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4:03:16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模板19篇)
时间:2023-11-08 14:03:16     小编:笔尘

编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教案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一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造型奖。

三、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四、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二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祥和的欢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月饼,各种水果。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三

教中秋节案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吧。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百科: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四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五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班级集体活动。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

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花。

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时,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四、谈话品尝: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六

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几种各式月饼。

制作月饼的视频。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__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天气也开始变化了,秋风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马上要到了,这几天食品店里的月饼销售也旺了起来。月亮的变化孩子们好像并不熟悉,但它们却很感兴趣。

在情满中秋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幼儿约好在晚上观察月亮,画画月亮的变化图,讲讲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发挥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听听学前的故事情节,尝尝小朋友带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感受古人在中秋圆月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和表现月亮的变化,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做与众不同的月饼,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主题环境的创设: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家教指导: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

数学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八

设计意图: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的孩子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图片,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讲一讲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贺卡。

活动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设计了这个节后开展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品尝月饼是让幼儿了解到传统文化,因为一直以为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是要品尝月饼的,而且全家要一起边吃月饼边欣赏月亮,月饼是圆的所以要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同时请幼儿通过边品尝边了解的方法,知道了月饼还有多种口味有、水果月饼、豆沙月饼、莲蓉月饼等。

不足之处,本次活动的环境布置没有表现出节日的气氛,导致节日气氛不太浓。教师可以讲解一起关于月亮的知识。如果能布置相应的环境,讲解一些月亮的知识相信幼儿对于节日的感受体验会更加深刻一些,了解的会更多一些。

一、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二、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三、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中秋。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四、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每个家庭准备一个月饼带来。

(二)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结合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完整讲述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请幼儿和家长讨论,由幼儿回答)。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二:水果拼盘比赛。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

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三、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五、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b宋c元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b)。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d)。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b),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日本b韩国c新加坡d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a)。

a苏轼《水调歌头》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d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猜灯谜》。

1.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

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九

2、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1、月饼、各种水果。

2、关于中秋节的挂图,主要内容包括月亮的变化、宫灯、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

3、家长将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1、讲述一个中秋节的传说。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被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2、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1)请个别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讲述活动: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情况。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尝月饼、水果等食物。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

环境准备:

操场与教室。

道具准备:

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一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二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三

1.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2.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3.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1.几种各式月饼。

2.制作月饼的`视频。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三、小结。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四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一、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二、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三、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中秋。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四、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每个家庭准备一个月饼带来。

(二)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结合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完整讲述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请幼儿和家长讨论,由幼儿回答)。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二:水果拼盘比赛。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

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员、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难点难点:

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七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

3、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八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教学前与一起布置教学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欣赏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播放相应资料:人们是怎样过中秋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老师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教学:鼓励幼儿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在家长的帮助下)。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语言篇十九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月饼,各种水果。

1、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358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