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的教案名(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9:47:25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优秀18篇)
时间:2023-11-08 19:47:25     小编:温柔雨

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对教案的研究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一

1、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使幼儿知道要保护牙齿、不能吃太多糖。

1、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2、教师准备:软糖、巧克力、牛奶糖、棒棒糖、棉花糖等各种糖果。

一、猜谜语引出话题。

1、教师出谜语: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幼儿自由讨论,猜谜语(糖果)。

3、教师请一个幼儿吃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请小朋友们分别介绍自己所带的糖果名称,比如:棒棒糖、椰子糖、水果糖、棉花糖等。

2、引导幼儿说说:你带的糖是什么样的呢?(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幼儿剥开自己的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幼儿感受: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变小了)。

3、师幼一起念儿歌《糖果宝宝》: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四、拓展教育。

1、引导幼儿说说糖吃多了的害处:牙齿疼痛、长虫牙、牙齿脱落。

2、怎样预防和保护牙齿:引导幼儿说出少吃糖,不能多吃糖。吃过之后要漱口。

3、教师:刚才我们吃了糖果,要怎么样啊?(漱口)。

4、幼儿分组排队漱口。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二

2、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3、幼儿学习记录和统计活动准备:

1、在“每周论坛”中布置“爱护牙齿专题”,展示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

3、刷牙记录表。

4、嗽口记录表。

1、谈话:

(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有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

(2)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2、讲述故事《换牙的故事》(见《领域活动指导》第15页)。

请家长带幼儿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冶疗。引导帮助幼儿减少换牙的'恐惧感。

家长在幼儿的换牙期会传授一些知识给幼儿,但都很零星。

活动中我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活动从幼儿的讨论开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

1、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几下。

2、学习《刷牙歌》。

(1)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活动延伸: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培养幼儿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反思: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三

1.知道牙膏和牙刷的名称及用途。

2.学习正确刷牙方法,知道要爱护牙齿。

1.牙膏、牙刷各一份,牙齿模型。

2.事先排好情境表演。

1.请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4.教师小结:刚才你们也看到山羊公公啦,他以前从不刷牙,牙就被细菌蛀坏了,很痛苦。如果我们小朋友从小不刷牙,也会象山羊公公一样,刚才,你们说要帮助小白兔刷牙,那么,我们小朋友要首先学会刷牙。

5.小朋友,刷牙用什么用具呢?(启发幼儿说出牙刷、牙膏的名称,教师出示牙刷、牙膏,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途。)6.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教师出示牙齿模型,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嚼面来回刷。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刷牙。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四

1、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

2、教育幼儿注意牙齿的清洁卫生,保护牙齿。

2、培养幼儿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煮花生、故事磁带、录音机、小药箱、看牙工具白大褂等活动。

1、引起兴趣:

猜谜: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牙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感受体验: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1):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2)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幼:用牙嚼碎。)。

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如果没有牙齿,还能啃骨头,吃萝卜吗?(不能)。

a)请个别幼儿小结牙齿的用处。

小结:牙齿真有用,又白又坚硬,可以嚼碎食物帮助消化。

3、故事《兔娃娃》。

讨论:1、小兔的牙齿为什么生病?牙齿坏了会怎样?后来小兔怎样做牙齿就好起来了?

2)、小结:小兔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又不漱口,早晚不刷牙,时间长了留在牙缝里的事物就会变质,把小白兔的牙齿损坏了。

4、游戏:牙科医院(5组)。

1)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用病历卡看牙齿,查到蛀牙的在病历卡中的牙齿上做好记号,没有蛀牙的用红笔做符号)。

2)医生检查牙齿(医生和病人互相交换角色)。

3)请蛀牙的幼儿谈谈吃东西时的感受。

老师小结:,鼓励牙齿好的小朋友要继续努力,患了龋齿的小朋友要注意刷牙漱口,保护牙齿。

4、操作练习:

1)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练习刷牙操。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五

1、感知关于牙齿的小常识,萌发探索牙齿秘密的兴趣。

2、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掌偶各一个。

3、录音机和磁带“刷牙歌”

