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高考改革新方案

2020/05/16 05:35:28文/admin

北京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和教育部等部委有关配套文件的要求,按照《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 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基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帮助科学选拔人才,积极适应首都战略定位,建设中国国际化大都市。要适应和谐宜居之都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科学、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工作原理

一。坚持育人。要落实德才兼备的基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教育指导,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体和美丽。

2。确保公平正义。要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的公平机会、公开程序和公平结果。

三。体现科学的人才选拔。要提高高校人才选拔水平,引导高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注重整体提升。逐步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系统设计,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协调推进,处理好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的关系。

5个。基于首都的现实。积极适应首都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以第一好标准推进我市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认识。

2、 改革目标

2017年,我市开展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招生、公平公正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3、 主要任务和措施

(1) 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自2017年9月1日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入学的重要依据。

一。考试科目

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3门学科。

2。资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资格考试的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的要求为准;等级考试的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一课的要求为准。

所有科目均设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为普通高中生、其他在校学生和高中社会人员。资格考试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高中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高中第一学期末,其他11门科目资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末。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第一次参加资格考试是在高中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各科目必修课程后,可参加资格考试,以便跟踪教学、考试和清理。合格的检查结果显示为“合格和不合格”。达到合格水平是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你可以在下学期参加同一科目的资格考试。全市不再单独组织补考。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六门科目均设等级考试。根据高校和本专业的要求,考生从6个层次中选择3门科目。年级考试每年6月每学年组织一次。只有当年参加本市统一高考的考生才能参加考试。等级考试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分数是根据原来的分数来决定的。成绩在同一年内有效,计入高校招生总分的办法另行制定。

根据办学特点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校可以自主提出从6个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中按专业(类别)选课的范围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2)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客观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它反映了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和个人特长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培养和实践社会原则的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入学的重要参考依据。高中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科学合理地利用评价信息。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北京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并收集相关事实和资料。学校每学期都要在电子平台上对学生的实情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招生工作的参考依据。招生学校应当事先制定并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条件必须规范、公开、公平。

(3)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一。统一高考改革

(1) 统一考试科目。自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 英语考试。从2018年的考生来看,英语听力成绩保持30分不变。它是从统一考试的笔试中分离出来的。计算机测试每年进行两次。安排在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听力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最高分一起构成英语科目成绩,并计入高考总分。自2021年起,英语口语考试将增加,英语口语考试加听力考试共50分,总分不变。

(3) 成就构成。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的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构成,以及考生所选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科目的成绩。所选科目的满分为100分,即高校招生的满分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院校统一招生的考生,采取“统一考试+合格学业水平考试”的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种统一的高考成绩组成。各高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需求,从合格的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两门科目,考生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需要合格。

(4) 入院方式。高考结束后,学生要填写知识和分数表,普通批次要按照“分数第一,服从意愿”的原则归档。在总结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并入第二批本科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并入普通本科。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初探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自主招生、单招等形式。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考核办法,逐步使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分别制定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的考试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测试结果、高中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学生在文化课笔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综合评价与招生改革

充分借鉴外省经验,探索开展部分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和录取以普通高中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以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机构范围。

4、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北京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指导整个高考综合改革,加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积极稳妥推进。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整体力量。

(2) 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

加大各项改革举措的宣传力度,积极、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信息,组织专家解读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疑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进一步创新招生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3) 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保障

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师资和考试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教师、教室等教育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确保我市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关条件。

(4) 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 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逐步完善高中职业教育体系和选课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从个人实际出发,合理选择考试科目和招生目标。市教委要制定专项培训方案,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新要求的能力。

(5) 保证招生公平公正

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考试安全制度,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有效维护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秩序。积极开展英语学科考试、志愿填报和录取改革,指导北京各高校确定学科选择方案,确保高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毕节专科学校有哪些 毕节专科学校名单
珠海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珠海大专院校名单
乐山有哪些公办大专 乐山公办大专院校名单
保山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保山大专院校名单
甘肃高考科目有哪些2020 甘肃高考具体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