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教案官网(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3:05:09
2023年幼儿园教案官网(专业20篇)
时间:2023-11-19 13:05:09     小编:念青松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调控的工具。编写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一

1、尝试在光滑的瓶身上粘贴彩纸或者其他材料,耐心地完成作品。

2、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塑料瓶。

1、尝试在光滑的瓶身上粘贴彩纸或者其他材料,耐心地完成作品。

2、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塑料瓶。

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塑料瓶。

1、幼儿自带一个空塑料瓶。

2、各种颜色的及时贴、皱纹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一、引起兴趣:

二、让瓶子变身: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塑料瓶,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2、老师用喜欢的几种颜色给它穿上了美丽的衣服,现在,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3、让幼儿想一想,你怎样把它变得很漂亮。

4、老师知道你们都很聪明,你们都很棒!一定会用各种颜色做出比老师的还要漂亮的花瓶。

三、制作七彩花瓶: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到瓶身上(撕贴、剪贴)。

2、引导幼儿用彩色纸上剪出各种图案,粘贴到子身上。

3、鼓励幼儿用多种鲜艳的颜色,大胆的进行装饰。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5、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耐心制作的花瓶,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七彩花瓶展示会: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装饰的花瓶,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表扬色彩鲜艳、大胆装饰的小朋友。

五、活动小结:

1、小朋友你们都把塑料瓶打扮得很漂亮了,你们都很棒!

2、看看,你们的七彩花瓶和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

3、把装饰好的七彩花瓶,放在自然角里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

小班情景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2、学习画一个封闭的圆,并在圆的基础上添画成小鸡。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每名幼儿胸前一只母鸡图,藏三支油画棒。

2、若干只剪成鸡窝的粉色卡纸。

教学过程:

1、幼儿别上母鸡图,带上三支油画棒。随音乐《老母鸡》学母鸡拍拍翅膀进入室内坐下来。

2、小母鸡们有什么本领呢?哪只母鸡能干,用你的油画棒生个鸡蛋。

其它小母鸡也来生鸡蛋吧,我们去找个鸡窝生个蛋,鸡窝在哪儿呀?音乐四遍,幼儿随音乐自由画蛋。

生了这么多的鸡蛋我们心情怎么样?

3、如果能把鸡蛋孵出小鸡来,那一定更幸福吧。这次让母鸡妈妈先来试试。(音乐时,教师边示范边念儿歌:啄破一个洞洞,露出尖尖嘴巴,伸出二只小脚,叽叽叽叽叫妈妈。)我孵出小鸡来了,你们想不想把蛋孵成小鸡呢?(音乐四遍,幼儿自由地找个圆画成小鸡。教师提醒幼儿把一些空的鸡窝画小鸡。)。

4、小母鸡们真能干,大家想想小鸡们喜欢去哪里玩,爱吃什么食物,我们给它添画上去。

5、我们真能干,不仅会生蛋还能孵出小鸡来。我们带鸡宝宝去外面晒晒太阳,做做游戏吧。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漂亮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示范画圆前,我应该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该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动中应该更加的细心与全面。在幼儿动手画圆时,我不但注意指导个别幼儿,还随时顾忌全部的幼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这点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要继续保持。结束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后我可以请幼儿自己来给大家介绍作品,这样能更好的带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二

我们班在开展“树”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许多教师预设内容以外知识点的兴趣,在涉及到“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帮助与危害”这一内容上,我发现幼儿间的争议很大。从幼儿争议的内容来看,幼儿关于“树”的知识面大小和经验积累程度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孩子们相互争论的背后其实显现了幼儿求知探索的动力,他们表现出的那种零星、松散的经验,非常需要教师以一种较为严谨但又不失童趣的态度去帮助幼儿梳理与补充。我以大班孩子喜闻乐见的迷宫游戏为主线,设计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的活动。

1.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

2.能结合已有经验积极安全交流,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的乐趣。

3.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

记录表:

迷宫图:

