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阶段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要注重语言的简练明确,避免冗长和模糊。好的教案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经典教案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班语言教案篇一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句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愿望,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引导幼儿说一些祝愿朋友的话。
1、趣味练习:我的愿望
2、幼儿用彩色笔。
1、谈话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愿望。
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愿望)。
3、幼儿许愿。
教师:你想实现你的愿望吗?让我们到许愿墙旁来许个愿吧!
(引导幼儿到许愿墙前许愿。)
教师:刚才你许了什么愿呢?能告诉我们吗?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心愿)
4、趣味练习:我的愿望
教师:我们把这些愿望画下来,然后贴在许愿墙上,
让所有知道的人都来祝愿你们早日实现这个愿望,好吗?
5、幼儿画愿望。
请先画好的小朋友与身边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愿望。
请小朋友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愿望?
(教师把幼儿的话贴在许愿墙上)
6、想看看老师的愿望吗?(出示我的愿望卡)
我画了一颗心,衷心地祝愿小朋友都能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
让我们把这开心一刻永远保留下来吧!
(师生拍照留念)
大班语言教案篇二
1.了解冬季特征,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验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感受冬季大自然的美,乐于观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习使用词汇“如果……”,学习作品提字:广场、堆、如果。
复习汉字:邮票、小鸟、北京、竹桥。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5册(人手一册)、磁带。
2.欣赏常规字条。
3.字词卡:广场、堆、如果、邮票、小鸟、北京、竹桥。
老师指着幼儿读本说:“我们的好朋友《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又来跟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我们先做一个拍手传书的游戏,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好(传书)。
(一)老师指着第五册说:“这幅画里藏着很多秘密,看谁的眼睛雪亮,发现的秘密最多。好!让我们一起拉着波波豚的手把书翻到第14页。
(二)讨论
l.咦!谁在这里堆了个小雪人,是什么样的小雪人?
2.这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树和人物服装的特点。
l.老师出示欣赏常规字条与幼儿一起认读。
2.老师:“我们的作家叔叔把你们发现的秘密写成了一首有趣的诗歌,让我们一起听听,和我们刚才说的一样吗?(放录音师幼一起欣赏作品。)
3、刚才小朋友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冯老师把书里的几个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分别出示字词卡“堆”“如果”“广场”请幼儿认读,并在书中找出这些字。)
1.如果你是一片小雪花,你想飘到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情?
2.出示字卡:邮票、小鸟、北京、竹桥,请幼儿结合这些字卡,用“如果”说句子。(鼓励幼儿脱离字卡,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建议:可把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l朵向日葵,哪个组的孩子能说出一句话,就可以增加1个花瓣,最后以花瓣多的组为胜。
小朋友手拿一张小字卡扮作小雪花,围成一圈站好。老师手拿一套大字卡,分别出示其中的一张,出示哪张,拿相同字卡的幼儿就跑进圈内。
老师发出指令:“刮大风”,圈内幼儿快速跑动。
老师如改变指令:“风停了”,幼儿都回到原位站好。老师可不断变换字卡和指令,圈内的小朋友可随指令变换相应的动作。
课后反思:
本学期的研讨课题是“有效识字”。在《假如我是一片雪花》一课中,她能紧紧围绕自己的研讨课题,展现课题。
1、这节课在有趣有效中让学生识记生字。老师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从始至终,雪花娃娃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学习。一开始,雪花娃娃邀请孩子们去北国看雪景,提出要求:必须闯三关——课文关、词语关、生字关。到最后,雪花娃娃为孩子们送来美丽的北国雪景画面。
2、整堂课上,老师注重对孩子听、说习惯的培养。孩子们训练有素,课堂常规好,发言声音响亮。
3、学生读词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对于识记生字的方法已初步掌握。在整个个识字过程中,能够突出重点。开火车认读生字时,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出来。难记的生字让学生自己提出来,再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记生字。当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不太好时,老师能够及时引导,体现了生本课堂中老师的作用。对于学生难记生字的方法,不够科学。可以换成请学生上台从字卡中找出不认识的字。
4、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学生对朗读的评价虽然简单,但已经掌握了该如何去评价。从开始的.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到最后体会雪花的快乐再读课文,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5、教学流程行云流水,多种形式让学生识字过程变得扎实有效。学生识字的兴趣一直很高。如雪花娃娃送来词语宝宝、雪花娃娃对孩子们说一句话(这句话中包含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生字词)。
6、在识字完成后,能够回归课文,最后还有拓展,包括儿歌、歌曲,使学生的学习充满趣味,整个过程也显得完整。。
