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要详细具体,确保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这些范文中的教案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一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老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二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部分主题
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三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平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色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四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
2、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
1、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2、各种乐器放在椅子下边。
3、音乐磁带录音机。
1、教师领着幼儿一起随《瑶族舞曲》的音乐空手打节奏的动作。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瑶族舞曲》(一)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认识乐器及方法,引导幼儿迁移韵侓活动的有关线索,讨论乐器的配器方案。
师: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三位乐器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小朋友依次来认识并向乐器打招呼)
师:刚刚我们在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想想看这3种乐器中那个乐器是摇着演奏的呢?
小手点击的动作呢?手指眼睛鼻子嘴巴的动作呢?
3、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空手练习。
师: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边都有一个正在睡觉的小乐器,现在请你轻轻地看看,不要吵醒她,看完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坐好。
师:我现在来问一问这边的孩子你们是什么乐器,哦,那你们就是碰铃队(依次总结乐器队)
师:现在让我们念着儿歌空手练习一遍。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空手练习一遍好吗?
4、教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并根据幼儿演奏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
师: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你拿乐器来演奏,但是在拿乐器之前我来考考你,请看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准备动作)那我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请你们轻轻拿起乐器做准备动作好吗?(练习几次拿乐器)
师:听音乐练习一遍。(结束乐器放在小腿上),那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听音乐做第二次演奏)
5、亲子音乐游戏
师:今天赵老师还带来了另一种乐器,如果你想见识一下的话,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刚到前边的筐子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请他出来。
师:(出示乐器)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口琴,今天他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刚刚我们在点点摇的时候除了用手摇,你觉得还可以用哪里摇呢?谁来试一试?
现在请你起立把椅子放两边我们一起跟着小提琴来玩一玩点点摇。
师:除了点点摇可以怎么玩?哦,也可以转。
师: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准备。
师: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呢?请你去邀请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五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三、第二次倾听音乐,并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1、出示纱巾让幼儿用甩纱巾来感受音乐中a段的柔美。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甩动纱巾。
四、第三次倾听音乐用乐器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让幼儿自己敲一敲乐器,感受乐器中哪种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是柔美,哪些乐器听起来是欢快的。
2、幼儿讨论哪种乐器用在a段,哪种乐器用在b段。
3、幼儿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表现乐曲中的柔美和欢快。
五、第四次倾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1、请幼儿说说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乐曲,引出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柔美和欢快。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六、活动结束幼儿出室。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六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七
1、幼儿通过舞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2、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乐曲a段中的轻严厉b段的`欢快的节奏。
3、培育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1、音乐录音带。
2、纱巾、打击乐器。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场。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三、其次次倾听音乐,并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1、出示纱巾让幼儿用甩纱巾来感受音乐中a段的优美。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甩动纱巾。
四、第三次倾听音乐用乐器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让幼儿自己敲一敲乐器,感受乐器中哪种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是优美,哪些乐器听起来是欢快的。
2、幼儿争论哪种乐器用在a段,哪种乐器用在b段。
3、幼儿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表现乐曲中的优美和欢快。
五、第四次倾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1、请幼儿说说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乐曲,引出用动作表现乐曲的优美和欢快。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六、活动完毕幼儿出室。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八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部分主题。
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九
1、幼儿通过舞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2、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乐曲a段中的轻柔和b段的欢快的节奏。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
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2、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打击乐器、欣赏磁带等。
律动《骑上我的小红马》。
学生听音乐表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2、生:行!
3、节奏拍击(2/4拍、3/4拍节奏)。
分别拍击不同节拍、合奏拍击。
1、师:小朋友比赛的很激烈,听!谁也要来参加比赛?
2、师播放乐曲前一小段。
生:是“咕咕”叫的小杜鹃。
3、导入:对!骄傲的小杜鹃也要来参加比赛。听!它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5、初听全曲。
6、交流讨论结果。
生: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师:对!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下面让我们依次来欣赏。
1、初听第一部分。
教师弹奏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复听第一部分。
看看周围小朋友脸上的表情?用高兴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用动作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
4、初听第二部分。
情绪有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情绪。
5、复听第二部分。
用优美的动作再一次感受乐曲。
6、初听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
7、复听第三部分。
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
8、复听全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1、挑选打击乐器,选出合适的节奏来为乐曲增添色彩。
要求:第一和第三段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段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
三拍子的乐曲适合表现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学生用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一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音乐,根据音乐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2、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欣赏磁带等。
【教学设计】。
一、常规训练:律动《骑上我的小红马》。
学生听音乐表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节奏拍击。
2、生:行!