师:这里有两副牙齿,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人一生中共有两副牙齿。第一次长出的牙叫乳牙,第二次长出的牙叫恒牙。乳牙长齐共有20颗,恒牙长齐最多有32颗,也有长28颗。

(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内容。

(2)提问:

a、大头哥哥为什么这么难受?(牙齿疼)。

b、大头哥哥为什么会牙齿疼?(吃很多糖,还不刷牙。)。

c、怎样让大头哥哥的牙齿不疼呢?(天天早晚刷牙,睡前不吃甜食等)。

3、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练习。

4、设疑。

1、与生活领域相结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牙齿的模型让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与探索领域相结合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龋齿蛀牙形成的原因。进一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教师和家长联系,达成家园同步,让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六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生惯养,更多的孩所以当遇到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有的孩子都不愿意说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以幼儿社会领域有关于关心尊重他人的活动《心情播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大胆和身边的人来分享自己的心情,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1、幼儿能够向身边的人大胆地讲述及分享自己的心情。

2、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大胆表述能力。

1、多媒体ppt课件。

1、播报台,话筒一只,骰子一个(每个面上画一个小动物的心情图)、画纸和水彩笔。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感受“小蜗牛”的心情变化。

1、提问:小蜗牛在干什么?它的心情怎样?它为什么会摔下来呢?它的心情又是怎样?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如何帮助小蜗牛?

3、继续播放课件,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高兴了呢?松鼠哥哥为什么也这么高兴呢?

二、通过游戏:播报心情。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及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规则:请幼儿扔骰子后,按小动物表情大胆想象进行播报。

教师示范:大家好!我是小白兔,我的心情很开心,因为今天可以参加运动会,所以很开心!

三、动手绘画,大胆和同伴们分享自己的心情。

1、鼓励幼儿用画笔绘画出自己的心情。

2、进行游戏“心情播报台”,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心情。

四、结束活动:

教师总结:我们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当自己开心的时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不开心也要说出来,让大家想办法帮助你,一起把苦难和麻烦解决,这样也会变成开心。那么我们回家去把今天开心的事都和爸爸妈妈共同分享,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开心吧!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七

1、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2、能感受他人的悲喜忧伤等情绪。

1、幼儿收看过天气预报。

2、自制ppt幻灯。

3、天气图标,表情图标。

4、爱心标志若干。

一、谈话,引出“天气预报”节目,导入活动。

二、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心情。

1、教师:在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提问:

(1)森林里的动物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知道朋友的心情呢?

(2)那心情预报说大部分小动物的心情怎样呢?

(3)你觉得晴天是指什么样的心情呢?

(4)“雨天”又是指怎么样的心情呢?

(5)那今天谁的心情是雨天?

(6)猜猜是什么原因让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呢?

3、原来心情是雨天的原因有那么多,那么狮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听一听。讲述后提问:

(1)为什么今天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呢?

(2)小动物听到后是怎么做的呢?

(3)为什么后来狮子的心情从雨天变成了晴天呢?

三、选择合适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播报自己的心情。

五、关注灾区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感受灾区小朋友的心情,激发爱心。

小结:帮助别人真是件快乐的事,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变得开心起来。

六、活动延伸:爱心小天使。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八

1.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宣传手册的成就感。

2.能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示保护牙齿的`方法。

3.能自主与同伴分工、规划宣传手册内容并共同完成宣传手册。

课件准备:“保护牙齿”组图;“宣传手册”图片。

纸面教具:《护牙小卫士》。

材料准备:彩色笔、黑色勾线笔、白纸。

——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宣传手册的内容与作用。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图片“宣传手册”,引导幼儿了解宣传手册的内容与作用。

三引导幼儿讨论宣传手册内容/表现方式并分工。

1.将幼儿分组,4-5名幼儿为一组。

2.鼓励幼儿讨论宣传手册上的内容与表现方式并自主分工。

四发放教具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合作完成宣传手册。

1.幼儿合作完成宣传手册,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介绍、交流小组作品。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九