7、学生读句子很有必要,但是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规范性。这节课中的句子是个祈使句,对于刚接触句子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好是能给出最基本的句子,如:谁在干什么。谁是什么。谁在哪里。
8、最后的歌曲听不到声音,很可惜。今后课前应在教室内试看、试听课件,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篇三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开展了此次活动《奇妙的商店》。旨在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不随便扔垃圾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1、根据废物的外形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小朋友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个环保小卫士。
1、将幼儿用书中《奇妙的商店》故事画面一一绘画成八幅图,故事磁带。
2、故事中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3、废旧物品若干。
1、以“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师:老师不小心把废物弄了一地,小朋友你们看见地上有了废物,该怎样做呢?
生:捡起来,仍进垃圾桶里。
商店”,宗旨是“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它把小动物们仍掉的废物都变成一件件漂亮的礼物送给它们。
小朋友们想听大象伯伯变废为宝的故事吗?
生:想听。
2、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3、边听故事边出示自绘图画。
4、教师再次有表情地复述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的内容。
5、让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动物们出场的顺序。
提问:
师:小朋友们听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奇妙的商店”。
师:为什么说商店是“奇妙”的呢?
生:因为它能把废物变成宝。
师:“奇妙的商店”是谁开的?
生:大象伯伯开的。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生:大象伯伯、小猴、小猪、小猫、狐狸、小鸡小马。
师:谁第一个来到大象伯伯的商店的?它对大象伯伯说了什么?
大班语言教案篇四
1、学习古诗,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尝试根据图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 。
1、梅花图片,墨梅图。
2、课件。
教师: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1、了解古诗题目含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了解古诗作者。
教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1、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2、尝试根据图文,学习古诗。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
3、解释古诗意思。
教师: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4 、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根据图谱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一遍。
2、幼儿多形式朗诵古诗。
3、集体完整吟诵古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进行墨梅画。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大班语言教案篇五
1. 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2.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模仿故事中小蜗牛的语言。
3. 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4.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1. 绘画纸和彩笔,每位幼儿一份。
2. 幼儿在活动前已观察过蜗牛,对蜗牛的特征有初步了解。
1.与幼儿一同讨论蜗牛的特点,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见过蜗牛吗?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吗
引导幼儿学学蜗牛爬的样子,让幼儿了解蜗牛爬行缓慢的特点。 2. 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里的小蜗牛第一次去树林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教师:小蜗牛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为什么小蜗牛没有采到草莓和蘑菇?
3. 再次讲述故事
4. 引导幼儿讲述各个季节的景色
教师:小蜗牛在夏秋冬三个季节分别看到了什么?如:绿叶、草莓、黄叶等。
教师:你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看到过什么景色?
教师:我们这里的四季景色和故事中小树林的景色一样么?我们这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词汇描述四季特征,如:鲜花盛开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等。
1. 引导幼儿在表演区继续扮演蜗牛妈妈和蜗牛宝宝等角色表演故事,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画自己知道的四季并讲述给小朋友听。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幼儿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语言教案篇六
1.仔细观察、阅读画面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故事情节的幽默、滑稽,感知啤酒桶滚动的有趣现象。
ppt课件
一、出示啤酒桶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答:一个桶。他是什么样子的?
