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6:27:25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优秀18篇)
时间:2023-11-19 06:27:25     小编:雨中梧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教案的设计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正在苦恼于教案的编写,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一

知识与能力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摹画(mo2)眼翳(yi4)。

舔去(tian3)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1、学生查字典注音。2、学生查词典注释。

导入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学生按提示和要求默读:1.抓住关键句、段。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4.理清文章结构。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师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学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1、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2、学生讨论交流。

探究。

小结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亲情,激起了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对关心家庭,关心父母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了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形成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布置。

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1、学生听写词语。2、听写后检查。

朗读。

体会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1、朗读下面语句。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体会文章艺术效果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学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1、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2、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3、学生讨论交流。

比较欣赏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老师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1、学生进行比较欣赏作品。2、写成读书随感欣赏“诗中的母爱”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学生欣赏“诗中的母爱”小结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结合学习的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1、学生研讨后完成。2、在老师的指导下,拓展深化。

板书设计。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重罚、舔病眼慈爱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亲情,激起了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对关心家庭,关心父母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了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形成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二

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课型:说读课。

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

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3.整体赏析课文。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

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

4.学生代表发言。

5.教师进行小结: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

(2)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达的情感。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6、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这个时期母亲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应该感谢母亲……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三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在这篇简洁朴素的优秀散文里,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讴歌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继续革命、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夹叙夹议,情真意挚,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读着这篇优秀的散文时,我们不但看到了作者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美丽的精神世界,而且受着作者那奔涌起伏的革命感情的波涛的冲击。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穿插了必要而且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种议论又是以自己切身的感受作基础的`,写来具体、翔实,读着亲切、感人。例如,写母亲整日劳碌着的形象,同时就写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感受:“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到了后文,作者又与此相呼应地议论说:“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就是在勉励我们,要向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生产知识,学习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四

学习朱德母亲优秀品质,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意。

(一)导入:朱德年前的照片。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音。

3、根据注释说出词语。

4、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党中央毛主席都赠送了挽联,这样一个母亲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结合文章说一说朱德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结构探究。

(五)课文研习。

2、母亲一生可回忆的事情太多,作者选取了最能变现普通劳动妇女的哪个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勤劳)。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母亲勤劳的句子。

4、母亲除了勤劳之外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说说表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5、母亲这么多的优秀品质对朱德有没有什么影响?在文中找出来。

(六)课堂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的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1、搜集母爱的诗文、名言、俗语。

2、朱德的母亲对他影响这么大,我们的母亲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以此为话题写个小作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五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二课时

(第三周星期三)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摹画(mo2)眼翳(yi4)

舔去(tian3)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八。课后记录:

(第三周星期四)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

“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今天第一节课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虽然课前设计,自认为已经很详细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感觉到有不妥之处。

1、导入的重新设计

《我的母亲》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并且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读一句关于母爱的名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感觉到学生缺少责任感和对父母社会的感恩的心,上课学习积极性差,而且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所以,就布置学生让他们回家后好好的看看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想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的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意识到这样的导入,游离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所以就改成了引导学生一起读单元提示,领悟到本单元第一课是《藤野先生》到这第二课的《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的文章,而回忆性的文章应该如何学习,回忆性文章中内容的如何计和安排,这样的一个总结加上引导,带学生开始学习第二课《我的母亲》,明确回忆性的文章应该选择以往的难以忘怀的事情,表现被回忆者的思想感情和品行,观察角度多是当年的视角,不是单纯的对被回忆者的评价,重点写的是难以忘怀的典型事例,让读者自己体会感悟。本课《我的母亲》语言平实,选取了作者童年少年的视角来写,选取了母亲的几件令其难忘的事情,表现母亲的品行。这个重新设计的导入,似乎长了些,但是与课文学习紧密相关。

2、课文学习要深入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教参设计的,基本上解决了教参上出现的所有的难点重点,包括课后的练习题。但是这样一个泛泛的学习,缺少深入的研究,如何把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入呢?有关母亲的事情都找出,并且分析了母亲的品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提示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写与母亲有关的事情时,要写上一件表现母亲有刚气的事情呢?问题就在于这里作者要表现的是,母亲并不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性子绵软的人,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后母希望家庭的和睦团结团圆,希望全家人都好好的,一切都如同她丈夫在世时一样,其实母亲所有的忍让和忍耐包括对作者严格的教育都是源于对丈夫的深沉的爱,这种爱都发展到崇拜的程度,所以她希望,虽然丈夫不在了但是儿子在她的教育下成为了像他老子一样的人,希望丈夫的孩子们能如同以前的一样的生活,她严格教子,她宽厚待她那些非亲生的孩子。忍让是因为爱,严格也是因为爱,胡适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个充满了爱的母亲。这样的一个深入研究,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明了母亲那些做法的真正背景是什么,才可以真正的了解母亲的品行,她的善良、宽厚,仁慈和崇高。

