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制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心得。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可借鉴的教案范本,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一
1. 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2. 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教学难点: 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准备:幼儿已掌握了撕纸的基本方法、手指操、鼓励语:小手小手搓一搓,你的表现真不错。
物质准备: 1. 两幅示范撕贴画
2. 固体胶、笔一支 / 人
3. 彩纸若干、托盘四个、素描纸 4 张
4. 轻音乐
(一) 导入:手指操
(二) 教师出示彩纸与幼儿讨论引出内容。
(教师进行总结)
(一)教师示范沿轮廓撕纸
(二)教师出示作品,让幼儿观察
(三) 幼儿分组进行撕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 作品展示
让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美。
师:我们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棒,不仅学会了撕纸还能把它们组合成漂亮的图画,我们一起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小朋友们,我们也可以用爸爸妈妈看过的的旧报纸来撕一写图形,看老师用废旧的报纸撕了一个小女孩的的轮廓,我们再用彩笔或油画棒添上鼻子、眼睛,旧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小朋友们回家后河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撕一个好不好。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二
一年又一年,我们祖国历尽了千辛万苦走过了67个年头。下面的儿童画也是满满的爱国情。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亲67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六十五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生活已经开始,宁阳十一中又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里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
在我家里有一些特别显眼的东西,比如说:华丽的中国红瓷,富有浓浓中国味道的红色的对联,红色的剪纸,红色的印章,红色的中国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红,中国的红。
说到红色,我最先想到的是鲜红的血。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红色的,是用无数人的鲜血筑成的,这一点无可非议,鲁迅先生曾讲过:要直面惨淡的人生,要正视淋漓的鲜血。其实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执着坚持的。大学生国庆节演讲稿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中国是个极富韧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个极富韧性的民族。“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无数的英雄以其淋漓的鲜血铸就的国魂就能很好地诠释这一切。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硬是用他们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一些年轻人身上,这宝贵的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不见了。很多人因为学业的失败或是工作的失业,感情的失意,甚至更小的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想他们很需要重新找回这种流淌在中国血液里的红色的精神。
看到红色,我还想到了活力和生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没有丰富的阅历,也没去过太多的地方,我没办法描述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地位上的伟大变化,但我能很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那就是思想的解放。
国家对媒体放宽了限制,社会舆论在活跃,许多来自于网络和现实的新的声音在响起,舆论监督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就像是夏天闷热的午后,突然下了一场大雨,顿时闷气一散而尽,古老的中国开始沸腾,他充满活力,抖擞精神,一转身惊艳了整个世界!如果说改革,是向自己和传统发起的挑战,需要勇气和胆魄,那么开放,便是向外界敞开大门,体现的是胸襟和气度。
红色,还代表了一颗赤城的爱国心。爱国,其实就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忠诚。忠诚,对自己忠诚,不做违心的事;对朋友忠诚,不背信弃义;对家人忠诚,要懂得感恩;对国家忠诚,要严守一个底线。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和演讲家,我一直想用自己的思想,语言,以及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细腻去传播真善美,去影响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可以,我更想让自己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的声音。对我来说,学好我该学的,做好我该做的,这就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我对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最好的爱的表达。
老师们朋友们,坚韧,活力,忠诚,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红。其实中国红还有太多丰富的内涵,她还可以是平安,康寿,尊贵,团圆,兴旺,浪漫,和谐。我会继续喜爱这一抹鲜红,用我手中的笔为这色彩涂上更加浓重的一笔!
更多。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三
1、新课导入 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3、练习反馈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4、作品讲解(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
5、本课小结 通过4名同学表演幽默小品,为下节课创作儿童画提供素材(留作业)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但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四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画出眼中的大树拓印树皮记录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1.树的整体形态的认识,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一棵树。用简图描画树的整体形态。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
3.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五
1认知目标了解大公鸡的基本特征。
2能画出大公鸡
3喜欢美术课
ppt图片纸笔
1教学导入教师学鸡叫,说这是什么声音?你见过
谁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呢?
2老师提示:大公鸡是昂首挺胸的大公鸡的尾巴真漂亮你能画出与众不同的花纹吗?