2. 是啊这是一个圆圆的啤酒桶。你们知道啤酒吗?幼儿答:爸爸喝的酒。是的这个啤酒桶就是装爸爸喜欢喝的啤酒的`,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阅读画面内容,感知故事
1.(出示图1)发生什么事了?(一个啤酒桶滚了下来)
—对啤酒桶滚下来了,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骨碌碌,骨碌碌”,我们一起来学学。(幼儿跟学)
2. “骨碌碌,骨碌碌” 啤酒桶滚了起来,你们猜猜会发生哪些事情呢?(清-4个幼儿回答)
—你们真有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啤酒桶到底发生哪些事情?
3.(图2)你发现了什么?(请2-3个幼儿回答)
—我们把这句话说完整,“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到了理发店,剃了半边头发的人跑出来追啤酒桶。
4. (图3)“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完整的说出来。(2-3个幼儿回答)
—我们一起来说,“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修鞋铺,修鞋的人没穿鞋就去追啤酒桶。
5. (图4)“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滚了?这回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请幼儿互相说说,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澡堂,没穿好衣服的人从澡堂里追了出来。
7. (图6、7)谁愿意来讲讲这里发生什么是呢?
—幼儿答:“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到了一座房子前,这下总算停了下来,追的人都走了。师:为什么走了,他们开心吗?(幼儿回答)哦,原来啤酒桶是空的大家没有喝到啤酒所以不开心的走了。
8. (图8、9)这时又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呀?(幼儿回答)
—一个小孩钻进了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地滚了起来,你也滚一个,我也滚一个,他们玩的可开心了!
9.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小朋友讲得很棒哦,苏老师吧你们讲得事情编成了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三、故事续编
1.小孩们钻进了啤酒桶里,“骨碌碌,骨碌碌”地滚了起来,啤酒桶又会滚向哪儿,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谁愿意动动小脑筋再来编一编。(一名幼儿续编)
2.你编的很棒,还有很多小朋友想编,这样吧请你先和你旁边的好朋友一起来编一编,等一下告诉大家吧!(两分钟)。
3.刚才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编的不错,谁愿意来讲给大家听听。(最多两个孩子)
大班语言教案篇七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
3、学习词:咕噜噜、烤红薯、小人书、敲鼓。
1、大图书和人手一本配套小书。
2、配套字卡。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你喜欢狐狸吗?你听过的故事中都是怎样评价狐狸的?在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里,也有一只小狐狸,它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师幼共读。
1.幼儿边观看小图书1-3,教师边提问。
3.幼儿边观看小图书5-7页,边提问:咦,刚才竹筐里说三个咕噜噜,现在怎么变成两个咕噜噜了?请帮小狐狸出出注意吧,到底是打开看看呢,还是不看?说说你的理由。小狐狸到底有没有打开盖子呢?我们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4.观看小图书第8页。
小狐狸打开盖子了吗?发生了什么事?(认识动词:飞)请女孩子来学一学飞的动作吧。
5.幼儿边观看小图书9-11页故事。
三、完整阅读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
讨论:三个咕噜噜和小狐狸你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狐狸的天真可爱、三个咕噜噜的聪明机智。
四、拓展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篇八
1、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组词能力。
2、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仔细辨别游戏中的指令性语言。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1、皮球一只,贴有眼睛和鼻子、画有嘴巴的排球一只,水桶一只。
2、学会音乐游戏“堆雪人”。
1、幼儿必须用前一幼儿词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作新词的头一个字。
2、不会组词或组词不正确者,不能将雪球传给别人,只有请别人帮助回答正确后,方能传雪球。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组词练习,教会幼儿按规则进行组词活动。
师:教师先说一个词语“高大”,然后请幼儿用“大”组成一个新词。例如:高大——大小——小花——儿童——童话——话梅——梅花——花心....。教师在幼儿组词过程中,鼓励幼儿不重复别人的词语,原词重复或停顿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扩散幼儿的思考范围,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4、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师: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说出一个词语后,将雪球(皮球)传给第一位幼儿,接着幼儿边组词边依次将雪球传给旁边的同伴,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答不上来时,可请大家帮忙,回答正确后,游戏继续进行。雪球传完一圈后,教师可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滚了一个大雪球,现在老师已用这个大雪球作了一个雪人。(教师用桶和排球做成雪人状,放在教室的中央)。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围着雪人玩一个堆雪人的游戏吧。
师:音乐起,幼儿围着雪人随着欢快的音乐边唱边跳,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大班语言教案篇九
1、萌发即将要做小学生的自豪感,体会成长的喜悦。
2、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3、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体照片、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幼儿在园活动照片(跳舞、画画、冬运会、故事大王、整理书包等)、小学生照片。
2、舒缓的背景音乐一段。
一、师幼谈话,引出主题。
二、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幼儿安静地欣赏。
——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你觉得诗歌里有哪些话你还不太明白?(鼓励幼儿提问,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2、结合相关照片,逐段理解诗歌。
(1)出示班级合照,欣赏诗歌第一段。
——“我”为什么多么欢喜?
