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制定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遵循科学方法和规范流程。精心设计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一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1、讲解端午节的来历。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二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因为那天刚好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我在这个教学活动时,觉得故事情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深奥,怕引起不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就采用了提问教学法,让幼儿一边看图片我一边提出相应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反思: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三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四
有良好的语言教育,激发其参与意识,锻炼胆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发挥特长,展示天性的舞台。把真、善、美以及爱的种子,通过祖国的语言文字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田,使他们能在优美、有趣的语言陶冶中自主发展,健康成长!赋予孩子展示的舞台。
中一班小朋友。
以个人方式参与朗诵。
2、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3、能大方自然的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朗诵有关端午的诗歌。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2、了解端午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3、诗歌朗诵比赛。
1)集体复习所学有关端午的诗歌《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幼儿个人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3)评选出5名诵读之星。
4、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五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 《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1、交流经验。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讲述屈原的故事。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品尝粽子。
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注:有关端午节的风俗见《教师资料手册・科学社会》分册)
教师要做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六
包粽子的活动提早已经通知孩子和家长了,孩子们可开心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动那天,孩子们似乎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嘱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孩子们都已经急不可待了,看着调好料的糯米、粽叶、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幼儿和家长还留了影。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由来”、“ 棕叶飘香端午节”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还有特别感谢那些即使不能来还特别有请奶奶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七
为了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根据幼(安静校园)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
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八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根据幼(安静校园)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九
20xx年6月22日(周五)20xx年6月24日(周日)
端午粽飘香,情浓卓多姿(相聚卓多姿,‘粽’情欢乐)
1.为庆祝端午佳节,低价让利的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
2.通过活动,吸引人气,拉动销售,增加店铺效益,提升员工士气
3.借助活动时间消化店铺库存
本次促销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力度的方案,各个店铺可根据店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参与
方案一:活动期间;全场货品8.8折...
方案二:活动期间;全场货品一件8折,两件7折...
方案三:活动期间;全场部分货品7.5折,部分指定货品6.5折...
活动说明:促销期间,可根据店铺货品的形象款、畅销款、滞销款分区域陈列,针对滞销款
分为专区陈列,同时也可将春季部分货品穿插至滞销款的专区搭配陈列,以免损害品牌形象。
注意事项:
1.终端店铺店长负责收银以及整体控制
端午节服装促销期间,店长和导购都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服装店长主要负责收银和整体控制旺场局面,协调导购员跟进顾客和进行间歇性调货理货。而导购则要摒弃常规"一对一"跟进及排队服务做法,对于顾客只要做好陈列恢复和试穿提供就可以了。导购之间要相互配合,服装拿货取货照看顾客,离开营业区需向店长或者其他导购打招呼等等,防止货品丢和让顾客不耐烦。
2.终端店铺导购分区域负责有条不紊
为了防止出现导购员管理混乱的情况。服装店可以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固定员工负责,职责是协助顾客进行挑选和试穿并在闲暇时理货补货和陈列复原,相邻区域相互照应,中间由店长负责收银和调度。这样多层次立体的分派既解除了服装店长参与销售而忽略收银影响成交的顾虑,也在导购和顾客之间形成点面呼应,让顾客感觉到随时有导购为其服务。
3.终端店铺导购员勇于尽快的促使成交
服装店促销是稀缺资源,一年也就那么几个,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就能最大化提升销售额。所以销售流程最好简化,顾客一旦试穿或者几番挑选后导购就要主动询问:您穿走还是打包?请那边收银台付款!谢谢!或者高声提示店长:一件上衣,麻烦店长收银!然后继续为其他顾客服务,这样既可以让顾客减少犹豫又能烘托成交氛围。
4.店长与导购员配合营造成交气氛
如何让顾客成交最重要。人们都有这种心理:如果大家都看不买,都也光看不买,如果大家都抢着买,很多顾客在犹豫不决后很可能会买。这就是一种心理导引行为的潜意识。当导购把有埋单意向的顾客指引到收银台之后,接下来的划价收款包装和简单的送宾工作就可以由店长来做了,店长在唱价、唱收和唱付的时候,声音最好比平时高,语速也可加快,关键是要有激情,在噪杂忙碌的环境中,这会让人感觉到顾客成交的数量很多,带动其他顾客购买。准备工作:
1.工程企划部设计此次促销活动pop样板以及橱窗物料设计模板
2.品牌部下发促销方案,并提供pop模板、橱窗物料模板
3.终端店铺人员准备以及合理分配,更改作息时间以及货品的整理等事宜
4.节日气氛提前布置,店铺陈列的更换等
品牌工作:
1.活动期间,时时跟进终端店铺销售业绩以及商品情况
2.活动期间,品牌部可根据店铺实际情况到店巡查了解情况并作出建议
活动激励:各终端店铺可根据活动时间指定促销目标以及激励奖金,上报得到审批后实施,确保员工精神饱满有斗志,带动销售激情,拉动店铺业绩。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
3、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一)粽子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过渡: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
(二)欣赏课件,了解粽子制作过程。
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制作的'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欣赏课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提问:(1)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
(3)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四)自然结束。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一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1、讲解端午节的来历。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1、尝试绘画人物,能够画出人物脸部的主要器官。
2、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画的基础上,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来装饰妈妈的头发,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3、启发幼儿按照自已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1、妈妈的照片若干,发型图4张。
2、白纸、黑笔、蜡笔人手一份。
1、教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谁来介绍一下你妈妈长得什么样?
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妈妈的头发呢?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
那你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头发是卷起来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2、教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3、教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二、欣赏妈妈的照片,感受不同发型的特点。
1、教师:你们看,今天老师把谁的妈妈请到了电视机里?