一、简单复习树与人类的关系,引出课题。

1.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小结树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二、认识“大树迷宫”

1.迷宫上有谁?教师重点补充介绍(酸雨、蘑菇、树藤、污水等)。

2.交代规则:碰到树喜欢的东西可以前进,碰到树不喜欢的东西不可以前进。

3.请一位幼儿上来试走迷宫,

(说明:本环节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幼儿对迷宫中设置的障碍内容及行走规则作一了解,并且引起猜测和悬念。)。

三、幼儿分组走迷宫,组内交流与讨论。

1.交代要求:四人一组,边玩边讨论:说说哪些是树喜欢的,哪些是树不喜欢的,为什么?(选出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2.幼儿分组玩小迷宫,交流讨论。

(说明: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重点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语言、记录表等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讨论的结果,引起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更好地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

四、集中交流并引导幼儿梳理相关经验。

1.展示5组的记录表,引导发现不一致。请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引导其他组注意倾听。

(说明:这一环节很长,教师要注意把握主次,重点梳理起争议的、认识上有共性错误的东西,如“长颈鹿”、“树藤”等,而对“太阳”、“雨水”等显而易见的事物尽可以一笔带过。)。

2.小结:“……等能帮助树更好的生长,所以大树喜欢它;……等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所以大树不喜欢它。”

3.大家一起检验刚才某某小朋友走的迷宫路线对不对。

4.幼儿分组检验刚才走的迷宫路线,给正确的小组插上表示奖励的“红苹果”卡。

(说明:在集中后再让幼儿去自行调整,有利于幼儿对以往经验和新获得经验之间进行调整和内化,这比教师简单的给出“某某小组对了、某某小组错了”这样的评价来的更有价值。)。

5.还有哪些东西能帮助树更好地生长?还有哪些东西会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

(说明: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扩展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对新获得经验的顺利迁移。)。

总之在这一大环节中,老师的作用定位于鼓励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让别人理解,引导幼儿关注到一致与不一致的观点,以引起幼儿的争议与深入思考,协助幼儿概括得出幼儿知识水平可以理解的结论。)。

五、谈话:我要做大树的朋友。

1.你想帮助大树更好的生长吗?怎样帮?以前哪些习惯要改掉?(贴上小孩卡)。

(说明: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显著的一条是强调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会不同程度的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但对于他们的引导,更有价值的是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幼儿日常行为表现中去截取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引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环保活动。)。

2.听听大树妈妈的话。

“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大树妈妈。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的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如果您想做我真正的朋友,请你记住我说的话:不要摘树叶玩,要知道树叶是我们的头发呀,我可我不想变成光秃秃的样子;别割破我的树皮,要不然细菌进去了我也会发炎生病的;不要把重东西挂在我身上,腰酸背痛的感觉我可不想再有了;要是有空给我喝点水我就更开心了。小朋友,记住我说的话了吗?请你把这些话说给你的家里人听,也请他们来做我的朋友吧!再见!”

(说明: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用“大树妈妈”角色的用意是——以播放配乐录音《大树妈妈的话》来生动地引导幼儿爱护树、保护树,进一步激发幼儿珍惜自然和初步的环保意识。这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一些教师讲知识、说道理的痕迹,有利于活动轻松氛围的延续。)。

六、结束与延伸。

1.激发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制作迷宫图的兴趣。

2.活动之余再回去找找有关树的知识。

(说明:鼓励幼儿回去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与“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让那些对本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有一个继续关注的动力与需要,这也体现了教师引导不同兴趣程度的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同时建议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尝试制作迷宫图,为鼓励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三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

1、能等到。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四

在情境活动中观察比较整洁与脏乱的两个家,产生喜欢生活在整洁优美环境中的情感。

创设情景:“宝宝家”(整齐、干净。物品归放有序)。

“贝贝家”(物品杂乱无章)。

请二男二女的大班幼儿排练好玩娃娃家的内容和要求。

1、观察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过程。

提问:“宝宝家“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玩游戏的?在游戏结束时他们时怎么做的?