(2)出示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欣赏诗歌第二段。
——诗歌中三年前的“我”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3)出示幼儿在园活动照片,欣赏诗歌第三段。
——三年前你是什么表现,三年后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要感谢老师?
(4)出示小学生照片,欣赏第四段。
——希望小朋友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后,还能来幼儿园看望老师。
三、学习、表演诗歌。
1、随教师一起学习《毕业诗》,尝试从轻声跟读到大声朗诵。
2、选择舒缓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附:毕业诗。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们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我们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到这里,
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爸爸妈妈很担心,爷爷奶奶很着急。
是老师让我们停止哭闹。
是老师让我们开心一笑。
从此,我们像小船驶进安全的港湾,
我们像小鸟飞上快乐的云端。
是谁让我们品尝到成功和喜悦?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鼓励我们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己,
让我们成为冬季运动会上一颗闪亮的星星!
是谁让我们变得本领多多、自信满满?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教我们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让我们在同伴面前尽情展示自己!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只顾自己的“小霸王”
变成一个关爱朋友、乐于助人的“爱心天使”。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变成一个能在三十秒钟内整理好书包的“小能手”!
三年啊,
三年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三年的变化数也数不清。
亲爱的老师,我们从心底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再见吧,幼儿园!
等我们带上红领巾,一定再来看望您,
向您报告我们的学习成绩!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
1、掌握按序阅读绘本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地观看画面,大胆猜测探索,并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正确说出大衣里的秘密。
3、感受探索大衣里秘密的快乐,并产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正确说出大衣里的秘密,懂得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感受探索大衣里秘密的快乐,并产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1、绘本《神秘的大衣》幼儿人手一本。
2、《神秘的大衣》的课件。
一、课题导入。
(观看绘本封面,设问导入)。
1、师:今天我们的面前都有一本图画书,这本书的题目你们知道吗?(借助视频,幼儿尝试说出书名,认读书名)。
2、师:我们来看看封面上画了谁?(幼:一位老爷爷。)。
3、师:这位老爷爷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幼:一件很特别的大衣。)。
4、师:是的,这位老爷爷穿了一件很特别的大衣。这位老爷爷是位外国老爷爷,他叫胡默尔。这本书讲的就是胡默尔老爷爷穿的这件很特别的大衣的故事,所以这本书书名叫《神秘的大衣》(再次阅读书名)。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一)按序阅读,初步感悟大衣里的秘密。
1、师:好的,我们先来大致翻看一下,看看这件大衣有什么神秘。(幼儿自由翻阅、发言,教师出示相应的视频图片)。
2、师:大家已经说出了这件大衣的许多秘密,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地阅读这本图画书。你们有没有发现书里面很多书页角上都有一些数字?这叫页码。页码能够帮助我们阅读故事或寻找故事的一些内容。
3、师:我们先来阅读第2页到第3页的内容。画面上出现了谁?(幼:除了胡默尔老爷爷,还有三个小朋友。)。
4、师:这三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幼:他们在看胡默尔老爷爷。)。
