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反应,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教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和活动的选择,确保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在阅读这些教案范文时,大家可以参考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孟子》两章.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写了《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等古典散文的名篇。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僻而富有特色,故事情节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从一个中心出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围绕一个范畴,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本单元持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体会“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认识“人和”的历史意义和今天借鉴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把握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的说理特点。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层层说理,运用排比,双重否定句进行说理的技巧。
(五)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讨论点拨法。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循序渐进法。
针对重、难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使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学生学法重点应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仿写法等。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本课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有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完成学习、能力目标。
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的方法目标、能力目标及课文的重难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俗语,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给予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用俗语导入。
(一)、情景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三)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齐读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五).学习指导。
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六).指导朗读:
1.读音举例。
夫郭粟寡戚畔。
2.朗读节奏举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再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七).理解课文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二
一、课前激趣,融洽师生关系。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什么?
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
生齐答:教师。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多媒体出示“作者作品”读书卡)。
(讨论交流,填“作者作品”读书卡)。
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生5: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四、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应读作“yue”;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作“ru”。
师:“女”在这里为什么读“汝”?
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漫漫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生4:举一反三。
师: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
生5:孔子。
师:好,注意了平时的课外积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秘诀,请大家细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大家可分四人为一小组互读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抄写到你的“难句理解”类读书卡上,然后小组讨论。读书时看谁摇头晃脑摇得好。(多媒体出示“难句理解”读书卡)(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在下面读得摇头晃脑,听起来很有韵味,谁上台来摇一摇呢?
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
生7:(踱着方步)朗读第3、4则。
师:他是一个踱着方步的孔子。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
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生9: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生10: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
生11:温知知新。
生12:见贤思齐。
生13:学而不厌。
生14:循序渐进。
师:有的同学已将这些成语写在了读书卡上。《论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大家下课之后可设置一个“《论语》与成语”专题进行摘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多媒体出示:《论语》与“成语”读书卡)。《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网页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师: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韵味来,而且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的问题。
生16: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17: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还有哪些同学来背、来读?
生18:(背诵“曾子”篇)这句话是说: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即使是付出了什么,那也是值得的。
生19: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思想品德修养类。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
师:在上一节课的自由背诵中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为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读着你最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个自我呢?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要探究,就应该先找到探究的钥匙。(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人不知”的“人”是谁?“知”意思是“了解”吗?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
(生再读背课文。)。
生1:我特别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因为我有一些体会。有时候,我不喜欢做一些事,但有的同学硬要我去做,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我只好顺从了。我真想把这句话送给他。师:看来,你与孔子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下来,你可以与他更深入地交流。
生2:我特别喜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因为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校门口的牌子上的“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问问自己,那我们就会不断进步。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
六、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活动。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
七、观看网上文献资料片《文化巨人--孔子》第九集《中庸至德》(/2550/jrkz/)。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三
曾国藩说过:“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怎样才能多得助手呢?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就给出了一个答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思是说,如果你懂得真正的管理之道,就会有很多人忠诚地支持你,帮助你,甚至连全天下的人都愿意追随在你的身后;否则,就不会有多少人对你忠诚,甚至连夫妻这样的亲人都会与你同床异梦。
爱是唯一的管理之道。如果你能够懂得爱,你就能够深谙管理学的奥秘。所以,孟子又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作为一个企业家,你的强大,不是因为你的企业规模有多大,也不是因为你的产业有多么朝阳,甚至也不是因为你的市场营销有多么强势,而是因为员工们和顾客们对你认同、爱护与支持。当一个懂得爱的君子和一个不懂得爱的势利小人对弈的时候,就会因为这样的认同、爱护与支持,出现仁者无敌的文化现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_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五
3、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1)包围。
(2)护城河。
(3)丢下。
(4)通“叛”,背叛。
2、有道德的人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没有道德就很少有人帮助他。