“贝贝家”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玩游戏的?在游戏结束时他们时怎么做的?

2、让幼儿比较两个家的不同之处,理解整洁与脏乱,对两个家进行评论。

3、“贝贝家”的“爸爸”“妈妈”在“宝宝家”的“爸爸”“妈妈”指导下学习按物品归类放整齐,幼儿观察。

4、与幼儿共同小结:整洁干净的家受小朋友喜欢,我们小朋友也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把物品放好,使自己的家干净整齐。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五

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作品表达的美好情感,懂得为他人做事是快乐的。

学习用散文中的句式“我愿意……让他们高兴”表述个人的经验和想法。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小鸟、大象和小兔的生活习性及本领。

课件内容:轻快的音乐;散文配图7幅。

纸面教具:彩色打印爱心卡片,裁剪好人手一份。

材料准备:勾线笔人手一份。

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面带微笑与幼儿问好,引导幼儿讨论。

——你有好朋友吗?为他们做过什么事吗?他们高兴吗?

2.幼儿自主讨论。

播放《微笑》课件,分段欣赏散文。

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引导幼儿讨论散文内容。

再次播放《微笑》课件,完整欣赏散文内容。

——给散文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喜欢里面的动物们吗?为什么?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他们用自己的本领帮助朋友,让朋友高兴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分角色表演并朗诵散文。

1.教师带领幼儿分角色一边表演一边朗诵散文。

制作爱心卡,并互相交流。

1.讨论自己的本领?愿意为家人和朋友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2.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简单的线条画在爱心卡上。

3.展示爱心卡并相互交流。

日常活动:结合午餐和起床环节,组织幼儿帮小班的弟弟妹妹,让他们高兴。

家园共育:请家长鼓励幼儿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让他们高兴。

小鸟说:“我愿意为朋友们唱歌,让他们高兴。”

大象说:“我愿意为朋友们干活,让他们高兴。”

小兔说:“我愿意为朋友们送信,让他们高兴。”

小蜗牛好着急,他能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忙着搬东西,他们从小蜗牛身边走过时,小蜗牛向他们友好地微笑。一只小蚂蚁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呀!小蜗牛就画了很多张图片,上面一只小蜗牛正在甜地微笑。朋友们看到这张图片,也高兴地笑了。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六

1、熟悉乐曲结构,通过讨论的方式为乐曲选配合适的乐器。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幼儿在第一课时已欣赏过乐曲、音乐《赛马》、乐器若干。

一、回忆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赛马》。

2、出示图谱,欣赏乐曲。

3、用拍手和晃手表现图谱所对应的b段音乐。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法。

1、出示棒铃、圆舞板、碰铃和铃鼓。

2、通过讨论,分组挑选适合自己队表演的乐器,并说明理由。

3、邀请个别幼儿示范演奏,最终确定乐器的分配。

4、队长分发乐器,交代演奏规则。

三、使用乐器演奏《赛马》。

1、教师清唱b段乐曲,幼儿使用乐器演奏。

2、播放b段乐曲,幼儿跟随乐曲演奏。

3、教师在a、a’段乐曲中加入“驾”为幼儿加油,请幼儿在“驾”的地方敲击一下乐器来表示加油。

4、完整演奏乐曲。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七

1、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和操作。

4、发展幼儿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

1、教师出示罐宝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3、操作活动。

1)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

4、请幼儿帮罐宝宝找更多的食物和朋友。

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与经验。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八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新入园,都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绝大多数幼儿都告别了开学时的哭闹情绪,能够高高兴兴得来上幼儿园了。语言活动:《变脸》,让幼儿通过生动有趣的交流活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表情,根据不同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提高幼儿的对答能力。同时懂得平时上幼儿园和别人讲话时都要用笑眯眯的表情,初步学习礼仪常识。

据此,根据孩子们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感受、表现不同的表情,学说游戏对话,理解表情的含义,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安排:

