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论文(热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5:45:05
生物多样性论文(热门20篇)
时间:2023-11-15 05:45:05     小编:字海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总结的质量。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的例子,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一

本文重点介绍了当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尤其是在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种种威胁。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展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且本文还着重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提供参考。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代以来人类数量过快增加,人类对生物资源存在过度滥用,产生了诸如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现象[1]。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因而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1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物质价值和精神文明价值的有机结合。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这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可以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1.2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种生态系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物种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1.3潜在使用价值。

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他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的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开始干涉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之后,灭绝时间表提前,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在我国,物种多样性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但据统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到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四分之一[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既是物种多样性大国,也是濒危物种大国,面临着艰巨的保护物种多样性任务。

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表现在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沿海水各地区开发热带森林的百分比质恶化、赤潮发生频繁、经济资源锐减和自然灾害加剧等方面[3]。这些破坏使得森林、草原、农田、水域等各种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丧失和退化。

3.1物种入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外来物种被人们有意无意从一个地方带往另一地方,从而给全球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物种入侵途径的主要是人为引进、无意间带入、自然传播等三种方式,其中除了自然传播较难避免之外,前两种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

3.1.1人为引进。

各国为了发展农业、林业、渔业,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有害生物,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水葫芦的引进:水葫芦本身因为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而引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而没有制约因素,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对世界各国的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所产生的损失巨大。

3.1.2无意间带入。

这种途径较难以防范,并且由于出入海关检测手段局限性较大,贸易商进口设备时随木制包装箱带入,入境旅客带的水果肉类,旅客鞋底所沾泥土都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较典型的案例是“松材线虫”随贸易商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进入,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4]。

3.1.3物种入侵现状。

据保守估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754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2014年11月最新查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有72科285属515种。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发现50种[5]。

3.2人类活动。

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地增长和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已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首要驱动因子,且造成地球上的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3.2.1为获取资源破坏物种多样性。

人类因为为了追求口腹之欲,大量猎杀野生生物作为食材;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品质,猎杀鳄鱼等野生动物作做皮鞋、裘皮大衣等;为了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进行野生种的圈养,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这些行为都对于物种多样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计后果的采伐植物,屠杀动物,导致这些生物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3.2.2人类过度开发改变物种多样性分布。

在人类特有的社会价值观中,常将自然物种是否有用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出现了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对于“害虫害草”毁灭性清除的行为,对于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种过度开发[6]。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森林砍伐、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的生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3.3工业化生产与气候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丰富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发展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生物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3.3.1物种对气候的适应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动植物不断地改变其活动范围和行为以适应气候的变化。一个明显的后果就是物种趋向于“温凉”的地方以适应气候变暖,比如研究发现,生活在北美洲和欧洲的斑蝶分布区已经向北迁移了最多达200千米。植物因不能移动,“迁移”滞后于动物,它们主要通过改变物候期而适应逐渐升高的全球气温。

3.3.2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导致的生存危机。

全球气候变暖的另一个明显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导致的物种之间也出现生态失调,植物开花、卵孵化,青蛙产卵都会提前[7],生物的物候期改变,生物节律也同时被打乱,容易造成生态灾难。例如,由于迁徙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毛虫生长旺季,导致缺少足够的食物来源,面临生存困难问题。

[1]武建勇,薛达元,赵富伟等。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2):146-151[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1998[3]吴建国。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7):60-68.

[4]谢丙炎,成新跃,石娟等。松材线虫入侵种群形成与扩张机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2009,39(4):333-341.[5]鞠瑞亭,李慧,石正人等.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12,20(5):581-611.[6]钱伟平。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j].生物学通报,2002,37(5):25-25.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二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分析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现代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性措施。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1.潜在的经济价值:目前,在世界已知的265000种高等植物中还有大量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需要加以研究和利用。

3.生物多样性还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促进重要营养元素循环的重要因素。

总的说来: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所起的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

1.人口迅猛增加

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结果,毁林造田、过度放牧和捕捞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

2.环境污染

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3.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

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促使野生动物资源过度开发,是推动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原动力。

4.非法贸易

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

1.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规模控制在资源与环境可以承受的极限之内。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保健,提高人口的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2.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我们应根据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森林、草原等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为恢复生态平衡,有必要利用计划手段,由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植被遭到破坏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建设。

4.调节生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大力发展水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5.加快野生动物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进程,尤其是完善野生动物的管理和立法,提倡新的饮食文化和饮食观念。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三