1、初步清楚虫牙产生的理由,明白牙保养健身的关键。

2、学习准确的刷刷牙方式。

3、愿意保卫自个儿的牙,乐意早上晚上刷刷牙。

1、一個小狗熊头部装饰,一副黑色双眼做“龋齿虫”。

2、牙模型一副。

3、1盒牙膏,每人一把牙刷、一個水杯事先放于洗手洗脸间。

1、猜谜语,导出教学。

谜语:小小石子硬又白,井井有条排两排。每天早起刷干净,结坚固实不爱坏。

2、听小故事《小狗熊拔牙》,清楚产生虫牙的理由,明白牙保养健身的关键。

幼儿教师扮小狗熊手扶腮做难受状,并请孩子猜一猜小狗熊怎样啦?

孩子听小故事。

探讨:小狗熊的牙为何被拔掉?牙被拔掉有何不便?

3、孩子互相沟通,明白牙保养健身的简易方式。

(1)孩子互相看小伙伴的牙,自由沟通看牙的经历与体会。

(2)请孩子说一说自个儿是怎么样保卫牙的。

(3)幼儿教师总结:例如果不留意保卫牙,牙亦会得病的,牙齿痛是会直接影响我们吃东西,不可以好好的睡,并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缺乏牙时,讲话不清晰明了;虫牙严重的话,此外还会非常丑陋哩!

4、探讨准确的刷刷牙方式,并徒手练习。

(1)幼儿教师:孩子会刷刷牙吗?我们来教教小狗熊怎么样刷刷牙好不好?

幼儿教师用牙刷在牙模型上演示准确的刷刷牙的方式。

(2)孩子用牙刷做空手练习,“小狗熊”往返查验。

(3)游戏“龋齿虫,快走开”,接着协助孩子练习刷刷牙。

(4)幼儿教师戴上“龋齿虫”的眼镜扮“龋齿虫”,在孩子四周围唱边自由走动,各曲结束之后,“龋齿虫”自由请一名孩子,这一位孩子念童谣“龋齿虫”,快走开,我会刷刷牙赶你走!接着练习刷刷牙一次。其余孩子看他刷刷牙方式是不是准确。

5、孩子分组到洗手洗脸练习。

运用餐前让孩子欣赏小故事《龋齿虫想乔迁》,启发孩子愿意保卫自个儿的牙。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

1、知道蛀牙产生的原因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

3、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故事《蛀虫大王》、浸泡在醋里的蛋壳、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饼干、牙模型和牙刷、纸杯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给幼儿讲故事,《蛀虫大王》的故事

2、提问:故事里的蛀牙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

二、幼儿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1、请幼儿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怎么样?

2、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3、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三、通过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1、请幼儿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2、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

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4、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5、进行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慢慢的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象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四、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五、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边说边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七、带领幼儿到盥洗室,幼儿用纸杯接水漱口。

八、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绘本。

知道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一

1、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惯。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1、龋齿形成过程的教学挂图一幅,刷牙方法图解。

2、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3、每人一面小镜子。

1、用谜语引出牙齿课题

启发幼儿猜谜语,从而引出有关牙齿的课题。

2、小实验:

(1)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蛋壳,比较在醋里浸过的和没在醋里浸过的蛋壳有什么不同?

(2)讨论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3、找龋齿:

请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龋齿。

4、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2)启发幼儿借助蛋壳变黑变软的现象,结合教学挂图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5、启发幼儿讨论:

如何预防龋齿?怎样保护牙齿?

6、延伸活动:

(1)在生活活动中,请幼儿欣赏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2)课后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3—16。

通过活动教育了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使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效果很好!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二

2、 培养幼儿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引起兴趣:

猜谜: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牙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感受体验: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1):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2)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幼:用牙嚼碎.)

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如果没有牙齿,还能啃骨头,吃萝卜吗?(不能)

a) 请个别幼儿小结牙齿的用处.

小结:牙齿真有用,又白又坚硬,可以嚼碎食物帮助消化.

3、故事《兔娃娃》

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清洁.

讨论:1、小兔的牙齿为什么生病?牙齿坏了会怎样?后来小兔怎样做牙齿就好起来了?