(一)晨间活动:

1.室内活动:

美劳区:画脸谱、手掌娃娃、涂色游戏等等。

阅读区:点点爱上幼儿园、做客等等。

智力区:猜猜我是谁、看谁找得快、指偶娃娃。

建构区:各种材料、大小的积木玩具拼搭。

科学区:纸杯电话、放大镜、等等。

2.室外活动:

集体活动:捉尾巴、小袋鼠。

小组活动:玩飞盘、踩高跷、吹泡泡、骑马。

(二)晨间谈话:

师生一起结合游戏的情况进行交谈,重点放在有关脸谱、五官游戏中的新发现,谈谈幼儿来园时的心情等等。

(三)早操、律动:

名称:《动物模仿韵律活动》、《小班模仿操》。

目的: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

培养幼儿合拍的跟随音乐做动作的能力,动作有力到位。

(四)语言活动:变脸。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笑眯眯、哈哈笑、生气、哇哇哭”等词语。

2、引导幼儿听信号迅速的作相应的表情,并能看表情迅速的说出相应的词语。

3、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礼仪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变脸”的表演。

2、脸谱四幅。

3、蜡笔、圆形小纸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用略带神秘的语气说:“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变脸的魔术,好不好?”引导幼儿说出魔术中的不同表情。

2、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表情名称展示脸谱,教师根据脸谱说出表情,幼儿迅速的作出相应的表情。

3、师生互动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游戏时必须用“变变变,变什么?”“我来说,你来变”的对话形式,听口令作相应的动作。

(2)幼儿听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表情。

(3)幼儿发出指令,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1)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发口令,其余幼儿作相应的表情。

(2)请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变脸”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必要的帮助。

5、启发幼儿说说:“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做这些表情?”

“我们上幼儿园时,和别人讲话时应该用什么表情?”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由的画一画“脸谱”。

(五)体育游戏:贴五官。

游戏目标:

1、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五官的了解,感知五官的特点。

2、引导幼儿练习跑步的基本动作,并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竞争游戏。

游戏准备:

带有“活动五官”的脸谱三幅。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九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基础动作的学习及大、小肌肉群的发展;

2、帮助幼儿提高身体敏捷性和协调性;

3、引导幼儿感受节拍。

活动准备:

太空棒1个,大龙球(瑜伽球)若干。

活动过程:

幼儿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一起做一段韵律操。

1、故事引导。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侏罗纪公园,进去后突然发现有一颗大大的恐龙蛋,我们要把恐龙蛋运输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孵化,为了快速到达安全的地方,我们需要小朋友一起帮忙。

2、游戏方式。

(1)每排第一个小朋友将大龙珠抱起来从起点线出发跑至折返点回来,将龙球传交给后面一个小朋友,自己到队伍后面排队。

(2)每两个小朋友一起将大龙球滚至折返点,队列前后两位小朋友一起合作将龙球测滚(小朋友走螃蟹步),同样从起点线出发跑至折返点回来。

(3)当听到教师指令“翼龙来了”时,小朋友停止动作并两两抱着龙球(情景引入:翼龙视力不好,只要我们保持不动,翼龙就不会发现我们),教师发出“翼龙走了”的指令,小朋友才能继续运输。

1、故事引导。

这个时候霸王龙来了,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所有小朋友要一起帮忙将恐龙蛋运输到山顶上的洞穴内,要快!霸王龙已经追上来了。

2、游戏方式。

(2)多放一个龙球在双重球间,因为龙球是恐龙蛋,所以两个龙球不能撞到一起;

(3)拿掉一个龙球,老师充当霸王龙角色,在双重圆间跑动追龙球小朋友动作要快速,不能让霸王龙追到龙球。

1、故事引导。

经过小朋友的努力,恐龙蛋终于孵化了,看着小恐龙我们都很开心,但是饿坏了的霸王龙看见小恐龙更开心,心想:我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

2、游戏方式。

跟着教师喊口诀、做动作。

小恐龙快跑“耶”

