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5:30:20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1-08 15:30:20     小编:紫衣梦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里有一些名师精心编写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启发。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一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1、趣味练习-色彩魔法师

2、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

帮助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

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

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

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

以同样的形式替换不同的颜色。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好玩的游戏吗?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

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

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

小猫的家是什么………,

看!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

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

现在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1、趣味练习-色彩魔法师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2、幼儿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染色

提醒幼儿颜料不要沾的太多。

3、展示-彩色世界真奇妙

幼儿介绍自己染好的“小手绢”。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二

1.能积极尝试那些物品可以滚动,并了解滚动在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探索身体上会转动的部位,体验自己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知道滚动时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

3.尝试用弹珠等能够滚动的物体进行滚画。

1. 球、瓶、纸盒、积木、圈、瓶盖等材料若干。

2. 蛋糕盒小熊、适合滚动的场所、垫子。

3.弹珠、燃料、盒子及白纸。

一、导入部分:骨碌骨碌转儿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大家一起做游戏。情景设问,请幼儿帮助小熊怎样把轮胎运回家。(幼儿,回答,滚动)

二、探索发现会滚的东西。

1.玩一玩。(为了感谢小朋友,小熊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一样礼物,幼儿自己选择) 玩一玩准备的东西,每个小朋友尝试操作,发现球体或类似球体可以转动。

2.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会滚动, 提问滚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三、探索身体转动和滚动。

1.让幼儿进行思考并找出哪些部位可以转动,师幼一同进行体验。

2.在垫子上尝试滚动(小朋友们玩得可真开心啊,小猴子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开心他也想加入进来,瞧,他来了。把蛋糕盒小熊滚上来,并引导孩子们在垫子上尝试身体滚动的方法。)

3. 跃然自由滚动,说说自己像什么。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三

1、通过观察,感知,知道鼻子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鼻子。

2、懂得要爱护我们的鼻子,了解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出示ppt:导入课题引出话题了解鼻子的基本特征。

1、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鼻子有两个什么呢?

2、了解鼻子的作用。

(1)闻气味

师:鼻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老师喷香水,问小朋友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再次喷香水,和孩子们一起深呼吸。闻气味,小朋友我们再来闻一下

幼儿自由结伴来到桌子边体验各种气味。

师:小朋友们我们用小鼻子闻闻桌子上面杯子里的东西,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它是什么东西。

老师作总结。

(2)感知鼻子是呼吸的重要器官。

师:小朋友除了闻味道还可以还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深呼吸用手指放在鼻孔下面会感觉到什么,(热气)那我们再手把鼻孔捏起来紧闭嘴巴,老师倒数五个数,谈谈你们的感受。(老师先闭上嘴巴,再捏鼻子,老师也夸张的做呼吸困难,难受。师幼一起深呼吸,真舒服呀)。

小结:我们的鼻子不光能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还能呼吸与透气。

3、保护鼻子观看ppt。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吗?这样做对吗?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师:老师发现有个别小朋友,经常用手抠他们的小鼻子,他们的鼻子呀经常流血,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呀?也不能撞到自己的鼻子。

流鼻涕的时候我们应该样呀?(小朋友们说出很多种擦鼻涕的方法)

幼儿用餐巾纸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4、师幼一起做鼻子操。

师:来,我们来做做鼻子操好不好(师幼一起做)。好舒服呀,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用鼻子畅快的呼吸吧,和老师们再见。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蓝蜡笔和贴贴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猜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瞧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它呢?请你们来说说看好吗?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蓝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 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磁铁的两极。(正极。负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 。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蓝色笑脸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笑脸。)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蓝点和蓝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蓝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五

1.尝试用团、搓、揉等方法做纸雪球。

2.按照大小对雪球进行排序。

报纸;幼儿操作包

1.说说雪天游戏

师:我们在雪地里喜欢玩什么游戏?

小结:冬天,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可以玩好多的游戏。

2.游戏“滚雪球”

(1)说说雪球的材料

师:这是什么?(引导幼儿猜测球的材料)用什么做的?今天我们用报纸来滚雪球!

(2)幼儿操作

试试怎样让“雪球”越来越大?

小结:可以用团、搓、揉、包的方法做雪球。

3.雪球排队。

(1)有个小朋友也滚了好多雪球,可是他不知道怎么给这些雪球排大小,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他!

(2)幼儿操作。

(3)交流分享

1.在下雪天可以带幼儿到户外玩雪。

2.活动后引导幼儿知道雪球会越滚越大,但是太阳出来就变小了,因为它怕热。

3.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给雪球进行排序。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六

1.在观察、讨论、倾听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生命的过程。

3.感知生命孕育的神奇和美妙。

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感知生命孕育的神奇和美妙,通过故事发现和肯定自己的长处

活动准备:ppt《小威向前冲》图片:我从哪里来

一、开始部分:(约2分钟)

图片导入:

――这个小宝宝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呢?

