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2:19:0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优质12篇)
时间:2023-11-08 12:19:02     小编:笔砚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一

暑假期间,我和家人去了美丽的关山草原。

关山草原位于宝鸡市陇县西南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关山草原的草非常茂盛,雨水充沛,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天然牧场。骑马,养马已是当地的.传统。草原使人们心胸开阔。站在草原上,我就忍不住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

草原连着大山,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小草萃绿一片,好像一大片浮萍。再看脚底下的草,它们淡淡的,嫩嫩的,只是长出来的绿芽,真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原中央的羊肠小道上,人们零零散散的在上面走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句诗。开车行走在这样的景色中,简直像在画里一样,车在牛群中缓慢行驶,牛群在车流中穿梭,我还看到一只母牛正在过马路,它走的非常慢,附近的车辆全都停下来了,等了好久都没有走,我正在纳闷,过去仔细一看,才发现,母牛是在护着一头小牛犊过马路呢,可是所有人都不着急,车辆都停着,静静的等待着牛群过马路。

以前,我去过甘南的桑科草原,那里也很辽阔,也很美丽。不过,在我心目中,它的美不及美丽的关山草原。没想到这么景色,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二

“我的家……”每当听见这首歌时,我就非常向往能到草原上去看看,体会一下美丽草原的风光。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7月份,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承德围场坝上。围场坝上也称木兰围场,全名叫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里面有丘陵、草原、水塘、白桦林,而我最高兴的是看到草原了。

我们先乘火车出发,到了承德后又换乘一位伯伯的汽车来到了坝上草原。我们先参观了塞罕塔,那是一个有7层楼那么高的塔呢。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登上了塔顶,从上往下看的感觉还真不错呀!在塔上有好几个望远镜,只要投入一元硬币,就可以看远处的景色了,通过望远镜,我看见了一望无边的森林和碧绿的草原,又看见了很多像眼睛一样明亮清澈的湖水。看见了蓝蓝的天空和天空中飘浮着的白云,一朵朵、一片片,有的像大海里浮动的白帆,有的像大团的棉花垛,配上在草原上游动的羊群,那真是美丽极了。

草原上的月亮湖,那是一个自然生态湖,湖水清清的,路边的小花也很美丽呢!我从花中间的小木桥走过去,花在我旁边开放,我闻着花儿散发出的清香,听着流水传来的声音,那感觉真是无法形容了。在迷人的花草世界,有数不尽的花花草草,那个紫色的叫不上名字的,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薰衣草”,白色的叫“雪绒花”,对了,还有一种花叫金莲花,据说晒干了以后可以泡茶,还有清肺的作用呢!

在美丽的塞罕坝草原上,我第一次骑马在草原上奔跑,虽然很紧张,但我一点都不害怕,我还看到了拍摄《还珠格格》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美丽的塞罕坝草原,让我一直想到草原上去的梦想和愿望终于实现了。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北朝民歌

一朵朵白云、一座座山峰、一匹匹骏马……大草原的景色真是让人神往啊!

蒙古包也算是草原上一大奇特的景色,它们散落在草原上,五颜六色、形状不一,构造简单而独具特色。你瞧那顶端的盖子,晚上,只要把盖子掀开,就可以躺着欣赏美丽的夜空,看看美丽的月亮、数一数闪闪发光的星星,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爱这,爱这里的一花一草,爱上悠闲的牛羊、奔跑的马儿以及美丽的夜空!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学习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

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

2、拼读会认字,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

4、教师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忘记、因为、这里、最鲜艳、壮、不管”。

(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

(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

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喜欢草原?

2、指名回答,老师贴图。(枣红马、百灵鸟、小作者)

3、学习“百”。

(1)这个字怎样记?(白加一横)

(2)教师板书,学生注意观察占格。

(3)学生们练习书写,注意把第一笔横写长点儿。

4、学习课文内容。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草原?读文找答案。

5、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诉大家,自愿选择汇报。(学生说哪部分内容,教师就和学生共同学习哪一小节)

6、学习第一小节。

(1)师生配合读文。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欢草原?”

(3)出示练习:草儿( )牛儿( )羊儿( )

(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美丽和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7、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欢大草原?

