?

3、怀素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是什么原因?

4、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5、背诵练习全文。

1、出示生字:书长样后先。

2、学生识记生字。

3、在写字之前该怎么写呢?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如何写字?

5、像怀素一样把字写好!

6、指导描红,临写。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课件

板书:(槐花)

开得怎样?

1、看图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点击课件

2、自由读。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

点击课件

(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哇哇,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

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

花形可爱

点击课件(相机出示)

(孩子们跑来了,满足。)

6、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

板书:勤劳可爱

点击课件

出示句子

(桌上浓香浸在香海中。)

8、师:谁喜欢读这句话。

这里有个省略号,它表示什么?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花香

9、填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n);有的槐花(),近看()。

10、谁喜欢读这一小节。

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醉人)

那些词中体会到的?(傻乎乎、卧在、不想回家)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们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我们是鱼米之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1、看图点击课件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

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三

教材简介:

《槐乡五月》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它以生动抒情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洋槐盛开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既写花又写人,人与花和谐地融为一体。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和文字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素材。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阿娜多姿,香气袭人。第二自然段写槐乡的孩子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第四自然段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重点、难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体验和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设计理念:

课文的语言如诗歌般美妙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的语言显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如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等词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中还有不少对偶句,像“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篮儿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等均十分规范,是相当优美的文字,均适合学生积累,为此我们应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积累美的欲望,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和美读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设计思路:

教师由“水乡”导入到课题“槐乡”,扣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精读感悟,重点感悟槐乡的美丽,在读与悟中积累文本的优美语言。

教学过程:

一扣题质疑,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采菱》。

教师谈话:是呀,“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咱们都是水乡的孩子,那你知道为什么称我们这为“水乡”呢?(庙港濒临太湖,河多水多)。

2、导入“槐乡”——谈话:今天老师要带着咱们水乡的孩子去另一个地方,“槐乡”(板书),相机教学生字“槐”,谁用一句话就能让我们记住这个字?(一个小鬼倚靠在一棵树上)。教师简介洋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布置自学:(1)自学课文生字,把生字读正确,认清字形,揣摩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交流初读体会:

指名读生字,教师正音:酿、醋、炒、芝。

指导字形:挎、顿(注意“挎”的最后一笔,“顿”的竖弯勾变为竖提。)。

3指名分节读文,交流自然段的段意。

三、精读课文第一小节,感受“槐乡美”

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交流:读了这一段文字,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槐乡是怎样的呢?你能用最简洁的文字说一说吗?(相机板书:槐花多、美、香)。

2、感受“槐花多”: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槐花的多呢?边读边把重点的词句圈画下来。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抓住重点词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感情朗读,体会槐花之多。

学生自由练读,感情赛读。

3、感受“槐花美”

出示重点句:“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这句话中分别把槐花比作什么,这样比喻你觉得好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槐花的阿娜多姿。)。

(2)学生练习美读,读出槐花的美。

(3)想象槐花的其他姿态,用上句式:

有的槐花,远看像(    )。

有的槐花(     ),近看如。

4 感受“槐花香”

出示重点句:“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指名读,交流读后感受。

(2)“清香、醇香、浓香”都表示香,这三个词语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后面的省略号可以去掉吗?学生对比读,体会槐花之香给作者的感觉是愈来愈浓烈,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3)结合学生的交流感受相机引导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重点读好“连……都……,香气扑鼻,浸在香海”来体会槐花之香。

(5)体会槐花的香,练习感情朗读,

6、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该段文字。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四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回忆质疑。

(1)满树的槐花就已让人沉醉,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深深的赞叹——(出示结尾,引读)。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后,在我们的出示质疑表上填写了许多问题并进行了整理。(出示质疑表)。

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一致认为比较重要的。板书。

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由易到难,我们可以先解决——)。

(一)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选一句说说。

(1)中午,桌上就摆出。。。。。。香海中了。

指名读,说。

还有谁找的是这句,谁来补充。(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浸,。。。。)。

为什么说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2)在洋槐开花。。。。。。不想回家。

指名读,说。(抓熏醉,傻呼呼,不想回家)。

槐花真能把孩子熏醉吗?

说的很好,你现在就是那外乡的孩子,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教师:飘香的季节,使外乡的孩子都沉醉了。

(3)第三节指名读,说,补充说。

教师:在这飘香的季节,花香不仅扑鼻,更香入孩子的嘴里,可真有口福啊!