5、师:他们看到胡默尔老爷爷感到奇怪吗?(幼:感到奇怪。)。
6、师:我们继续看下去,从第4页看到第11页。这三个小朋友看到胡默尔老爷爷的大衣里露出来了一些奇怪的东西,这是些什么东西?(幼儿阅读、猜测,教师出示相应的视频图片)。
7、师:他们发现了胡默尔老爷爷大衣里有很多秘密。于是,他们想继续跟着胡默尔老爷爷,到他家里去弄个明白。我们继续看第12页到第13页,他们有没有马上弄明白?(幼:没有。)。
(二)继续阅读,开始发现大衣里的秘密。
(共同阅读第14页到第19页)。
1、师:他们接下来看到胡默尔老爷爷大衣里跳出来了什么东西?(幼:绿色的鳄鱼。)。
2、师:鳄鱼跳到哪里去了?是谁把鳄鱼救了起来?他们一起把鳄鱼抬到哪里去?(幼:到了老爷爷家里。)。
(三)完成阅读,真相大白。
(第20页到第25页)。
1、师:他们发现胡默尔老爷爷的大衣里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自由发言)。
2、师:为什么胡默尔老爷爷把这些动物都带回家了。(幼:他是动物园的园长,他不愿意让这些动物在动物园里过夜,要它们到他家去过夜。)。
3、师:这些动物在胡默尔老爷爷的家里生活的怎么样?(幼:很快乐。)。
4、师:这三位小朋友发现了老爷爷大衣里的这些秘密后,他们也跟着老爷爷一起做什么?(幼:搬运动物。)。
四、完整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师幼完整观看课件展示,教师完整复述故事内容)。
1、师:这三位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胡默尔老爷爷搬运动物呢?(幼:像胡默尔老爷爷一样关爱动物。)。
2、师:读了这本书,我们已经懂得了我们应该关爱动物。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动物呢?为什么?(幼:因为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一
1.能大胆参与讲述故事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三种角色实现飞天理想的不同态度和行为,领悟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飞行的历史
挂图19、幼儿活动材料p9—11页《青蛙飞行员》和第7—8页《发明飞机以前》
(一)引出课题
1.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喜欢?
2.你想过自己也像小鸟一样在天空飞吗?
(二)飞行难,失败就放弃
2.老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她长出了一对像蝴蝶一样的大翅膀,……飞了起来”)
3.小狗和小猫把气球拴在木箱上飞,可是飞不起来。小狗去想另外的办法了吗?成功了吗?这次失败以后,小狗又去想办发了吗?(没有)
4.小猫敢再去试一试吗?她是怎么做的?(小猫不敢试了,她只是躺着睡大觉,在梦里飞起来)
(三)不怕难,坚持才会成功
1.小狗小猫都不敢再去试着飞上天了,还有没有小动物会去试呢?
2.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当青蛙说……”结束)
3.青蛙打算造飞机时,别的小动物怎么对他?(讥笑)青蛙是怎么说的?
4.青蛙在园子里造飞机,动物们怎么说他?(说他愚蠢)
5.青蛙成功了吗?这时候,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他成功了……大伙儿一起想办法,不怕造不成)
6.青蛙成功了吗?小动物又是怎么样的,还说了些什么?
7.这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说说你的理由。
8.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四)编故事
1.如果你是小狗、小猫你会怎么做?
2.重新编一个故事(把幼儿的想法编进去)
(五)了解人类的飞行历史
1.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梦想着飞行了,他们想了一些什么方法呢?
2.老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活动教材p7—8页《发明飞机以前》了解人类探索飞行的历史。
因为青蛙造飞机这一情节我认为是达到第一个目标的重点。而课程故事中就用一句话带过。让幼儿听了以后体会不出“青蛙是经过坚持不懈,不断尝试,不断实践”才梦想成真的。所以这一段我进行了处理,突出青蛙在造飞机过程中碰到了困难但还是不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二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2、大胆想象、续编,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1、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活动。
2、挂图14号,故事磁带。
——完整欣赏故事一边。
——太阳公公有哪些光线宝宝?他们是什么颜色的?
