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6:51:29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优秀19篇)
时间:2023-11-08 16:51:29     小编:JQ文豪

教案的编写需要符合教育规范和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一

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课下搜集神话故事读一读,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小组交流,代表讲故事,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和课外读物中选取神话故事,进行朗读和交流探究,鼓励学生背诵和抄写,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二

1.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4.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5.熟读、背诵古诗《嫦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三

(1)课件出示词语: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成语读正确。

(3)读一读这几行成语,想想下面的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这些成语的时候,我知道了有些成语是有典故的,还有的成语包含着故事。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四

1、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能正确、流利地读绕口令。

2、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练习写几个含有此部首的字

3、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4、练习将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5、熟记成语

6、学习配音

7、学写毛笔字

小黑板

重点:练习将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难点:学习配音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能正确、流利地读绕口令。

2、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练习写几个含有此部首的字

3、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韵母表中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注意发音。

(4)、组织学生展开绕口令竞赛。比一比,赛一赛。看卡谁能将绕

口令读得准确又流利并将这些字反复朗读,直到发音准确为止

3、练习

(1)、集体练读韵母表中的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学生反复大声自由练读绕口令中带有鼻韵母的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以及整个绕口令,同座位互查。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学生评议,公布比赛结果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从行到列的角度仔细观察练习中12个方格里的内容

(2)、让学生说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a、从列的角度来看:第一列都是实物图;第二列都是古文字;第三列都是部首

b、从行的角度来看:每行的图、古文字、部首的形状极为相似,充分说明了部首的意义及其演变过程。

c、引导学生写出几个属于这个部首的字,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写几个属于这四个部首的字

(2)、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个小组着重围绕一个部首写出字。

(3)、每组派一生到黑板写出该部首的字,其他的组员可以补充

4、反馈

(1)、让学生对照黑板上正确的字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补充

(2)、同座位相互检查练习情况

三、课堂作业

分别写几个带有“皿”等四个部首的字

四、教学第三题目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例句

a、认识概念,阴道学生对字词句段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排列顺序

(2)、教师归纳按一定顺序排列词语的步骤:一识概念二找关系

三排顺序

3、练习

4、反馈

a、逐题讨论词语排列顺序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b、学生自己修改错误之处,并简单注明错误的原因

c、同座位检查练习情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五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里出现的句子是神话故事里的句子,句子描写的情景非常的神奇。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要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六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七

课件出示: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性情刚烈、坚韧执着……古人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神话是古代人民展

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3)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八

一、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二、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法指导】鼓励同学们收集关于童话的资料,并和小伙伴相互交流。

三、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九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远远地看见,半透明的云母石屏风后面,烛光中,孤独的影子深且长;银河渐渐收敛了光芒,报晓的星星也将沉没.嫦娥应当正在后悔独自偷吃了王母娘娘给后羿的不死灵药,天天都在在碧海与青天之间思念以前与后羿在一起的日子。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口语交际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一、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从刚才同学们的读当中,我知道太阳最爱小朋友了,来,老师也想读一读。

4、师引读,引导学生读二至六段,每段的开头一句,说说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这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子朗读起来很顺口,很有感情)

6、指导学习:因为他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学习课文八至十二自然段

1、同学们,太阳这么喜欢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八至十二自然段读出小朋友对太阳的热情

3、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4、再看最后一段“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

5、学生谈感受: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形象而且生动。

三、扩展:

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小组讨论,用相同的句式。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并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4、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5、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3、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4、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1、合作编小诗集。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去品读吧!

1、回忆学过的古代诗歌,了解其内容,感受其情感。

2、朗读本单元现代诗歌,体会其与古诗的不同,感受他们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编诗。

1、教师出示不同句子,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组句子,组内每人仿写一句。

如: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让我________。

小组交流,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仿写的句子,并汇报。

小组合作,将组员仿写的句子连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并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诗。

2、小组合作把编写好的诗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图、书法,加封面。

3、讨论如何编写一首小诗?

确定编写的内容:确定小诗要描绘的事物,确定主题。

编排角度:可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考虑。

小诗形成:起名字,配图或书法等让诗歌更形象。

三、诗歌朗诵比赛。

1、把小诗收集,集体讨论朗诵过程:

选定主持人——确定小诗顺序——汇报朗诵形式。

2、朗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3.很多诗歌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合作:

(1)借助工具书,识字,认识诗人的名字。

(2)介绍诗人:小组内集体讨论对于诗人的了解,互相补充,并记录。

(3)把不了解的`诗人记录汇报。

2.汇报: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汇报诗人情况,教师补充。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事物颜色的句子。

第一句话是描写白桦树的颜色的。银霜指的是白桦树白的像涂了银霜。

第二句话是写白雾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蓝和青苍的颜色。

第三句话是写草滩的绿、菜花的黄及湖水的蓝的。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的好处。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罗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这些词使描述的物体更加形象、具体。

(2)仿写诗歌。注意让诗歌更加形象、具体。

学生仿写汇报:

夏天的花,

多么的绚丽啊!

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2.学生体会上述诗句,教师引导。

3.拓展:你还知道其他描述诗歌的句子吗?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1.赏析现代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2.了解古代文人的概况,培养学生根据文人识记汉字的能力。

3.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4.积累现代诗句名言。

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

(二)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首现代诗,请同学们回顾诗歌内容,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2.全班交流。

预设:

很多诗歌饱含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之情。

3.教师归纳。

(1)鉴赏语言。(反复诵读,品味韵律;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2)鉴赏形象。(捕捉意象,体察诗情;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3)鉴赏感情。(知人论世,找准情感;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4)鉴赏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二、识字加油站

1.齐读课本上的古代文人的名字,注意读音要正确。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8位古代文人的资料(朝代、生平、主要成就、代表诗作等),小组代表整理后发言。

3.教师出示课件明确。

4.对古代文人的名字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辨别识记。

三、词句段运用之仿写颜色的句子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三句话,并讨论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好处。

生讨论后示例: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第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第三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黄”“蓝”的程度,令人沉醉。

2.小组讨论交流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类似句子。

3.教师出示课件示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一首小诗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首小诗,注意加点部分的内容。

2.学生讨论加点部分的特点。

教师点拨:这两首小诗中加点部分都采用了偏正短语的形式,内容上都是对生活中的细节或景物进行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情上亲切而感人。

3.根据上面的分析,仿写小诗。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中的名句?(学生积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本中“日积月累”部分。

3.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诗句你了解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明确:

(1)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2)思想内容的集中性。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3)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4.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同桌互动读、填空读、引读等形式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5.拓展积累。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泰戈尔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中的“交流平台”主要培养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识字加油站”从大家熟知的古代文人入手,对汉字进行识记;“词句段运用”中主要对描写颜色的句子进行积累,难点是仿写小诗,指导学生赏析例句特点并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关于“诗”的名句的认知和积累,这些都体现了对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仿写能力有待提高,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多加积累和提高。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单元课文,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

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篇十九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928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