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出现,就是因为当时备课太草率,没有真正的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是需要耐心而细致的,备课更是如此。

3、在教学设计上,学生活动还是太少

学生自有学生本身的特点,有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的埋怨学生,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认真的全心全意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让学生走上学习的正途上来。所谓的教无止境是也。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六

本学期我教初一的语文,全班61为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而且多数是留守儿童。几乎90%的学生父母远离家乡外地打工,父母一年就清明节,和春节回家两趟。有的父母甚至就春节回家。学生每周回家只能和爷爷奶奶相处。现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父母亲的疼爱和爷爷奶奶的溺爱,养成了现在学生倔强,固执,我行我素。没有吃吃过苦,体会不出苦尽甘来的内在含义。

作为教师只能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的需要等跟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到有80%的学生不知道朱德是谁,有什么背景一切不清楚,其母亲是谁更是懵懂。学生问及我便一一做答,具言相告。

只有与学生交心,才会了解你那节课学生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交心可以让课堂更加轻松,活跃。

作为教师应该和学生零距离交谈,课堂上教者和学者才互相为有收获。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七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溺()死和睦()衙()门妯娌()节衣缩食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明确: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明确:“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五、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六、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的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和四,抄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情爱母亲交融、升华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爱党、爱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八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1、要求读准的字:佃睦豌庚妯娌溺塾衙辍差役。

2、要求掌握的词: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巡回指导、阅读,标清层次。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退佃搬家,送我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1)母亲过着俭朴的农妇生活。(2)作者永远想念母亲。读文并圈划。

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边提问边纠正、思考回答。

解决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升华,由母爱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1、本文围绕哪个特点写母亲的?

2、选了哪些小事?

3、这些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什么本质特征?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讲述写作特点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概括。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九

学生分别查阅写作工具书,讨论。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这是文章第二部分。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主要在14、15段上。暂时搁下,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4、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

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5、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

在我的人生路途中,能让我感到快乐的是我的朋友,能让我变得美丽的是我的追求,能令我感到充实的是我的学业,但是,让我感到温暖的必定是我的母亲。母亲她和蔼可亲,有耐心,从小到大没有打过我一次,只是给我讲道理,我也能听进去。每当爸爸斥骂我或向我大声喊骂时,妈妈总是说爸爸,不让他对我喊。但爸爸不听,每次我做错了一点事都要对我大喊大叫的,而每次都是妈妈,她帮我阻挡着凛冽的寒风。

在我成长中,有数不尽的烦恼,而每次,都是妈妈她为我消除了这烦恼,是我忘记这烦恼,让它永远都回不来。当我因作业而烦恼时,是妈妈与我聊天,让我放松,让我有心情做下去。当我因胆小而烦恼时,又是妈妈她给我讲道理,让我现在胆子大了起来,让这烦恼离开了我。在我成长中,一切一切的烦恼,都是妈妈用她的心帮我消除的。我常常迷惘在困惑之中,而每次都是妈妈问我化解了这些困惑。有时,我有题不会做了,是妈妈帮我化解的,告诉我这题的做法;有时,我有一些大自然方面的问题时,都是妈妈为我解开我心中的结的;还有时,我因一些事而左右为难时,又是妈妈为化解了这困惑,告诉我哪面轻,哪面重。这些困惑,这些不明,都是妈妈想尽了办法为我化解的。

妈妈她用她的“身体”为我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用她的爱心为我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用他的智慧为我化解迷惘中的困惑;在母爱的天空下,母亲永远是我的灿烂阳光,我永远是最温暖的!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说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

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

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4、学生代表发言。5、教师进行小结: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

5、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赏析性说话活动,对课文语言的品析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这一段中,同学们可以说:“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两个“还”字用得好……等。