——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来到地面上做了哪些事情?
——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他们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金黄金黄)。
——他们来到果园里,橘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穿上了橙色衣服)。
——他们跑到草地上,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绿油油)。
——他们调到大海里,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蓝蓝的)。
——他们经过沙滩,小螃蟹有什么变化?(变成了小青蟹)。
——他们亲亲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么变化?(番茄有了红彤彤的颜色,茄子有了紫莹莹的颜色)。
——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有几种颜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了光会怎么样?
——没有了光,我们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东西都会失去它的颜色,世界上就不像现在这样五彩缤纷了。光对人类、动物、植物都是很重要的。
——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明天还要到地面上来玩。他们会到哪些地方去?和谁一起玩呢?
——联想生活中事物的颜色,尝试续编《调皮的七彩光》。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三
1、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中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2、理解词语:随风飘荡、饱满、沉甸甸。
3、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图片 录音 彩笔和画纸
1、你们看到的秋天是样的?
2、秋天有些什么?
1、幼儿完整欣赏教师的配乐朗诵,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2、提问:
(1)诗歌里说秋天是什么样的?
(2)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段?
3、出示图片,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并学习短句。
4、提问:
(1)秋天,白杨、梧桐、枫树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2)美丽的落叶在空中怎样?它们像什么一样?(理解词语:随风飘荡)
(3)为什么说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理解词语:饱满、沉甸甸)
(4)诗歌中把落叶比作什么?蚂蚱、蟋蟀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1、幼儿再次欣赏诗歌,可以跟着录音机轻轻地朗诵。
2、幼儿边看图片,边跟着老师朗诵。
3、提问:你觉得诗歌中哪些句子很好听?
幼儿一边欣赏诗歌以便将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阵阵秋风吹呀吹。
白杨、梧桐换上了黄色的衣裳,红红的枫叶正漂亮。
美丽的落叶随风飘荡,像红蝴蝶,黄蝴蝶在跳舞一样。
迎着秋风开放的菊花,放出阵阵清香。
看:蚂蚱蹦蹦跳跳,蟋蟀蛐蛐叫,
好象在对小朋友说:“快,快,快到田野里跑跑!”
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
颗颗稻谷闪金光,朵朵棉桃开口笑。
粒粒大豆多饱满,沉甸甸的果子压得树枝弯下了腰。
摘下又红又大的苹果,
送给农民伯伯和阿姨。
啊!丰收的秋天多么好!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四
1.仔细观察,学习描述榕树的外部特征。
2.学习词语:茂密,撑
3.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幼儿自带画板和画笔。
1.教师组织幼儿到操场上的老榕树下观赏榕树,让幼儿有秩序地观察。
2.引导幼儿先从远处观看榕树,请幼儿说一说:远远望去,榕树像什么?(像一把大伞,学习词:撑着)
让幼儿感受榕树枝叶茂盛的气势。学习词:茂密。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亲手摸摸树叶,须根,树皮,抱抱树干,与同伴相互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它的样子像什么。
5.让幼儿寻找合适的角度,将榕树的外形特征画下来,然后相互欣赏,交流图画内容。
6.请幼儿向“榕树爷爷”说一句生日的祝贺词。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榕树的资料。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五
进入大班,幼儿的目光开始投向周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思想也更加活动起来。他们对周围事物探索和发现的越来越强,对问题的探究也越来越主动。最近,随着主题《有用的植物》——“绿色菜篮子”小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关注集中在了蔬菜上,如:吃饭时对家里吃的蔬菜感到好奇,想知道它们是什么蔬菜,是什么样子的,哪些部位可以吃,怎么吃。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还发现,我们班幼儿对于图书区提供的有关于蔬菜的儿歌和谜语都特别感兴趣。在《学习活动》用书中,有一首儿歌“菜地歌谣”,它将蔬菜的外形特征、口味、生长位置编成琅琅上口的问答歌,让幼儿在一问一答中巩固对蔬菜的认识。我以这首儿歌为载体,在通过集中观察比较蔬菜,在充分了解蔬菜外部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学习儿歌、进行仿编,自由问答,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更多蔬菜的关注及对蔬菜的喜爱。
1、根据常见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仿编歌谣,体验仿编问答式儿歌的快乐。(重、难点)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课件;蔬菜及儿歌的图片。
一、说说蔬菜。
1、出示ppt1:
这个影子可能是什么蔬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蔬菜只有细长的形状吗?