摘要: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与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转载于:)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differentkindofcountry)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是biology和spanersity的组合,即biologicalspanersity。此后的十多年,这个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生物多样性”(biospanersity)的缩写形式由罗森()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样性”才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为保护自身丰富的生物基因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或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基因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种,特有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300多种,特有物种667个;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特别是有些长期与世隔绝的地方保留了同质性极好的人群,具有极大的遗传学研究价值。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我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四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概括性术语,人类自诞生起就享受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恩泽。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创造物质价值同时,也前所未有地破坏着生物多样性,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如今,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人类在思考如何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过程中,必然要把伦理视角延伸到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随着伦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现代性问题”的频繁出现,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生物平等、全球变暖等问题跃进了伦理学研究的前沿。从人类伦理到动物伦理。动物首先进入人类伦理关注的视野,是基于其生理特征和心里表象与人类更接近。从生理特征来看,动物拥有诸多与人类相近的生命属性。

从心理表象来看,动物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群体,高等动物与人类还有一定情感基础。动物首先成为人类重新定位、调整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最早“受惠者”也就理所当然,在如火如荼的尊重自然的运动中“,动物权”成为高频率词汇。辛格最早倡导生命权利应扩展至动物,撰写的《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1975年)是“动物权利运动”先锋,主张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同等重要。动物权利论者另一代表雷根也认为,应该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给予动物平等的完整生活。

在动物权利看来,“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利用动物做实验也是不道德的,不管这些探索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利益,这不亚于反动的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从对动物任意宰杀到尊重它们的生命权,是伦理观的历史飞跃,对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仅把动物纳入了伦理关怀的范围,仍然是一种选择性平等,且认为动物个体的价值都高于任何植物个体的价值,还是停留在一个生命的等级世界。对生物价值区分的尺度,本质上还是基于人的。主观感受和人类价值基础。同时,动物权利论忽视了现在“毫无用处”的某些植物资源在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和潜在价值。

植物作为自养生物,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的起点和枢纽,不仅有着气候调节、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环境美化等功能。实际上,植物多样性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根据生态链的生态金字塔规律,一种植物的灭绝通过食物链发生一系列恶性循环,至少影响到20种昆虫的生存。如果植物生物量不超过动物生物量的100倍以上,动物和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人类中心主义”只关心人类价值的做法不合理,那么“动物权利主义”只关心动物福利(包括人类)的做法同样是不合理的。从动物伦理到生物伦理。在动物权利论基础上,自然保护主义者提出了生物平等论。施韦泽是生物平等论的代表人物,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即著名的敬畏生命伦理。泰勒在《尊重自然》中指出,人只是地球生态系统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本质上并不比其他生物优越。任何一个生物种,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只是体现在不同方面。包括不同的人种在内,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关心和关怀。生物平等论把伦理关怀的视野扩展到了包括一切生命,这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意义更大、范围更广。

从生物伦理到生态伦理。毫无疑问,生物平等论对由生命个体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关注焦点的仍然只是物种生命的福祉与权利。这必然导致生物平等论的缺陷:否认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直接义务与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难以上升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高度。人是一个生物物种,和其他生物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生物进化进程,与无机环境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包括人类世界)。每一个物种的灭绝或命运发生重大变化,对其他生命共同体都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苏格兰生物学家汤普逊于1914年提出“生命之网”,到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1933年提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论被广泛接受。如今,生态学从生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更生态系统论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生态系统论构建的著名的大地金字塔模型:由底层向上依次为土壤层——植物层——昆虫层——鸟类与啮齿动物层——大型食肉动物。每个层级之间还包括一系列小层,包括微生物、寄生物等作为缓冲与过度层级,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有机体系。大地金字塔模型中的每一物种都有着各自的生态位,以维系生态系统平衡。正如人类职业层级一样,在伦理道义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功能不同。基于生态系统论,利奥波德1934年提出“大地伦理”概念,其核心观点在《沙乡的沉思》中如是表述:人类必须进行角色转换,由征服者转变为平等成员,伦理共同体的范围应当扩展到土壤、水等生态要素和植物、动物等生命体。这意味着人类除了要尊重物种生命外,也要尊重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论和大地伦理为基础,现代生态伦理日趋成熟,人类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基上分析,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和理论的进化,人类伦理关注范围的不断扩展,从动物伦理到生物平等伦理,再到对生态系统的关注而演化为生态伦理。只有生态伦理,才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伦理关怀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生态伦理认可施韦泽“敬畏生命”的超越,超越了动物权利论的局限性,认为人的存在是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依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像敬畏自己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生灵。认为原始伦理源于人类血缘关系,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人类“血缘”范围必然扩大,应该扩大到一切生命,且没有等级之分。“敬畏生命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其次,对施韦泽的“条件平等论”进行批判。因为施韦泽同时认可,一个昆虫或一个原始部落,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