(2)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达的情感。

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

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说读课”。所谓“说读”,就是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说了再读,读了再说。学生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由于要“读”,学生便占有了成块的课堂学习时间;由于要“说”,学生也同样占有大量的课堂活动的时间。如此三读三说,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也真正有了主体性的学习活动。这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的讲析的分量大幅度减少,教师指导、调控的作用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赏析课文。这其中有三个地方表现出教学设计科学性与艺术性。首先,对课文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整体阅读而不进行肢解式的分析,教学视点、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次,三个教学板块彼此联系、彼此依存而又层层递进,前有铺垫,后有深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明晰单纯。再次,对学生的提问的量有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基本上做到少提问或者不提问,三个教学板块中都有引导着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一线串珠”的主问题而没有一个一个的提问,于是课堂上有学生阅读、思考、发言的活跃场面而没有一般教学中的“碎问碎答”。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学习朱德母亲优秀品质,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朱德年前的照片。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音。

3、根据注释说出词语。

4、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这样一个母亲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结合文章说一说朱德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结构探究。

(五)课文研习。

2、母亲一生可回忆的事情太多,作者选取了最能变现普通劳动妇女的哪个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勤劳)。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母亲勤劳的句子。

4、母亲除了勤劳之外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说说表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5、母亲这么多的优秀品质对朱德有没有什么影响?在文中找出来。

(六)课堂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的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三、作业。

1、搜集母爱的诗文、名言、俗语。

2、朱德的母亲对他影响这么大,我们的母亲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以此为话题写个小作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朱德同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德。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朱德同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朱德的事迹、材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介绍朱德,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你收集到哪些关于朱德的事迹,给大家讲讲。

全班齐读课题,并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介绍朱德。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1.个别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认读本课生字,正音,口头组词。

4.朗读,理解本课词语。

5.轻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请你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母亲特点的词语。(勤劳)。

2.你认为朱德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具体的语句,勾画,旁批。

再读课文,说说母亲的特点及朱德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扩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朱德同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母亲的特点?(勤劳)。

2.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母亲的勤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总是……先……再……还要……甚至……”以及相对应的句子的理解中去体会。)。

3.你认为朱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抓住“勤劳、懂事、关心母亲”这三个方面找出相对应的句子朗读体会。)。

4.精读“挑水”部分,说说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5.长大后,朱德怎样?朱德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怎样?齐读对母亲评价的句子。

1.反馈学习情况,并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2.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你平常帮亲人做了哪些事?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孝敬亲人的体会,学习朱德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德。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

板书:

23.朱德和母亲。

勤劳勤劳。

朱德母亲。

孝顺能干。

传统美德。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溺()死和睦()衙()门妯娌()节衣缩食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3、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这篇回忆性散文在写作语言上朴素、平实。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感情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第二课时时,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在创新方面则表现在思考上的创新。针对平行班的学生,在归纳全文主旨上,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尤其是在拓展学生写作方面,首先是老师做示范,范写课文中的语句,再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进行随堂写作。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课堂上需要改进的方法还很多。

第一,就自身而言,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激情不够,语速较慢,模式单一,感知课文时,没有先感染自己再由此去感染学生,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精力不集中或者是完全没听讲。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第二,课文内容中联系到考点的部分,应该落实考试,抓住要点和中心,保证对文段分析的准确性(主要针对阅读题型)。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但应明确参考答案的范围,再一步步引导学生自行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三,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整体气氛显得不那么活跃,学生积极性还不够。个人认为,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时,可以加入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环节,以次避免学生自主探究导致的冷场氛围。关于学生合作探究,可以包括同桌之间讨论、分组讨论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从中引导。但此次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停留在书本表面,没有太深入分析课文,而学生对文段进行归纳总结时,我的启发性语言也不够清晰明白,造成学生理解欠缺。关于这点,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品和作者背景来进行引导。并且,我在过渡问题时,启发性的语言不够优美,组织性的语言也比较欠缺。

以上是我对于这篇文章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有待改进的地方很多,“前路漫漫,吾当上下而求索”。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本文精心的选材,巧妙的布局。

作者深爱他的母亲。对她的一生,值得回忆记叙的事情是很多的。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开头,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以下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回忆记叙。中间,集中、具体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写母亲,多是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例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线、挑水、挑粪;写母亲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在大家庭里与长幼、伯叔、袖理和睦相处。这些典型事例,表现出母亲“整日劳碌”,是个“好劳动”,“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她“勤劳一生”,“一直到最后”。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写到母亲同情、周济贫苦农民、憎恨为富不仁者;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思想品质的高尚。