(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

(2)指导朗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喜爱之情?请你试一试,读一读。

8、学习第三小节

作者为什么喜欢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你喜欢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口语交际练习。(根据学生情况任选其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开课导入。

(二)背诵课文。

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三)学习生字词。

1、复习“什、抓、把、地”的读音。

2、观察“朋、什、抓、挂、打、把、地”这几个会字的结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

3、记忆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先自己记一记,然后小组交流记字方法,最后集体反馈(以旧带新)。

4、练习巩固字形

(1)看偏旁组字组词。

(2)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月—( ) 十—( ) 巴—( ) 也—( )

5、指导书写,注意把字写匀称。

(1)指导“朋”字的占格,左右相同。

(2)观察其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都是左窄右宽)

请学生注意:在书写时右边部分占了左半格一点。

(3)练习写字

先描一描,再自己写,注意把字写端正,写漂亮。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五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的大草原上。

来到红原大草原,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黑黑的牦牛和雪白的绵羊,还有骑着马赶牛羊的牧人。不远处还有几顶帐篷和随风舞动的经幡。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淌过草原,像一条透明的带子环绕着她。不时还有几条牦牛来到河水里嬉戏、喝水,远远望去一头头牦牛就像镶嵌在草原上的颗颗黑珍珠。它们一会儿低头吃草,一会儿又抬起头来看着远方,看得出来它们很悠闲。牦牛被人们誉为“高原之舟”,它的全身都是宝,它产的奶营养价值高,牛肉鲜美可口,在高原地区食用还可增加人的热量,牛毛和牛皮还可以做成衣服,牛角可以用来做成梳子等工艺品。牦牛在运输不方便的地方,还可以做为运输工具,帮助人们驮运东西,牦牛的好处真是太多了。草原上的牧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捏着缰绳赶着牛羊,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奔跑。

我们还在月亮湾骑了马,月亮湾可漂亮了,河流在草原上自然形成一弯月亮的样子,便由此而得名。我骑的那匹马可听话了,用鞭子一打,它就在草原上飞跑起来。

你真漂亮,你养育了勤劳、善良、淳朴的藏族儿女,我们爱你!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六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学习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

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吗?

(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

2.拼读会认字,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

4.教师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忘记、因为、这里、最鲜艳、壮、不管。”

(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

(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

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喜欢草原?

2.指名回答,教师贴图。(枣红马、百灵鸟、小作者)

3.学习课文内容。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草原?读文找答案。

4.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诉大家,自愿选择汇报说哪部分内容,教师就和学生共同学习那一小节。

5.学习第一小节。

(1)师生配合读文。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欢草原?”

(3)出示练习:草儿牛儿羊儿

(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美丽和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5)请学生先自己练读,然后指名读。

6.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欢大草原?

(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

(2)指导朗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喜爱之情?请你试一试。

7.学习第三小节。

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你喜欢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口语交际练习。(根据学生情况任选其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因为这里,,。

2.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七

家乡的景,美如画,如果想知道

我的家乡

——内蒙古有多美的话,就请和我一起打开这幅美丽的画卷.

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一张大大的地毯,有深绿、浅绿……各种绿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漂亮的“绿斑斓”地毯;再看那一群群可爱的小绵羊在草原上奔跑,就像蓝天上的白云,又像一团团棉花,好像还在赛跑呢;马儿们在草原上奔跑,好像怎么也跑不够似的,我看到一匹白色的马停在草原上,它有一张长长的脸,四条修长的腿,白白的身子让它显得很俊俏;羊儿和马儿的脚下,除了有各种绿的草儿,还有草儿的好朋友:花儿,花儿的颜色五彩斑斓,有:黑、黄、蓝、红、紫、橙、粉红、绿……一阵风吹来,花儿摇摇摆摆,就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在草原上跑啊跑,天上的蓝天白云就好像和我的心情一样美好、快乐.