于是必然有以下推论:压迫以至完全毁灭这些所谓“没有价值”的生命是被允许的。这与生态规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悖。再次,修正利奥波德的狭义自然保护主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则把伦理关怀扩充到了一切生命和生态系统:保护所有物种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禁止对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个体的捕杀和利用、拒绝对自然界的任何“破坏”,即保持生态系统的原始完整性。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取向一致,是一种偏向狭义自然保护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但是违背了生态系统演化规则。生态伦理遵循生物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协同进化相统一的关系,体现出生态伦理实践意义。前面分析,无论施韦泽还是利奥波德,都设计生命与生态系统平等的原则,却抛弃了物种生存与进化的基本规则,漠视生物(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性。毫无疑问,物种(人类)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组成,其基本生理需求物质的给养源就是物种和生态系统,如果终止对物种的捕食和利用,按照生态金字塔规律,物种(人类)本身的生存也将成为不可能。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五

摘要: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其中城市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过程中由于考虑的不全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受到全球的重视。城市园林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丰富当地植物类群、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

保护。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和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城市生态园林的兴起,将城市园林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了机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种生命资源的总和,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1992年6月,180个国家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从1993年开始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1993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批准,于1994年出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上城市建设日程。如何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加强和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我们园林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问题。

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

2、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十几年的工作,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地位得到广泛接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一些地方城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进城;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盲目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花卉和树种;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利用不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沟河湖沼等自然湿地受到严重扰动和破坏。这些使得城市原生和人工的物种面临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1盲目引种和生物入侵目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对城市及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危机中最突出的因素是园林苗木的盲目引入。生物多样性在世界各地面临许多威胁。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现已公认本地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外来入侵种所造成的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危险的,而且通常是不可挽回的。从全球范围来讲,它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生境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2.2无视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往往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环境负效果,属脆弱地区。许多城市对环境敏感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以玄武湖和紫金山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型生态敏感区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结合部,是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激烈和最易出现生态问题的地区,而已建的金陵御花园将城市的山水及人文文脉完全切断。这种对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的不当开发行为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资源的耗竭,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些人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以重庆为例,许多小区都忽略市花市树和乡土树种的应用,大量引进热带植物,如棕榈科的加拿利海枣、中东海枣、鱼尾葵等,结果搞得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既增加了绿化成本,又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事实上,市树市花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将市花市树与乡土树种的多样性相结合来既能体现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又能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3.1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有目的地进行景观布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考虑地域性植物的风土性和固有性。首先,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是当前的特色树种,这些植物能较好地反映该城市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在城市绿化的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选择中也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地方物种,不应一味从外地引进。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体现当地植被群落特征。园林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在园林中选取典型的群落进行艺术再现,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地方风貌。这样,每个城市或每个地域的城市在园林植物的总体选择上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且通过城市绿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和城市小气候对当地物种进行广泛制裁,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首先,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编目,并结合地理、植被、管理等建立城市多样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图形库、专家系统库等),同时建立监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探讨城市化进程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模式,包括城市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活动方式、强度、频度反应的时空动态比较;退化土地上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按照城市各功能区优化生物多样性地置,建设多种群落类型(如生产型、观赏型、保健疗养型、知识型、文化型等),以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3.3确立城市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选择最适宜的物种,提高本地种源或苗木自给率,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种植、抚育管理措施,使土著植物能够持久存在下去。

3.4提高全民素质,强化保护。

只有当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人人关心、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有赖于加强各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手段,使城市居民了解保护与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建设的措施与步骤,使广大城市居民积极投身于保护与建设工作中。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博物展览、科学普及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大众心灵深处滋生珍爱万物生灵的生态责任感。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保护意识。

3.5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和宣传工作重视城市园林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对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园林、环保、农业等部门间协调与沟通,保护城区体系网络化、系统化,改变传统分而治之的局限性;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以训练有素的职工和完善的监督体系来保证严格执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必须切实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有通过充实、调整、重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城市。

3.6加强城市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监测、生物资源(特别是乡土物种和濒危物种)调查和检测。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要强化措施,切实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和研究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要规定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严格保护其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

小结:

城市园林建设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当地植物类群。除了营造体现当地景观特色或异域风情的多种生境外,还要做好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绿化植物物种的规划。体现不同生境,不同季相,增加城市自然色彩,运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营造城市立体景观,也就是要加强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3.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2000年8月,科学出版社。