3、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第1题4分,每空1分。第2题2分,第3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苏版初中语文第九册诵读欣赏的内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说教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诵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而且本节课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老师适当设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等组织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文特点,本节教学拟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涵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调动旧知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已知事实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文的学习讨论。
(二)文学常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讲求“知人论世”,故安排此环节,由学生借助手头资料自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教师在做重点强调,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三)朗读并译文: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教学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由于时代的差异,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须先通其文意。这历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故本环节为本节课重要环节之一。又由于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有一定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加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节课拟采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领会如下文言知识的。方法组织教学突破重点。
(四)赏析文本: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证的过程到得出结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拟采用教师设疑导读,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讨论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提高议论说理的提高议论说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安排此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领悟孟子的思想,增强对“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积累中予以贯彻落实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总之,本节课将充分贯彻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读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六、说教后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习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八
这一周开始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前对孟子的了解仅限于他的“仁政”学说,没有深入的去思考,今天再读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认识。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但是这并未阻止他推行“仁政”的脚步,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依然执着的提出“仁政”。指出“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治国之道。“人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为了进一步说明“人和”的重要性,孟子找到了两种人:“得道”的人和“失道”的人。这两种人都不是普通的个人,而是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今天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当今社会上这种“得道”的人实在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行走在各行各业,虽然他们不是君主。相信,孟子的思想在今天异彩纷呈,以后更会发扬光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九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陈涉世家》等。)。
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1课时。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讲析课文。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2、具体理解。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学习第四部分,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理清结构: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3.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一
孟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我不能说刘备在每一件事情上面都做得对,但作为一个义无反顾的反曹英雄,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君子。以赤壁大战这个案例而言,刘备和孙权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了。
赤壁大战成就了孙权,成就了周瑜,也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次机会,才使得刘备从一员寄人篱下的客将,迅速成为三分天下的王者。不幸的是,刘备并没有最终实现他复兴大汉王朝的梦想。公元223年,汉昭烈帝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他因为痢疾并发症,病逝于白帝城。
汉昭烈帝是刘备的谥号。为什么称他是汉昭烈帝呢?因为在曹丕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之后,诸葛亮等人在成都拥立刘备继续做大汉王朝的皇帝。所以,汉献帝并非是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才是。大汉王朝的历史,也并非只有426年,而应该是483年。
有人说,刘备只是汉献帝的远房亲戚,从血缘关系上,似乎不宜把他看作大汉王朝的皇帝。我却以为不然,因为汉光武帝刘秀,也曾经有过和刘备一样的经历。刘秀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刘备也是从小就成了孤儿。刘秀在少年时代做过农民,刘备在少年时代做过小商贩。刘秀是前朝汉平帝和孺子婴的远房亲戚,刘备也是汉献帝的远房叔叔。刘秀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光武中兴”,如果刘备能够多活,谁说他不可以创造出大汉王朝的第二次中兴?虽然刘备在军事谋略方面不如曹操,也不如诸葛亮,但他的领导力却足够与汉光武帝刘秀比肩。从这两位皇帝的谥号上讲,汉光武帝的“光武”与汉昭烈帝的“昭烈”几乎就是同一个意义。只要大汉王朝的国号在继续沿用,以仁爱治理国家的施政纲领还在一脉相承,我们当然应该把蜀汉的历史看作大汉王朝的延续。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皇帝、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而不是什么皇室的血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四
讲完《敬业与乐业》,学生对议论文有了一定地把握,于是突发奇想讲《孟子》两章,试探学生对议论文的掌握情况,没想到收到的效果较好。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还没读完课文,就有学生洋洋得意地以为自己一语道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待读完全文后,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老师,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询问理由,学生却默默无语。
“看来我们学习议论文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啊!”我不禁感叹到。引导学生再读文本时,很多学生似乎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相应的理由,这时我却不急,让学生讨论后再明确告诉我——————————(3分钟后)。
甲说: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是举例论证,作者举了攻城和守城的例子,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乙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对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很赞成,但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看来两位同学说的都没错,难道本文有两个论点?”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若有所思......
不一会,没等老师说话,学生竟自主地活动起来,似乎早已把我抛在了脑后。
有的说:“道”不就是儒家提出的“仁爱待人”嘛!实施仁政就能达到“人和”,所以作者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说人和的重要性。
也有的说:施行仁政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反之,民众就会背叛他,这才是作者的观点。
“看来我们同学都在很用心地思考问题,但读书还要做到精、细,尤其是大家之作,他们在词句上是很讲究的,所以,希望我们同学能够再读,再思考”。我又一次强调。
当学生再一次审视作品的时候,有的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喜,原来他们发现了文中的一个词“故曰”。
“故有何意啊?”我试探着问。
“故在这里是‘所以’的意思。”
“哦,老师我明白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通过进一步论证得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噢......
