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申论真题国考 申论考题心得体会(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20:07
2023年申论真题国考 申论考题心得体会(优质8篇)
时间:2023-11-11 02:20:07     小编:FS文字使者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申论真题国考篇一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最为熟知的一项考试。提高申论考试的成绩,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每次考试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才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段:多练习模拟题

申论考试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多少练习。通过大量的模拟题练习,能够熟悉题目的类型,把握答题的技巧。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更好地适应考试时限,尤其是申论考试,时间压力是非常大的,在平时的练习中要锻炼自己的时间把握能力。

第三段:分析试题重心

在考前,通常有一段时间的复习,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逐个分析以往申论考试的试题构成和重心,注意观察当年的政治热点、社会热点,不断调整复习的重心,增强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准确捕捉题目主旨,减少广泛思考的情况发生。

第四段:总结解题方法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各类申论考试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套路。比如,有些题目需要采用“事后诸葛亮”策略,通过归纳总结过去的历史事件,猜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些题目需要通过观察数据、图表等材料,理清和解释数据的相关性。当然,这些方法和技巧并不是死板的,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这也需要平时不断的练习积累。

第五段:结尾

总的来说,申论考试是一项严谨和知识渊博性的综合测试,需要考生在很多方面做出充分的准备。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还需要平常多关注一些政治和社会新闻,这些都是提升申论成绩的有效途径。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加强应试技能,还要注意培养文化素养,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扎实的专业基础。

申论真题国考篇二

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谈理解就是把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在材料中的含义,概括或者抄写下来。

从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其实,总的来说申论常考有五大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议论文)

以上五大题型,对于各省省考来说适用。

二、知本源:为何要有针对性的备考?

每一种题型都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因为,要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而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考

三、知诀窍:如何针对不同的题型有针对性的备考?

技巧1:以归纳概括为例

归纳概括是所以小题的作答基础,也可以说是申论最基础的题型。而归纳概括需要我们在书写时条理清晰,也就是分条书写,具体形式为:“序号+总括句+具体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能找准题干中的核心词,并将其前置。

【试题再现】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

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

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

集体约東。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

生活和行为。

请归纳概括,材料中家风的积极影响。

【解析】

【参考答案】“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它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 家族精神的体现,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关注段落中首句,并从中找到核心的关键词,这是归纳概括常用技巧,因此,要针对性的备考归纳概括这一题型,需要养成寻找文章的段落逻辑,并提炼出概括文章段落层次的核心关键词。

技巧2:以贯彻执行为例

贯彻执行作为申论中常考的题型,有着字数多、分值大,难度大的特点。但是,自身的备考针对性也非常的强。主要集中在公文写作的格式上。

【试题再现】

假如你是随团秘书,请根据“给定材料”,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

为一份《国外校园欺凌治理考察报告》提纲。

要求:

(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

(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

(3)不超过400字。

【解析】

从题干中,我们不难看出本题旨在让考生写一篇考察报告的提纲,而且把题目已经固定。因此,我们只需按照提纲的格式书写答案即可。即:

一、标题:

二、背景:

三、内容:

……

这样的纲目式格式来书写即可。

因此,贯彻执行大家若想实现有针对性的备考,需要考生们在备考中多整理各种公文的文种的书写格式。

申论真题国考篇三

申论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这一科目测试考生的综合素养,如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由于申论不是纯粹的知识考试,而是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因此申论考试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知识积累和应试技巧,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方法。

第二段:分析申论考试的题型和特点

申论考试的题型主要有论述文和应用文两种,其中论述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应用文则要求考生能在给定的信息和条件下进行思维分析和合理研究,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哪种题型,都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深入的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观念。

第三段:总结申论考试的备考重点和方法

在备考申论考试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知识积累,包括对各种题材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还要进行语言表达的提升,例如通过写作或口语训练来提高表达能力。其次,在备考过程中也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例如轻松愉悦的心态、理清思路、合理安排时间等等。

第四段:分享申论考试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考试的时候,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来提高成绩:首先是认真阅读和理解题目,充分把握题目的要求和信息,然后是合理使用时间,在有序透彻地思考后,控制好时间进行答题,避免出现时间空白或文不对题的情况。另外,语言表达也要注意精炼、准确和清晰,注意语言的连贯性,使答题内容更易于理解。