语言简练平实,感情真挚。

这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清真意切,感人至深。文中,深情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同情穷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者的朴素阶级意识,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质。作者还两处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赞颂之情。

【小资料】。

一、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朱总司令的母亲,86岁的钟太夫人逝世了!我们表示痛切的哀悼!我们永远纪念她的功绩——她给我们民族教养出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朱总司令。

朱总司令的祖上,从广东韶关迁徙到四川仪陇县马鞍场,7代以来,都过着贫苦的佃农生活。祖父八、九十岁时还下地耕作。钟太夫人19岁来夫家,她在这个劳动的家庭里更显出是一个劳动的能手。农家日常工作如挑水、担粪、种菜、喂猪、养蚕、纺棉、缝衣,事无大小她都亲自动手,数十年如一日。此外,她还得做一家20人的饭。农民生产的是白米,吃的却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和杂粮饭,这些也就是钟太夫人食谱里的主要材料。

妯娌之间,相处十分欢洽。对于更穷苦的亲戚,她往往减损自己,勉力周济。这样,人们接近她就像接近温暖的太阳光一样。

庚予(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荒旱,农民破产无法生活,被逼成群结队去“吃大户”。某次官兵追杀一群六七百的穷苦农民,四五十里内鲜血淋淋,惨不忍睹。甲辰(1904)那一年,厄运来到总司令家里,地主因增收佃租不遂,天除夕夜强逼总司令全家搬走,不让继续承佃。一家人都哭了。连夜分散到两处住,因为人手减少,生活更加困苦。恰恰接着又是一年旱灾。惯于忧患、惯于勤劳、惯于忍耐的钟太夫人,虽然仍以她惊人的毅力领导全家来与险恶的环境搏斗,但是究竟谁把农民投入这个贫困的深渊中,她也愈加看清了。

钟太夫人和世林府君终于排除万难,送总司介入学。总司令参加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的时候,太夫人是一个有力的鼓励者。民国初年,总司今在护国军任职,积官俸寄家,得置田30亩,这当然并没有减轻太夫人的劳碌。民国十年,世林府君去世,她更独力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她的暮年。总司令是永远挂念着慈母的,但是总司令决心向全中国的人民尽地的大孝通,他要消灭那使母亲(以及千百万的母亲们)被侮辱和损害的社会原因,辛亥革命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他继续奋斗追求,三十余年间他不曾回家过一次。总司今最后是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同时也遭到了一连串的艰难危险,但是太夫人和总司令一样,对这个命运是泰然的。抗战以后,总司令的处境比以前是好得多,但是太夫人也还是在自己家里继续过着贫穷的勤朴的农妇生活,据去年的家信说,她还在纺着棉花。

中国抗战和中国革命的伟大领导者朱德同志的母亲,就是这样生活的!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几万万善良劳动人民的本色!

总司令的伟大,从根本上说,是长期与广大劳动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斗争,但是钟太夫人的影响,毕竟是不可磨灭的!太夫人送总司令上学和慰勉总司令参加革命活动,对于总司令的丰业固然有重大的意义,而太夫人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她的勤劳仁爱的美德,屯在总司令身上继续和发展。中国的人民看到总司令在前方领导战争,在后方领导生产,看到总司令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的革命忠诚,看到总司今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恢宏风度,将不能忘记辛勤养育总司令的钟太夫人。愿太夫人的名字永垂不朽!(摘自1944年3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

二、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1944年2月25日病逝,3月25日的《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甚多。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谢觉哉等同志的挽联,尤为引人注目,现介绍如下,有助于对朱德同志此文的理解。

党中央的挽联是: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

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上联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大孝为国”之赞,正是朱德同志文中所言,:“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吾党之光”,是党中央对种太夫人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诸同志的挽联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同志的挽联是:

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

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陨慈辉。

此联使用了一般挽母联的生贵子、魂灵升天的习语,正是基于钟太夫人又是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这样写更能兼顾一般群众对钟太夫人的无比敬爱之情。“子舍”是指朱德同志诞生之屋,“光子舍”是说生了一个大孝为国的儿子,传名盖世。澹(),本指波浪起伏,此指空阔。漫天晴波,犹言满天晴空。慈辉即慈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2047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