――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

――你的家里人是怎么对你说的呢?

二、基本部分:(约17分钟)

1.阅读封面

――有一个叫小威的小家伙,会告诉我们关于宝宝的秘密。

――这就是小威,他在做什么?

――向前冲是什么意思?

2.继续阅读:

――小威看起来像什么?

――它和多少小精子住在一起?(三亿、那应该多的数也数不清吧)

――你觉得小威是个怎么样的小家伙?它棒不棒?为什么?

――你是个棒小孩吗?你哪里很棒?

小结:每个人身上都有很棒的地方,你们和小威一样,都是棒棒的小孩。

3.读至地图处,提问:

――小威要怎么走呢?

――他怎么样做才有可能得到胜利呢?

读至宝宝出生时:

――你们猜小娜会像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像爸爸还是妈妈?哪里像?

――可是小威哪里去了呢?

4.简单回顾故事

――小威向前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现在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三、结束部分:(约3――4分钟)

鼓励孩子下午说给妈妈听。(如不是母亲节上,就以这个结束:你们都听别人说哪里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了,那么请你回家找一找,除了长相,你还有哪些本领像他们)

延伸活动:语言区:阅读《小威向前冲》《我从哪里来》

日常活动:请孩子观看视频:宝宝从哪里来

进行完这个活动很久了,似乎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中。首先,一定要肯定《小威向前冲》是一本非常棒的图画书,非常适合在大班这个年龄段阅读,孩子们经常会好奇,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的父母不会再像当年我们父母告诉的那样:你从石头缝里出来的,你是捡来的,你是我在水里捞出来的……他们也用各种形式,试图让孩子感知生命的神奇与美妙。当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还有一些忐忑,当时听课的有男老师,我要堂而皇之的和孩子们说精子、卵子,会不会有些尴尬。事实证明:不是的。我在活动中完全忘记了周围人的存在,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投入进去后,发现自己都被感动。

一个成功的活动,先要有爱。爱孩子,爱你所选的那本书,爱你的设计。二、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一个好的问题与追我会让你的活动锦上添花,也会把孩子的思路牢牢抓住,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听,很有可能是老师抛出的问题不合适,将孩子带偏了方向。三、投入。教师只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索活动的乐趣。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七

让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些好玩的玩具吧!

2.播放背景音乐,老师组织幼儿自选玩具进行游戏。巩固幼儿对玩具种类的认知。

3.分类整理玩具。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代表不同种类玩具的标识。 鼓励幼儿根据不同标识来分类整理玩具。 引导幼儿互相检查是否按标识放好了玩具。

4.老师小结,鼓励能正确摆放玩具的孩子。

5.幼儿操作练习。

请个别幼儿将分类好的玩具按照老师的要求放回规定的位置。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小班上4,第5页的操作练习。 让我们也来帮豆豆整理好玩具吧!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八

1、用摸、闻、观察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外部特征。

2、能用相应的词汇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及味道。

3、品尝水果,喜欢吃各种水果。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水果实物、神秘箱(自制)、ppt课件。

配套课件:小班科学课件《水果点点名》ppt课件

一、出示ppt礼物盒

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宝贝们准备了礼物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礼物盒图片)

1、展示所有水果图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水果?

(葡萄、梨子、西瓜、猕猴桃、杨桃、菠萝、火龙果)

2、分别出示水果图片,说出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像什么)。

小班数学教案《水果点点名》含ppt课件

三、探究水果的吃法

宝贝们,刚刚我们认识了,观察了,也触摸了这些水果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水果宝宝的正确吃法(出示打开水果的图片)。

四、活动结束,品尝水果

一起品尝,说一说水果的味道。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九

1、认识南瓜并观察南瓜的构成。

2、运用南瓜子进行美工创作。

3、尝试集体共同创作大画。

1、儿歌:《南瓜黄》。

2、南瓜、剥子器、南瓜子、小元宵、糖、白胶、深色图画纸。

1、教唱儿歌《南瓜黄》。

2、问幼儿谁吃过南瓜。

3、出示从市场买的南瓜。切开南瓜,让幼儿看看南瓜是什么样子的,并观察南瓜里面有什么。(瓜瓤、瓜子)

4、将南瓜洗干净,让幼儿看看生南瓜子与熟南瓜子有什么不同;吃吃看,味道有什么不同。

5、教师与幼儿共同运用南瓜子在深色的纸上粘贴作画。

延伸活动:

1、将南瓜切成小块、加糖、加小元宵,做成南瓜元宵汤作为幼儿的点心。

2、给幼儿讲述与南瓜有关的故事,如《灰姑娘》。

儿歌

南瓜黄,花树花,花树底下结南瓜。

南瓜黄,好像满地小太阳。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 选择不同图形组合绘画出各种造型的房子。

2、 合理布局画面,体现高矮不同层次。

活动准备:

ppt、范例、作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和演示

1、 宝宝要搬新家了,今天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新房子了。

(集体欣赏ppt:有高楼是高层住宅,有低楼是商场、学校还有绿化小区)

2、 哪些图形可以造房子呢?