3、节奏拍击(2/4拍、3/4拍节奏)。
分别拍击不同节拍、合奏拍击。
(一)导入欣赏曲。
1、师:小朋友比赛的很激烈,听!谁也要来参加比赛?
2、师播放乐曲前一小段。
生:是“咕咕”叫的小杜鹃。
3、导入:对!骄傲的小杜鹃也要来参加比赛。听!它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5、初听全曲。
6、交流讨论结果。
生: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师:对!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下面让我们依次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初听第一部分。
教师弹奏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复听第一部分。
看看周围小朋友脸上的表情?用高兴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用动作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
4、初听第二部分。
情绪有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情绪。
5、复听第二部分。
用优美的动作再一次感受乐曲。
6、初听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
7、复听第三部分。
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
8、复听全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三)表现乐曲。
1、挑选打击乐器,选出合适的节奏来为乐曲增添色彩。
要求:第一和第三段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段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
2、情景表演:森林的小动物们都来欣赏《杜鹃圆舞曲》了。
四、复习(《小熊跳》)。
五、教师小结。
三拍子的乐曲适合表现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学生用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与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认识什么是复三部曲式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能够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能辨认其主奏乐器,感受体验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调动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课型: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课时:一课时。
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重点: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教法: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
(一)人文介绍。瑶族风情、服饰以及文化艺术铺垫。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
1、瑶族服饰(屏幕出现瑶族服饰并配以文字介绍)。
2、瑶族长鼓(加以文字介绍)。
3、长鼓舞介绍以及欣赏(播放视频)。
4、《瑶族舞曲》简介(拓展:还有其他版本的瑶族舞曲)。
2、学生讨论。
(三)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旋律优美抒情,仿佛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瑶族姑娘和小伙子们正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缓缓地聚集在一起,姑娘们伴着轻柔的音乐翩翩起舞。情绪是(幽静委婉)速度是(舒缓)。
2、第二部分思考:与前者比较有何异同点。
速度开始加快,旋律也变得轻松活泼,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一起伴着轻快地音乐尽情地舞蹈,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感情。情绪是(热情奔放)速度是(轻快)。
3、第三部分:
速度再次变慢,旋律变得柔和委婉,仿佛是跳完舞的人们正在静谧的月光下亲密地交谈。绪是(平静柔和)速度是(舒缓)。
(四)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讨论: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四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五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
教学。
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六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配器乐曲。
仔细听一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
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
(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
用了哪些乐器?
(2)再次欣赏。
听听是不是这些乐器?
(3)找找哪两个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
这么多乐器,他们是怎么唱歌的?谁和谁对唱?(幼儿说到该乐器,教师要示范演奏)。
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
那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哪种乐器唱歌最多?(大鼓)。
这几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第三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一起来歌唱的?(所有乐器一起唱歌)。
3.出示乐器图谱。
我们听一听小乐器是用什么节奏对话的?(请小朋友试一试乐器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看着“节目单”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演奏。(幼儿第一次完整地演奏。)。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1.自选乐器集体演奏。
(1)演奏第一段。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
(2)分解演奏。
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是和谁一起对话的,用什么节奏。
(3)完整演奏。
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教案篇十七
1.理解音乐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
2.用打击乐器表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瑶族舞曲》。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2.瑶族舞曲配器音乐、铃鼓,圆舞板,木鱼等,图谱、乐器卡片。
用打击乐相互合作拍出节奏。
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配器乐曲。
仔细听一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
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
(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
用了哪些乐器?
(2)再次欣赏。
听听是不是这些乐器?
(3)找找哪两个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
这么多乐器,他们是怎么唱歌的?谁和谁对唱?(幼儿说到该乐器,教师要示范演奏)。
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
那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哪种乐器唱歌最多?(大鼓)。
这几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第三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一起来歌唱的?(所有乐器一起唱歌)。
3.出示乐器图谱。
我们听一听小乐器是用什么节奏对话的'?(请小朋友试一试乐器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看着“节目单”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演奏。(幼儿第一次完整地演奏。)。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1.自选乐器集体演奏。
(1)演奏第一段。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
(2)分解演奏。
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是和谁一起对话的,用什么节奏。
(3)完整演奏。
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65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