小恐龙快跑“耶”

小恐龙转身说“抓不到”

霸王龙来了“哇”

霸王龙来了“哇”

霸王龙大声说“你别跑”

通过律动节奏的变化,教师和幼儿互做对立角色进行追逐。

游戏结束了,马上我们今天的冒险也要结束了,小朋友们今天的冒险开心吗?现在请小朋友在圆圈上坐下,一起向刚才传球的方向转,我们替前面的小朋友捏一捏肩膀。给自己捶一捶小腿。起立,我们手拉手甩一甩手臂。

冒险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

1、知道天气的含义,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2、通过活动认识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3、形成关注和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习惯。

1.反应天气现象的图片

2.灾害性天气的视频

1.导入

(1)幼儿演唱歌曲《今天天气真好》

(2)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可以干什么?

(3)说一说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并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2.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经历过哪些天气?

(2)讨论: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喜欢什么天气?你不喜欢什么天气?

(3)说一说好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4)你遇到过哪些特殊的天气?遇到恶劣天气我们该什么办?

小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3.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1.教师出示教学图,让幼儿辨认天气预报符号。

2.游戏:找朋友

(1)展示天气符号卡片,请幼儿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2)幼儿分组将天气符号卡片与不同的天气情况图片配对。

(3)操作幼儿用书“天气符号”,判断图上任务的活动是否适宜,为什么?

4.了解灾害性天气

(2)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

小结:广东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等。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等多种媒体获得天气预报。

1.收集天气谚语

2.了解哪些动物可以预报天气。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一

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动词:飞。游。爬。跳。

2、培养幼儿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以及愉快的情绪。

1、一幅画有花。草。树。小河。蓝天的背景图。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录一段抒情优美的轻音乐和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

3、贴绒小动物若干(小动物应准备充足),各种动物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1、播放音乐,出示背景图。教师抒情地讲解,引发幼儿对背景图的兴趣,把幼儿带入优美的意境和欢快的气氛之中。

师:树林里真美丽,小动物们将在这里举行音乐会,你们看谁来了!它是怎样来的?(逐一出示蝴蝶。小鱼。乌龟等贴绒教具)

2、引导幼儿扩散思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启发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飞。游。爬等动词。

师:想想看,除了蝴蝶会飞,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的?(幼儿说到什么动物,教师尽可能在图上贴出什么动物,以加深直观形象)它们是怎样飞的?让我们来学一学。"还有谁会爬?(依次进行下去,方法同上)

3、按要求的动词,让幼儿选出有关动物图片,贴在背景图的适当位置上。

师:大树林里有小动物们喜欢的

家,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把会飞的小动物先送去休息:再把会游的动物送回家休息。'(依次进行下去)

4、游戏开始,随音乐扮演小动物做动作,进一步巩固对新学动词的理解。

师:小朋友,动物园音乐会开始了。你们看,小动物们跳的多开心呀!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吧!谁想扮什么动物,就找好头饰戴在头上,表演谁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二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义。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一、与幼儿共同建构故事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二、幼儿理解“小尾巴”的含义。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吗?

2、你们愿意做小尾巴吗?

3、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三、教师与幼儿边讲述边表演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边用动作学做不同的事情。

2、幼儿学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戏:说说做做。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三

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吃东西的时候》,操作卡片《吃东西的时候》。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

1、故事的前半段。

熊猫妈妈的医院今天可忙了,刚送走了一位病人,又来了一只猫妈妈带着小猫来了。见小猫难受的样子,熊猫医生关心地问:“小猫,你哪儿不舒服?”小猫指指喉咙说不出话来,熊猫医生拿起手电筒和压舌板对小猫说:“张开嘴,让我瞧瞧。”熊猫医生用压舌板压住小猫的舌头,打开手电筒一照,看见一根长长的鱼刺卡在了喉咙中间。熊猫医生正要用镊子取出鱼刺,听见了小狗汪汪地叫着跑了过来,它不停地咳嗽,说是被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赶紧帮助它们取出了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和小骨头。熊猫医生奇怪地问:“小猫、小狗,你们怎么会被鱼刺卡住,被骨头呛着呢?……”

2、请幼儿看操作卡片,讨论,提问:

(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

(2)谁来熊猫医院看病?