3、 找一找,这些房子用了哪些图形?

(如半圆型的窗户和屋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墙)

4、个别幼儿示范画不同造型的房子。

二、 创作要求

1、 我们把绘画纸当作嘉定工业区的建筑地,大家快请图形宝宝来,我们要造房子了。

2、鼓励幼儿画出高矮不同层次的房子。

三、 想象创作

1、 启发幼儿选择不同图形组合成不同造型的房子。

2、 思考各种房子的'功用与结构。

四、 引导评价

1、 找找你造的房子是用了哪些图形?

2、 相互欣赏不同的房子结构。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一

同学们通过这次安全教育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雷电的危害等有关知识,并能掌握室内预防雷电的措施和雷电时自救及互救的方法。

[教学方法]。

导入主题――询问同学们对雷电的认识――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看到过或听说过的雷电现象――老师解释雷电现象及说明其危害――老师讲解雷电时的自救措施和互救知识以及室内雷电预防――同学们讨论雷电天气时预防雷击及自救的方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教学重点]。

1、雷电的危害。

2、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3、雷电时的自救及互救。

4、室内雷电的预防措施。

[授课班级]。

计算机与广告设计二班。

[授课时间]。

20xx年6月6日“每周一课”班会时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次安全教育课的主题:

由于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增多,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让学生充分认识雷电的危害,并学会预防雷电袭击的知识,故将雷电知识讲给学生们听。

由于雷电袭击引起的灾害回放:

(1)xx年3月26日,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升空时遭雷击,损失超过1.5亿美元。

(2)xx年8月12日,我国青岛市黄岛油库因遭感应雷击起火爆炸,大火燃烧了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烧毁了占地250亩的罐区和设备,烧掉10辆消防车,造成9人死亡,78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到8500万元人民币。

(3)xx年6月22日到28日短短七天的时间里,江西省南昌市近效一个名为“雷公村”的村子里有23人遭雷击身亡。

二、询问同学们对雷电的认识。

三、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看到过或听说过的雷电现象。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二

1.通过观察比较筷子的颜色、图案及长短的不同,能找出对应的筷子,进行配对。

2.理解“一双”的含义。

3.尝试用筷子变魔术并学习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

1.教师和每位幼儿各准备一双漂亮的筷子。活动前布置好场景:一只筷子放在桌上,另一只筷子悬挂在活动室两侧。

2.各种水果切成块放在盘子里。

一、尝试用筷子变魔术,感受筷子的好玩。

1、教师变幼儿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漂亮的筷子,我要用它来变魔术,请小朋友猜一猜它变成了什么?

(口令)筷子筷子变变变(教师把筷子放在头顶),筷子变成了什么?

幼:天线宝宝;

筷子筷子变变变(把筷子放在嘴边吹),这次又变成了什么?

幼:笛子。

师:筷子还可以变成许多东西,请小朋友拿起桌子上的筷子自己来变一变。

2、幼儿尝试自己变。

3、集体讨论并模仿。

师:谁来说说你刚才用筷子变成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

幼a:把筷子放在鼻子上,变成大象;

幼b:把筷子夹在耳朵后面,变成香烟;

幼c:把筷子放在嘴边啃,变成肉骨头;

幼d:把筷子握在手上变成铅笔……

二、描述筷子的外形特征,比较筷子的长短。

2、幼儿自由进行观察讨论。

3、集体表述筷子的外形特征。

师:谁来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颜色的?上面都画了些什么?

幼a:我的筷子是绿色的,有一节一节的,像竹子。

幼b:我的筷子上有一只海豚在玩球;

幼c:我的筷子是红色的,有一圈一圈的白线……

4、师:筷子还有长有短,小朋友可以拿自己的筷子和别人比一比。

5、幼儿相互比较筷子的长短。

三、学习筷子的配对

1.师:现在我们手上都只有一只筷子,请你们给它找一只一模一样的筷子做朋友。

2.幼儿拿着一只筷子,在活动室两侧找筷子的朋友。

3.师:你们帮筷子找到朋友了吗?谁来说说,你为什么让它们做朋友?