(二)可是,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我们先来理解题目:槐乡的孩子在五月这个季节里,会是怎样的呢?板书: 快乐。

让我们再次走进槐乡,成为槐乡的孩子,看看哪些事情使你感到快乐?

自读,画关键语句,全班交流:我们在这槐乡五月里,为什么快乐呢?

1、采花之乐 指名读,说,补充。

“啪啪啪。。。” 脚步的轻快体现孩子心情的愉快。

“喜盈盈的满足”,“盈”是满的意思,孩子们高兴得都装不下了。 。

孩子心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满足? 板书:采花。

谁踏着轻快的脚步来采花?指名读。

教师评读:从你灿烂的笑容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你的满足。还有谁通过你有表情的朗读来表现你那喜盈盈的满足。

2、送花之乐自读,你从哪里感受到快乐?

教师: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流连忘返。

(2)再读读,如果你是槐乡孩子,你快乐吗?为什么?板书:送花。

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共同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吧。齐读。

3、戴花之乐 吃花之乐。

(1)小姑娘 读说(引导: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快乐?)。

教师:小姑娘们戴上槐花,变得更美,变得更香,多快乐啊!

板书:戴花。

当你带着槐花,有什么感受?(脚步轻盈,香气随你而飘,高兴得似乎飘起来)教师点出“飘”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不用“走”到哪里而用“飘”到哪里?

(2)男孩子呢?(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 板书:吃花。

男孩子们,想吃吗?通过想象去读,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槐花的美味。

指导:读时把你的快乐显露出来,你的快乐能感染我吗?男生读。

4、小结。

在五月的槐乡,槐花盛开的时候,槐乡的孩子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感到,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师:五月,槐花美丽无比,香飘万里;五月,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擦问号。

(三)第三问:解决“为什么说五月既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有点难度,同桌讨论再交流。

2、结合板书指名自由说。

3、学到这,你们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可爱,热情好客,勤劳)。

三、总结全文。

1、学完了课文,其中优美的段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爱哪一段,读给大家听。

2、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布置作业:

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使我们产生了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的冲动,让它也变成游人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策划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吧!

可以写一份以五月请到槐乡来为主题邀请书;

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

设计欢迎标语。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五

师:看黄老师写字。“槐”,这是什么字,一起念。

师:谁能一口气说几个带“槐”字的词语。

生:我从广西来,我看到过槐花,你知道槐花吗?

生:白色的,非常漂亮,十分香。

生:可以拌大米。

师;如果我想看槐花,你建议我什么时候去?

生:五月。

师:读题。槐花五月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生读课文)

温馨提示:

酿瑞雪熏醉醇香

挎俊俏衣襟陈醋

玉雕似的圆球风打的旋儿

师:你能读吗?

生读。

师:注意嗓子。

师: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指导读好长句子)

生自由地练读。

师:老师第二次说槐花。用上一两个词语。

生:槐花开了,如瑞雪初降,一阵风吹来,如风打的旋儿。

生:五月槐树开花了,如瑞雪初降。

生:槐花开了,像俊俏的小姑娘。

师:这就叫学语文,把刚学的词用上了。我们一段一段地学。

师:第一自然段我读,你们听,好像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范读)

生:我好像闻到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师:出示句式:(什么样的)槐花槐花(怎么样)像老师那样去读课文,找到可以填进去的词句。带上笔去读。

生:白生生的槐花。(板书:白生生)

生:抱在一起的槐花,像--------

生:———如------

师:以读代答,也行。

生:香气扑鼻。

师:我还看到这个词语。(香喷喷)你们怎么对这些词语情有独衷。发现什么了吗?

生:abb式的词语。

师:啊?你们也叫abb式?我们班的孩子也叫它abb式的词语。

(看图片)

师:用一个字来赞槐花。

生:美!

生:香!

生:多!

师;槐花多、美、香,这么多滋味怎么读?

(出示:槐花的山山-------------一片白茫茫)

指名读。

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很多?

生:白茫茫。

生:一片。

生:山山洼洼。

师;你好像看到什么了?

生:漫山遍野。

师:你要读出这种感觉。(生读)

师范读。

齐读。

师: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香海中了。

师:这三个香能不能换位置排。

生:一个香比一个香浓。

生读三个香。

师:省略号都读出来了。

生:齐读。

师;朗读难吗?