4.阎传海张海荣《宏观生态学》[m]2003年8月,科学出版社。

5.廖胜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j/ol]2005年7月。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六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摘要: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引言。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情况。此方式虽然基本却困难重重,主要因为世界上的物种估计只有约百分之十被记载下来。大部分未知的物种为植物或低等生物。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的资讯常可见于文献,至於植物跟无脊椎动物就需要可观的地区资料采集。编纂族群数量预测的趋势有助于了解生物变迁和脆弱性的动态资讯。对世界上某些地区来说,编订完整的物种目录不切实际。好比说马达加斯加干燥落叶林内的许多物种完全不为人知,科学家对该林内许多地区也从未发起有系统的探险活动。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内的物种计划应包含对分布范围、栖地、行为、生殖、异种互动的详细描述。一旦认定保育情况,就可订定计划;保育跟复育此物种至该族群的目标数量。有计划的保护要素举例如下:栖地还原、防止都市发展影响栖地、建立财产所有权、限制畜牧及农业活动侵略、减少火耕农业、立法制止采集或猎杀、限制杀虫剂使用、控制其他环境污染。此计划应向大众和私人机构宣布并实行保育计划,也应拨款确保执行。

3.2栖地计划。

4.1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6月,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意,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目前,该行动计划确定的七大目标已基本实现,26项优先行动大部分已完成,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有关公约的国际事务,就国际履约中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中国还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约行动计划的少数国家之一。完成于1994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使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章可循。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将一律受到处罚,其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万种增加到2.1万种,并建立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此项工程中,用于收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金达3亿多元,将以秦岭、武汉、西双版纳和北京等地为中心建设基因库。

稳定在7万只左右。

4.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发展了精密详尽的计划,辨识出超过475000种原生物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分枝为大堡礁计划,该地的珊瑚礁其实比大多数地方更为健康;澳大利亚也有最高的废水处理率。

澳大利亚对危害[热带]国家的森林砍伐做出了能永续利用的柴薪生产量分析。生物目录加上伐木的估计、伐木的动态电脑模型、腐木和伐木的关系都被引用为安全伐木速率的数据。关于清除树丛对多样性和地下水层冲击的广泛研究也在进行,这些影响被用来分析图立宾湖的湿地。

4.3圣路西亚。

圣路西亚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揭露了在苏福利尔地区大量游客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该计划特别承认人为利用和污水排放已经在1990年超出了敏感珊瑚礁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该计划也点出保存历史悠久的渔业;数个机关和当地渔民合作提出一个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管理计划,1992年在苏福利尔海洋管理区中实行。西印度大学大量参与该国计划;包含三种海龟、数种脆弱的鸟类、远洋鱼类和鲸类受到特别详细的关注。在栖地保育方面,生产力旺盛且受到关注的红树林沼泽已全数纳入该国保护。

4.4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计划是有关于曼尼亚拉淡水湖,该地在1950到1990年间被加速开发。曼尼亚拉生物圈保留区包含此湖跟接邻高价值树林。此区进行湿地的永续开发和简易农耕。该计划结合主要使用者来达成管理目标,有永续的湿地管理及陡坡地水资源的地下水和化学物质监控。

4.5英国。

早于生物多样性会议前二十六年,美国就在1966年以濒危物种法案的方式保护受威胁的物种。该立法赋予偌大权能调查列出受关注的物种,并要求创立物种复原计划。因此虽然美国签署协议后并未批准,他仍然有最久的追踪纪录和最全面的物种保护计划。在约7000种名单内有近半数的物种已经拥有受到批准的计划。尽管数量看似比其他国家庞大,在全数纪录的物种当中不过是冰山一角。

4.6乌兹别克斯坦。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命进程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赵魁义,陈毅峰,娄彦景,隋晓云,严云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李景文,李俊清.《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4]谭伟福,罗保庭.《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七

2、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重点和难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

3、组织好“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1、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2、我国生物多样性形势不容乐观观看宣传片,进行情感体验。观察图片和图表,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观点。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 播放宣传片,创设情境。组织观察,讨论分析。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教师出示图片适当补充,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教育。组织观察,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措施 四人一组分析课本资料,重点选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讨论结果,相互补充,达成共识。观察课本插图,四人一组合作,阅读课文并讨论。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阅读课本,进行补充。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资料,进行交流整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行为,形成正确认识。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分析,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强调依法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角色扮演辩论生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    课堂小结分成三组,派代表分角色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参与发言并作出评价。  回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组织辩论、协商,进行评价,达成共识。介绍潘教授和白头叶猴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八

三、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还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二)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九

我们的地球因为有了數以万计不同种类的生命,才变得绚丽多彩。灵动的地球,孕育着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生物多样性让这个地球生生不息,与众不同。“从撒哈拉地区酷热贫瘠的沙漠,到亚马逊平原上葱翠的雨林,再到中国南海深处艳丽的珊瑚礁,自然界拥有着数不尽的地貌、材料、色彩和纹理。从最小的昆虫到最大的动物,地球的土地、空气和海洋是它们的家园,由无数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力量交织在一起。”但未来,却只能成为一张张图片被历史所淹没。

我们都知道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得不引起全人类广泛高度的重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根源都与人类活动有关,对此我们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笔者认为跨国公司、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突破传统国际法主体的限制,将跨国公司纳入到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的主体之中。跨国公司很多业务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全球资源的利用,非政府组织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到国际程序之中,这些都是佐证这三类主体可以成为治理主体的理由。