幼a:它们的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

幼b:它们上面都有花还有小草;

幼c:它们一样长。

4.教师小结:原来它们是因为颜色、图案、长短都一样才可以做朋友。两只一样的筷子我们可以说成是“一双筷子”。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师:你们知道一双筷子有什么用吗?

幼:吃饭、吃菜……

2.师:对了。筷子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

3.请个别幼儿示范筷子的用法。

4.教师以儿歌的形式边示范边提问,教幼儿使用筷子。

师:我们数数筷子有几根?——一双筷子两根棒。

小手怎么拿筷子?我们要把筷子对对齐,小手握在筷子的中间——手握中间对对齐。

握好以后怎么夹东西?我们请中指来帮忙,把筷子的嘴巴张开来——中指帮忙张开嘴。

最后怎么办?——合上嘴巴夹夹紧。

让我们再来试一试(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五、分享筷子水果大餐

1.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老师要表扬你们,请你们吃水果大餐。记住一定要用筷子去,千万不要用小手。我们手上的筷子都脏了,我给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等一下小朋友洗完手后,到前面来拿筷子。

2.幼儿分组把手上的筷子放在前面的篮子里,然后洗手,排队取干净的筷子,分享大餐。教师个别指导还不太会用筷子的幼儿。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增设游戏“喂娃娃”,要求幼儿用筷子夹蚕豆或带壳花生,放入用饮料瓶制成的娃娃口中,这样做一方面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使用筷子的技能。

注意事项:

在开展“玩筷子”这个活动前,对幼儿进行有关筷子的安全教育。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三

红黄蓝图片

红黄蓝及其他颜色水粉颜料若干

幼儿在做做玩玩中知道混色后的结果,并尝试说儿歌。

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一、情景: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1、今天,我是一个小小魔术师,你们知道魔术师是干嘛的呀?我带来了颜色宝宝,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2、师幼认识颜色(主要认识红黄蓝)。

二、幼儿自由探索颜色,初步感受颜色。

请小朋友们自己使用水粉颜料自由涂鸦,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颜色,初步感知混色。

1、将红、蓝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变成紫色(在里面加了蓝色)。紫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用图片(红色宝宝和黄色宝宝拉手变成紫色宝宝)将实验过程表示出来。

四、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师幼一起操作将红色和黄色宝宝拉手,看看变化。

2、为什么会变成橘色(在里面加了黄色)。橘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同样也用图片表示出来。

五、幼儿自己操作黄色和蓝色宝宝拉手的实验,师指导。并用图片表示。

六、师幼一起看图谱念唱儿歌,并以游戏"猜出下一句"结束活动。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四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区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体,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2、让幼儿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初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1、多媒体: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录像。

2、若干小贴纸标志:哭脸和笑脸

3、活动前布置户外活动场地,放置相关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如:各种昆虫、花草等。

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进行分类的兴趣。

(1)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组是无生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比较两组图片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并加以区分。

(2)渗透"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词,引发幼儿进行探索与分类的欲望。

2、教师讲解用图标分类方法,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标志,笑脸代表有生命,哭脸代表无生命,将有生命的物体粘贴上笑脸,无生命的物体粘贴上哭脸。

(2)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进行分类、粘贴标志。孩子们在户外尽情的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为其粘贴标志户外的小草、大树、小结:有生命的物体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带幼儿一起检查分类结果,并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3、教育幼儿保护生命,热爱环境。

(1)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应如何爱护有生命的动植物?

(2)带领幼儿将大自然的动物放生。

看幻灯片。感知巩固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五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1)地势较高处的地方。

(2)无防雷设施的地方。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场所。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用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

(6)进行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1、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

2、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3、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关闭手机,更不能接打电话。

4、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6、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7、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9、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11、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12、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

13、应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15、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六

1、通过视觉感知各种颜色和图案。

2、喜欢涂色活动。

3、能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在轮廓线内涂色。

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愿意跟随教师逐幅讲述故事。

录音机、磁带。一幅图片。

1、引导幼儿看图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自己看一看,图片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回答每个问题后,教师一起逐幅展示相应的画面,确认故事的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幼儿自己翻书,和教师一起逐幅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每种动物的家中还有什么颜色的物体,巩固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小班雷电的科学教案篇十七

1、通过观察一组物品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教具: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教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学具: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教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教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一、热身游戏:找小熊

1、教师:"我身上藏了许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教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教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教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请找出和她们手上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从点点开始到连线。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操作题,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和教师展示的一样。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77页。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房”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需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现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添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愿意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教师知道使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心使用双面胶更难,担心使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的思路不灵活,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641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