(3)小狗为什么会被小骨头呛着呢?

二、故事的后半部分。

猫妈妈说:“今天小羊过生日,它为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喜欢吃的东西,朋友们非常高兴,就一边吃一边唱呀,结果被鱼刺卡住了,被小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对小猫、小狗说:“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边吃边玩。吃到嘴里的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能着急,知道了吗?”小猫、小狗记住了熊猫医生的话,又高高兴兴地参加小羊的生日祝贺会了。

(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细嚼慢咽。)

三、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

小结:熊猫医生提醒小猫、小狗在吃东西时不能边吃边说边玩,吃到嘴里的饭菜应细细地嚼烂,慢慢地咽下,不能着急。如果边吃边玩或一口吃下蛋黄,容易被卡住或呛着。我们小朋友也应该这样做。

小结:在吃鱼的时候,要把能看见的鱼刺先取出,然后吃进嘴里,当你感觉还有鱼刺时,要慢慢吐出。饭和鱼不混在一起吃,便于取出鱼刺。

附儿歌:小心,别噎到!

吃鱼要注意,

安全是第一,

吃鱼不吃饭,

吃饭不吃鱼。

活动反思: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处理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防险、避险的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通过“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危险就在我们身边。一旦遇到危险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了三个重要的求助电话,并了解了使用的要求。然后通过讨论书中几种情境,使学生懂得了躲避危险及遇到危险后的自救方法。最后讨论两个典型事例,让他们明白了遇到危险要向人求救,求救的方法一是及时通知大人,二是使用三个求救电话。

教学中,我适时补充了相关安全常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节课,我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了安全意识,接受了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四

1、通过讨论、欣赏,了解风与云彩变化的关系。

2、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并能进行大胆的表达。

1、通过讨论、欣赏,了解风与云彩变化的关系。

2、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并能进行大胆的表达。

课件、图片

理解诗歌内容,尝试仿编。

一、意图:通过猜谜,激发幼儿对“云彩和风”的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二位朋友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猜猜它们是谁?

(1)师念谜语,幼儿猜。

(2)出示:云彩、风的图片

师小结: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是云彩和风。

2、那你们看到的云彩像什么呢?(幼)

师小结:哦!原来云彩是会变化的。

二、意图:在欣赏、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了解风与云彩变化的关系。

(一)1、想想看,是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让云彩变来变去的?(风)

2、那我们来看看风是怎么让云彩变化的?(ppt)

提问:(1)风在使劲的做什么动作,它让云彩变成了什么?想想变成的小白船会怎么样?(图1)

(2)接着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会怎么样?(图2)

(3)吹呀吹,云彩又变成了什么?

师小结:用诗句小结。

1、听了这首诗歌:谁来说说诗歌的第一句说了什么?和诗歌那一句是一样的?

2、诗歌里还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师小结:你们听的真仔细,诗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相同的,中间几句说的是云彩的变化。

三、意图:运用已有的经验,对诗歌进行仿编。

1、现在请你们也来试试看把看到的云彩的变化,编一首好听的诗歌,行吗?

2、分成四组,每组一张图片:看看图上的云变成了什么?变成的东西怎么样了?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

3、大家都想好了吗?好。在我们想好的诗句前和最后,加上一句相同的诗句,就变成了一首完整的诗歌。

4、幼儿分享自己的诗歌。

师表扬结束。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五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

2.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各种绳织物品、各种带绳的玩具

3.课件:(1)杨浦大桥(2)人走钢丝(3)降落伞(4)缆绳

一、以玩绳导入活动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玩具,请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来玩一玩吧。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