第五段:总结

总之,在备考申论考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习和技巧的掌握,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提高和总结。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清晰掌握备考和答题的重点和方法,注意考试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相信考生一定能够在上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申论真题国考篇四

作为贯彻执行的前两个要素,题目和发文对象虽然字数少,但是在整个答案构成中发挥着重要地位。二者的关键来源就是题干信息,在阅读题干信息中要重点关注文种的应用场合、身份及核心发文目的,准确理解以上几个层面,才能准确写出标题与发文对象。此外,具体写作内容也可灵活把握,对于标题的书写,一些文种不必拘泥于固定模式,可适当自拟标题,提高公文感染力。

二、开头结尾要了解

公文写作的开头和结尾作为主要写作内容,是重点关注对象,对于开头和结尾的撰写要从题干要求和材料内容两方面出发,全方位锁定正确内容。对于开头内容一般可以围绕材料核心主题的目的意义、背景问题、政策讲话等层面进行作答,依据材料内容,与主题相关的这些层面,有什么写什么,当时讲话类、倡议类的公文还需要适当结合身份和场合进行具体书写。而结尾的书写则较为简单,主要根据文种和材料内容判断,一般分为自然收尾、倡议号召等几类,总之还是围绕材料内容去寻找。

三、主要内容是核心

公文的主要内容作答是整篇公文写作的核心部分,这部门往往难度较大,需要各位考生能够充分理解题干信息、题目要求以及材料内容。通过精细化梳理提炼材料内容,形成作答,将材料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分条书写作答,在具体要点里,可适当提炼核心关键词,作为要点的前置提示词汇,突出要点内容,阐明要点核心。

作为最后的落款的日期则更为简单,在具体考察中往往不做为重点要素。能够熟练有效掌握以上写作要素,即使面对种类繁多的公文种类,也可以做到以静制动,对于贯彻执行题目则会无往而不利。

申论真题国考篇五

1.归纳概括题型概括的对象开始变得复杂多样,对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要求更高。

以前的考题中归纳概括以概括问题、原因、影响、对策为主,结合特定的阅读方法后很容易在材料中寻找到要点,但近两三年来,概括特点、流程、项目可行性、亮点等创新的考点频出。同时,对比以往材料的埋点方式来看,以往要点很直接,几乎可以原材料直接摘抄出,而近年来材料开始变得看似很通俗易懂,但实际考试过程中又无法直接摘抄原话,往往需要进行综合概括才能得出要点。比如让我们概括“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材料一般会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跑光了,都不愿在家种地,剩下妇孺儿童等留守家乡。从这句话可看出,我们不可能直接摘抄原句,因为太过直白、口语化,需要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可概括为:人力不足。年轻人外出务工,乡村发展无人可用。这就是综合概括的体现,希望各位备考的同学加大题目训练量,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比较口语化的难以直接摘抄的要点。

2.综合分析以解释型分析为主,材料逻辑越来越难看清。

仔细对比近几年来的综合分析题,出题形式均为在材料中摘抄出一句话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解释,解释需要客观、准确,要结合材料得出答案。以往这类题型只需要结合解释的句子对每段材料进行段落大意的总结,再结合“解释-分析-总结”的逻辑呈现出答案即可,而材料巨大多数时候就是按照“解释-分析-总结”的逻辑,因此比较简单。但是近年来,材料逻辑开始被打乱,需要考生找出每段要点后进行逻辑的调整才能书写出完美的答案。应对这道题,需要各位真正读懂材料才能理得顺要点之间的逻辑。

3.贯彻执行年年考,文种多样不重复,学会总结概括是关键。

所谓贯彻执行题就是给出指定的文种,让考生根据材料书写出来,这是小题中占分最高的一道题(此类题通常一道题占20-30分,国申论满分是100分),也是最爱测查的题型,而且每年测查的文种都不一样,重复文种测查相对较少。但是通过做题对比后发现,虽然文种在不断变化,但文章中实质内容还是比较常规的,比如写一篇《p县生猪养殖的经验的讲话稿》和写一篇《p县生猪养殖经验的宣传稿》,文种虽然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写经验,因此这类题型的关键不在文种,而在于明确文章应该重点写什么,认真审题明确写作核心是重点,并在材料中学会总结要点是这类题的关键。