3:首先画出一只大公鸡的轮廓。其次在上面填充花纹,注意黑白灰的变化,老师辅助画。画完老师进行改正。
让幼儿们互相交换自己的画,和他人与其分享。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六
1.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2.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教学难点: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掌握了撕纸的基本方法、手指操、鼓励语:小手小手搓一搓,你的表现真不错。
物质准备:1.两幅示范撕贴画。
2.固体胶、笔一支/人。
3.彩纸若干、托盘四个、素描纸4张。
4.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导入:手指操。
(二)教师出示彩纸与幼儿讨论引出内容。
(教师进行总结)。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示范沿轮廓撕纸。
(二)教师出示作品,让幼儿观察。
(三)幼儿分组进行撕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让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美。
师:我们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棒,不仅学会了撕纸还能把它们组合成漂亮的图画,我们一起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也可以用爸爸妈妈看过的的旧报纸来撕一写图形,看老师用废旧的报纸撕了一个小女孩的的轮廓,我们再用彩笔或油画棒添上鼻子、眼睛,旧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小朋友们回家后河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撕一个好不好。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七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儿童画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1、新课导入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3、练习反馈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4、作品讲解(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
5、本课小结通过4名同学表演幽默小品,为下节课创作儿童画提供素材(留作业)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但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八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教学手段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1、新课导入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3、练习反馈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一、导入。
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
(1)生字词的音形。
(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
(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麋鹿的坎坷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坎坷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7、麋鹿(板书。带着亲切的语气再读一遍。)。
3、麋鹿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静谧、悠闲的环境中,并茁壮地成长着。那么它们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你知道吗?(板书:外形特点)。
二、 辩一辩,想一想(精读第二段)。
1、认识麋鹿吗?如果我们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它是否是麋鹿?
2、出示课件(1)辨一辨(“梅花鹿”图)。
2、别急,只要你认真地读了课文就能分辨出这到底是不是麋鹿了。
3、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并画出有关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4、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出示课件文字(2)。
(1)、第二节重点抓住: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四不像。
(2)、第三节重点抓住:麋鹿的角、尾巴、蹄子、毛色。
6、随机出示并做相应的比较:现在你能分辨出这到底是不是麋鹿了吧?
7、出示课件“麋鹿”图片(4)。
8、这才是真正的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四不像多么奇特的外形!
9、那么,第三自然段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板书:生活习性)。
10、请你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与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
17、出示课件文字(4)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友情提示:可以从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方面来找。
12、学生朗读讨论后交流。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大的。(麋鹿生活在沼泽中,长尾巴有利于驱赶蚊蝇。)。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宽大的蹄子使它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的行动。)。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毛色的变化则有利于它隐蔽自己。)。
以上这些特点,你一定会想到了其他一些动物类似的进化过程。(如鲸、人猿、)它们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麋鹿也是如此。麋鹿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仅存数百头,它的繁殖能力很低。麋鹿的繁殖能力低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快速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然后告诉我。
(1)、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低,怀孕期超过9个月,比其他鹿类长。
(2)、麋鹿每胎仅产一仔。
(3)雄性的角6岁才发育完全。
1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2——4自然段,再次体会麋鹿的奇特外形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三、 读一读,悟一悟。(精读第三段)。
1、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2、用心读读课文第5——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是否为麋鹿的传奇经历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说明你真正地读懂了麋鹿。
3、学生用心读。
(1)、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先读给同桌听一听。
(2)、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随机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情感体验读)。
4、师评价:
(1)、言之有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一读。
(2)、老师也有同感,请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5、你们都读懂了麋鹿,从麋鹿坎坷的经历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6、如果麋鹿能开口说话,当它踏上故土时,你想它会说些什么?