笔者着重针对四大主要领域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就一些关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法。

第一,为了实现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我们肯定要对地球上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是一种应有的权利。但是,权利需要法律的保障和确认,如果获取权得不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确定,终究使得遗传资源获取权没有法律地位,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所以,《生物多样性公约》应该将提供遗传资源的主体和获取权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技术转让面临另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掌握了技术,是不是反过来会对发达国家这些利用国的遗传资源获取权造成威胁?对于这一个问题,应将技术转让之后的不利影响进行附条件说明,发达国家可以在提供减让或优惠条件的同时,基于自己的利益,与提供国进行协商,进行附条件的转让,消除利用国提供技术转让之后的顾虑。

第三,关于共同商定条件与事先知情同意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两者其实是一种程序上的先后关系,有了事先知情同意,才可以共同商定条件,共同商定条件就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状态。那么作者对该术语的解释似乎是不妥的,其将“达成一致”作为该术语的落脚点,但共同商定条件并不一定非要达成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没有谈判成功。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达成一致”改成“协商”。

(二)生物安全国际法。

当下,转基因生物安全国际法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在于如何化解与wto贸易关于转基因方面的相关规范之间的冲突。《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基于对生物安全,也就是从环境法的视角予以调整规制的,但wto相关规范都是基于国际贸易法等规则来予以调整,环境保护的视角与国际贸易的视角显然存在着不同,利益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要想解决这一冲突,就需要完善相关国际法文件的内容,使之更适应处理转基因产品贸易中的纠纷,对此类涉及生物安全的产品贸易予以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则,完善整个生物安全国际法体系。

共管的目标在于使保护地治理得更好,保障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共管就需要几个管理主体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例如,当地土著居民可以负责对保护地治理的直接管理工作,负责日常的维护;而政府部门,可以在土著居民实现自治的基础之上,进行资金和保障机制的帮助,以便支持土著居民更好地对保护地进行治理。那么土著居民也不能不听从政府的统筹安排,因为相比而言,政府部门的执法水平以及决策能力较高于土著居民,所以自治权不能对抗政府部门的权力。

(四)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国际法。

第一,现行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国际法的履约状况,依旧很不乐观。一方面,要提高公约的地位,对公约进行完善,例如对各国的具体义务进行细化规定,对违反义务或者拒绝履约可以采取的措施等等都要做出具体细化的规定。

第二,由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非常棘手,许多发达国家都对此束手无策。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原则的作用,各个国家建立合作的机制,共同致力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同时,还要建立技术和资金保障机制,共同致力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技术研究。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原理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制建设,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研究。生物多样性国际法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依旧充满信心,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生物多样性法制建设,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

福州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绿地率达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3门160科1136种,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仍然囿于闽江沿岸,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交通拥堵,社区绿地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达标率不足60%,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精心呵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使内河充分“透出来”,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突出文化品位。

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出发,我们应重视对生态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尽量保留原生面貌,维护生态平衡,这样一来,保留的生态价值才更高。笔者建议,生态公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的树种植被,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略做升级改造,不宜全部铲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园,公园在淡水河边,以农田、池塘等人工湿地为主,应保留原生的面貌,包括农田、池塘、水道、植物等,可做部分改动,以木栈道连接各处,多架空力求不破坏绿地。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就要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生态科技实践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技文化产品,扩大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体验营地、观鸟平台、森林体验攀爬架,举办生态博览会与科普知识论坛等。在组织观光方面,可组织五大精品路线:闽越自然文化探索发现之旅、闽都温泉休闲度假之旅、闽江黄金水道观光之旅、福地生态峡谷亲水之旅、跨越海峡榕台风情之旅。

3.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教育人才队伍。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我们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将城市的生态和文化品位相结合,例如挖掘滩涂湿地的悠久历史,探寻温泉的传说故事等等。在宣传生态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将生态课程引进学校,通过开设生态环保课程、组织生态体验与生态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离不开教育,笔者认为,应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普及生态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自然生态教育,这样才能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文明生态家园,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五、结语建设生态文化城市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们要发扬福州“美丽、幸福”的先天优势,进一步展现福州经济的活力美、社会的和谐美、文化的繁荣美、生态的自然美和城市的宜居美,从而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之都、有福之都”。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一

帝企鹅日记观后有感。

《帝企鹅日记》讲述了帝企鹅如何在广阔而又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产并繁衍后代的故事。