申论真题国考篇六

如今朋友圈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记录日常的点滴,来分享生活的际遇,来展示一种被关注、被看到的社交存在。同时,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把现实中被时间、距离冲散的朋友重新拉到彼此可见的视域,来维系情感的需要和对外部世界的想象与认知。朋友圈正在塑造着我们新的交往方式、认知方式,满足着我们“看”与“被看”的心理需要。

设置“三天可见”,等于给开放的朋友圈加了一个限制。因为从心理上来说,很多人渴望记录生活,却又不希望将自己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渴望交流诉说,但又不愿将自己的心情向所有人广播;渴望营造积极的社交网络,却又害怕别人无限接近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些心理反映到朋友圈中,就有了“分组可见”“分组不可见”“仅三天可见”等种种操作。技术的好处,在于它解决了很多现实交往中无法避免的尴尬,也帮助我们不断调适着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和距离。

当观察他人生活的欲望,遭遇了“谢绝参观”的标识,虽然免不了一阵失落,但细细想来,这似乎恰恰隐喻着今天朋友圈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朋友圈已经从最初个人的一方天地,变成了如今人群芜杂的公共场域。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仅一面之缘的人、时刻准备向你推销的人,或者随时对你“求转发”“求投票”的人……当朋友圈不再只是纯粹的情感交流地,当朋友圈过多掺杂了利益交换、人情负担,当“朋友圈里无朋友”,自然也就让人失去了敞开心扉的动力。

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对待朋友圈的种种态度,无论是喜欢也好,逃离也罢,都可能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朋友圈是我们维系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如果过度依赖线上的窗口来塑造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可能潜藏着很大危险。因此我们要走出自我封闭,在现实中更多的跟人交流。这样不仅能够相对全面客观的沟通和认识朋友,也能避免当前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清晰低落等。因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申论真题国考篇七

对于申论有过了解和备考的同学都知道,申论分为五大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

提出对策特征:常见表述,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的对策等;

综合分析特征:常见表述,根据一句话谈理解,谈含义,谈认识,谈评价,谈启示等;

申发论述特征:根据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

这五大题型就是申论中常见的,不论是乡镇还是乡镇级以上,都在此范围内。而且五大题型的难题是逐渐递增。归纳概括只是寻找单一要素;提出对策可能是问题/原因+对策两种要素;综合分析就是多种要素混合;而贯彻执行就是多重要素混合+格式逻辑的考察,申发论述更是需要在把握全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立意,论述。我们申论的试卷的出题顺序也大多依据此顺序出,所以我们考生在拿到申论试卷后,依据出题的顺序作答即可。不建议跳着或者挑着做。出题的顺序往往是从易到难的顺序,而且也是材料命题的逻辑。

说了做题的顺序,那对于申论考试150分钟的时间如何安排,我们来给大家规划一下。

首先,拿到试卷后,马上先浏览一下题干,确定一下试卷的核心主题。等考官宣布考试作答开始,马上作答。

其次,整体时间把控住。小题目一个半小时左右要完成,作文最少要留出一个小时时间。

最后,每个题型的作答时间详细安排。归纳概括题目一般位于第一题,也是必考题,分值不是很大,题目较简单,一般15分钟左右完成即可。提出对策和综合分析一般选择一种考察,分数会比归纳概括略高5-10分左右,综合分析字数要求一般200-300字。提出对策字数要求一般400字左右。所以时间可以给出30分钟左右。贯彻执行几乎也是必考题,该题字数要求多一般400-500字左右。难度也比较大,不仅考察对于要点的把握,也考察对于公文格式和逻辑的了解。所以时间分配40分左右。对于大作文也就是申发论述,5分钟时间确定好文章的立意论点,5分钟时间打好提纲,就是每个部分要举的案例和论述的重点,摘出关键词,在草稿中列出来。剩下的50分钟左右就是写作了。开头一般150-200字左右,时间控制10分钟之内。每一个分析段字数大概250字左右,控制在15分钟左右。分析段一般情况三个较为合适。结尾和开头一样10分钟之内完成。

申论真题国考篇八

“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给定资料】

材料3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的“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参考答案】

式,不具有进攻性、侵略性。事实上,以水喻道具有科学合理性:(1)水不定型,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

(2)滋养万物而不争,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因此,了解水之柔就可以把握中国文化“儒”的传统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5110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