草原深处有一个小湖,就像一面明镜镶在草原上;一个个白色的蒙古包就像一个个可口的肉包子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草原上,我们走进蒙古包里,热情的牧民请我们吃美味的羊肉.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八

这个假期我们自驾去了许多地方,有青岛、济南……,但令我最难忘的是乌兰布统大草原。

到了那儿之后我们才发现,那儿在修路,所以我们就找了一条小路。走着走着我发现外面的草原一望无际,路边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有绿油油的小草,有时候还能看见几个可爱的小花苞呢!我们一边开一边看路上的风景,天空是那么的湛蓝,像一大片蓝色的花朵,草地是那样翠绿,犹如无数片绿叶飘落在土地上。一会儿远处出现了几个小水池,我们走近了看,里面还有几只小蝌蚪呢,我们又用手捉了会儿蝌蚪,前头又有一个大湖,湖里的水是那样清亮,清亮的可以看见河底,鱼儿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戏是那样的快活,没有人去捉它们,也不可能有人狠心的去捉它们,我被这样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大自然真神奇啊!能制造出这么——乌兰布统大草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九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到鄂尔多斯大草原里玩。我是第一次去大草原,听说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初到大草原,看到遍地绿油油的野草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微风拂过,一阵阵野草和鲜花的气息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继续向前走,咦,那一群白色和棕色的是什么?我们走近了看:哦,原来是牛群和羊群,它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草。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我不禁想起了北朝的一首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牛群和羊群的旁边,一座座蒙古包静卧在肥美油绿的草原上。从远处看,像一些小山包整整齐齐地站在草坪上。我们来到蒙古包里面,地面铺着红色地毯,一座大炕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间,炕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闹钟、茶壶和碗筷。看来,蒙古人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啊。

到了晚上,“诈马宴”就要开始了。“诈马宴”是这里人的一种习俗,是用来迎接客人的,我们吃饭也要穿蒙古族的衣服。等我们吃得差不多时,“重头戏”开始了,那就是烤全羊。按照当地的风俗,享用美食之前,我用刀在烤羊的头上切个十字,代表十全十美。

吃完饭后,我们还要去看篝火晚会。我们来到看篝火晚会的地方,工作人员先把火点燃,然后我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歌跳舞,左转转,右转转,真有趣。晚会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十

在暑假,我和家人去了梦寐以求的内蒙古,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希拉穆仁大草原。

来到希拉穆仁大草原,我骑着马去看那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草原一碧千里,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湛蓝的天空,仿佛用水洗过一样,是那么明朗、清澈。悠悠的白云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飘浮,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傲慢的狮子,还有的像趴着的小狗,形态各异。骑着骑着,我们来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小河,小河清澈见底,看得清水里的沙石,小河两岸,满是各色的野花花。一阵风吹过,小草向我点头,花儿向我招手,花香扑鼻而来。我随手把身边的一朵鲜花摘下

来,闻一闻,不禁心旷神怡。在花海中行走,人显得十分精神,马显得格外矫健。

希拉穆仁大草原,你美丽而充满乐趣。我爱希拉穆仁大草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十一

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一课是“造型表现”和“设计 应用”相结合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一谈到草原立刻就会让人联想的那是蒙族儿女生活的地方,联想到蒙族歌手腾格尔的一首歌《天堂》。教材整幅版面是一张美丽的草原的大照片为背景,洁白的毡房,绿绿的草地,清澈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牧羊的人,跟《天堂》中描写的一模一样。以这种人间天堂为背景,在照片的下半圈配上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背景照片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直接感知草原是如此的美丽,通过学生作品插图的欣赏,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明确同龄人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丽的草原的热爱,更直观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通过欣赏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孩子们认识到美术作品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族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性学习,通过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方面的知识,更直观的感受、了解,从而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有个性的艺术创做实践当中。

课题《美丽的草原》 年级:三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草原是蒙古族儿女生产生活的地方,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了解草原儿女的生活习惯以及哪些有特色的活动。

2、通过欣赏教学课件和同龄人的作业,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幅以草原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3、通过艺术实践,欣赏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对美丽草原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1、了解美丽草原的景观特点,以不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进行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实践创作。

2、在艺术实践时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构图概念,以创新的手法表现草原“近景、中景、远景”不同的美。

教学准备

1、  教师:课件 挂图 文字资料

2、  学生:画纸 油画棒 水彩笔 卡纸 剪刀 胶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草原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孩子们: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视频腾格尔的《天堂》,供孩子们欣赏。