2)、小结:小兔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又不漱口,早晚不刷牙,时间长了留在牙缝里的事物就会变质,把小白兔的牙齿损坏了.

4、游戏:牙科医院(5组)

1)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用病历卡看牙齿,查到蛀牙的在病历卡中的牙齿上做好记号,没有蛀牙的用红笔做符号)。

2)医生检查牙齿(医生和病人互相交换角色)

3)请蛀牙的幼儿谈谈吃东西时的感受。

4)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

老师小结:,鼓励牙齿好的小朋友要继续努力,患了龋齿的小朋友要注意刷牙漱口,保护牙齿.

4、操作练习:

1)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练习刷牙操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三

保护牙齿是大班的科学内容,内容有点枯燥,我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时从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蛀牙形成的原因及了解有关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二是利用实验资料,课件,图片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

4、牙刷1个

5、每人一块饼干

6、每人一面小镜子

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xxx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

【我去补牙了,我的牙齿上有个小洞,很疼】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蛀牙。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四

1. 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惯。

2. 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1.龋齿形成过程的教学挂图一幅,刷牙方法图解。

2.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3.每人一面小镜子。

1. 用谜语引出牙齿课题

启发幼儿猜谜语,从而引出有关牙齿的课题。

2.小实验:

(1)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蛋壳,比较在醋里浸过的和没在醋里浸过的蛋壳有什么不同?

(2)讨论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3.找龋齿:

请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龋齿。

4.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2)启发幼儿借助蛋壳变黑变软的现象,结合教学挂图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5.启发幼儿讨论:

如何预防龋齿?怎样保护牙齿?

6.延伸活动:

(1)在生活活动中,请幼儿欣赏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2) 课后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3—16。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五

1、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了解换牙的常识,学会保护恒牙,养成坚持每天刷牙的习惯。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牙模、牙刷;2、蛀牙形成的图片两张;3、事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未浸泡过的蛋壳;活动重点: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难点:蛀牙形成的原因。

(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我请小朋友们猜到的小朋友上来轻轻的告诉老师,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牙齿)2、出示牙模,请幼儿讨论牙齿的作用师:小朋友们真棒呀,一下子就猜到答案了,看,这个就是我们的牙齿的模型,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牙齿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对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肯定表扬)(二)寻找蛀牙的原因及蛀牙的危害1、师:我们牙齿的本领还真是大,可以磨碎食物,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图片,我请小朋友们当小医生来帮忙,看看牙宝宝怎么了?(出示图片1,幼儿回答)2、师:原来可恶的细菌正在伤害伤害牙宝宝呢!我们再来看看受伤的牙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出示图片2及图片3,幼儿回答)3、师:原来我们健康的牙宝宝受到了细菌的伤害后,变得黑黑的,而且黄黄的,很快受到伤害的牙宝宝就变成了蛀牙。

(幼儿上台来辨认)师: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出来了,你是怎么来辨认的呢?(醋的味道是酸酸的。)师:说的真好,老师前几天不小心把一个蛋壳掉到了酸酸的醋里面去了,小朋友们看看,这个蛋壳变成什么颜色了呢?(黑色)师:我这里呀,还有一个蛋壳放在了水里,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用手指轻轻地敲敲,感觉怎么样?(醋里的蛋壳软软的,没泡到醋里的蛋壳是硬硬的)。

师:你们想想看为什么蛋壳会变得又黑又软呢?(醋是酸的,细菌让蛋壳变黑变软了。)师:原来酸酸的醋会让硬硬的蛋壳变软变黑,那我们嘴巴里的牙齿就像蛋壳一样,本来是硬硬的,但是吃完东西以后就会有食物的残渣留在我们的口腔中,那这些残渣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酸的细菌,这些细菌就会像醋把蛋壳变黑一样,把我们牙齿上的保护膜钙质也变黑,这样我们原来的小白牙就会变黑了,慢慢的变黑的牙齿就会变成蛀牙,还会有蛀牙洞呢。