为了使后代能够在一个比较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成长而不至于在易变的环境中夭折,帝企鹅离开了具有丰富食物资源的地区,奔向了寒冷的南部去生儿育女——因为那里有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极具荒凉的南极大陆上不断汇聚着“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他们组成了企鹅的迁徙大军浩浩荡荡向目的地奔去。在他们相聚时也就是他们浪漫约会的开始他们相偎相依、甜言蜜语,那么幸福,不久他们结婚,之后不久产出卵来,然而这时企鹅妈妈已经是筋疲力尽,她耗尽了他的体力,他将孵卵的任务交给了企鹅爸爸,她回到了海洋中为即将出世的孩子储存食物。在严寒中企鹅爸爸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企鹅蛋等待妻子的到来,孩子出世时企鹅爸爸也耗尽了体力,她把身体内仅有的十食物喂给了孩子。带企鹅妈妈回来时一家人团聚。随着孩子长大爸爸妈妈离开了他们,他们将长大成人将重复着父母一样的生活。

们完成了这样的壮举?让人折服让人惊叹?他们的经历是那样的艰险,其中一些在途中迷路面临死亡,其中有些产下的卵在空气中冻裂,甚至有些已经出壳的小企鹅被天敌谋杀了。万里征程就这样失去了意义。记得其中一幕企鹅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去抢别的企鹅妈妈的孩子,看的让人心痛,一个孩子就这样毁了一个家庭,我在想企鹅爸爸妈妈能够受得了这种悲痛吗?那一声声嘶鸣那么揪心。太们的一生相比于人的生存期更加艰辛。

感慨万物之神奇,或许正是万物的一次次壮举造就了地球的生机!观《帝企鹅日记》敬畏生命!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二

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是利用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原理和病虫害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农田生态中病虫种群结构,设置病虫害传播障碍,调整作物受光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实现减轻作物病虫害压力,提高产量的一项先进技术,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对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增产增收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立足于云南优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规范化栽培技术相结合,借鉴多样性种植控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的经验和初步成果,结合田间物种抗性、病虫害动态信息和农业生产实际,采取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在中海拔地区示范应用麦类//蚕豆及油菜//蚕豆套种病虫害调控技术,以提升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小春作物产量产值。易门县2002年至2006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种植不仅能控制、减少病虫危害,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不同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的侵。

染,表现出抗病或感病反应。植物在和病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协同进化过。

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可以产生用于阻止病原菌。

生长的细胞壁成分;合成小分子抑菌物质,如酚类化合物、植保素等;诱导产生各种病。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优质、高抗、高。

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用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就是将具有。

抗病基因多样性的不同品种进行混合间栽,从而减轻作物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延长抗。

病品种的使用寿命,达到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因此,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的抗病。

性,是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前提和基础。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植物病。

理学研究技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等不同层面,研究品种与。

品种之间、品种与病原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

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规律,构建品种搭配、群体结构和种植模式的技术参数,制定推广应。

用的技术规程,创建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的示。

范推广,有效地减轻了稻瘟病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

仅造成大量作物遗传资源的丧失,而且加大了对病原菌的定向选择压力,加速了寄生适。

合度强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品种抗性“丧失”,作物抗逆性降低,主要病。

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次要病害纷纷上升为主要病害。品种单一化种植导致作物病害暴。

发成灾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危机。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另外,绿色革命是2009年伊朗的一次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三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这一天我县一中以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为主要内容,在学生当中开展了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得演讲比赛。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门尽展风采,从不同得角度讲述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等多方面得演讲。整个赛场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此次演讲比赛也深刻让我们青少年学生理解了只有珍惜和爱护我们身边得生物,才会换来我们绿色得家园。在激烈得角逐后加米拉,马蒂娜,叶尔包力等同学分别获得前三名。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所谓生物多样性通常可理解为众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有机物,生物多样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沙漠、森林、湿地、山区、湖泊、河流和农业景观等各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我们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大量的物品和服务,正是各种生命形式之间的彼此相互作用以及同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所有物种包括我们人类能够在这个星球生存。

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物种正以超过自然灭绝速度50100倍的速度消失,而且据预测,该速度还将急剧地加快。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有34000种植物物种和5200种动物物种包括世界上八分之一的鸟类,正濒临灭绝。在个别物种的消失引起我们关注的同时,森林、湿地、珊瑚礁和其它生态系统的瓦解、退化和完全丧失,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严重的威胁。

此外,全球大气的变化,如臭氧损耗和气候变化,又给生物多样性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全球变暖已经在改变物种的栖息地及其分布。科学家警告,如果发生很快的话,即使地球平均温度增加一度,也将把许多物种推向绝境,我们的粮食生产系统也会遭到严重的扰乱。

生物多样性丧失不仅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会削弱生态系统抵御诸如洪水、干旱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引起的污染和气候变化威胁的能力。

物种消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总归要发生的,但是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自6500万年前发生恐龙灭绝的自然灾害以来,现在我们正在制造最严重的物种灭绝危机。这种灭绝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幸福构成威胁,因为我们的幸福离不开粮食作物、药品和其它生物资源,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系统!