这位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2、幼儿欣赏长、短、直、卷的发型谁的妈妈头发上染了颜色呢?
三、幼儿自己动手为妈妈设计发型。
1、教师:现在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美丽的发型吗?
设计发型前我们要先给妈妈画张像,妈妈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脸上有什么?
2、教师:示范画脸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呢?
幼儿自由讨论后个别介绍。
3、教师示范画头发。
教师:现在妈妈有了喜欢的发型,谁能够让妈妈变得更漂亮。
4、教师示范图色。
5、幼儿动手设计发型。
四、讲评你最喜欢哪一位妈妈?为什么?
大家都为妈妈设计了漂亮的发型,我们一起和妈妈和张影留念一下吧。
幼儿做一个可爱的动作,喀嚓!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二
活动名称:包粽子(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
2、尝试用包裹、团圆的方法制作粽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信息粘贴在活动区、带一些相关物品如艾草、香包等。
2、实物粽子、各色卡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交流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风俗习惯。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里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资料,看看自己带来的艾草、香包,说说在家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端午节也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草、缝香包、赛龙舟等。端午节与春节一样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其特点。
说说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粽子是怎么包成的?
3、幼儿包粽子。
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分别团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当作米、豆、枣馅,用各色卡纸剪成长条将“米、豆、枣馅”包裹起来。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三
中班各教室。
中班年级组。
2.通过活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1.年级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商量活动流程、准备材料、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五月五过端午。
活动形式:各班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这一活动,再每班开展走进端午活动。
活动材料:粽子、视频、课件等。
2.各班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习俗。观看视频。
师:粽子是怎样做的?需要哪些原料?为什么会有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
教师介绍粽子,让孩子介绍自己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
幼儿欣赏、学习民歌“五月五过端午”。
手工制作彩粽。
3.在“家园橱窗”或“网站”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请家长继续和孩子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四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1、讲解端午节的来历。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xx(农历五月初五)。
操场教室。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1、全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五
20xx年6月22日(周五)20xx年6月24日(周日)
四川卓多姿终端店铺
端午粽飘香,情浓卓多姿(相聚卓多姿,‘粽’情欢乐)
1、为庆祝端午佳节,低价让利的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
2、通过活动,吸引人气,拉动销售,增加店铺效益,提升员工士气
3、借助活动时间消化店铺库存
本次促销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力度的方案,各个店铺可根据店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参与
方案一:活动期间;全场货品8.8折
方案二:活动期间;全场货品一件8折,两件7折
方案三:活动期间;全场部分货品7.5折,部分指定货品6.5折
活动说明:促销期间,可根据店铺货品的形象款、畅销款、滞销款分区域陈列,针对滞销款
分为专区陈列,同时也可将春季部分货品穿插至滞销款的专区搭配陈列,以免损害品牌形象。
注意事项:
1、终端店铺店长负责收银以及整体控制
端午节服装促销期间,店长和导购都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服装店长主要负责收银和整体控制旺场局面,协调导购员跟进顾客和进行间歇性调货理货。而导购则要摒弃常规"一对一"跟进及排队服务做法,对于顾客只要做好陈列恢复和试穿提供就可以了。导购之间要相互配合,服装拿货取货照看顾客,离开营业区需向店长或者其他导购打招呼等等,防止货品丢和让顾客不耐烦。
2、终端店铺导购分区域负责有条不紊
为了防止出现导购员管理混乱的情况。服装店可以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固定员工负责,职责是协助顾客进行挑选和试穿并在闲暇时理货补货和陈列复原,相邻区域相互照应,中间由店长负责收银和调度。这样多层次立体的分派既解除了服装店长参与销售而忽略收银影响成交的顾虑,也在导购和顾客之间形成点面呼应,让顾客感觉到随时有导购为其服务。
3、终端店铺导购员勇于尽快的促使成交
服装店促销是稀缺资源,一年也就那么几个,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就能最大化提升销售额。所以销售流程最好简化,顾客一旦试穿或者几番挑选后导购就要主动询问:您穿走还是打包?请那边收银台付款!谢谢!或者高声提示店长:一件上衣,麻烦店长收银!然后继续为其他顾客服务,这样既可以让顾客减少犹豫又能烘托成交氛围。
4、店长与导购员配合营造成交气氛
如何让顾客成交最重要。人们都有这种心理:如果大家都看不买,都也光看不买,如果大家都抢着买,很多顾客在犹豫不决后很可能会买。这就是一种心理导引行为的潜意识。当导购把有埋单意向的顾客指引到收银台之后,接下来的划价收款包装和简单的送宾工作就可以由店长来做了,店长在唱价、唱收和唱付的时候,声音最好比平时高,语速也可加快,关键是要有激情,在噪杂忙碌的环境中,这会让人感觉到顾客成交的数量很多,带动其他顾客购买。准备工作:
1、工程企划部设计此次促销活动pop样板以及橱窗物料设计模板
2、品牌部下发促销方案,并提供pop模板、橱窗物料模板
3、终端店铺人员准备以及合理分配,更改作息时间以及货品的整理等事宜
4、节日气氛提前布置,店铺陈列的更换等
品牌工作:
1、活动期间,时时跟进终端店铺销售业绩以及商品情况
2、活动期间,品牌部可根据店铺实际情况到店巡查了解情况并作出建议
活动激励:各终端店铺可根据活动时间指定促销目标以及激励奖金,上报得到审批后实施,确保员工精神饱满有斗志,带动销售激情,拉动店铺业绩。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及反思篇十六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93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