师:原来有很多小朋友都有小黑牙和小蛀牙了,怎么样才能不让我们的牙宝宝变成大蛀牙呢?(睡觉前不吃东西,早晚都要刷牙,少吃甜食,少吃酸的)2、了解乳牙和恒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开始换牙了,你们知道吗,掉了的牙齿我们叫它乳牙,新长出来的牙齿我们叫它恒牙,那现在小朋友的乳牙如果已经是蛀牙了就要千万小心了,不能再让新长出来的恒牙受到细菌的伤害了,因为恒牙要是变成了蛀牙,那就不会再有牙齿长出来了。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六

幼儿期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比较普片,造成乱买零食给孩子吃,有牙病的比例是越来越多,农村表现尤为突出。所以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教育孩子保护好牙齿。

1、使幼儿了解牙痛的原因,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使幼儿知道牙痛的原因,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上。

故事《牙齿上的黑洞洞》课件。各种牙病的图片。

1、猜谜语,引出课题:

“上下两排兵,颗颗似玉米,食物一进来,磨得粉粉碎。猜猜是什么”。

幼儿猜一猜。

2、播放课件,故事《牙齿上的黑洞洞》引出讨论话题:

毛毛牙齿上的“黑洞洞”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黑洞洞?

幼儿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然后播放各种牙病的图片,幼儿互相看看彼此的牙齿,有没有像图片上的?

我们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牙齿呢?

3、幼儿交流:

联系我们的实际交流保护牙齿的情况。

1、刷牙儿歌。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小牙刷手中拿,天天都要把牙刷;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净,

保护牙齿人人夸呀人人夸。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发展。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幼儿有了早晚刷牙的冲动,同时也在幼儿的内心深处烙下了保护牙齿的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一个情景剧可能比全部制作成课件会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能产生共鸣。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七

1.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惯。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1.龋齿形成过程的教学挂图一幅,刷牙方法图解。

2.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3.每人一面小镜子。

1.用谜语引出牙齿课题。

启发幼儿猜谜语,从而引出有关牙齿的课题。

2.小实验:

(1)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蛋壳,比较在醋里浸过的和没在醋里浸过的蛋壳有什么不同?

(2)讨论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3.找龋齿:

请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龋齿。

4.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2)启发幼儿借助蛋壳变黑变软的现象,结合教学挂图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5.启发幼儿讨论:

如何预防龋齿?怎样保护牙齿?

6.延伸活动:

(1)在生活活动中,请幼儿欣赏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2)课后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3—16。

保护牙齿的教案名篇十八

2、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这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对刷牙和保护牙齿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常规的培养和形成。

1、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爱护牙齿的基本常识,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3、在通过学习儿歌操的过程,发展手指(小肌肉)和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1、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2、自制小牙刷和小熊头饰若干

3、儿歌操《小牙刷》

1、引出主题

2、进入主题,

具体内容:

a、教师先给幼儿讲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b、老师:"小熊有一口白白的牙齿,所以它笑起来很漂亮,可是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的?"幼儿:"因为糖吃多了(睡觉的时候都在吃)""因为不刷牙"

c、老师:"小熊的牙齿变黑了,又难看又疼,我们可不要像它一样,对不对啊!"幼儿:"对!"

老师:"嗯!所以,老师今天就要教大家一个刷牙操,帮助小朋友们保护我们的小牙齿,好不好呀!"幼儿:"好!"

a、先提示幼儿刷牙前要做些什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

接下来,教师说:"好,我们现在开始刷牙!"

b、教师教授儿歌《小牙刷》,并同步作牙刷操的示范动作小牙刷,手中拿,挤点牙膏把牙刷,上面刷,下面刷,唰唰唰唰,唰唰唰唰,牙齿刷得白花花。

c、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唱儿歌d、教师带幼儿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备注:

2、幼儿的回答可能没有我设计的那么整齐和规范,在活动当中要适当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5、动作的难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3、要时刻注意与幼儿沟通,把握交流机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关系更为融洽;

4、老师的活动指导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和行为的发展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才会让每个幼儿真正做到爱护牙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如亲子活动,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茶话会等),让家长们了解让幼儿们如何正确地刷牙以及刷牙的重要性,并在家中进行日常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4502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