或许大家会问:我们能够拯救全球生态系统吗?我们能够拯救生态系统中那些我们珍视的物种以及其它成千上万的物种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在向自然界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四

——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保护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教学重点。

1课时教学过程。

陆川导演的作品《可可西里》,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播放影片片段: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悲剧,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引导:大家对刚才看的影片片段有何感想?

生甲: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盗猎屠杀。

生乙:使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师补充:藏羚羊由于它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却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变成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过渡语:人类的一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数量逐年减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生甲: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它们的遗传基因更是丰富多彩,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也变化无穷,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乙:生物多样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中生物多样性又可以称为物种多样性。

2(过渡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的重要因素,据专家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但是很多动植物数量在逐年减少,变成珍惜甚至是濒危物种了。那么,你们课前调查的珍惜动植物有哪些呢?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三、收集资料,展示濒危生物及生存现状。

第一小组:我们组收集和整理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展示课前打印好的图片,同时介绍: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一带的高山深谷中,据调查如今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山系中,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关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的祖先比我们人类还古老。至今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它是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第三小组:(展示图片: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华白鳍豚,是世界范围内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属淡水鲸类。近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物减少,加上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污染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我们觉得白鳍豚急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好,刚才三个小组介绍了几种典型生物及其生存现状,总的来看,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下面请看我国濒危灭绝的生物名单。(课件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名称和图片)。

(过渡语:据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请大家阅读课本97页的两则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探讨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一)资料分析。

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讨论:

1、水葫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北大荒垦区停止垦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生甲:水葫芦疯长,抢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生乙:水下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少,缺氧,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死亡。师补充:以水生动植物为生的鸟类数量减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生丙:北大荒的做法是对的,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生丁:生物遭到破坏,会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师补充:对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的消失,破坏生态平衡,而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

第四小组:通过资料一,我们小组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第五小组:滥砍乱伐也是原因之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减少,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减少,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第六小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滥捕乱杀也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

师引导: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想法吗?

第一小组: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生活污水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师生共同总结: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诸如森林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过渡语: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你知道的措施有哪些?)。

师引导: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生物学工作者、动物园管理人员,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并陈述你们的观点。第一小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例如,水杉、桫椤、珙桐、银杉、金花茶等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动物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级别。但是面对这些珍贵的生物,人们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微弱,因此,我们觉得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警示人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

第二小组:作为生物学工作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就地保护一些濒危动植物,就地恢复和保护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例如可可西里、四川卧龙、西双版纳、长白山、青海湖鸟岛以及盐城滩涂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小组:建立自然保护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些生物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或者数量实在太少了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觉得植物园、动物园或者水族馆就可以成为这些动植物的第二个家,这就是迁地保护的措施,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其它小组补充:以后我们再去植物园、动物园这些地方的时候,应该小心翼翼了,不能做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第四小组: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那些繁殖时间长、存活率低的动植物,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栽培的手段。例如扬子鳄、中华鲟、水貂、水杉、红树等。

其它小组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努力地关注、保护身边的濒危动植物。

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几个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总结起来包括依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以及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既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尝试着进行一种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研究”模式教学。

(一)合理分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然。

(二)有效探究,促进课堂交流展示的必然。

课前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学生收集的许多信息没有进行取舍,而是全盘讲出,浪费较多时间,从而导致本组其他成员的时间不足。

(三)置身角色,提升理论升华实践的果然。

本节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老师没有拘怩于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将知识与问题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分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节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的思维对话的设计,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无一不为“问题--研究”模式教学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新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气氛和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信息的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方面将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很好的倡议。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五

学习目标:

1、领会生物的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学生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感知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和三个层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 认真阅读课本p91第一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观看课件,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2、阅读课本p92练习的第二题,小组讨论、交流小虎眼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同,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1、认真阅读课本p92页的内容,思考:地球上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并列举各生态系统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2、分析生态系统之间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交流讨论。

三、系统总结。

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小组内交流。

四、诊断评价。

1、 具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a巴西 b哥伦比亚c中国 d日本。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2、 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六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又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己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程。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最显而易见的是反对、监督和制止偷猎以及采摘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让野生动植物远离我们的餐桌。穿着野生动物皮毛服装也是我们所不齿的行为。同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页,当前第。

2

1

2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七

熊猫可是世界上最最宝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是我们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外表是黑白相间的,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世界人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已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同学们,大家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中国国宝”---熊猫吧!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八

水分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大约占鲜重的70%~90%.不同种类微生物细胞含水量不同.同种微生物处于发育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的环境其水分含量也有差异,幼龄菌含水量较多,衰老和休眠体含水量较少.微生物所含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状态存在,两者的生理作用不同.结合水不具有一般水的特性,不能流动,不易蒸发,不冻结,不能作为溶剂,也不能渗透.游离水则与之相反,具有一般水的特性,能流动,容易从细胞中排出,并能作为溶剂,帮助水溶性物质进出细胞.微生物细胞游离态的水同结合态的比例为4:1.