生:不难。

师:有了方法,干什么都不难。读一读。

师;我想把三种滋味都表现出来,我想整个听一遍行吗?

生读第一句。

师:停!孩子们,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逗都有情。

把第一句读好。

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方的人。

生齐读。(播放《喜洋洋》)

师中途打断指导。

师;这段话要背,你行吗?背一段不行,背一句,不会背,偷偷看一眼书也行。

生:能。

师:(出示图花)可以先看读,先想好打比方的词语。(仿佛、犹如、如同、宛如)下课后写。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本课行文如流水,语言诗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值得学生诵读的好文章。它素洁高雅,恬淡隽永,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园诗,值得学生背诵积累。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在背诵时可能有一些难度。

背诵课文

两课时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课题,提醒“槐”的写法。读好课题。

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1、自学生字新词。

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由结合找同伴。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检查生字: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

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

(1)读准字音

(2)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容易写错?

(3)比较:破坡槐环酿浪跨垮挎

(4)找出文章的叠词,仿照形式说说。

2、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齐读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节的意思。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最喜欢文章的哪个地方?把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1、写生字。(描红,评议)

2、练习册的有关题目。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槐乡五月》,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槐乡之美和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感受洋槐花开时,槐乡的景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喜欢它呢?

2、逐步让学生总结归纳出: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花形多姿:玉雕圆球??

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

3、指导朗读,谁的槐花最美丽最芬芳?

4、引读指导背诵:有的…………远看……有的……近看

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

这时候……整个槐乡……

5、小结: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感受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2-3)

1、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你喜欢什么呢?

2、讨论归纳:

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俊俏美丽(别、戴)

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3、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写出孩子的这些特点?(各种形式朗读)

4、指导背诵。试背重点句子

5、小结:五月,是……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教师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纯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真切自然地抒发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

3、练习背诵课文。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槐花

花形多姿:玉雕圆球??

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

槐乡五月

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孩子

俊俏美丽(别、戴)

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七

3、能用上至少两个带槐字的词来说话吗?能说几句就说几句。

二、精读赏析第一段。

2、生自由读第一段。

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惊喜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句子的?一起站起来读出你们对它的喜爱,好吗?

说说看,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读这个句子?

“啪啪啪……”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a、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很快的。

b、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师:我真想记下这诗一般的语言,让我试着背给同学们听,好吗?

师:我能背,你也一定行!想不想挑战老师?请勇敢的孩子站起来一起背。

哪几个词是写“香”的?请你划出来: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是呀,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街道上,院子里,到处飘散着槐花的香味儿,就连家里的饭桌上也有香喷喷的槐花饭,这时候连风里都裹着槐花的香,大人、小孩都浸在香海里,香气浸入每个人的心田里。五月,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感受槐花的香吧。

能背下来吗?会背的站起来大声背,不会背的坐在座位上小声跟着背,万一忘记了可以翻开书偷偷看一眼。

师:有没有谁特别厉害,能把整个自然段的内容全背下来的?(第一次掌声,鼓励他们的自信和勇敢!)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第二次掌声,祝贺他们的成功,同时也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敬佩!)。

三、再现品读第二段。

2、指名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组织交流,朗读感悟。

(2)吃槐花饭(槐花不光美、不光香,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

哪个词最能看出槐花饭好吃?(美美地,这个词要怎么读?指名读。)。

这么好吃的槐花饭是怎么做,怎么吃的?哪位槐乡的孩子来介绍一下?槐乡的孩子多能干啊!)。

三、以演助读第三段。

2、课文的哪一段描写了这幅插图的内容?

3、现在我想请两位槐乡的小姑娘和两位槐乡的小小子上台来,学着槐乡孩子的模样来打扮自己。不过有个要求,必须记住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才能表演。你们先准备准备吧。

4、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道具,可惜我走遍了三明的花店都没有买到槐花,不然还真想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槐花的美槐花的香呢。他们几位是槐乡的孩子,你们呢,就是那漫山遍野美丽的槐花,愉快地开放,静静地欣赏,好不好?我呢,我做什么?(我给他们配音吧)。

评价一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理解:飘、大大咧咧、不时)。

a.飘:小姑娘怎么会飘呢?

b.大大咧咧:哪个动作最能表现小小子的大大咧咧?