四、 总结。
是啊,俗话说:“鸟恋旧林,鱼恋故渊”故土才是麋鹿繁衍后代、茁壮成长的乐园。请看,在晨雾如纱般漂浮的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正向我们走来。(出示课件)。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一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二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多媒体课件。
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外形。
习性奇。
经历。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三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四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17麋鹿。
外形。
习性奇。
经历。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五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的珍稀动物麋鹿的特点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课文先介绍黄海滩涂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作者开始描写在天色微明时,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麋鹿出没的情景,目的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引出下文。黄海滩涂之所以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是因为这片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因而黄海滩涂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课文接着介绍麋鹿的特点。
麋鹿外形很奇特,表现在“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从“四不像”的俗称以及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故事,可以看出它的神秘色彩。雄麋鹿和雌麋鹿的外形有所不同,雄麋鹿体形较大,有角;雌麋鹿没有角,体形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的“蹄子宽大”。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课文在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时,穿插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它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喜欢在沼泽环境中生活。
麋鹿的繁殖力很低,既是它的特点,也表现了它的珍贵。
课文最后介绍了麋鹿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作者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的,条理清楚。
3、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群麋鹿惨遭厄运,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5、1967年那里的麋鹿已增加到四百多只,并向各国输出;
6、1986年8月,三十九只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
7、如今,这群珍稀动物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从课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三千多年来,经历过濒临灭绝的危险。特别是在近代,被盗、被杀、被抢,在海外过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可见,麋鹿的经历的确“传奇”。
麋鹿奇特的外形,以及它被盗、被杀、被抢,濒临灭绝危险的经历,让我们体会到麋鹿非常珍贵,因此,要加强对它的保护。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柏、沛、衍”7个生字,会写“涂、蹦、榜、敏、捷、惨、输、基、涯”9个字,掌握“滩涂、敏捷、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生涯”等词语。
了解麋鹿的特点和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1、让学生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7个生字,可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在文中圈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认记字形。也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从而熟记这些字。
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要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如“捷、输、涯”等几个字笔画较多,比较难写,教学时要注意笔顺和笔画的指导。“涂”可以和“除、徐”进行比较,“榜”和“傍”进行比较,“输”和“偷、喻”进行比较。
(三)朗读感悟、理解
1毕热醚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或说说读完课文后知道了有关麋鹿的哪些知识。
2蔽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画出写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再观看关于麋鹿的图画,有条件的可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在朗读和观察中了解麋鹿外形的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至于麋鹿的生活习性及繁殖、生长规律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3笨挝慕樯荀缏沟摹按奇经历”这一部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得条理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历的“传奇”。可先让学生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默读这部分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经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学生体会到麋鹿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后,再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部分课文后的感受。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麋鹿这种珍稀动物,几近灭绝的危险,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四)拓展学习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珍稀动物给同学介绍介绍。
(五)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教学资料
1、词语解释
滩涂:海(河)近岸之处的滩地。
姜子牙:《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名尚。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八十岁时在渭水边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武王起兵伐纣,统帅许多道术之士,经过与纣军的激烈斗法,终于完成了兴周大业。最后又奉命发榜封神。
敏捷:(动作)迅速而灵敏。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本课指不见了麋鹿的踪影。
八国联军: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厄运:困苦的遭遇。
杀戮:大量杀害。
公爵:古代贵族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繁衍:生物繁殖。
2、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喜鹊》和《蜜蜂》。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七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多媒体课件
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17麋鹿
外形
习性 奇
经历
麋鹿儿童画教案篇十八
1、认识麋鹿,了解麋鹿的基本特征。
2、尝试听音乐用简单的动作模仿麋鹿跳舞。
3、萌发幼儿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1、电脑、投影仪。
2、ppt,视频:麋鹿的基本知识;麋鹿跳舞片段。
3、麋鹿妈妈头饰1个,麋鹿宝宝头饰人手一个。
1、观看ppt,了解麋鹿的基本特征。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青墩是这个动物的家,想看一看它是谁吗?
(播放ppt)
师:它是谁?(幼儿讲述)
师:它的名字叫麋鹿。一起跟麋鹿打招呼。
(观察麋鹿的角):宝宝们看一看,这是麋鹿的什么地方?麋鹿的角像谁的角?
(幼儿讲述)
(依次分别从脸、尾巴、蹄几方面引导幼儿观察麋鹿)
师总结:麋鹿的角像鹿角、麋鹿的脸像马脸、麋鹿的尾巴像驴尾巴、麋鹿的蹄像牛蹄,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四不像”。
2、观看录象,进一步认识麋鹿。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麋鹿的录象,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录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虽然它现在不住在我们青墩了,但是我们勤劳的青墩人在青墩发现了麋鹿角化石。
(引导幼儿观察麋鹿角化石)
3、观察图片,讨论怎样保护麋鹿。
(1)(观察受伤的麋鹿):宝宝看,这只麋鹿怎么啦?
师:想一想,麋鹿怎么会受伤呢?
(幼儿讲述)
(2)师:你想怎样帮助麋鹿呢?
(幼儿讲述)
师总结:麋鹿是我国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我们不能让坏人捕杀它们,要保护它们。
4、观看麋鹿跳舞,引导幼儿尝试模仿麋鹿跳舞。
(1)师:宝宝们一起帮助麋鹿,看麋鹿多开心啊,它在水塘边快乐地跳舞呢。
(幼儿观看麋鹿跳舞)
师:你想学麋鹿跳舞吗?
(幼儿自由跳)
(2)个别幼儿示范。
(3)音乐游戏:我是一只小麋鹿。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麋鹿头饰,你们扮演麋鹿宝宝,我来做麋鹿妈妈,好吗?
(听音乐,带领幼儿听音乐跳舞)
5、活动结束:引导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83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