刚才的歌好听吗?景色美吗?谁能说说刚刚我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 稳定情绪。

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欣赏歌曲《天堂》。

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互相补充。

羊群 骏马 毡房 蓝天 白云 草地 湖水 牧羊人

良好的纪律是课堂高效的保证。

边听歌边欣赏草原的美丽,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加深对美丽的草原的了解。

进一步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都是有哪些组成部分。

探究新知

赞美草原

1、挂图展示供孩子们欣赏,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加以小结:

近处绿绿的草地上蒙族儿女在过“那达慕”节。有的唱歌,有的在拉“马头琴”,有的摔跤,每个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不远处是几座洁白的毡房,篝火上正煮着美味。

远处是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这可真是人间的天堂啊。

2、鼓励同学们到黑板前把刚才看到的景物画一画。只要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轮廓即可。

3、画完后让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把自己的物体画在自己的位置上呢?

4、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补充:绘画时先要把最重要的图案画在重要的黄金分割处,也就是正中心的偏离一点。

5、引领孩子们分析其他同龄人的作品。

提出欣赏要求:

画面上主要画了些什么?

画面上近处画了什么?远处画了什么?

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主要颜色?用了哪些辅色? 学生欣赏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说完整话。

主要画了美丽的大草原上蒙族儿女生活的场面。

孩子们跃跃欲试,选定一部分同学到板前确定个人所画的内容。

说说自己合理安排画面的理由。

边欣赏边小组合作找出正确答案,代表汇报。

培养孩子观察画面的确定方法。

增强对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了解。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孩子建立正确构图的好习惯。

解同龄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培养画面颜色的统一的习惯

才艺创新

设计草原 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等形式不限。

2、创作时要构图饱满、要有疏密远近之分来体现草原的美丽。

3、人景结合,处理好人景关系。

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或马头琴曲。 小组合作时要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合理的使用时间。

运用大胆创新的理念,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 培养孩子们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各抒己见

评价草原 优秀作业展评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收获。

评价他人作品的作品,找出优点,纳为己用。

对创意新颖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 

培养孩子们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  (天堂)               

背景   草地   蓝天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从小学语文版到音乐版,已经有很多年了,到了今天的美术版终于出炉了。回头看来,似乎这道“美丽的草原”是这样酿成的。

一、主料---育人

本课通过欣赏草原导入新课、赞美草原探究新知、设计草原才艺创新、评价草原各抒己见这四大板块突出一个字,那就是“爱”,用美术教育人,通过手工粘贴、线描画、水彩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丽的大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

二、配料---审美+创新

美术是视觉艺术,我力求把这道菜制成视觉大餐。

从欣赏视频草原美景,到我的板书,以及孩子们在黑板上的即兴作画,欣赏颜色鲜艳的同龄人的范品,每一步都为孩子们提供着视觉美感和心灵的震撼,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作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享受这着老师为他们提供的视觉大餐,激发内心与众不同的创意,小组合作的如此默契,将孩子们的创造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构图合理,主题突出,颜色搭配的符合自然常理,又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达到了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艺术实践当中。

三、调料---趣味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恐怕离不开“趣味”做调剂,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实践证明,只有让孩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本课中,通过欣赏草原、赞美草原、设计草原、评价草原这几个大的环节,设计出各种各样与草原有关的美术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也许这道丰盛的“美丽的草原”大餐的分量还不足,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丝回忆,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烹制一道道美术佳肴。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篇十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句多么美妙的描写北朝大草原的诗歌,是我一直都梦想的地方,这次去云南香格里拉大草原旅游,我终于领略了诗歌中美丽的草原风光。那天早晨,风和日丽。我怀着渴望的心情,来到了香格里拉大草原。

那草原真是一望无垠,象片绿色的海洋。草原上牛羊成群,千姿百态,他们有的正津津有味地吃草;有的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有的随意地躺在草地上休息,好不自在;还有的抬头仰望着天空象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难道它也象我一样来这里做客的吗?难道它此刻也象我一样想起了爸爸妈妈吗?这时牧羊人给我们牵来了一头小红马,我开心急了,在牧羊叔叔的帮助下一跃上了马,可心里一直"扑通扑通"跳,怕摔下来,小红马好象是了解我的心情,不急着跑,先慢慢地溜达,然后才加快步伐,啊,美丽的草原在我脚下飞奔,我象是只小鸟在草原上自由飞翔。。。我爱这,我更为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而骄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023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