不用我多说,学生似乎已经解开了疑惑。
这样一来,学生很好的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很自然地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当然论证方法的运用也相应地得到了解决。
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乐趣。尤其在语文教学当中,每一个单元都会出现同一文体的文章,如果教师把每一篇文章都按照一种模式来处理,那么学生会觉得每一节课都是在重复上演昨天的故事,当然也就会渐渐地对语文失去了兴趣。适当的时候,教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因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在解决较容易的问题时他们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如果学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那么不用教师说,他们也一定会为自己的说法找理由,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但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成为知识虔诚的接受者,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才算是真正达到了“有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中国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
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六
1、知识目的:积累文言词语,领会课文内容及论文特点。
2、能力目的:培养以词造句的能力,论文写法能力。
3、德育目的:以君者应以"人和"为本,为人者应以"做人"为根。
4、情感目的:以朗读感染学生,创设渐入学习佳境的氛围。
5、把理解词义和背诵第四段立为教学重点。
7、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围绕教材以书注为主加以突破重点,通过朗读达到熟悉以至背诵的目的;难点的突破放在"人和"与"得道多助"的关系上。
1、领会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会意义。
2、掌握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及结构。
3、巩固排比、对比等方法。
4、背诵并默写重点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七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八
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方向的一个重要组成,但以前上文言文,我也很少去想读写的结合,上完基本的字词梳理,讲完课文内容理解,可能这个文言篇目就“充分的被挖掘了”。当我们组确定了这个研究方向,我们都很感兴趣,这个点应该有所突破。
结合我的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我认为他们大多数有比较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选择恰当的论据。但大部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这样的问题:提出论点后就单摆事实论据,罗列一通以后万事大吉,没有意识到“摆事实”只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以为用事实就能将道理显现出来,所举的事例常常属于同一个层面,思维的纵向深入做不到位,不能结合论据上台阶,作深入的分析阐释。
因此,我选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善于辩论,思想深刻。研究孟子的文章如何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是很有内容可挖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纵向展开议论的意识,并且有效的引导他们去思考文本是如何做的,得到启示,列出方法,同时运用到作文修改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广受启发,在杨琼老师的《端午日》和谷润老师的《往事依依中》我明白了课堂要设计一个主问,要能够一线贯穿;在廷梅上《幼时记趣》时我感受到讲好一篇课文,抓住一个点,提出一个主问,解决一个问题是踏实而有效的教学。在郑桂华教授的讲座中,我了解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点应该是寻找学生的未知,设计的区域要找准。这堂课是工作室这个平台教会我的。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仔细的辨析我设计的是不是到位,有没有紧扣的设计的初衷,我的教学环节是不是有效,整理学生的反馈,同时也进一步对教学的设计做修改。我和廷梅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很多启示,其中她建议我用改写的方式对比原文真是绝妙的,真的很感谢工作室的同仁给与的无私帮助!
因为同是国培老师来我校听课的缘故,有幸课后还能得到专家的点评,课后成巧云老师说道:“这是有效的课,落的实的课。······”给了这堂课很多的肯定,也给了我鼓励。学生回来也跟我说:“老师,我现在终于明白点议论文怎么写好了。”能完成我上课的初衷,这是欣慰的。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我自己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首先,在点评学生的环节中我没有能很到位的进行指导,这也是缺乏经验的缘故。其次:在设计选题《小议勤奋》的环节,我应该选一个更能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开放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命题,或许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锻炼学生提炼观点深入论证的能力。
总之,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一颗虚心求教的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九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
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量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
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用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国恒亡。
拂
不顺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让,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
2.饿其体肤。
译:_。
3.空乏其身。
译:_。
4.行拂乱其所为。
译:_。
5.所以动心忍性。
译: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二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今天我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次开课中的“得”与“失”。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安排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并指导他们分类整理。这样活动就能为文本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用读书卡片的形式归纳整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温故而知新”,这样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效。
4、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1、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2、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3、我设计的整理活动形式很好,但学生要有时间整理消化,最好把它放在《孟子》二章学完后做效果会更好。
4、在学生讨论中心论点时,没有紧紧围绕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得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我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设计才会出彩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6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