微生物细胞中的结合态水约束于原生质的胶体系统之中,成为细胞物质的组成成份,是微生物细胞生活的必要条件.游离水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溶剂及生化反应的介质;一定量的水分又是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必要条件.由于水的比热高又是热的良导体,能有效地调节细胞内的温度.微生物如果缺乏水分,则会影响代谢作用的进行.

(二)碳源物质。

凡是可以被微生物利用,构成细胞代谢产物碳素来源的物质,统称为碳源物质.碳源物质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被微生物用于合成各代谢产物.微生物对碳素化合物的需求是极为广泛的,根据碳素的来源不同,可将碳源物质分为无机碳源物质和有机碳源物质.糖类是较好的碳源,尤其是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此外,简单的有机酸,氨基酸,醇,醛,酚等含碳化合物也能被许多微生物利用.所以我们在制作培养基时常加入葡萄糖,蔗糖作为碳源.淀粉,果胶,纤维素等,这些有机物质在细胞内分解代谢提供小分子碳架外,还产生能量供合成代谢需要的能量,所以部分碳源物质既是碳源物质,同时又是能源物质.

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常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要,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如玉米粉,米糠,麦麸,马铃薯,甘薯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淀粉,作为微生物生产廉价的碳源.这类碳源往往包含了几种营养要素.

(三)氮源物质。

微生物细胞中大约含氮5%~13%,它是微生物细胞蛋白蛋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微生物利用它在细胞内合成氨基酸和碱基,进而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细胞成分,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的氮源物质一般不提供能量,只有极少数的化能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可利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提供氮源的同时,通过氧化产生代谢能.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十九

a.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2012德州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利用自然资源。

c.“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论文篇二十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节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本节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增强保护生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空心莲子草(实物)。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料图片,形式不限。

2、全体学生分为三组,收集《角色扮演》中各自的资料,整理观点。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物种的灭绝。

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

教师活动。

计算机投影图片:华南虎。

事实上,很多动物甚至已经灭绝。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93图vi—2。

观察图vi—3。

问: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这些数据大家乍看起来很小,但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格局是经过了40多亿年的漫长进化历程才形成的。成之维艰毁之则易。现在世界上的哺乳动物有4000余种,如果听任目前物种灭绝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些哺乳动物将在1万到2万年的时间内全部消失。

全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下面临生物灭绝的危机。我们来关注一下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要对生物进行保护,就要清楚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原因。

整个回答过程中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外来生物入侵的实例中,学生装对外来植物不熟,准备了空心莲子草实物供学生装认识,讲述其危害。

请学生概括与四个资料相关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问:我既然意识到了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威胁,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保护生物?

学生活动。

答:华南虎,东北虎等。

列举出其他例子。

观察图vi-2。

观察图vi-3读出相关数据。

答:年代越近,哺乳动物灭绝的数量越多。 。

阅读课本p95资料思考:p96讨论题。

答:1、生存环境破坏,森林减少等。

2、滥捕滥杀。

3、环境污染,水污染。

答:采取法律手段禁止盗猎,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报道。

附:三个学生小组的发言摘要。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以下简称专):白头叶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外还没有活体和标本。白头叶猴和人类的亲源关系非常近,具有很多和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迫在眉睫。

政府官员(以下简称政):对生活受到影响的确实有困难的农户,政府会有一定的生活补助。

农:一点点的补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政:生活补贴只是短期内的做法。我们会从长期利益考虑,解决你们的生活问题。比如,政府正准备拨款在此地修筑沼气池。有了沼气池后,燃料问题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再不用砍柴伐木了。

专:本地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又有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可开展生态旅游,把保护区同旅游事业结合在一起。区内需工作人员,可聘请当地农民,有了工作有了工资,可解决一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

农:另外大部分怎么办?

政:旅游事业的发展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民可以搞运输,开农家乐,开饭馆,开旅馆,收益肯定不错。

农:没有本钱怎么办?

政:政府可提供低息贷款。还有一部分农民如更愿意种地,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政府会提供技术支持。不能开山垦荒了,可以用无土栽培,大棚生产蔬菜,占地少,收效也高。

专:保护区建立后,道路更通畅,来来往往的人增多了,信息丰富了,你们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发展的机会比现在多很多。

农:只要我们的生活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就同意建立保护区。

教师:同学们的协商虽然暂时结束了,但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活动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希望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其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799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