1.刚才你们玩的是什么?这些玩具上都有什么?(绳子)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绳子,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看一看你拿的是什么样的绳子?(毛线绳、尼龙绳、草绳、塑料绳、线绳、弹力绳等)

3.引导幼儿比较发现绳子的不同(长短、粗细、软硬、颜色、弹力、原料不同)

4.归类:送绳宝宝回家(请幼儿根据类别送绳回家)

三、说一说绳子的用途

1.这是谁的家?xx绳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绳制品,并说出是用什么绳制成的

四、拓展生活经验

1.除了刚才认识的绳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绳子?(鼓励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2.播放课件:认识不常见的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钢索绳、钢丝绳、牵引绳、缆绳)

五、探索集体玩绳的乐趣

出示长绳和绳网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玩法,并组织幼儿多人玩绳,教育幼儿团结协作。

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活动时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昂。活动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六

虽是学前大班的学生,但学生的书本学具时常乱放,小书包里的东西也是乱糟糟的;通过此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学具,按书本学具的大小、长短,有序地整理自己小书包的能力。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2、交流、汇报。

(1)问:能告诉老师,你发现什么了吗?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4)引导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做书中的练习题。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多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能动手正确的比较物体的长短。

2、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日就能成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大练习力度,反复训练。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七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

1、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2、它最喜欢做什么?

3、它怎样去厕所?

4、它怎样清洁身体?

5、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6、它生病时怎么办?

二、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

1、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

2、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三、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四、学《小花猫洗澡》儿歌。

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五、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八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

(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师: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十九

1、在观察中,发现小兔子的可爱,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

2、实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萝卜、白菜、青草各少许,竹笼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将兔子抱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2、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谁也到我们教室来了?(兔子),小兔子可爱吗?(可爱)。

它有两只什么样的耳朵?(长长的耳朵),我们把它起名叫《长耳朵兔子》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长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展开。

1、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指导语:

(1)看一看,兔子长什么样?你最喜欢兔子的哪个部位。

(逐一观察兔子的每一个部位,突出兔子的观察与认识)。

(2)摸一摸,大胆说出你的感觉。

(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学一学兔子是怎样走路的。

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兔子跳的动作。

然后问大家: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欢吃什么?(胡萝卜、白菜、青草)请一幼儿喂兔子。

2、编儿歌:小兔子。

(1)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把兔子长什么样说清楚,编成儿歌好吗?

综合小结:

耳朵长,尾巴短,一张嘴巴分三瓣。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爱。

(2)幼儿学儿歌。

3、小实验: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

(1)将小兔放入竹笼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观察兔子的耳朵会不会转动。教师猛然击掌。

然后请幼儿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没有转动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问什么地方转动?(向上、向后)。

(2)请幼儿击掌,再实验一次。

4、带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教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不要惊吓小兔子。

三、活动结束。

德育教育。

小兔子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如果小朋友家里饲养有小兔子,注意观察吃东西的神态,有人经过时的表现等等。

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爱清洁,做个乖孩子好吗?

幼儿园教案官网篇二十

1.幼儿通过动手动脑,了解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探索拼图的基本方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交流操作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头针、透明即使贴、操作材料1、2、3、音乐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张照片,由小至大展开,请幼儿猜一猜,照片里拍

的是什么地方。

2.出示幼儿园新图纸,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二、填一填

出示被破坏的第一部分图纸,完成第一次拼图任务。

1.幼儿拼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拼图:你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的?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在拼图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状、颜色、图案,还要看大小。

4.我们拼的是图纸中的哪个地方呢?

三、拼一拼

出示被破坏的第二部分图纸,完成第二次拼图任务。

1、幼儿拼、送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拼图

t:告诉大家你拼的是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

出示被破坏的第三部分图纸,四人一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图任务。

1.幼儿合作拼图。

2.说说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

3.启发幼儿将四组图片合拼。

五、结束活动。

1.验证拼完的图纸和原来的图纸是否一样,体验完成任务带来的愉悦感。

2.邀请客人老师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跟客人老师再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372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