5、采访一下四位:做槐乡的孩子感觉怎么样?(板书:快乐幸福)。

6、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了吗? (因为五月漫山遍野,槐花盛开,百里飘香,芬芳醉人,所以说“五月是飘香的季节”;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采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甚至把槐花当零食,边走边吃,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师:是呀,对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四、布置作业:

(1)为槐花节形象大使“槐花仙子”设计一套服装;

(2)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

(3)设计一条槐花节的广告语:

(4)改编歌词,创作一首《槐乡歌》。

这是老师根据《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歌改编的歌词,想不想一起唱唱?

请到我们槐乡来,五月槐花遍地开。

槐花香呀,槐花美,槐乡孩子乐开怀。

只要你到槐乡来,请你吃顿槐花饭,

小姑娘呀,更俊俏,小小子呀,有口福。

来呀来呀来呀,来呀来呀来呀。

以上四个,任选一题写下来,明天语文课上交流。

2、练习背诵课文。

3、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注明你喜欢的理由。

飘香的季节多美香。

孩子的季节快乐幸福。

一、激趣导课(2-3)。

2、能给它组个词吗?板书:槐乡。

3、用上至少两个带槐字的词说话。

二、精读赏析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一次比一次投入,老师忍不住想欣赏同学们的朗读了,可以吗?那我就洗耳恭听了,谁先来?想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从哪些词中你体会到槐花的多?

能通过朗读把你这种赞美之情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让我们都到槐乡去,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句子的?一起站起来读出你们对它的喜爱吧!

说说看,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读这个句子?

这两句话很有特点,你看老师把它们这么一排列,就像是——一首诗一样。(pp)。

“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看,它们在说什么呢?

师:我发现你这三个香(pp:清香、醇香、浓香)读得特别好,再读一次好吗?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真会读书!你体会到了这三个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大家一起来试试吧。(pp)。

再看后面的省略号(点击出示……)你想到了什么?

越来越香,越来越浓,到处都是香味,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浸”是昨天学习的生字,还记得它的意思吗?(泡)。

这里是指什么泡在什么地方?(整个槐乡好像浸泡在香的海洋里了。)。

是真的海洋吗?(“香海”并不是指真的海,而是指到处都是香味。)。

师:四处的树,满眼的花,香气飘荡在风中,这真是个飘香的季节啊。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感受槐乡的香吧。

能背下来吗?会背的站起来大声背,不会背的坐在座位上小声跟着背,万一忘记了可以翻开书偷偷看一眼。

指名交流。(漫山遍野,槐花盛开,千姿百态,百里飘香,芬芳醉人)(板书:景美)。

三、再现品读第二三段。

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

指名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热情好客、花香)。

(2)吃槐花饭:哪个词最能看出槐花饭好吃?(美美地,这个词要怎么读?指名读。)。

(3)送槐花干和槐花蜜。(板书:送)。

(槐乡的孩子真是——啊,当你走进槐乡,他们会——————;当你离开槐乡,他们还会————————。)如果你是槐乡孩子,你快乐吗?为什么?(把好东西和别人分享,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

从刚才读的这两个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五月是谁的季节?(槐乡孩子)。

让我们由衷地赞叹:(pp)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请到我们槐乡来,五月槐花遍地开。

槐花香呀,槐花美,槐乡孩子乐开怀。

只要你到槐乡来,请你吃顿槐花饭,

小姑娘呀,更俊俏,小小子呀,有口福。

来呀来呀来呀,来呀来呀来呀。

四、布置作业:

1、创意设计槐花节。

2、练习背诵课文。

3、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

板书:槐乡五月飘香的季节多白美香(景美)。

孩子的季节采吃送扮(人乐)。

槐乡五月教案篇十八

1、精读课文,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

二、出示重点句,质疑:

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1、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蓝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四、精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

3、真象个小厨师,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4、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槐花饭馋人,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四、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1、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2、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

4、槐花,还可制药,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5、槐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6、槐花多,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他们走出槐乡,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他们用各种文字,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让我们来读读吧。

六、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作业 :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加以评析。

朗读课文。

槐花美 远看 近看

槐香奇 清香 醇香 浓香 天然的享受

槐乡五月 槐饭香 咸的 甜的

小姑娘 小小子 孩子的乐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211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