小结:蔬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出示ppt2:
这绿绿的会是什么蔬菜?蔬菜都是绿色的吗?你还知道哪些颜色的菜?
小结:蔬菜是五颜六色的。
3、出示ppt3:
(1)这是蔬菜,你还能说出其他藏在泥土里的蔬菜吗?
(2)除了藏在泥土里,有没有长在其他地方的蔬菜?(藤上、水里)
小结:菜地里的蔬菜长得真奇妙。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还有的生长地方也不一样。
4、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为什么?
小结: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
二、念念歌谣。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谣《菜地里的歌》,这首歌谣和我们平时念的可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吧!
1、根据线索,破译歌谣。
提问:它告诉了我们蔬菜的什么特征?
小结:歌谣是根据蔬菜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来介绍蔬菜的。
2、跟着节奏,念念儿歌。(口齿、速度)
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
第二遍:幼儿问,教师答。
第三遍:个别幼儿问,其他幼儿答。
小结:这首儿歌一句问、一句答,线索就在问句中,这样的儿歌形式叫做问答儿歌,非常有趣。
三、编编歌谣。
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他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我们编的时候可以根据蔬菜的颜色、外形、生长地方来仿编。
1、交代要求。
(1)两人一组。
(2)商量选择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蔬菜。
(3)编一编、说一说,一个问、一个答。
2、小组介绍。
四、活动延伸。
将生活中其他的蔬菜也编进歌谣里。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六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语言文字的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以“格”的形式在脑中固定而成的。分享了大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给老师们借鉴!
1.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散文。
(这篇优美的散文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的情感,优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儿增添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作品篇稽镀小,易于幼儿朗诵;结构层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儿仿编。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创造性地运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结构是文学活动的要求,该活动的目标更是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水彩笔、油画棒、白纸若干。
(欣赏散文之前,让幼儿积累一些对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散文。)。
大班语言教案篇十七
1、知道广告的作用及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尝试为自己喜欢的产品做广告。
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各一段、各种物品。
价值分析:
知道生活中广告处处能见,广告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给人们带来方便。
1、今天我们来说说广告,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广告?
小结:
哦,原来广告到处都有,广告就在我们身边。
2、(播放广告)你从这段广告里看到了什么?
小结:
原来这种介绍商品的,吸引大家都去购买它的广告叫“商业广告”。
价值分析:
愿意学学、唱唱广告语,能大胆表现自己。
1、教师说自己喜欢的广告。
2、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广告,你有喜欢的广告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3、学学广告:学一学广告语、唱一唱广告歌。
小结:
原来好看的画面、好听的音乐、有趣的语言都是我们喜欢广告的理由,而且广告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商品的信息。
价值分析:
通过合作自编广告,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创编广告的欲望。
1、今天老师有几样商品要卖出去,请你们来做做广告,好吗?
2、出示实物,幼儿设计广告。
3、分享交流。
1、除了向大家介绍、推销商品的商业广告外,还有什么广告?
2、(播放公益广告)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广告和我们看到的商业广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不介绍产品的广告,而且是有教育意义的。
首先,这是一节语言活动,所以我对孩子的前期经验丰富了许多。有了知识经验的准备,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想说的欲望也增加了。
其次,在说到孩子自己喜欢的广告时,我预设的东西过多,导致孩子在表演时没有激情。
最后,在创编环节有的孩子显得有点单板、拘束,知识单纯地创编了广告语,没有放开,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启发幼儿,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0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